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7446A -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7446A
CN117077446A CN202311334824.8A CN202311334824A CN117077446A CN 117077446 A CN117077446 A CN 117077446A CN 202311334824 A CN202311334824 A CN 202311334824A CN 117077446 A CN117077446 A CN 117077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brittleness index
static
target layer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48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77446B (zh
Inventor
姚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ngxu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ngxu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ngxu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ngxu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48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7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7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7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77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7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包括:对目的层开展测井解释获取矿物百分含量、孔隙度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开展岩石物理建模及对实测曲线进行正演;利用实测曲线和/或正演曲线计算目的层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曲线;利用岩心测试获取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并拟合动、静参数转换公式,转换获得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曲线;计算Rickman脆性指数和Jarvie脆性指数;结合Rickman脆性指数和Jarvie脆性指数计算综合脆性指数;本发明能表征岩石力学性质的细微变化对脆性指数的影响,计算参数容易获取,利于目标区井位的快速批量计算。

Description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往往需要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在选井选层时,必须对储层的可改造性进行评价,其中一项重要的参数就是脆性指数。
目前,国内外储层评价脆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类:1、脆性矿物含量评价法:在实验室对矿物含量进行实测以表征脆性;2、岩石力学参数评价法:又分为两种,(1)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求取的弹性力学参数及其组合来表征岩石脆性的动态法;(2)在实验室进行岩石力学实验,通过应力—应变特征进行脆性评价的静态法;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类方法的特征及其局限性:
脆性矿物含量评价法:储层中常见的无机矿物成分是粘土、石英、长石及方解石,其相对含量的变化影响了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同时也反映了岩石脆性特征的变化;石英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岩石脆性,而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加有利于后期改造,富含石英或者碳酸盐岩等脆性矿物的储层有利于产生复杂缝网,而粘土矿物含量高,不容易压裂改造,填充进去的石英砂或者陶粒没有起到支撑人工裂缝的作用,而是镶嵌在储层中;Jarvie. D在2007年提出了以脆性矿物含量评价储层脆性的方法。由于基于矿物含量的Jarvie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往往基于取心段X射线衍射分析矿物成分,不能覆盖整个目的层段;或是借助矿物元素测井(斯伦贝谢的ECS、哈里伯顿的GEM、贝克休斯的FLex)获取地层元素含量分析矿物成分,但取心和特殊测井均成本高昂,应用受到局限;而且脆性指数本身是岩石的一种力学性质,但Jarvie脆性指数评价方法未考虑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以有其精度受到局限。
岩石力学参数评价法:Rickman在2008年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的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综合评价岩石脆性指数的方法;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并非直接反映岩石脆性的参数,但是二者和岩石的脆性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具体来说杨氏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岩石脆性越好。
测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评价岩石脆性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① 静态法:通过岩石力学实验直接测量岩样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得到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
② 动态法:通过岩样的波速或测井曲线,获得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
静态法岩石力学参数测量相对精确,但难度在于岩石样品的加工钻取,尤其是对于泥页岩,还有就是取心成本高,样本点少,不利于全区推广;而现实中动态法岩石力学参数相对容易获得,特别是测井曲线,不仅具有足够的纵向分辨率,而且借助井震联合反演等手段,使得脆性指数评价成果进行空间推广也很方便,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但是动态法计算的岩石力学参数属于间接计算,精度受到影响,需要静态参数的标定,因此需要对静、动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Larry Britt等人2009年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页岩中,静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杨氏模量二者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而静态泊松比和动态泊松比基本上是相等的关系;在实际区块中,可以利用岩样实验静态杨氏模量、静态泊松比和测井计算的动态杨氏模量、动态泊松比之间分别进行交汇分析,获得静态、动态参数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实现基于测井曲线计算Rickman脆性指数的计算目的。
但是单独应用Rickman脆性指数评价岩石脆性也存在局限,大量实践表明,不同矿物成分的组合,孔隙结构,裂隙发育,不同流体的饱和度差异,对弹性参数均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单一应用Rickman脆性指数评价岩石脆性也存在精度问题。
因此,亟需发展一种针对非常规储层的脆性指数评价新方法,能解决现有脆性指数评价考虑影响因素不全面,精度达不到预期的问题;并且以常规测井曲线为计算基础,只需辅以少量岩心分析资料和岩样应力应变实验资料;在充分考虑到岩石复杂的矿物组成的同时,又能表征岩石力学性质的细微变化对脆性指数的影响,实现脆性指数的高精度评价;计算参数容易获取,利于目标区所有井位的快速批量计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本发明所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以测井资料为主、只需辅以少量岩心分析资料和岩样应力应变实验资料;在充分考虑到岩石的复杂的矿物组成的同时,又能表征岩石力学性质的细微变化对脆性指数的影响;且计算参数容易获取,过程简单快速,利于目标区所有井位的批量计算,具有相比传统评价方法更高的精度。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测井解释获取目的层矿物百分含量曲线、孔隙度曲线、饱和度曲线;
步骤S2:对目的层开展岩石物理建模、获取目的层的实测曲线;对目的层的实测曲线进行正演,得到正演曲线,调整岩石物理建模的模型参数,提高正演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关联度;其中,所述实测曲线包括测井纵波速度曲线、测井横波速度曲线、测井密度曲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正演曲线包括正演纵波速度曲线、正演横波速度曲线和正演密度曲线;
步骤S3:利用正演曲线和/或实测曲线计算目的层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
步骤S4:利用岩心测试获取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拟合动、静态参数转换公式,把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转换为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
步骤S5:由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计算目的层的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
步骤S6:依据步骤S1中测井解释得到的矿物百分含量曲线,计算目的层的Jarvie脆性指数曲线;
步骤S7:结合Rickman脆性指数和Jarvie脆性指数计算综合脆性指数;
所述步骤S1具体为:选取目的层取芯数据多且原始测井曲线质量好的重点井,利用原始测井曲线结合测井解释方法,获取目的层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的测井解释曲线;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包括脆性矿物含量曲线和非脆性矿物含量曲线,其中,脆性矿物含量包括石英含量、方解石含量、白云石含量,非脆性矿物含量包括粘土含量、有机质含量、煤含量、黄铁矿含量、石膏含量、盐岩含量等,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的矿物百分含量要求包含至少一种脆性矿物含量和至少一种非脆性矿物含量;通过岩心分析方法获取目的层矿物百分含量、孔隙度、饱和度,然后利用通过岩心分析方法获得的矿物百分含量、孔隙度、饱和度,分别对测井解释获取的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进行标定;经过标定调整测井解释参数,使得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满足精度要求后,把测井解释方法和计算参数推广应用到其他井,获得所有井位目的层的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和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
所述步骤S2具体为:优选选择包括测井纵波速度曲线、测井横波速度曲线、测井密度曲线的重点井,利用步骤S1获得的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和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并结合油气藏高压物性参数,选用Xu-White模型、自洽模型、微分等效模型等岩石物理模型,对目的层开展岩石物理建模,并对测井纵波速度曲线、测井横波速度曲线、测井密度曲线进行正演;通过考察正演曲线和实测曲线的相关系数,来调整岩石物理模型的参数,当二者的相关系数达0.8以上时,把该岩石物理模型应用到目标区其他井位,批量正演获取横波速度曲线。
所述步骤S3具体为:根据测井纵波速度曲线、测井密度曲线和正演横波速度曲线,批量计算目标区所有井位动态泊松比曲线和动态杨氏模量曲线,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动态泊松比曲线,无量纲;/>为测井纵波速度曲线,单位为/>;/>为岩石物理正演横波速度曲线,单位为/>;/>为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单位为/>;/>为测井密度曲线,单位为/>
所述步骤S4具体为:优选目的层取心重点井,选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如三轴应力实验等),对目的层岩心开展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测量实验;对实验获取的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分别和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进行交汇分析,获得动、静态参数之间的转换公式,利用该转换公式,把步骤S3计算的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批量转换为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
所述步骤S5中具体为:利用步骤S4获得的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批量计算目的层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计算公式为:
其中::归一化的静态杨氏模量曲线;/>:步骤S4中得到的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曲线;/>:目的层内静态杨氏模量最大值;/>:目的层内静态杨氏模量最小值;/>:归一化的静态泊松比曲线;/>:步骤S4中得到的目的层静态泊松比曲线;/>:目的层内静态泊松比最大值;:目的层内静态泊松比最小值;/>为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无量纲。
所述步骤S6中具体为:利用步骤S1中得到的矿物成分曲线,将所有经过标定的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相加,获得总矿物含量曲线;将其中的脆性矿物含量曲线相加,获得总脆性矿物含量曲线,利用以下计算公式,批量计算研究区内所有井位目的层Jarvie脆性指数:
其中:/>为Jarvie脆性指数曲线,无量纲。
所述步骤S7具体为:利用步骤S5获取的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和步骤S6中获取的Jarvie脆性指数曲线,批量计算目的层最终的脆性指数曲线,计算公式为:
其中BI为综合脆性指数曲线。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步骤。
综上,本发明专利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避免了单一因素评价脆性指数的局限性;只考虑脆性矿物含量的Jarvie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不能表征岩石力学性质细微变化对脆性指数影响,只利用岩石力学性质计算的Rickman脆性指数,不能表征复杂矿物成分改变对脆性指数影响;本发明提供的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结合了Rickman脆性指数与Jarvie脆性指数的优点,形成综合脆性指数,具有更高评价精度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2)本发明利用常规测井曲线为基础资料,即可全区批量计算Jarvie脆性指数;常规方法计算Jarvie脆性指数采用的岩心分析获取的矿物百分含量数据,样本点较少且成本高,不利于全区推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常规测井曲线结合测井解释方法,获取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从而快速批量计算Jarvie脆性指数的方法;由于常规测井数据容易获取,使得Jarvie脆性指数计算非常快速经济。且测井解释矿物百分含量通过重点井岩心分析矿物百分含量进行了标定后,能确保计算的精度。该方法充分利用测井数据的纵向分辨率,平面上也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原始测井曲线开展测井解释获得孔隙度、饱和度及矿物含量测井解释曲线;
图3为本发明开展岩石物理建模及横波速度正演;
图4为本发明动、静态岩石力学参数转换模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Rickman脆性指数Jarvie脆性指数及综合脆性指数计算;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冀东油田某区块低渗油气藏实际资料来验证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步,对目的层开展测井解释获取岩石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
具体的,选用伽马(GR)曲线(如附图2第1道“岩性”所示)建立粘土含量(Vclay)解释模型(如附图2第8道的“解释矿物含量”中的Vclay所示);中子(CNL)和密度(DEN)曲线(如附图2第4道“三孔隙度曲线”所示)建立总孔隙度(PORT)解释模型并用岩心分析孔隙度进行标定(如附图2第6道的“解释孔隙度”所示);石英矿物含量(Vquartz)解释模型(如附图2第8道的“解释矿物含量”中的Vquartz所示),Vquartz=1-Vclay-PORT;以电阻率(RLLD)曲线(如附图2第3道“电阻率”所示)建立含水饱和度(SW)解释模型(如附图2第7道“解释饱和度”所示)。
第二步,对目的层开展岩石物理建模及横波速度曲线正演。
利用第一步解释得到的矿物百分含量、孔隙度、饱和度曲线,并结合油气藏高压物性参数,选用Xu-White模型对目的层开展岩石物理建模,并对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测井密度曲线进行正演,得到正演纵波速度曲线、正演横波速度曲线、正演密度曲线多条正演曲线,仔细调整模型参数,使正演曲线和实测曲线达到尽可能大的相关性(如附图3中第2-7道);通过建立全区统一的岩石物理模型和岩石物理曲线正演,可补全其他井位未测量的横波曲线,使其他未测量横波的井位具有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资料基础;由于本实施例目的层是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矿物以粘土和石英为主,方解石含量极少,孔隙结构相对简单,在其他实例中,可有复杂的矿物含量,如灰岩、白云岩、煤、盐岩等,亦可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如裂缝,溶洞,注模孔等,因此在其他实例中,可针对不同的矿物组成及孔隙结构,选用不同的岩石物理模型。
第三步,利用正演曲线和/或实测曲线计算目的层段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
本实施例中,由于部分井段扩径比较严重,实测曲线在扩径处质量较差,因此采用第二步获取的正演密度曲线、正演纵波速度曲线和正演横波速度曲线(如附图3中第3、5、7道所示),来计算动态泊松比和动态杨氏模量,计算公式如下:
利用上述公式,获得了动态泊松比(如附图5第2道“动态泊松比”所示)和动态杨氏模量(如附图5第3道“动态杨氏模量”所示)。
在其他实例中,如实测曲线质量较好,可使用实测密度曲线、实测的测井纵波速度曲线和正演横波速度曲线来计算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
第四步,利用岩心测试获取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拟合动、静态参数转换公式,把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转换为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
具体的,对该区目的层59个样点开展三轴应力-应变实验,并对样品同时测量纵波的波速和频率、横波的波速和频率,获得了该区目的层动静态杨氏模量的转换模型(如附图4所示),通过拟合获得本实例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杨氏模量的转换公式为:
利用上述公式,把动态杨氏模量曲线转换为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如附图5第4道所示)。
在本实例中,通过动、静态参数测试,静态泊松比与动态泊松比之间差异不明显,基本上为相等关系,因此泊松比参数不需要进行动静态转换;其他实例中,如动、静态泊松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可拟合相关转换公式进行转换。
第五步,计算目的层Rickman脆性指数。
具体的,经过分析该区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的值域范围为5-55Gpa,泊松比的值域范围为0.18-0.38,利用Rickman在2008年提出的基于归一化杨氏模量和归一化泊松比计算脆性指数的公式计算脆性指数,其公式为:
结果如附图5第5道“Rickman脆性指数”所示。
第六步,计算目的层Jarvie脆性指数。
具体的,利用第一步测井解释获得的粘土矿物含量矿物(如图2第8道“Vcaly”所示)和石英矿物含量(如图2第8道“Vquartz”所示),其中石英为脆性矿物,利用Jarvie在2007年提出的计算公式计算矿物百分含量脆性指数:
如附图5第7道所示,为利用上述公式计算获得的Jarvie脆性指数。
第七步,利用Rickman脆性指数和Jarvie脆性指数计算综合脆性指数。
具体的,利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综合脆性指数:
利用上述方法对研究区内29井分别计算了Rickman脆性指数、Jarvie脆性指数及综合脆性指数;并把脆性指数大于0.6的划分为脆性好、把脆性指数在0.5-0.6之间的划分为脆性中等、把脆性指数小于0.5的划分为脆性差,依据以上分类方法,把研究区内储层脆性分为三类;同时把43层/29井压裂改造层位,依据增产及累产效果,把压裂效果划分为好、中等、差3类。
经过综合分析,如单独利用Rickman脆性指数评价压裂增产效果的吻合率为82%,单独利用Jarvie脆性指数评价的吻合率为74%,而综合脆性指数评价增产效果的吻合率达到91%。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常规储层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采用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一种非常规储层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应用系统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步骤;存储器、处理器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需要指出的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即可读存储介质)采用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其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可以是应用系统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应用系统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也可以是应用系统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应用系统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还可以既包括应用系统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应用系统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评价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通常用于控制应用系统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程序,以实现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评价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测井解释获取目的层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
步骤S2:对目的层开展岩石物理建模、获取目的层的实测曲线;对目的层的实测曲线进行正演,得到正演曲线,调整岩石物理建模的模型参数,提高正演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关联度;
步骤S3:利用正演曲线和/或实测曲线计算目的层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
步骤S4:利用岩心测试获取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拟合动、静态参数转换公式,把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转换为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
步骤S5:由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计算目的层的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
步骤S6:依据步骤S1中的矿物百分含量曲线,计算目的层的Jarvie脆性指数曲线;
步骤S7:结合Rickman脆性指数和Jarvie脆性指数计算综合脆性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测曲线包括测井纵波速度曲线、测井横波速度曲线、测井密度曲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正演曲线包括正演纵波速度曲线、正演横波速度曲线和正演密度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选取需要进行脆性指数评价的重点井,利用原始测井曲线结合测井解释方法,获取目的层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及矿物百分含量的测井解释曲线;其中,矿物百分含量的测井解释曲线包括脆性矿物含量曲线和非脆性矿物含量曲线;通过岩心分析方法获取目的层孔隙度、饱和度及矿物百分含量,然后利用通过岩心分析方法获得的孔隙度、饱和度及矿物百分含量,分别对测井解释获取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及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进行标定;经过标定调整测井解释参数,使得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及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满足精度要求后,把测井解释方法和测井解释参数推广应用到其他井,获得所有井位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曲线、饱和度测井解释曲线及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根据测井纵波速度曲线、测井密度曲线和正演横波速度曲线,批量计算所有井位动态泊松比曲线和动态杨氏模量曲线,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动态泊松比曲线,无量纲;/>为测井纵波速度曲线,单位为/>;/>为正演横波速度曲线,单位为/>;/>为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单位为;/>为测井密度曲线,单位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对目的层岩心开展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测量实验;对实验获取的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分别和测量得出的动态杨氏模量和动态泊松比进行交汇分析,获得动、静态参数之间的转换公式,利用该转换公式,把步骤S3计算的动态杨氏模量曲线和动态泊松比曲线批量转换为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具体为:利用步骤S4获得的静态杨氏模量曲线和静态泊松比曲线,批量计算目的层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计算公式为:
其中:/>:归一化的静态杨氏模量曲线;/>:步骤S4中得到的目的层静态杨氏模量曲线;/>:目的层内静态杨氏模量最大值;/>:目的层内静态杨氏模量最小值;/>:归一化的静态泊松比曲线;/>:步骤S4中得到的目的层静态泊松比曲线;/>:目的层内静态泊松比最大值;/>:目的层内静态泊松比最小值;
为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无量纲。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具体为:将所有经过标定的矿物百分含量测井解释曲线相加,获得总矿物含量曲线;将其中的脆性矿物含量曲线相加,获得总脆性矿物含量曲线,利用以下计算公式,批量计算所有井位目的层Jarvie脆性指数:
其中:/>为Jarvie脆性指数曲线,无量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具体为:利用步骤S5获取的rickman脆性指数曲线和步骤S6中获取的Jarvie脆性指数曲线,批量计算目的层最终的脆性指数曲线,计算公式为:
其中BI为综合脆性指数曲线。
9.一种存储介质,采用可读写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常规储层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34824.8A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Active CN117077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4824.8A CN117077446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4824.8A CN117077446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7446A true CN117077446A (zh) 2023-11-17
CN117077446B CN117077446B (zh) 2023-12-22

Family

ID=8870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4824.8A Active CN117077446B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744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091A (zh) * 2013-04-28 2013-08-21 北京大学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段三维岩体力学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06849A (zh) * 2014-11-21 2015-03-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岩石脆性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4865124A (zh) * 2015-05-30 2015-08-26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基于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和超声波纵波速度的页岩脆性指数测定方法
CN105275458A (zh) * 2014-07-04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
CN106054279A (zh) * 2016-08-17 2016-10-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岩脆性指数的确定方法
US20170315249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Rodrick Myers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cking fracture prediction
CN110058323A (zh) * 2019-04-03 2019-07-26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致密砂岩地层脆性指数计算方法
US20210277778A1 (en) * 2020-03-04 2021-09-09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Method for evaluating brittleness of deep shale reservoir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RU2762078C1 (ru) * 2021-04-29 2021-12-15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ефтяная компания "Роснефть" (ПАО "НК "Роснефть") Способ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перспективных зон в нефтематеринских толщах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8091A (zh) * 2013-04-28 2013-08-21 北京大学 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段三维岩体力学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75458A (zh) * 2014-07-04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脆延判定指数的泥页岩脆性动态评价方法
CN104406849A (zh) * 2014-11-21 2015-03-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层岩石脆性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4865124A (zh) * 2015-05-30 2015-08-26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基于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和超声波纵波速度的页岩脆性指数测定方法
US20170315249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Rodrick Myers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cking fracture prediction
CN106054279A (zh) * 2016-08-17 2016-10-26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岩脆性指数的确定方法
CN110058323A (zh) * 2019-04-03 2019-07-26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致密砂岩地层脆性指数计算方法
US20210277778A1 (en) * 2020-03-04 2021-09-09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Method for evaluating brittleness of deep shale reservoir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RU2762078C1 (ru) * 2021-04-29 2021-12-15 Публич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ефтяная компания "Роснефть" (ПАО "НК "Роснефть") Способ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перспективных зон в нефтематеринских толщах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PEI YE ET AL.: "A new method to predict brittleness index for shale gas reservoirs: Insights from well logging dat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李国欣等: "具有埋深校正的岩石静态脆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新疆石油地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7446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Major factors controlling fra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tight oil reservoir, Junggar Basin, NW China
CN105221141B (zh) 一种泥页岩脆性指数预测方法
US926256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odeling hydrocarbon flow from kerogens in a hydrocarbon bearing formation
Zhang Evaluation of rock mass deformability using empirical methods–A review
EA010794B1 (ru)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анизотропной петрофизической вычислительной модели подземной области
Gong et 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natural fractures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CN108897066A (zh) 碳酸盐岩裂缝密度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A rock physics model for estimating elastic properties of upper Ordovician-lower Silurian mudrock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Liu et al. Quantitative multiparameter prediction of fracture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Ordos Basin, Central China
CN114755310A (zh) 一种裂缝性储层岩石力学层演变规律预测方法
Rab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correlation to estimate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 Chicontepec Formation
Wang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cemented fractures on fracturing network propagation in model block with discrete orthogonal fractures
CN114183121A (zh) 裂缝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77446B (zh) 一种非常规储层综合脆性指数评价方法及应用系统
Estrada et al. Pilot phase of the Aguada Pichana Este block, gas window
CN110007348A (zh) 一种灰质背景浊积岩储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
Gharechelou et al. An integrated geomechanical model for a heterogeneous carbonate reservoir in SW Iran, using geomechanical unit concept
Parsegov et al. Mudstone nanoindentation—How little cutt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Liu et 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3D permeability tensor for a fractured reservoir in the Dingbian oilfield, Ordos basin, Central China
Martemyanov et al. Analytic modelling for wellbore stability analysis
Tavoosi Iraj et al. Integrated petrophysical and heterogeneity assessment of the Karstified Fahliyan formation in the Abadan Plain, Iran
CN112149043B (zh) 互层状岩石可压性评估方法及终端设备
Yi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and Static Rock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CN115586572B (zh) 一种孔隙参数与储层参数的地震岩石物理解析反演方法
Sun et al.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latform Margin Reef‐Shoal: A Case Study of Upper Carboniferous‐Middle Permian in Wushi Area, Tarim Bas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