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1956B -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1956B
CN117021956B CN202311269255.3A CN202311269255A CN117021956B CN 117021956 B CN117021956 B CN 117021956B CN 202311269255 A CN202311269255 A CN 202311269255A CN 117021956 B CN117021956 B CN 117021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htseeing
trolley
battery
value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92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21956A (zh
Inventor
张志江
卢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vtong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vtong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vtong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vtong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692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1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1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1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21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1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12Recording operating variables ; Monitoring of operating vari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2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responding to state of charge [So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60Navigation input
    • B60L2240/66Ambient conditions
    • B60L2240/662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2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drive range estimation, e.g. of estimation of available travel d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60/00Operating Modes
    • B60L2260/40Control modes
    • B60L2260/50Control modes by future state prediction
    • B60L2260/54Energy consumption esti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涉及电车续航检测管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观光电车并未计算车辆工况、载客情况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对观光电车的续航里程的影响,导致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结果存在偏差,使观光电车存在能源耗尽却无法到达充电站的风险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检测模块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进行检测,本发明通过影响参数分析模块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进行采集分析,使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更加精准,避免出现观光电车能源耗尽却无法进行电能补充的意外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车续航检测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观光车又叫观光电动车,是属于区域用电动车的一种,可分为旅游观光车,小区看房车,电动老爷车,小型高尔夫车。是种专为旅游景区、公园、大型游乐园、封闭社区、学校代步专用的环保型电动乘用车辆。电动观光车采用蓄电池供电驱动方式,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只需蓄电池充电即可使用,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
目前,现有的观光电车的仪表显示的续航里程一般是根据历史平均能耗以及当前剩余能量估算得出,但并未对。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仪表显示的续航里程一般是根据历史平均能耗以及当前剩余能量估算得出,但并未计算车辆工况、载客情况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对观光电车的续航里程的影响,导致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结果存在偏差,使观光电车存在能源耗尽却无法到达充电站的风险,并且在观光电车需要进行电能补充时无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因此没设计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观光电车并为计算车辆工况、载客情况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对观光电车的续航里程的影响,导致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结果存在偏差,使观光电车存在能源耗尽却无法到达充电站的风险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检测模块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进行检测,并通过收集模块对观光电车的循环行驶路线及路程进行采集,据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收集与充电站的最优路线及距离里程;
步骤S2:然后利用影响参数分析模块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即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行驶路况等级及日常承载量进行采集分析,并根据采集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分析的续航影响值计算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
步骤S3:再通过管理模块将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充电站的实际距离进行比对分别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充电提示信令和替补信令及原地停整信令和电源补充信令;
步骤S4:通过分配模块接收步骤S3中管理模块生成不同信令,并通过不同的信令对观光电车进行不同的管理分配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影响参数分析模块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进行分析的具体步骤:
行驶温度由温度检测终端对当天的实时温度进行测试,并获取当天的天气预报预测温度,对获取的量中温度求均值得到行驶温度;
电池使用时间由观光电车第一次充电或放电时间至测试时间,两个时间点形成一个时间段,此时间段即为电池使用时间;
电池放电量通过检测终端对每次放电量进行收集并记录,将多次放电量求和得到电池放电总量即为电池放电量;
行驶路况等级通过对观光电车循环行驶路线的弯道数量、弯道角度、爬坡段数量、爬坡里程、爬坡坡度、下坡段数量、下坡里程、下坡坡度及平路里程进行采集后,通过弯道数量及弯道角度计算得到弯影值;通过爬坡段数量、爬坡里程、爬坡坡度及下坡段数量、下坡里程和下坡坡度分别得到爬影值及下影值;将得到的弯影值、爬影值、下影值及平路里程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代入公式得到路级值,当弯影值及爬影值越大,下影值及平路里程越小时,则路级值越大,当弯影值及爬影值越大,下影值及平路里程越小时,则路级值越大,则路级值越小;当路级值越大则行驶路况影响或干扰越大,当路级值越小则行驶路况或感染越小;
日常载重量可对观光电车历史的载客量进行抓取,历史载客量可对单日的载客量进行统计,单日载客量的统计方式通过对观光电车对不同载客数量的行驶时间进行计算,将单日载客量分别为0、1、2、......r的行驶时间段进行记录并分别标记为T0、T1、T2、......Tr,其中r为观光电车单日最高载客数量,代入公式:得到单日载重值ZZ,式中φ为修正因子,取值1.65,选取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分别标定为ZZ1、ZZ2、ZZ3、......ZZh,其中h为选取参考历史日的数量,将ZZ1、ZZ2、ZZ3、......ZZh利用均值计算式求均值,得到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均值/>并将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均值作为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
进一步的,所述影响参数分析模块根据采集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分析的续航影响值计算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得到的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行驶路况等级及日常承载量相匹配的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路级值及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路级值及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作为底边边长,在四边形中作两条对角线取其交点以行驶温度为高建立异形体,根据行驶温度,对异形体进行水平切割,并计算切割面的面积,则切割面的面积即为影参值,当行驶温度位于中间适宜的温度时,影参值最小,影参值越小则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检测结果越小,并由影参值设置五个影参值区间,当得到影参值后分别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进行比对,在影参值位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中的其中一个后,判定影参值级别,得到相对应的续航影响值,其中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续航影响值,将得到的续航影响值与实际测得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利用计算式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当影参值位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之外时,则分为影参值过小,不予计算;影参值过大,判断是否存在行车障碍,存在行车障碍时则不发车,未存在行车障碍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异常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管理模块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充电提示信令和替补信令及原地停整信令和电源补充信令的具体过程如下:
在接收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充电站的实际距离后,将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与充电站的实际距离分别标定为X和S,当X-Q≥S+Y时,其中Q为观光电车循环行驶一圈的里程,Y为预设余量里程,Y设置在2-5km之间,则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当X-Q<S+Y时,则将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里程X与观光电车与充电站的实际距离S和设余量里程Y之和进行比对,当X>S+Y,则生成充电提示信令,并对备用观光电车发出替补信令;当由于检测或意外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使X≤S+Y时,则生成原地停整信令,并向移动充电电源车生成电源补充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模块通过接收的不同的信令观光电车进行不同的管理分配操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当分配模块接收到继续循环行驶信令时,则对观光电车发送电量充足提示,提示驾驶人员继续行驶,行驶过程中同时通过检测模块及收集模块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及与充电站的距离里程持续性检测;
当接收到充电提示信令及替补信令时,则对电量不充足的观光电车发送电量不足的提示,提示驾驶人员及时返回充电站对观光电车进行充电,当车内无乘客时,则直接返回充电站;当车内存在乘客时,对此观光电车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观光电车进行搜索,当搜索到存在近距离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时,则对距离最近且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发送协助提示即协助路线,在驾驶人员收到协助提示后根据协助路线向电量不足的观光电车行驶,并对需要充电的观光电车上的乘客进行转移,使低电量观光电车向充电站进行返回;当近距离为搜索到替补的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时,则扩大搜索预设范围或在基站将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进行指派新的替补任务进行乘客的转移;
当接收到原地停整信令及电源补充信令时,则对驾驶的观光电车发出停止提示,车上存在乘客时,则在进行的下车点将乘客放下,当车上无乘客时,则停止前进,并搜索附近的移动充电电源车,并向附近距离最近的移动充电电源车发送电源待补充提示即待补充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路线,移动充电电源车根据待补充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路线向低电量观光电车的方向移动,再次向低电量电车反馈行驶路线提示,根据行驶路线提示使低电量观光电车向移动充电电源车的方向行驶,提高两车会面的速度,完成会面后通过移动充电电源车对低电量观光车进行充电,当低电量观光电车内充电的电量达到返回充电站里程电量后,则停止充电,低电量观光电车返回充电站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展示模块,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对若干辆观光电车的行驶位置向各个上下车站点进行展示;
接收检测模块及收集模块得到的观光电车的行驶位置并采集各个上下车站点的位置;每个上下车站点通过展示终端对观光电车的整体循环行驶路线及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观光电车位置进行展示,同时对展示的观光电车的速度进行采集,通过此观光电车与站点的距离计算得到观光电车到达此站点的预测时间,为站点等待人员进行展示;当站点预设范围内未检测到观光电车或站点未检测到候车人时,则展示终端不进行展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影响参数分析模块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进行采集分析,使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更加精准,避免出现观光电车能源耗尽却无法进行电能补充的意外情况,并且影响参数中针对性的对观光电车的日常载客量进行采集分析,适配性较强;
(2)本发明,利用分配模块可对不同状况的观光电车进行不同的提示,提高观光电车的调配管理效率,减少意外情况发生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总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建立的异形体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披露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披露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定本披露。如在本披露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披露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包括检测管理系统;检测管理系统由检测模块、收集模块、影响参数分析模块、管理模块、分配模块及展示模块组成;
检测模块,由若干个检测终端组成,分别设置在若干个观光电车中,用于对若干个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进行检测;还由若干个GPS导航终端组成,分别对若干个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进行检测;
收集模块,用于对观光电车的循环行驶路线及路程进行收集,并根据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收集与充电站的最优路线及距离里程;
影响参数分析模块,用于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影响参数包括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行驶路况等级及日常承载量组成;
行驶温度由温度检测终端对当天的实时温度进行测试,并获取当天的天气预报预测温度,分别标定为SW和CW,利用公式得到行驶温度XW,其中/>为影响因值,取-0.5-1之间的数值;
电池使用时间由观光电车第一次充电或放电时间至测试时间,两个时间点形成一个时间段,此时间段即为电池使用时间,并标定为ST;
电池放电量通过检测终端对每次放电量进行收集并记录,将多次放电量求和得到电池放电总量即为电池放电量并标定为FD;
行驶路况等级通过对观光电车循环行驶路线的弯道数量、弯道角度、爬坡段数量、爬坡里程、爬坡坡度、下坡段数量、下坡里程、下坡坡度及平路里程进行采集;将每个弯道的弯道角度分别标定为WD1、WD2、WD3、......WDw,其中w为弯道数量,利用公式得到弯影值WD,其中/>为修正因子;将多段爬坡里程及坡度分别标定为PP1、PP2、PP3、......PPp及PD1、PD2、PD3、......PDp,其中p为观光电车循环行驶路线的爬坡段数量,利用公式/>得到爬影值PZ,其中∞为修正因子,取值在1.56-3.96之间的数值;将多段下坡里程及坡度利用爬影值求值公式得到下影值XZ;将采集的平路里程数值标定为PL;
将得到的弯影值WD、爬影值PZ、下影值XZ及平路里程PL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代入公式:得到路级值XK,其中α、β、χ、δ分别为到弯影值、爬影值、下影值及平路里程的预设权重系数,当弯影值WD及爬影值PZ越大,下影值XZ及平路里程PL越小时,则路级值XK越大,反之,则路级值XK越小;当路级值XK越大则代表行驶路况影响或干扰越大,反之则行驶路况或感染越小;
日常载重量可对观光电车历史的载客量进行抓取,历史载客量可对单日的载客量进行统计,单日载客量的统计方式通过对观光电车对不同载客数量的行驶时间进行计算,将单日载客量分别为0、1、2、......r的行驶时间段进行记录并分别标记为T0、T1、T2、......Tr,其中r为观光电车单日最高载客数量,代入公式:得到单日载重值ZZ,式中φ为修正因子,取值1.65,选取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分别标定为ZZ1、ZZ2、ZZ3、......ZZh,其中h为选取参考历史日的数量,将ZZ1、ZZ2、ZZ3、......ZZh利用均值计算式求均值,得到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均值/>并将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均值作为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
将得到的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行驶路况等级及日常承载量相匹配的行驶温度XW、电池使用时间ST、电池放电量FD、路级值XK及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分别将电池使用时间ST、电池放电量FD、路级值XK及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作为底边边长,在四边形中作两条对角线取其交点以行驶温度XW为高建立异形体,参考图3,根据行驶温度XW,对异形体进行水平切割,并计算切割面的面积,则切割面的面积即为影参值YC,由图3可知,当行驶温度XW位于中间适宜的温度时,影参值YC最小,影参值越小则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检测结果越小,并由影参值设置五个影参值区间,当得到影参值YC后分别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进行比对,在影参值YC位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中的其中一个后,判定影参值级别,得到相对应的续航影响值,并标定为XH,其中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续航影响值XH,将得到的续航影响值XH与实际测得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XS代入公式X=(XS-XH)±v,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X,式中v为修正因子;当影参值YC位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之外时,则分为影参值YC过小,不予计算;影参值YC过大,判断是否存在行车障碍,存在行车障碍时则不发车,未存在行车障碍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异常维护;
管理模块,用于接收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充电站的实际距离,并将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与充电站的实际距离分别标定为X和S,当X-Q≥S+Y时,其中Q为观光电车循环行驶一圈的里程,Y为预设余量里程,Y设置在2-5km之间,则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当X-Q<S+Y时,则将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里程X与观光电车与充电站的实际距离S和设余量里程Y之和进行比对,当X>S+Y,则生成充电提示信令,并对备用观光电车发出替补信令;当由于检测或其他意外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使X≤S+Y时,则生成原地停整信令,并向移动充电电源车生成电源补充信令;
分配模块,用于接收管理模块生成各种信令,并对观光电车进行不同的分配操作;当接收到继续循环行驶信令时,则对观光电车发送电量充足提示,提示驾驶人员继续行驶,行驶过程中同时通过检测模块及收集模块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及与充电站的距离里程持续性检测;
当接收到充电提示信令及替补信令时,则对电量不充足的观光电车发送电量不足的提示,提示驾驶人员及时返回充电站对观光电车进行充电,当车内无乘客时,则直接返回充电站,当车内存在乘客时,对此观光电车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观光电车进行搜索,当搜索到存在近距离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时,则对距离最近且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发送协助提示即协助路线,在驾驶人员收到协助提示后根据协助路线向电量不足的观光电车行驶,并对需要充电的观光电车上的乘客进行转移,使低电量观光电车向充电站进行返回;当近距离为搜索到替补的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时,则扩大搜索预设范围或在基站将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进行指派新的替补任务进行乘客的转移;
当接收到原地停整信令及电源补充信令时,则对驾驶的观光电车发出停止提示,当车上存在乘客时,则在进行的下车点将乘客放下,当车上无乘客时,则停止前进,并搜索附近的移动充电电源车,并向附近距离最近的移动充电电源车发送电源待补充提示即待补充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路线,移动充电电源车根据待补充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路线向低电量观光电车的方向移动,再次向低电量电车反馈行驶路线提示,根据行驶路线提示使低电量观光电车向移动充电电源车的方向行驶,提高两车会面的速度,完成会面后通过移动充电电源车对低电量观光车进行充电,当低电量观光电车内充电的电量达到返回充电站里程电量后,则停止充电,低电量观光电车返回充电站保持充电;
展示模块,用于对若干辆观光电车的行驶位置向各个上下车站点进行展示;每个上下车站点通过展示终端对观光电车的整体循环行驶路线及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观光电车位置进行展示,同时对展示的观光电车的速度进行采集,通过此观光电车与站点的距离计算得到观光电车到达此站点的预测时间,为站点等待人员进行展示;当站点预设范围内未检测到观光电车或站点未检测到候车人时,则展示终端不进行展示;以此逻辑优化展示终端节省电能。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检测模块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进行检测,并通过收集模块对观光电车的循环行驶路线及路程进行采集,据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收集与充电站的最优路线及距离里程;
步骤S2:然后利用影响参数分析模块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即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行驶路况等级及日常承载量进行采集分析,并根据采集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分析的续航影响值计算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
其中影响参数分析模块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进行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行驶温度由温度检测终端对当天的实时温度进行测试,并获取当天的天气预报预测温度,对获取的量中温度求均值得到行驶温度;
电池使用时间由观光电车第一次充电或放电时间至测试时间,两个时间点形成一个时间段,此时间段即为电池使用时间;
电池放电量通过检测终端对每次放电量进行收集并记录,将多次放电量求和得到电池放电总量即为电池放电量;
行驶路况等级通过对观光电车循环行驶路线的弯道数量、弯道角度、爬坡段数量、爬坡里程、爬坡坡度、下坡段数量、下坡里程、下坡坡度及平路里程进行采集后,通过弯道数量及弯道角度计算得到弯影值;通过爬坡段数量、爬坡里程、爬坡坡度及下坡段数量、下坡里程和下坡坡度分别得到爬影值及下影值;将得到的弯影值、爬影值、下影值及平路里程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代入公式得到路级值;
日常载重量通过对观光电车历史的载客量进行抓取,历史载客量利用对单日的载客量进行统计,单日载客量的统计方式通过对观光电车对不同载客数量的行驶时间进行计算,将单日载客量分别为0、1、2、......r的行驶时间段进行记录并分别标记为T0、T1、T2、......Tr,其中r为观光电车单日最高载客数量,代入公式得到单日载重值ZZ,式中φ为修正因子,选取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分别标定为ZZ1、ZZ2、ZZ3、......ZZh,其中h为选取参考历史日的数量,将ZZ1、ZZ2、ZZ3、......ZZh利用均值计算式求均值,得到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均值/>并将参考历史多日的载重值均值/>作为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
影响参数分析模块根据采集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及分析的续航影响值计算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得到的对观光电车电池续航的影响参数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行驶路况等级及日常承载量相匹配的行驶温度、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路级值及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电池使用时间、电池放电量、路级值及日常载重量的参考值作为底边边长,在四边形中作两条对角线取其交点以行驶温度为高建立异形体,根据行驶温度,对异形体进行水平切割,并计算切割面的面积,则切割面的面积即为影参值,当行驶温度位于中间适宜的温度时,影参值最小,影参值越小则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检测结果越小,并由影参值设置五个影参值区间,当得到影参值后分别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进行比对,在影参值位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中的其中一个后,判定影参值级别,得到相对应的续航影响值,其中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续航影响值,将得到的续航影响值与实际测得的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利用计算式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当影参值位于五个预设的影参值区间之外时,则分为影参值过小,不予计算;影参值过大,判断是否存在行车障碍,存在行车障碍时则不发车,未存在行车障碍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异常维护;
步骤S3:再通过管理模块将得到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充电站的实际距离进行比对分别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充电提示信令和替补信令及原地停整信令和电源补充信令;
步骤S4:通过分配模块接收步骤S3中管理模块生成不同信令,并通过不同的信令对观光电车进行不同的管理分配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充电提示信令和替补信令及原地停整信令和电源补充信令的具体过程如下:
在接收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充电站的实际距离后,将观光电车电池精确剩余续航公里数及观光电车与充电站的实际距离分别标定为X和S,当X-Q≥S+Y时,其中Q为观光电车循环行驶一圈的里程,Y为预设余量里程,Y设置在2-5km之间,则生成继续循环行驶信令;当X-Q<S+Y时,则将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里程X与观光电车与充电站的实际距离S和设余量里程Y之和进行比对,当X>S+Y,则生成充电提示信令,并对备用观光电车发出替补信令;当由于检测或意外导致数据更新不及时,使X≤S+Y时,则生成原地停整信令,并向移动充电电源车生成电源补充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模块通过接收的不同的信令观光电车进行不同的管理分配操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当分配模块接收到继续循环行驶信令时,则对观光电车发送电量充足提示,提示驾驶人员继续行驶,行驶过程中同时通过检测模块及收集模块对观光电车的电池剩余续航公里数、观光电车的具体行驶位置及与充电站的距离里程持续性检测;
当接收到充电提示信令及替补信令时,则对电量不充足的观光电车发送电量不足的提示,提示驾驶人员及时返回充电站对观光电车进行充电,当车内无乘客时,则直接返回充电站;当车内存在乘客时,对此观光电车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观光电车进行搜索,当搜索到存在近距离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时,则对距离最近且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发送协助提示即协助路线,在驾驶人员收到协助提示后根据协助路线向电量不足的观光电车行驶,并对需要充电的观光电车上的乘客进行转移,使低电量观光电车向充电站进行返回;当近距离为搜索到替补的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时,则扩大搜索预设范围或在基站将电量充足的观光电车进行指派新的替补任务进行乘客的转移;
当接收到原地停整信令及电源补充信令时,则对驾驶的观光电车发出停止提示,车上存在乘客时,则在进行的下车点将乘客放下,当车上无乘客时,则停止前进,并搜索附近的移动充电电源车,并向附近距离最近的移动充电电源车发送电源待补充提示即待补充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路线,移动充电电源车根据待补充观光电车的具体位置和路线向低电量观光电车的方向移动,再次向低电量电车反馈行驶路线提示,根据行驶路线提示使低电量观光电车向移动充电电源车的方向行驶,提高两车会面的速度,完成会面后通过移动充电电源车对低电量观光车进行充电,当低电量观光电车内充电的电量达到返回充电站里程电量后,则停止充电,低电量观光电车返回充电站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展示模块,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对若干辆观光电车的行驶位置向各个上下车站点进行展示;
接收检测模块及收集模块得到的观光电车的行驶位置并采集各个上下车站点的位置;每个上下车站点通过展示终端对观光电车的整体循环行驶路线及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观光电车位置进行展示,同时对展示的观光电车的速度进行采集,通过此观光电车与站点的距离计算得到观光电车到达此站点的预测时间,为站点等待人员进行展示。
CN202311269255.3A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Active CN117021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9255.3A CN117021956B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9255.3A CN117021956B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1956A CN117021956A (zh) 2023-11-10
CN117021956B true CN117021956B (zh) 2024-02-09

Family

ID=8863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9255.3A Active CN117021956B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195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0293A (ja) * 1996-12-05 1998-06-26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経路探索装置
CN110871697A (zh) * 2019-10-12 2020-03-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电动公交车站点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6176280A (zh) * 2023-04-14 2023-05-30 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故障预警系统
CN116476691A (zh) * 2023-05-10 2023-07-25 程源 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0293A (ja) * 1996-12-05 1998-06-26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経路探索装置
CN110871697A (zh) * 2019-10-12 2020-03-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电动公交车站点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6176280A (zh) * 2023-04-14 2023-05-30 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故障预警系统
CN116476691A (zh) * 2023-05-10 2023-07-25 程源 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1956A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411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路线规划方法
CN111775771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预警方法
CN105140977B (zh) 基于电网调度的电动汽车换电方法和换电服务物联网
CN103620907A (zh) 充放电辅助装置
CN110348614B (zh) 一种获取乘客od的方法及公交客流的预测方法
CN10866306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里程预估系统及其预估方法
CN110254285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对里程焦虑用户提供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13469301B (zh) 基于运行数据分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预警方法和系统
EP3323669B1 (en) Vehicle control unit (vcu)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89717A (zh) 一种根据电动汽车特征自动搜索充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97620A (zh) 快充/慢充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电导航方法及系统
CN111754686B (zh) 一种高速路智慧灯杆的充电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375757A (zh) 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智能辅助行车路线规划方法
CN112070258A (zh) 一种网约车打车订单派单的方法和系统
US20220341744A1 (en) Order Management Method Applied to Electric Vehicle and Apparatus
CN109919393B (zh) 一种电动出租汽车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
CN105761365A (zh) 应用于应急电源与智能交通领域的物联网平台
CN114091757B (zh) 基于客流分析预测的公交、地铁智能调度方法
CN117021956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观光电车的续航检测管理方法
CN113183827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行驶智能云中控管理平台
CN10629600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网络租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752590B (zh)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动公交能耗估计方法
CN115049272A (zh) 一种基于电池交换进行中间站充电的电动公交调度方法
CN115359646A (zh)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的换电车辆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418492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客流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