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3770A -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3770A
CN117003770A CN202310668727.6A CN202310668727A CN117003770A CN 117003770 A CN117003770 A CN 117003770A CN 202310668727 A CN202310668727 A CN 202310668727A CN 117003770 A CN117003770 A CN 117003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methyl
compou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acceptable s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87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永强
王雪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6687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3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3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3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稠合嘧啶类化合物的结构式I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一种结构新颖的且具有抑制p97蛋白功能的化合物,它们作为p97蛋白抑制剂,能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诱发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可用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dc48(Cell Division Cycle 48)最早在1982年由Moir等人在酿酒酵母中分离鉴定出来,是一种ATP酶,因该蛋白与细胞周期阻滞密切相关而得名。后来Koller和Brownstein发现了一种哺乳动物同源物,将其命名为p97或含缬氨酸的蛋白质前体(Valosine Containing Protein,VCP)。哺乳动物p97由六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N-末端结构域、D1结构域、D2结构域和C-末端延伸区组成,分子量为92KD。研究表明,D1结构域参与寡聚化和六聚体的组装,是六聚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每个亚基的D1和D2结构域都包含有保守的ATP结合(Walker A)和水解(Walker B)序列,以及有效水解所必需的第二同源区域(SRH)。因此,p97共含有12个ATP酶活性位点。然而,在生理条件(37℃)下,D1结构域仅显示弱的ATP酶活性,而D2结构域具有较强的ATP酶活性。
P97是真核细胞质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其参与许多细胞过程,包括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内质网相关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有丝分裂完成后的核膜融合、高尔基重组、转录激活和自噬、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凋亡和分子伴侣活性。P97参与多种蛋白质质量控制途径,研究最多的是它在ERAD中的作用。P97将错误折叠的多泛素化蛋白从内质网腔中转移到细胞溶质中,然后将它们转运到蛋白酶体中进行降解。
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NF-κB参与多种基因调控并通过对炎症、凋亡和免疫反应的调节在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基础状态下,由蛋白p50和p65组成的NF-κB异二聚体与抑制蛋白I-κBα(NF-κB抑制剂α)或相关蛋白结合从而保持在非活性状态,并阻止NF-κB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转录因子的激活需要先降解I-κBα,这一过程依赖于p97。当细胞受到细菌、病毒、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辐射以及药物等因子刺激时,作为信号级联的一部分,p65和I-κBα都被磷酸化。在磷酸化之后,Cullin-RING泛素连接酶CRL1β-TrCP泛素化I-κBα从而招募p97。p97结合多泛素化的I-κBα并使其与NF-κB解离继而被26S蛋白酶体降解。解离后的NF-κB二聚体易位到细胞核中以调节其靶基因。
研究表明,siRNA诱导的p97敲低会导致ER应激并激活UPR,通过UPS抑制和caspase激活导致细胞凋亡。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中,p97都高表达并且在维持细胞蛋白质稳态中起重要作用。P97抑制可以优先杀死具有高蛋白质合成负荷的癌细胞。鉴于p97在ERAD和NF-κB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相较于抑制蛋白酶体的功能,靶向抑制p97可保留大部分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功效但具有较小的毒性。然而,虽然已有多种p97抑制剂开发出来,但大都不能成药。因此,需要开发适用于抑制p97活性且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化合物以用于肿瘤的治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该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在制备抑制VCP蛋白药物或制备阻断肿瘤细胞增值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R选自-COORa、-CON(Ra)2、-CONHS(O)tRa,其中,每个Ra独立地为氢、羟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烯基、取代的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3-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碳环、苯基、具有1-2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4-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杂环、具有1-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6元单环杂芳环或具有1-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8-10元双环杂芳环及他们的任意组合,每个t独立地选自1-2的整数;R1独立地为氢、羟基、氨基或硼酸;R2独立地为甲基或氘代甲基;A、B、C、X、Y、Z均独立地为碳或氮;D均独立地为-NH、氧或硫。
进一步地,R选自-COORa、-CON(Ra)2、-CSN(Ra)2、-CONHS(O)2Ra,其中,每个Ra独立地为氢、烷基、烷氧基、具有1-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6元单环杂芳环及他们的任意组合;R1独立地为氢或羟基;R2独立地为甲基或氘代甲基;A、B、C、X、Y、Z均独立地为碳或氮;D独立地为-NH、氧或硫。
更进一步地,所述稠合嘧啶类衍生物选自:
本发明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二氯嘧啶母核
由A(2-氨基烟酸)在尿素溶液中反应,接着水解得到B(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B在氢氧化钯催化下乙酸作溶剂还原得到C(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C转化成二氯化物D,然后在氨基上引入Boc保护基得到E(2,4-二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
(2)制备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
F(4-溴-1H-吲哚)在氢化钠作用下与苯磺酰氯反应得到保护的G(吲哚),G在LDA作用下与碘甲烷反应得到H(2位甲基的吲哚),H在氢氧化钠作用下脱去苯磺酰基得到I(4-溴-2-甲基-1H-吲哚),I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CO发生插羰反应制得J(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
(3)制备目标化合物稠合嘧啶类化合物V15
E(2,4-二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在三乙胺作碱与苄胺反应得到K,K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与J(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偶联得到中间体L(吲哚4位取代基羧酸甲酯),L在氢氧化锂作用下皂化得到羧酸,然后酰化得到产物N,N在三氟乙酸或HCl的作用下脱去Boc保护基得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V15。
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本发明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p97抑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与p97活性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癌症包括但不限于前列腺癌、膀胱癌、肺癌(包括小细胞或非小细胞癌)、结肠癌、肾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其他子宫癌、卵巢癌、睾丸癌、阴茎癌、阴道癌、尿道癌、胆囊癌、食道癌或胰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可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诱发肿瘤细胞凋亡。
进一步地,除非另外定义,前述所用的全部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烷基”是指仅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直链或支链烃链基团,其不含不饱和度,具有一至十个碳原子(例如C1-C10烷基)。每当其在本文中出现时,如“1至10”的数值范围是指在给定范围内的每个整数。典型的烷基包括但绝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王基、癸基等。烷基通过单键连接至分子的其余部分,例如甲基(Me)、乙基(Et)、正丙基,1ー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丁基、1,1ー二甲基乙基(叔丁基)、3-甲基己基、2-甲基己基等。
“烷氧基”是指基团-O-烷基,其包括1至8个呈直链、支链、环状构型及其组合的碳原子,它们通过氧连接到母体结构上。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环丙氧基、环己氧基等。“低级烷氧基”是指含有一至六个碳的烷氧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1-C4烷基为包括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烷基的烷基。
“杂芳环”是指5、6或10元芳族基(例如C5-C13杂芳基),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选自氮、氧及硫的环杂原子并且其可以是单环、双环、三环或四环系统。每当它在本文中出现时,数值范围是指在给定范围内的每个整数。含N的“杂芳族”或“杂芳环”部分是指其中至少一个环骨架原子为氮原子的芳族基团。多环杂芳环可以是稠合或非稠合的。杂芳环中的杂原子任选被氧化。一个或多个氮原子(如果存在的话)任选被季铵化。杂芳环通过环的任何原子连接至分子的其余部分。
合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可由无机酸或由有机酸来制备。无机酸的实例包括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硝酸、碳酸、硫酸及磷酸。适当的有机酸可选自脂族、环脂族、芳族、劳脂族、杂环、羧酸及磺酸类的有机酸,其实例包括甲酸、乙酸、丙酸、琥珀酸、乙醇酸、葡糖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抗坏血的、葡糖醛酸、马来酸、富马酸、丙酮酸、丁氨二酸、谷氨酸、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苯乙酸、扁桃酸、恩北酸(双羟萘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泛酸、三氟甲磺酸、2-羟基乙磺酸、对甲苯磺酸、磺胺酸、环己基氨基磺酸、硬脂酸、海藻酸、β-羟基丁酸、水杨酸、半乳糖二酸及半乳糖醛酸。药学上不可接受的酸加成盐的实例包括例如高氯酸盐和四氟硼酸盐。代表性盐包括氢溴酸盐、盐酸盐、硫酸盐、硫酸氢盐、磷酸盐、硝盐、乙酸盐、戊酸盐、油酸盐、棕榈酸盐、硬脂酸盐、月桂酸盐、苯甲酸盐、乳酸盐、磷酸盐、甲苯磺酸盐、柠檬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萘甲酸盐、甲磺酸盐、葡萄糖酸盐、乳糖醛酸盐、月桂基磺酸盐及氨基酸盐等。
如本领域中所公知的“前药”为可向患者施用的物质,其中所述物质在患者体内在生化剂(如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活性药物成分。前药的实例包括羧酸基的酯,其可通过如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流中所见的内源性酯酶进行水解。
如果必须为整数的变量(例如烷基中的碳原子数目或环上取代基的数目)的值被描述为一个范围,例如0-4,那么这意味着该值可以是在0与4之间的任何整数,包括端点,即0、1、2、3或4。
在不同实施方案中,如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组可以是以上所列实施方案的组合和/或亚组合的任一个。
在不同实施方案中,提供如任一实施例中所示或在示例性化合物之中的化合物。限制条件可用于任何所公开的种类或实施方案,其中任何一种或多种其他以上所公开的的实施方案或物质可从这样的种类或实施方案中排除。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抑制p97的方法。用于本文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本发明的稠合嘧啶化合物例如非共价地或共价地结合至p97的活性位点。在某些这类实施方案中共价键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本发明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能够充当p97的“抑制剂”,这意味着它们能够阻断或降低酶的活性,例如抑制p97的各种活性。抑制剂可以竞争性、无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抑制来起作用。抑制剂可以可逆地或不可逆地结合,且因此该术语包括自毁(suicide)酶的化合物,或其可导致在酶上别处的构象变化。
本发明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之所以用作治疗剂是因为它们能够预防、改善、减轻和影响病症或病状,它们是指以下化合物:在统计样品中相对于未治疗的对照样品减少治疗样品中病症或病状的发生;或相对于未治疗的对照样品延迟所述病症或病状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发作或减轻其严重性。
预防、改善、减轻和影响相关病状如局部复发(例如疼痛)、疾病如癌症、复杂综合征如心力衰竭或任何其他医学病状的能力是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施用组合物,该组合物相对于不接受所述组合物的受试者减小受试者中的医学病状症状的出现率或延迟其发作。因此,癌症的预防包括例如对比未治疗的对照群体例如以统计上或临床上著量减少治疗群体中可检测的癌生长群的数目和延迟可检测的癌生长的出现。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本发明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一种结构新颖的且具有抑制p97蛋白功能的化合物,它们作为p97蛋白抑制剂,能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诱发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可用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显著。与现有阳性药CB-5339相比,具有更好的大鼠口服吸收和更低的小鼠毒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3中连续给药15天小鼠体重变化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中间产物5的制备
中间产物5的制备路线与合成: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上述化合物2(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的制备
在1L的茄形瓶中加入尿素(150g,2497mmol),然后加热到195℃使尿素溶解,搅拌下缓慢加入2-氨基烟酸(69g,499mmol)。加入完毕后继续反应1.5小时。然后将反应降到室温,加入NaOH(600mL,499mmol)水溶液,100℃反应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降至室温,用1mol/L的盐酸调节pH至4,此时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抽滤,水洗滤饼,60℃下真空干燥得产物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66g,收率81%)。
对上述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DMSO-d6)δ11.68(s,1H),11.47(s,1H),8.60(dd,J=4.8,1.9Hz,1H),8.26(dd,J=7.8,1.9Hz,1H),7.25(dd,J=7.7,4.8Hz,1H).MS(ESI,m/z):164.1[M+H]+
(2)上述化合物3(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的制备
将步骤(1)制备的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66g,6mmol)溶于乙酸(900mL)中,再加入水(600mL)和Pd(OH)2/C(6.6g,10%wt)。反应混合物置换氢气3次,在氢气球作用下70℃反应18小时。反应完毕后趁热抽滤,然后滤液浓缩除去大部分乙酸,室温静置过夜,抽滤,水洗滤饼,60℃下真空干燥得产物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54g,粗品),直接用于下一步。
对上述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DMSO-d6)δ10.10(d,J=6.1Hz,2H),5.97(d,J=2.7Hz,1H),3.17(m,2H),2.17(t,J=6.2Hz,2H),1.74–1.56(m,2H).MS(ESI,m/z):168.1[M+H]+
(3)上述化合物4(2,4-二氯-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的制备
将步骤(2)制备的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4-二醇(30g,179.4mmol)溶于POCl3(300mL)中,再加入PCl5(18.7g,89.7mmol)。反应混合物130℃搅拌12小时。反应完毕后降至室温,减压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然后加入冰水(300mL),水相EA(1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柱色谱纯化得到中间体2,4-二氯-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13.5g,收率36.8%)。
对上述2,4-二氯-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DCl3)δ7.01(s,1H),3.50(m,2H),2.74(t,J=6.4Hz,2H),2.04–1.87(m,2H).MS(ESI,m/z):204.1[M+H]+
(4)上述化合物5(2,4-二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的制备
将步骤(3)制备的2,4-二氯-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13.5g,66.2mmol)溶解在DCM(150mL)中,再加入DMAP(1.6g,13.2mmol)和(Boc)2O(15.9g,72.8mmol),室温反应3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水(100mL),分液,水相DCM(1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柱色谱纯化得到中间体2,4-二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18g,收率89.4%)。
对上述2,4-二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3.83–3.76(m,2H),2.79(t,J=6.7Hz,2H),2.08–1.96(m,2H),1.58(s,9H).MS(ESI,m/z):305.3[M+H]+
实施例2中间产物9c-9h的制备
中间产物9c的制备路线与合成:
具体制备过程分别如下:
(1)上述化合物7b(4-溴-1-(苯基磺酰基)-1H-吲哚)的制备
在0℃下,向6b(4-溴-1H-吲哚)(25g,127.5mmol)的THF(200mL)溶液中分批缓慢加入NaH(7.7g,191.3mmol)。将混合物冰浴继续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苯磺酰氯(27g,153mmol)。随后将反应物置于室温并再搅拌2小时,然后倒入预冷的5%NH4Cl水溶液(200mL)中。分离水相并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合并的有机相干燥、旋蒸得到粗品,然后重结晶(EA,PE)得到4-溴-1-(苯基磺酰基)-1H-吲哚(7b)(38g,收率89%),为灰白色固体。
(2)上述化合物8b(4-溴-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吲哚)的制备
在250mL的三口瓶中加入无水THF(50mL)和DIPA(5.9g,58.3mmol),降温至-50℃。随后缓慢加入n-BuLi(2.5M in THF,23.3mL,58.3mmol)。反应在-50℃下继续搅拌1h。将步骤(1)制备的4-溴-1-(苯基磺酰基)-1H-吲哚(9.8g,29.2mmol)溶于无水THF(50mL)中,然后缓慢加入三口瓶中,在-50℃下继续反应1小时。随后加入MeI(8.3g,58.3mmol)。10分钟后将反应从低温转移到室温,继续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预冷的5% NH4Cl水溶液(100mL)中并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产物4-溴-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吲哚(6.8g,收率66%),为白色固体。
对上述4-溴-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吲哚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NMR(400MHz,DMSO-d6)δ8.06(m,1H),7.93–7.89(m,2H),7.76–7.70(m,1H),7.63–7.58(m,2H),7.46(dd,J1=0.7Hz,J2=7.8Hz,1H),7.24(t,J=8.1Hz,1H),6.60(t,J=1.1Hz,1H),2.64(d,J=1.1Hz,3H)。
(3)上述化合物9b(4-溴-2-甲基-1H-吲哚)的制备
在2L的茄形瓶中加入乙醇(600mL)和步骤(2)方法制备的4-溴-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吲哚(42.3g,117.8mmol),室温搅拌溶解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4M,117mL,471mmol)。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在50℃下反应12小时。监测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减压旋蒸除去乙醇,然后加入水(200mL),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得到粗品4-溴-2-甲基-1H-吲哚(24g),为黄色粘稠液体,直接用于下一步。
对上述4-溴-2-甲基-1H-吲哚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DMSO-d6)δ7.61(m,1H),7.43(m,1H),7.13(m,1H),6.30(m,1H),2.44(s,3H).MS(ESI)m/z:210.0[M+H]+
(4)上述化合物9c(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的制备
将步骤(3)制备的4-溴-2-甲基-1H-吲哚(24g,114.2mmol)、Pd(OAc)2(2.6g,11.4mmol),1,3-双(二苯基膦)丙烷(4.7g,11.4mmol)和TEA(23.1g,228.4mmol)溶于甲醇(200mL)中。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CO气氛下8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反应液除去甲醇,加入水(200mL),乙酸乙酯(1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18.2g,收率84%),为棕黄色固体。
对上述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DMSO-d6)δ11.33(s,1H),7.66(m,1H),7.53(dd,J=7.9,1.0Hz,1H),7.08(t,J=7.8Hz,1H),6.67–6.64(m,1H),3.86(s,3H),2.42(d,J=0.9Hz,3H).MS(ESI)m/z 190.3[M+H]+
实施例3中间产物9d-9h的制备
中间产物9d-9h的制备路线与合成:
具体制备过程分别如下:
1、中间产物9d(4-氯-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的制备
(1)上述化合物12(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5-氧化物)的制备
其中,化合物11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中7b相同。
将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4.2g,16.1mmol)溶于二氧六环(200mL)中,然后缓慢分批加入m-CPBA(3.1g,17.7mmol),室温反应5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除去二氧六环,加入Na2SO3(5%,50mL),DCM(100×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5-氧化物(3g,收率68%),黄色固体。
对上述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5-氧化物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DCl3)δ8.52(dd,J=1.7,0.7Hz,1H),8.19(dd,J=7.2,1.8Hz,1H),7.90(m,3H),7.71–7.62(m,2H),7.55(m,2H),6.66(dd,J=3.7,0.8Hz,1H).MS(ESI,m/z):275.0[M+H]+.
(2)上述化合物13(4-氯-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的制备
将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5-氧化物(3g,10.9mmol)溶于MeCN/dioxane(30/30,v/v),然后加入POCl3(1.8g,12mmol),90℃反应18小时。检测反应完全,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加水(50mL),DCM(50×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4-氯-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2.6g,收率81%),黄色固体。
对上述4-氯-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DCl3)δ8.27(d,J=5.8Hz,1H),7.92(d,J=1.4Hz,1H),7.87(dd,J=5.8,0.9Hz,1H),7.68–7.60(m,2H),7.53(m,2H),6.82(dd,J=3.7,0.9Hz,1H).MS(ESI,m/z):292.0[M+H]+
(3)上述化合物9d(4-氯-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的制备
对化合物14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2中的9b合成方法一致,以化合物13为原料先与碘甲烷反应然后在NaOH的作用下脱保护得到中间体14(4-氯-2-甲基-1H-吡咯并[3,2-c]吡啶)。对4-氯-2-甲基-1H-吡咯并[3,2-c]吡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为:MS(ESI,m/z):167.1[M+H]+
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4-氯-2-甲基-1H-吡咯并[3,2-c]吡啶(100mg,0.6mmol),氰化锌(78mg,0.66mmol),Pd2(dba)3(114mg,0.13mmol)、dppf(134mg,0.24mmol)和锌粉(4mg,0.06mmol),然后加入NMP(6mL),置换氩气3次,120℃反应18小时。反应完毕后加水(30mL),EA(15×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4-氯-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50mg,收率53%)。
对4-氯-2-甲基-1-(苯基磺酰基)-1H-吡咯并[3,2-c]吡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为:MS(ESI,m/z):158.1[M+H]+
2、化合物9e(2-甲基-1H-吡咯并[2,3-c]吡啶-4-腈(9e)的制备
以15a为原料,与9b相同的方法制备得到16a。将16a(280mg,1.3mmol)溶于DMF(10mL)中,再加入水(0.3mL),超声排气。加入dppf(72mg,0.13mmol)、Pd2(dba)3(60mg,0.065mmol)和氰化锌(160mg,1.36mmol),置换氩气3次,120℃反应1.5小时,检测反应完毕后向反应中加水(50mL),EA(20×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2-甲基-1H-吡咯并[2,3-c]吡啶-4-腈(160mg,收率78%)。
对2-甲基-1H-吡咯并[2,3-c]吡啶-4-腈进行质谱分析,结果为:MS(ESI,m/z):158.1[M+H]+
3、化合物9f-9h的制备
与化合物9e的制备方法相同,以15b或17为原料,先与苯磺酰氯反应,然后与碘甲烷反应,再在NaOH的作用下脱保护得到中间体16b或18。与9e的制备方法相同,中间体16b或18与氰化锌反应得到4位氰基的产物9f或9g。
与化合物9e的制备方法相同,以19为原料,先与苯磺酰氯反应,然后与氘代碘甲烷反应,再在NaOH的作用下脱保护得到中间体9h。
实施例4中间体20a-20i的制备
中间体20a-20i的制备路线与合成:
1、化合物20a(4-(苄基氨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5(3.5g,11.5mmol)溶解在异丙醇(50mL)中,然后加入苄胺(1.9g,17.3mmol)和TEA(3.5g,34.5mmol),70℃反应12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加入水(50mL)然后EA(5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4-(苄基氨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27g,收率63%),白色固体。
对上述4-(苄基氨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DCl3)δ7.43–7.31(m,5H),4.81(t,J=5.4Hz,1H),4.71(d,J=5.3Hz,2H),3.78–3.69(m,2H),2.33(t,J=6.8Hz,2H),2.05–1.94(m,2H),1.57(s,9H).MS(ESI,m/z):375.1[M+H]+
2、以与20a相同的方法,化合物5分别与2-(氨基甲基)苯酚、3-(氨基甲基)苯酚、4-(氨基甲基)苯酚、吡啶-2-基甲胺、吡啶-3-基甲胺、吡啶-4-基甲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20b-20g。
3、化合物20h(4-(苄氧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5(200mg,0.66mmol)溶于DMF(5mL)中,加入NaH(40mg,0.99mmol)然后再加入苄醇(78mg,0.73mmol),室温反应3小时。检测反应完全后加入水(30mL),EA(20×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4-(苄氧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112mg,收率45%),白色固体。
对上述4-(苄氧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7.55–7.33(m,5H),5.44(s,2H),3.79–3.70(m,2H),2.62(m,2H),1.98–1.89(m,2H),1.57(s,9H).MS(ESI,m/z):376.1[M+H]+
4、化合物20i(4-(苄硫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20i)的制备
将实施例1中的化合物5(200mg,0.66mM)溶于DMF(5mL)中,加入K2CO3(182mg,1.32mM)和苄硫醇(98mg,0.79mM),室温反应3小时。检测反应完全后加入水(30mL),EA(20×3)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4-(苄硫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310mg,收率79%),淡黄色固体。
对上述4-(苄硫基)-2-氯-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为:1H NMR(400MHz,CDCl3)δ7.46–7.43(m,2H),7.37–7.31(m,2H),7.28(s,1H),4.47(s,2H),3.80–3.68(m,2H),2.52(t,J=6.7Hz,2H),2.01–1.88(m,2H),1.57(s,9H).MS(ESI,m/z):392.1[M+H]+
实施例5目标产物V1-V13的制备
1、目标产物V1的合成路线如下式:
/>
V1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化合物21b(2-(4-氰基-2-甲基-1H-吲哚-1-基)-4-((2-羟基苄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的制备
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20b(200mg,0.51mmol)、实施例2中的9a(80mg,0.51mmol)、Cs2CO3(249mg,0.76mmol),Pd2(dba)3(73mg,0.08mmol)和X-Phos(38mg,0.08mmol),然后加入dioxane(10mL)。将反应置换Ar气3次后在105℃下回流4小时。TLC监测反应完全后,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减压蒸干溶剂。将得到的固体溶于EA(50mL)中,用水(50mL)洗涤,水相用EA(5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2-(4-氰基-2-甲基-1H-吲哚-1-基)-4-((2-羟基苄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203mg,收率78%),棕色固体。
对2-(4-氰基-2-甲基-1H-吲哚-1-基)-4-((2-羟基苄基)氨基)-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进行质谱分析,结果为:MS(ESI,m/z):511.6[M+H]+
(2)化合物V1(1-(4-((2-羟基苄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1H-吲哚-4-甲酰胺()的制备
在20mL茄形瓶中,将中间体化合物21b(203mg,0.4mmol)溶解在DMSO(6mL)中。然后将过氧化脲(184mg,2.0mmol)和K2CO3(55mg,0.4mmol)溶于水(0.6mL)中,再加入到反应瓶中,45℃搅拌4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水(20mL),EA(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21(180mg,收率85%)。
对化合物21进行质谱分析,质谱结果为:MS(ESI,m/z):513.2[M+H]+。将上述中间体21(180mg,0.34mmol)溶解在DCM(5mL)中,加入TFA(1mL),室温反应4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加入EA(30mL),加水(20mL),再加入Na2CO3(5%)至pH为9。分液,水相EA(2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1-(4-((2-羟基苄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1H-吲哚-4-甲酰胺(102mg,收率70%),浅黄色固体。
对化合物V1进行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质谱分析,质谱结果为:MS(ESI,m/z):429.3[M+H]+。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的结果如表1所示。
2、与V1相同的制备方法,化合物20c-20i各自分别与9a偶联,随后将氰基水解成酰胺,最后脱去Boc保护基得到化合物V2-V8。化合物20a分别与9d-9h偶联,随后将氰基水解成酰胺,最后脱去Boc保护基得到化合物V9-V13。
对化合物V2-V13进行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目标产物V14的制备
目标产物V14的合成路线与制备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化合物22(4-(苄氨基)-2-(4-(甲氧羰基)-2-甲基-1H-吲哚-1-基)-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的制备
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实施例4中的20a(200mg,0.53mmol)、实施例2中的9c(100mg,0.53mmol)、Cs2CO3(261mg,0.8mmol),Pd2(dba)3(73mg,0.08mmol)和X-Phos(38mg,0.08mmol),然后加入dioxane(10mL)。将反应置换Ar气3次后在105℃下回流4小时。TLC监测反应完全后,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减压蒸干溶剂。将得到的固体溶于EA(50mL)中,用水(50mL)洗涤,水相用EA(5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中间体4-(苄氨基)-2-(4-(甲氧羰基)-2-甲基-1H-吲哚-1-基)-6,7-二氢吡啶并[2,3-d]嘧啶-8(5H)-羧酸叔丁酯(218mg,收率78%),黄色固体。
对化合物22进行核磁氢谱分析,结果如下:1H NMR(400MHz,DMSO-d6)δ8.28(d,J=8.3Hz,1H),7.71(ddd,J=8.6,5.9,3.4Hz,2H),7.38–7.29(m,4H),7.25(td,J=6.0,2.6Hz,1H),6.99(t,J=7.9Hz,1H),6.89–6.86(m,1H),4.67(d,J=5.9Hz,2H),3.88(s,3H),3.77–3.69(m,2H),2.56(s,2H),2.54–2.54(m,3H),2.04–1.91(m,2H),1.43(s,9H).MS(ESI,m/z):528.3[M+H]+
(2)化合物23(1-(4-(苄基氨基)-8-(叔丁氧基羰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1H-吲哚-4-羧酸)的制备
在250mL茄形瓶中将化合物22(5g,9.5mmol)溶于THF/MeOH(90mL/30mL)中。将LiOH·H2O(2.4g,57mmol)溶解在水中(30mL)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60℃反应6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加水(50mL),EA(50mL×5)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得到粗品1-(4-(苄基氨基)-8-(叔丁氧基羰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1H-吲哚-4-羧酸(23)(4.4g,收率90%),棕色固体,直接用于下一步。
对化合物23进行质谱分析,结果为:MS(ESI,m/z):514.1[M+H]+
(3)目标产物V14(1-(4-(苄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1H-吲哚-4-羧酸)的制备
将上述中间体化合物23(200mg,0.39mmol)溶解在DCM(5mL)中,加入TFA(1mL),室温反应4小时。反应完毕后减压旋蒸,加入EA(30mL),加水(20mL),再加入Na2CO3(5%)至pH为9。分液,水相EA(2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1-(4-(苄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1H-吲哚-4-羧酸(120mg,收率75%),浅棕色固体。
对目标产物V14进行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质谱分析,质谱结果为:MS(ESI,m/z):413.3[M+H]+。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目标产物V15的制备
目标产物V15的合成路线如下式:
将化合物23(200mg,0.39mmol)溶于THF(10mL)中,加入甲氧基胺盐酸盐(33mg,0.39mmol),EDCI(112mg,0.59mmol),HOBt(80mg,0.59mmol)和DIPEA(202mg,1.56mmol),室温反应过夜。加入水(30mL),EA(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Boc保护的中间体化合物24。随后,中间体化合物24在TFA的作用下脱保护,纯化后得到目标化合物1-(4-(苄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N-甲氧基-2-甲基-1H-吲哚-4-甲酰胺(80mg,收率62%),黄色粉末。
对目标产物V15进行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目标产物V16-V17的制备
目标产物V16的合成路线如下式:
将中间体化合物23(100mg,0.2mmol)、甲磺酰胺(37mg,0.4mmol)溶于DCM(2mL)中,再加入CMPI(60mg,0.23mmol)、DMAP(1.2mg,0.01mmol)和TEA(50mg,0.58mmol),室温反应1小时。加入水(30mL),DCM(2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干燥、旋蒸后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1-(4-(苄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2-甲基-N-(甲基磺酰基)-1H-吲哚-4-甲酰胺(45mg,收率62%),浅黄色粉末。
对目标产物V16进行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以与V16相同的方法,化合物23和5-溴呋喃-2-磺酰胺反应得到目标产物V17。对目标产物V17进行核磁氢谱、核磁碳谱,高分辨质谱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目标化合物V1-V17核磁及质谱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合成的具体化合物V1-V17的核磁及质谱数据表。
/>
/>
/>
/>
实施例9体外p97抑制实验
P97通过水解ATP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发挥其功能,参与一系列的细胞过程。因此抑制了p97水解ATP的能力就可以抑制其功能,从而发挥药效。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是p97的D2结构域ATP竞争性抑制剂,可竞争性地结合在D2结构域ATP结合位点上从而抑制ATP的水解。因此我们以ATP为底物,通过检测ADP的生成来筛选该系列化合物对p97的抑制活性。
1、测定方案如下:
(1)准确称量待测化合物V1-V17,加入DMSO溶解并使浓度为10mM。用DMSO稀释20倍后再用水稀释25倍得到浓度为20μM的药物溶液。以此为起始浓度,3倍稀释,共9个浓度点,第十个浓度点是空白对照组。化合物CB-5339为阳性对照,含1%DMSO的水作为溶剂对照。
(2)在384孔板中每孔加入p97六聚酶(2μL,60μg/mL),然后再分别加入稀释好的不同浓度的化合物(1μL)V1-V17或溶剂对照。室温反应10min。
(3)每孔加入ATP(1μL,100μM),涡旋混匀后在30℃下反应60min。
(4)每孔加入ADP-GloTM试剂4μL,在25℃条件下反应40min。
(5)每孔加入ADP-GloTM Max检测试剂8μL,25℃下继续反应60min。
(6)使用酶标仪检测每孔在570nm处的吸光度值,用Graph Pad Prism 8.0软件计算各化合物的IC50值。
2、体外P97抑制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目标化合物V1-V17和CB-5339对p97的抑制活性
aAll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three times.Data were reported as themean±SD.bNo activity.
由表2的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V1-V2、V12-V16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与CB-5339相比,抑制活性相当或更好。
实施例10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增值抑制活性研究
根据实施例9对p97的抑制活性的实验结果,对p97抑制的IC50值小于0.2μM的化合物,进一步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1、测定方案如下:
HCT-116细胞系来源于ATCC,培养条件为5A(GIBCO#16600082)+10%FBS,5% CO2;A549细胞系来源于ATCC,培养条件为F-12K(GIBCO#21127022w/o HEPS)+10% FBS,5%CO2;RPMI-8226细胞系来源于ATCC,培养条件为RPMI-1640(GIBCO#11875119w/o HEPS)+10% FBS+25mM HEPES,5% CO2
取对数生长期的HCT-116、A549以及RPMI-8226细胞混悬液加入384孔板中,每孔加入体积为18μL,每孔细胞数分别为600个/孔、400个/孔和2000个/孔,边缘用PBS或者基础培养基封边,放置在细胞培养箱中孵育24h。然后每孔分别加入2μL不同浓度的化合物,起始浓度为10μM,3倍稀释。对照孔为仅不加药,调零孔为不含细胞及药物。37℃,5%CO2的细胞培养箱孵育72h。然后每孔加入20μL的Cell Titer Glo检测试剂,孵育10分钟,用酶标仪测定每孔的发光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细胞抑制率,用Graph Pad Prism 8.0软件计算每种化合物的IC50值。
2、肿瘤细胞的增值抑制活性研究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部分化合物对HCT-116和RPMI-8226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
aAll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two times.Data were reported as themean±SD.bNo activity.
由表3结果表明,多个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和RPMI8226细胞的IC50值低于1.0μM,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实验结果中,化合物V2(0.7μM)和V15(0.7μM)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CB-5339(0.7μM)相同。而化合物V14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仅为0.4μM;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抑制结果中,化合物V2、V14和V15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3μM,0.8μM和0.5μM,优于阳性对照CB-5339(0.9μM)。
在之后的V15的PK实验中发现其在体内会部分代谢成V14,因此进一步针对V14和V15进行了多种细胞系的活性筛选,细胞系培养条件及384孔板每孔铺板数如表4所示,化合物V14和V15对多种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如表5所示。
表4不同细胞系培养条件及384孔板每孔接种细胞数
表5化合物V14和V15对多种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
aAll experiments were repeated two times.Data were reported as themean±SD.bNot tested.
由表5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CB-5339除ARP1和KMS-11两种细胞系IC50值为1.3μM外,其他7种细胞系的IC50均小于1μM。化合物V14除了SW620细胞系IC50值为2.1μM外,在其他8种细胞系中IC50值均小于1μM,并且在多个细胞系中表现出优于CB-5339的细胞活性。化合物V15在H929、MV-4-11和MOLM16三种细胞系上和CB-5339活性相当。
实施例11肝微粒体稳定性研究
1、测定方案如下:
(1)称量一定量的待测化合物,将其溶于DMSO,使其浓度为10mM,然后加入Acetonitrile/H2O(1:1,v:v)得到浓度为100μM的工作溶液。
(2)从-80℃冰箱中取出肝微粒体(20mg蛋白/mL),置于37℃水浴恒温振荡器上预温孵3min,融化待用。
(3)按照表6制备反应体系混合液(不含β-NADPH)。
(4)对照组(不含β-NADPH):取75μL步骤(3)所述反应体系混合液,加入25μL PBS,涡旋混匀后在37℃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孵育。分别在0min和60min取样。
(5)样品组:取75μL步骤(3)所述反应体系混合液,加入25μLβ-NADPH溶液(4mM),涡旋混匀后在37℃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孵育。分别在0min、5min、15min、30min、60min取样。
(6)在各个时间点取出样品管,分别加入300μL预冷的乙腈(含咪达唑仑),终止反应。
(7)涡旋5min后离心(5500g,10min),取上清液150μL加入150μL水,涡旋混匀。通过LC-MS/MS分析样品。其中阳性对照物咪达唑仑的孵育条件同上。
表6微粒体稳定性温孵体系的构成
2、肝微粒体稳定性研究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化合物V14、V15和CB-5339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稳定性
由表7可见,化合物V15在五个种属肝微粒体中均代谢较快,在人肝微粒体中的T1/2仅为13.3min,在小鼠、狗和猴肝微粒体中T1/2甚至小于10min。而化合物V14在人、狗和猴肝微粒体中的T1/2均大于120min,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中大鼠血浆中的V14很可能是V15在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生的。
实施例12药代动力学研究
1、测定方案如下:
药物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精密称取一定量的V14、V15和CB-5339至玻璃瓶中,将其溶于一定体积DMSO和聚氧乙烯蓖麻油中,溶清后加入生理盐水(DMSO:蓖麻油:生理盐水=5:5:90,v:v)并调pH=4,超声溶解,使其终浓度为0.5mg/mL(用于注射)和2mg/mL(用于口服)。SD雄性大鼠6只,体重220±20g,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1.00mg/kg剂量尾静脉注射和10mg/kg灌胃给予化合物V14、V15和CB-5339。血样采集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2min、15min、30min、1h、2h、4h、8h和24h,由眼眶采血约0.20mL,置于装有肝素的离心管中,4℃离心(6800g,6min)。离心完成后取20μL血浆样品,再加入200μL含有10ng/mL的普萘洛尔/格列本脲-乙腈溶液进行蛋白沉淀,涡旋5min后,再将上述样品置于离心机中用5500g离心10min。从中取出150μL上清液,再向其中加入150μL水进行稀释,涡旋后进样20μL。通过LC/MS/MS分析样品,使用Wi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剩余血浆样品保存在-80℃冰箱内。
2、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单剂量口服和尾静脉注射化合物V15和CB-5339后SD大鼠的PK结果
由表8结果表明,化合物CB-5339的口服和尾静脉的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1.23h和0.38h。单剂量口服10mg/kg的CB-5339后,血浆中的Cmax和AUC0-inf值分别为444ng/mL和796ng·h/mL,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0%。口服或尾静脉注射V15后,V15在体内迅速代谢成V14。血浆中V14的口服半衰期为3.52h,尾静脉半衰期为3.83h,远高于CB-5339。而血浆中V14的Tmax为0.25h,是CB-5339的一半,口服吸收速度更快。单剂量口服10mg/kg的V15后,血浆中V14的Cmax和AUC0-inf值分别为1070ng/mL和1412ng·h/mL,远高于CB-5339的血浆药物浓度。单纯以V14的结果计算V15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9.7%。
实施例13体内毒性研究
1、实验方案如下:
称取一定量的化合物V15,超声分散在含0.3%CMC-Na的氯化钠注射液中,V15配制浓度为10mg/mL,CB-5339配制浓度为5mg/mL。
每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ig),分别为对照组(空白溶剂)、V15(50mg/kg)、V15(100mg/kg)、CB-5339(50mg/kg)、CB-5339(100mg/kg)。给药体积为0.1mL/10g动物体重,连续给药15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肿瘤体积(TV)计算为:V=(长×宽2)/2。
连续给药后小鼠体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在体内实验期间,化合物CB-5339在50mg/kg剂量下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然而,当CB-5339的剂量为100mg/kg时,第4天观察到显著的体重减轻和其他副作用,第8天全部死亡。而化合物V15的剂量为50mg/kg和100mg/kg时,连续给药15天,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体重减轻和其他副作用,表明化合物V15在100mg/kg剂量下无明显毒性,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Claims (10)

1.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R选自-COORa、-CON(Ra)2、-CONHS(O)tRa,其中,每个Ra独立地为氢、羟基、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烯基、取代的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3-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碳环、苯基、具有1-2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4-8元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的单环杂环、具有1-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6元单环杂芳环或具有1-5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8-10元双环杂芳环及他们的任意组合,每个t独立地选自1-2的整数;R1独立地为氢、羟基、氨基或硼酸;R2独立地为甲基或氘代甲基;A、B、C、X、Y、Z均独立地为碳或氮;D均独立地为-NH、氧或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其特征在于,R选自-COORa、-CON(Ra)2、-CSN(Ra)2、-CONHS(O)2Ra,其中,每个Ra独立地为氢、烷基、烷氧基、具有1-4个独立地选自氮、氧或硫的杂原子的5-6元单环杂芳环及他们的任意组合;R1独立地为氢或羟基;R2独立地为甲基或氘代甲基;A、B、C、X、Y、Z均独立地为碳或氮;D独立地为-NH、氧或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稠合嘧啶类衍生物选自: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二氯嘧啶母核
由A在尿素溶液中反应,接着水解得到B,B在氢氧化钯催化下乙酸作溶剂还原得到C,C转化成二氯化物D,然后在氨基上引入Boc保护基得到E;
(2)制备2-甲基-1H-吲哚-4-羧酸甲酯
F在氢化钠作用下与苯磺酰氯反应得到保护的G,G随后在LDA作用下与碘甲烷反应得到H,H在氢氧化钠作用下脱去苯磺酰基得到I,I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CO发生插羰反应制得到J;
(3)制备目标化合物稠合嘧啶类化合物V15
E在三乙胺作碱与苄胺反应得到K,K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与J偶联,得到中间体L,L在氢氧化锂作用下皂化得到羧酸,然后酰化得到N,N在三氟乙酸或HCl的作用下脱去Boc保护基得到稠合嘧啶类化合物V15。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保护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6.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p97抑制剂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与p97活性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8.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肺癌、结肠癌、肾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其他子宫癌、卵巢癌、睾丸癌、阴茎癌、阴道癌、尿道癌、胆囊癌、食道癌或胰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可阻断肿瘤细胞增殖,诱发肿瘤细胞凋亡。
CN202310668727.6A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7003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8727.6A CN117003770A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8727.6A CN117003770A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3770A true CN117003770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3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8727.6A Pending CN117003770A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37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16945B1 (ko) 선택적인 사이클린 의존성 키나제 4 억제제로서의이세싸이오네이트 염
CN109983016B (zh) 嘧啶并[5,4-b]吲嗪或嘧啶并[5,4-b]吡呤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17092635A1 (zh) 一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CN101323591A (zh) 一类5-位或6-位取代的萘酰亚胺化合物及抗肿瘤应用
JP5820080B2 (ja) 三環系PI3K及び/又はmTOR抑制剤
JP7041821B2 (ja) アミノ置換窒素含有縮合環化合物、その調製方法及び使用
WO2019113523A1 (en) Compounds and therapeutic uses thereof
Chen et al. Water-soluble derivatives of evodiamine: Discovery of evodiamine-10-phosphate as an orally active antitumor lead compound
WO2013178021A1 (zh) 吡咯并[2,1—f][1,2,4]三嗪衍生物及其抗肿瘤用途
CN112300153A (zh) 一种杂环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WO2021023016A1 (zh) 乐伐替尼酸的噻唑酮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4805357A (zh) 一种靶向setdb1-ttd的小分子抑制剂及其制药用途
CN117003770A (zh) 一种稠合嘧啶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47143B (zh) 可用作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吡啶并喹唑啉衍生物
CN112125908B (zh) Cdk激酶抑制剂、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US9499552B2 (en) Pyrazolo[1,5-A]pyrimidine derivative and use of anti-tumor thereof
CN109369676B (zh) 一种双-氟喹诺酮噁二唑脲类n-乙酰诺氟沙星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Z2000711A3 (cs) Opticky čisté analogy kamptothecinu, meziprodukty syntézy a způsob přípravy
CN102731516A (zh) 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喜树碱衍生物
CN113024557A (zh) 一种Peganumine A生物碱结构简化物及其应用
CN105503865A (zh) 新型吡唑并吡啶类抗肿瘤化合物
CN113493469A (zh) 可作为免疫调节剂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056376A1 (zh) 酸敏感的吉非替尼-氟硼二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12679470B (zh) (e)-1-苯基4-烯基-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WO2023142754A1 (zh) Ezh1/2抑制剂及其制备和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