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53354A -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53354A
CN117053354A CN202210478318.5A CN202210478318A CN117053354A CN 117053354 A CN117053354 A CN 117053354A CN 202210478318 A CN202210478318 A CN 202210478318A CN 117053354 A CN117053354 A CN 117053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
exchange system
refrigerant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83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阳
黄刚
郑星炜
张洋洋
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83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533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5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33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4Control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除霜指令,进入到除霜模式;在除霜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一种换热系统、一种电器设备、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传统风冷变频无霜冰箱除霜用的是电加热或逆向循环方法除去蒸发器上的霜,这些除霜方法不仅功率高能耗高而且在除霜过程中冷冻间室内的温差会很大,对间室低温冲击很大,温度最高可升高20℃,对食物保鲜影响很大,实验表明在温差20℃冲击下保鲜期会缩短18%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加热或逆向循环的除霜导致对温度的控制较差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除霜指令,进入到除霜模式;在除霜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
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在需要进行除霜时,进入到除霜模式中,在除霜模式下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的室内环境温度,进而在冷凝器,冷媒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同,因此,冷媒由冷凝器不进行换热的进入过冷管,同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过冷管上膨胀阀的开度,从而控制进入到蒸发器的冷媒的温度,使其满足除霜需求,而冷媒过膨胀阀后,温度会降低,而冷媒经过膨胀阀之前的温度是室内环境温度,因此,进入到蒸发器的冷媒的温度可以低于室内环境温度,通过调节膨胀阀,使冷媒符合除霜需要,进而实现对蒸发器及其进管的除霜,并且,在冷媒流出蒸发器进入回气管时,蒸发器的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进而可以吸收室内或过冷管吸热,再进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循环,并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
以上方法无需使冷媒逆向循环,并且,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冷媒的饱和温度为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冷媒的目标压力;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等于目标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冷媒的特征,计算出冷媒的饱和温度在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冷媒的应处在的目标压力,并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
具体地,冷媒在不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基于此特性,可以是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调节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等于目标压力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根据当前压力和目标压力的大小关系,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以使当前压力等于目标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并根据当前压力和目标压力的大小关系,调节压缩机的频率,进而使得当前压力等于目标压力,进而利用反馈的方式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节,可以提升对冷媒压力调节的准确度,并且,此调节方式,可以形成动态调节,提升除霜运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计算目标温度,目标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计算目标温度,根据预设温度差计算满足进行除霜的冷媒的温度,具体地,可以是室内环境温度减去预设温度差得到目标温度,以目标温度为基准,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进而处于目标温度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进行除霜,并且,通过预设温度差可以确保冷媒进行除霜的温度符合除霜需求,确保除霜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当前温度等于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过调节,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对比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调节膨胀阀的开度,进而使得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进而利用反馈的方式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提升对冷媒的温度调节的准确度,并且,此调节方式,可以形成动态调节,提升除霜运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5℃。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温度差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10℃,进而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冷媒温度略低于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提升除霜效果,并且,减小冷媒的温差,有助于降低压缩机功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除霜模式运行时长到达预设时长后,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的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退出除霜模式,换热系统回复原有工作模式,进而降低长时间除霜模式运行对温度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蒸发器的进管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蒸发器的进管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则说明除霜已完成,此时可退出除霜模式。进而提升换热系统的调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大于0℃,小于等于10℃。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器的进管结霜后,通常其温度在零下,进而在温度达到0℃以上时,就可以实现化霜,并且,若预设温度过高则会影响换热效果,因此,设置0℃到10℃的范围,可以在确保除霜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除霜指令,进入到除霜模式;第一调节模块,用于在除霜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第一退出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
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在需要进行除霜时,进入到除霜模式中,在除霜模式下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的室内环境温度,进而在冷凝器,冷媒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同,因此,冷媒由冷凝器不进行换热的进入过冷管,同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整过冷管上膨胀阀的开度,从而控制进入到蒸发器的冷媒的温度,使其满足除霜需求,而冷媒过膨胀阀后,温度会降低,而冷媒经过膨胀阀之前的温度是室内环境温度,因此,进入到蒸发器的冷媒的温度可以低于室内环境温度,通过调节膨胀阀,使冷媒符合除霜需要,进而实现对蒸发器及其进管的除霜,并且,在冷媒流出蒸发器进入回气管时,蒸发器的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进而可以吸收室内或过冷管吸热,再进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循环,并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
以上方法无需使冷媒逆向循环,并且,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冷媒的饱和温度为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冷媒的目标压力;第三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等于目标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三调节模块,具体地,获取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冷媒的特征,计算出冷媒的饱和温度在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冷媒的应处在的目标压力,并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
具体地,冷媒在不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基于此特性,可以是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第四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压力和目标压力的大小关系,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以使当前压力等于目标压力。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第四调节模块,具体地,获取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并根据当前压力和目标压力的大小关系,调节压缩机的频率,进而使得当前压力等于目标压力,进而利用反馈的方式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节,可以提升对冷媒压力调节的准确度,并且,此调节方式,可以形成动态调节,提升除霜运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计算目标温度,目标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第五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计算模块和第五调节模块,具体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计算目标温度,根据预设温度差计算满足进行除霜的冷媒的温度,具体地,可以是室内环境温度减去预设温度差得到目标温度,以目标温度为基准,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进而处于目标温度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进行除霜,并且,通过预设温度差可以确保冷媒进行除霜的温度符合除霜需求,确保除霜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五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第六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当前温度等于目标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五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获取模块和第六调节模块,具体地,获取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对比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调节膨胀阀的开度,进而使得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进而利用反馈的方式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提升对冷媒的温度调节的准确度,并且,此调节方式,可以形成动态调节,提升除霜运行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5℃。
在该技术方案中,预设温度差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10℃,进而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冷媒温度略低于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提升除霜效果,并且,减小冷媒的温差,有助于降低压缩机功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退出模块包括:第二退出模块,用于在除霜模式运行时长到达预设时长后,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退出模块包括第二退出模块,具体地,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的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退出除霜模式,换热系统回复原有工作模式,进而降低长时间除霜模式运行对温度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退出模块包括第三退出模块:用于在蒸发器的进管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满足第一条件后,第一退出模块包括第三退出模块,具体地,在蒸发器的进管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则说明除霜已完成,此时可退出除霜模式。进而提升换热系统的调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大于0℃,小于等于10℃。
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器的进管结霜后,通常其温度在零下,进而在温度达到0℃以上时,就可以实现化霜,并且,若预设温度过高则会影响换热效果,因此,设置0℃到10℃的范围,可以在确保除霜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设置在过冷管上的膨胀阀、蒸发器和回气管连接形成换热回路;压力传感器,设于排气管,用于检测压缩机输出冷媒的压力;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过冷管,用于检测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控制器,和压缩机、膨胀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执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因包括用于执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器,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过冷管的部分和回气管的部分焊接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冷管的部分和回气管的部分焊接连接,进而两者可以进行换热,提升换热效率,并且,在除霜模式下,回气管中的冷媒也可以和过冷管中的冷媒进行换热,从而提升除霜效果,进一步降低功耗。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电器设备,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中部件电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5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6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图7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换热系统,110压缩机,120排气管,130冷凝器,140过冷管,150膨胀阀,160蒸发器,170回气管,180压力传感器,190第一温度传感器,2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换热系统、电器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1:
图3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302:在换热系统运行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统进入到除霜模式;
步骤304;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以调节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等;
步骤306: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以改变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
步骤308:在控制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换热系统,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回气管、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上,进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压力,膨胀阀设置在过冷管上,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过冷管上,并位于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进而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经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
并且,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和回气管能够形成一个换热流路,冷媒能够在其中进行换热流动。
并且,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具体地,在换热系统运行时,如触发除霜条件,发出除霜指令,或接收来自用户发出的除霜指令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通过以除霜模式运行。
在除霜模式的状态下,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具体为压缩机能够将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并且,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饱和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同。
之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冷凝器中,此时,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同,因此,冷媒无相变,且不进行换热。
之后,冷媒以饱和气态流出冷凝器,进入过冷管中,控制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将冷媒的温度调整到适合除霜的温度,进而气态饱和冷媒在进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内冷凝释放热量,从而达到除霜效果。
之后,饱和过冷液态冷媒由蒸发器流出,进入到回气管中,并向室内环境和过冷管吸热,蒸发为过热气态冷媒。
之后,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以重复上述流程,从而达到持续性除霜效果。
并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控制换热系统除霜模式。
以上的除霜方法无需使冷媒逆向循环,并且,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因此,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可以理解为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近,具体地,误差值可以是±1℃等。
实施例2:
图4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402:在换热系统运行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统进入到除霜模式;
步骤404;控制器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室内环境温度的检测结果,计算出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时,冷媒的目标压力;
步骤406:控制器根据目标压力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
步骤408:根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以改变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
步骤410:在控制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换热系统,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回气管、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上,进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压力,膨胀阀设置在过冷管上,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过冷管上,并位于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进而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经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
并且,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和回气管能够形成一个换热流路,冷媒能够在其中进行换热流动。
并且,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具体地,在换热系统运行时,如触发除霜条件,发出除霜指令,或接收来自用户发出的除霜指令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通过以除霜模式运行。
在除霜模式的状态下,控制器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和冷媒的饱和温度计算出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时,冷媒对应的目标压力,进而根据目标压力调整压缩机的频率,使得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压力等于目标压力,从而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具体为压缩机能够将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并且,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饱和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同。
之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冷凝器中,此时,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同,因此,冷媒无相变,且不进行换热。
之后,冷媒以饱和气态流出冷凝器,进入过冷管中,控制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对膨胀阀的开度进行调节,进而将冷媒的温度调整到适合除霜的温度,进而气态饱和冷媒在进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内冷凝释放热量,从而达到除霜效果。
之后,饱和过冷液态冷媒由蒸发器流出,进入到回气管中,并向室内环境和过冷管吸热,蒸发为过热气态冷媒。
之后,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以重复上述流程,从而达到持续性除霜效果。
并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控制换热系统除霜模式。
以上的除霜方法无需使冷媒逆向循环,并且,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具体地,冷媒的饱和温度和压力相对应是冷媒特性。下表1和表2以异丁烷R600a冷媒举例说明冷媒的饱和温度与压力的对照关系。
表1
表2
如上表1,示出异丁烷R600a冷媒在零下1摄氏度到零下50摄氏度中的部分温度饱和温度和绝对压力的对照数据。
如上表2,示出异丁烷R600a冷媒在0摄氏度到90摄氏度中的部分饱和温度和绝对压力的对照数据。
其中,绝对压力(MPa)-0.1MPa(大气压力)=表压力(MPa)。
当使用冷媒不同时,只需采用对应的饱和温度和压力对照关系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因此,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可以理解为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与目标压力相近,具体地,误差值可以是±0.01MPa等。
实施例3:
图5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502:在换热系统运行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统进入到除霜模式;
步骤504;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以调节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等;
步骤506:控制器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的差值,将差值确定为目标温度,其中,目标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
步骤508:控制器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
步骤510:在控制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换热系统,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回气管、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上,进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压力,膨胀阀设置在过冷管上,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过冷管上,并位于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进而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经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
并且,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和回气管能够形成一个换热流路,冷媒能够在其中进行换热流动。
并且,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具体地,在换热系统运行时,如触发除霜条件,发出除霜指令,或接收来自用户发出的除霜指令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通过以除霜模式运行。
在除霜模式的状态下,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具体为压缩机能够将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并且,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饱和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同。
之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冷凝器中,此时,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同,因此,冷媒无相变,且不进行换热。
之后,冷媒以饱和气态流出冷凝器,进入过冷管中,控制器将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相减,得到目标温度,其中,预设温度差为正数,并控制膨胀阀的开度,使经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并且,形成气态饱和冷媒,气态饱和冷媒在进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内冷凝释放热量,从而达到除霜效果。
之后,饱和过冷液态冷媒由蒸发器流出,进入到回气管中,并向室内环境和过冷管吸热,蒸发为过热气态冷媒。
之后,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以重复上述流程,从而达到持续性除霜效果。
并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控制换热系统除霜模式。
以上的除霜方法无需使冷媒逆向循环,并且,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因此,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可以理解为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和目标温度相近,具体地,误差值可以是±1℃等。
实施例4:
图6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四。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如下:
步骤602:在换热系统运行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统进入到除霜模式;
步骤604;控制器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室内环境温度的检测结果,计算出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时,冷媒的目标压力;
步骤606:控制器根据目标压力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
步骤608:控制器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的差值,将差值确定为目标温度,其中,目标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
步骤610:控制器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
步骤612:在控制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换热系统,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回气管、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排气管上,进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压力,膨胀阀设置在过冷管上,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过冷管上,并位于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进而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经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
并且,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膨胀阀、蒸发器和回气管能够形成一个换热流路,冷媒能够在其中进行换热流动。
并且,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具体地,在换热系统运行时,如触发除霜条件,发出除霜指令,或接收来自用户发出的除霜指令时,控制器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通过以除霜模式运行。
在除霜模式的状态下,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具体为压缩机能够将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并且,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饱和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相同。
之后,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冷凝器中,此时,高温高压的过热气态冷媒的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同,因此,冷媒无相变,且不进行换热。
之后,冷媒以饱和气态流出冷凝器,进入过冷管中,控制器将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相减,得到目标温度,其中,预设温度差为正数,并控制膨胀阀的开度,使经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等于目标温度,并且,形成气态饱和冷媒,气态饱和冷媒在进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内冷凝释放热量,从而达到除霜效果。
之后,饱和过冷液态冷媒由蒸发器流出,进入到回气管中,并向室内环境和过冷管吸热,蒸发为过热气态冷媒。
之后,过热气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进行压缩,以重复上述流程,从而达到持续性除霜效果。
并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控制换热系统除霜模式。
以上的除霜方法无需使冷媒逆向循环,并且,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器根据目标压力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获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再对比当前压力和目标压力,在当前压力小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频率提升,增加压缩效率,提升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在当前压力大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频率降低,降低压缩效率,降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在当前压力等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频率维持在当前频率,从而使得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至实施例5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器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器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通过膨胀阀膨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并对比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在当前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膨胀阀减小开度,在当前温度小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膨胀阀增加开度,在当前温度等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膨胀阀维持当前开度,从而使得通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差预设温度差。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10℃。
在该实施例中,预设温度差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10℃,进而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冷媒温度略低于室内环境温度,进而提升除霜效果,并且,减小冷媒的温差,有助于降低压缩机功耗。
具体地,预设温度差可以是1℃、2℃、3℃、4℃、5℃、6℃、7℃、8℃、9℃或10℃等。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控制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器控制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开始时,进行计时,在除霜模式的运行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使得换热系统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控制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器控制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开始时,获取蒸发器的进管的温度,在进管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使得换热系统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
并且,在控制器控制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开始时,进行计时,在除霜模式的运行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使得换热系统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
和在控制器控制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开始时,获取蒸发器的进管的温度,在进管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使得换热系统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两种控制模式,可以同时执行,在满足其中一种即可推出除霜模式。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大于0℃,小于等于10℃。
在该实施例中,蒸发器的进管结霜后,通常其温度在零下,进而在温度达到0℃以上时,就可以实现化霜,并且,若预设温度过高则会影响换热效果,因此,设置0℃到10℃的范围,可以在确保除霜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具体地,预设温度可以是1℃、2℃、3℃、4℃、5℃、6℃、7℃、8℃、9℃或10℃等。
实施例11:
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700,包括:响应模块702,用于在换热系统运行时,响应于除霜指令,控制换热系统进入到除霜模式;第一调节模块704,用于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调整运行频率,以调节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等;第二调节模块706,用于据室内环境温度,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以改变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第一退出模块708,用于在检测到除霜模式的运行已经满足第一条件后,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室内环境温度的检测结果,计算出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时,冷媒的目标压力;第三调节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压力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目标压力相等。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1或实施例12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的差值,将差值确定为目标温度,其中,目标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第五调节模块,用于控制膨胀阀调整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和目标温度相等。
实施例14:
在实施例11至实施例13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三调节模块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再对比当前压力和目标压力;第五调节模块,用于在当前压力小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频率提升,增加压缩效率,提升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在当前压力大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频率降低,降低压缩效率,降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在当前压力等于目标压力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频率维持在当前频率。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1至实施例14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五调节模块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通过膨胀阀膨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并对比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第六调节模块,用于在当前温度大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膨胀阀减小开度,在当前温度小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膨胀阀增加开度,在当前温度等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膨胀阀维持当前开度,从而使得通过膨胀阀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相差预设温度差。
实施例16:
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5℃。
实施例17:
在实施例11至实施例16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退出模块包括:第二退出模块,用于在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开始时,进行计时,在除霜模式的运行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使得换热系统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
实施例18:
在实施例11至实施例17中任一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退出模块包括第三退出模块,第三推出模块用于在控制器控制换热系统以除霜模式开始时,获取蒸发器的进管的温度,在进管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换热系统退出除霜模式,使得换热系统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
实施例19:
在实施例18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预设温度大于0℃,小于等于10℃。
实施例20: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100,换热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10、排气管120、冷凝器130、过冷管140、膨胀阀150、蒸发器160、回气管170、压力传感器18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90,其中,压力传感器180设置在排气管120上,进而压力传感器180能够检测到压缩机110排出的冷媒压力,膨胀阀150设置在过冷管140上,第一温度传感器190设置在过冷管140上,并位于膨胀阀150和蒸发器160之间,进而第一温度传感器190能够检测到经过膨胀阀150膨胀后的冷媒的温度。
并且,压缩机110、排气管120、冷凝器130、过冷管140、膨胀阀150、蒸发器160和回气管170能够形成一个换热流路,冷媒能够在其中进行换热流动。
并且,换热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200电连接,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其中,控制器200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因此,换热系统100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1:
在实施例20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过冷管140的部分和回气管170的部分焊接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过冷管140的部分和回气管170的部分焊接连接,进而两者可以进行换热,提升换热效率,并且,在除霜模式下,回气管170中的冷媒也可以和过冷管140中的冷媒进行换热,从而提升除霜效果,进一步降低功耗。
具体地,过冷管140和回气管170焊接的部分的长度在2米到3米之间,可以约为2.5米。
实施例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100。
本发明提供的电器设备,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100,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具体地,电器设备是冰箱或空调器。
实施例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实施例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除霜指令,进入到除霜模式;
在所述除霜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
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环境温度,计算冷媒的饱和温度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所述冷媒的目标压力;
调节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等于所述目标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压力等于所述目标压力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当前压力;
根据所述当前压力和所述目标压力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以使所述当前压力等于所述目标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差,计算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低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
调节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所述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所述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通过所述膨胀阀的冷媒的当前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以使所述当前温度等于所述目标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温度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所述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除霜模式运行时长到达预设时长后,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所述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蒸发器的进管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情况,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温度大于0℃,小于等于10℃。
10.一种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除霜指令,进入到除霜模式;
第一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除霜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
第二调节模块,用于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
第一退出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1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排气管、冷凝器、过冷管、设置在过冷管上的膨胀阀、蒸发器和回气管连接形成换热回路;
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输出冷媒的压力;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过冷管,用于检测通过所述膨胀阀的冷媒的温度;
控制器,和所述压缩机、所述膨胀阀、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冷管的部分和所述回气管的部分焊接连接。
13.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装置;或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换热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设备包括冰箱和空调器。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78318.5A 2022-05-05 2022-05-05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7053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318.5A CN117053354A (zh) 2022-05-05 2022-05-05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8318.5A CN117053354A (zh) 2022-05-05 2022-05-05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3354A true CN117053354A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6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8318.5A Pending CN117053354A (zh) 2022-05-05 2022-05-05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533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3497B (zh) 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媒量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
US7856836B2 (en) Refrigerat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P2270405B1 (en) Refrigerating device
JP5100416B2 (ja) 再熱除湿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7238180B (zh) 风冷冷水机组的风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05052467A1 (ja) 冷凍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5371545A (zh) 空调器及其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调节方法
US10876777B2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ing vapor injection cy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evice
CN10994538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405245A (zh) 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EP2918921B1 (en) Hot water generator
CN10609119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53757A (zh) 喷液增焓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11041B (zh) 一种空调机组及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CN114353253A (zh) 云多联机系统
KR20130026685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1220559A (ja) 冷凍空調装置
CN114857665B (zh) 多联机系统
CN117053354A (zh)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KR20070064908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AU2018309957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0549062B1 (ko) 냉장고
EP3726164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15143612A (zh)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WO2020179005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