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843A -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843A
CN117014843A CN202210471472.XA CN202210471472A CN117014843A CN 117014843 A CN117014843 A CN 117014843A CN 202210471472 A CN202210471472 A CN 202210471472A CN 117014843 A CN117014843 A CN 117014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mobile phone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14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子
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14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8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486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1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在两个电子设备使用预设通话功能进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可能性,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了第一无线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建立移动通话连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一移动通话;第一电子设备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并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拥有多个电子设备的用户也随之增加。不同的电子设备的主要功能不同。例如,手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移动通话服务(包括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平板电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无线局域网利用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TM)为用户提供语音或视频通信。在一些场景下,用户可能希望通过其他没有上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移动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表等)实现移动通话。
相关技术中提出同步通话功能。通过该同步通话功能,手机可以将手机的移动通话转移至与该手机存在连接(如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等)的其他电子设备上。如此,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手机接听或拨打电话,还可以使用其他电子设备接听手机来电或控制手机拨出电话。然而,在实现上述同步通话功能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不稳定、用户误触关闭同步通话功能等情况,都会导致移动通话结束。也就是说,采用上述相关技术,容易出现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在两个电子设备使用同步通话功能进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可能性,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该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移动通话连接,通过该移动通话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第一移动通话。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将第一移动通话转移至第二电子设备上,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并且,第一电子设备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建立移动通话连接,并通过该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一移动通话。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均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该第一移动通话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转移到第二电子设备上。即,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在进行上述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事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移动通话由第二电子设备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而不是直接挂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由第二电子设备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并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音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还通过移动通话连接接收来自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数据,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音频数据。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服务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移动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事件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无法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此时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而不是直接挂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移动通话之间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表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而不是直接挂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移动通话之间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还建立了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如第二无线通信连接。在第一事件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之前,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在发生第二事件时,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其中,第二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第二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二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利用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然后,如果发生第二事件,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无法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事件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频繁转移,可以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事件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三事件,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其中,第三事件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
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在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将移动通话转移到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可能较远。此时,响应于上述第三事件,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移动通话。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由第一电子设备转移回第二电子设备之后,用户无法及时移动到第一电子设备附近,并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继续进行移动通话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将由第二电子设备转移至第一电子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提示信息还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由第二电子设备转移至第一电子设备的原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或语音通话,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与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相同,或者,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与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的情况下,在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之前,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用于请求用户选择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的第二提示信息。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二选择操作,确定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这样,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移动通话方法。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中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移动通话方法。
其中,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设置界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E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的显示示意图;
图4F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1中的Wi-Fi功能关闭的显示示意图;
图4G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H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4I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4J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4K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提示信息的显示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出一种移动通话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如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与同样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的其他电子设备(如第三电子设备)建立移动通话连接,通过该移动通话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可以进行移动通话。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备预设通话功能,该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支持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该短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为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任一种。该第一电子设备的预设通话功能用于支持在一个电子设备(如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服务与其他电子设备(如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移动通话。该预设通话功能也可以称为同步通话功能或超级通话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部分电子设备(如第二电子设备)同样具备预设通话功能,并且该第二电子设备还支持短距离无线通信。该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通话功能用于支持在第二电子设备上使用一个电子设备(如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服务与其他电子设备(如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移动通话。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支持移动通信网络。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预设通话功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将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转移至第二电子设备上。如此,用户不仅可以使用第一电子设备接听或拨打电话,还可以使用第二电子设备接听第一电子设备的来电或控制第二电子设备拨出电话。
示例性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的任一种电子设备等。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耳机等支持短距离无线通信,且具备音频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以下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1,第二电子设备是平板电脑3,第三电子设备是手机2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一般而言,如图1A所示,手机1与手机2建立移动通话连接后,用户10便可以使用手机1与使用手机2的用户20进行语音通话。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手机1还可以与平板电脑3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手机1可以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预设通话功能,通过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将手机1的移动通话转移至平板电脑3上。如此,用户10便可以使用平板电脑3,通过手机1与使用手机2的用户20进行语音通话。
以手机1的预设通话功能为例,手机1的预设通话功能可以是手机1自带的系统功能,也可以是由第三方应用提供的功能。
例如,以预设通话功能是由手机1自带的系统功能为例。请参考图2,其示出手机1的设置界面201,该设置界面201包括预设通话功能的设置选项202。手机1响应于用户对设置界面201中预设通话功能的设置选项202的触发操作,可以显示图2所示的预设通话功能设置界面203。该设置界面203包括预设通话功能的开关204。开关204用于开启或关闭预设通话功能。其中,手机1的预设通话功能开启后,如图2所示,手机1可以在设置界面203中展示支持与手机1实现预设通话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a和平板电脑3)的标识。手机1可以支持用户从该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中选择与手机1实现上述预设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3)。之后,手机1接听到其他设备(如手机2)的来电或者手机1请求与其他设备(如手机2)进行语音通话时,手机1可以通过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支持用户10使用平板电脑3与使用手机2的用户20进行移动通话。
图2所示的设置界面1中还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功能的开关205和蓝牙功能的开关206。其中,开关205用于开启或关闭Wi-Fi功能,开关206用于开启或关闭蓝牙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持与手机1实现预设通话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备预设通话功能和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且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和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持与手机1实现预设通话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备预设通话功能和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和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并且与手机1登录了同一账号的电子设备。例如,该账号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厂商的云服务器注册的账号。或者,当预设通话功能是由第三方应用提供的功能的情况下,该账号可以为用于登录第三方应用的账号。
同样的,平板电脑3的预设通话功能可以是平板电脑3自带的系统功能,也可以是由第三方应用提供的功能。在平板电脑3设置预设通话功能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手机1设置预设通话功能的介绍,这里不予赘述。当然,也可以在平板电脑3上设置允许与平板电脑3实现预设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手机1。具体的设置方法,可以参考手机1设置允许与手机1实现预设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由上述说明可知,手机1可以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预设通话功能,通过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将手机1的移动通话转移至平板电脑3上。即用户可以使用手机1接听或拨打电话,也可以使用平板电脑3接听手机1的来电或者使用平板电脑3控制手机1拨出电话。
在相关技术中,基于预设通话功能,在平板电脑3使用手机1的通话服务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不稳定、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被关闭等情况,都会直接导致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结束(即通话被挂断)。如此,容易发生因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不稳定、用户误触关闭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导致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话方法。该方法中,平板电脑3使用手机1的移动通话服务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响应于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不稳定、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等事件,手机1不会直接挂断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而是停止通过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由手机1与手机2继续进行移动通话。如此,可以减少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可以是上述手机1。本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手机1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摄像头180,显示屏190,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1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手机1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手机1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0,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1,摄像头19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1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60,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BT)与平板电脑3建立蓝牙连接。基于建立的蓝牙连接,手机1可以向平板电脑3发送音频数据,还可以接收来自平板电脑3的音频数据。又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1还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60,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无线局域网(WLAN)与平板电脑3建立Wi-Fi连接。基于建立的Wi-Fi连接,手机1可以向平板电脑3发送音频数据,以及接收来自平板电脑3的音频数据。
手机1通过GPU,显示屏19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0和应用处理器。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手机1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80,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80反馈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80中。摄像头180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80,N为大于1的正整数。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手机1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
内部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该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0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1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0中的指令,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0与平板电脑3建立蓝牙连接,以及与平板电脑3进行短距离数据交互,以通过平板电脑3实现通话等功能。内部存储器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建立了蓝牙连接后,手机1可以将平板电脑3的蓝牙地址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0中。
手机1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手机1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手机1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手机1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SIM卡接口191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1,或从SIM卡接口191拔出,实现和手机1的接触和分离。手机1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手机1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
以下实施例中的移动通话方法可以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电子设备100中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话方法。以下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子设备是图1B所示的手机1,第二电子设备是图1B所示的平板电脑3,第三电子设备是图1B所示的手机2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其中,手机1和平板电脑3均支持短距离无线通信。如图1B所示,手机1和平板电脑3建立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和/或Wi-Fi连接等。当然,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其中,手机1和平板电脑3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的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相关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手机1与平板电脑3中均开启了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之后,手机1与平板电脑3可以建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
手机1与平板电脑3可以仅建立了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如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也可以建立了两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如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和第二无线通信连接)。该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与第二无线通信连接不同。例如,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是Wi-Fi连接,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是蓝牙连接;或者,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是Wi-Fi连接,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是蓝牙连接。以下实施例中,以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是Wi-Fi连接,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是蓝牙连接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手机1和手机2支持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用于实现移动用户与固话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例如,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手机1和手机2可以建立移动通话连接。基于该移动通话连接手机1与手机2可以进行移动通话。该移动通话可以为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在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可以不支持移动通信网络,但平板电脑3可以通过预设通话功能使用手机1的移动通话服务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也可以支持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平板电脑3可以通过预设通话功能使用手机1的移动通话服务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
如图4A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建立了Wi-Fi连接。请参照图4A,其示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S401-S404。
S401.手机1与手机2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移动通话连接,移动通话连接用于支持手机1与手机2进行第一移动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手机1呼叫手机2,请求与手机2建立移动通话连接;或者,可以由手机2呼叫手机1,请求与手机1建立移动通话连接。手机1与手机2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移动通话连接的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可以是视频通话或者语音通话。其中,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时,手机1可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2发送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手机1也可以接收来自手机2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时,手机1可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2发送音频数据,手机1也可以接收来自手机2的音频数据。
S402.手机1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其中,预设通话功能用于支持在平板电脑3上使用手机1的移动通话服务与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手机1和平板电脑3开机后,可以自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也可以由用户手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手机1和平板电脑3均开启预设通话功能之后,手机1即可将上述第一移动通话转移到平板电脑3,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即上述第二移动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10在手机1上接听来自手机2的来电通话,或者,用户10在手机1上向手机2拨出语音通话并且该语音通话被接通之后,由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即上述S40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手机1和平板电脑3建立Wi-Fi连接之后,并且手机1和平板电脑3均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手机1接收到来自手机2的移动通话请求;此时,该移动通话请求可以由手机1转移到平板电脑3上进行提醒,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上同时对移动通话请求进行提醒。用户10直接在平板电脑3上接听该移动通话请求对应的来电通话,也可以进入上述S402所描述的状态。其中,手机1和平板电脑3建立Wi-Fi连接之后,并且手机1和平板电脑3均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手机1接收到来自手机2的移动通话请求时,可以仅在平板电脑3上就该移动通话请求进行提醒(如响铃提醒或振动提醒等),也可以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上同时就该移动通话请求进行提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和平板电脑3建立Wi-Fi连接之后,并且手机1和平板电脑3均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用户10也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3上使用手机1的移动通话服务向手机2拨出语音通话且该语音通话被接通之后,同样可以进入上述S402所描述的状态。
其中,如图4B所示,S402具体可以包括S402a至S402j。其中:
S402a.平板电脑3采集第一音频数据。
S402b.平板电脑3通过Wi-Fi连接向手机1发送第一音频数据。
S402c.手机1接收第一音频数据。
S402d.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2发送第一音频数据。
S402e.手机2接收并播放第一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具体可以包括:平板电脑3实时采集模拟声音信号,对该模拟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音频信号。在该实施例中,S402b中,平板电脑3通过Wi-Fi连接向手机1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是数字音频信号;S402c中,手机1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是数字音频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S402c接收到第一音频数据后,可以直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2转发该第一音频数据。手机2接收到该第一音频数据(即数字音频信号)后,可以对该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模拟声音信号,然后播放该模拟声音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采集第一音频数据具体可以包括:平板电脑3实时采集模拟声音信号。在该实施例中,S402b中,平板电脑3通过Wi-Fi连接向手机1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是模拟声音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S402c接收到第一音频数据后,可以对该模拟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音频信号。S402d中,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2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是数字音频信号。S402e中,手机2接收到该第一音频数据(即数字音频信号)后,可以对该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模拟声音信号,然后播放该模拟声音信号。
S402f.手机2采集第二音频数据。
S402g.手机2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1发送第二音频数据。
S402h.手机1接收第二音频数据。
S402i.手机1通过Wi-Fi连接向平板电脑3发送第二音频数据。
S402j.平板电脑3接收并播放第二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2采集第二音频数据具体可以包括:手机2实时采集模拟声音信号,对该模拟声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音频信号。在该实施例中,S402g中,手机2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手机1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是数字音频信号;S402h中,手机1接收的第二音频数据是数字音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S402h接收到第二音频数据后,可以直接通过Wi-Fi连接向平板电脑3转发该第二音频数据。平板电脑3接收到该第二音频数据(即数字音频信号)后,可以对该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模拟声音信号,然后播放该模拟声音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S402h接收到第二音频数据后,也可以对该数字音频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得到模拟声音信号。S402i中,手机1通过Wi-Fi连接向平板电脑3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是模拟声音信号。S402j中,平板电脑3接收到该第二音频数据(即模拟音频信号)后,可以直接播放该模拟声音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同时执行S402a-S402e与S402f-S402j,也可以先执行S402a-S402e,再执行S402f-S402j;还可以先执行S402f-S402j,再执行S402a-S402e。本申请实施例对S402a-S402e与S402f-S402j执行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其中,在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的情况下,手机1可以直接将该语音通话转移到平板电脑3中,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语音通话。在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的情况下,手机1将该视频通话转移到平板电脑3中,可以自动将视频通话降级为语音通话。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还可以由用户选择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的第二移动通话是语音通话还是视频通话。具体的,手机1可以发出提示信息(如第三提示信息),该第三提示信息用于请求用户选择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手机1响应于用户对第三提示信息的选择操作1,可以确定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手机1响应于用户对第三提示信息的选择操作2,确定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
示例性的,手机1可以显示图4C所示的视频通话界面410,在该视频通话界面410中包括第三提示信息411,如“移动通话将由手机1转移至平板电脑3,请选择是否将视频通话切换为语音通话?”。该第三提示信息411还可以包括“是”选项和“否”选项。上述选择操作1可以是用户对“否”选项的点击操作。上述选择操作2可以是用户对“是”选项的点击操作。
进一步的,手机1响应于用户10对第三提示信息411中的“是”选项或者“否”选项的点击操作,将移动通话转移至平板电脑3。然后,手机1可以展示图4C所示的主界面412。该主界面412中包含第四提示信息413,第四提示信息413用于提示用户10当前正在通话中,移动通话已转移至平板电脑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在执行S401之后,可以如图4D中420所示场景。在手机1执行S402之后,可以是如图4D中421所示场景。具体的,在图4D中421所示场景中,手机1接收来自平板电脑3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向手机2发送第一音频数据;手机1还接收来自手机2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并向平板电脑3发送第二音频数据。
S403.手机1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事件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事件: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
应理解,如果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则表示手机1不能再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手机1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具体可以如图4E所示,用户10在手机1的预设通话功能设置界面430中触发预设通话功能的开关431,手机1响应于这一触发操作,关闭手机1中的预设通话功能。
上述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具体可以是平板电脑3响应于用户10对平板电脑3中预设通话功能的开关的触发操作,关闭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
在可能的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关闭预设通话功能后,可以向手机1发送第一指示消息,该第一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在该实施例中,手机1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和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具体可以为:手机1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示消息,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和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如果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不能再通过Wi-Fi连接传输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也就是说,手机1不能再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和Wi-Fi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手机1中的Wi-Fi功能关闭,具体可以如图4F所示,用户10在手机1的设置界面432中触发Wi-Fi功能的开关433,手机1响应于这一触发操作,关闭手机1中的Wi-Fi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具体可以是平板电脑3响应于用户10对平板电脑3中Wi-Fi功能的开关的触发操作,关闭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在可能的一些实施例中,平板电脑3关闭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之后,向手机1发送第二指示消息,该第二指示消息用于指示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在该实施例中,手机1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和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具体可以为:手机1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指示消息,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和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如果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Wi-Fi信号质量较差。此时,即使手机1可以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和Wi-Fi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也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可以理解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则第一强度阈值为Wi-Fi信号强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受到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距离的影响。具体可以如图4G所示,用户10在利用平板电脑3使用手机1的移动通话服务与手机2进行第一移动通话时,用户10可能携带平板电脑3在移动。当用户10携带的平板电脑3与手机1距离较近(如图4G所示场景434)时,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高于第一强度阈值。而当用户10携带平板电脑3移动到与手机1距离较远的位置(如图4G所示场景435)时,则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可能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当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距离太远导致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手机1响应于该第一事件,可以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和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综上所述,当发生上述第一事件时,手机1无法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或者,手机1在平板电脑3上可以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如此,为了保证用户10与用户20可以正常进行移动通话,手机1可以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而是执行S404,由手机1直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具体可以包括:手机1不再接收来自平板电脑3由平板电脑3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也不再将来自手机2的第二音频数据发送至平板电脑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响应于第一事件,还可以发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手机1与手机2的移动通话将由平板电脑3转移至手机1。例如,手机1可以显示图4H所示的第一提示信息440,如“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到手机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到手机1的原因。例如,手机1可以显示图4I所示的第一提示信息441,如“手机1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到手机1”。又例如,手机1可以显示图4I所示的第一提示信息442,如“手机1的Wi-Fi信号差,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到手机1”。
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一提示信息440、第一提示信息441和第一提示信息442均是展示在手机1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事件,手机1也可以向平板电脑3发出上述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在平板电脑3中展示。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展示第一提示信息。
S404.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第三移动通话。
其中,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予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S402时,可以如图4J中443所示场景。在手机1执行S403和S404之后,可以如图4J所示444所示场景;如场景444所示,手机1不再利用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而是直接由手机1与手机2进行第三移动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的情况下,该第三移动通话是语音通话。在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的情况下,该第三移动通话是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还可以由用户选择手机1与手机2进行第三移动通话是语音通话还是视频通话。具体的,手机1可以发出提示信息(如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请求用户选择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手机1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操作,可以确定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手机1响应于用户对第三提示信息的第二选择操作,确定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
示例性的,手机可以显示图4K所示的第二提示信息450,如“移动通话将由转移至平板电脑3手机1,请选择转移后的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该第二提示信息450还可以包括“语音通话”选项和“视频通话”选项。上述第一选择操作可以是用户对“视频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上述第二选择操作可以是用户对“语音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
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提示信息450展示在手机1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也可以指示平板电脑3发出上述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在平板电脑3上展示。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上展示第二提示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还可以是预先由用户10设定好的。示例性的,用户10可以在手机1中预先设定当第一移动通话为视频通话时,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此时,在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第三移动通话时,可以将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当然,用户10也可以将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设定为语音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若手机1与平板电脑3均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手机1可以将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第一移动通话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转移到平板电脑3上。由平板电脑3通过平板电脑3与手机1之间的第一无线连接,以及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在进行上述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一事件,则表示手机1无法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或者,手机1可以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手机1可以将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而不是直接挂断手机1与手机2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由上述说明可知,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可以仅建立了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如Wi-Fi连接或者蓝牙连接,也可以同时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如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
以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为Wi-Fi连接,第二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为例,在手机1通过Wi-Fi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Wi-Fi连接不可用,手机1还可以由利用Wi-Fi连接切换到利用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上述Wi-Fi连接不可用,具体可以包括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或者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也就是说第一事件为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或者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时,手机1可以切换为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请参照图5A,其示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建立了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该方法在S403之后,在S404之前,还包括S501和S502。其中:
S501.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其中,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方法,可以参考S402中“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502.手机1响应于第二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具体的,第二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蓝牙功能关闭。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则手机1不能再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
与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Wi-Fi功能关闭类似的,如果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蓝牙功能关闭,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不能再通过蓝牙连接传输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二音频数据。也就是说,手机1不能再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和蓝牙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
与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类似的,如果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蓝牙信号质量较差。此时,即使手机1可以利用手机1和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和蓝牙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也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可以理解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则第二强度阈值为蓝牙信号强度阈值。
综上所述,当发生上述第二事件时,手机1无法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或者,手机1在平板电脑3上可以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如此,为了保证用户10与用户20可以正常进行移动通话,手机1可以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而是执行S404,由手机1直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移动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具体可以包括:手机1不再接收来自平板电脑3由平板电脑3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也不再将来自手机2的第二音频数据发送至平板电脑3。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建立了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手机1在通过Wi-Fi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第一事件,不是直接通过手机1与手机2进行第三移动通话,而是尝试利用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而手机1在通过蓝牙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二事件,则表示手机1无法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或者,手机1可以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手机1再将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在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频繁转移,可以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事件是手机1或平板电脑3的Wi-Fi功能关闭,或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手机1执行S403之后,执行S501之前,可以先检测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蓝牙连接的蓝牙信号是否满足通信条件。若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蓝牙连接的蓝牙信号满足通信条件,手机1则可以切换到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具体的,如图5B所示,在S403之后,S501之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500。相应的,S501可以替换为S501a。
S500.手机1检测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
其中,手机1检测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相关介绍,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予赘述。
S501a.若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强度阈值,则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如果蓝牙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可以利用蓝牙功能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并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手机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
在手机1执行S501a的情况下,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二事件,手机1将会执行S502和S404。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事件具体可以为:手机1或平板电脑3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者手机1或平板电脑3的蓝牙功能关闭,或者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与S501a对立的,如果手机1在执行S500得到的结果为蓝牙信号不满足通信条件(如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强度阈值),则手机1将不会执行S501和S502,而是直接执行S404。在本实施例中,S404具体为:若蓝牙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手机1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手机2进行第三移动通话(图中未示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手机1通过Wi-Fi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若手机1检测到第一事件,手机1先对检测手机1和平板电脑3的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如果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强度阈值,手机1才会通过蓝牙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如果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可以利用蓝牙连接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手机1将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如此,可以避免手机1从Wi-Fi连接切换到蓝牙连接的无效切换带来时间的浪费,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事件为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的情况下,手机1响应于第一事件可以执行S500和S501a。然而,在手机1执行S501a的过程中,用户10可能随时在移动,移动过程中可能导致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降低,而手机1与平板电脑3的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也可能会增强。
因此,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二事件,可以检测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若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强度阈值,则手机1可以再次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Wi-Fi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事件具体可以是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
上述实施例中,手机1和平板电脑3之间建立了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在手机1先后利用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支持平板电脑3与手机2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二事件,不会直接将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而是再次对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如果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强度阈值,则手机1再次通过Wi-Fi连接支持在平板电脑3中进行上述第二移动通话。只有所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的信号强度均不能满足对应的通信条件,手机1才会将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即,在手机1将移动通话转移到平板电脑3中进行的情况下,只要预设通话功能、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均未关闭,至少有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的信号强度满足对应的通信条件,则表示手机1可以利用该满足通信条件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在平板电脑3上实现手机1的移动通话功能,并且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在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频繁转移,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在实际场景中,上述第一事件为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者Wi-Fi功能关闭的两种情况,可能是由用户10主动触发的。即,用户10主动关闭手机1或平板电脑3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Wi-Fi功能。若用户10主动触发预设通话功能或Wi-Fi功能关闭,则用户10很有可能并不希望结束手机1和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此时,以手机1和平板电脑3种仅建立了Wi-Fi连接为例,手机1响应于上述两种情况之一的第一事件,可以执行上述S403和S40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事件为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并非用户10主动触发。以Wi-Fi连接为Wi-Fi直连为例,Wi-Fi直连的信号强度通常可以用于表征Wi-Fi直连的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信号强度越强表示距离越近,信号强度越弱则表示距离越远。由此可知,Wi-Fi直连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时,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距离较远。
可以理解地,在手机1执行S402的过程中,用户10必定处于平板电脑3位置附近。如果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距离较远,用户10通常难以快速的移动到手机1附近。此时如果手机1检测到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即便手机1将移动通话转移回手机1,用户10也无法使用手机1继续与用户20继续进行移动通话。因此,在手机1检测到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时,可以直接结束手机1和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
具体的,请参照图6,其示出本实施例中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事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Wi-Fi功能关闭的情况下,该方法在S402之后,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一事件,手机1可以执行S403-S404;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三事件,该手机1可以执行S601。其中:
S601.手机1响应于第三事件,结束手机1与手机2的移动通话。
其中,第三事件包括: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仅建立了Wi-Fi连接。在手机1通过Wi-Fi连接将移动通话转移到平板电脑3的情况下,如果手机1检测到Wi-Fi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距离较远。此时,响应于上述第三事件,手机1控制结束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之后,用户10无法及时的使用手机1继续与用户20进行移动通话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与Wi-Fi直连类似的,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也可以用于表征蓝牙直连的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信号强度越强表示距离越近,信号强度越弱则表示距离越远。由此可知,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时,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距离较远。
如果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建立了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在手机1执行S501时,若手机1检测到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距离较远。此时,即便将移动通话转移回手机1,用户10也无法及时的从平板电脑3附近移动到手机1附近,并使用手机1与用户20继续进行移动通话。因此,手机1响应于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可以结束手机1和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
具体的,如图7所示,其示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事件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蓝牙功能关闭的情况下,该方法在S501之后,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二事件,手机1可以执行S502和S404;如果手机1检测到第四事件,该手机1可以执行S701。其中:
S701.手机1响应于第四事件,结束手机1与手机2的移动通话。
其中,第四事件包括: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建立了Wi-Fi连接和蓝牙连接。在手机1通过蓝牙连接将移动通话转移到平板电脑3的情况下,如果手机1检测到蓝牙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则表示手机1与平板电脑3之间距离较远。此时,响应于上述第四事件,手机1控制结束手机1与手机2之间的移动通话。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由平板电脑3转移回手机1之后,用户10无法及时的使用手机1继续与用户20进行移动通话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其中,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手机1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为第一电子设备。具体的,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如手机1)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1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计算机可以是电子设备,如手机1。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了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移动通话连接,所述移动通话连接用于支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一移动通话;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了所述预设通话功能,所述预设通话功能用于支持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上使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服务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移动通话;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所述第二移动通话,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并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向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音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事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所述预设通话功能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建立了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不同;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所述第二移动通话之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所述第二移动通话;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事件,停止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所述第二移动通话;
其中,所述第二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所述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三事件,结束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
其中,所述第三事件包括: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发出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将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转移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或语音通话,所述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
所述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与所述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相同,或者,所述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与所述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所述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
在所述停止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所述第二移动通话之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移动通话连接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请求用户选择所述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二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
所述存储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话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计算机中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通话方法。
CN202210471472.X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014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1472.XA CN117014843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38486 WO2023207130A1 (zh) 2022-04-28 2022-12-12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1472.XA CN117014843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843A true CN117014843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1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1472.XA Pending CN117014843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843A (zh)
WO (1) WO20232071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827B (zh) * 2014-10-29 2018-05-1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转移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KR20160051977A (ko) * 2014-10-30 2016-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255075A (zh) * 2016-07-18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讯事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138937B (zh) * 2019-05-07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727289A (zh) * 2020-05-25 2021-11-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通话方法
CN113099026A (zh) * 2021-04-28 2021-07-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7130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8937B (zh) 一种通话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653398B2 (en)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087012B (zh) 一种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327613B (zh) 一种基于语音通话翻译能力的协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078330A1 (zh) 一种基于语音通话的翻译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043219A1 (zh) 一种蓝牙回连方法及相关装置
EP4192057A1 (e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thod, wearable device, and system
CN110602312B (zh) 通话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5685A (zh) 蓝牙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2789934B (zh) 一种蓝牙服务的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993226B (zh) 支持双卡的终端设备中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175254A1 (zh) 通话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2335294B (zh)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4554012B (zh) 来电接听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14843A (zh)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466324B (zh) 呼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697438B (zh) 一种利用智能设备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889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708674B (zh) 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277351A1 (en) Wi-fi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6744275A (zh)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装置
CN116932122A (zh) 硬件共享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