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7389A -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7389A
CN117077389A CN202310999694.3A CN202310999694A CN117077389A CN 117077389 A CN117077389 A CN 117077389A CN 202310999694 A CN202310999694 A CN 202310999694A CN 117077389 A CN117077389 A CN 117077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radiator
heat radiation
heat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996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楷闻
钱柯恒
何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Youbang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996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73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7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7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2Thermal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8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luid dynamics, e.g. us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散热器检测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元件结构特征;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根据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基于元件结构特征和散热器结构特征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当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导致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全面度。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风冷散热器是一种高传热效率的新型换热设备。风冷散热器已广泛应用于晶体管、集成器件、整流器等各种电子设备。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对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存在缺乏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导致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导致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全面度。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和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所述方法包括:遍历所述散热胶、所述散热管、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设备温度信息、空气流速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当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和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所述系统包括: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所述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散热胶、所述散热管、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测试用例采集模块,所述测试用例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设备温度信息、空气流速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散热控制寻优模块,所述散热控制寻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控制区间获取模块,所述控制区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所述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对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通过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根据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基于元件结构特征和散热器结构特征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当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实现了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全面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明显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中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11,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12,测试用例采集模块13,散热控制寻优模块14,控制区间获取模块15,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导致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全面度。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和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遍历所述散热胶、所述散热管、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
步骤S200: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
本申请中的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与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分别对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得元件结构特征。继而,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其中,元件结构特征包括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结构特征、风扇结构特征。散热胶结构特征包括散热胶的尺寸结构参数、形状参数。散热管结构特征包括散热管的尺寸结构参数、形状参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包括散热鳍片的尺寸结构参数、形状参数。风扇结构特征包括风扇的尺寸结构参数、形状参数。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包括风冷散热器对应的三维仿真模型。散热器结构特征包括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对应的尺寸结构参数、形状参数。
步骤S300: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设备温度信息、空气流速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所述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包括应用设备类型和应用环境类型;
步骤S320:基于所述应用设备类型和所述应用环境类型进行散热数据采集,获取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包括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
步骤S330:遍历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
步骤S340:以设备温度、空气流速和环境温度为空间三轴,对所述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定位分布,获取分布集中点;
连接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读取由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包括应用设备类型和应用环境类型。应用设备类型包括散热器的应用设备的类型、规格型号。应用环境类型包括散热器的应用环境温度、应用环境空气流速。继而,根据应用设备类型和应用环境类型进行散热数据采集,获取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包括多个散热历史数据。每个散热历史数据包括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设备温度记录值为风冷散热器的历史应用设备对应的历史温度。空气流速记录值包括风冷散热器的历史应用设备对应的历史环境空气流速。环境温度记录值包括风冷散热器的历史应用设备对应的历史环境温度。历史应用设备可以为不同型号的计算机部件等。
进一步,对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中的多个散热历史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归一化处理是指对多个散热历史数据中的所有数据进行量纲消除,使得多个散热历史数据中的所有数据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从而降低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的数据维度,提高对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定位分布的效率。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包括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多个散热历史数据。
示例性地,在对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定位分布时,将设备温度作为x轴,将空气流速作为y轴,将环境温度作为z轴,获得空间三轴坐标系。空间三轴坐标系包括空间三轴。空间三轴分别为x轴、y轴、z轴。将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输入空间三轴坐标系,获得多个散热点。将多个散热点中的孤立点进行删除,获得多个分布集中点。多个散热点为空间三轴坐标系中,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多个散热历史数据对应的多个坐标点。多个分布集中点包括删除孤立点之后的多个散热点。
步骤S350: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极值参数拟合,获取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350还包括:
步骤S351: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取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
步骤S352:遍历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求取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的差值,设为散热温差特征;
步骤S353:遍历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将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设为空气流速特征;
步骤S354:从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提取所述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构建第一测试用例;
步骤S355:从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提取所述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构建第二测试用例;
步骤S356:将所述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与所述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的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结合,构建第三测试用例;
步骤S357:将所述第一测试用例、所述第二测试用例和所述第三测试用例,添加进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
按照多个分布集中点对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数据提取,生成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包括多个第三散热历史数据。每个第三散热历史数据包括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中,分布集中点对应的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
分别对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中,每个第三散热历史数据内的设备温度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进行差值计算,获得多个散热温差特征。每个散热温差特征包括每个第三散热历史数据内的设备温度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之间的差值。继而,将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中,多个第三散热历史数据内的多个空气流速记录值设置为多个空气流速特征。
对多个散热温差特征进行最小值筛选,获得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将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中,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对应的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设置为第一测试用例。同理,对多个空气流速特征进行最小值筛选,获得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将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中,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对应的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设置为第二测试用例。继而,将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对应的设备温度记录值、环境温度记录值,以及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对应的空气流速记录值添加至第三测试用例,结合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生成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包括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对应的设备温度记录值、环境温度记录值,以及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对应的空气流速记录值。达到了通过对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得散热性能测试用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为后续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奠定基础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包括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结构特征;
步骤S420:获取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和散热鳍片材料特征;
从元件结构特征中提取出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同时,连接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分别对散热胶、散热管、散热鳍片进行材料特征读取,得到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和散热鳍片材料特征。散热胶材料特征包括散热胶对应的材料类型、材料成分含量信息。散热管材料特征包括散热管对应的材料类型、材料成分含量信息。散热鳍片材料特征包括散热鳍片对应的材料类型、材料成分含量信息。
步骤S430: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30还包括:
步骤S431:以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为场景约束条件进行数据挖掘,采集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
步骤S432:对所述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进行离散点清洗,获取记录数据集中点;
步骤S433:对所述记录数据集中点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
步骤S434:对所述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求取加权均值,获取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
基于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材料特征,分别对散热性能测试用例中的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获得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分别对应的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二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三被动式散热速度,实现多场景化的被动式散热分析,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全面性。继而,将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二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三被动式散热速度添加至被动式散热速度。被动式散热速度包括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二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三被动式散热速度。
优选地,对第一测试用例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的过程包括:将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散热鳍片结构特征、散热鳍片材料特征和第一测试用例设置为场景约束条件。根据场景约束条件进行散热速率采集,获得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包括场景约束条件对应的多个历史风冷散热应用设备的多个历史散热速率。继而,将多个历史散热速率输入数轴,获得多个散热速率点,并对多个散热速率点进行离散点删除,获得多个记录数据集中点。多个散热速率点包括数轴中,多个历史散热速率对应的多个坐标点。离散点为数轴中,孤立的散热速率点。多个记录数据集中点为删除离散点之后的多个散热速率点。
进一步,对多个记录数据集中点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即,分别对多个记录数据集中点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记录数据集中点进行差值计算,获得任意相邻的集中点差值。如果任意相邻的集中点差值小于或等于由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集中点差值阈值。则,将任意相邻的集中点差值对应的两个记录数据集中点聚集为一类,并将这个两个记录数据集中点的平均值作为聚类记录数据集中点。如果任意相邻的集中点差值大于集中点差值阈值,则,将任意相邻的集中点差值对应的两个记录数据集中点视为两类。重复聚类直到任意相邻的聚类记录数据集中点的差值大于集中点差值阈值,生成多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每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包括多个记录数据集中点。
进一步,对多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求取加权均值,即,分别对每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进行记录数据集中点的数量统计,获得多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对应的多个集中点数量。将多个集中点数量之和设置为总集中点数量。将多个集中点数量与总集中点数量之间的比值设置为多个聚类加权系数。同时,分别对每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内的多个记录数据集中点进行均值计算,获得多个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对应的多个速率聚类均值。继而,将多个聚类加权系数与对应的多个速率聚类均值进行乘法计算,获得多个加权速率聚类值。将多个加权速率聚类值的平均值设置为第一测试用例对应的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
“对第二测试用例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对第三测试用例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与“对第一测试用例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的过程相同,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40:当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时,对风扇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440还包括:
步骤S441:获取风扇控制参数,其中,所述风扇控制参数包括风扇风向参数和风扇转速参数;
步骤S442:对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赋值,获取风向赋值结果和转速赋值结果;
步骤S443: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风扇结构特征、所述风向赋值结果和所述转速赋值结果进行主动式散热分析,获取主动式散热速度;
步骤S444: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时,对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进行迭代赋值;
步骤S445: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时,将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所述风扇转速参数添加进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分别判断被动式散热速度中的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二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三被动式散热速度是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如果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二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三被动式散热速度均大于或等于散热期望速度,生成风冷散热器的性能测试合格信息。当被动式散热速度中的任意一个被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时,将风扇风向参数、风扇转速参数设置为风扇控制参数。对风扇风向参数和/或风扇转速参数进行随机赋值,获取风向赋值结果和转速赋值结果。散热期望速度包括由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风冷散热应用设备的散热速率期望值。风向赋值结果包括随机的一个风扇风向参数。转速赋值结果包括随机的一个风扇转速参数。
基于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散热鳍片结构特征、散热鳍片材料特征、风扇结构特征、风向赋值结果和转速赋值结果,分别对散热性能测试用例中的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进行主动式散热分析,获取主动式散热速度。主动式散热分析与被动式散热分析的的过程相同,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包括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分别对应的第一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第二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第三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
进一步,对主动式散热速度中的每个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是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进行判断。如果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大于或等于散热期望速度,则,将该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对应的风扇风向参数和风扇转速参数设置为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如果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小于散热期望速度,则,对该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对应的风扇风向参数和/或风扇转速参数进行迭代赋值,直至获得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44还包括:
步骤S444-1: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且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的赋值次数满足预设次数时,获取历史赋值结果和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其中,所述历史赋值结果和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一一对应;
步骤S444-2:遍历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求差值绝对值,获取绝对值最小值的所述历史赋值结果,设为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为了避免当主动式散热速度参数小于散热期望速度,无法获得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在对风扇风向参数和/或风扇转速参数进行迭代赋值时,当风扇风向参数和/或风扇转速参数的赋值次数满足预设次数时,获取多个历史赋值结果和多个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预设次数包括由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预先设置确定的赋值次数阈值。每个历史赋值结果包括风扇风向参数、风扇转速参数。每个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包括每个历史赋值结果对应的主动式散热速度。进一步,分别将多个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与散热期望速度进行差值绝对值计算,获得多个差值绝对值。将多个差值绝对值中的最小值设置为绝对值最小值。将绝对值最小值对应的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的历史赋值结果设置为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步骤S500: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
步骤S600:当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
连接所述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读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控制参数阈值区间包括风冷散热器的风扇风向参数额定范围、风扇转速额定范围。进而,分别判断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中的风扇风向参数是否满足风扇风向参数额定范围,以及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中的风扇转速参数是否满足风扇转速额定范围。当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中的风扇风向参数不满足风扇风向参数额定范围和/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中的风扇转速参数不满足风扇转速额定范围时,此时,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获得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实现多应用场景的风冷散热器散热性能检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对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通过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根据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基于元件结构特征和散热器结构特征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当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实现了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全面度。
2.基于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材料特征,分别对散热性能测试用例中的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获得第一测试用例、第二测试用例、第三测试用例分别对应的第一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二被动式散热速度、第三被动式散热速度,实现多场景化的被动式散热分析,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全面性。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和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请参阅附图3,所述系统包括:
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11,所述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11用于遍历所述散热胶、所述散热管、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
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12,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12用于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
测试用例采集模块13,所述测试用例采集模块13用于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设备温度信息、空气流速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
散热控制寻优模块14,所述散热控制寻优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控制区间获取模块15,所述控制区间获取模块15用于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
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16,所述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16用于当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场景特征组成模块,所述场景特征组成模块用于所述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包括应用设备类型和应用环境类型;
散热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散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应用设备类型和所述应用环境类型进行散热数据采集,获取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包括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
归一化处理模块,所述归一化处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
定位分布模块,所述定位分布模块用于以设备温度、空气流速和环境温度为空间三轴,对所述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定位分布,获取分布集中点;
极值参数拟合模块,所述极值参数拟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极值参数拟合,获取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筛选模块,所述数据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取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
散热温差特征确定模块,所述散热温差特征确定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求取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的差值,设为散热温差特征;
空气流速特征确定模块,所述空气流速特征确定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将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设为空气流速特征;
第一测试用例构建模块,所述第一测试用例构建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提取所述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构建第一测试用例;
第二测试用例构建模块,所述第二测试用例构建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提取所述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构建第二测试用例;
第三测试用例构建模块,所述第三测试用例构建模块用于将所述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与所述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的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结合,构建第三测试用例;
第一执行模块,所述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测试用例、所述第二测试用例和所述第三测试用例,添加进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结构特征组成模块,所述结构特征组成模块用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包括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结构特征;
材料特征获取模块,所述材料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和散热鳍片材料特征;
被动式散热分析模块,所述被动式散热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速度;
第二执行模块,所述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时,对风扇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挖掘模块,所述数据挖掘模块用于以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为场景约束条件进行数据挖掘,采集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
离散点清洗模块,所述离散点清洗模块用于对所述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进行离散点清洗,获取记录数据集中点;
层次聚类分析模块,所述层次聚类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记录数据集中点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
第三执行模块,所述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求取加权均值,获取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风扇控制参数获取模块,所述风扇控制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扇控制参数,其中,所述风扇控制参数包括风扇风向参数和风扇转速参数;
参数赋值模块,所述参数赋值模块用于对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赋值,获取风向赋值结果和转速赋值结果;
主动式散热分析模块,所述主动式散热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风扇结构特征、所述风向赋值结果和所述转速赋值结果进行主动式散热分析,获取主动式散热速度;
参数迭代赋值模块,所述参数迭代赋值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时,对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进行迭代赋值;
第四执行模块,所述第四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时,将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所述风扇转速参数添加进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五执行模块,所述第五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且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的赋值次数满足预设次数时,获取历史赋值结果和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其中,所述历史赋值结果和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一一对应;
第六执行模块,所述第六执行模块用于遍历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求差值绝对值,获取绝对值最小值的所述历史赋值结果,设为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对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通过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根据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基于元件结构特征和散热器结构特征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当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导致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低,以及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合应用场景对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性能检测,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场景结合度,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检测精准性、全面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和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包括:
遍历所述散热胶、所述散热管、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
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
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设备温度信息、空气流速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
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
当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
所述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包括应用设备类型和应用环境类型;
基于所述应用设备类型和所述应用环境类型进行散热数据采集,获取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包括设备温度记录值、空气流速记录值和环境温度记录值;
遍历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取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
以设备温度、空气流速和环境温度为空间三轴,对所述第二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定位分布,获取分布集中点;
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极值参数拟合,获取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极值参数拟合,获取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分布集中点对所述第一散热历史数据集进行筛选,获取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
遍历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求取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的差值,设为散热温差特征;
遍历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将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设为空气流速特征;
从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提取所述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构建第一测试用例;
从所述第三散热历史数据集提取所述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和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构建第二测试用例;
将所述散热温差特征最小值的所述设备温度记录值、所述环境温度记录值,与所述空气流速特征最小值的所述空气流速记录值结合,构建第三测试用例;
将所述第一测试用例、所述第二测试用例和所述第三测试用例,添加进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包括:
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包括散热胶结构特征、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散热鳍片结构特征;
获取散热胶材料特征、散热管材料特征和散热鳍片材料特征;
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速度;
当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时,对风扇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进行被动式散热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速度,包括:
以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结合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为场景约束条件进行数据挖掘,采集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
对所述被动式散热速率记录数据进行离散点清洗,获取记录数据集中点;
对所述记录数据集中点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获取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
对所述被动式散热记录速率聚类结果求取加权均值,获取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被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散热期望速度时,对风扇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包括:
获取风扇控制参数,其中,所述风扇控制参数包括风扇风向参数和风扇转速参数;
对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赋值,获取风向赋值结果和转速赋值结果;
根据所述散热胶结构特征、所述散热胶材料特征、所述散热管结构特征、所述散热管材料特征、所述散热鳍片结构特征、所述散热鳍片材料特征、风扇结构特征、所述风向赋值结果和所述转速赋值结果进行主动式散热分析,获取主动式散热速度;
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时,对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进行迭代赋值;
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时,将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所述风扇转速参数添加进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小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且所述风扇风向参数和/或所述风扇转速参数的赋值次数满足预设次数时,获取历史赋值结果和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其中,所述历史赋值结果和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一一对应;
遍历所述主动式散热速度记录值与所述散热期望速度求差值绝对值,获取绝对值最小值的所述历史赋值结果,设为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8.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和风冷散热器通信连接,所述风冷散热器包括散热胶、散热管、风扇和散热鳍片,所述系统包括:
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所述元件结构特征提取模块用于遍历所述散热胶、所述散热管、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鳍片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元件结构特征;
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风冷散热器三维概念模型进行结构特征提取,获取散热器结构特征;
测试用例采集模块,所述测试用例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散热器应用场景特征,采集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其中,所述散热性能测试用例包括设备温度信息、空气流速信息和环境温度信息;
散热控制寻优模块,所述散热控制寻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温度信息、所述空气流速信息和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基于所述元件结构特征和所述散热器结构特征对所述风冷散热器进行散热控制寻优,获取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
控制区间获取模块,所述控制区间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控制参数阈值区间;
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所述性能测试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散热控制参数寻优结果不满足所述控制参数阈值区间时,生成性能测试不合格信息。
CN202310999694.3A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077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9694.3A CN117077389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9694.3A CN117077389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7389A true CN117077389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5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99694.3A Pending CN117077389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738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02448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Evga Corporation Low noise fan rotational speed control device
CN109244596A (zh) * 2018-10-24 2019-01-18 温州玖源锂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散热的锂电池
CN113297678A (zh) * 2021-06-17 2021-08-24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062462A (zh) * 2022-06-08 2022-09-16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散热膜的传热性能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5288945A (zh) * 2022-06-28 2022-11-04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滑动偏航可靠性测试系统
CN116031777A (zh) * 2023-02-08 2023-04-28 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温升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029067A (zh) * 2023-02-13 2023-04-28 天津华能变压器有限公司 变压器散热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16301251A (zh) * 2023-02-09 2023-06-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策略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02448A1 (en) * 2017-01-16 2018-07-19 Evga Corporation Low noise fan rotational speed control device
CN109244596A (zh) * 2018-10-24 2019-01-18 温州玖源锂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散热的锂电池
CN113297678A (zh) * 2021-06-17 2021-08-24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062462A (zh) * 2022-06-08 2022-09-16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散热膜的传热性能智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5288945A (zh) * 2022-06-28 2022-11-04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滑动偏航可靠性测试系统
CN116031777A (zh) * 2023-02-08 2023-04-28 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用配电柜温升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6301251A (zh) * 2023-02-09 2023-06-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策略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29067A (zh) * 2023-02-13 2023-04-28 天津华能变压器有限公司 变压器散热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佳鑫;蒋炎坤;秦四成;刘成强;: "基于CFD与ε-NTU法的工程车辆散热性能预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8, 23 August 2016 (2016-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687B (zh) 一种大规模并行程序性能预测实现方法
CN106055277A (zh) 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异构存储系统数据分布方法
CN1316101A (zh) 测量产额损失芯片数目及各类差芯片数目的方法
CN113127366B (zh) 基于模型的矩阵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201947418A (zh) 基於工業互聯網之微服務異構再生系統、方法及可讀存儲介質
CN114491172A (zh) 树形结构节点的快速检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311835A1 (en) Mesoscale data-based automatic wind turbine layout method and device
CN117077389A (zh) 一种散热器性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US7228519B2 (en) Program for causing a computer to execute a method of generating mesh data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sh data
CN101650760B (zh) 计算机散热模拟方法和装置
CN114563444A (zh) 一种vpx设备散热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046444A (zh) 换热器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16579289B (zh) 一种基于芯粒技术的基板布局优化方法和系统
Kim et al. A scalable high-performance i/o system for a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 model on the cubed-sphere grid
CN112950726B (zh) 摄像头朝向标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221466A (zh) 基于泛克里金模型的涡轮气热性能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及系统
Zhao A variant approach to constructing and managing virtual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s
CN112148929A (zh) 基于树形网络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125395A (zh) 一种基于双分支深度学习的cad图纸检索方法及系统
CN115268800B (zh) 基于计算路由重定向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存储系统
CN116070438A (zh) 换热系数获取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82365B (zh) 参数寻优间隔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998560B (zh) 一种基于正断层断面三维属性的相关褶皱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3083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厂商接入标准化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408491B (zh) 一种历史数据的文本检索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