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052A -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052A
CN117014052A CN202210461277.9A CN202210461277A CN117014052A CN 117014052 A CN117014052 A CN 117014052A CN 202210461277 A CN202210461277 A CN 202210461277A CN 117014052 A CN117014052 A CN 117014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warding
information
time
relay
ampl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12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矛
刘凤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12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0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6889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55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35Control of relay amplifier g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该第一波束为该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该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第一信号的时间单元,该放大增益为该第一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该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中继设备根据上述信息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转发第一信号,辅助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中继设备在转发信号时对信号的干扰,提高传输性能。并且,针对时间单元粒度的第一信息也可以实现网络设备更精确地管理中继设备的放大转发功能,进一步提高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中继设备辅助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场景下,中继设备转发信号时,中继设备的放大电路会给信号带来噪声,当中继噪声传输到接收端时,会对接收端带来噪声干扰,影响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性能。因此,如何降低中继设备在转发信号时对信号的干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中继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中继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中继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中继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可以包括: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该第一波束为该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该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信号的时间单元,该放大增益为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该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该中继设备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或者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该中继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转发该第一信号。
基于上述方案,在中继辅助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场景下,通过网络直接管理中继的放大转发功能,如直接控制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等参数,能够降低中继设备在转发信号时对信号的干扰,提高传输性能。并且,针对时间单元粒度的第一信息也可以实现网络设备更精确地管理中继设备的放大转发功能,进一步提高传输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该转发时间。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与下行控制信息的联合指示方式,使得网络设备对中继设备的管理更加灵活、快捷、及时,进一步提高传输性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该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该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还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还对应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设备根据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和生效时间确定该起始时间,该生效时间为该中继设备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与该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设备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或者,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该中继设备从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生效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中继设备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包括:该中继设备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该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该中继设备根据该第二字段和该第三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该时间长度确定该下行控制信息的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该时间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和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还用于指示转发方向,所述转发方向包括上行转发和/或下行转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和该第一波束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与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中继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该第一波束为该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该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信号的时间单元,该放大增益为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该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该网络设备向该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或者,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中继设备的该第一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该转发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该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该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还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从该中继设备接收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该网络设备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为该中继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的时间与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该网络设备向该中继设备发送该生效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该第二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还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且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该时间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和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还用于指示转发方向,所述转发方向包括上行转发和/或下行转发。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和该第一波束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该转发方向对应的信号。第二方面及各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相关的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中继的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处理单元和/或通信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通信设备(如网络设备,又如终端设备)。当该装置为通信设备时,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如网络设备,又如终端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当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中继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通信设备(如网络设备,又如终端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如网络设备,又如终端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获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器输出和接收、输入等操作,也可以理解为由射频电路和天线所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网络设备和中继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图1中的(b)和图1中的(c)分别示出了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中继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中的(a)和图2中的(b)分别示出了中继放大转发信号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控制中继方法100的示意性框图。
图4示出了第一信息相关的时间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生效时间k和时间长度T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生效时间k和时间长度T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第一信息指示波束索引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第一信息指示波束索引和转发时间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第一信息指示放大增益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第一信息指示通断控制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第一信息联合指示波束和放大增益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波束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中继的装置200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中继的装置300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4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WiFi系统或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本申请中的基站(base station)或网络设备,可以是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信号,或接收来自基站的信号。UE也可以称为终端、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的中继或中继设备具有信号转发功能,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中继还可以对信号的载波频率进行搬移,或者还可以将信号解调后重新调制再转发,或者还可以将信号降噪后再转发。因此中继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形式:放大转发、解调转发、移频转发、降噪转发。此外,中继还有另外的一种形态,称为反射器,或者称为反射面,或者其它可能称号: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反射阵列,智能反射阵列(intelligent reflecting array),反射器,智能反射器,反射设备(backscatterdevice),无源设备(passive device),半有源设备(semi-passive device),散射信号设备(ambient signal device)。中继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终端。如果考虑网络侧对中继的控制能力,可以分为非智能中继、智能中继;或者,非网络控制中继设备(uncontrolled repeater)、网络控制中继设备(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NetConRepeater)。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控制智能中继进行更多增强性能的功能,例如,中继发送功率控制、中继放大增益控制、中继波束扫描控制、中继预编码控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的功能也可以由基站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中继的功能也可以由中继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中继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下面结合图1分别介绍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中继设备的结构。图1中的(a)、图1中的(b)和图1中的(c)分别示出了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中继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的(a)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收发器103,收发器103包括发射机1031、接收机1032和天线1033。如图1中的(b)所示,网络设备2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收发器203包括发射机2031、接收机2032和天线2033。接收机1032可以用于通过天线1033接收传输控制信息,发射机1031可以用于通过天线1033向网络设备20发送传输信息。发射机2031可以用于通过天线2033向终端设备10发送传输控制配置信息,接收机2032可以用于通过天线2033接收终端设备10发送传输信息。如图1中的(c)所示,中继30逻辑上包含多个部分,有信号收发单元303和304、控制器301、信号放大器302等一个或者多个,用于实现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通信和信令交互、信号放大等。信号收发单元303包括发射机3031、接收机3032和天线3033。信号收发单元304包括发射机3041、接收机3042和天线3043。中继设备的控制器也称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或者终端(Terminal)、或者固定终端(fixed terminal,FT),其它部分框图可以构成无线射频单元(radio unit,R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分布式射频单元(distributedradio unit,DRU)等。例如下行通信时,其中一个信号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20的信号,另外一个信号收发单元用于把放大后的接收信号转发给终端设备10。另外,控制器还可以借助信号收发单元303或304与网络设备20或终端设备10进行通信。例如,控制器通过信号收发单元与基站通信,用于中继与基站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以及波束对准等;还可以用于接收基站的配置/指示信息,从而方便基站控制中继器的工作时间、工作状态、或工作方式等;或者用于接收终端的触发信号,从而使得中继根据需要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再例如,控制器还能够根据基站指示信息或者自身测量信息,确定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例如放大倍数、相位)。应该理解,其中各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例如信号放大器是多个,分别对应不同的极化方向或者中继无线射频通道。
网络设备和UE可以直接通信。但是,由于网络设备与UE之间的路损高,使得UE可能无法与网络设备直接通信。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借助中继,辅助基站和UE之间通信。一种复杂度比较低的中继方法是中继直接将接收信号放大后转发。如图2所示,当网络设备101与终端设备102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时,在通信系统中增加中继设备103,使其辅助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之间通信。一般情况下,在中继设备侧有两个天线面板(或者,两个天线),一个天线面板(或一个天线)用于中继设备103与网络设备101通信(该天线面板称为回传侧天线面板,或该天线称为回传侧天线),另一个天线面板(或另一个天线)用于中继设备103与终端设备102通信(该天线面板称为接入侧天线面板,或该天线称为接入侧天线)。考虑接入侧天线面板的波束能力,进一步分为单波束转发(图2中的(a))、多波束转发(图2中的(b))。如图2中的(b)所示,中继设备的每个天线面板,可以由多个(包括两个以及两个以上)天线构成,单个天线面板上可以形成波束。中继设备103回转侧的波束将来自网络设备101的信号放大后,经由接入侧的波束将该放大后的信号转发至终端设备,在中继设备103接入侧的波束转发信号时,需要将该波束对准终端设备102,以获得比较好的传输性能。其中,中继设备在转发信号时,会对信号进行放大转发,从而给信号带来噪声。当中继产生的噪声传输到接收端时,会对接收端带来噪声干扰。在网络中,如果中继对信号放大倍数过高,一方面,使得中继转发信号输出功率比较大,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则是带来干扰;另一方面,甚至可能导致中继功放进入饱和区,转发信号畸变使得接收端无法正确解调。
如果考虑终端侧有波束能力(例如,高频终端)。考虑终端能够朝向多个方向,如图1中的(d)所示。图1中的(d)示出了终端打向多个方向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d)中天线1033模块中,一个方框代表一个数字通道,方框中的F为数字预编码权值;一个移相器(圆圈加斜箭头)代表一个模拟通道,连接一个阵子,实际中可以是一个移相器控制多个阵子,或者移相器与阵子之间交叉连接。天线阵列1辐射信号朝第一个方向(即对应第一个空域滤波),……,天线阵列M辐射信号朝第M个方向(即对应第M个空域滤波)。在图1中的(d)中,可以认为有M个空域滤波,空域滤波m可以指图中的数字权值Fm=[Fm,1;…;Fm,K]、或者模拟权值Gm、或者混合模数权值FmGm。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可以认为任意L个天线阵列的空域滤波构成一个空域滤波。例如,M个天线阵列构成一个空域滤波,具体指以下任意一个:[F1;…;FM]、[G1;…;FM]、[F1G1;…;FMGM]。
网络设备和中继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与图1中的(d)类似。
目前,网络设备能够对终端设备进行直接管理,但是在通过中继设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场景下,对于网络设备如何直接管理中继还没有对应方案。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介绍本申请涉及的一些技术用语。
1、波束(beam):波束是一种通信资源。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成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具体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形技术。不同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波束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信息。可选的,可以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是一个波束。一个波束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用于传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探测信号等,例如,发射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可以理解的是,形成一个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天线端口集。
在使用低频或中频频段时,可以全向发送信号或者通过一个较宽的角度来发送信号,而在使用高频频段时,得益于高频通信系统较小的载波波长,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布置很多天线阵子构成的天线阵列,发送端以一定波束赋形权值发送信号,使发送信号形成具有空间指向性的波束,同时在接收端用天线阵列以一定波束赋形权值进行接收,可以提高信号在接收端的接收功率,对抗路径损耗。
波束包括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发射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天线阵列对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进行加强或削弱接收的分布。
在目前的NR协议中,波束可通过天线端口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QCL)关系体现。具体地,两个同波束的信号具有关于空域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的QCL关系,即协议中的QCL-Type D:{Spatial Rx parameter}。波束在协议中具体地可以通过各种信号的标识来表示,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的资源索引,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ous signal/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PBCH block或SSB)的索引,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的资源索引,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的资源索引。
波束一般和资源对应,例如进行波束测量时,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不同的波束发送不同的资源,终端反馈测得的资源质量,无线接入网设备就知道对应的波束的质量。在数据传输时,波束信息也是通过其对应的资源来进行指示的。例如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configuration indication,TCI)字段,来指示终端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波束的信息。
2、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QCL):准共址QCL关系用于表示多个资源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通信特征,对于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多个资源,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配置。具体的,具有QCL关系的天线端口对应的信号中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也可以称为QCL参数)可用于确定与该天线端口具有QCL关系的另一个天线端口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参数,或者,两个天线端口间的参数差小于某阈值。其中,所述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时延扩展(delay spread),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平均时延(average delay),平均增益,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s)。其中,空间接收参数可以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简称AOA)、平均AOA、AOA扩展、离开角(angle ofdeparture,简称AOD)、平均离开角AOD、AOD扩展、接收天线空间相关性参数、发送天线空间相关性参数、发射波束、接收波束以及资源标识。
3、放大增益:
适用于中继,可以与功率控制对应。例如,接收信号接收功率为P_R(单位:分贝毫瓦dBm),放大增益为G(单位:分贝dB),则输出功率(即发送功率)为P_T=G+P_R(单位:分贝毫瓦dBm)。在反射面涉及的通信系统中,放大增益可以对应为反射损耗。
4、通断控制:
也称为开关管理、ON-OFF control,即控制中继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进一步可以区分上行通断控制、下行通断控制。
5、时间单元:
泛指时间的单位。示例性的,本申请中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子帧(subframe)、时隙(slot)、符号、物理时隙、可用时隙、时隙的第一符号、物理时隙的第一符号、可用时隙的第一符号等。其中,所述符号(例如,第一符号)可以是时域符号(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等。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中继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3中的(a)所示,第一信息用于管理中继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转发。
S101,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转发方向。
其中,这里第一信息指示的波束为后续中继设备转发信号时使用的波束;转发时间为中继设备转发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例如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时隙,或者,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放大增益为中继设备转发信号时采用的放大增益,这里的放大增益也可以是信号放大倍数或者信号转发功率;通断控制可以理解为对中继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转发方向包括上行转发和/或下行转发,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信息分别控制中继对下行信号和/或上行信号的转发。下行转发为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中继设备向终端设备转发该信号;上行转发为终端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信号,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转发该信号。
应理解,第一信号的转发方向包括下行转发和/或下行转发。示例性地,第一信号的转发方向为下行转发的情况下,可以参考S102-a、S102-b;第一信号的转发方向为上行转发的情况下,可以参考S103-a、S103-b。
应理解,第一信息指示的波束可以是接入侧波束,或者,回传侧和接入侧波束对。一般情况下,回传侧波束比较固定,即中继可以在长时间内,基于固定的回传侧波束进行通信即可;可能有部分情况,例如中继具有隔离度在线实时测量能力时,则可能涉及最佳接入侧、回传侧波束的匹配,此时可以考虑同时切换接入侧波束和回传侧波束。回传侧波束固定时,则第一信息指示的波束为接入侧波束;回传侧波束不固定时,回传侧波束与接入侧波束配对,该配对信息由中继和网络设备之间提前约定,此时第一信息同时指示了回传侧波束和接入侧波束。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基于接入侧波束进行指示,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信息指示接入侧波束为例进行介绍。
可选地,转发时间中包括多个时间单元的情况下,转发时间中不同的时间单元对应的波束、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转发方向等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网络设备对中继的控制可以精确到一个时间单元的级别。
示例性地,这里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和/或配置信息。其中,指示信息可以是以下一个或者多个的联合:基于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element,MAC-CE)、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以及系统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下发给终端设备或中继,配置信息可以承载在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RMSI)、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1、SIB2、SIB3,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a access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下行控制信息(down 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以及系统信息中的任意一项。
S102-a,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相应地,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信号。
S102-b,中继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UE转发该下行信号,相应地,UE接收来自中继设备的该下行信号。
S103-a,UE向中继设备发送上行信号,相应地,中继设备接收来自UE的上行信号。
S103-b,中继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向网络设备转发该上行信号,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中继设备的该上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信息可以控制中继设备对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转发的场景中,图3中的(a)仅为示例,并不限定要既要执行S102-a、2-2和S103-a、3-2,即,可以只进行S101、S102-a和S102-b,或者,只进行S101、S103-a和S103-b。
如图3中的(b)所示,第一信息仅用于管理中继对上行信号的转发,只执行图3中的(a)中的S101、S103-a和S103-b,且第一信息中指示的转发方向为上行。如图3中的(c)所示,第一信息用于管理中继对下行信号的转发,只执行图3中的(a)中的S101、S102-a和S102-b,且第一信息中指示的转发方向为下行。
本申请实施例,在中继辅助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场景下,通过网络直接管理中继的放大转发功能,能够降低中继设备在转发信号时对信号的干扰,提高传输性能。
下面通过具体示例,从四个方面分别进一步介绍方法100中第一信息。
第一方面,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转发时间,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
应理解,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为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的集合,在该时间集合内,中继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转发。例如,该时间集合可以对应一个时间窗,或者,该时间集合可以对应一个时间段,或者,该时间集合也可以包括非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
应理解,本申请中,时间单元可以是时隙,例如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ms、0.5ms、0.25ms、0.125ms等。
应理解,本申请中,时间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OFDM符号。
在发明中,主要基于转发时间为时隙来展开讨论,实际中可以将转发时间替换成其他任意时间单元。
例如,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转发时间,中继设备在该时间集合内放大转发的信号包括第一信号。
a,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可以理解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或者,中继设备可以根据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可以理解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间单元的数量。
例如,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第一字段用于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窗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例如,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第一字段和第三字段确定,或者根据第一、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确定,或者可以根据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确定,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文的“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a、第一信息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数量”中的(1)的示例1至示例3,在此不多赘述。
可选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还对应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可以理解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第一个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例如,中继可以根据现有的方式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该起始时间可以理解为该时间集合的第一个时间单元。
b,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或者用于确定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或者,中继设备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
中继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例如,该配置信息包括中继开启和关闭放大转发的周期,中继开启和关闭放大转发的周期可以用于确定中继放大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集合的时间长度。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a、第一信息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数量”中的(2)的示例。
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还对应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中继可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例如,该配置信息包括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配置周期,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配置周期可以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b、中继设备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点或起始时间”中的(3)的示例。再例如,该配置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或载波频率范围,子载波间隔和/或载波频率范围可以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b、中继设备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点或起始时间”中的(5)和(6)的示例。
可选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可以对应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第一个可配置的转发时间。即,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可以配置多个转发时间,这些可配置的转发时间中的最小值,即对应为起始时间。
c,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
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还对应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中继设备可以根据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和生效时间确定所述起始时间,所述生效时间为所述中继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本申请对于如何确定生效时间给出以下几种示例。
示例1,生效时间基于中继能力信息确定。比如,中继设备根据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再比如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由网络设备根据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生效时间,相应地,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生效时间。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a、中继设备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点或起始时间”中的(1)的示例。
示例2,生效时间基于中继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其中,子载波间隔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频率范围可以是中继设备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信息隐式确定的。比如,中继设备根据中继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生效时间。再比如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由网络设备根据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生效时间,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生效时间,相应地,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生效时间。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a、中继设备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点或起始时间”中的(4)的示例。
可选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二信息。
第二方面
第一信息还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且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时间长度。中继设备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会周期性地根据第一信息转发信号。
具体可以参见“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a、第一信息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数量”中的(4)的示例。
第三方面,第一信息的大小
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情况下,中继设备根据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时间长度确定下行控制信息的大小。
具体可以参见“八、如何确定第一信息(例如DCI)的大小”中的示例。
第四方面,第一信息如何联合指示以下至少两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转发时间内基于第一波束转发第一信号。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二、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波束”中的a和b对应的描述。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转发时间内基于放大增益转发第一信号。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三、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放大增益”中的a和b对应的描述。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第一波束、放大增益转发第一信号。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六、第一信息如何联合指示上述一至五的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信息”中的a对应的描述。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转发时间中的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第一信号。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四、第一信息如何指示通断控制”中的a对应的描述。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第一波束转发第一信号。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二、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波束”中的“b、第一信息还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中(1)的示例1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对应的描述。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放大增益转发第一信号。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三、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放大增益”中的“b、第一信息还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中(1)的示例1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对应的描述。
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转发时间内基于第一波束、放大增益转发第一信号。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放大增益和第一波束转发第一信号。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转发时间中的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第一波束转发第一信号。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转发时间中的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放大增益转发第一信号。例如,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转发时间中的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第一波束、放大增益转发第一信号。以上五个示例分别具体可以参见下文的“六、第一信息如何联合指示上述一至五的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信息”中的b、d、e、f、c对应的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信息配置或指示波束的实现方式,下面介绍基站和网络之间,从波束索引、作用到实际天线的过程。
1.基站和中继事先知道中继侧波束的信息。方式可以是,通过提前配置好。或者中继上报。
a)提前配置的信息,或者上报的信息里面,可以包括波束索引、波束索引对应的覆盖区域。
2.基站指示中继波束索引。基站可以先确定需要中继帮忙改善覆盖的区域,然后根据对应关系,找到对应的波束索引。基站将索引指示下去。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降低指示开销(相比将中继的权值直接配置下去)。
3.中继基于波束索引,找到对应的权值。此时可以在对应的覆盖区域打出波束。
以波束索引仅指中继接入侧(面向UE的一侧)天线所对应的波束为例,双方约定的表格可以如表1所示。波束索引和天线阵子的加权系数,可以通过多级对应关系,最终确定。后面实施例会有解释:RRC+DCI两级索引关系,对应了实际波束的索引。表1中,不是所有信息都需要,可以是只存储其中一列,或者存储多列。
表1
波束索引 天线阵子上的加权系数 覆盖区域
C0 F0 A0
C1 F1 A1
表2中,波束索引同时对应中继回传侧(面向基站或上一级中继)、中继接入侧(面向UE或下一级中继的一侧)天线所对应的波束为例。波束索引和天线阵子的加权系数,可以通过多级对应关系,最终确定。
表2
注意:我们这里面波束、天线阵子上的加权系数、权值这几个概念等价,对应的协议用语可以为空域滤波器(spatial filter)。例如,发送波束即发送空域滤波(spatialdomain transmission filter),例如接收波束即发送空域滤波(spatial domainreceiver filter)。
下面结合图12简单介绍一下波束覆盖范围。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波束或波束集合的二维覆盖范围的示意图。其中,图12中的(a)为覆盖区域为方形的示意图,即波束或波束集合的覆盖区域是二维的。图12中的(a)中一个方框代表一个波束集合或者一个波束的覆盖范围。图12中的(a)中仅示意相邻波束的覆盖范围,波束集合或波束之间的覆盖范围可以有重叠。中继设备接入侧波束的覆盖范围可以近似对应到阵列天线成型中水平方向(horizontal)和垂直方向(vertical)共同定义的区域。例如x轴对应到水平方向,y轴对应到垂直方向。一个波束或者一个波束集合的覆盖范围可以定义为3dB角度的宽度(角度的宽度还可以是其它值,例如5dB、6dB),即与最强波束增益相差3dB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区域。图12中的(b)示出了极坐标区域中对应的覆盖区域,其中某一个波束或波束集合的覆盖区域为区域abcd,半径起始位置为半径结束位置为/>角度起始位置为θ1,角度结束位置为/>
为了实现本申请提供的控制中继的方法100,下面还将从以下八个方面介绍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转发时间;
二、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波束;
三、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放大增益;
四、第一信息如何指示通断控制;
五、第一信息如何指示转发方向;
六、第一信息如何联合指示上述一至五的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信息;
七、如何确定第一信息用于控制中继设备;
八、如何确定第一信息(例如DCI)的大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详细说明以上几点内容。
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
首先,结合图4介绍一下第一信息相关的时间。t0为中继设备接收第一信息的时间,t0为第n个时间单元,t1为第一信息的生效时间,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t0和t1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k个时间单元。换句话说,t1可以是第n+k个时隙/OFDM符号,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可以从第n+k个时隙/OFDM符号后的一个或多个时隙开始生效。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为T个时间单元,其中,k和T都是正整数。如图4中的(a)所示,t0为时隙0,k=3,t1为时隙3。如图4中的(b)所示,t0为第n个OFDM符号,t0与t1之间的间隔为k个OFDM符号,t1为第n+k个OFDM符号。如图4中的(c)所示,t0为时隙0,k=3,t1为时隙5,第n+k个时隙为时隙3,t1为时隙3之后第x个时隙,x为正整数。以x=2为例,t1为时隙5如图4中的(d)所示,t0为时隙0,k=3,第n+k个时隙为时隙3,t1为时隙3之后第x个OFDM符号,x为正整数。
其中,指示转发时间的方式可以理解为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具体可以参见下文中a、的描述)和起点(具体可以参见下文中b、的描述)。其中,转发时间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以k个时间单元为3个时隙、T个时间单元为5个时隙为例进行示意,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并且,本申请中的其他附图中涉及的时隙的个数也均为示例,对本申请不造成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以一个时间单元为一个时隙进行说明。
a、第一信息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数量
以第一信息为DCI为例,DCI指示了T个时间单元,即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继根据DCI,在T个时隙内转发信号。
(1)例如,中继根据配置信息(例如RRC)确定时间单元的个数T。
示例1,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中继终端根据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确定T。第一字段用于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配置列表,第一字段的长度为K,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第二字段配置能够使用的最大值为n0。(公式1),其中/>表示向上取整。例如,第一字段长度为10,每个时隙的配置信息长度为/>那么,/>图4(a)中时隙3~时隙7总共5个时隙。
示例2,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字段和第三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配置列表,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第三字段的最大值为n1,n1用于指示中继支持的最大波束数量,或者,n1用于指示中继在某个配置下中继设备能够使用的波束数量(或者,被激活的波束的数量、被启用的波束的数量),中继终端根据第一字段和第三字段确定T。(公式2)。/>
示例3,配置信息指示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的配置列表,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第二字段配置能够使用的最大值为n0,第三字段的最大值为n1,n1用于指示中继支持的最大波束数量,或者,n1用于指示中继在某个配置下放大转发时能够使用的最大波束数量,中继终端根据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确定T。(公式3)。
示例性地,第一字段为slotRepeatingList,第二字段为slotRepeatingIndication,第三字段为slotBeamList,具体配置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字段(如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等)给出的示例并不对本申请造成限定,这些字段还可以是具备类似功能的其他的字段。这些字段可以是同一个配置信息中的,也可以是不同配置信息中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maxNrofControlledRepeatingPerSet是最大的网络控制中继转发配置集合数量。
repeatingComb表示放大转发配置组合,包含索引号repeatingCombId和时隙放大转发配置列表slotRepeatingList,slotRepeatingList可以配置多个时隙的放大转发配置。maxNrofSlotRepeating是一个配置集合中,可配置的最大时隙数量(实际中,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间单元的数量可以小于最大的数量,即T≤可配置的最大时隙数量)。repeatingPeriod表示该放大转发配置组合对应的时间周期信息。例如,时间周期信息可以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长度,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窗的长度(或宽度)。进一步地,时间周期信息还可以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或时间窗)的起始时间。
slotRepeating表示转发方式配置参数;slotRepeatingIndication是时隙放大转发配置指示,其中n0表示每个slotRepeating配置能够使用的最大值(能够配置的最大数量)。可选地,slotRepeatingIndication用于确定以下至少一项:该时隙的放大转发方式、该时隙对应的放大增益(或者放大转发功率)。
slotBeamList表示转发波束配置,或者时隙中候选波束的集合;maxNrofSlotBeams是一个时隙中,可配置的波束数量,其中n1表示每个slotBeamList配置能够使用的最大值。示例性地,这里的n1可以是中继支持最大波束数量。或者,这里的n1是中继在某个配置下,放大转发时能够使用的最大波束数量,比如在配置信息中的一个字段取值为0时,放大转发时能够使用的最大波束数量为3,即n1=3;在该字段取值为2时,放大转发时能够使用的最大波束数量为1,即n1=1。假设字段maxNrofSlotBeams为1,或者,假设slotBeamList中只配置了一个波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式3。
进一步地,其中部分配置信息可以用于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的所有转发时间(或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所有转发时间对应的配置信息相同),则可以将这些配置信息提前。例如,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中,各个转发时间的候选波束集合slotBeamList相同,即各个转发时间对应的候选波束来自相同的集合。
可选地,以n0=4为例,字段slotRepeatingIndication指示的值和对应的指示信息可以如表3所示。
可选地,以n0=4为例,字段slotRepeatingIndication指示的值和对应的指示信息可以如表4所示。
表3
表4
取值(value) 指示信息(indication)
0 放大增益G0
1 放大增益G1
2 放大增益G2
3 预留
其中G0、G1和G2为整数。
可选地,以n0=4为例,字段slotRepeatingIndication指示的值和对应的指示信息可以如表5所示。
表5
取值(value) 指示信息(indication)
0 转发功率P0
1 转发功率P1
2 转发功率P2
3 预留
其中P0、P1和P2为整数。可选地,这里的转发功率是单个资源元素上对应的功率(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EPRE)。
可选地,以上字段slotRepeatingIndication配置信息仅用于以下场景:基于DCI指示中继放大转发。
示例性地,如上所述,DCI的大小可以根据配置信息指示的T确定,实际用于放大转发的时间包括的时间单元的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T,本申请将实际用于放大转发的时间称为实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例如,配置信息包括第四字段,第四字段指示了实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比如第四字段为slotOffset,T=5,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为如图8中(e)的所示的时隙0-时隙4,slotOffset的取值分别为0,1,3。slotOffset=0,指示时隙0,slotOffset=1,指示时隙1,slotOffset=3指示时隙3。因此实际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为图8中(e)所示的时隙0、时隙1、时隙3。即,在图8(e)中,DCI的大小为9个比特,DCI大小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公式4或5或6。
(2)T的大小可以根据中继的通断信息确定。
即,如果中继的开启和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周期为T',则可以确定T的长度为时间周期T'内开启放大转发的时隙数量。可以由配置信息分别配置T个时隙的放大转发,例如这里的配置信息可以是repeatingComb,repeatingComb中包括了T个slotRepeating字段,那么可以确定字段数量就是T。再例如,如图5中的(a)所示,配置信息指示了T’内的时隙开启或关闭方法转发功能的情况。ON表示所在时隙开启放大转发功能,OFF表示所在时隙关闭放大转发功能,T'=6,T=3,即T为T'中的3个开启放大转发(ON)的时隙。这里的T’可以是网络设备指示的,或者也可以是预配置在中继的。
(3)T的大小可以根据中继的上行和下行时分双工配置(time division duplex–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TDD-UL-DL-Config)确定。
即,T的大小为TDD-UL-DL-Config对应的时隙周期的长度。
示例1,与图3中的(a)所示的场景对应,T可以用于中继转发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
示例2,与图3中的(b)所示的场景对应,T的大小为TDD-UL-DL-Config对应的时隙周期中上行时隙的长度,此时,控制信息仅控制中继的上行放大转发。
示例3,与图3中的(c)所示的场景对应,T的大小为TDD-UL-DL-Config对应的时隙周期中下行时隙的长度,此时,控制信息仅控制中继的下行放大转发。例如,如图5中的(b)所示,下行时隙用下行(downlink,DL)标识,上行时隙用上行(uplink,UL)标识,T”为TDD-UL-DL-Config对应的时隙周期中下行时隙的长度,T”=7,T=4,即TDD-UL-DL-Config周期中的4个下行时隙。
可选地,在示例2和示例3中,第一信息还包括用于指示转发方向的指示信息。在示例2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在示例3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
其中,T个时隙可以连续,也可以非连续。例如,T个时隙中,相邻的两个时隙之间等间隔,例如图5中的(a);再例如,相邻的两个时隙之间的间隔不相等,例如图5中的(b)。
(4)第一信息周期性生效,即中继接收到第一信息后,该第一信息后续周期性重复生效。
如图5中的(c)所示,x为第一信息重复生效的周期数量,第一信息从t1开始生效后,持续生效了x+1个周期,生效的总时间长度为T(x+1)个时隙。换句话说,生效的总时间长度可以理解为,在该总时间长度内,中继的根据第一信息转发信号;在这段时间之外,则中继转发信号时可以不参考该第一信息。
例如,生效的周期的数量(或者生效的总时间长度)可以根据计时器(timer)来确定。其中计时器的起始时间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的接收时间或者生效时间确定。再例如,定时器的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换句话说,生效的周期的数量(或者生效的总时间长度)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例如,可以由配置信息直接指示生效周期的数量或者预设时长。
再例如,生效的周期数量可以由网络设备指示。比如,第一信息还包括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生效的周期数量。
b、中继设备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点或起始时间。
在本申请中也可以称为生效时间,或者,接收DCI的时间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之间的间隔(如图4中的k个时隙)
(1)k是根据中继的能力确定的。例如,本申请中涉及的中继的能力可以包括下行数据处理能力类别、下行控制信息处理能力,在这里统一说明。
例如,能力强的中继,可以采取比较小的k,即生效时间离DCI接收时间更近。例如,表6和表7中,中继能力和k的对应关系。
示例1,中继设备根据自身能力确定k。
示例2,中继的能力可以由中继上报给基站,基站根据中继的能力,确定出控制中继DCI生效的时间或k,从而进行调度。比如,基站根据中继能力确定出k,向中继设备发送了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k的取值。相应地,中继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k的取值。示例性地,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该指示信息。
这里的示例2的好处在于,由基站确定生效时间,可以减少基站调度与中继时间失配而造成中继无法辅助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信号传输的情况。
(2)根据中继辅助网络设备和UE之间通信时的业务需求确定k
例如,可以采取比较小的k,以适应突发或时延敏感的业务;再例如,可以采取比较大的k,以适应时延不敏感的业务。例如,表6和表7中,中继能力和k的对应关系。
(3)根据配置信息确定k
例如,生效时间与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配置周期(TDD-UL-DL-Config)有关。具体地,可以是离接收第一信息最近的、下一个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配置周期的起始时隙。例如,如图6所示,时隙4和时隙9为上行时隙,其余时隙为下行时隙,以第一信息为DCI为例,时隙5就是离接收DCI最近的、下一个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配置周期的起始时隙。
(4)根据kref确定k
示例1,kref的取值与中继能力对应。例如,kref为k可取的最小值,即中继需要在kref对应的时间才能生效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功能。有多种能力的中继,可以分别对应多个对应k可取的最小值kref。例如,中继类型与kref的取值可以是表6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k0,k1,…为整数。
表6
中继类型(或中继能力) kref
NCR-0 k0
NCR-1 k1
…… ……
kref可以是由中继上报给基站的,还可以是预设定的。示例性地,kref是中继接收DCI和执行DCI中指令所需要的k的最小值,即生效时间k≥kref
示例2,kref的取值与中继能力、子载波间隔对应,例如,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7所示。表7中的中继类型还可以是中继能力,子载波间隔索引μ还可以是在载波间隔SCS,子载波间隔索引与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的对应关系可以是SCS=15×2μ,μ=0,1,2……。其中,k’0,k’1,…和l0,l1,…为整数。这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根据DCI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确定的。例如,对于下行的时隙或OFDM符号,这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理解为DCI(对应的PDCCH)的子载波间隔直接确定。对于上行的时隙或OFDM符号,这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理解为DCI(对应的PDCCH)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行转发数据的子载波间隔直接确定。
表7
示例3,kref的取值与载波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有关,例如,其对应关系可以如表8所示。其中,k”0,k”1,k”2,…为整数。
表8
(5)根据kref和koffset确定k
例如,k=mkref+nkoffset,m和n为系数,特别地,n=0时,即为上述(4);n=m=1时,k=kref+koffset
示例性地,kref可以根据上述(4)中的方式确定,koffset根据基站配置信息或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或者koffset为预定义的值,或者,koffset的取值与子载波间隔索引μ(或子载波间隔SCS)相关,或者,koffset的取值与载波频率范围有关。
其中,根据子载波间隔索引μ(或子载波间隔SCS)确定koffset的方式可以参考(4)中的示例2,将kref替换为koffset。可选地,用于确定koffset和kref的子载波间隔索引可以不同。类似地,根据FR确定koffset的方式可以参考(4)中的示例3,将kref替换为koffset。可选地,用于确定koffset和kref的FR可以不同。
(6)根据子载波间隔确定k
而在实际系统中,上行和下行的多个时隙,可能采取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甚至在相同时间上,不同信道、不同频段采取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因此,(6)中确定生效时间的方式精确到了时间单元的粒度(即以一个时隙的长度,或者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
例如,下行的时隙或OFDM符号k根据DCI(对应的PDCCH)的子载波间隔直接确定。再例如,上行的时隙或OFDM符号k根据DCI(对应的PDCCH)的子载波间隔和/或上行转发数据的子载波间隔直接确定。示例性地,这里的DCI可以是用于携带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给中继设备的DCI。
再例如,下行的时隙或OFDM符号k的时间长度,根据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例如,基站配置多个参考值,DCI指示其中的一个。再例如,下行和上行采取不同的时间。此时,上行的时间和下行的时间,分别可以基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确定。
(7)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直接指示k的取值。
例如,基站和中继设备可以预配置如表9所示的映射关系。基站向中继设备指示表9的第一列中的任意一项,中继设备确定对应的k的取值。其中,其中,k1,k2,k3,k4为整数。
表9
指示信息比特位 k
00 k1
01 k2
10 k3
11 k4
下面详细介绍第一信息的格式和信令设计,即以下二至七项。
二、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波束
第一信息包括波束索引。中继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根据波束索引确定用于转发信号的波束。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包括的波束索引可以以转发时间为粒度进行指示。比如,第一信息可以通过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和波束索引,来实现针对时隙粒度/OFDM符号粒度来指示波束索引。下面以转发时间为一个时隙为例进行介绍,但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在这里统一说明。
下面介绍第一信息包括波束索引外,第一信息还可以隐式指示或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a、第一信息还隐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指示的波束索引和转发时间的时隙索引存在对应关系。
网络设备为中继设备配置T个时隙的波束,中继可以使用NAC个波束,则可以采取个比特,分别指示各个时隙的波束。其中NAC为中继被激活的波束个数。以NAC=8、第一信息为DCI为例,指示方式如图7中的(a)所示。其中,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可以是隐含确定的,即第一个字段(比特0-2)用于指示波束#k0,对应第(n+k)个时隙;第二个字段(比特3-5)用于指示波束#k1,对应第(n+k+1)个时隙;依此类推。其中,n为DCI接收时隙,k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上文。
可选地,其中NAC可以根据确定高层参数(例如,RRC)确定。例如,NAC是根据第五字段确定的,第五字段用于表示该时隙中可能被指示使用的波束集合,NAC可以是第五字段中配置的波束数量。作为一个示例,第五字段为slotBeamList,表示该时隙中可能被指示使用的波束集合,NAC是slotBeamList字段中配置的波束数量。具体地,中继在一个时隙中最多可能使用的波束数量为NBeams(例如,NBeams=maxNrofSlotBeams),slotBeamList指示波束集合其中,In∈{0,1,…,NBeams-1},n=0,1,…,NAC-1。
可选地,#k0对应波束集合I中第#k0个波束(或者波束索引)、#k1集合I中第#k1个波束(或者波束索引);依次类推。
作为一个示例,NBeams=16,NAC=8,I={0,2,4,6,8,10,12,14}为例,表示中继最大有16个波束,其中高层配置了该时隙可以使用的8个波束为0、2、4、…、14。其中,#k0=2,指示波束4;#k1=0,指示波束0;……。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通过RRC配置NAC个波束后,还可以通过MAC-CE刷新(或更新)该NAC个波束,换句话说,通过MAC-CE重新激活新的NAC个波束。例如,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配置的slotBeamList中,指示的波束集合网络设备在第二时间,通过MAC-CE将波束集合刷新为/>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刷新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波束。通过该方式,能够降低更新配置信息时的开销和代价。
可选地,某个时隙中,RRC配置NAC=1个波束。则中继在该时隙固定采取该波束进行放大转发。进一步地,如果MAC-CE刷新(或更新)了该波束,则可以按刷新后的波束进行放大转发。在这种情况下,DCI不需要针对该时隙进行波束指示。一种做法是,DCI中没有字段用于指示该时隙的波束;另一种做法是,DCI中波束指示对应的字段,用于指示其它信息。另外,DCI还是可以指示该时隙的通断信息、功率信息、转发方向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NAC<2m,其中m为整数。此时,DCI中的波束索引指示只需要NAC个值,剩下的一个或多个索引可以用于指示其它信息。例如,该一个或多个索引中的一个索引用于指示:中继关闭放大转发。例如,字段的值0,1,…,NAC-1用于指示波束索引,字段的值NAC指示中继关闭放大转发。
可选地,实际情况下,考虑中继波束切换需要时间,T个时隙还可以是间隔生效,例如,波束索引只对应时隙n+k之后时隙索引为奇数的时隙。再例如,波束索引只对应时隙n+k之后时隙中的部分OFDM符号。比如,该部分OFDM符号可以是时隙n+k之后的时隙中的前面N个OFDM符号,或者时隙n+k之后的时隙中的后面N个OFDM符号。示例性地,N=13。
可选地,T个时隙中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时隙,在该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每个时隙中,网络设备需要指示多个波束,那么需要多个字段来分别指示该每个时隙中的多个波束。例如,以NAC=8、第一信息为DCI为例,时隙3中网络设备需要指示2个波束,指示方式如图7中的(b)所示。其中,第四个字段(比特9-11)和第五个字段(比特12-14)分别用于指示时隙3对应的波束#k3和波束#k4。示例性地,一个时隙是否需要由多个字段指示多个波束,可以根据上述一、第一信息如何指示转发时间中的a中的配置信息确定。
b、第一信息还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可以是指T个时间单元内各个波束作用的具体时间。
(1)DCI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示例1,网络设备为中继设备配置T个时隙的波束,中继可以使用NAC个波束,则可以采取个比特,分别指示各个时隙的波束。其中NAC为中继被激活的波束个数。DCI中比特0至T-1用于指示转发时间,比特T至/>个比特中每/>个比特用于指示一个时隙对应的波束索引。以T=5、NAC=8、第一信息为DCI为例,指示方式如图8中的(a)所示。比特0-4指示转发时间,以位图形式举例,转发时间为从第k个时隙开始为11111,即从第k个时隙开始的时隙0至时隙4。比特5-7用于指示波束#k0,且与时隙0对应,比特8-10用于指示波束#k1,且与时隙1对应,以此类推。
一种实现方式中,图8中的(a)中,如果比特0-4中某个比特表示关闭放大转发,则该比特对应的字段指示的波束信息不生效,或者说不使用该比特对应的字段指示的波束信息指示的波束。例如,比特0-4中第i个比特,对应的波束指示由比特5+3i-7+3i指示。如果比特i=1指对应关闭放大转发,则对应的比特8-10指示的波束不生效,中继在该时隙不转发比特8-10指示的波束(或者不使用比特8-10指示的波束)。应理解,某个比特表示关闭放大转发,可以理解为该比特对应的时间指示信息可以间接指示或隐式指示该比特关闭放大转发。例如图10所示,比特0-4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比特分别用于指示时隙1和时隙3关闭放大转发,具体可以参见图10对应的描述。该实现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联合指示波束和通断控制。
可选地,中继可以根据时间指示信息和波束指示信息的优先级确定DCI指示的转发时间。例如,波束指示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时间指示信息的优先级。具体可以参照上文结合图10的示例。再例如,时间指示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波束指示信息的优先级。以图8中的(a)为例,如果比特0-4指示11111,则时隙0-时隙4都需要转发波束,而比特11-13没有指示波束,则时隙2不转发第一信号。
示例2,该T=5个时隙还可以是非连续配置的,即转发时间包括的多个时隙之间有间隔。具体地,如图8中的(b)所示,比特0-4的时间指示信息的字段是10100,时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生效的时隙,第一个字段(比特5-7)用于指示波束#k0,且对应10100中第一个位置为1的时隙,第二个字段(比特8~10)用于指示波束#k2,且对应比特10100中第二个位置为1的时隙。
示例3,如图8中的(c)所示,比特0-4的时间指示信息的字段是10100,时间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生效的时间段,即第一个字段(比特5-7)用于指示波束#k0,且对应10100中的第一个位置为1的时隙到下一个位置为1的时隙之间的时间段,即时隙1和时隙2,第二个字段(比特8~10)用于指示波束#k2,且对应时隙3、时隙4和时隙5。
示例4,DCI指示的波束与高层信令相关。高层信令可以是RRC消息配置,或者,RRC配置后被MAC-CE激活的。例如,如图8中的(d)所示,RRC配置波束集的图案。波束ki是来自{kia,kib,kic,kid},i=0,1,3,4;ki以及kia,kib,kic,kid为中继的波束索引。即这里的示例4与示例1的区别就在于,该示例通过波束集指示波束。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示例4的基础上,将示例4中RRC配置的波束集的图案替换为不区分时隙的图案,换句话说,T个时隙使用公共的图案。
再例如,时间信息还可以指示相邻波束之间的间隔,或者对应波束生效的时间段。例如,如果DCI指示的波束位于长度为T的时间段,则还可以采取最多个比特指示一个时间间隔。如果时间段指示有n个波束,则总共可以采取/>个比特指示各个相邻波束之间的间隔。
更进一步地,一个(不一定是所有)时隙中有多个波束需要指示,则对应的时隙包含两个字段。是否包含多个字段(指示多个时间),可以根据实施例一中的配置信息确定。
(2)配置信息(例如RRC)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可以理解为,由配置信息中的第四字段代替(1)中示例的DCI中时间指示信息,来指示实际转发时间,或者,第四字段指示相对时间,即在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窗)中的相对时间。
例如,第四字段为slotOffset,slotOffset取值为0,1,3,分别对应时隙0、时隙1、时隙3。如图8中的(e)所示,比特0-2和slotOffset=0对应,比特0-2指示波束#k0,中继可以根据DCI和配置信息确定在时隙0转发波束#k0,。类似地,中继确定在时隙#1转发波束#k1,在时隙3转发波束#k3。可选地,其中时隙0为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DCI中各个字段的先后顺序可以预定义,图示中仅为举例,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DCI中各个字段的数量可以预定义,或者由RRC配置信息确定,图示中仅为举例,例如图8中的(b)、(c)中波束指示信息的字段的数量为2,但并不做限定,在这里统一说明。
c、未被配置和/或未被指示波束的时隙对应的波束可以为预设波束,或者说,如果转发时间内的某个时隙中未被配置波束,则该时隙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设置为某个波束。
例如,未被配置波束的时隙可以理解为未被RRC配置波束、由DCI指示波束的时隙;未被指示波束的时隙可以理解为被RRC配置波束、未被DCI指示波束的时隙。具体地,可以是slotRepeating字段未配置slotBeamList字段。
例如,某个时隙中继转发波束采取的预设波束为某个同步/广播信号块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或者中继转发某个SSB使用的波束。
例如,某个时隙中继转发波束采取的预设波束为某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或者中继转发某个CSI-RS使用的波束。
例如,某个时隙中继转发波束采取的预设波束为物理随机接入(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信号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或者中继转发波束PRACH使用的波束。
例如,某个时隙中继转发波束采取的预设波束为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或者中继转发波束SRS使用的波束。
例如,下行中继转发波束时的预设波束与上行中继转发波束时的预设波束可以不相同。
应理解,为未被配置波束的时隙选择波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采取预设方式确定未被配置波束的时隙对应的波束,有利于降低信令开销,且减少中继对控制信令的检测,从而进一步降低中继实现和运行代价。
d、未被配置和/或未被指示波束的时隙,默认为关闭放大转发,或者说,则该时隙中继不转发信号。
例如,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情况成立时生效:中继在该时隙被配置至少两个候选波束,但是DCI未指示该时隙的波束信息。
例如,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情况成立时生效:中继仅被配置一个候选波束,且DCI未指示该时隙的功率信息。
例如,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情况成立时生效:中继仅被配置一个候选波束,且DCI未指示该时隙的上行/下行信息或者DCI未指示该时隙用于上行/下行传输。
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未被配置波束的时隙的放大转发功能是否开启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或者根据预配置信息确定。例如,指示/配置信息为1时,中继默认为开启放大转发;指示/配置信息为0时,中继默认为关闭放大转发。可选地,该实现方式仅对上述二中的c或d生效。
在一种实现中,一个时隙被多种配置信息分别指示。如果多种配置信息指示的信息完全相同,则中继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执行。如果多种配置信息指示不相同,则需要定义如何使用多个指示信息。例如,一个时隙包括14个OFDM符号,且该时隙被第一信息#1和第一信息#2同时指示。此时,中继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或者指示的规则,确定放大转发的参数(波束、通断、功率等)。
示例1,第一信息#1用于指示该时隙所有OFDM符号基于波束#k0进行放大转发,第一信息#2用于指示该时隙中符号10~符号13采取波束#k1进行放大转发,且#k0与#k1不相同。中继可以确定进一步地,规则为:第一信息#2用于指示周期性的放大转发,第一信息#1用于指示动态的放大转发,则中继优先执行周期性的放大转发(即第一信息#2)。此时,中继可以在符号0~符号9采取波束#k0进行放大转发,而中继可以在符号10~符号13采取波束#k1进行放大转发,具体情况可以如图8中的(f)为例。
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根据转发信号的优先级,确定转发的方式。例如,第一信息#2指示的时间(例如符号10~符号13)上,对应的转发信号(或者对应的转发波束)的优先级高,则在这些时间上,优先按照第一信息#2进行转发。例如,高优先级信号为SSB、PRACH、SIB1(或者对应的转发波束),中优先级信号为周期性信号或者周期性调度(例如,RRC配置的),低优先级信号为DCI指示的转发。
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1和第一信息#2对应的放大转发配置优先级可以根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例如,第一信息#2中还指示该信息对应的优先级。如果该优先级配置为第一值,则在第一信息#2指示的时间上,优先采取第一信息#2对应的配置进行放大转发;否则采取第一信息#1对应的配置进行放大转发。
再例如,在一个时隙中如果进行波束切换(或者有多个不同的波束转发),则波束之间切换时可以有保护时间(或者切换时间)。比如示例1中,符号0-9采取波束#k0进行放大转发,符号10~符号13采取波束#k1进行放大转发,且#k0与#k1不相同。那么用于转发波束#k0和#k1的时间之间可以由保护时间。以图8中的(g)为例,符号9被关闭(不转发信号),即为保护时间。或者,还可以是符号10被关闭(不转发信号),即为保护时间。
进一步地,在一个时隙中未被配置和/或未被指示波束的OFDM符号,默认为关闭放大转发,或者说,则该时隙中除了被配置转发的OFDM符号,中继不转发信号。例如,一个时隙中只有符号10-符号13被第一信息#2指示或配置进行放大转发,那么符号0-符号9关闭放大转发,具体可以如图8中的(h)所示。
三、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放大增益(或功率信息,例如上文的EPRE)
第一信息包括放大增益的索引。中继设备接收到第一信息后,根据放大增益的索引确定第一信号的放大增益。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包括的放大增益的索引可以针对时隙粒度进行指示。比如,第一信息可以通过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和放大增益的索引,来实现针对时隙粒度的指示放大增益。
下面介绍第一信息包括放大增益的索引外,第一信息还可以隐式指示或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例如上文涉及的k和T。
a、第一信息还隐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b、第一信息还显式指示转发时间的相关信息
上述a和b分别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这里的放大增益指示信息,可以是指相对增益,即参考某个信号的放大增益G,叠加差值Δ。例如,可以参考二、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波束中的a和b,其中,将波束的指示信息替换成放大增益的指示信息即可。其中,波束#k0替换成增益G+Δ0,波束#k1替换成增益G+Δ1,以此类推。
第二种实现方式,这里的功率指示信息,可以是指功率调整,即参考某个信号的发送功率P,叠加差值Δ。例如,可以参考二、第一信息如何指示波束中的a和b,其中,将波束的指示信息替换成放大增益的指示信息即可。其中,波束#k0替换成功率P+Δ0,波束#k1替换成功率P+Δ1,以此类推。
后文以第一种实现方式为例进行介绍,第二种实现方式与之类似,区别在于:相对增益替换成功率调整,放大增益替换成发送功率。
可选地,下行放大转发和上行放大转发的放大增益(或功率信息)指示方式不相同。例如,下行放大增益(或者功率)相对固定或者RRC配置,上行放大增益(或者功率)通过DCI动态指示。即,DCI中仅指示上行时隙的放大增益。由于下行接收功率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基于本方式,可以降低指示开销(即下行放大增益指示信息更少甚至不需要)。
c、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未被配置和/或未被指示放大增益的时隙的放大增益可以基于预设增益确定。其中,预设增益可以是预定义的时间(或信号)对应的放大增益,或者预设增益是最近一次被配置的增益值。
例如,未被配置放大增益的时隙可以理解为未被RRC配置放大增益、由DCI指示放大增益的时隙;未被指示放大增益的时隙可以理解为被RRC配置放大增益、未被DCI指示放大增益的时隙。
例如,如果一个DCI中某个时隙未被配置放大增益信息,则采取预设增益作为该时隙的实际放大增益。
例如,某个时隙放大转发采取的预设增益为某个同步/广播信号块放大转发时的增益,或者放大转发某个SSB所在时间的放大增益。可选地,该时隙的波束与该SSB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相同。
例如,某个时隙放大转发采取的预设增益为某个CSI-RS放大转发时的增益,或者放大转发某个CSI-RS所在时间的放大增益。可选地,该时间的波束与该CSI-RS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相同,或者具有相同的QCL信息。
例如,某个时隙放大转发采取的预设增益为PRACH信号放大转发时的增益,或者放大转发PRACH所在时间的放大增益。可选地,该时间的波束与该PRACH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相同,或者具有相同的QCL信息。
例如,某个时隙放大转发采取的预设增益为SRS放大转发时的增益,或者放大转发SRS所在时间的放大增益。可选地,该时间的波束与该SRS对应的中继转发波束相同,或者具有相同的QCL信息。
例如,下行放大转发时的预设增益与上行放大转发时的预设增益可以不相同。具体地,可以是下行放大转发增益G0和上行放大转发增益G1相差Δ2,即G0=G1+Δ2。当Δ2小于0时(即上行采取更大的增益),有利于改善上行覆盖能力。
应理解,采取预设方式,有利于降低信令开销,且减少中继对控制信令的检测,从而进一步降低中继实现和运行代价。
d、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CI中仅包含一个放大增益的字段。
例如,该一个放大增益是针对该DCI配置的T个时隙,如图9中的(a)所示,T个时隙中有下行时隙和上行时隙,而DCI中仅包含一个指示放大增益的字段,该配置适用于T个时隙中的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
再例如,该一个放大增益是针对该DCI配置的T个时隙中的上行时隙,如图9中的(b)所示。
再例如,该一个放大增益是针对该DCI配置的T个时隙中的下行时隙,如图9中的(c)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的(a)、(b)、(c)中的s、3、4、6仅用于示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e、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CI配置两个增益,分别针对T个时隙中下行时隙和上行时隙。
T个时隙中的下行时隙放大增益相同,T个时隙中的上行时隙放大增益相同;但是上行时隙放大增益和下行时隙放大增益不相同,如图9中的(d)所示。
应理解,当功率配置信息为放大转发功率时,则可以根据转发功率,以及路损参考信号(pathloss reference signal),确定该时隙对应的放大增益。例如,转发功率为P(单位为分贝毫dBm),路损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单位为分贝毫dBm),则放大增益G满足:G=P-RSRP。可选地,路损参考信号可以由网络配置信息指定,网络配置信息例如可以是DCI或RRC消息。或者,路损参考信号对应波束索引,根据波束索引确定路损参考信号。
四、第一信息如何指示通断控制;
a、显式指示
在一种实现中,以T=5为例,通过字段(比特0~4)指示T个时隙的通断信息,这里以位图(bitmap)形式为例,即一个比特对应一个时隙的通或断(ON或OFF)。例如,如图10所示,DCI的通断信息为10101。则对应时隙0、时隙2、时隙4处于中继开启状态(即放大转发接收到的信号),其它时隙处于关闭状态(即不转发信号)。换句话说,在第一信息指示转发时间的基础上,还显示指示转发时间内的时间单元的通断信息的情况下,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用于转发信号,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不转发信号。
b、隐式指示
在另一种实现中,通断信息通过DCI以外的其它配置信息隐式指示(或间接指示)。例如,中继在一段时间上,配置有波束、放大增益等参数信息,则这段时间可以处于“通”状态,放大并转发信号;否则中继在这段时间处于“断”状态,中继不转发信号(或关闭)。更进一步地,中继默认模式由网络设备指示信息或者预配置信息确定。例如,信息为0时,中继默认为开启放大转发,信息为1时,中继默认为关闭放大转发。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仅对上述c或d中实例生效。
c、不同信道/信号的通断控制机制不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不同信道/信号的通断控制机制不相同。例如,其中广播信道/信号(如SSB、SIB1、PRACH)等基于RRC配置信息隐含确定,用户专用(单播)信道/信号可以基于RRC以及DCI指示信息确定。其中,RRC可以用于确定周期性开启的放大转发,从而降低指示开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中继转发SSB的时间固定为开启。相应地,与该SSB对应的SIB1和PRACH的接收/发送时间也固定开启。在NR中,SSB发送的时间可以根据SSB的时间索引和SSB发送周期确定;SSB对应的SIB1可能发送的位置也可以根据SSB时间索引确定,SIB1的发送周期可以根据基站指示信息确定;SSB关联的PRACH也可以根据发送的SSB数量、PRACH资源配置信息确定。因此,网络设备指示中继设备转发SSB时间索引(或者SSB的索引)、SSB发送周期、SIB1发送周期、PRACH配置信息等至少一种,中继设备相应地可以确定转发SSB、SIB1、PRACH的时间。相应地,中继设备的通断控制可以针对SSB、SIB1和PRACH之外的信道,例如仅针对终端设备的单播信道设计通断控制(如终端专用的PDSCH、PUSCH、SRS、CSI-RS)。
在一种实现中,通断控制与波束信息、功率信息、上行和下行转发方向控制信息等至少一个联合实现。或者,在一个时隙或者OFDM符号的时间上,中继根据该时间上的波束指示信息或者功率指示信息,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例如,如果该时间上配置了中继转发波束信息,则开启中继转发功能,否则关闭。再例如,如果该时间上配置了中继转发功率信息,则开启中继转发功能,否则关闭。再例如,如果该时间上配置了中继上行或下行转发信息,则开启中继转发功能,否则关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指示开销。
五、第一信息如何指示转发方向,即第一信息指示转发下行信号和/或用于转发上行信号;
示例性地,以第一信息为DCI为例,DCI中包括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DCI仅用于上行信号的转发,或者,仅用于下行信号的转发。
另外,转发方向和上文一至四的结合可以分别参见一中的a中的(3),一中的b中的(7),三中的c。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至五的方案中,本申请对字段的先后顺序、相邻顺序不做限制。实际当中,可以按预定义的顺序进行。例如,转发时间、放大增益、波束索引先后排列;再例如,转发时间、波束索引、放大增益先后排序;再例如,波束索引、放大增益和转发时间先后排序,其中放大增益和放大增益还可以交织出现,例如下面将要介绍的方案。六、第一信息如何联合指示上述一至五的信息中的至少两项信息;
a、第一信息可以同时指示波束和放大增益。
示例1,以第一信息为DCI为例每个字段中指示波束信息的比特数量、指示放大增益信息的比特数量分别根据配置信息确定,两者总的数量预定义。如图11中的(a)所示,每个字段联合指示一个时隙的波束和放大增益。可选地,以每个字段包括4个比特为例,每个字段中,固定2个比特指示波束信息,固定2个比特指示放大增益信息。
在示例1中,DCI中分别用于指示每个时隙的波束和放大增益的比特是固定的,即DCI中用于指示每个时隙的波束和放大增益的比特总数也是固定的。
示例2,虽然DCI中用于指示每个时隙的波束和放大增益的比特总数也是固定的,但是,波束信息的比特数量和放大增益信息的比特数量在不同时隙不相同。例如,波束信息的比特数量和放大增益信息可以根据不同时隙的波束数量自适应变化。更具体地,例如,每个时隙总的比特数为4;时隙0可指示的波束数量为3个,则采取2比特指示波束,剩下2比特指示增益;时隙1可指示的波束数量为2个,则采取1个比特指示波束,剩下3比特指示增益。
另外,其它示例还可以是以上二、三的结合,不再赘述。
b、第一信息中可以同时指示波束、放大增益、转发时间。具体方式可以是以上一、二、三的结合,不再赘述。
c、第一信息中同时指示波束、放大增益、转发时间、通断控制。具体方式可以是以上一、二、三、四的结合,不再赘述。
d、第一信息中同时指示波束、放大增益、通断控制。具体方式可以是以上二、三、四的结合,不再赘述。
e、第一信息中同时指示波束、转发时间、通断控制。具体方式可以是以上一、二、四的结合,不再赘述。
f、第一信息中同时指示放大增益、转发时间、通断控制。具体方式可以是以上一、二、四的结合,不再赘述。
上述a-f仅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制仅能有以上几种组合。下面g为例,介绍DCI和RRC联合指示上述功能的实现方式。
g、DCI中指示的一个或者多个功能(波束、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转发时间、转发方向),与高层信令相关。高层信令是RRC消息配置,或者RRC配置然后被MAC-CE激活后的。
例如,RRC配置中继开启的图案(pattern)和波束集的图案,则DCI为针对这些图案设计,如图11中的(b)所示。结合RRC配置中时隙2对应的放大转发功能关闭,DCI中的四个字段分别配置了时隙0、1、3、4的波束和增益信息。DCI中配置每个字段4个比特,用于指示波束和增益信息,其中,用于指示波束信息和增益信息的比特的数量可以参考a中的方式确定。DCI指示的波束信息可以是基于RRC配置中的波束集的图样来指示,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图8中的(d)对应的描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11中的(b)中时隙0至时隙4配置的波束集是相同的,即RRC配置信息不需要针对每个时隙指示波束集。
七、如何确定第一信息用于控制中继设备
例如,控制中继的DCI,可以以专用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加扰。
比如该扰码可以复用时隙格式指示符(slot format indicator,SFI),即采取SFI-RNTI传输控制中继的DCI。再比如,该扰码还可以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RNTI,例如AF-RNTI(amplify and forwarding–RNTI)。该AF-RNTI专用于控制中继的DCI。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给中继配置多个AF-RNTI。例如,其中一个用于转发上行信号,另一个用于转发下行信号。再例如NCR-RNTI(network controlled repeater–RNTI)。
八、如何确定第一信息(例如DCI)的大小
中继设备根据配置信息(例如RRC)确定DCI的大小,随后接收DCI。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设备根据配置信息确定T的大小,随后根据T的大小以及配置信息指示的其他字段确定DCI的大小。
示例1,配置信息指示第二字段,中继设备根据第二字段和T确定DCI的大小。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第二字段配置能够使用的最大值为n0。例如,(公式4),其中,D为DCI的大小。
示例2,配置信息指示第三字段,中继设备根据第三字段和T确定DCI的大小。第三字段的最大值为n1,n1用于指示中继支持的最大波束数量,或者,n1用于指示中继在某个配置下中继设备能够使用的波束数量(或者,被激活的波束的数量、被启用的波束的数量)。例如,(公式5),其中,D为DCI的大小。
示例3,配置信息指示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中继设备根据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和T确定DCI的大小。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的介绍分别参考示例1和示例2。例如,(公式6),其中,D为DCI的大小。
示例性地,上述示例1-3中第二字段、第三字段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文中一、a、(1)部分的描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中继的装置200的示意图。该装置200包括收发单元210,收发单元210可以用于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收发单元210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可选地,该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220,处理单元220可以用于进行数据处理。
可选地,该装置200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单元220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指令和/或数据,以使得装置实现前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如中继设备,又如网络设备)执行的动作。
该装置200可以用于执行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如中继设备,又如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装置200可以为通信设备(如中继设备,又如网络设备)的组成部件,收发单元21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如中继设备,又如网络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220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如中继设备,又如网络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作为一种设计,该装置200用于执行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中继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收发单元21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该第一波束为该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该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信号的时间单元,该放大增益为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该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收发单元210,还用于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或者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2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信息转发该第一信号。
示例性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该转发时间。
示例性地,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该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该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
示例性地,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还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还对应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该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220,该处理单元220,用于根据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和生效时间确定该起始时间,该生效时间为该中继设备接收该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与该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还用于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或者,该收发单元210,还用于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该收发单元210,还用于从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生效时间。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该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情况下,该处理单元220,还用于根据该第二字段和该第三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该时间长度确定该下行控制信息的大小。
示例性地,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该时间长度。
示例性地,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和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
该装置2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2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中的(a)或图3中的(b)或图3中的(c)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另一种设计,该装置200用于执行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收发单元210,用于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该第一波束为该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该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信号的时间单元,该放大增益为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该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该收发单元210,还用于向该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或者,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中继设备的该第一信号。
示例性地,该第一信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该转发时间。
示例性地,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该第一字段用于指示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该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
示例性地,该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还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210,还用于从该中继设备接收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
该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220,该处理单元220,用于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该生效时间为该中继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的时间与该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该收发单元210,还用于向该中继设备发送该生效时间。
该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根据该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该生效时间,该第二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
示例性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且该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该时间长度。
示例性地,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转发时间内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和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转发时间中的该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该第一波束、该放大增益转发信号。
该装置200可实现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或者流程,该装置2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3中的(a)或图3中的(b)或图3中的(c)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这里的装置2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2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与中继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或者,装置2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2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中继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或者,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2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收发单元可以由收发机替代(例如,收发单元中的发送单元可以由发送机替代,收发单元中的接收单元可以由接收机替代),其它单元,如处理单元等可以由处理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
此外,上述收发单元210还可以是收发电路(例如可以包括接收电路和发送电路),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电路。
需要指出的是,图13中的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网元或设备,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中继的装置300的示意图。该装置300包括处理器310,处理器310与存储器320耦合,存储器3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310用于执行存储器3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读取存储器320存储的数据,以执行上文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处理器31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存储器320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存储器320与该处理器310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可选地,如图14所示,该装置300还包括收发器1030,收发器1030用于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例如,处理器310用于控制收发器1030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
作为一种方案,该装置3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310用于执行存储器3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中继设备的相关操作。例如,图3中的(a)或图3中的(b)或图3中的(c)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执行的方法。
作为一种方案,该装置3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310用于执行存储器3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相关操作。例如,图3中的(a)或图3中的(b)或图3中的(c)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例如,RAM可以用作外部高速缓存。作为示例而非限定,RAM包括如下多种形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系统400的示意图。该芯片系统400(或者也可以称为处理系统)包括逻辑电路41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 interface)420。
其中,逻辑电路410可以为芯片系统400中的处理电路。逻辑电路410可以耦合连接存储单元,调用存储单元中的指令,使得芯片系统400可以实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方法和功能。输入/输出接口420,可以为芯片系统400中的输入输出电路,将芯片系统400处理好的信息输出,或将待处理的数据或信令信息输入芯片系统400进行处理。
具体地,例如,若中继设备安装了该芯片系统400,逻辑电路410与输入/输出接口420耦合,逻辑电路410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420向网络设备发现消息,该消息可以为逻辑电路410根据生成的;或者输入/输出接口420可将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输入至逻辑电路410进行处理。又如,若网络设备安装了该芯片系统400,逻辑电路410与输入/输出接口420耦合,逻辑电路410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420向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可以为逻辑电路410生成的;或者输入/输出接口420可将来自中继设备的消息输入至逻辑电路410进行处理。
作为一种方案,该芯片系统4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逻辑电路4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如,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输入/输出接口42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相关的操作,如,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相关的操作。
作为另一种方案,该芯片系统400用于实现上文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操作。
例如,逻辑电路41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如,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操作;输入/输出接口420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相关的操作,如,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相关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各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中继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各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例如,该系统包含图3中的(a)或图3中的(b)或图3中的(c)所示实施例中的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例如,所述计算机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例如,前述的可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控制中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所述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信号的时间单元,所述放大增益为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所述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
所述中继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或者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号;
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转发所述第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所述转发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所述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还用于确定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还对应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和生效时间确定所述起始时间,所述生效时间为所述中继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时间与所述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生效时间,或者,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中继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
所述中继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生效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生效时间,包括:
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生效时间,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和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字段和所述第三字段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时间长度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所述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所述时间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内基于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内基于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所述第一波束、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内基于所述第一波束、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放大增益和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波束、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
11.一种控制中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波束、转发时间、放大增益、通断控制,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中继设备的接入侧波束,所述转发时间为用于转发信号的时间单元,所述放大增益为信号的放大倍数或转发功率,所述通断控制为对开启或关闭放大转发功能的控制;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中继设备的第一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其中,
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用于确定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和/或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所述转发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两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包括的时隙配置列表,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时隙放大转发配置,所述第三字段用于指示转发波束配置列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还用于确定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时间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中继设备接收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所述生效时间为所述中继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时间与所述中继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起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所述生效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生效时间,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中继设备的能力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生效时间,所述第二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载波间隔、载波频率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周期性生效,且所述放大转发时间集合的配置信息生效的时间间隔为所述时间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内基于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内基于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基于所述第一波束、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转发时间内基于所述第一波束、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通断控制指示开启放大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放大增益和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波束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转发时间中的所述通断控制指示的开启放大转发功能的时间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波束、所述放大增益转发信号。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以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2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61277.9A 2022-04-28 2022-04-28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014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1277.9A CN117014052A (zh) 2022-04-28 2022-04-28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3/086889 WO2023207553A1 (zh) 2022-04-28 2023-04-07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1277.9A CN117014052A (zh) 2022-04-28 2022-04-28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052A true CN11701405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17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1277.9A Pending CN117014052A (zh) 2022-04-28 2022-04-28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052A (zh)
WO (1) WO20232075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8556B (zh) * 2018-05-11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38919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3972969B (zh) * 2020-07-22 2023-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KR20230125012A (ko) * 2020-12-28 2023-08-2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중계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4270910A (zh) * 2021-11-26 2022-04-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中继服务链路的波束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7553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88030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US10396873B2 (en) Control signaling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CN110431813A (zh) 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用于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的方法和基站
US11930469B2 (en) Timing advance in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CN108886742A (zh) 5g新无线电中的波束成型公共信道
CN11476226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229033B2 (en) Over-the-ai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EP3644638A1 (en) Access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23021663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for plurality of uplink ban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701811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CN116601886A (zh) 用于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改进的波束跟踪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105895A (ko) 빔 선택 우선 순위
KR20230088395A (ko) 반복 전송 개량
CN112312460B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CN113905393A (zh) 一种确定波束对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23243A1 (zh) 带有mimo加速器的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25131A (zh) 一种信号转发方法、中继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2567640B (zh) 极化信息共享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5375963A (zh) 一种用于微小区基站的辐射图可配置的天线
US107986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link transmitting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1771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7014052A (zh) 控制中继的方法和装置
US11894888B2 (en) Beamformed channel busy ratio
KR101973776B1 (ko) 상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68166A (zh) 适于协同多点传输的天线校准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