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984B -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984B
CN117014984B CN202311252601.7A CN202311252601A CN117014984B CN 117014984 B CN117014984 B CN 117014984B CN 202311252601 A CN202311252601 A CN 202311252601A CN 117014984 B CN117014984 B CN 1170149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du session
electronic device
alway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26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14984A (zh
Inventor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526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14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包括:响应于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响应于保活消息,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开启并控制第一PDU会话不被释放。采用本申请,在电子设备连接无线通信网络时,可以控制PDU会话不被释放,以便于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为连接蜂窝网络时,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降低蜂窝网络连接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数据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电子设备都支持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和/或蜂窝网络建立数据连接。如果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那么电子设备的数据连接可以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其中,在电子设备驻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网络的场景下,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将激活蜂窝数据业务,并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然而,在建立PDU会话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PDU会话建立失败的情况,导致蜂窝网络无法使用,进而影响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电子设备开启无线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可以不释放PDU会话,即使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也能快速连接蜂窝网络,降低蜂窝网络连接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数据连接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响应于保活消息,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开启并控制第一PDU会话不被释放。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生成保活消息,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使得在接收到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的情况下,可以不释放PDU会话,保持PDU会话。这样,即使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也能快速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为连接蜂窝网络,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降低连接蜂窝网络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数据卡,第一数据卡为驻网目标制式网络的数据卡,且为当前使用的数据卡;上述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包括:电子设备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可见,通过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在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为使用第一数据卡连接蜂窝网络时,无需重建PDU会话,有利于提升蜂窝网络连接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卡,上述响应于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之前,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响应于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将第二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可见,在电子设备支持双卡的情况下,可以将主卡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将副卡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非始终在线,以便于在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为使用主卡连接蜂窝网络时,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降低蜂窝网络连接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卡,上述响应于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之前,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响应于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保持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可见,在电子设备支持双卡的情况下,可以将主卡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并保持副卡对应的PDU会话也为始终在线。这样,在从使用主卡连接蜂窝网络切换为使用副卡连接蜂窝网络时,也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实现蜂窝网络快速连接,有利于提升网络连接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蜂窝网络由第一制式网络切换至目标制式网络,确定电子设备是否驻网目标制式网络。可见,蜂窝网络的网络制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以便于在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能够建立PDU会话并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应用程序框架层、无线通信接口层和调制解调处理器;上述电子设备生成保活消息,包括:应用处理器生成保活消息,并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保活消息;应用程序框架层接收保活消息,并向无线通信接口层发送保活消息;无线通信接口层接收保活消息,并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保活消息;上述电子设备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保活消息,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可见,电子设备的应用处理器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无线通信接口层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保活消息。进而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保活消息,可以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如此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将PDU会话设置为在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断开应用处理器与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目标制式网络的数据链路。可见,通过断开应用处理器与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的目标制式网络的数据链路,有利于节省系统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于状态栏显示无线通信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并不显示目标制式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可见,不显示目标制式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即表示未使用数据流量,如此有利于更加直观地展示出网络使用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显示屏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响应于保活消息,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开启并控制第一PDU会话不被释放。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数据卡,第一数据卡为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当前使用的数据卡;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卡,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响应于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将第二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数据卡,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响应于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保持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蜂窝网络由第一制式网络切换至目标制式网络,确定电子设备是否驻网目标制式网络。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应用程序框架层、无线通信接口层和调制解调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应用处理器生成保活消息,并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保活消息;应用程序框架层接收保活消息,并向无线通信接口层发送保活消息;无线通信接口层接收保活消息,并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保活消息;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保活消息,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断开应用处理器与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目标制式网络的数据链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于状态栏显示无线通信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并不显示目标制式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蜂窝网络的数据箭头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不显示蜂窝网络的数据箭头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管理界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区别于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或者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者可选地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目前,电子设备可以支持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和/或蜂窝网络。在电子设备驻网5G网络的场景下,当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时,将激活蜂窝数据业务,建立PDU会话。对应地,当电子设备从蜂窝网络切换至无线通信网络时,将去激活蜂窝数据业务,释放PDU会话。由于5G网络环境的原因,当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时,在建立PDU会话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PDU会话建立失败的情况,导致蜂窝网络无法使用,进而影响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可以快速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连接蜂窝网络,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降低连接蜂窝网络失败的概率,提高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容,下面对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1,图1是一种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0、基站102、以及路由器101。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与基站102建立蜂窝网络数据连接,和/或,电子设备100可以与路由器101建立无线通信网络(如Wi-Fi)数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在使用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若电子设备100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电子设备100的数据连接可以自动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例如,在电子设备100的蜂窝网络的数据开关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后,其数据连接可以自从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在使用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网络切换指令,其数据连接可以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例如,在电子设备100的蜂窝网络的数据开关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关闭无线通信网络的指令,电子设备100可以关闭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数据连接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再例如,电子设备100在使用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关闭无线通信网络的指令和打开蜂窝网络的指令,电子设备100可以关闭无线通信网络并打开蜂窝网络,并将数据连接从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在使用蜂窝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二网络切换指令,其数据连接可以从蜂窝网络切换至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在电子设备100的蜂窝网络的数据开关为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响应于接收到的关闭蜂窝网络的指令和打开无线通信网络的指令,电子设备100可以关闭蜂窝网络并打开无线通信网络,并将数据连接从蜂窝网络切换至无线通信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 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应用处理器110A,调制解调处理器110B,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对象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110A,调制解调处理器110B,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应用处理器110A可以向调制解调处理器110B发送用于请求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请求消息。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为电子设备提供移动通信网络(如5G网络)。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运行于基带芯片和协处理器上,该Modem中例如可以设置有SIM卡模块,通过Modem中的SIM卡模块可以用于提供网络注册、鉴权等与SIM信息相关的功能。示例性的,用户在使用具有Modem的电子设备时,可以通过触发本地应用,实现一系列SIM卡功能。上述所说的SIM卡可以为实体卡或称为硬卡,也可以为虚拟SIM卡(或称为软卡),可以包括内置芯片式用户身份识别卡(embedded-SIM,eSIM)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该SIM卡的具体形态不做限定。
Modem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Modem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Modem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odem可以根据来自应用处理器的请求消息保持PDU会话始终在线。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软件结构采用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以Android系统,Android系统运行在应用处理器(AP)上为例,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Framework),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系统库以及系统内核层(Kernel)。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应用,图库,日历,通话,地图,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systemUI(系统UI),systemUI可以用于显示电子设备的界面,如显示SIM卡对应的信号图标、显示通话界面等。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如图3所示,例如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话管理器(telephony)可以用于提供对电子设备100蜂窝相关业务的管理功能。例如,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蜂窝网络数据连接状态(包括与蜂窝网络已建立连接、与蜂窝网络已断开连接、正在与蜂窝网络建立连接、正在与蜂窝网络断开连接等)的管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网络管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可以为电子设备提供网络切换功能,例如当电子设备从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区域离开时,网络管理模块可以切换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为蜂窝网络。另外,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RIL(Radio Interface Layer,无线通信接口层),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可以通过RIL与telephony进行信息交互。
Modem可以包括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层、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 Layer,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前述各层可以是软件模块。Modem可以通过天线与基站进行交互。Modem也可以通过天线与路由器进行交互。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odem响应于接收到的用于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消息,可以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二维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用于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可以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一种编程语言)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安全和异常的管理、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可以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软件架构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仅为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手机软件架构的具体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软件架构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可以更多也可以更少,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本申请实施例虽然以Androi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基于iOS或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介绍。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应用程序框架层、无线通信接口层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如图4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401,应用处理器确定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其中,目标制式网络可以是目标制式蜂窝网络,例如可以是5G网络,在本申请中目标制式网络也描述为蜂窝网络。电子设备可以驻网5G网络,驻网5G网络可以理解为具备连接5G网络的条件,连接5G网络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处于5G网络覆盖区域内,5G网络的信号强度高于阈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可以获知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是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若针对5G网络的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即表示将激活蜂窝网络数据业务,建立PDU会话;若针对5G网络的数据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即表示将去激活蜂窝网络数据业务,释放PDU会话。其中,建立PDU会话的过程和释放PDU会话的过程建立PDU会话的过程可参考现有的流程,在此不作详细说明。
S402,应用处理器响应于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应用程序框架层接收来自应用处理器的第一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响应于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可以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可以用于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always-on)。这里,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也可以描述为保活PDU会话,也就是说,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对于从连接蜂窝网络切换至连接无线通信网络的情况,可以继续保持PDU会话在线,不释放PDU会话。
可选的,应用处理器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第一消息的时机可以是PDU会话已完成建立的任一时机,也可以是PDU会话建立过程中的任一时机,还可以是PDU会话未开始建立的任一时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可以配置有开关参数,开关参数可以用于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或者非始终在线。示例性的,应用处理器将开关参数设置为第一参数,可以表示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开关参数置第二参数,可以表示无需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无需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也可以理解为触发设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设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对于从连接蜂窝网络切换至连接无线通信网络的情况,将按照常规流程释放PDU会话。可选地,第一参数例如可以为1,第二参数例如可以为0。当应用处理器确定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可以将上述开关参数置第一参数,进而应用处理器可以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第一消息。当应用处理器确定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将开关参数置第二参数,应用处理器可以向应用程序层发送触发设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的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sendcommRequest(发送请求)接口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第一消息。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应用处理器确定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应用处理器可以将设置始终在线PDU会话的开关参数置第二参数,即触发设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应用处理器在此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调用sendcommRequest接口向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用于触发设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的消息。对于蜂窝网络的数据开关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的情况,应用处理发送触发设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的消息也可以理解为,应用处理器发送触发取消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消息,即触发PDU会话由始终在线切换为非始终在线。
S403,应用程序框架层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向无线通信接口层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无线通信接口层接收来自应用程序框架层的第二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可以向无线通信接口层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可以用于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这里,无线通信接口层可以作为应用处理器与调制解调处理器的通信桥梁,为应用处理器提供控制调制解调处理器的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通过调用HnRilHandleSetAlwaysOnPdu(用于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业务接口)接口向无线通信接口层发送第二消息。
S404,无线通信接口层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第三消息。相应的,调制解调处理器接收来自无线通信接口层的第三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接口层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二消息,可以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可以用于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接口层可以通过高通信息接口(qualcomm messaginginterface,QMI)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第三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402,步骤S403和步骤S404也可以理解为应用处理器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无线通信接口层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保活消息,保活消息用于请求触发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S405,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第三消息,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也可以描述为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类型,或者,保活PDU会话,或者,保持PDU会话,或者保持PDU会话在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已建立PDU会话的情况下,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可以包括将该PDU会话从非始终在线更新为始终在线,或者,重新建立始终在线的PDU会话。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未建立PDU会话的情况下,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可以包括建立始终在线的PDU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数据卡(如SIM卡),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可以设置一个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数据卡A,数据卡A可以驻网5G网络,在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可以设置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其中,设置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电子设备在切换5G网络为Wi-Fi时,可以不释放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即继续保持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在线,以便于从Wi-Fi切换为5G网络时,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快速连接5G网络,节约网络连接耗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支持双卡,即可以包括两个数据卡,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可以设置两个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数据卡B和数据卡C,假设当前数据卡B为主卡,且数据卡B驻网5G网络,在确定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可以设置数据卡B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切换主卡的切卡操作时,即切换主卡为数据卡A,可以仍然保持数据卡B始终在线。若数据卡A也驻网5G网络,在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可以设置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这样,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和数据卡B对应的PDU会话均设置为始终在线,即使电子设备在使用蜂窝网络的过程中执行切卡操作,也能快速建立蜂窝网络数据连接,无需再次建立PDU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也可以设置两个数据卡中主卡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例如,假设当前数据卡B为主卡,且数据卡B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电子设备在接收到切换主卡的切卡操作时,即切换主卡为数据卡A,可以设置数据卡B对应的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或者可以描述为取消设置数据卡B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或者,还可以描述为释放数据卡B对应的PDU会话。若数据卡A也驻网5G网络,在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三消息,可以设置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这样,主卡由数据卡B切换为数据卡A后,仅设置数据卡A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有利于节约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第三消息,可以设置一个标志(flag)的值,然后通过设置该flag的值,设置一个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其中,该flag的值可以用于指示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或者非始终在线。可选的,该flag的值设置为第一数值,可以表示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该flag的值设置为第二数值,可以表示配置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例如第一数值可以是1,第二数值可以是0。调制解调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三消息的情况下,可以设置flag的值为1,那么在电子设备连接Wi-Fi时,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拦截来自应用处理器的释放PDU会话的请求消息,进而实现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始终在线。
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通过设置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方式,使得电子设备在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连接蜂窝网络的情况下,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进而降低蜂窝网络连接失败的概率,提高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对于电子设备如何快速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至连接蜂窝网络的问题,目前存在一种默认始终开启蜂窝网络的方案。其中,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有始终开启蜂窝网络的开关。响应于针对始终开启蜂窝网络的开关的开启指令,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连接服务(connectivity service,CS)发起针对蜂窝网络的后台网络请求(background networkRequest),该操作类似于通过第三方应用起发起无线通信网络和蜂窝网络的双流网络请求。这样,在连接无线通信网络时,蜂窝网络的链路也会存在,电子设备离开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后,也可以快速切换至蜂窝网络上。在此方案下,由于电子设备在连接无线通信网络时,蜂窝网络的链路依旧存在没有断开,这里蜂窝网络的链路存在包括从应用处理器到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的链路存在,以及保持PDU会话在线,使得电子设备在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后,依旧于状态栏显示针对蜂窝网络的使用标识(如数据箭头),该数据箭头的显示容易给用户造成使用数据流量的困扰。示例性的,如图5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针对蜂窝网络的数据箭头的示意图。由图5A可看出,采用默认始终开启蜂窝网络的方案,电子设备连接Wi-Fi后,仍然显示针对蜂窝网络的数据箭头,这样会造成数据流量仍在使用的误导。另外,无线通信网络和蜂窝网络的双流网络存在,还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也存在第三方应用窃取数据流量的风险。
相较于默认始终开启蜂窝网络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通过只设置PDU会话始终在线,在连上wifi时,断开应用处理器与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蜂窝网络的数据链路,避免蜂窝网络的数据链路始终存在,进而便不会有针对蜂窝网络的数据链路存在的标识显示。同时,无需无线通信网络和蜂窝网络的双流网络存在也能实现网络的快速切换,有利于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示例性的,如图5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不显示针对蜂窝网络的数据箭头的示意图。由图5B可看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连接Wi-Fi后,不会在状态栏显示针对蜂窝网络的使用标识(即蜂窝网络的数据链路存在的标识),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可以支持双卡,以手机为例,手机可以装载两张SIM卡,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中一张SIM卡作为默认数据业务卡(data default sub,DDS)。其中,默认数据业务卡可以称为主卡,非默认数据业务卡可以称为副卡。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用户可以进行切换主卡操作,选择任一张作为主卡。示例性的,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双卡管理界面61中设置有针对SIM卡1的开关选项611,针对SIM卡2的开关选项612。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开关选项611和开关选项612的开启指令,可以触发开启两张SIM卡。另外,双卡管理界面61中还设置有针对默认数据业务卡的选择选项。其中,针对默认数据业务卡的选择选项包括SIM卡1的选项6131和针对SIM卡2的选项6132,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SIM卡1的选项6131的选择操作,可以将SIM卡1作为主卡,将SIM卡2作为副卡。同理地,电子设备响应于针对SIM卡2的选项6132的选择操作,可以将SIM卡2作为主卡,将SIM卡1作为副卡。
下面从电子设备支持双卡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第二数据卡可以是驻网目标网络制式且当前使用的数据卡。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701,接收针对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其中,第二数据卡可以是当前的默认数据业务卡(即主卡),接收切卡操作,可以将默认数据业务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
S702,响应于切卡操作,检测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是否为始终在线。
其中,第二数据卡可以是电子设备接收切卡操作前的默认数据业务卡。当电子设备接收到针对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时,可以检测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是否设置为始终在线。在将第二数据卡作为默认数据业务卡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图4实施例介绍的通信方法将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若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那么在连接Wi-Fi时,第二PDU会话可以不被释放,以便于从Wi-Fi切换为蜂窝网络数据连接时,无需再次建立PDU会话,实现蜂窝网络快速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对第二PDU会话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方式一可见步骤S702的说明,方式二可见步骤S703的说明。
S703,响应于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将第二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
方式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也可以描述为取消第二PDU会话始终在线。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应用处理器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无线通信接口层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取消保活消息,取消保活消息可以用于触发设置第二会话为非始终在线。设置第二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的过程与设置第二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过程类似,区别在于应用处理器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无线通信接口向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的消息内容不一样。将第二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那么电子设备若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一数据卡切回第二数据卡,并使用第二数据卡连接蜂窝网络时,则需要按照常规流程重新建立PDU会话。
S704,响应于第二PDU会话始终在线,保持第二PDU会话始终在线。
方式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保持第二PDU会话始终在线。在此方式下,电子设备若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一数据卡切回第二数据卡,并使用第二数据卡连接蜂窝网络时,可以无需再次建立PDU会话,实现蜂窝网络快速连接。
S705,确定是否成功驻网5G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之后,可以确定是否成功驻网5G网络。
S706,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未成功驻网5G网络,可以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这样,电子设备在连接Wi-Fi后,便会释放PDU会话。其中,电子设备未成功驻网5G网络的原因例如可以包括如下任一项: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卡(当前为第一数据卡)不支持5G,电子设备未处于5G网络覆盖区域内,或者5G网络信号的强度小于阈值。
S707,检测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成功驻网5G网络成功,可以进一步通过应用处理器确定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电子设备成功驻网5G网络的条件例如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卡支持5G,电子设备处于5G网络覆盖区域内且5G网络信号强度大于阈值。其中,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的状态若发生变化,例如由处于关闭状态变为处于开启状态,电子设备的应用处理器可以获取到通知消息,进而根据通知消息的内容可以判断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的状态。
S708,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成功驻网5G网络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响应于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可以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后,电子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可以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开启并控制第一PDU会话不释放,也就是说,电子设备连接Wi-Fi时,可以不释放第一PDU会话,继续保持第一PDU会话在线。这样,电子设备在离开Wi-Fi区域后,在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数据卡的身份识别信息进行认证鉴权,在通过后无需重建PDU会话,快速激活5G网络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检测到5G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也即取消第一PDU会话始终在线。
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在电子设备支持双卡的情况下,针对主卡(当前使用的数据卡)和副卡的PDU会话采用相同或不相同的处理方式,一种处理方式是主卡对应的PDU会话和副卡对应的PDU会话均可以设置为始终在线,另一种处理方式是主卡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副卡对应PDU会话设置为非始终在线。其中,将主卡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可以在从连接Wi-Fi网络切换至连接5G网络时,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降低5G网络连接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801,蜂窝网络由第一制式网络切换至目标制式网络。
其中,第一制式网络的网络制式低于目标制式网络的网络制式。电子设备可以先驻留网络制式较低的网络,再由驻留网络制式较低的网络切换至驻留网络制式较高的网络。第一制式网络例如可以是4G网络,目标制式网络例如可以是5G网络。
S802,确定是否成功驻网目标制式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驻留网络的网络制式从第一制式切换至目标制式时,电子设备的应用处理器可以获取到通知消息。然后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检测是否成功驻网目标制式网络。其中,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目标制式网络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使用的数据卡支持目标制式网络,电子设备处于目标制式网络覆盖区域内且目标制式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阈值。
S803,设置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未成功驻网目标制式网络,可以设置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非始终在线。其中,数据卡是指电子设备当前使用的数据卡。对于电子设备支持双卡的情况,这里的数据卡即指主卡。
S804,检测移动数据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成功驻网目标制式网络,可以检测移动数据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S805,设置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可以设置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803-步骤S805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原理与步骤S706-步骤S708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在电子设备的网络制式从较低网络制式(第一网络制式)切换至较高网络制式(目标网络制式)的情况下,将当前使用数据卡对应的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以便于从连接Wi-Fi网络切换至连接较高网络制式的网络时,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实现网络快速连接。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901,响应于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成功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第一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其中,第一PDU会话可以与当前使用的数据卡对应。建立第一PDU会话的流程可参考现有建立PDU会话的流程,在此不作赘述。保活消息可以用于触发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应用处理器生成保活消息。
S902,响应于保活消息,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保活消息,可以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卡,第一数数据卡可以支持目标制式网络,且第一数据卡可以是当前使用的数据卡,电子设备可以设置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数据卡,在步骤S901之前,电子设备可以将使用的数据卡从第二数据卡切换为第一数据卡。对于电子设备支持双卡的情况如何设置第一PDU会话为始终在线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7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901和步骤S902的实现过程与实现原理与图4所示实施例对应,可参照上述图4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903,接收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
S904,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控制无线通信网络开启并控制第一PDU会话不被释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的情况下,即使接收到无线网络开启指令,也可以控制第一PDU会话不被释放,继续保持第一PDU会话,并开启无线通信网络。
S905,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第一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于状态栏显示无线通信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并不显示目标制式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可以断开应用处理器与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目标制式网络的数据链路,从而实现仅于状态栏显示无线通信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不显示目标制式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如图5B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904和步骤S905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904,再执行步骤S905,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通过生成保活消息,将PDU会话设置为始终在线,使得在接收到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的情况下,可以不释放PDU会话,保持PDU会话。这样,即使从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中离开,也能快速从连接无线通信网络切换为连接蜂窝网络,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降低连接蜂窝网络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数据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数据卡和第二数据卡;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针对所述第二数据卡的切卡操作,将使用的数据卡从所述第二数据卡切换为所述第一数据卡;
响应于所述第二数据卡对应的第二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将所述第二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从始终在线更新为非始终在线;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驻网目标制式网络且所述目标制式网络的移动数据开关处于开启状态,建立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并生成保活消息;
响应于所述保活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卡对应的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所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开启并控制所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不被释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蜂窝网络由第一制式网络切换至目标制式网络,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驻网所述目标制式网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应用程序框架层、无线通信接口层和调制解调处理器;
所述电子设备生成保活消息,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生成保活消息,并向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发送所述保活消息;
所述应用程序框架层接收所述保活消息,并向所述无线通信接口层发送所述保活消息;
所述无线通信接口层接收所述保活消息,并向所述调制解调处理器发送所述保活消息;
所述设置所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为始终在线,包括:
所述调制解调处理器响应于所述保活消息,设置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为始终在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所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断开所述应用处理器与所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之间所述目标制式网络的数据链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无线通信网络开启指令且所述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被设置为始终在线,于状态栏显示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并不显示所述目标制式网络对应的使用标识。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52601.7A 2023-09-26 2023-09-26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014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2601.7A CN117014984B (zh) 2023-09-26 2023-09-26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2601.7A CN117014984B (zh) 2023-09-26 2023-09-26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984A CN117014984A (zh) 2023-11-07
CN117014984B true CN117014984B (zh) 2023-12-26

Family

ID=8856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2601.7A Active CN117014984B (zh) 2023-09-26 2023-09-26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9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836B (zh) * 2017-02-27 2023-08-18 苹果公司 用于管理多个锚点以用于多归属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3993143A (zh) * 2018-05-22 2022-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BR112021002220A2 (pt) * 2018-08-07 2021-05-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fornecer um atributo sempre ligado de uma sessão de pdu e para fornecer aspectos de interoperação com respeito a uma sessão de pdu sempre ligada
CN113727378B (zh) * 2018-08-13 2023-09-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在线pdu会话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TWI793697B (zh) * 2021-08-03 2023-02-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恆在協定資料單元會話之增強信令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984A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08373B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function and resource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67245B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227615A1 (zh) 一种提升通话质量的方法及终端
CN113014483B (zh) 一种多路径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98533A1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76316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21190270A1 (zh) 一种网络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US11330655B2 (en) User terminal including plurality of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EP425871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near field, device and system
US20220113957A1 (en) Software Upgrad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1129244A1 (zh) 网络标识的显示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193798A1 (zh) 针对独立组网弱覆盖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17508B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emergency call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3766585B (zh) Mcg挂起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7014984B (zh)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02927A1 (en) Dual wifi conn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531739A (zh)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939043A (zh) 一种网络图标的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4928899B (zh) 物理链路的建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022872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7479344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85803A1 (zh) 无线链路失败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40196454A1 (en)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RU2810994C1 (ru) Способ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значка сети и терминал
WO2022206662A1 (zh) 中继pdu会话建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