CN117082166B -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166B
CN117082166B CN202311032809.8A CN202311032809A CN117082166B CN 117082166 B CN117082166 B CN 117082166B CN 202311032809 A CN202311032809 A CN 202311032809A CN 117082166 B CN117082166 B CN 117082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ver plate
back cover
butt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28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82166A (zh
Inventor
白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328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2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2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82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a pointing device, e.g. roller key, track ball, rocker switch or joysti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属于智能设备领域,通过设置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匹配只能设备按键的变形过程,实现功能按钮和控制按钮的功能进行切换,与手柄上摇杆和功能键按钮的功能进行匹配,实现了利用智能设备上的按键实现手柄按键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等移动设备在触摸屏上操作极大不方便,影响操作的上限,只能额外携带手柄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属于智能设备领域,具体的属于移动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也被称为行动装置、流动装置、手持装置(handheld device)等,是一种口袋大小的计算设备,通常有一个小的显示萤幕,触控输入,或是小型的键盘。因为通过它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获得各种信息,这一类设备很快变得流行。和诸如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计算设备一起,PDA代表了新的计算机领域,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娱乐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使用无人机和打游戏时,需要手柄来提高操作体验,手机等移动设备在触摸屏上操作极大不方便,影响操作的上限,只能额外携带手柄,造成携带方面的不便。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010610463.1)所公开的“将手机作为手柄使用的方法”,其说明书公开:提供一种将手机作为手柄使用的方法,其首先在手机中增设游戏手柄状态,随后,在使用过程中,手机检测自身的接口是否连接有外部设备,如果是,则手机在其触控屏上显示是否切换至游戏手柄状态,当手机使用者选择切换后,手机再检测是否有除手柄之外的其他任务需要优先处理,如果是,则在处理所述其他任务后,进入游戏手柄状态,以便所述手机使用者将所述手机作为所述外部设备的游戏手柄;如果没有其他任务需要优先处理,则直接进入游戏手柄状态,由此可实现手机作为手柄来使用,方便广大游戏爱好者;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手机等移动设备在触摸屏上操作极大不方便,影响操作的上限,只能额外携带手柄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包括
辅助处理器,用于处理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送至中央处理器或信号发射模块;
触发开关,检测智能设备的状态,触发指令;
触控屏,显示画面、弹窗以及通过触摸控制智能设备;
中央处理器,控制智能设备以及运行程序;
信号发射模块,远程控制其他终端;
功能按钮,对智能设备进行调节,或作为手柄功能键;
控制按钮,控制智能设备或作为摇杆并拥有摇杆功能。
其中,所述弹窗的内容包括“控制”和“手柄”两个选项 ,“控制”选项为功能按钮和控制按钮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手柄”选项为手柄功能,功能按钮和控制按钮作为手柄中功能键和摇杆的功能。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侧护板,所述后盖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号外壳和二号外壳,所述一号外壳的内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按钮,所述二号外壳的内部设有功能组件,所述后盖板的顶部设有触控屏。
其中,所述一号外壳包括一号背板,所述一号背板的两侧以及远离后盖板的一侧设有一号围板,一号围板的顶部设有前面板,所述一号围板远离后盖板一侧的内部固定设有两个挡块,所述一号背板的顶部靠近后盖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隔板,所述一号背板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挡柱,所述控制按钮位于两个挡柱之间。
其中,所述控制按钮的外部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一号限位件和二号限位件,所述一号限位件位于二号限位件远离后盖板的一侧,所述二号限位件的端部固定设有母卡件,所述后盖板上固定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二号限位件两端的L型子卡件。
其中,所述控制按钮包括位于安装环内部的弹力件,所述弹力件的外端与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力件的内端固定设有二段杆,所述二段杆的顶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固定设有键帽。
其中,所述摇杆座包括球形座,所述球形座的内部转动设有一号转轴,所述球形座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二段杆固定连接于一号转轴的顶部,所述球形座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端部转动设有连接座。
其中,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位于二号背板顶部一侧的可变式按钮以及分别开设于后盖板和二号背板上的两个一号斜槽,所述二号背板上的一号斜槽远离后盖板的一侧设有开设于二号背板上的二号斜槽,两个所述二号斜槽远离可变式按钮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开设平槽,可变式按钮远离后盖板的一侧转动设有滑块,所述二号斜槽远离滑块的一端向远离后盖板的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可变式按钮包括驱动板,靠近所述可变式按钮一侧的侧护板上开设有两个一号穿孔,所述驱动板上设有两个分别穿过两个一号穿孔的功能按钮,所述驱动板远离相邻侧护板一侧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延伸至驱动板的顶部,所述驱动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螺旋槽端部的直槽,所述直槽延伸至驱动板靠近后盖板的一侧,所述驱动板靠近后盖板的一侧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穿过驱动板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挡片,所述驱动板和挡片之间设有套设于活动杆上的辅助弹簧。
其中,可变式按钮远离一号穿孔的一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固定设有套设于活动杆上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位于辅助弹簧与驱动板之间,所述导向杆上还固定设有滑动于螺旋槽内部的导向块,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分别滑动于两个一号斜槽内部的一号滑轴,所述滑块上固定设有滑动于二号斜槽内部的二号滑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匹配只能设备按键的变形过程,实现功能按钮和控制按钮的功能进行切换,与手柄上摇杆和功能键按钮的功能进行匹配,实现了利用智能设备上的按键实现手柄按键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等移动设备在触摸屏上操作极大不方便,影响操作的上限,只能额外携带手柄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控制组件和一号外壳的配合使用,一号外壳移动位置改变控制组件与触控屏之间的距离,方便操控,控制组件变为摇杆,实现了控制组件作为手柄摇杆功能;
3.通过设置的功能组件,实现了可变式按钮位置移动和转动,切换为功能键,方便操作;
4.通过设置的连接件,实现了二号外壳和一号外壳靠近后盖板时,保持贴近后盖板的状态,二号外壳和一号外壳远离后盖板时,保持远离后盖板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中功能选择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一号外壳被拉开后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中控制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中摇杆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中功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中可变式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中伸缩件的结构示意图。
1、后盖板;2、侧护板;3、一号外壳;31、一号背板;32、一号围板;33、前面板;34、挡块;35、隔板;36、挡柱;4、控制组件;41、安装环;42、控制按钮;421、弹力件;422、插孔;423、顶杆;424、键帽;425、二段杆;43、一号限位件;44、二号限位件;45、母卡件;46、摇杆座;461、球形座;462、一号转轴;463、转杆;464、让槽;465、连接座;47、L型子卡件;5、连接件;51、外套管;52、内滑板;53、伸缩件;531、滑套管;532、U型杆;533、压缩弹簧;534、连接片;6、二号外壳;61、二号背板;62、二号围板;63、限位条;64、遮板;7、功能组件;71、一号斜槽;72、平槽;73、导向杆;74、连接套;75、可变式按钮;751、驱动板;752、功能按钮;753、螺旋槽;754、直槽;755、活动杆;756、辅助弹簧;76、滑块;77、二号斜槽;78、导向块;8、触控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在触摸屏上操作极大不方便,影响操作的上限,只能额外携带手柄的问题。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其应用于智能设备领域。
具体地,请参考图1,所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具体包括:
辅助处理器,用于处理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送至中央处理器或信号发射模块,专注处理作为手柄时指令的处理,分担中央处理器的压力;
触发开关,检测智能设备的状态,触发指令,检测设备是否作为手柄使用,触发时触控屏8跳出弹窗,选择功能按钮752和控制按钮42的功能;
触控屏8,显示画面以及通过触摸控制智能设备;
中央处理器,控制智能设备以及运行程序;
信号发射模块,远程控制其他终端,可发射多种频率信号,适用不同距离的控制,并自动切换;
功能按钮752,对智能设备进行调节,或作为手柄功能键;
控制按钮42,控制智能设备或作为摇杆并拥有摇杆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通过设置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匹配只能设备按键的变形过程,实现功能按钮752和控制按钮42的功能进行切换,与手柄上摇杆和功能键按钮的功能进行匹配,实现了利用智能设备上的按键实现手柄按键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等移动设备在触摸屏上操作极大不方便,影响操作的上限,只能额外携带手柄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请参考图2,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其弹窗的内容包括“控制”和“手柄”两个选项 ,“控制”选项为功能按钮752和控制按钮42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手柄”选项为手柄功能,功能按钮752和控制按钮42作为手柄中功能键和摇杆的功能。
有益效果。
实施例2
请参考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其包括后盖板1,后盖板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侧护板2,后盖板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号外壳3和二号外壳6,一号外壳3和二号外壳6能够与后盖板1分离并与后盖板1产生一定的距离,分离时可作为手柄进行使用,一号外壳3的内部设有控制组件4,控制组件4包括控制按钮42,一号外壳3和后盖板1贴近时,控制按钮42用于控制智能设备,一号外壳3和后盖板1分开时,控制按钮42作为摇杆并拥有摇杆功能,二号外壳6的内部设有功能组件7,二号外壳6和后盖板1贴近时,功能组件7作为功能键调节智能设备参数(如音量,屏幕亮度等),后盖板1的顶部设有触控屏8,触控屏8与侧护板2通过胶水粘连。
实施例3
对实施例2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3和图4,一号外壳3包括一号背板31,一号背板31的两侧以及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设有一号围板32,一号围板32的顶部设有前面板33,一号围板32作为边框保护设备,一号围板32远离后盖板1一侧的内部固定设有两个挡块34,挡块34限制一号限位件43端部的移动位置,一号背板31的顶部靠近后盖板1的一侧固定设有隔板35,隔板35的两端均设有压力触发传感器,一号背板31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挡柱36,挡柱36对二号限位件44的中部进行限位,控制按钮42位于两个挡柱36之间,前面板33的中部开设有供控制组件4露出的开孔。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控制按钮42的外部设有安装环41,安装环4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一号限位件43和二号限位件44,一号限位件43位于二号限位件44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二号限位件44的端部固定设有母卡件45,后盖板1上固定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二号限位件44两端的L型子卡件47,L型子卡件47能够与母卡件45卡合而带动二号限位件44移动,母卡件45向远离后盖板1方向移动时,受到挡柱36的阻挡,二号限位件44向反方向弯曲,进而二号限位件44的弹力对母卡件45的作用力方向朝向远离后盖板1方向,使后盖板1和一号外壳3有靠近的趋势,控制按钮42的底部设有摇杆座46。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控制按钮42包括位于安装环41内部的弹力件421,弹力件421为螺旋结构,且弹力件421的上端大于弹力件421的下端,弹力件421的外端与安装环4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力件421的内端固定设有二段杆425,二段杆425的顶端开设有插孔422,插孔422的内部设有顶杆423,顶杆423的顶端固定设有键帽424,摇动键帽424使顶杆423带动二段杆425倾斜,二段杆425的内部设有触发按钮,下按键帽424时,顶杆423向二段杆425内移动,按下触发按钮对手机进行控制,顶杆423的外部套设有位于二段杆425上方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图6所示,摇杆座46包括球形座461,球形座461的内部转动设有一号转轴462,球形座46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一号转轴462为两面凸起的圆盘状,二段杆425固定连接于一号转轴462的顶部,球形座46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转杆463,转杆463的顶部开设有让槽464,二段杆425转动是不会被转杆463挡住,转杆463的端部转动设有连接座465,连接座465与安装环41固定连接,连接座465与一号背板31滑动连接,一号转轴462和球形座461上分别设有一号碳刷和一号导电片,根据一号导电片在一号碳刷不同位置,使回路中电阻大小不同而确定二段杆425的倾斜角度,转杆463和连接座465上分别设有二号碳刷和二号导电片,根据二号导电片在二号碳刷不同位置,使回路中电阻大小不同而确定球形座461的倾斜角度,进而了解二段杆425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侧护板2靠近二号外壳6的一端延伸至二号背板61的上方,功能组件7包括位于二号背板61顶部一侧的可变式按钮75以及分别开设于后盖板1和二号背板61上的两个一号斜槽71,二号背板61上的一号斜槽71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设有开设于二号背板61上的二号斜槽77,两个二号斜槽77远离可变式按钮75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开设平槽72,可变式按钮75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转动设有滑块76,二号斜槽77远离滑块76的一端向远离后盖板1的方向倾斜,一号斜槽71和平槽72引导导向杆73的移动,限定导向杆73移动路径,二号斜槽77引导滑块76的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可变式按钮75包括驱动板751,靠近可变式按钮75一侧的侧护板2上开设有两个一号穿孔,驱动板751上设有两个分别穿过两个一号穿孔的功能按钮752,功能按钮752作为功能键调节智能设备参数(如音量,屏幕亮度等),驱动板751远离相邻侧护板2一侧开设有螺旋槽753,螺旋槽753延伸至驱动板751的顶部,驱动板75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螺旋槽753端部且平行于侧护板2的直槽754,螺旋槽753和直槽754配合,驱动板751在移动时,螺旋槽753的内壁受到导向块78的挤压,使驱动板751发生转动,直槽754延伸至驱动板751靠近后盖板1的一侧,转动结束后,导向块78沿着直槽754使驱动板751不转动,驱动板751靠近后盖板1的一侧设有活动杆755,活动杆755的一端穿过驱动板751与滑块76转动连接,活动杆755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挡片,辅助弹簧756的弹力推动挡片使驱动板751贴近连接套74,驱动板751和挡片之间设有套设于活动杆755上的辅助弹簧756。
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可变式按钮75远离一号穿孔的一侧设有导向杆73,导向杆73上固定设有套设于活动杆755上的连接套74,连接套74位于辅助弹簧756与驱动板751之间,导向杆73上还固定设有滑动于螺旋槽753内部的导向块78,导向杆73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分别滑动于两个一号斜槽71内部的一号滑轴,滑块76上固定设有滑动于二号斜槽77内部的二号滑轴,远离后盖板1方向拉开二号背板61时,导向杆73上的一号滑轴沿着一号斜槽71移动,使导向杆73向远离可变式按钮75的方向移动,导向杆73通过连接套74和导向块78带动可变式按钮75移动,同时滑块76上的二号转轴沿着二号斜槽77移动,由于二号斜槽77倾斜,滑块76移动过程中拉动驱动板751远离连接套74方向移动,螺旋槽753的内壁受到导向块78的挤压,使驱动板751发生转动,从而使功能按钮752朝上,该过程还会使活动杆755被压缩,继续拉开二号背板61,导向杆73上的一号滑轴在平槽72中滑动,导向块78在直槽754中滑动;合拢时,导向杆73上的一号滑轴从平槽72中进入到一号斜槽71内,导向杆73向相邻侧护板2一侧移动,滑块76沿着二号斜槽77移动,从而使驱动板751重新贴近侧护板2,同时驱动板751移动过程中导向块78从直槽754进入到螺旋槽753中,螺旋槽753的内壁受到挤压转动,功能按钮752复位到一号穿孔内部。
实施例4
对实施例3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后盖板1顶部的前后侧均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两个与后盖板1固定连接的外套管51,外套管51的内部滑动设有内滑板52,靠近二号外壳6的两个内滑板52的端部穿过外套管51与二号背板61固定连接,二号背板61和一号背板31被拉开时,内滑板52在外套管51的内部滑动,靠近一号外壳3的两个内滑板52的端部穿过外套管51与隔板35固定连接,同一个连接件5中的其中一个外套管51上开设有滑动槽,该外套管51的内部的内滑板52的中部固定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过滑动槽设有伸缩件53,伸缩件53的另一端与该连接件5中的另一个外套管51远离后盖板1的端部连接,内滑板52在外套管51的内部滑动过程中,当转动轴滑动槽内部时,伸缩件53的弹力推动内滑板52向后盖板1的方向移动,当转动轴移出滑动槽时,伸缩件53的弹力推动内滑板52向内滑板52伸出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平时使用二号外壳6和一号外壳3与后盖板1分离。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伸缩件53包括滑套管531,滑套管531的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滑套管531的内部设有U型杆532,U型杆532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设有位于滑套管531内部的压缩弹簧533,压缩弹簧533的弹力使U型杆532具有伸出滑套管531的趋势,U型杆532的两端穿出滑套管531固定连接有连接片534,连接片534与另一个外套管51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述二号围板62的内壁滑动设有位于触控屏8下方的遮板64,遮板64的下方设有限位条63,限位条63固定连接于远离可变式按钮75一侧的侧护板2上,遮板64上开设有两个二号穿孔,当二号背板61远离后盖板1直至遮板64移动至触控屏8的后侧,功能按钮752朝上时从两个二号穿孔穿出,驱动板751抵住遮板64,二号背板61靠近后盖板1时,遮板64移动到触控屏8下方进行隐藏收纳。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的使用过程如下:
工作原理:日常使用时,一号外壳3和后盖板1贴近,控制按钮42用于控制智能设备,二号外壳6和后盖板1贴近,功能组件7作为功能键调节智能设备参数(如音量,屏幕亮度等),作为手柄使用时,将一号外壳3和二号外壳6向远离后盖板1方向拉开,内滑板52从外套管51中伸出并保持一号外壳3和二号外壳6远离后盖板1的趋势,拉开一号外壳3时,先按下二号限位件44使二号限位件44从开孔中脱出,然后拉动一号背板31,初始时二号限位件44的内弧朝向,挡柱36,拉开时,L型子卡件47带动母卡件45移动,二号限位件44受到隔板35的阻挡,使得二号限位件44的内弧朝向隔板35,母卡件45与一号围板32朝向侧护板2的一端贴合,前面板33与触控屏8连接,控制组件4被拉动至前面板33远离触控屏8的一侧,一号限位件43的弹力推动安装环41向后盖板1方向移动,方便操作,摇动二号限位件44使二段杆425发生倾斜,根据一号导电片在一号碳刷不同位置,使回路中电阻大小不同而确定二段杆425的倾斜角度,根据二号导电片在二号碳刷不同位置,使回路中电阻大小不同而确定球形座461的倾斜角度,进而了解二段杆425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从而实现遥杆功能,弹力件421实现二段杆425的复位,按压母卡件45时,二号限位件44挤压到隔板35的两端的压力触发传感器,通过压力触发传感器对中央处理器发送指令,可用于枪战游戏的射击按钮,拉开二号背板61时,导向杆73上的一号滑轴沿着一号斜槽71移动,使导向杆73向远离可变式按钮75的方向移动,导向杆73通过连接套74和导向块78带动可变式按钮75移动,同时滑块76上的二号转轴沿着二号斜槽77移动,由于二号斜槽77倾斜,滑块76移动过程中拉动驱动板751远离连接套74方向移动,螺旋槽753的内壁受到导向块78的挤压,使驱动板751发生转动,从而使功能按钮752朝上,继续拉开二号背板61,导向杆73上的一号滑轴在平槽72中滑动,导向块78在直槽754中滑动,遮板64移动至触控屏8的后侧不与触控屏8重叠,推出弹簧将遮板64推至触控屏8同一平面,功能按钮752朝上时从两个二号穿孔穿出,驱动板751抵住遮板64,功能按钮752作为手柄的功能键使用;手柄功能使用结束时,将二号外壳6和一号外壳3向后盖板1合拢,一号外壳3在合拢时,L型子卡件47推动二号限位件44移动,二号限位件44弯曲使得L型子卡件47卡入到母卡件45中,L型子卡件47继续推动母卡件45使母卡件45在一号围板32的内侧移动,按下键帽424使键帽424与前面板33不在一个平面,继续推动一号外壳3,一号限位件43被撑开,二号限位件44被挡柱36阻挡,二号限位件44的内弧方向重新朝向挡柱36,直至一号围板32与侧护板2接触,一号限位件43的端部抵住一号围板32内侧的边角处,二号限位件44的弹力使母卡件45将L型子卡件47向远离后盖板1的方向拉动,推动键帽424卡入到开孔中,二号外壳6合拢时,按下功能按钮752使功能按钮752从二号穿孔中脱出,导向杆73上的一号滑轴从平槽72中进入到一号斜槽71内,导向杆73向相邻侧护板2一侧移动,滑块76沿着二号斜槽77移动,从而使驱动板751重新贴近侧护板2,同时驱动板751移动过程中导向块78从直槽754进入到螺旋槽753中,螺旋槽753的内壁受到挤压转动,功能按钮752复位到一号穿孔内部,二号背板61靠近后盖板1时,遮板64移动到触控屏8下方进行隐藏收纳。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板(1),所述后盖板(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侧护板(2),所述后盖板(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号外壳(3)和二号外壳(6),所述一号外壳(3)的内部设有控制组件(4),一号外壳(3)和二号外壳(6)能够与后盖板(1)分离并与后盖板(1)产生一定的距离,分离时可作为手柄进行使用,一号外壳(3)的内部设有控制组件(4),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控制按钮(42),一号外壳(3)和后盖板(1)贴近时,控制按钮(42)用于控制智能设备,一号外壳(3)和后盖板(1)分开时,控制按钮(42)作为摇杆并拥有摇杆功能,所述二号外壳(6)的内部设有功能组件(7),二号外壳(6)和后盖板(1)贴近时,功能组件(7)作为功能键调节智能设备参数,所述后盖板(1)的顶部设有触控屏(8);
一号外壳(3)包括一号背板(31),一号背板(31)的两侧以及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设有一号围板(32),一号围板(32)的顶部设有前面板(33),一号围板(32)作为边框保护设备,一号围板(32)远离后盖板(1)一侧的内部固定设有两个挡块(34),挡块(34)限制一号限位件(43)端部的移动位置,一号背板(31)的顶部靠近后盖板(1)的一侧固定设有隔板(35),隔板(35)的两端均设有压力触发传感器,一号背板(31)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挡柱(36),挡柱(36)对二号限位件(44)的中部进行限位,控制按钮(42)位于两个挡柱(36)之间,前面板(33)的中部开设有供控制组件(4)露出的开孔;
控制按钮(42)的外部设有安装环(41),安装环(4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一号限位件(43)和二号限位件(44),一号限位件(43)位于二号限位件(44)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二号限位件(44)的端部固定设有母卡件(45),后盖板(1)上固定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二号限位件(44)两端的L型子卡件(47),L型子卡件(47)能够与母卡件(45)卡合而带动二号限位件(44)移动,母卡件(45)向远离后盖板(1)方向移动时,受到挡柱(36)的阻挡,二号限位件(44)向反方向弯曲,进而二号限位件(44)的弹力对母卡件(45)的作用力方向朝向远离后盖板(1)方向,使后盖板(1)和一号外壳(3)有靠近的趋势,控制按钮(42)的底部设有摇杆座(46);
控制按钮(42)包括位于安装环(41)内部的弹力件(421),弹力件(421)为螺旋结构,且弹力件(421)的上端大于弹力件(421)的下端,弹力件(421)的外端与安装环(4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力件(421)的内端固定设有二段杆(425),二段杆(425)的顶端开设有插孔(422),插孔(422)的内部设有顶杆(423),顶杆(423)的顶端固定设有键帽(424),摇动键帽(424)使顶杆(423)带动二段杆(425)倾斜,二段杆(425)的内部设有触发按钮,下按键帽(424)时,顶杆(423)向二段杆(425)内移动,按下触发按钮对手机进行控制;
侧护板(2)靠近二号外壳(6)的一端延伸至二号背板(61)的上方,功能组件(7)包括位于二号背板(61)顶部一侧的可变式按钮(75)以及分别开设于后盖板(1)和二号背板(61)上的两个一号斜槽(71),二号背板(61)上的一号斜槽(71)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设有开设于二号背板(61)上的二号斜槽(77),两个二号斜槽(77)远离可变式按钮(75)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开设平槽(72),可变式按钮(75)远离后盖板(1)的一侧转动设有滑块(76),二号斜槽(77)远离滑块(76)的一端向远离后盖板(1)的方向倾斜,一号斜槽(71)和平槽(72)引导导向杆(73)的移动,限定导向杆(73)移动路径,二号斜槽(77)引导滑块(76)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座(46)包括球形座(461),所述球形座(461)的内部转动设有一号转轴(462),所述球形座(461)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二段杆(425)固定连接于一号转轴(462)的顶部,所述球形座(46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转杆(463),所述转杆(463)的端部转动设有连接座(4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式按钮(75)包括驱动板(751),靠近所述可变式按钮(75)一侧的侧护板(2)上开设有两个一号穿孔,所述驱动板(751)上设有两个分别穿过两个一号穿孔的功能按钮(752),所述驱动板(751)远离相邻侧护板(2)一侧开设有螺旋槽(753),所述螺旋槽(753)延伸至驱动板(751)的顶部,所述驱动板(75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螺旋槽(753)端部的直槽(754),所述直槽(754)延伸至驱动板(751)靠近后盖板(1)的一侧,所述驱动板(751)靠近后盖板(1)的一侧设有活动杆(755),所述活动杆(755)的一端穿过驱动板(751)与滑块(76)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55)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挡片,所述驱动板(751)和挡片之间设有套设于活动杆(755)上的辅助弹簧(7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可变式按钮(75)远离一号穿孔的一侧设有导向杆(73),所述导向杆(73)上固定设有套设于活动杆(755)上的连接套(74),所述连接套(74)位于辅助弹簧(756)与驱动板(751)之间,所述导向杆(73)上还固定设有滑动于螺旋槽(753)内部的导向块(78),所述导向杆(73)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分别滑动于两个一号斜槽(71)内部的一号滑轴,所述滑块(76)上固定设有滑动于二号斜槽(77)内部的二号滑轴。
5.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使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辅助处理器,用于处理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输送至中央处理器或信号发射模块;
触发开关,检测智能设备的状态,触发指令;
触控屏(8),显示画面、弹窗以及通过触摸控制智能设备;
中央处理器,控制智能设备以及运行程序;
信号发射模块,远程控制其他终端;
功能按钮(752),对智能设备进行调节,或作为手柄功能键;
控制按钮(42),控制智能设备或作为摇杆并拥有摇杆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窗的内容包括“控制”和“手柄”两个选项 ,“控制”选项为功能按钮(752)和控制按钮(42)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手柄”选项为手柄功能,功能按钮(752)和控制按钮(42)作为手柄中功能键和摇杆的功能。
CN202311032809.8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Active CN117082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2809.8A CN117082166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2809.8A CN117082166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166A CN117082166A (zh) 2023-11-17
CN117082166B true CN117082166B (zh) 2024-05-14

Family

ID=88709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2809.8A Active CN117082166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216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9837Y (zh) * 2001-07-24 2002-05-08 温锦宁 手机游戏控制键盘
CN204910747U (zh) * 2015-07-31 2015-12-30 深圳市慧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手柄
CN207694238U (zh) * 2017-12-15 2018-08-0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及智能终端
CN208174762U (zh) * 2018-05-28 2018-11-30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带游戏手柄的手机背夹
CN109375707A (zh) * 2018-10-15 2019-02-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按键实现方法,以及控制组件
CN208927569U (zh) * 2018-08-06 2019-06-04 方琦 一种新型游戏手柄
CN111343322A (zh) * 2018-04-25 2020-06-26 李秀荣 全面屏手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89837Y (zh) * 2001-07-24 2002-05-08 温锦宁 手机游戏控制键盘
CN204910747U (zh) * 2015-07-31 2015-12-30 深圳市慧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手柄
CN207694238U (zh) * 2017-12-15 2018-08-07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及智能终端
CN111343322A (zh) * 2018-04-25 2020-06-26 李秀荣 全面屏手机
CN208174762U (zh) * 2018-05-28 2018-11-30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带游戏手柄的手机背夹
CN208927569U (zh) * 2018-08-06 2019-06-04 方琦 一种新型游戏手柄
CN109375707A (zh) * 2018-10-15 2019-02-2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按键实现方法,以及控制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166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3182B2 (en) Automatic sliding mechanism
CN100455174C (zh) 移动终端的滑动模块
KR100675734B1 (ko) 통신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업 개폐장치
EP1770965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a plurality of slidable keypads
US2008001646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O2003049077A1 (en) Handhel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US20080119248A1 (en) Music control key
KR20090070440A (ko) 후면 키패드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US1109228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2006325214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移動通信端末機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CN117082166B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系统及智能设备
US20040189597A1 (en)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CN206906993U (zh) 柔性键盘
US9081548B2 (en) Assembly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EP2395730B1 (en) Handheld device having linkage supporter
JP4095831B2 (ja) 入力装置
CN111880606B (zh) 电子设备
TW200805986A (en) Mobile phone with a slide cover
CN113099008A (zh) 电子设备
CN113311909A (zh) 电子设备、音频控制方法、音频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9552A (zh) 屏幕及电子设备
CN220711519U (zh) 电子装置
JP4436876B2 (ja) 携帯端末
CN221083635U (zh) 采血设备退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Room A01, 7th floor, AVIC building, No.15, Gaoxin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710000

Applicant after: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813, Tower A, Floor 8, Building 3, Yard 51, Lugu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3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unshine Prosper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