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1016A -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1016A
CN117081016A CN202210498360.3A CN202210498360A CN117081016A CN 117081016 A CN117081016 A CN 117081016A CN 202210498360 A CN202210498360 A CN 202210498360A CN 117081016 A CN117081016 A CN 117081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
potential referen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83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83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1016A/zh
Priority to US18/140,924 priority patent/US2023036155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081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1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基板,具有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的第一电路;第二基板,具有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的第二电路;连接部,包含电位基准连接线和通信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电位基准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电路的通信线与所述第二电路的通信线之间连接;以及电流限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第一电路侧的第二节点之间。

Description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路设计中,对于一个电路基板,通常设置一个作为基准电位线的地线。地线掉落的情况下,电路基板的功能可能无法完成,但通常不会导致电路基板上安装的电路元件的破坏。
另外,在一些电路设计中,一般在一个装置中含有多个电路基板,并同时含有多个地线及电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个地线掉落的情况下,与该地线连接的电路元件会被连接到另一个地线,电路基板的功能可能无法完成,甚至会导致电路元件的破坏。因此,需要在电路设计中设计保护电路,实现电路元件不被破坏。另外,有时还需要保证地线掉落后再次接通时,电路基板的功能可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能够实现地线掉落时电路元件不被破坏,而且能够实现地线掉落后再次接通时电路基板的功能可恢复。
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基板,具有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的第一电路;第二基板,具有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的第二电路;连接部,包含电位基准连接线和通信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电位基准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电路的通信线与所述第二电路的通信线之间连接;以及电流限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第一电路侧的第二节点之间。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通信线保护部,该通信线保护部在由所述电流限制部进行了电流限制时,限制对所述第一电路的通信线和所述第二电路的通信线施加的电压。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限制部由阻尼电阻构成,或者由阻尼电阻和与该阻尼电阻并联的电容构成。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限制部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串联连接。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保护部包括:一端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及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的所述一端及第二开关单元的所述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流限制部的两端连接。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线保护部还包括电阻,该电阻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与该第一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和与该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二二极管。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是晶体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是齐纳二极管。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栅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一端连接,源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漏极电极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源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所述一端连接,漏极电极经由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漏极电极和所述通信连接线之间正向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漏极电极与所述通信连接线之间正向连接。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能够实现地线掉落时电路元件不被破坏,而且能够实现地线掉落后再次接通时电路基板的功能可恢复。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本发明的车载装置的示意图,图1A是本发明的车载装置的立体图,图1B及图1C是本发明的车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图2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比较例的保护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5A~图5C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图6A~图6C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是示意性或概念性的,各部件的尺寸等不一定与现实的相同。即使在表示相同部分的情况下,也存在根据附图而相互的尺寸或比率不同地表示的情况。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与已经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和线型,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A~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及其保护电路进行说明。
图1A~图1C是本发明的车载装置的示意图,图1A是本发明的车载装置的立体图,图1B及图1C是本发明的车载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图2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图3是比较例的保护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A~图1C所示的本发明的车载装置具有操作控制功能和显示功能。图1B所示的部件中包括供操作的旋钮及MFC(Multi-Function Controller:多功能控制器),可以用于实现操作控制功能。图1C所示的部件包括显示屏(例如触摸面板)和FIDM(FullyIntegrated Display Module:复合显示模块),可以用于实现显示功能。
另外,图1A所示的本发明的车载装置还具有屏振动功能,即,当图1C所示的显示屏被触摸时,显示屏振动来进行反馈及提示。另外,图1C所示的部件还包括触摸振动功能控制基板(Haptic基板),可以用于实现屏振动功能。
图2A~图2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在图中,粗实线表示电源线,细实线表示电位基准线,点线表示通信线,小实线框表示电路,大实心圆表示电源,实心倒三角表示接地,小实线圆表示节点。这里,电源线是可承受大电流的导线,用于传输电力。通信线用于传输数据及信号。
如图2A~图2C所示,MFC上连接有电源线(粗实线)和电位基准线(细实线),通过电源线及电位基准线而与Haptic基板连接。MFC从电源例如车载蓄电池接收电力,并通过电源线对Haptic基板供电。另外,MFC与Haptic基板共用电位基准线。因而,具有电路IC1的MFC与具有第一电路IC2的Haptic基板可以等效为一个电路基板,相当于第一基板B1(以图中“L”形实线矩形框示出)。
另外,FIDM上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具有第二电路IC3。FIDM相当于第二基板B2(以图中左下的实线矩形框示出)。FIDM通过作为连接部的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柔性电路板)与Haptic基板连接。
另外,上述的电路IC1、第一电路IC2、第二电路IC3例如可以是芯片、包含芯片的电路等。
如图2A~图2C所示,作为连接部的FPC与将第一基板B1的电位基准线与第二基板B2的电位基准线之间以及第一电路IC2的通信线与第二电路IC3的通信线之间连接,包含电位基准连接线(双点划线)和通信连接线(单点划线)。具体而言,FPC的通信连接线将FIDM具备的第二电路IC3的通信线(FIDM框中的点线)与Haptic基板具备的第一电路IC2的通信线(Haptic框中的点线)连接;FPC的电位基准连接线将FIDM的电位基准线(FIDM框中的细实线)与Haptic基板的电位基准线(Haptic框中的点线)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具备:配置在第一基板B1的电位基准线在FPC侧的第一节点N1与第一基板B1的电位基准线在第一电路侧的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作为电流限制部的阻尼电阻。即该阻尼电阻设置在电位基准线上,且与电位基准连接线串联连接。这里,设该阻尼电阻为100欧姆,但不限于此,根据电路的设计参数,该阻尼电阻可以任意设定为其他数值。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在正常工作时,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均为基准电位,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不流通电流而没有电压差。保护电路的各部件正常动作。
图2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而处于电路断开时的状态。在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二基板B2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一基板B1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也就是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接地。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阻尼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从而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因电位基准连接线被烧坏而破损。
图2C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而处于电路断开的状态。在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一基板B1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MFC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二基板B2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也就是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接地。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阻尼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从而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因电位基准连接线被烧坏而破损。
(比较例)
下面,结合图3对用于与本发明进行比较的比较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比较例的保护电路与图2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相比,区别在于,未设置阻尼电阻。
如图3所示的比较例的保护电路,在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二基板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一基板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这样,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可能导致FPC被烧坏。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的比较例的保护电路,在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一基板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MFC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二基板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这样,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可能导致FPC被烧坏。
这样,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B1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第一节点N1与所述第一基板B1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第一电路IC3侧的第二节点N2之间配置阻尼电阻,由此,能够限制在FPC上流过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而导致FPC被烧坏,而且能够实现地线掉落后再次接通时电路基板的功能可恢复。
(变形例)
下面,结合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变形例的保护电路与图2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相比,区别在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与阻尼电阻并联地连接有电容。这里,设为电容为0.1μF,但不限于此,根据电路的设计参数,该电容可以任意设定为其他数值。
如图4所示的变形例的保护电路的动作与图2A~图2C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动作相同。
因此,变形例的保护电路也具备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效果。另外,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还与阻尼电阻并联地连接有电容,由此能够滤除流过的交流电力的冲击成分,抗干扰能力强,提高了保护电路的环境适应性。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5A~图5C,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进行说明。图5A~图5C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5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电路与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相比,区别在于,追加了通信线保护部,该通信线保护部在由作为电流限制部的阻尼电阻进行了电流限制时,限制对第一电路IC2的通信线和第二电路IC3的通信线施加的电压。由此消除因追加的电流限制部而使得基准电位线的电位被非意图的抬升这一影响。
如图5A所示,通信线保护部包括:一端与电位基准连接线连接,且另一端与通信连接线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及第二开关单元。另外,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及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分别与电流限制部的两端连接。
另外,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Q1000和与该第一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一二极管ZD1,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Q1001和与该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二二极管ZD2。
另外,这里设为,第一开关元件Q1000的栅极电极与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阻尼电阻的一端连接,源极电极与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阻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漏极电极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ZD1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
另外,这里设为,第二开关元件Q1001的栅极电极与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阻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源极电极与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阻尼电阻的一端连接,漏极电极经由第二二极管ZD2与通信连接线连接。
另外,这里,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例如是FET晶体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是齐纳二极管。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在正常工作时,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均为接地电位,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没有流经电流限制电阻的电流,因此,电阻两侧不存在电压差。因此,第一开关元件Q1000及第二开关元件Q1001均截止。此时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与图4所示的保护电路同样地,各部件正常动作。通信线上不会产生电压降。
图5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而处于电路断开的状态。在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二基板B2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一基板B1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也就是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接地。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阻尼电阻,流过电流的情况下,第一节点N1的电位由于阻尼电阻带来的电压差而不为零,且高于第二节点N2的电位。从而,第一开关元件Q1000截止,第二开关元件Q1001导通,进而正向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Q1001的漏极的第二二极管ZD2导通。通过第二二极管ZD2的恒压作用,使通信线上电压恒定,而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由此,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被烧坏。能够避免通信线电压抬升,进而避免通信连接线上FIDM侧的部件被破坏。
图5C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而与处于电路断开的状态。在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一基板B1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MFC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二基板B2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也就是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接地。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阻尼电阻,流过电流的情况下,第二节点N2的电位由于阻尼电阻带来的电压差而不为零,且高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从而,第一开关元件Q1000导通,第二开关元件Q1001截止,进而正向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000的漏极的第一二极管ZD1导通。通过第一二极管ZD1的恒压作用,使通信线上电压恒定,而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由此,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被烧坏。能够避免通信线电压抬升,进而避免通信连接线上第一基板B1侧的部件被破坏
这样,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也具备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效果。另外,由于追加了通信线保护部,该通信线保护部在由作为电流限制部的阻尼电阻进行了电流限制时,限制对第一电路IC2的通信线和第二电路IC3的通信线施加的电压。由此,使通信线上电压恒定,而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由此,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因电位基准连接线被烧坏而破损。
(变形例)
如第二实施方式所述那样,通过第一二极管ZD1或第二二极管ZD2的稳压作用,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当第一二极管ZD1或第二二极管ZD2的稳压能力足够强,通信线上流过的电流小于稳压管的能力上限值时,可以充分消除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但是当第一二极管ZD1或第二二极管ZD2的稳压能力较弱,其能力上限值小于通信线上流过的电流时,无法充分消除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通过如下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护电路,能够实现第一二极管ZD1或第二二极管ZD2的稳压能力较弱时也能够恰当地稳压,充分消除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
下面,参照图6A~图6C,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进行说明。图6A~图6C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6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护电路与图5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相比,区别在于通信线保护部,该通信线保护部除了具备一端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及第二开关单元以外,还具备电阻,该电阻在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这里,设电阻为1.2千欧,但不限于此,根据电路的设计参数,该电阻可以任意设定为其他数值。该电阻只要设计为对通信线上流过电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的阻值即可。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在正常工作时,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均为接地电位,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不流通电流而没有电压差。因此,第一开关元件Q1000及第二开关元件Q1001均截止。此时,通信线上串联有电阻,但电阻设计为对通信线上流过电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的阻值,因此不会对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即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能够稳定地工作。
图6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而处于电路断开的状态。在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二基板B2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FIDM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一基板B1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阻尼电阻,流过电流的情况下,第一节点N1的电位由于阻尼电阻带来的电压差而不为零,且高于第二节点N2的电位。从而,第一开关元件Q1000截止,第二开关元件Q1001导通,进而正向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Q1001的漏极的第二二极管ZD2导通。通过第二二极管ZD2和通信线上串联的电阻协作而产生的恒压作用,使通信线上电压恒定,而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由此,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因电位基准连接线被烧坏而破损。
图6C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而与处于电路断开的状态。在MFC侧的基准电位线掉落时,第一基板B1的电源流出的电流无法通过MFC侧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而是经由FPC通过第二基板的基准电位线被接地。由于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连接有阻尼电阻,流过电流的情况下,第二节点N2的电位由于阻尼电阻带来的电压差而不为零,且高于第一节点N1的电位。从而,第一开关元件Q1000导通,第二开关元件Q1001截止,进而正向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Q1000的漏极的第一二极管ZD1导通。通过第一二极管ZD1和通信线上串联的电阻协作而产生的恒压作用,使通信线上电压恒定,而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由此,不会在FPC上流过大电流,能够防止FPC因电位基准连接线被烧坏而破损。
这样,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也具备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保护电路的效果。另外,由于通信线保护部追加了电阻,在该电阻与第一二极管ZD1或第二二极管ZD2的协作下,充分发挥稳压作用,使通信线上电压恒定,而消除了由阻尼电阻带来的通信线上的电压被抬升的影响。
(其他变形例)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等。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内,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所述各实施方式能够相互组合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设为阻尼电阻及对通信线保护部追加的电阻均为固定阻值的电阻,但不限于此,该电阻也可以是可变电阻器。由此,能够方便地应对电路设计参数的变更,增强了电路的扩展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设为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为FET晶体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三极管等双极型晶体管。只要,主要具备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所具备的功能,也可以是组合多个元件构成的具备开关功能的模块。
另外,上述的车载装置具有操作控制功能、显示功能、屏振动功能,但不限于此。只要符合上述那样有多个电源和多个地线的情况,均可应用本发明。此外,可以是车载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

Claims (10)

1.一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基板,具有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的第一电路;
第二基板,具有连接有电源线和电位基准线的第二电路;
连接部,包含电位基准连接线和通信连接线,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电位基准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电路的通信线与所述第二电路的通信线之间连接;以及
电流限制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连接部侧的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电位基准线的所述第一电路侧的第二节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信线保护部,该通信线保护部在由所述电流限制部进行了电流限制时,限制对所述第一电路的通信线和所述第二电路的通信线施加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限制部由阻尼电阻构成,或者由阻尼电阻和与该阻尼电阻并联的电容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限制部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线保护部包括:一端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的第一开关单元及第二开关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的电阻,
第一开关单元的所述一端及第二开关单元的所述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流限制部的两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线保护部还包括电阻,该电阻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所述另一端之间,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与该第一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和与该第二开关元件串联连接的第二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是晶体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是齐纳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栅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一端连接,源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漏极电极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所述另一端连接,源极电极与所述电位基准连接线、且为所述阻尼电阻的所述一端连接,漏极电极经由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通信连接线连接,
所述第一二极管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漏极电极和所述通信连接线之间正向连接,
所述第二二极管在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漏极电极与所述通信连接线之间正向连接。
10.一种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电路。
CN202210498360.3A 2022-05-09 2022-05-09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Pending CN117081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8360.3A CN117081016A (zh) 2022-05-09 2022-05-09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US18/140,924 US20230361558A1 (en) 2022-05-09 2023-04-28 Protection circuit and vehicle-mounted device with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8360.3A CN117081016A (zh) 2022-05-09 2022-05-09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1016A true CN117081016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648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8360.3A Pending CN117081016A (zh) 2022-05-09 2022-05-09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1558A1 (zh)
CN (1) CN11708101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61558A1 (en)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78235A (ja) 過電流保護回路及び車載用表示装置
JP2009065756A (ja) 電源制御装置
US20080049366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JP5436656B2 (ja) 電子機器
JP2006505238A (ja) Canバストランシーバのための耐過電圧保護回路
CN117081016A (zh) 保护电路及具备该保护电路的车载装置
US6515462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WO2017217118A1 (ja) 電子制御装置、車両および電子制御装置製造方法
US7554782B2 (en) Safety PLC
US10879691B2 (en) Unlockable switch inhibitor
KR101018896B1 (ko) 평활용 커패시터의 충전 및 방전 회로
US20060186682A1 (en) Power fold mirror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US20070291434A1 (en) Protection circuit
US10177761B2 (en) Digital output circuit, printed-wiring board, and industrial apparatus
JP5339876B2 (ja) 自動車用電装機器
CN110366708B (zh) 控制装置
US7498857B2 (en)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square wave signal
JP3633297B2 (ja) サージ保護装置及び方法
KR102235980B1 (ko) 전자제동장치의 노이즈 차단 기판
JP2012011802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3559524B2 (ja) 駆動出力側を備えた電子素子の保護回路
JPH0481549A (ja) 自動車用電子装置のアース処理回路
JP2009141783A (ja) 駆動制御回路
CN112947655A (zh) 稳压电路、稳压方法及显示装置
JP4744940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制御用電子回路装置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制御用電子回路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