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3305B -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3305B
CN108353305B CN201680064849.2A CN201680064849A CN108353305B CN 108353305 B CN108353305 B CN 108353305B CN 201680064849 A CN201680064849 A CN 201680064849A CN 108353305 B CN108353305 B CN 108353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carrier
self
contained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48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3305A (zh
Inventor
马江镭
戎璐
凯文·卡尔·金·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14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89B/zh
Priority to CN201910607551.7A priority patent/CN110430026B/zh
Priority to CN201810542081.6A priority patent/CN108880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3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3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第五代(5G)网络中的信号处理复杂度可以通过在载波的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信号来减小,使得在所述载波的每个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所述无线传输包括解码在所述分区的物理数据信道中携带的数据所要求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所述控制信令可以包括所述分区中的资源分配,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参考信号配置和重传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的锚分区用于传送所述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初始接入信息。所述初始接入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自包含分区的中心频率、频带宽度和/或空中接口配置。所述锚分区还可以携带与所述自包含分区相关联的负载指示。

Description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27日提交的题为“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的申请号为15/140,044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美国专利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6日提交的题为“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的申请号为62/252,037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再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在特定的实施例中涉及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无线网络中,载波的资源可以分割成不同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被指派来携带不同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组的数据。通常,与所述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令可以在公共控制信道中携带,使得移动设备根据载波的公共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在载波的不同分区中发送和/或接收数据。接入载波的设备需要支持宽频率范围,使得它们能够在可能与控制信道在频率上分隔开的频率分区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导致成本和复杂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优点一般通过描述了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来实现。
描述了方法和设备,其中载波中的频率分区包括与在所述频率分区中发送的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接入分区并执行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而不接入频率分区外的载波中的频率。
描述了方法和设备,其中基站通过在第一频率分区中发送或接收第一数据和第一控制信令与第一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基站通过在第二频率分区中发送或接收第二数据和第二控制信令与第二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根据一实施例,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基站在支持第一空中接口配置的载波的第一分区上传送第一无线传输,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的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包括第一物理数据信道和携带用于所述第一物理数据信道中数据传输的第一控制信令的第一物理控制信道;和
由所述基站在支持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所述载波的第二分区上传送第二无线传输,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上的所述第二无线传输包括第二物理数据信道和携带用于所述第二物理数据信道中数据传输的第二控制信令的第二物理控制信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是第一专用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是第二专用控制信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传输还包括用于建立到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的初始接入的控制信令的传输,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还包括用于建立到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的初始接入的控制信令的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不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共享公共控制信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建立在所述载波中不同的子载波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建立在不同的逻辑子带上,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映射到所述载波上不同的资源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周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图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载波的第三分区上发送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指定用于在所述第一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一无线传输的第一空中接口配置的参数和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的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发送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指定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的所述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空中接口配置和所述第二空中接口配置指定不同子载波间隔、符号持续时间、循环前缀(CP)长度、传输块持续时间、子帧长度或频带宽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波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接入方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载波的第三分区上发送负载指示符,所述负载指示符指示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上的业务量或拥塞。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指示符被用户设备(UE)用于确定接入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的接入可能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空中接口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和在所述第二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令,和接收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第二HARQ信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和所述第二无线传输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根据一附加实施例,基站包括:
处理器;和
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
在载波的第一分区上发送第一无线传输,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的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包括第一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传输的接收器处解码所述第一物理数据信道中携带的数据的全部物理控制信令;和
在所述载波的第二分区上发送第二无线传输,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上的所述第二无线传输包括第二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传输的接收器处解码所述第二物理数据信道中携带的数据的全部物理控制信令。
根据一附加实施例,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用户设备(UE)在载波的锚分区上接收初始接入信息,所述初始接入信息用于初始接入到所述载波的自包含分区;
由所述UE从所述载波的多个自包含分区中选择一个自包含分区,其中所述一个自包含分区包括第一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所述第一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传输的物理控制信道;和
由所述UE根据在所述载波的所述锚分区上接收的所述初始接入信息,使用所述载波的至少一个自包含分区进行通信。
在另一实施例中,选择所述载波的所述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包括:
根据在所述锚分区上传送的负载指示符选择所述载波的所述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
根据一附加实施例,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
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以:
在载波的锚分区上接收初始接入信息,所述初始接入信息用于接入所述载波的自包含分区;
选择所述载波的所述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和
根据在所述载波的所述锚分区上接收的所述初始接入信息,接入所述载波的被选择的自包含分区。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选择所述载波的所述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的所述指令包括指令,以:
根据在所述锚分区上传送的负载指示符,选择所述载波的所述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
根据一附加实施例,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移动设备在载波的第一分区内的资源上接收调度信息,所述载波具有多个分区;
由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调度信令在所述第一分区内的资源上传送数据传输;和
由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第一分区内的资源上传送应答(ACK),所述ACK响应于所述数据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分区是多个非重叠分区。
在另一实施例中:
传送数据传输包括发送数据传输;和
传送ACK包括接收ACK。
在另一实施例中:
传送数据传输包括接收数据传输;和
传送ACK包括发送ACK。
根据一附加实施例,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基站在支持第一空中接口配置的载波的第一分区上的第一物理控制信道中发送第一专用控制信令;
由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分区上传送第一无线传输,所述载波的第一分区上的第一无线传输为根据第一专用控制信令而进行的;
由所述基站在支持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载波的第二分区上的第二物理控制信道中发送第二专用控制信令;和
由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在支持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所述载波的第二分区上传送第二无线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专用控制信道信令包括用于建立到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的初始接入的信令,所述第二专用控制信道信令包括用于建立到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的初始接入的信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不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共享公共控制信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建立在所述载波的不同子载波频率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建立在不同的逻辑子带上,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映射到所述载波上的不同资源块。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周期。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图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载波的第三分区上发送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指定用于在所述第一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一无线传输的第一空中接口配置的参数和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的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空中接口配置和所述第二空中接口配置指定不同子载波间隔、符号持续时间、循环前缀(CP)长度、传输块持续时间、子帧长度或频带宽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中心频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波形。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接入方案。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载波的第三分区上发送负载指示符,所述负载指示符指示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上的业务量或拥塞。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指示符被用户设备(UE)用于确定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的接入可能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空中接口配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一无线传输和在所述第二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传输还携带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令,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还携带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HARQ信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参考结合了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是无线网络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包括自包含分区的载波的示意图;
图3是包括锚分区和自包含分区的载波的示意图;
图4是在锚分区中传送的负载指示符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包括物理和逻辑自包含逻辑分区的载波的示意图;
图6是逻辑分区配置指示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在载波的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传输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使用载波的锚分区来促进接入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接入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处理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和
图11是收发器实施例的示意图。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不同附图中的相应数字和符号通常指相应部分。绘制附图以清楚地示出实施例的相关方面,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形成和使用。然而,应理解,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特定上下文中具体化的可应用的发明概念。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说明形成和使用本发明的具体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上面提到的,传统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公共控制信道用于携带载波的不同分区的控制信令。因此,移动设备可能需要监测分配给移动设备的资源分区和公共控制信道。下一代无线网络可能具有比传统无线网络宽的多的载波频带,因此,载波中的资源分区和公共控制信道之间可以存在相对宽的频率间隔。从移动设备的角度来看,监测被宽频率资源间隔隔开的资源分区和公共控制信道可能是复杂的,尤其是当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配置在控制信道和资源分区上传送信令时。
本公开的方面在载波中的多个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信号,使得载波的每个分区包括解码该分区的物理数据信道中携带的数据所要求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控制信令可以包括分区中的资源分配,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参考信号配置和重传信息。自包含载波分区上的下行链路传输还可以包括用于在上行链路方向上,例如在上行链路物理数据和控制信道上传送无线信号的物理控制信道信令。自包含分区上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包括与下行链路传输相关的多种控制信令,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例如,调制编码方案(MCS)选择等)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令(例如,ACK、NACK等)。在一实施例中,载波的分区上的无线传输携带与该载波的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HARQ信令。在另一实施例中,HARQ重传模式在分区中被禁用,且分区排除HARQ信令。上行链路传输还可以包括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和与该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相关的上行链路控制信令。上行链路传输还可以包括用于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资源的调度/资源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区中的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可以排除初始接入信息,初始接入信息可以在锚分区中传送。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分区中的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包括初始接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载波的锚分区用于传送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初始接入信息。初始接入信息可以包括自包含分区的中心频率,频带宽度,和/或空中接口配置。锚分区也可以携带与自包含分区相关联的负载指示。负载指示可以允许移动设备识别和/或估计与自包含分区相关联的拥塞和/或接入可能性。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些和发明的其他方面。
图1是用于传送数据的无线网络100的示意图。无线网络100包括基站110,其具有覆盖区域101,多个移动设备120,和回程网络130。如图所示,基站110建立与移动设备120的上行链路(虚线)和/或下行链路(点线)连接,所述连接用于携带从移动设备120到基站110的数据,反之亦然。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连接上携带的数可以包括在移动设备120之间传送的数据,以及通过回程网络130传送到远端(未示出)的数据/从远端(未示出)传送的数据。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基站”指的是用于提供到网络的无线接入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例如演进版NodeB(eNB)、宏小区、微小区、Wi-Fi接入点(AP)、发送/接收点(TRP)或其他的无线启用设备。基站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协议,例如,长期演进(LTE)、LTE演进版(LTE-A)、高速分组接入(HSPA)、Wi-Fi 802.11a/b/g/n/ac提供无线接入。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移动设备”指的是能够建立与基站的无线连接的任何组件(或组件的集合)。术语“移动设备”、“用户设备(UE)”和“移动电台(STA)”在整个本公开可以互换使用。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100可以包括多种其他的无线设备,例如中继。
自包含分区包括用于解码该自包含分区的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的足够的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如果自包含分区用于基于授权的接入,则自包含分区中的控制信道信令包括调度信令。如果HARQ信令用于自包含分区中的传输,则自包含分区中的控制信道信令包括HARQ反馈信令,例如应答(ACK)和否定ACK(NACK)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包含分区包括与自包含分区中的数据传输相关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用于自包含频率分区外发送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在自包含频率分区外传输。在这个意义上,自包含分区中的控制信令是用于自包含分区中的数据传输的专用信令。自包含分区包括为下行链路传输保留的至少一些资源,使得基站可以将控制信令发送给移动设备。自包含分区还包括为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方向中的一个或两个上的数据传输保留的至少一些资源,在某些实施例中包括为数据传输的相反方向上的HARQ反馈保留的至少一些资源。可以设想,一些其他的信令可以可选地出现在自包含分区外,例如参考信号或测量信号,或同步信号。移动设备可以配置为能够仅在一个自包含分区中进行通信,而不能够在自包含分区外的资源中进行通信,例如,移动设备可以能够仅在自包含分区中的频率上进行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包含载波分区位于载波的不同频率子带。图2是包括多个自包含分区210,220,230,240的载波200的示意图。自包含分区210,220,230,240中的每个携带物理数据信道以及解码相应的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所要求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包括初始接入信息。初始接入信息可以包括在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广播信道中。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初始接入信息是移动设备的先验信息,或者初始接入信息是从其他来源获得的,例如,下面将描述的锚分区。自包含分区210,220,230,240中的每个在载波200的不同的不重叠的频率子带上传送。
载波200的自包含分区210-240可以被分配不同的空中接口配置。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空中接口配置共同指用于通过空中接口传送信号的参数的子集,其可以包括用于通过空中接口传送信号的物理层参数的子集(例如,子载波间隔、传输时间间隔(TTI))、传输块持续时间、子帧长度、循环前缀(CP)长度)、用于通过空中接口传送信号的波形、用于通过空中接口发送信号的传输模式、用于信号在其上发送的接入资源的接入方案、用于验证通过空中接口传送的信号被成功接收的重传方案,或其组合。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传输块”指的是占据一段持续时间的实体。鉴于上下文,“传输块持续时间”指的是传输块占用的持续时间。
因为自包含分区210-240携带足够的用于解码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的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在自包含分区210-240中不同的自包含分区上接收数据的移动设备监测公共控制信道可能是不必要的。这在针对不同的自包含分区210-240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配置的网络中是有利的,因为其允许每个移动设备针对其分配的自包含分区210-240维持单个空中接口配置,而不必为公共控制信道维持第二空中接口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移动设备可以接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空中接口配置的多个自包含分区,例如,具有不同子载波间隔的两个自包含分区。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自包含分区中的信号可以使用相同的空中接口配置传送。
配置自包含分区的一个示例性方式是利用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无线服务的参数,例如物理层参数,配置多个不同的分区。以这种方式,为了接入多个服务中的每个服务而接入网络的UE可以被分配适当的自包含分区。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了自包含分区的配置的实施例:
表1
在此示例中,分区1适用于增强移动宽带(eMBB)通信,分区2适用于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分区3适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还可以为每个分区配置附加参数,例如调度间隔(有时也称为子帧持续时间,时隙持续时间,微时隙持续时间,调度单元,或传输持续时间)。可以建立附加自包含分区,或具有自包含分区中配置的不同的参数的子分区,用于附加服务类型,例如视频,语音,游戏,紧急情况,或延迟敏感的高数据速率(HDR),以及用于更专业的服务子类型,例如URLLC-HDR,URLLC-LDR,mMTC-下行链路(DL),mMTC-上行链路(UL)。进一步设想,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参数的多个分区可以配置在连续或不连续的资源中,以支持相同或相似的服务类型。替代地,可以针对分配给特定业务或服务类型的自包含分区确定参数,可以利用与业务或服务类型相关联的参数配置旨在支持该特定业务或服务类型的一个或多个自包含分区。此外,分区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可以动态或半静态地配置,以适应于变化的需要或状况。
单独分区的其他方面可以适用于或被修改以更好地支持需要的服务。例如,用于由eMBB业务使用的分区可以被配置在更高频带中,以接入更多带宽。高频带可能需要使用较小的小区接入网络,较大的子载波间隔可以用于减轻干扰。由于与小小区相关联的短延迟扩展,较短的循环前缀(CP)可以用于限制CP开销。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波形,例如用于被调度的通信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和用于免授权通信的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还可以取决于码长,使用不同的信道编码方案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卷积码,极化码,或Turbo码。用于URLLC业务的分区可以配置在低频带中以增加可靠性,并且可以主要使用宏小区来使回程延迟最小化。低数据速率可以用于增加可靠性和使可能增加延迟的重传的需求最小化。免授权接入可以用于避免与调度信令相关联的延迟,尤其是在上行链路中。非正交接入方案可以用于在使资源冲突最小化的同时,使连接性最大化。由mMTC业务使用的分区可以主要配置在低频带中以增加覆盖区域,并支持较低功率UE。免授权接入或半静态调度可以用于减少信令开销。大传输时隙和低编码速率可以用于改善链路预算。简单重传方案可以用于减少UE的复杂度。
不同的自包含分区可以具有不同的帧结构。每个自包含分区可以配置为具有多个可用帧结构中的一个,可用帧结构中的一些帧结构对于超过一个的自包含分区可以是公共的。
多个参数配置可以预定义或由信令指定,并且一个或多个参数配置可以公共地用于超过一个的分区中。在特定分区或载波频率范围中可用的参数配置中的一个参数配置可以预定义为默认参数配置。表2示出了两个不同的载波频率范围的示例性参数配置集合。
表2
表3
表4
参数配置可以基于诸如服务类型或UE能力等任何合适的因素从可用选项中选择以使用。网络和UE可以通过信令传送选择的参数配置。
网络设备可以能够定义具有新配置的新分区,并将必要的参数用信号发送给UE,例如以支持不同水平的设备连接性,新服务类型,或新服务要求(例如,服务质量(QoS)水平)。这可以通过用信令发送较小数量的预先确定的配置中的一个,然后指示该预先确定的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任何修改来实现,或通过明确地用信令发送(例如,广播)必要的参数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分区可以用于将初始接入信息提供给进入网络或覆盖区域的移动设备。图3是包括锚分区350和多个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载波30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分区350的参数是移动设备接入网络的先验信息,其允许移动设备在进入与载波300相关联的网络或覆盖区域时接入锚分区35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锚分区350的参数被包括在锚分区350中传送的广播信道(BCH)指示符315中。
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初始接入信息可以在锚分区350中传送。锚分区350中传送的初始接入信息可以识别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中心频率和/或频带宽度,以及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空中接口配置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分区350中传送的初始接入信息可以识别一个或多个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空中接口配置参数的子集。这样的实施例中,不在锚分区350上传送的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空中接口配置参数可以由移动设备在接入各自的自包含分区310,320,330时,在例如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广播信道中确定。
对于时间敏感的业务,锚分区350也可以支持直接初始接入,因此其自身可以为自包含分区,因为数据可以完全基于分区350上传送的物理控制信道信令在锚分区350中的物理数据信道上传送。在一实施例中,在锚分区350上传送的物理数据信道的资源是以基于竞争的方式接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锚分区350上传送的物理数据信道的资源是以基于调度的方式接入的。在又一实施例中,锚分区包括多个物理数据信道,所述多个物理数据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以基于竞争的方式接入的资源,且所述多个物理数据信道中的至少另一个包括基于调度的方式接入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锚分区350携带与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相关联的负载指示符或接入可能性指示符。负载指示符可以允许移动设备预测或确定,自包含分区310,320,330中的资源的可用性。例如,负载指示符可以指示或允许移动设备预测,自包含分区310,320,330中的拥塞的水平。在一实施例中,自包含分区310,320,330的一个或多个中的资源以基于竞争的方式接入,负载指示符指定参数(例如,回退值,碰撞概率),所述参数允许移动设备估计与相应分区相关联的接入可能性。在另一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自包含分区310,320,330中的资源以基于调度的方式接入,负载指示符指定未被占据的或可用于分配给移动设备的资源的量或百分比。
图4是在载波的锚分区中传送的负载指示符400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负载指示符400包括用于载波的自包含分区中的每个分区的负载指示符410,420,430。每个负载指示符指示与分区相关联的业务负载。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负载指示符为二比特,指示四种负载情况中的一种。例如,二比特负载指示符可以指示当前负载小于最大容量的百分之三十,介于最大容量的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五十五之间,介于最大容量的百分之五十五和百分之八十之间,或超过最大容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的阈值/范围也是可能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接入可能性信息被发送到无线设备,以通知他们一个或多个分区中的预计接入可能性。负载指示符和/或接入可能性信息可以单播到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替代地,负载指示符和/或接入可能性信息可以多播或广播到多个无线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基于以下不等式选择自包含分区:其中j是与给定自包含分区相关联的索引,k是自包含分区的总数,r是移动设备中生成的随机变量,Aj第j个自包含分区的接入可能性参数。在一实施例中,随机变量r用于帮助确定要使用哪个分区。接入可能性参数是负载指示符或接入可能性指示符的函数。例如,负载指示符的00,01,10,11可以映射到接入可能性1.0,0.7,0.4,0.1。再如,接入可能性指示符的Bj可以映射到接入可能性2Bj。被指示的接入可能性可以进一步地被归一化。例如,当3个接入可能性1,2和2被指示用于三个分区时,所述接入可能性可以分别被归一化为1/(1+2+2)=0.2,2/(1+2+2)=0.4和2/(1+2+2)=0.4。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基于以下等式计算r:其中rand()是生成均匀分布在区间[0.0,1.0]上的随机变量的函数。
一个或多个自包含载波分区可以是基于不同的跳频周期和/或跳频图案映射到载波的物理资源的逻辑分区。图5是包括物理自包含分区510,520和逻辑自包含分区530-580的载波500的示意图。物理自包含分区510,520直接映射到载波500的频率子带,且逻辑自包含分区530-580基于跳频周期和/或跳频图案间接地映射到载波500的物理资源集合。逻辑自包含分区530-580可以与不同的频带宽度,跳频周期,和/或跳频图案相关联。映射到自包含分区530-580中的每一个的物理资源集合可以在时-频域彼此正交。图6是可以在分区中广播的逻辑分区配置指示的示意图。在此示例中,多个物理信道被复用在单个分区中。
图7是用于在载波的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传输的方法700实施例的流程图,其可以由基站执行。在步骤710处,基站根据第一空中接口配置在载波的第一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传输。第一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无线传输包括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解码在第一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
在步骤720处,基站根据第二空中接口配置在载波的第二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传输。第一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无线传输包括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解码在第二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自包含分区和第二自包含分区是映射到载波的不同频率子带的物理分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自包含分区和第二自包含分区是逻辑分区,其被映射到在时-频域中正交的载波中的资源集合。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自包含分区是物理分区,且第二自包含分区是逻辑分区。
图8是使用载波的锚分区促进接入到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方法800实施例的流程图,其可以由基站执行。在步骤810处,基站在锚分区上传输用于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初始接入信息。初始接入信息可以识别自包含分区的中心频率,频带宽度,和/或空中接口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还在锚分区上传送用于自包含分区的负载指示。在步骤820处,基站根据载波的锚分区上发送的初始接入信息在载波的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信号。在自包含分区的每一个上传送的无线传输包括物理数据信道和用于解码在相应的自包含分区上传送的物理数据信道中的数据的全部物理控制信道信令。
图9是接入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方法900实施例的流程图,可以由移动设备执行。在步骤910处,移动设备在载波的锚分区上接收用于载波的自包含分区的初始接入信息。在步骤920处,移动设备选择载波的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基于在锚分区上接收的初始接入信息和/或负载指示符选择自包含分区中的一个。在步骤930处,移动设备根据在载波的锚分区上接收的初始接入信息在选择的自包含分区上传送无线信号。
图10是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方法的处理系统1000实施例的框图,所述系统可以安装在主机设备上。如图所示,处理系统1000包括可以(也可以不)如图10中所布置的处理器1004,存储器1006,和接口1010-1014。处理器1004可以是适用于执行计算和/或其他的处理相关任务的任意组件或组件集合,存储器1006可以是适用于存储由处理器1004执行的程序和/或指令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在一实施例中,存储器1006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接口1010,1012,1014可以是允许处理系统1000与其他设备/组件和/或用户进行通信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例如,接口1010,1012,10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适用于从处理器1004向安装在主机设备和/或远程设备上的应用传送数据,控制,或管理消息。再如,接口1010,1012,101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适用于允许用户或用户设备(例如个人电脑(PC)等)与处理系统1000进行交互/通信。处理系统1000可以包括未在图10中示出的诸如长期存储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等)的附加的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00包括在接入电信网络或作为电信网络的一部分的网络设备中。在一示例中,处理系统1000位于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中,所述网络侧设备例如为基站,中继站,调度器,控制器,网关,路由器,应用服务器,或电信网络中任何其他的设备。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处理系统1000位于接入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中的用户侧设备中,所述用户侧设备例如为移动站、用户设备(UE)、个人电脑(PC)、平板、可穿戴通信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或适用于接入电信网络的任何其他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口1010,1012,1014中的一个或多个将处理系统1000连接到适用于在电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图11是适用于在电信网络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的收发器1100的框图。收发器1100可以安装在主机设备中。如图所示,收发器1100包括网络侧接口1102,耦合器1104,发送器1106,接收器1108,信号处理器1110,和设备侧接口1112。网络侧接口1102可以包括适用于在无线或有线电信网络上发送或接收信令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耦合器1104可以包括适用于促进网络侧接口1102上的双向通信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发送器1106可以包括适用于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在网络侧接口1102上传输的调制载波信号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例如,上变频器,功率放大器等)。接收器1108可以包括适用于将网络侧接口1102上接收的载波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例如,下变频器,低噪音放大器等)。信号处理器1110可以包括适用于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一个或多个)设备侧接口1112上传送的数据信号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反之亦然。(一个或多个)设备侧接口1112可以包括适用于在信号处理器1110和主机设备中的组件(例如,处理系统1000、局域网(LAN)端口等)之间传送数据信号的任意组件或组件的集合。
收发器1100可以在任意类型的通信介质上发送和接收信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1100在无线介质上发送和接收信令。例如,收发器1100可以是适用于根据诸如蜂窝协议(例如,长期演进(LTE)等),无线局域网(WLAN)协议(例如,Wi-Fi等),或任意类型的无线协议(例如,蓝牙、近场通信(NFC)等)的无线电信协议进行通信的无线收发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网络侧接口1102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辐射单元。例如,网络侧接口1102可以包括单个天线,多个分离的天线,或用于多层通信的多天线阵列,例如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单输出(MISO)、多输入多输出等(MIMO)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收发器1100在有线介质,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上发送和接收信令。特定处理系统和/或收发器可以使用示出的所有组件或仅使用所述组件的子集,且集成水平可以因设备而异。
应理解,本文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由相应的单元或模块执行。例如,信号可以由发送单元或发送模块发送。信号可以由接收单元或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可以由处理单元或处理模块处理。其他的步骤可以由发送单元/模块、选择单元/模块、分配单元/模块、增加单元/模块,减少单元/模块和/或接入单元/模块执行。各个单元/模块可以是硬件,软件或其组合。例如,一个或多个单元/模块可以是集成电路,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
虽然已经参考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个描述不旨在被解释为限制性的意思。说明性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组合以及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在参考说明书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涵盖任何这样的修改或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应用于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载波的锚分区上发送所述载波的第一分区的配置信息,所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分区的频带宽度、中心频率、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P长度;
在所述第一分区上发送第一物理数据信道和第一物理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控制信道携带用于处理所述第一物理数据信道中数据的第一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载波还包括第二分区,所述第二分区用于发送第二物理数据信道和第二物理控制信道,所述第二物理控制信道携带用于处理所述第二物理数据信道中数据的第二控制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是第一专用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令是第二专用控制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区还用于传输建立到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的初始接入的控制信令,并且所述第二分区还用于传输建立到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的初始接入的控制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不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共享公共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在所述载波中不同的子载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建立在不同的逻辑子带上,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被映射到所述载波上不同的资源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不同的逻辑子带具有彼此不同的跳频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发送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指定用于在所述第二分区上传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的所述第二空中接口配置的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波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中接口配置信息为所述载波上的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指定不同接入方案。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第一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令,和接收与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二分区上发送的数据相关联的第二HARQ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具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
15.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和
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应用于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载波的锚分区上接收所述载波的第一分区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分区的频带宽度、中心频率、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CP长度;
在所述载波的所述第一分区上接收第一物理数据信道和第一物理控制信道,所述第一物理控制信道携带用于处理所述第一物理数据信道中数据的第一控制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载波还包括第二分区,所述第二分区用于接收第二物理数据信道和第二物理控制信道,所述第二物理控制信道携带用于处理所述第二物理数据信道中数据的第二控制信令。
18.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和
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64849.2A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8353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1483.9A CN111432489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10607551.7A CN110430026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方法及装置
CN201810542081.6A CN108880770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2037P 2015-11-06 2015-11-06
US62/252,037 2015-11-06
US15/140,044 US10045345B2 (en) 2015-11-06 2016-04-27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ontained air interface partitions
US15/140,044 2016-04-27
PCT/CN2016/104871 WO2017076362A1 (en) 2015-11-06 2016-11-07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ontained air interface parti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081.6A Division CN108880770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10161483.9A Division CN111432489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10607551.7A Division CN110430026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3305A CN108353305A (zh) 2018-07-31
CN108353305B true CN108353305B (zh) 2024-03-01

Family

ID=5866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4849.2A Active CN108353305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1810542081.6A Active CN108880770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10161483.9A Active CN111432489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10607551.7A Active CN110430026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081.6A Active CN108880770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2010161483.9A Active CN111432489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CN201910607551.7A Active CN110430026B (zh) 2015-11-06 2016-11-07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6) US10045345B2 (zh)
EP (2) EP3360367B1 (zh)
JP (2) JP6559903B2 (zh)
CN (4) CN108353305B (zh)
WO (1) WO20170763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82633B1 (en) * 2016-08-12 2020-08-0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umerology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734678B (zh) * 2016-08-12 2023-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805907B2 (en) * 2016-09-30 2020-10-1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 for multiple numerolog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097260B2 (en) 2017-02-06 2018-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urrent indication channel for eMBB/URLLC multiplexing
CN108964832B (zh) * 2017-05-18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0707915B2 (en) * 2017-12-04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frequency hopping mechanisms to overcome bandwidth restrictions in the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WO2019157617A1 (en) 2018-02-13 2019-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a polar cod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incremental channel polarization
CN110351774B (zh) * 2018-04-04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1411791B2 (en) 2019-07-19 202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ra-symbol multiplexing with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US11510107B2 (en) * 2019-07-19 2022-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interlaces with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EP3790202B1 (en) * 2019-09-06 2024-04-17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Carrier bandwidth adjustment in a cellular radio network
US11477760B2 (en) * 2019-12-19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diversity techniques for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53A (zh) * 2005-08-24 2007-02-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02204203A (zh) * 2008-10-31 2011-09-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72608A (zh) * 2012-04-30 2015-01-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9074B2 (en) * 2006-03-08 2010-08-03 Renesa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etecting and synchronizing to frequency hopped packets
US8369424B2 (en) * 2006-07-14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elective and frequency diversity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07913A (zh) * 2006-12-21 2008-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多种无线接入系统共存的网络系统
US20090129332A1 (en) 2007-11-20 2009-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frame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00278123A1 (en) 2007-12-10 2010-11-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US8228853B2 (en) 2008-02-01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ing base stat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567714A (zh) * 2008-04-24 2009-10-28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信息反馈的子带判决方法、基站、用户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US8417252B2 (en) 2008-10-24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reporting in a N-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85247B2 (en) * 2008-12-03 2013-02-2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verlapping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 zones
CN102308494B (zh) * 2009-02-09 2014-12-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中继通信系统中分配回程链路资源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20584B (zh) * 2009-02-27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划分及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82881B (zh) 2009-05-05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汇聚载波通信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CN102006603B (zh) * 2009-08-28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获取方法、信道质量/干扰强度测量方法及系统
WO2011028078A2 (ko) * 2009-09-07 2011-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기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US8625710B2 (en) * 2010-02-18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block mapping for cross-carrier assignments
US9094942B2 (en) * 2010-02-22 2015-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ntention-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724742B2 (en) * 2010-10-06 2014-05-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buffer management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485075B2 (en) * 2011-04-29 2016-11-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gnals and related method of signaling
JP2014515908A (ja) * 2011-04-29 2014-07-03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サブフレーム制限をもつキャリアの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
US8885560B2 (en) 2011-06-27 2014-1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 for limited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970753B (zh) * 2011-09-01 201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bg处理方法和系统
US9706369B2 (en) 2011-11-15 2017-07-11 Kyocera Corporation Handover management using a broadcast channel in a network having synchronized base stations
GB2497742B (en) 2011-12-19 2017-02-22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327619B (zh) * 2012-03-19 2017-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令的发送、解调方法与系统及终端
US9166718B2 (en) * 2012-05-11 2015-10-20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control indication for a stand-alone new carrier type (NCT)
GB2502275B (en) * 2012-05-21 2017-04-19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GB2502274B (en) * 2012-05-21 2017-04-19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methods
US8885752B2 (en) 2012-07-27 2014-11-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in 3D MIMO wireless systems
CN102857947B (zh) * 2012-07-30 2015-06-03 东南大学 移动通信系统中联合负载均衡的切换自优化方法
EP3447958B1 (en) 2012-08-03 2020-06-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pdcch search space design
US9357417B2 (en) * 2012-08-17 2016-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obtain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86576B2 (en) * 2012-11-14 2016-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resource determination for EPDCCH
US9380622B2 (en) * 2012-12-18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ased power savings through collaborative search
US9143291B2 (en) * 2012-12-27 2015-09-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198184B2 (en) * 2013-01-30 2015-11-24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integrated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3220111B (zh) * 2013-04-02 2016-08-03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对公共信道的载波资源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US9419750B2 (en) 2013-06-05 2016-08-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LOS wireless backhaul uplink communication
WO2015012666A1 (ko) 2013-07-26 2015-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tc를 위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862634B2 (en) * 2014-03-07 2020-12-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US9820225B2 (en) 2014-05-13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9602953B2 (en) * 2014-12-08 2017-03-2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partitioning of a communication band
WO2017023352A1 (en) 2015-08-06 2017-02-09 Intel IP Corporation Performing mission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at a user equipment (ue)
US10849170B2 (en) 2015-10-08 2020-11-24 Apple Inc. Signaling methods for flexibl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53A (zh) * 2005-08-24 2007-02-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02204203A (zh) * 2008-10-31 2011-09-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进行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72608A (zh) * 2012-04-30 2015-01-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026A (zh) 2019-11-08
CN110430026B (zh) 2023-05-05
US20170135102A1 (en) 2017-05-11
JP6768893B2 (ja) 2020-10-14
US20180295626A1 (en) 2018-10-11
JP2019208242A (ja) 2019-12-05
US10764893B2 (en) 2020-09-01
JP6559903B2 (ja) 2019-08-14
CN111432489B (zh) 2024-02-02
EP3360367B1 (en) 2021-09-15
US11483827B2 (en) 2022-10-25
US10045345B2 (en) 2018-08-07
JP2018537051A (ja) 2018-12-13
US20180324805A1 (en) 2018-11-08
US20180288770A1 (en) 2018-10-04
US10631297B2 (en) 2020-04-21
EP3360367A4 (en) 2018-10-17
US10820321B2 (en) 2020-10-27
EP3869853A1 (en) 2021-08-25
US20200329475A1 (en) 2020-10-15
CN108880770A (zh) 2018-11-23
US20180295625A1 (en) 2018-10-11
US10750502B2 (en) 2020-08-18
WO2017076362A1 (en) 2017-05-11
CN108353305A (zh) 2018-07-31
CN111432489A (zh) 2020-07-17
EP3360367A1 (en) 2018-08-15
CN108880770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3305B (zh) 用于自包含空中接口分区的系统和方法
US109654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frame struct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RU2672671C1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адаптивной структуры кадра для дуплексного режима с временн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US1111600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5406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브밴드 기반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1181246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9277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537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59593B2 (en) Procedure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US20190159208A1 (en)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wideband long-term evolution (lte) uplink transmission
EP383114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