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8260A - 线圈组件及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组件及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38260A CN117038260A CN202310257247.0A CN202310257247A CN117038260A CN 117038260 A CN117038260 A CN 117038260A CN 202310257247 A CN202310257247 A CN 202310257247A CN 117038260 A CN117038260 A CN 1170382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assembly
- disposed
- lead
- coil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9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Substances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5 niob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7709 Ni 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267 Ni-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262 Ni‐Co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451 polypropylene glyc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9819 Cr—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60 Fe-Cr-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315 Mo—Cu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487 Ni—C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796 S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08 amorphous met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6 doctor blad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23 garn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23 metal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212 metal-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3 molybden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8 nio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GUCVJGMIXFAOAE-UHFFFAOYSA-N niob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Nb] GUCVJGMIXFAOA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6 spin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29 spin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01F27/2852—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coils, e.g.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及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三方向;线圈部,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第一外电极,连接到第一引出部;以及第二外电极,连接到第二引出部,其中,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之间的间隔,并且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之间的间隔。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5月1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2-005705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及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装置(诸如数字电视(TV)、移动电话、膝上型个人计算机(PC)等)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对在这些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线圈组件的小型化和薄型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各种绕线型或薄膜型线圈组件的研究和开发。
线圈组件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尽管对现有线圈组件进行小型化和薄型化,也要保持现有线圈组件的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使填充有磁性材料的芯中的磁性材料的比例增加。然而,由于电感器的主体的强度的变化、取决于主体的绝缘性质的频率特性等,导致在增加芯中的磁性材料的比例方面存在限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实现一种适合于小型化并且具有改善的电感特性等的线圈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间隔,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间隔;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引出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第一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并且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二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部并且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可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
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中的每个可为带状。
所述第一外电极可不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
所述第一外电极还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
所述第二外电极可不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
所述第二外电极还可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可彼此垂直。
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可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可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
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可暴露。
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可暴露。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至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三方向;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引出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第一带状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以及第二带状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部。
所述第一带状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带状外电极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可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所述第一带状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带状外电极可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可暴露。
所述第一带状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带状外电极可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可暴露。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包括:基板;以及根据本公开的任一方面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基板,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间隔,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间隔。
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可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可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可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以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和图3是分别沿图1的线I-I’和线II-II’截取的线圈组件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线圈组件的图。
图5A、图5B、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线圈组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如下描述本公开中的实施例。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因此,为了清楚地描述,可夸大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和尺寸。此外,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描述在每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中表示的相同构思的范围内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和图3是分别沿图1的线I-I’和线II-II’截取的线圈组件的截面图。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可包括作为主要构件的主体101、线圈部103以及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可在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上设置成在一个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关于主体101的尺寸条件,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的间隔L1可大于主体101的第五表面S5和第六表面S6之间的间隔L3。在下文中,将描述构成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的主要构件。
主体101可包括设置在主体101中的线圈部103等,并且可形成线圈组件100的整体外观。主体101可具有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方向(X方向)同时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此外,主体101可具有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4。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4可在彼此相对的同时将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彼此连接。当垂直于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4的方向被称为第二方向(Y方向)时,第二方向(Y方向)可垂直于第一方向(X方向)。主体101还可具有第五表面S5和第六表面S6,第五表面S5和第六表面S6连接到第一表面S1至第四表面S4并且设置成在彼此相对的同时垂直于第三方向(Z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可彼此垂直。如上所述,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的间隔L1可大于第五表面S5和第六表面S6之间的间隔L3。另外,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与第二表面S2之间的间隔L1可大于第三表面S3与第四表面S4之间的间隔L2。此外,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4之间的间隔L2可大于第五表面S5和第六表面S6之间的间隔L3。如稍后将描述的,主体101的这种形状可适合于将线圈组件100设置在基板等上,使得第一表面S1用作安装表面。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的间隔L1可对应于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测量的间隔,但是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可以不彼此完全平行。在这种情况下,间隔L1可被定义为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之间的最小距离。相同的标准可应用于间隔L2和L3。
间隔L1、L2和L3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测量。即使在本公开中没有描述,也可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其他方法和/或工具来测量间隔L1、L2和L3。
主体101可包括绝缘树脂和磁性材料。例如,主体101可通过层叠其中磁性材料分散在绝缘树脂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磁性复合片来形成。磁性材料可以是例如铁氧体粉末颗粒或磁性金属粉末颗粒。铁氧体粉末颗粒的示例可包括尖晶石型铁氧体(诸如Mg-Zn基铁氧体、Mn-Zn基铁氧体、Mn-Mg基铁氧体、Cu-Zn基铁氧体、Mg-Mn-Sr基铁氧体、Ni-Zn基铁氧体等)、六方晶系铁氧体(诸如Ba-Zn基铁氧体、Ba-Mg基铁氧体、Ba-Ni基铁氧体、Ba-Co基铁氧体、Ba-Ni-Co基铁氧体等)、石榴石型铁氧体(诸如Y基铁氧体等)以及Li基铁氧体中的至少一种。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可包括选自由铁(Fe)、硅(Si)、铬(Cr)、钴(Co)、钼(Mo)、铝(Al)、铌(Nb)、铜(Cu)和镍(Ni)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更多种。例如,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可以是纯铁粉末、Fe-Si基合金粉末、Fe-Si-Al基合金粉末、Fe-Ni基合金粉末、Fe-Ni-Mo基合金粉末、Fe-Ni-Mo-Cu基合金粉末、Fe-Co基合金粉末、Fe-Ni-Co基合金粉末、Fe-Cr基合金粉末、Fe-Cr-Si基合金粉末、Fe-Si-Cu-Nb基合金粉末、Fe-Ni-Cr基合金粉末和Fe-Cr-Al基合金粉末中的至少一种。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可以是非晶的或结晶的。例如,磁性金属粉末颗粒可以是Fe-Si-B-Cr基非晶合金粉末,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铁氧体粉末颗粒和磁性金属粉末颗粒中的每个可具有约0.1μm至约30μm的平均直径,但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主体101可包括分散在树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磁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术语“不同类型的磁性材料”是指分散在树脂中的磁性材料通过平均直径、成分、结晶度和形状之一彼此区分开。树脂可以以单一形式或组合形式包括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等,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关于制造方法的示例,主体101可通过层叠方法形成。例如,可制备用于制造主体101的多个单元层叠体并将其层叠在线圈部103的上部和下部上。单元层叠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磁性颗粒(诸如金属颗粒)和有机材料(诸如热固性树脂、粘合剂和溶剂)进行混合以制备浆料,使用刮刀法将浆料涂覆到载体膜上以具有几十微米(μm)的厚度,干燥浆料以形成片材,并堆叠片材以形成单元层叠体。因此,单元层叠体可制造成具有磁性颗粒分散在热固性树脂(诸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中的形式。
支撑构件102可支撑线圈部103,并且可形成为例如聚丙二醇(PPG)基板、铁氧体基板或金属基软磁基板。然而,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不提供支撑构件102。例如,当使用具有绕线型结构的线圈时,可不需要支撑构件102。如图所示,通孔可形成为穿过支撑构件102的一部分,并且可被形成主体101的材料填充。因此,可在线圈部103中形成芯部111。支撑构件102不是本公开中的必要组件,并且可根据示例实施例而被省略。
线圈部103可设置在主体101的内部,并且可通过由线圈组件100的线圈呈现的特性来执行电子装置中的各种功能。例如,线圈组件100可以是功率电感器。在这种情况下,线圈部103可以以磁场的形式储存能量以保持输出电压,从而稳定功率。在这种情况下,构成线圈部103的线圈图案可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构件102的相对表面上的第一线圈部103a和第二线圈部103b。可提供穿过支撑构件102的导电过孔V以将第一线圈部103a和第二线圈部103b彼此连接,并且线圈部103可包括焊盘区域P。可选地,线圈部103可仅设置在支撑构件102的一个表面上。构成线圈部103的线圈图案可使用例如图案镀覆、各向异性镀覆、各向同性镀覆等本领域常用的镀覆工艺形成,并且可使用上述工艺中的多个工艺形成为具有多层结构。
线圈部103可包括形成至少一匝的绕线区域,并且可包括连接到绕线区域以暴露于主体101的表面的第一引出部A1和第二引出部A2。例如,第一引出部A1可引出到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以连接到第一外电极104a,并且第二引出部A2可引出到主体101的第二表面S2以连接到第二外电极104b。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引出部A1和第二引出部A2可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偏移,例如,第一引出部A1和第二引出部A2沿第二方向(Y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这可被限定为以下形式:相对于图2的截面,第一引出部A1和第二引出部A2彼此间隔开,以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具有预定间距。作为更详细的示例,第一引出部A1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中心和第二引出部A2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中心可沿第二方向(Y方向)设置在不同位置。关于设置线圈部103的方向,线圈部103的卷绕轴可平行于第三方向(Z方向)。
线圈部可以以除了图1至图3所示的形式之外的形式设置。例如,线圈部可被实现为绕线型线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在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支撑线圈部的支撑构件。绕线型线圈可以是通过缠绕金属线(诸如铜(Cu)线)而形成的线圈,金属线的表面涂覆有涂层。因此,线圈部的多匝中的每匝的整个表面可被涂层覆盖。金属线可以是扁平型线,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当线圈部利用扁平型线形成时,线圈部的多匝中的每匝的截面可具有四边形(例如矩形)形状。涂层可包括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但是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可形成在主体101的外部,以连接到第一引出部A1和第二引出部A2。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可使用膏来形成,所述膏包括具有改善的导电性的金属。例如,所述膏可以是包括镍(Ni)、铜(Cu)、锡(Sn)、银(Ag)或它们的合金的导电膏。还可在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中的每个上形成镀层。在这种情况下,镀层可包括从由镍(Ni)、铜(Cu)和锡(Sn)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例如,镀层可包括依次形成的镍(Ni)层和锡(Sn)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电极104a可从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延伸到主体101的第二表面S2,并且第二外电极104b可从主体101的第二表面S2延伸到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这可对应于以下形式:第一外电极104a从第一表面S1延伸到与第一表面S1相对的第二表面S2,同时在第一表面S1上连接到第一引出部A1,并且第二外电极104b从第二表面S2延伸到与第二表面S2相对的第一表面S1,同时在第二表面S2上连接到第二引出部A2。为此,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可设置在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上,并且,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外电极104a还可设置在主体101的第三表面S3上,并且第二外电极104b还可设置在主体101的第四表面S4上。然而,如在图4的变型例中,第一外电极104a不设置在主体101的第三表面S3上,并且第二外电极104b不设置在主体101的第四表面S4上。例如,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可设置在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以及第五表面S5和第六表面S6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中的每个可为带状。
具有上述结构的线圈组件100可具有适当的形式,使得当线圈组件100安装在基板等上时,线圈部的卷绕轴方向(Z轴方向)设置为与安装表面平行。在这种情况下,安装表面可以是主体101的第一表面S1。在这样的安装方法的情况下,可充分地确保芯部111的面积,可提高从线圈组件100的外部到线圈部103的边缘的设计自由度,因此可有利于实现高性能(例如高电感、高Q值和低电阻)。此外,当线圈组件100安装成使得第一表面S1面向基板时,第一外电极104a和第二外电极104b可设置成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因此,可有效地减少短路缺陷,以改善线圈组件100的可靠性。
另外,如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当主体101具有L1>L2和L1>L3的尺寸条件时,第一引出部A1和第二引出部A2可分别引出到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可有利于改善线圈组件100的特性。本发明人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了性能实验,性能实验的结果列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
L(μH) | 0.66487 | 0.61523 | 0.52492 |
Rdc(mΩ) | 38.925652 | 38.70118813 | 38.74167054 |
在实施例的情况下,线圈组件具有如图1至图3所示的结构,并且主体被制造成具有如下尺寸:L1=2.0mm,L2=1.2mm,L3=1.0mm。在比较例1的情况下,线圈组件具有如图5A和图5B所示的结构。与实施例不同,在线圈部203a和203b中,一对引出部被引出到主体201的第一表面以连接到外电极204a和204b。在比较例2的情况下,线圈组件具有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结构。与实施例不同,在线圈部303a和303b中,一对引出部被引出到主体301的相对侧表面(对应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连接到外电极304a和304b。在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的每个中,制造具有如下尺寸的主体:L1=2.0mm,L2=1.2mm,L3=1.0mm。针对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制造的线圈组件设置在基板上使得主体的第一表面(基于附图的下表面)为安装表面的状态,测量了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制造的线圈组件的性能。
从表1中可看出,根据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呈现显著改善的电感L同时具有与比较例的电特性(例如直流电阻Rdc)类似的电特性。这被理解为是因为,与比较例(比较例1:约5匝;比较例2:约4.5匝)相比,在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实现的引出部和外电极的设置方法使匝数增加(形成为约5.5匝)。
另一方面,在保持引出部和外电极的设置方法的同时通过仅改变主体的尺寸条件,测量其中主体具有不同尺寸条件的线圈组件的电感。根据测量结果,当L1>L2>L3时,电感最高。详细地,从表1中可看出,在实施例中表现出约0.66μH的电感。然而,在L2(2.0mm)>L1(1.2mm)>L3(1.0mm)的条件下或者在L2(2.0mm)>L3(1.2mm)>L1(1.0mm)的条件下制造的线圈组件中呈现出约0.54μH的显著降低的电感。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可适合于小型化,并且可具有改善的电感特性等。
虽然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修改和变型。
Claims (22)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三方向,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间隔,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间隔;
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引出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第一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并且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第二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部并且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及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中的每个为带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外电极不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外电极还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外电极不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外电极还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四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彼此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14.一种线圈组件,包括:
主体,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第四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设置成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彼此相对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设置成垂直于第三方向;
线圈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括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分别引出到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第一带状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引出部;以及
第二带状外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引出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带状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带状外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带状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带状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带状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带状外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暴露。
19.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间隔,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间隔。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的卷绕轴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
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大于所述第五表面和所述第六表面之间的所述间隔。
22.一种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包括:
基板;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2-0057052 | 2022-05-10 | ||
KR1020220057052A KR20230157636A (ko) | 2022-05-10 | 2022-05-10 | 코일 부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38260A true CN117038260A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35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57247.0A Pending CN117038260A (zh) | 2022-05-10 | 2023-03-15 | 线圈组件及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68966A1 (zh) |
KR (1) | KR20230157636A (zh) |
CN (1) | CN117038260A (zh) |
-
2022
- 2022-05-10 KR KR1020220057052A patent/KR20230157636A/ko unknown
-
2023
- 2023-01-11 US US18/095,669 patent/US2023036896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3-15 CN CN202310257247.0A patent/CN117038260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68966A1 (en) | 2023-11-16 |
KR20230157636A (ko) | 2023-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59377B2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140167897A1 (en) | Power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20150028983A1 (en) |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2133557B (zh) | 电子组件 | |
KR101832554B1 (ko) | 칩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1667970B (zh) | 线圈组件 | |
CN114373609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7038260A (zh) | 线圈组件及具有线圈组件的板组件 | |
US20230008016A1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30360840A1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30197333A1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40234013A9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40029941A1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40006115A1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40221989A1 (en) | Coil component | |
US20240379283A1 (en) | Multilayer inductor | |
KR20230094115A (ko) | 코일 부품 | |
US20240371566A1 (en) | Coil component | |
KR20240017619A (ko) | 코일 부품 | |
KR20240160867A (ko) | 코일 부품 | |
CN118942906A (zh) | 多层电感器 | |
CN118299159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8658707A (zh) | 线圈组件 | |
CN118824708A (zh) | 线圈电子组件 | |
CN118155995A (zh) | 线圈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