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3521A -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3521A
CN117063521A CN202180096377.XA CN202180096377A CN117063521A CN 117063521 A CN117063521 A CN 117063521A CN 202180096377 A CN202180096377 A CN 202180096377A CN 117063521 A CN117063521 A CN 117063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erminal
sidestream
data
carr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63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山
张世昌
林晖闵
丁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63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3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本申请可以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

Description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侧行传输系统的吞吐量,在侧行链路上可以支持多载波传输,终端的数据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载波上进行传输,因此存在传输载波选取的问题。
在NR SL(NewRadio SlideLink,新空口侧行链路)系统中引入侧行多载波传输,如何进行载波选取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载波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载波选择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载波选择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载波选择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或程序,所述芯片用于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载波选择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来使终端对应选择载波,可以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使选出的载波与侧行通信的需求相匹配,提高侧行通信的质量。针对不同的传输场景,可以适应性的选取合适的载波完成侧行通信,满足各个应用场景对侧行通信在时延、可靠性、传输速率等多方面的性能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相关技术中的侧行传输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PSFCH的传输资源和PSSCH的资源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9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业务类型与载波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40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单介绍:
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基于3GPP通信协议的车辆数据传输方案。V2X通信包括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车与路侧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以及车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通信。V2X应用将改善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和车辆能耗、提高交通效率等。
SL传输技术:不同于传统的蜂窝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接入网设备接收或者发送,SL(Sidelink,侧行链路)传输是指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通信数据传输。关于SL传输,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模式A和模式B。模式A:SL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传输资源是由接入网设备分配的,SL UE根据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其中,接入网设备既可以为SL UE分配单次传输的传输资源,也可以为SL UE分配半静态传输的传输资源。模式B:SL UE在资源池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传输资源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SL UE可以通过侦听的方式在资源池中选取传输资源,或者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在资源池中选取传输资源。
在侧行链路(SideLink,SL)传输中,根据进行通信的终端所处的网络覆盖情况,可以分为网络覆盖内侧行通信,部分网络覆盖侧行通信,及网络覆盖外侧行通信,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1:在网络覆盖内侧行通信中,所有进行侧行通信的终端21均处于同一基站10的覆盖范围内,从而,上述终端21均可以通过接收基站10的配置信令,基于相同的侧行配置进行侧行通信。
图2:在部分网络覆盖侧行通信情况下,部分进行侧行通信的终端21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这部分终端21能够接收到基站10的配置信令,而且根据基站10的配置进行侧行通信。而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外的终端22,无法接收基站10的配置信令,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覆盖范围外的终端22将根据预配置(pre-configuration)信息及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终端21发送的物理侧行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PSBCH)中携带的信息确定侧行配置,进行侧行通信。
图3:对于网络覆盖外侧行通信,所有进行侧行通信的终端22均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外,所有终端22均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侧行配置进行侧行通信。
在3GPP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第一模式:终端的传输资源是由基站分配的,终端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可以为终端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源。如图1中,终端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网络为终端分配侧行传输使用的传输资源。
第二模式:终端在资源池中选取一个资源进行数据的传输。如图3中,终端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终端在预配置的资源池中自主选取传输资源进行侧行传输;或者在图1中,终端在网络配置的资源池中自主选取传输资源进行侧行传输。
在NR-V2X中,需要支持自动驾驶,因此对车辆之间数据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更大的覆盖范围、更灵活的资源分配等。
在LTE-V2X(Long Term Evaluation-Vehicle to everything,长期演进-车联网)中,支持广播传输方式,在NR-V2X中,引入了单播和组播的传输方式。对于单播传输,其数据接收端只有一个终端,如图4中,终端23、终端24之间进行单播传输;对于组播传输,其接收端是一个通信组内的所有终端,或者是在一定传输距离内的所有终端,如图5,终端23、终端24、终端25和终端26构成一个通信组,其中终端23是数据发送端,终端23发送数据,该组内的其他终端设备都是数据接收端;对于广播传输方式,其数据接收端是数据发送端周围的任意一个终端,如图6,终端23是数据发送端,其周围的其他终端,终端24、终端25、终端26、终端27和终端28都是数据接收端。
下面介绍NR-V2X系统帧结构。
NR-V2X中的时隙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
图7表示时隙中不包括PSFCH(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物理侧行反馈信道)信道的时隙结构;图8表示包括PSFCH信道的时隙结构。
NR-V2X中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侧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从该时隙的第二个侧行符号开始,占用2个或3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在频域上可以占用{10,12 15,20,25}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为了便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对PSCCH的盲检测,在一个资源池内只允许配置一个PSCCH符号个数和PRB个数。另外,因为子信道为NR-V2X中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侧行共享信道)资源分配的最小粒度,PSCCH占用的PRB个数必须小于或等于资源池内一个子信道中包含的PRB个数,以免对PSSCH资源选择或分配造成额外的限制。PSSCH在时域上也是从该时隙的第二个侧行符号开始,该时隙中的最后一个时域符号为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符号,其余符号映射PSSCH。该时隙中的第一个侧行符号是第二个侧行符号的重复,通常数据接收端将第一个侧行符号用作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符号,该符号上的数据通常不用于数据解调。PSSCH在频域上占据K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包括N个连续的PRB,如图7所示。
在时隙中包含PSFCH信道的情况下,该时隙中倒数第二个和倒数第三个符号用作PSFCH信道传输,在PSFCH信道之前的一个时域符号用作GP符号,如图8所示。
如图9所示,在NR-V2X中引入2阶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侧行控制信息),第一阶SCI承载在PSCCH中,用于指示PSSCH的传输资源、预留资源信息、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等级、优先级等信息,第二阶SCI在PSSCH的资源中发送,利用PSSCH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ymbol,解调参考符号)进行解调,用于指示数据发送端ID(Identity,标识)、数据接收端ID、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ID、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符)等用于数据解调的信息。第二阶SCI从PSSCH的第一个DMRS符号开始映射,先频域再时域映射,如图9所示,PSCCH占据3个符号(符号1、2、3),PSSCH的DMRS占据符号4、11,第二阶SCI从符号4开始映射,在符号4上和DMRS频分复用,第二阶SCI映射到符号4、5、6,第二阶SCI占据的资源大小取决于第二阶SCI的比特数。
如图10所示,在NR-V2X中,为了提高可靠性,引入了侧行反馈信道。例如,对于单播传输,第一终端(数据发送端)29向第二终端(数据接收端)30发送侧行数据(包括PSCCH和PSSCH),第二终端30向第一终端29发送HARQ反馈信息(包括ACK(Acknowledgement,肯定确认)或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确认)),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重传。其中,HARQ反馈信息承载在侧行反馈信道中,例如PSFCH。
可以通过预配置信息或者网络配置信息激活或者去激活侧行反馈,如果侧行反馈被激活,则数据接收端接收数据发送端发送的侧行数据,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向发送端反馈HARQ ACK或者NACK,数据发送端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决定发送重传数据或者新数据;如果侧行反馈被去激活,数据接收端不需要发送 反馈信息,数据发送端通常采用盲重传的方式发送数据,例如,数据发送端对每个侧行数据重复发送K次,而不是根据数据接收端反馈信息决定是否需要发送重传数据。
在NR-V2X中,引入了侧行反馈信道PSFCH,该PSFCH承载1比特的HARQ-ACK信息,在时域上占据2个时域符号(第二个符号承载侧行反馈信息,第一个符号上的数据是第二个符号上数据的复制,但是该符号在数据接收端通常用作AGC),频域上占据1个PRB。在一个时隙中,PSFCH和PSSCH/PSCCH的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中示意性的给出了在一个时隙中PSFCH、PSCCH、和PSSCH所占的时域符号的位置。在一个时隙中,最后一个符号(符号13)用作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倒数第二个符号(符号12)用于PSFCH传输,倒数第三个符号(符号11)上的数据和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的数据相同,用做AGC,倒数第四个符号(符号10)也用作GP,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用作AGC,该符号上的数据和该时隙中第二个时域符号上的数据相同,PSCCH占据3个时域符号,剩余的符号可用于PSSCH传输。
为了降低PSFCH信道的开销,定义在每N个时隙中的一个时隙包括PSFCH传输资源,即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是N个时隙,其中N=1、2、4,参数N是预配置或者网络配置的,当N=4时如图12所示,时隙2、3、4、5中传输的PSSCH,其反馈信息都是在时隙7中传输的,因此可以把时隙{2、3、4、5}看做一个时隙集合,该时隙集合中传输的PSSCH,其对应的PSFCH是在相同的时隙中。
侧行反馈信道的资源可以根据侧行数据PSSCH所在的时隙、以及占用的子带的起始位置确定,如图13所示:其中N=4,在不同时隙相同子带起始位置传输的PSSCH,分别对应反馈时隙5中的不同的PSFCH资源。例如,PSSCH1对应PSFCH1,其中,PSSCH1的频域位置为载波0,时域位置为时隙0,PSFCH1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4,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2对应PSFCH2,其中,PSSCH2的频域位置为载波0,时域位置为时隙1,PSFCH2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5,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3对应PSFCH3,其中,PSSCH3的频域位置为载波0,时域位置为时隙2,PSFCH3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6,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4对应PSFCH4,其中,PSSCH4的频域位置为载波0,时域位置为时隙3,PSFCH4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7,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5对应PSFCH5,其中,PSSCH5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时域位置为时隙0,PSFCH5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0,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6对应PSFCH6,其中,PSSCH6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时域位置为时隙1,PSFCH6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1,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7对应PSFCH7,其中,PSSCH7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时域位置为时隙2,PSFCH7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2,时域位置为时隙5;PSSCH8对应PSFCH8,其中,PSSCH8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时域位置为时隙3,PSFCH8的频域位置为载波1中的频域位置3,时域位置为时隙5。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支持侧行传输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是非漫游5G系统构架(Non-roaming 5G system architecture)的示意图,该系统构架可以应用于使用D2D技术的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业务。
该系统架构包括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该数据网络中设置有V2X业务所需的V2X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该系统构架还包括5G核心网,5G核心网的网络功能包括: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统一数据存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以及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
该系统构架还包括:无线接入网(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以及示例性示出的4个终端(即终端1至终端4)。可选地,每个终端均设置有V2X应用(Application)或支持SL传输的应用。无线接入网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比如基站(gNB)。
该系统构架中,数据网络与5G核心网中的用户面功能通过N6参考点(Reference Point)连接,V2X应用服务器与终端中的V2X应用通过V1参考点连接;无线接入网与5G核心网中的AMF功能以及UPF功能连接,无线接入网分别通过Uu参考点与终端1以及终端5连接;多个终端之间通过PC5参考点进行侧行传输,多个V2X应用之间通过V5参考点连接。上述参考点也可称为“接口”。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比如预定义可以是指协议中定义的。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
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从多个候选载波中选出至少一个载波。可选地,在侧行多载波场景下,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从多个候选载波中选出至少一个载波。
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是与侧行通信的信道、业务、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属性、UE能力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相关的信息。
示例性的,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
·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
·与候选载波关联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配置信息;
·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
·待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
·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
·UE能力;
·CBR情况;
·第三终端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一终端为侧行发送终端(数据发送端),第二终端为侧行接收终端(数据接收端),第三终端为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示例性的,侧行发送终端为侧行数据的发送终端(也可称为“数据发送端”),侧行接收终端为侧行数据的接收终端(也可称为“数据接收端”)。
即,第三终端可以是侧行数据的接收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也可以是第一终端所在通信组内不同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外的其他终端。
其中,当第一终端发送PSSCH时,侧行数据即为PSSCH中承载的数据,当第一终端发送PSFCH时,侧行数据即为PSFCH中承载的数据,也即侧行反馈信息。当第二终端接收PSSCH时,侧行数据即为PSSCH中承载的数据,当第二终端接收PSFCH时,侧行数据即为PSFCH中承载的数据,也即侧行反馈信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来使终端对应选择载波,可以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使选出的载波与侧行通信的需求相匹配,提高侧行通信的质量。针对不同的传输场景,可以适应性的选取合适的载波完成侧行通信,满足各个应用场景对侧行通信在时延、可靠性、传输速率等多方面的性能需求。
示例性的,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几类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
2)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时延、优先级、传输速率要求。
3)与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基础参数集、载波带宽。
其中,基础参数集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类型。
4)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
可选地,第二终端是侧行数据的接收终端(数据接收端),第二终端是第一终端在侧行通信时的通信对端。
5)待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例如,根据业务类型选择与业务类型对应的载波。
6)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例如,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7)UE能力: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例如,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例如,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8)第三终端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根据上述的多种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任意组合,可以得到多种选择载波的方式。下面对其中的部分选择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可选地,通过基站或预配置的方式配置侧行传输使用的资源池。在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包括用于配置 PSFCH传输资源的配置参数,例如,PSFCH传输资源的配置参数包括如下参数:
sl-PSFCH-Period:用于指示当前资源池中PSFCH的周期,以时隙个数表示;以资源池中的时隙为单位指示PSFCH资源的周期。如果设置为0,表示该资源池没有PSFCH资源,即该资源池不支持侧行反馈,或者HARQ反馈被禁用;
sl-PSFCH-RB-Set:用于指示当前资源池中可以用于PSFCH传输的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集合;
sl-NumMuxCS-Pair:用于指示在一个RB内支持的CS(Cyclic Shift,循环移位)对的个数;在一个RB内可以通过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的方式复用多个PSFCH,CS对的个数即表示可以通过CDM方式复用的PSFCH的个数,一个CS对包括用于表示ACK和NACK的两个循环移位值,如表一所示。
表一 循环移位对个数与循环移位对的取值对应关系
sl-MinTimeGapPSFCH:用于指示PSFCH与其关联的PSSCH之间最小的时间间隔,以时隙个数表示。
方式一:
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1:第一终端根据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选择载波。
示例性的,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示例性的,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侧行反馈资源的需求,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候选载波中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进行载波的选择。在需要进行侧行反馈时,第一终端选择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在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时,第一终端可以选择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也可以选择未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
示例性的,候选载波为网络设备为侧行传输配置的载波资源,或,候选载波为通信协议约定的侧行传输的载波资源。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为该候选载波中的PSFCH。即,该候选载波中是否配置有PFSCH资源。
例如,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第一载波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二载波,第二载波未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或第二载波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示例性的,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第一载波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二载波,第二载波未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或第二载波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在NR SL系统中,不同逻辑信道内的侧行数据具有不同的属性,例如,第一逻辑信道内的侧行数据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第二逻辑信道内的侧行数据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或者,逻辑信道与是否需要进行侧行反馈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第一终端根据当前待传输的侧行数据所属的逻辑信道,根据逻辑信道与是否需要进行侧行反馈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载波选取。
例如,系统配置了4个载波,即载波0、载波1、载波2、载波3,其中,在载波0上没有配置侧行反馈资源,在载波1、载波2、载波3上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当第一终端进行载波选取时,根据选取的逻辑信道是否支持侧行反馈进行载波选取:若该逻辑信道支持侧行反馈,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载波1、载波2、载波3中的一个或多个,若该逻辑信道不支持侧行反馈,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载波0、载波1、载波2、载波3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虽然载波1、载波2、载波3支持侧行反馈,即在该载波上配置了侧行反馈资源,但是第一终端使用该载波进行侧行传输时,可以通过SCI的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不进行侧行反馈,即去激活(disable)侧行反馈。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选择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选择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或未配置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针对不同侧行数据对侧行反馈的需求,适应性的选取合适的载波完成侧行通信,满足侧行数据在侧行反馈方面的需求,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二:
图1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2: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第一载波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二载波,第十二载波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或,第十二载波未配置侧行反馈资源。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
在侧行数据支持侧行反馈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发送侧行数据,响应于第二终端发送的侧行反馈,第一终端根据侧行反馈的状态信息确定是否进行重传。在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的反馈信息前,第一终端不能进行侧行重传。因此,第一终端可以根据侧行数据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属性进行载波选取。
例如,在终端的侧行数据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选取支持侧行反馈的载波进行侧行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选择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选择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或未配置侧行反馈资源的载波。针对不同侧行数据对侧行传输的可靠性的需求,适应性的选取合适的载波完成侧行通信,满足侧行数据在可靠性方面的需求,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三:
图1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3:第一终端根据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选择载波。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三载波,第三载波的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小于第三阈值。
在第一终端的侧行数据具有低时延的需求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选取PSFCH周期短的载波进行侧行传输。
例如,如图19所示,PSFCH与PSSCH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为2个时隙,系统支持2个载波,即载波0和载波1,其中载波0上的PSFCH的周期为2个时隙,载波1上的PSFCH的周期为4个时隙,如果第一终端使用载波0进行侧行传输,并且在时隙2进行侧行传输,其对应的PSFCH位于时隙5,如果第一终端接收到NACK,在时隙6进行重传,重传对应的PSFCH位于时隙9;如果第一终端使用载波1进行侧行传输,并且在时隙2进行侧行传输,其对应的PSFCH位于时隙7,如果第一终端接收到NACK,在时隙8进行重传,重传对应的PSFCH位于时隙11。对比载波0和载波1,第一终端在载波1上进行重传的时隙相对于在载波0上进行重传的时隙晚了2个时隙,并且对应的PSFCH也晚了2个时隙。因此,在第一终端的侧行数据的具有低时延的要求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应该选取载波0进行侧行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针对侧行数据的时延,合理选择载波。在侧行数据具有低时延的需求的情况下,选择PSFCH周期短的载波。针对不同侧行数据对时延的需求,适应性的选取具有合适的PSFCH周期的载波完成侧行通信,满足侧行数据在时延方面的需求,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四:
图2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4:第一终端根据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
示例性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包括可以用于侧行反馈的一个时隙中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或者,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包括资源池中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总数量。其中,反馈资源的数量包括用于侧行反馈的频域资源的数量,或者,用于侧行反馈的频域和码域资源的数量总和。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四载波,第四载波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大于第四阈值。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根据候选载波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候选载波中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载波。
选出的第四载波可以是一个载波也可以是多个载波。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为 一个的情况下,第四载波可以是一个载波,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多于一个的情况下,第四载波可以是一个载波或多个载波。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也可以确定候选载波中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大于第四阈值的多个候选载波,然后按照该多个候选载波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从上述的多个候选载波中选择最终的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和,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第一终端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大于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根据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在第一终端支持侧行多载波传输的情况下,根据终端发送或接收的能力,终端能够支持的同时接收载波的数量与同时发送载波的数量可能不同。例如,终端可以支持同时接收4个载波的侧行数据,但是只能支持同时在一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此时,终端在多个载波上接收到的侧行数据,其对应的侧行反馈信息都需要在一个载波上进行发送,因此,终端在选取载波时,可以根据各个载波上PSFCH的传输资源进行载波选取,例如,选取具有更多PSFCH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发送载波,从而可以支持同时传输更多的PSFCH信道。并且,PSFCH的传输资源越多,PSFCH之间的干扰越低。
例如,如图21所示,终端在载波0和载波1上接收侧行数据,分别对应数据块0、数据块1、数据块2和数据块3,这些侧行数据块可以是来自于同一个终端或不同的终端,终端接收到这些侧行数据,需要对其进行侧行反馈,由于该终端只能支持同时在一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因此,终端需要在载波0或载波1中进行载波选取,如果载波0上配置的PSFCH的传输资源多于载波1上配置的PSFCH传输资源(包括时域、频域和/或码域资源),则该终端选取载波0进行侧行传输,并且在载波0上发送针对载波0和载波1上的侧行数据的侧行反馈信息。
图21中,载波0上的PSFCH的周期为2个时隙,载波1上的PSFCH的周期为4个时隙,如果在每个PSFCH时隙上,可以用于传输PSFCH的RB数是相同的,此时载波0上的PSFCH资源多于载波1上的PSFCH的资源。或者,载波0和载波1的PSFCH的周期相同,载波0上的每个PSFCH时隙中的RB数多于载波1上每个PSFCH时隙的RB数,也可以认为是载波0上的PSFCH的资源多于载波1上的PSFCH的资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大于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四载波,第四载波的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大于第四阈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载波上PSFCH的传输资源数量的多少进行载波选取,选取具有更多PSFCH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发送载波,从而可以支持同时传输更多的PSFCH信道。并且,PSFCH的传输资源越多,PSFCH之间的干扰越低,进而提高PSFCH的反馈质量。
方式五:
基于方式四,终端还可以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对候选载波进行排序,按照顺序选择载波,即得到方式五。图2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5: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在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第一终端可以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对候选载波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排在前几位的载波。
例如,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对候选载波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排在第一位的载波。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对候选载波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排在前几位的载波。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也可以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对候选载波进行排序,选出排在前几位的多个候选载波(第四载波),然后使用其他载波选择方式从上述的多个候选载波(第四载波)中选择最终的载波。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和,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第一终端在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大于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在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一个发送载波。按照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载波选取,选取具有更多PSFCH传输资源的载波作为发送载波,从而可以支持同时发送更多的PSFCH信道。并且,PSFCH的传输资源越多,PSFCH 之间的干扰越低,进而提高PSFCH的反馈质量。
方式六:
图2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6:第一终端根据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选择载波。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五载波,第五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一格式,第一格式支持承载最多1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或,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六载波,第六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二格式,第二格式支持承载最多m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m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格式的PSFCH在频域上占据M1个RB,或者在时域上占据M2个时域符号,其中M2的取值等于一个时隙中可用于侧行传输的时域符号个数减1,M1是大于1的整数。
在R16NR SL中,PSFCH信道只用于反馈HARQ-ACK信息,并且每个PSFCH信道只能承载1比特。在多个载波的侧行反馈信息都在一个载波上发送的情况下,如果通过多个PSFCH信道分别承载各个载波上的侧行反馈信息,所需要的PSFCH信道个数很多,如何确定各个载波对应的PSFCH的传输资源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另一种方式是多个载波的侧行反馈信息都通过一个PSFCH信道承载,此时PSFCH信道需要承载N个比特,即需要设计新的PSFCH信道格式以承载多于1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将现有的PSFCH信道格式称为格式0,将新的信道格式称为格式1。
第一终端在进行载波选取时,可以根据载波上支持的信道格式进行载波选取。例如,载波0支持PSFCH格式0,载波1支持PSFCH格式0和格式1,如果第一终端需要采用格式1进行侧行反馈,则第一终端选取载波1,如果第一终端需要采用格式0进行侧行反馈,则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载波0或载波1进行侧行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进行载波选取,选取侧行反馈所需的格式选取支持对应PSFCH格式的载波,从而在该载波上完成侧行反馈。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与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七:
图2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7: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x个载波,x个载波对应的基础参数集相同,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取具有相同基础参数集的载波。
与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基础参数集。其中,基础参数集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类型。
在一个示例中,一个载波上只支持1个BWP,该BWP有对应的基础参数集配置以及带宽配置,基础参数集包括子载波间隔SCS以及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类型等。
如果第一终端需要在多个载波上进行侧行传输,而各个载波对应的BWP的配置不同,则第一终端需要根据载波的BWP的配置进行载波选取。
例如,如图25所示,系统配置了3个载波,载波0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载波1和载波2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如果UE1选取载波0和载波1进行侧行传输,则在前0.5ms的时间内,第一终端在两个载波上同时发送侧行数据,例如在每个载波上分配一半发送功率,而在后0.5ms的时间内,由于载波1上的数据传输完成,此时只在载波0上继续进行侧行传输,则发送功率为总功率的一半功率,从而会导致第二终端在前后0.5ms内接收功率不平衡,第二终端需要重新进行AGC调整。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第一终端可以选取载波1和载波2进行侧行传输,此时,两个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因此,第一终端在两个载波上会同时进行发送,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终端需要进行额外的AGC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BWP的基础参数集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选择基础参数集相同的多个载波进行侧行传输,可以避免两个载波上的接收功率不平衡问题,从而避免第二终端需要进行额外的AGC调整。
方式八:
图2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8:第一终端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与子载波间隔,在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与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七载波,第七载波具有第一子载波间隔;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八载波,第八载波具有第二子载波间隔;其中,第一子载波间隔大于第二子载波间隔。
载波对应的基础参数集的子载波间隔越小,每个时隙对应的时长越长。例如,15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为1ms,而3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是0.5ms,60kHz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长度为0.25ms,因此,第一终端在进行载波选取时,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侧行数据)的时延需求选取相应的载波进行数据传输。时延越大,可以选取对应小子载波间隔的载波;时延越小,可以选取对应大子载波间隔的载波。
例如,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信息配置时延大小与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根据当前待传输数据的时延与该对应关系,选取该时延对应的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BWP的子载波间隔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针对侧行数据的时延,合理选择载波。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信息配置时延大小与子载波间隔的对应关系,终端根据当前待传输数据的时延与该对应关系,选取该时延对应的载波,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九:
图2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19:第一终端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与载波带宽,在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与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载波带宽。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九载波,第九载波具有第一载波带宽;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载波,第十载波具有第二载波带宽;其中,第一载波带宽大于第二载波带宽。
载波的带宽越大,支持的传输速率越高。当终端有待传输的侧行数据时,可以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大小进行载波选取。如果终端的待传输数据量大,则选取对应大带宽的载波;否则,可以选取对应小带宽的载波。
当第一终端选取大带宽的载波时,可以选取更多的传输资源进行侧行传输,从而可以将待传输数据通过一个时隙发送出去;而如果选取小带宽的载波,在一个时隙中可能无法承载所有的待传输数据,因此需要将待传输数据进行切分,并且在多个时隙中分别传输,一方面增大数据的传输时延,另一方面,多个时隙中传输会增大半双工的影响。终端在多个时隙中发送数据,不能同时接收数据,因此会导致终端无法接收该多个时隙中的侧行数据,从而增大了半双工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载波带宽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的大小进行载波选取,如果第一终端的待传输数据量大,则选取对应大带宽的载波;否则,可以选取对应小带宽的载波,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十:
图2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0:第一终端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非授权载波或授权载波。
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
例如,系统配置的多载波系统中包括授权载波和非授权载波,第一终端在非授权载波上进行侧行传输时,需要进行LBT(Listen Before Talk,先听后说)操作,以避免和其他终端之间的冲突,而在非授权频段上有可能存在其他通信技术的终端,如WiFi系统;不同系统的终端竞争使用传输资源,因此会影响侧行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等。当第一终端有侧行数据传输时,可以根据侧行数据的QoS属性进行载波选取。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进行非授权载波或授权载波的选取,以适应侧行传输在时延、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
方式十一:
图2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11: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七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授权载波。
步骤3212: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第七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非授权载波。
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时延。
如果是对时延、可靠性要求高的业务,第一终端可以使用授权载波,如果对传输速率要求高的业务,第一终端使用非授权载波;可选的,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时延的门限,如果所需的时延低于该门限,则使用授权载波,否则使用非授权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数据的时延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进行载波选取,当侧行数据的时延较小时选择授权载波,当侧行数据的时延较大时选择非授权载波,以适应侧行传输在时延方面的需求。
方式十二:
图3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21: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八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授权载波。
步骤3222: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小于第八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非授权载波。
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可靠性要求。
对时延、可靠性要求高的业务,使用授权载波;对传输速率要求高的业务,使用非授权载波;
可选的,第一终端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可靠性的门限,如果所需的可靠性高于该门限,则使用授权载波,否则使用非授权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当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较高时选择授权载波,当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较低时选择非授权载波,以适应侧行传输在可靠性方面的需求。
方式十三:
图3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31: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九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授权载波。
步骤3232: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低于第九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非授权载波。
例如,侧行数据的优先级即在SCI中的优先级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优先级,优先级的取值范围是[0,7],优先级的取值越高,表示优先级越低,优先级的取值越低,表示优先级越高,即优先级0对应最高优先级,优先级7对应最低优先级。
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优先级。
可选的,第一终端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优先级的门限,如果当前数据的优先级的值低于该门限,则使用授权载波,否则使用非授权载波;其中,优先级取值越低,表示优先等级越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当侧行数据的优先级较高时选择授权载波,当侧行数据的优先级较低时选择非授权载波,以适应侧行传输在优先级方面的需求。
方式十四:
图3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41:第一终端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高于第十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非授权载波。
步骤3242:在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低于第十阈值的情况下,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授权载波。
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传输速率。
非授权载波为工作在非授权频段的载波,授权载波为工作在授权频段的载波。
可选的,第一终端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传输速率的门限,如果所需的传输速率低于该门限,则使用授权载波,否则使用非授权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当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较高时选择非授权载波,当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较低时选择授权载波,以适应侧行传输在传输速率方面的需求。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UE能力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十五:
图3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 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5: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UE能力包括: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
示例性的,能力信息携带在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PC5-RRC(PC5-Radio Resource Control,PC5-无线资源控制)、MAC CE(MAC 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或SCI。
例如,在单播通信中,UE1和UE2构成单播通信用户对,UE1和UE2通过PC5-RRC交互能力信息,其中能力信息包括该终端支持的同时传输的载波个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UE能力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数据接收端的能力信息进行载波选择,使侧行传输满足数据接收端的能力,保证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十六:
图3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6: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y个载波,y不超过第二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者,y不超过第二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y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UE能力包括: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可选的,第一终端接收侧行信道,该侧行信道包括用于指示其他终端的能力信息,第一终端根据该能力信息进行载波选取。可选的,该能力信息用于表示该终端进行数据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
例如,UE1和UE2是单播通信的用户对,UE1支持同时在2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而UE2支持在1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当UE1需要向UE2发送侧行数据时,并且激活侧行反馈,UE1进行载波选取,由于UE2只支持在1个载波上进行数据发送,因此,UE1如果选取2个载波同时进行数据发送,并且两个载波上的数据传输都支持侧行反馈,则UE2就需要在两个载波上分别进行侧行反馈,这样会超出UE2的能力,因此UE2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载波进行侧行反馈,而丢弃另一个载波上的侧行反馈的发送(这里没有考虑多个载波的侧行反馈通过一个载波发送的情况),就会导致没有收到侧行反馈的载波上的数据进行频繁的重传。因此,UE1可以根据UE2的能力,只选取1个载波进行数据传输。
又例如,UE1和UE2是单播通信的用户对,UE1支持同时在2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而UE2支持在1个载波上同时接收侧行数据。当UE1需要向UE2发送侧行数据时,UE1进行载波选取,由于UE2只支持在1个载波上同时接收数据,因此,UE1如果选取2个载波同时进行数据发送,这样会超出UE2的能力,因此UE2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载波进行数据接收,而丢弃另一个载波上的侧行数据的接收。因此,UE1可以根据UE2的能力,只选取1个载波进行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第二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进行载波选择,使侧行传输满足第二终端的能力,保证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十七:
图3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7: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
示例性的,能力信息携带在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PC5-RRC(PC5-Radio Resource Control,PC5-无线资源控制)、MAC CE(MAC 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或SCI。
第一终端从高层获取自身的能力信息,根据能力信息进行载波选取。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UE能力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数据发送端的能力信息进行载波选择,使侧行传输满足数据发送端的能力,保证侧行传输的质量。
方式十八:
图3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8: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z个载波,z不超过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者,z不超过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可选的,该能力信息包括该第一终端能够支持的同时进行数据发送或同时进行数据接收的载波的个数N。第一终端根据该能力信息进行载波选取时,选取不超过N个载波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UE1和UE2是单播通信的用户对,UE1支持同时在2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当UE1需要向UE2发送侧行数据时,UE1进行载波选取,UE1可以选取1个或2个载波,并且在选取的载波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又例如,UE1和UE2是单播通信的用户对,UE1支持同时在2个载波上发送侧行数据,但是只支持同时在1个载波上接收侧行数据。当UE1需要向UE2发送侧行数据时,并且激活侧行反馈,UE1进行载波选取,如果UE1选取2个载波进行侧行数据发送,UE2会在2个载波上同时进行数据反馈,此时由于UE1只能支持同时接收1个载波上的侧行数据,因此UE1无法同时接收UE2在2个载波上发送的侧行反馈。因此,UE1可以根据UE1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个数的能力,只选取1个载波进行侧行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数据发送端的能力信息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数据发送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进行载波选择,使侧行传输满足数据发送端的能力,保证侧行传输的质量。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包括PSSCH的数据接收端、PSFCH的数据接收端中的至少一种。当第二终端包括PSSCH的数据接收端,侧行数据包括待传输的侧行数据。当第二终端包括PSFCH的数据接收端,则侧行数据包括侧行反馈信息。
方式十九:
图3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29: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中,选择属于该载波集合的子集的载波。
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其他终端进行侧行传输使用的载波进行载波选取。
例如,UE1和UE2构成单播通信,两个终端互为对方的数据接收端,因此可以根据对方进行侧行传输使用的载波进行载波选取。例如,系统配置了4个载波,UE1使用了载波0和载波1进行侧行传输,UE2在这两个载波上接收UE1发送的侧行数据,如果UE2选取载波2或载波3进行侧行传输,会导致UE2由于接收载波和发送载波不同而导致频繁的发生载波切换。因此,UE2可以在载波0和载波1中进行载波选取,从而避免频繁的发生载波切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数据接收端选择的载波集合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数据接收端选择的载波集合进行载波选择,保证数据接收端的发送载波和接收载波一致,避免频繁发生载波切换。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待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二十:
图3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30:第一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与载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高层配置业务类型和载波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终端根据当前待传输的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以及该对应关系进行载波选取。示例性的,高层为物理层之上的协议层。高层配置包括通过物理层之上的协议层进行的配置。
例如,如图39所示,业务类型1对应载波0和载波1,业务类型2对应载波1、载波2和载波3,业务类型3对应载波1和载波3;当第一终端要进行侧行传输时,如果待传输数据对应业务类型2,则第一终端从载波1、载波2和载波3中选取载波,如果对应业务类型3,则第一终端从载波1和载波3中选取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业务类型与载波的对应关系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对应的载波,使载波的选择满足业务需求,保证侧行传输的质量。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二十一:
图4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31: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一载波,第十一载波支持的周期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在NR SL中,支持周期性业务和非周期性业务,对于周期性业务,支持的业务周期包括{0,1:99,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ms等,在资源池配置信息中包括该资源池支持的业务类型以及 业务的周期。其中,周期值为0ms表示该资源池支持非周期业务。
在一个资源池中,最多可以配置16个支持的周期值。当系统配置多个载波时,每个载波上配置的该载波支持的业务周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系统配置2个载波,即载波0和载波1,其中载波0上的资源池支持的业务周期包括{20,40,50,80}ms;载波1上的资源池支持的业务周期包括{0,100,200,500,1000}ms,其中0ms表示该资源池支持非周期性业务。第一终端可以根据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周期特性进行载波选取。例如,待传输数据的周期为20ms,则选取载波0;待传输数据的周期为100ms,则选取载波1;如果待传输数据是非周期性业务,则选取载波1。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周期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周期性来对应选取载波,使载波支持的周期与待传输数据的周期相匹配,保证侧行传输的质量。
针对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CBR的情况,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二十二:
图4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32:第一终端根据载波的CBR(Channel Busy Ratio,信道占用率)选择候选载波。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将CBR低于CBR门限的载波确定为候选载波。
在根据CBR得到候选载波后,可以根据上述任意一种方式从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或,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二载波,第十二载波的CBR是候选载波中由低到高排序在前w位的,w为正整数。
CBR用于反应信道的拥塞程度,CBR越高,表示信道越拥塞,反之,表示信道越空闲。第一终端在进行载波选取时,可以根据载波的CBR进行选取。可选的,第一终端将测量的CBR与CBR门限比较,如果低于CBR门限,该载波可以作为候选载波,否则不能作为候选载波;可选的,第一终端在候选载波中根据CBR从低到高的顺序选取载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载波的CBR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载波的CBR选出CBR较低的载波作为候选载波,然后根据CBR由低到高的顺序选择排在前几位的载波,或,采用其他载波选择方式从中选出载波,使选出的载波是较为空闲的载波,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根据其他终端的指示信息选择载波,具体的,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方式二十三:
图4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由第一终端执行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333:第一终端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选择载波。
可选的,第一终端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SCI,该SCI中携带指示信息,或者,第一终端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PC5-RRC信令,该PC5-RRC中携带指示信息,或者,第一终端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侧行数据,在该侧行数据中携带指示信息,例如,在侧行数据的MAC CE中携带该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第三终端可以是侧行数据的数据接收端(即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终端);第三终端也可以是通信组内不同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其他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属于通信组,第三终端是该通信组内不同于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的终端,例如,该第三终端是该通信组的组头终端。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根据第三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选择候选载波,采用上述任意方式从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或,采用上述任意方式选择候选载波,根据第三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从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包括载波索引信息,第一终端根据该载波索引信息选择载波。例如,第一终端选取该载波索引信息所对应的载波。例如,系统配置3个载波,即载波0、载波1和载波2,该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3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载波的索引信息,如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载波0的索引,第一终端根据该指示信息选取载波0。
可选的,该指示信息包括载波索引信息,第一终端获取第二对应关系,第一终端根据该载波索引信息和第二对应关系选择载波,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示载波索引信息和载波的对应关系,具体的,可以通过预配置或网络配置该对应关系。例如,系统配置3个载波,即载波0、载波1和载波2,系统配置载波索引信息和载波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所示。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表二中的载波索引信息,例如载波索引信息3,第一终端根据该载波索引信息选取载波0和载波1。
表二 载波索引信息和载波的对应关系
注:N/A表示预留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其他终端的指示信息在侧行多载波传输场景下,合理选择载波。根据指示信息中载波索引信息对应的载波,进行载波的选取,从而使侧行传输使用的载波满足其他终端的传输要求,提高侧行传输的质量。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第六阈值、第七阈值、第八阈值、第九阈值和第十阈值是根据预配置信息或网络配置信息确定的。
应理解,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候选载波包括侧行传输系统支持的载波集合,或,候选载波包括通过预置方式或预置准则确定出的载波集合,或,候选载波包括通过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确定出的载波集合,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应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结合使用进行载波选取,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例如,系统配置8个用于侧行传输的载波,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二十,根据当前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业务类型以及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候选载波集合;进一步的,根据该侧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是否支持侧行反馈,在第一候选载波集合中选取第二候选载波集合(即上述方式一),终端在该第二候选载波集合中选取不超过该终端能够支持的同时进行侧行数据发送的z个载波进行侧行数据传输(即上述方式十八)。应理解,在上述多种实施方式结合使用时,本申请不限定执行各实施方式的先后顺序。
图4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实现成为第一终端或第一终端的一部分。该装置包括: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的配置信息,
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属性,
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带宽部分BWP的配置信息,
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
用户设备UE能力,
第三终端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侧行发送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侧行接收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未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或所述第二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的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小于第三阈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和,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四载波,所述第四载波的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大于第四阈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按照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五载波,所述第五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一格式,所述第一格式支持承载最多1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
或,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六载波,所述第六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二格式,所述第二格式支持承载最多m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m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基础参数集;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x个载波,所述x个载波对应的所述基础参数集相同,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与所述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七载波,所述第七载波具有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八载波,所述第八载波具有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载波带宽;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载波带宽,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九载波,所述第九载波具有所述第一载波带宽;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载波,所述第十载波具有所述第二载波带宽。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时延;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七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第七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可靠性要求;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八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小于第八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优先级;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九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低于第九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传输速率要求;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高于第十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 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低于第十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UE能力包括: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y个载波,y不超过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y不超过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y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能力信息携带在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PC5-无线资源控制PC5-RRC、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z个载波,z不超过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z不超过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中,选择属于所述载波集合的子集的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业务类型与载波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周期;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一载波,所述第十一载波支持的周期包括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第三终端发送的指示信息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承载在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PC5-无线资源控制PC5-RRC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载波索引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选择载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能设计中,所述选择模块401,用于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选择载波,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示载波索引信息和载波的对应关系。
图4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01、接收器102、发射器103、存储器104和总线105。
处理器1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02和发射器1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04通过总线105与处理器101相连。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1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其中,发射器103用于执行与发送有关的步骤;接收器104用于执行与接收有关的步骤;处理器101用于执行除发送和接收之外的步骤。此外,存储器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载波选择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面所述的载波选择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1)

  1. 一种载波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的配置信息,
    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属性,
    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带宽部分BWP的配置信息,
    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
    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
    用户设备UE能力,
    第三终端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侧行发送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侧行接收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选择载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选择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未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或所述第二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选择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选择载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选择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的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小于第三阈值。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和,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四载波,所述第四载波的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大于第四阈值。
  11.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选择载波。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五载波,所述第五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一格式,所述第一格式支持承载最多1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
    或,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六载波,所述第六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二格式,所述第二格式支持承载最多m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m为大于1的整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基础参数集;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x个载波,所述x个载波对应的所述基础参数集相同,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与所述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与所述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七载波,所述第七载波具有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八载波,所述第八载波具有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1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载波带宽;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载波带宽,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载波带宽,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九载波,所述第九载波具有所述第一载波带宽;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六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载波,所述第十载波具有所述第二载波带宽。
  1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时延;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七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所述第七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可靠性要求;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八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 所述授权载波;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小于所述第八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2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优先级;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九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九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23.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传输速率要求;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包括: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高于第十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低于所述第十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2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y个载波,y不超过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y不超过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y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携带在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PC5-无线资源控制PC5-RRC、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2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28.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z个载波,z不超过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z不超过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中,选择属于所述载波集合的子集的载波。
  3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一载波,所述第十一载波支持的周期包括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3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选择载波。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承载在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PC5-无线资源控制PC5-RRC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中。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载波索引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选择载波。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选择载波,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选择载波;
    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示载波索引信息和载波的对应关系。
  35. 一种载波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选择载波。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通信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与候选载波对应的物理侧行反馈信道PSFCH的配置信息,
    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属性,
    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带宽部分BWP的配置信息,
    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
    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
    用户设备UE能力,
    第三终端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侧行发送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侧行接收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侧行反馈资源;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是否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选择载波。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不需要进行侧行反馈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二载波,所述第二载波未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或所述第二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一载波,所述第一载波配置有所述侧行反馈资源。
  40.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选择载波。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三载波,所述第三载波的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周期小于第三阈值。
  42.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和,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选择载波。
  44. 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四载波,所述第四载波的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大于第四阈值。
  45. 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侧行反馈资源的数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46.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对应的PSFCH的配置信息包括: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候选载波支持的PSFCH格式选择载波。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五载波,所述第五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一格式,所述第一格式支持承载最多1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
    或,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六载波,所述第六载波上支持的PSFCH格式为第二格式,所述第二格式支持承载最多m个比特的侧行反馈信息,m为大于1的整数。
  48.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 基础参数集;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x个载波,所述x个载波对应的所述基础参数集相同,x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9.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与所述子载波间隔,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七载波,所述第七载波具有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所述第五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八载波,所述第八载波具有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
  51.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候选载波关联的BWP的配置信息包括:载波带宽;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与所述载波带宽,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载波。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六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九载波,所述第九载波具有所述第一载波带宽;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六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载波,所述第十载波具有所述第二载波带宽。
  53.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载波包括:非授权载波和授权载波;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在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或所述授权载波。
  54. 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时延;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小于第七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时延大于所述第七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55. 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可靠性要求;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大于第八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小于所述第八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56. 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优先级;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高于第九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九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57. 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QoS属性包括:传输速率要求;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高于第十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非授权载波;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的侧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要求低于所述第十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所述授权载波。
  58.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5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y个载波,y不超过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y不超过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y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60.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信息携带在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之一:
    PC5-无线资源控制PC5-RRC、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61.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选择载波。
  62.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能力信息包括: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z个载波,z不超过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发送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或,z不超过所述第一终端支持同时接收侧行数据的载波数量,z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63.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选择的载波集合中,选择属于所述载波集合的子集的载波。
  64.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业务属性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候选载波中选择第十一载波,所述第十一载波支持的周期包括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周期。
  65.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选择载波。
  66.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承载在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PC5-无线资源控制PC5-RRC或媒体接入层控制单元MAC CE中。
  67. 根据权利要求65或6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指示信息包括载波索引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选择载波。
  68.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载波索引信息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选择载波;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表示载波索引信息和载波的对应关系。
  69.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70.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71.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或程序,所述芯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6377.XA 2021-04-01 2021-04-01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635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5089 WO2022205370A1 (zh) 2021-04-01 2021-04-01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3521A true CN117063521A (zh) 2023-11-14

Family

ID=8345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6377.XA Pending CN117063521A (zh) 2021-04-01 2021-04-01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1994A1 (zh)
EP (1) EP4319279A4 (zh)
CN (1) CN117063521A (zh)
WO (1) WO20222053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015B (zh) * 2017-08-11 2023-12-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9803243A (zh) * 2017-11-16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c5载频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和基站
CN110754119B (zh) * 2018-02-09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同步载波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14135A1 (zh) * 2018-05-07 2019-1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设备
KR102342393B1 (ko) * 2018-12-20 2021-12-23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충돌을 핸들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464953B (zh) * 2019-01-22 2021-10-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载波重选方法及装置
EP3963941A1 (en) * 2019-05-02 2022-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operation in a cell with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carriers
WO2021134796A1 (zh) * 2020-01-03 2021-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658790B2 (en) * 2020-12-16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component carrier selection for feedback during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19279A1 (en) 2024-02-07
US20240031994A1 (en) 2024-01-25
WO2022205370A1 (zh) 2022-10-06
EP4319279A4 (en) 202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31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44729B2 (en) Transmitting feedback for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 a sidelink
US20220330261A1 (en) Sidelink resource determination and side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176610A1 (en) V2x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v2x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602444B (zh) 调度请求资源配置
CN108353305B (zh)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KR20220071963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05783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459123B2 (ja) 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12313893B (zh)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6687A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感知的通信设备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75758A (zh)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冲突的装置和方法
EP339828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EP383114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15274A (zh) 蜂窝网络的接入节点设备和通信设备及由它们执行的方法
KR2020012783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제어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603766A (zh) 确认资源的持续指示
CN117063521A (zh) 载波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20010287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구간 조절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31463A1 (zh) Sl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JP7492527B2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13647167B (zh) 一种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JP2018526925A (ja) ユーザ機器を動作させる方法及びベースバンドユニット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CN11801911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7858236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