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7571A - 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17571A CN117017571A CN202310994799.XA CN202310994799A CN117017571A CN 117017571 A CN117017571 A CN 117017571A CN 202310994799 A CN202310994799 A CN 202310994799A CN 117017571 A CN117017571 A CN 1170175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groove
- clamping
- intraocular lens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08000002177 Catarac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62—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包括植入器及导入头,植入器包括外壳,导入头安装在外壳上,导入头内具有用于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导入通道,外壳的前端面向前延伸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贯穿有卡槽,导入头的下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钩,卡钩具有卡臂及钩部,钩部的下表面为倾斜的引导面,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采用将导入头的钩部向下穿过卡槽的方式进行卡接,且钩部的引导面的存在,使得导入头可以盲插而精确到达卡接位置,从而实现快速、便捷的将导入头卡接于外壳的安装平台上,且安装牢靠,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晃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白内障的治疗通常是手术移除天然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具体则通过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推入眼内;
公开号为CN2162218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主体的头端设有卡接结构,导入头上设有与卡接结构相匹配的卡接配合结构且其内设有用于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导入通道,导入头本体两侧的前后两侧的向外凸出延伸形成有凸部,凸部为卡接配合结构且适于沿套筒的轴向方向滑动卡接在卡槽内,这种凸部通过沿套筒轴向滑动进入卡槽实现卡接的结构,在卡接时导入头的凸部需要和卡槽对准后才能进入卡槽,导致术者的操作不便,且也容易出现卡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导入头在本体上卡接操作不方便的问题,现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包括植入器及导入头,所述植入器包括外壳,所述导入头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导入头内具有用于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导入通道,所述植入器用于将安装于外壳上的导入头的人工晶状体从导入通道内推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向前延伸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贯穿有卡槽,所述导入头的下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钩,所述卡钩具有卡臂及钩部,所述卡臂的一端与导入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与钩部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钩部上表面的一部分凸出于卡臂的一侧表面形成钩面;
所述钩部的下表面为倾斜的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在钩部朝向卡槽移动时与卡槽接触,迫使钩部或/和卡臂产生弹性变形,以使钩部进入到卡槽,所述钩面穿过卡槽后面钩住安装平台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卡钩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钩的钩面位于第一卡钩远离第二卡钩的一侧,所述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均穿过所述卡槽,第一卡钩的引导面和第二卡钩的引导面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至少开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导入头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凸起嵌入至与其对应的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入头的后端面与外壳的前端面接触时,定位凸起嵌入至与其对应的定位槽内,钩面穿过卡槽后面钩住安装平台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和定位槽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的上表面具有两个支撑区及连接在两个支撑区之间的凹陷区,所述卡槽开设在凹陷区,至少有一个支撑区开设所述定位槽;
所述导入头具有两个侧翼段及连接在两个侧翼段之间的主体段,所述导入通道开设在主体段内,所述卡钩位于主体段的下表面,两个所述侧翼段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支撑区抵接,所述主体段的下表面部分或全部不与凹陷区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侧翼段靠近主体段的一端为内端,所述侧翼段的内端与主体段连接,并开设有削弱槽,所述侧翼段远离主体段的一侧为外端,所述侧翼段的外端抵住支撑区,所述削弱槽用于使主体段能够绕削弱槽而相对侧翼段的外端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区上均设置有一定位槽,两个侧翼段均对应设置有一定位凸起,所述定位槽位于支撑区上具有上槽口,所述定位槽远离主体段的一侧具有侧槽口,所述侧翼段上的定位凸起从上槽口嵌入至其所在侧的支撑区的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区两侧侧壁及卡槽的两侧侧壁均由上至下逐渐朝卡槽的中心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平台的下表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与卡槽连通,所述钩面钩住避让槽的槽底,且钩部不凸出于避让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采用将导入头的钩部向下穿过卡槽的方式进行卡接,且钩部的引导面的存在,使得导入头可以盲插而精确到达卡接位置,从而实现快速、便捷的将导入头卡接于外壳的安装平台上,且安装牢靠,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晃动;此外采用导入头上的侧翼段作为卡接时的受力点,可将导入头的变形控制在侧翼段与主体段之间的削弱槽处,以避免主体段因卡钩与卡槽的卡接而所导致的导入通道被拉伸发生变形,确保导入通道内的人工晶状体被顺利推出。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具体参见下文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的二维示例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一侧的三维示例图;
图5是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另一侧的三维示例图;
图6是外壳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导入头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外壳;
2、安装平台,21、支撑区,211、定位槽,2111、上槽口,2112、侧槽口,22、凹陷区,221、卡槽,23、避让槽;
3、导入头,31、侧翼段,311、削弱槽,32、主体段,321、导入通道;
4、卡钩,41、卡臂,42、钩部,421、钩面,422、引导面,4a、第一卡钩,4b、第二卡钩;
5、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如图1-8所示,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包括植入器及导入头3,植入器包括外壳1,导入头3安装在外壳1上,导入头3内具有用于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导入通道321,植入器用于将安装于外壳1上的导入头3的人工晶状体从导入通道321内推出,植入器的外壳1可呈套筒状,外壳1内部可移动的设置有推杆,推杆由人工或致动器提供动力而沿外壳1前后移动,以此由推杆将导入通道321内的人工晶状体推出,推杆的轴线方可与前后方向一致;外壳1的前端面向前延伸有安装平台2,安装平台2可与外壳1一体成型连接,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贯穿有卡槽221,导入头3的下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钩4,卡钩4具有卡臂41及钩部42,卡臂41的一端与导入头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卡臂41的另一端与钩部4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钩部42上表面的一部分凸出于卡臂41的一侧表面形成钩面421;
如图1和2所示,钩部42的下表面为倾斜的引导面422,引导面422用于在钩部42朝向卡槽221移动时与卡槽221接触,迫使钩部42或/和卡臂41产生弹性变形,以使钩部42进入到卡槽221,钩面421穿过卡槽221后面钩住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限制住导入头3上下移动的自由度,本实施例中引导面422由上至下逐渐向卡槽221的中心倾斜,引导面422可为但不限定于采用圆弧面或斜面;在本实施例中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两两垂直。
该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改变传统的沿推杆轴线前后移动导入头3使其与外壳1卡接的方式,而是采用将导入头3的钩部42向下穿过卡槽221的方式进行卡接,且钩部42的引导面422的存在,只需向下按压导入头3,引导面422可自动将钩部42引导至对准卡槽221,使钩部42的钩面421穿过卡槽221后面钩住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从而实现快速、便捷的将导入头3卡接于外壳1的安装平台2上,且安装牢靠,稳定性好,不易产生晃动。
在一些示例中,卡钩4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卡钩4a和第二卡钩4b,第一卡钩4a与第二卡钩4b间隔设置,第一卡钩4a的钩面421位于第一卡钩4a远离第二卡钩4b的一侧,第一卡钩4a和第二卡钩4b均穿过卡槽221,第一卡钩4a的引导面422和第二卡钩4b的引导面422相互对称,可形成类似V型结构,从而在导入头3向下移动过程中可进行自定心,且采用两个钩部42分别钩住安装平台2下表面位于卡槽221两侧的部位,使得导入头3两侧受力相对平衡,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6和7所示,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至少开设有一个定位槽211,导入头3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与定位槽211相匹配的定位凸起5,定位凸起5与定位槽211一一对应,定位凸起5嵌入至与其对应的定位槽211内;通过定位槽211与定位凸起5的配合可使导入头3被面定位,将导入头3定位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结合钩部42将导入头3上下定位在安装平台2上,从而实现将导入头3完全定位在安装平台2上;同时钩部42的前后两端均可与卡槽22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如此可利于钩部42穿过卡槽221。
在一些示例中,导入头3的后端面与外壳1的前端面接触时,定位凸起5嵌入至与其对应的定位槽211内,钩面421穿过卡槽221后面钩住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在导入头3的后端面与外壳1的前端面接触时,可实现导入头3在安装平台2上的前后定位,第一卡钩4a的引导面422和第二卡钩4b的引导面422所形成的V型结构会引导导入头3自动对准左右位置,并在卡钩4与卡槽221卡接后锁定上下位置,从而实现导入头3真正可以盲插而精确到达卡接位置,对导入头3的精准装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6、7及8所示,定位凸起5和定位槽211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从而可使定位槽211与定位凸起5形成之间形成导向作用,定位凸起5可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例如,定位凸起5可为但不限定于采用棱锥、圆锥、棱锥台或圆锥台。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所示,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具有两个支撑区21及连接在两个支撑区21之间的凹陷区22,两个支撑区21的表面至少有一部分为平面,两个支撑区21的平面相互平行或位于同一公共平面上,卡槽221开设在凹陷区22,至少有一个支撑区21开设定位槽211,定位槽211可开设在支撑区21的平面处;
导入头3具有两个侧翼段31及连接在两个侧翼段31之间的主体段32,导入通道321开设在主体段32内,两个侧翼段31的下表面至少有一部分为平面,两个侧翼段31下表面的平面相互平行或位于同一公共平面上,定位凸起5可设置在侧翼段31下表面的平面处,卡钩4位于主体段32的下表面,两个侧翼段31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支撑区21抵接,主体段32的下表面部分或全部不与凹陷区22接触,具体可为,主体段32下表面与卡钩4正对的部分处不与凹陷区22接触,使得卡钩4与卡槽221卡接时,导入头3的两个侧翼段31为主要受力点,并可避免主体段32因压接在凹陷区22而所导致的导入通道321发生变形,确保导入通道321内的人工晶状体被顺利推出。
在一些示例中,侧翼段31靠近主体段32的一端为内端,侧翼段31的内端与主体段32连接,并开设有削弱槽311,侧翼段31内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可设置削弱槽311,侧翼段31远离主体段32的一侧为外端,侧翼段31的外端抵住支撑区21,主体段32的下表面全部不与凹陷区22接触,削弱槽311用于使主体段32能够绕削弱槽311而相对侧翼段31的外端转动;安装平台2下表面供钩面421接触的部位与支撑区21之间的间距大于钩面421与支撑区21内端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在侧翼段31抵住支撑区21,钩面421与安装平台2下表面抵接时,可将导入头3的变形控制在侧翼段31与主体段32之间的削弱槽311处,可避免主体段32因卡钩4与卡槽221的卡接而所导致的导入通道321被拉伸发生变形,确保导入通道321内的人工晶状体被顺利推出。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7所示,两个支撑区21上均设置有一定位槽211,两个侧翼段31均对应设置有一定位凸起5,定位槽211位于支撑区21上具有上槽口2111,定位槽211远离主体段32的一侧具有侧槽口2112,侧翼段31上的定位凸起5从上槽口2111嵌入至其所在侧的支撑区21的定位槽211内,可便于卡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凹陷区22两侧侧壁及卡槽221的两侧侧壁均由上至下逐渐朝卡槽221的中心倾斜,以利于卡钩4穿过卡槽221,凹陷区22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的两侧可为弧形,卡槽22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可为上至下逐渐朝卡槽221的中心倾斜的斜面。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开设有避让槽23,避让槽23与卡槽221连通,钩面421钩住避让槽23的槽底,且钩部42不凸出于避让槽23,以提高结构的紧凑性,避让槽23的槽底与支撑区21之间的间距大于钩面421与支撑区21内端的下表面之间间距。
上述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的原理为:
首先将导入头3的后端面与外壳1的前端面接触,使导入头3在安装平台2上的前后位置确定;
随后向下压动导入头3,导入头3的第一卡钩4a和第二卡钩4b所形成的V型结构会引导导入头3自动对准左右位置;使得定位凸起5准确嵌入到与其对应的定位槽211内,并由卡钩4与卡槽221卡接后锁定上下位置,通过定位槽211与定位凸起5的配合可将导入头3进行面定位,将导入头3定位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结合钩部42将导入头3上下定位在安装平台2上从而实现导入头3真正可以盲插而精确到达卡接位置,为术者对导入头3的精准装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卡钩4与卡槽221卡接后,导入头3被卡接固定在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是指此处导入头3的导入通道321内人工晶状体能够被外壳1上的推杆顺利向前推出,也可为,预定位置处导入头3的导入通道321的轴线与推杆的轴线重合。
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包括植入器及导入头(3),所述植入器包括外壳(1),所述导入头(3)安装在外壳(1)上,所述导入头(3)内具有用于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导入通道(321),所述植入器用于将安装于外壳(1)上的导入头(3)的人工晶状体从导入通道(321)内推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面向前延伸有安装平台(2),所述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贯穿有卡槽(221),所述导入头(3)的下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钩(4),所述卡钩(4)具有卡臂(41)及钩部(42),所述卡臂(41)的一端与导入头(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与钩部(4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钩部(42)上表面的一部分凸出于卡臂(41)的一侧表面形成钩面(421);
所述钩部(42)的下表面为倾斜的引导面(422),所述引导面(422)用于在钩部(42)朝向卡槽(221)移动时与卡槽(221)接触,迫使钩部(42)或/和卡臂(41)产生弹性变形,以使钩部(42)进入到卡槽(221),所述钩面(421)穿过卡槽(221)后面钩住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4)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卡钩(4a)和第二卡钩(4b),所述第一卡钩(4a)与第二卡钩(4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钩(4a)的钩面(421)位于第一卡钩(4a)远离第二卡钩(4b)的一侧,所述第一卡钩(4a)和第二卡钩(4b)均穿过所述卡槽(221),第一卡钩(4a)的引导面(422)和第二卡钩(4b)的引导面(422)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至少开设有一个定位槽(211),所述导入头(3)的下表面向下凸出有与定位槽(211)相匹配的定位凸起(5),所述定位凸起(5)与定位槽(211)一一对应,所述定位凸起(5)嵌入至与其对应的定位槽(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头(3)的后端面与外壳(1)的前端面接触时,定位凸起(5)嵌入至与其对应的定位槽(211)内,钩面(421)穿过卡槽(221)后面钩住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5)和定位槽(211)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的上表面具有两个支撑区(21)及连接在两个支撑区(21)之间的凹陷区(22),所述卡槽(221)开设在凹陷区(22),至少有一个支撑区(21)开设所述定位槽(211);
所述导入头(3)具有两个侧翼段(31)及连接在两个侧翼段(31)之间的主体段(32),所述导入通道(321)开设在主体段(32)内,所述卡钩(4)位于主体段(32)的下表面,两个所述侧翼段(31)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支撑区(21)抵接,所述主体段(32)的下表面部分或全部不与凹陷区(22)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段(31)靠近主体段(32)的一端为内端,所述侧翼段(31)的内端与主体段(32)连接,并开设有削弱槽(311),所述侧翼段(31)远离主体段(32)的一侧为外端,所述侧翼段(31)的外端抵住支撑区(21),所述削弱槽(311)用于使主体段(32)能够绕削弱槽(311)而相对侧翼段(31)的外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区(21)上均设置有一定位槽(211),两个侧翼段(31)均对应设置有一定位凸起(5),所述定位槽(211)位于支撑区(21)上具有上槽口(2111),所述定位槽(211)远离主体段(32)的一侧具有侧槽口(2112),所述侧翼段(31)上的定位凸起(5)从上槽口(2111)嵌入至其所在侧的支撑区(21)的定位槽(2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22)两侧侧壁及卡槽(221)的两侧侧壁均由上至下逐渐朝卡槽(221)的中心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2)的下表面开设有避让槽(23),所述避让槽(23)与卡槽(221)连通,所述钩面(421)钩住避让槽(23)的槽底,且钩部(42)不凸出于避让槽(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94799.XA CN117017571A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94799.XA CN117017571A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17571A true CN117017571A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22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94799.XA Pending CN117017571A (zh) | 2023-08-08 | 2023-08-08 | 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17571A (zh) |
-
2023
- 2023-08-08 CN CN202310994799.XA patent/CN117017571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65465B (zh) | 工具支架、工具和具有工具支架及所安装的工具的工作台 | |
EP2286763A1 (en) | Cassette for an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device with such a cassette, method for storing an intraocular lens in a cassette and method for advancing an intraocular lens out of a cassette | |
CN1307749C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组装连接器组件的方法 | |
KR101595188B1 (ko) | 자가 정렬 가능한 전기 접속 장치 및 커넥터 | |
JP2020532071A (ja) | プラグイン方向に可動なロック要素を有するプラグソケット | |
CN106842437B (zh) | 一种apc型光纤连接器及其光纤接触件 | |
CN117017571A (zh) | 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 | |
US6750402B2 (en) | Tension spring clamp with test tap | |
US9905970B2 (en) | Connector with mounting member that restricts rearward movement of connector until connector is connected properly to mating connector | |
CN218792482U (zh) | 电极板调节装置及电极丝植入机器人 | |
CN219715776U (zh) | 光纤插头检测机构及医学内窥镜 | |
ES2871077T3 (es) | Sistema de feedback de extracción de módulo de electrónica | |
BG113534A (bg) | Възел за един инструмент за кримпване и инструмент за кримпване | |
CN109555763A (zh) | 夹具安装座 | |
CN210128256U (zh) | 一种灯具中线穿孔用引线组件 | |
CN111012406A (zh) | 一种器械固定装置的快拆结构 | |
CN210128257U (zh) | 一种灯具中线穿孔用引线装置 | |
CN116601510A (zh) | 用于插接连接器导通测试的测试设备的单个接触装置以及测试设备 | |
KR20060025579A (ko) | 미싱바늘 장착 구조 및 미싱바늘 | |
JPH1015848A (ja) | ピン挿入工具 | |
CN221015800U (zh) | 具有锁定装置的搅拌设备 | |
JP3740402B2 (ja) | 分注ノズル、ノズルチップ、及び分注装置 | |
CN215436378U (zh) | 真空助力器及汽车 | |
CN218412829U (zh) | 用于电池测试的对插结构及测试系统 | |
US20180241153A1 (en) | Connector connecting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Zhu Shikai Inventor after: Zhuang Xinyuan Inventor after: Qiu Jie Inventor before: Zhu Shikai Inventor before: Zhuang Xinyuan Inventor before: Hong Jie Inventor before: Qiu Jie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