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5308A -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5308A
CN117035308A CN202310993436.4A CN202310993436A CN117035308A CN 117035308 A CN117035308 A CN 117035308A CN 202310993436 A CN202310993436 A CN 202310993436A CN 117035308 A CN117035308 A CN 117035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requirements
mode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934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洁
张洺银
杨帆
马娜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9934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53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5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530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产品设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包括分类模块、审核模块和组装模块,分类模块用于对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分类,使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师进行完成,审核模块用于对产品需求设计是否符合做出审核,若是符合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组装模块包括有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通过将最终采纳利用的产品电路零件组装进产品模型内,得出三维数字化产品。本发明通过该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时的效率,故提供一种三维数字化智能制造设计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产品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3C制造业大国,3C制造企业多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工厂的数量多、产能分散、资源信息流通不畅,设计、制造、服务各环节独立运行,存在信息和数据孤岛,导致生产需求与供给不能及时得到对接,生产排期不确定性强,企业竞争能力不足。同时,现代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调试时,采用对实体产品进行直接调试的方法,这样的效率非常低,如果调试不成功,则需要重新制造实物来进行下一步调试,会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优化、仿真和测试,优化整个生产过程,再通过数字化助力企业整合价值链,提供工业生态系统重塑。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实现智能生产、精准服务、可靠运维等目标。通过该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时的效率,故提供一种三维数字化智能制造设计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但现有的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的智能化、效率、服务能力等还不够理想,这限制了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产品需求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产品的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
S2、通过外观需求使对应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模型进行设计;
S3、通过功能需求使对应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电路零件进行设计;
S4、通过对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功能进行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S5、符合要求后便可以采纳利用,不符合要求给出建议使对应的设计师进行调整;
S6、在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设计符合后,将电路零件组装在模型内组成产品。
优选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包括分类模块、审核模块和组装模块,所述分类模块用于对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分类,使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师进行完成,所述审核模块用于对产品需求设计是否符合做出审核,所述组装模块用于对产品组装。
优选的,所述分类模块包括需求分类、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通过需求分类将对产品的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区分,使其通过对应专业的设计师进行完成对应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外观需求包括提供外观信息和三维建模,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外观的需求,然后设计师通过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最终得出产品的模型进行展示。
优选的,所述功能需求包括提供功能信息和电路零件设备,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产品功能需求,然后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电路零件,完成产品中可操作的功能,最后得出产品电路零件,并且对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进行展示。
优选的,所述审核模块包括是否符合需求、调整建议和调整更新,当产品的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完成展示后,若是符合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
优选的,所述组装模块包括有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通过将最终采纳利用的产品电路零件组装进产品模型内,最终得出三维数字化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外观需求设计和功能需求设计进行设计出对应的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对应得到设计师通过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最终得出产品的模型进行展示,在进行对产品模型设计时,同时对产品模型的外观颜色、尺寸和材料进行纳入,在设计的途中保证便于产品便于后续的制造加工,同时在其中预留安装槽位,便于安装电路零件,对应的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电路零件,完成产品中可操作的功能,最后得出产品电路零件,并且对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进行展示,在进行设计电路零件时,不仅考虑功能需求,还要根据产品模芯尺寸进行设计电路零件的尺寸,使电路零件能够与产品模型进行匹配安装,在后续装置的过程中能够安装进产品模型内,最终通过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进行组装,从而达到了对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审核模块的作用下,当产品的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完成展示后,若是符合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在更新后,需要再次通过审核模块进行对其审核,直到符合需求后,再进行采纳利用,反之继续根据给出的调整建议进行对应的调整,保证产品最终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整体步骤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外观需求步骤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功能需求步骤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组装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产品需求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产品的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
S2、通过外观需求使对应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模型进行设计;
S3、通过功能需求使对应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电路零件进行设计;
S4、通过对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功能进行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S5、符合要求后便可以采纳利用,不符合要求给出建议使对应的设计师进行调整;
S6、在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设计符合后,将电路零件组装在模型内组成产品。
进一步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包括分类模块、审核模块和组装模块,分类模块用于对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分类,使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师进行完成,审核模块用于对产品需求设计是否符合做出审核,若是符合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组装模块包括有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通过将最终采纳利用的产品电路零件组装进产品模型内,从而达到了对三维数字化产品制造的效果。
进一步的,分类模块包括需求分类、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通过需求分类将对产品的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区分,使其通过对应专业的设计师进行完成对应的需求,同时在设计模型和电路零件时,尺寸应当通过和对应的设计师之间或者设计师之间进行沟通,避免出现模型与电路零件尺寸不匹配,在后续不能完成组装。
进一步的,外观需求包括提供外观信息和三维建模,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外观的需求,然后设计师通过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最终得出产品的模型进行展示,在进行对产品模型设计时,同时对产品模型的外观颜色、尺寸和材料进行纳入,在设计的途中保证便于产品便于后续的制造加工,同时在其中预留安装槽位,便于安装电路零件。
进一步的,功能需求包括提供功能信息和电路零件设备,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产品功能需求,然后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电路零件,完成产品中可操作的功能,最后得出产品电路零件,并且对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进行展示,在进行设计电路零件时,不仅考虑功能需求,还要根据产品模芯尺寸进行设计电路零件的尺寸,使电路零件能够与产品模型进行匹配安装,在后续装置的过程中能够安装进产品模型内。
进一步的,审核模块包括是否符合需求、调整建议和调整更新,当产品的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完成展示后,若是符合需求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在更新后,需要再次通过审核模块进行对其审核,直到符合需求后,再进行采纳利用,反之继续根据给出的调整建议进行对应的调整,保证产品最终品质。
进一步的,组装模块包括有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通过将最终采纳利用的产品电路零件组装进产品模型内,最终得出三维数字化产品,在组装完成后,通过对产品进行调试,在调试产品内部的电路零件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时,这时便完成对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分类模块的作用下,对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分类,使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师进行完成,然后进行匹配对应的设计师,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外观的需求,然后设计师通过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最终得出产品的模型进行展示,在进行对产品模型设计时,同时对产品模型的外观颜色、尺寸和材料进行纳入,在设计的途中保证便于产品便于后续的制造加工,同时在其中预留安装槽位,便于安装电路零件,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产品功能需求,然后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电路零件,完成产品中可操作的功能,最后得出产品电路零件,并且对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进行展示,在进行设计电路零件时,不仅考虑功能需求,还要根据产品模芯尺寸进行设计电路零件的尺寸,使电路零件能够与产品模型进行匹配安装,在后续装置的过程中能够安装进产品模型内;
在产品的模型和产品的电路零件设计完成后,通过进行展示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功能,这时通过审核模块对其进行审核,若是符合需求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在更新后,需要再次通过审核模块进行对其审核,直到符合需求后,再进行采纳利用,反之继续根据给出的调整建议进行对应的调整,保证产品最终品质,通过将最终采纳利用的产品电路零件组装进产品模型内,最终得出三维数字化产品,在组装完成后,通过对产品进行调试,在调试产品内部的电路零件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时,这时便完成对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产品需求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产品的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
S2、通过外观需求使对应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模型进行设计;
S3、通过功能需求使对应专业的设计师对产品电路零件进行设计;
S4、通过对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功能进行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S5、符合要求后便可以采纳利用,不符合要求给出建议使对应的设计师进行调整;
S6、在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设计符合后,将电路零件组装在模型内组成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类模块、审核模块和组装模块,所述分类模块用于对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分类,使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应的设计师进行完成,所述审核模块用于对产品需求设计是否符合做出审核,所述组装模块用于对产品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模块包括需求分类、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通过需求分类将对产品的外观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区分,使其通过对应专业的设计师进行完成对应的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需求包括提供外观信息和三维建模,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外观的需求,然后设计师通过提供的需求进行设计产品的三维模型,最终得出产品的模型进行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需求包括提供功能信息和电路零件设备,通过向对应专业的设计师提供产品功能需求,然后设计师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电路零件,完成产品中可操作的功能,最后得出产品电路零件,并且对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审核模块包括是否符合需求、调整建议和调整更新,当产品的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的操作功能完成展示后,若是符合就直接采纳利用,若是不符合,给出调整建议,根据建议做出对应部分的调整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模块包括有产品模型和产品电路零件,通过将最终采纳利用的产品电路零件组装进产品模型内,最终得出三维数字化产品。
CN202310993436.4A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Withdrawn CN1170353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3436.4A CN117035308A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93436.4A CN117035308A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5308A true CN117035308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93436.4A Withdrawn CN117035308A (zh) 2023-08-08 2023-08-08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53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1502C (zh) 一种具有检错功能的pcb仿真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WO2019076233A1 (zh) 一种智能车间快速定制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6844933A (zh) 微系统产品全生产流程三维作业指导书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214261A (zh) 印刷电路板加工数据自动审查方法
CN102982219B (zh) 飞机梁、墙、肋类零件1级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3605843A (zh) 一种基于delmia的复杂产品可装配性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1861147B (zh) 一种复杂零件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829198A (zh)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质检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15482334A (zh) 一种数字孪生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8052771A (zh) 光学基准点识别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836698B (zh) 基于3de二次开发的水利水电工程电缆快速敷设设计方法
CN115292772A (zh) 一种热冲压成形模具的虚拟试模系统和构建方法
CN117035308A (zh) 一种三维数字化产品智能制造设计方法
CN111611665B (zh) 一种基于三维模块化设计的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法
CN103551464B (zh) 交互式模具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2999677B (zh) 飞机框类零件1级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16628840A (zh) 基于整车功能模块设计与整车装配结构的转化方法
CN109344544A (zh) 一种基于产品设计的建模方法
CN101526966A (zh) 一种包装纸盒结构设计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1177919A (zh) 空调参数化设计系统及空调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6250634A (zh) 一种配电柜智能二次下线工艺
CN103863575B (zh)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基于成熟度的并行数字化定义方法
CN112836302B (zh) 基于3dexp平台的船舶木作舱室模型三维标注方法及系统
CN102289532B (zh) 基于多学科主模型技术的综合化电子设备多学科建模方法
CN106651142A (zh) 基于三维设计平台的变电站主设备选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