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3301B -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3301B
CN117003301B CN202310950294.3A CN202310950294A CN117003301B CN 117003301 B CN117003301 B CN 117003301B CN 202310950294 A CN202310950294 A CN 202310950294A CN 117003301 B CN117003301 B CN 1170033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ewage
pip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02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03301A (zh
Inventor
乔佳佳
杨立全
王冠
陈奕延
杨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unz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unz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unz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unz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02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3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3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3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03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3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1Turbid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01N2015/0687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in solutions, e.g. non volatile resid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装置上的处理箱、出水管、曝气管、加药管和进水管,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浑浊度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一检测机构,且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气压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二检测机构,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便于对循环管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以及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便于对污水力的污泥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目前对污水处理的方法比较成熟,其污水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甚至引用标准,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不便于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因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实时处理情况发出相关预警,导致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智能化程度低,并且,在污水处理时,需要定期停机对其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来解决现有的污水处理的方法比较成熟,其污水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甚至引用标准,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无法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因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实时处理情况发出相关预警,导致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智能化程度低,并且,在污水处理时,需要定期停机对其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装置上的处理箱、出水管、曝气管、加药管和进水管,所述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浑浊度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一检测机构,且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气压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二检测机构,所述处理箱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检测机构,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和活塞上下往复移动,当活塞向下移动时,使得循环管内产生负压,同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理箱内的污水通过抽水管进入循环管内,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对循环管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单向机构打开,第二单向机构关闭,此时循环管内的污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一单向机构进行流动,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污水通过抽水管进入,并通过循环管和导向管再次循环至处理箱中,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循环管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检测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检测的污水处于实时循环和流动状态,使得检测更加准确可靠。
2)、通过设置第二检测机构等,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滑动杆向上移动,滑动杆的移动带动移动块的同步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并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刻度标识进行检测,即可对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3)、通过设置收集机构等,移动板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收集槽的同步移动,当收集槽向上移动时,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收集槽与收集口对正时,收集槽内的污泥能够滑动至收集盒内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导向管循环的污水也会落入收集槽内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4)、通过设置震动机构等,当收集槽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往复在第二凸起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进行往复移动,当安装板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面与凸块相抵,从而推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的转动带动风扇的同步转动,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而且,能够提高曝气时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当第一凸起与第一滑动板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第一滑动板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第一凸起越过第一滑动板的侧壁时,第一滑动板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敲击杆对收集槽的侧壁进行自动往复敲击震动,保证污泥收集的效率和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处理箱顶部的呈U形设置的循环管,且循环管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由循环管到导向管,所述循环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水管,且抽水管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由外部到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下端插设有活塞,且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固定插设有视觉传感器,所述循环管的侧壁固定插设有浊度传感器和水质检测传感器,且活塞的移动通过第一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推动机构推动活塞上下往复移动,当活塞向下移动时,使得循环管内产生负压,同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理箱内的污水通过抽水管进入循环管内,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对循环管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单向机构打开,第二单向机构关闭,此时循环管内的污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一单向机构进行流动,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污水通过抽水管进入,并通过循环管和导向管再次循环至处理箱中,并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循环管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进一步,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下端的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设有套杆,且套杆的上端与处理箱的顶部固定,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且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处理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上端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和活塞上下往复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处理箱顶部的固定管,且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侧壁设置有刻度标识,且滑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且第一T形导杆的下端与处理箱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滑动杆向上移动,滑动杆的移动带动移动块的同步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并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刻度标识进行检测,即可对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进一步,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侧壁的L形板,且L形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滤孔,且处理箱的侧壁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收集箱,且收集箱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循环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出水端处于收集盒的上方,且处理箱内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槽进行敲击震动的敲击机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移动板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收集槽的同步移动,当收集槽向上移动时,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收集槽与收集口对正时,收集槽内的污泥能够滑动至收集盒内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导向管循环的污水也会落入收集槽内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敲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箱内侧壁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且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一滑动板,且第一滑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敲击杆,所述第一滑动板的移动通过第二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收集槽上下往复移动时,通过第二推动机构推动第一滑动板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敲击杆对收集槽的侧壁进行自动往复敲击震动,保证污泥收集的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侧壁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凸起,且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块,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L形设置的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第三弹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且第二滑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三角块,所述三角块包括限位面和斜面,且安装板的移动通过第三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收集槽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往复在第二凸起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进行往复移动,当安装板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面与凸块相抵,从而推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的转动带动风扇的同步转动,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而且,能够提高曝气时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侧壁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T形导杆,所述第三T形导杆的一端与安装板的侧壁固定,且第三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安装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三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侧壁的推动杆,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凸起。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收集槽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往复在第二凸起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进行往复移动。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和活塞上下往复移动;
S2:当活塞向下移动时,使得循环管内产生负压,同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理箱内的污水通过抽水管进入循环管内,当活塞向上移动时,对循环管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单向机构打开,第二单向机构关闭,此时循环管内的污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一单向机构进行流动,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污水通过抽水管进入,并通过循环管和导向管再次循环至处理箱中,并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循环管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S3: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滑动杆向上移动,滑动杆的移动带动移动块的同步移动,同时,第一弹簧被压缩,并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刻度标识进行检测,即可对处理箱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S4:移动板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收集槽的同步移动,当收集槽向上移动时,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收集槽与收集口对正时,收集槽内的污泥能够滑动至收集盒内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导向管循环的污水也会落入收集槽内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S5:当收集槽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往复在第二凸起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进行往复移动,当安装板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面与凸块相抵,从而推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的转动带动风扇的同步转动,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而且,能够提高曝气时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S6:当第一凸起与第一滑动板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第一滑动板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被压缩,当第一凸起越过第一滑动板的侧壁时,第一滑动板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敲击杆对收集槽的侧壁进行自动往复敲击震动,保证污泥收集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处理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敲击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敲击机构另一个视角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污水处理装置;101、处理箱;102、出水管;103、曝气管;104、加药管;105、进水管;201、循环管;202、活塞;203、抽水管;204、固定块;205、视觉传感器;301、固定管;302、滑动杆;303、刻度标识;304、移动块;305、第一T形导杆;306、第一弹簧;401、套管;402、套杆;403、移动板;404、螺纹管;405、螺纹杆;406、电机;501、固定管;502、收集槽;503、滤孔;504、收集口;505、收集箱;506、收集盒;507、导向管;601、支撑板;602、连接板;603、第二T形导杆;604、第一滑动板;605、敲击杆;606、第二弹簧;701、转动杆;702、凸块;703、第一凸起;704、风扇;705、安装板;706、滑动槽;707、第三弹簧;708、第二滑动板;709、三角块;710、限位面;711、斜面;801、连接块;802、第三T形导杆;803、第四弹簧;901、固定板;902、第二凸起;903、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发明人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深入考察与研究后发现:目前对污水处理的方法比较成熟,其污水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甚至引用标准,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不便于进行实时可视化监控,因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实时处理情况发出相关预警,导致整个污水处理过程智能化程度低,并且,在污水处理时,需要定期停机对其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对此发明人提出了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
如图1-图9所示,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装置1上的处理箱101、出水管102、曝气管103、加药管104和进水管105,处理箱10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浑浊度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一检测机构,且处理箱10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气压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二检测机构,处理箱101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便于对循环管201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以及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便于对污水力的污泥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处理箱101顶部的呈U形设置的循环管201,且循环管20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循环管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03,且抽水管203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循环管201的下端插设有活塞202,且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4,固定块204的侧壁固定插设有视觉传感器205,循环管201的侧壁固定插设有浊度传感器和水质检测传感器,且活塞202的移动通过第一推动机构进行推动,通过第一推动机构推动活塞202上下往复移动,当活塞202向下移动时,使得循环管201内产生负压,同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理箱101内的污水通过抽水管203进入循环管201内,当活塞202向上移动时,对循环管201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单向机构打开,第二单向机构关闭,此时循环管201内的污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一单向机构进行流动,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污水通过抽水管203进入,并通过循环管201和导向管507再次循环至处理箱101中,并通过视觉传感器205对循环管201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202下端的移动板403,且移动板40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401,套管401内插设有套杆402,且套杆402的上端与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移动板40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404,且螺纹管40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5,螺纹杆405的上端与处理箱101的顶部转动连接,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06,且电机406的输出端与螺纹杆405的上端固定,启动电机406,电机40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405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403和活塞202上下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处理箱101顶部的固定管301,且固定管30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02,滑动杆302的侧壁设置有刻度标识303,且滑动杆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4,移动块304的上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305,且第一T形导杆305的下端与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第一T形导杆305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06,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滑动杆302向上移动,滑动杆302的移动带动移动块304的同步移动,同时,第一弹簧306被压缩,并通过视觉传感器205对刻度标识303进行检测,即可对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收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403侧壁的L形板501,且L形板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收集槽502,收集槽502的底部开设有滤孔503,且处理箱101的侧壁开设有收集口504,收集口5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05,且收集箱505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506,循环管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507,导向管507的出水端处于收集盒506的上方,且处理箱101内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槽502进行敲击震动的敲击机构,移动板403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收集槽502的同步移动,当收集槽502向上移动时,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收集槽502与收集口504对正时,收集槽502内的污泥能够滑动至收集盒506内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导向管507循环的污水也会落入收集槽502内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所敲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01内侧壁的支撑板601,且支撑板6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2,连接板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603,且第二T形导杆603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606,第二T形导杆603的侧壁套设有第一滑动板604,且第一滑动板6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敲击杆605,第一滑动板604的移动通过第二推动机构进行推动,当收集槽502上下往复移动时,通过第二推动机构推动第一滑动板604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敲击杆605对收集槽502的侧壁进行自动往复敲击震动,保证污泥收集的效率和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7、图8和图9所示,所第二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601上侧壁的转动杆701,且转动杆7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704,转动杆7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凸起703,且转动杆7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块702,支撑板601的上侧壁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L形设置的安装板705,且安装板705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706,滑动槽706内通过第三弹簧707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708,且第二滑动板70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三角块709,三角块709包括限位面710和斜面711,且安装板705的移动通过第三推动机构进行推动,当收集槽502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903往复在第二凸起902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705进行往复移动,当安装板705向远离固定板901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面710与凸块702相抵,从而推动转动杆701进行转动,转动杆701的转动带动风扇704的同步转动,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而且,能够提高曝气时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01上侧壁的连接块801,且连接块801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T形导杆802,第三T形导杆802的一端与安装板705的侧壁固定,且第三T形导杆802的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803,对安装板705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705侧壁的推动杆903,支撑板6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01,且固定板9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凸起902,当收集槽502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903往复在第二凸起902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705进行往复移动。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启动电机406,电机40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405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403和活塞202上下往复移动;
S2:当活塞202向下移动时,使得循环管201内产生负压,同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理箱101内的污水通过抽水管203进入循环管201内,当活塞202向上移动时,对循环管201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单向机构打开,第二单向机构关闭,此时循环管201内的污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一单向机构进行流动,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污水通过抽水管203进入,并通过循环管201和导向管507再次循环至处理箱101中,并通过视觉传感器205对循环管201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S3: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滑动杆302向上移动,滑动杆302的移动带动移动块304的同步移动,同时,第一弹簧306被压缩,并通过视觉传感器205对刻度标识303进行检测,即可对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
S4:移动板403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收集槽502的同步移动,当收集槽502向上移动时,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收集槽502与收集口504对正时,收集槽502内的污泥能够滑动至收集盒506内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导向管507循环的污水也会落入收集槽502内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S5:当收集槽502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903往复在第二凸起902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705进行往复移动,当安装板705向远离固定板901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面710与凸块702相抵,从而推动转动杆701进行转动,转动杆701的转动带动风扇704的同步转动,当安装板705移动复位时,斜面711与凸块702相抵,此时,转动杆701不转动,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而且,能够提高曝气时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S6:当第一凸起703与第一滑动板604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第一滑动板604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606被压缩,当第一凸起703越过第一滑动板604的侧壁时,第一滑动板604能够在第二弹簧606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604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敲击杆605对收集槽502的侧壁进行自动往复敲击震动,保证污泥收集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便于对循环管201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以及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便于对污水力的污泥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Claims (5)

1.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装置(1)上的处理箱(101)、出水管(102)、曝气管(103)、加药管(104)和进水管(105),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0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污水浑浊度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一检测机构,且处理箱(10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内部气压进行可视化预警检测的第二检测机构,所述处理箱(101)内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处理箱(101)顶部的呈U形设置的循环管(201),且循环管(201)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循环管(2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03),且抽水管(203)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循环管(201)的下端插设有活塞(202),且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4);所述固定块(204)的侧壁固定插设有视觉传感器(205),所述循环管(201)的侧壁固定插设有浊度传感器和水质检测传感器,且活塞(202)的移动通过第一推动机构进行推动;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塞(202)下端的移动板(403),且移动板(40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套管(401),所述套管(401)内插设有套杆(402),且套杆(402)的上端与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所述移动板(40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404),且螺纹管(404)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5),所述螺纹杆(405)的上端与处理箱(10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06),且电机(406)的输出端与螺纹杆(405)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处理箱(101)顶部的固定管(301),且固定管(30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02),所述滑动杆(302)的侧壁设置有刻度标识(303),且滑动杆(30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4),所述移动块(304)的上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T形导杆(305),且第一T形导杆(305)的下端与处理箱(101)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T形导杆(305)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06);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移动板(403)侧壁的L形板(501),且L形板(5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收集槽(502),所述收集槽(502)的底部开设有滤孔(503),且处理箱(101)的侧壁开设有收集口(504),所述收集口(5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05),且收集箱(505)内滑动连接有收集盒(506),所述循环管(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507),所述导向管(507)的出水端处于收集盒(506)的上方,且处理箱(101)内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槽(502)进行敲击震动的敲击机构;所述敲击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01)内侧壁的支撑板(601),且支撑板(6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T形导杆(603),且第二T形导杆(603)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606),所述第二T形导杆(603)的侧壁套设有第一滑动板(604),且第一滑动板(6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敲击杆(605),所述第一滑动板(604)的移动通过第二推动机构进行推动;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601)上侧壁的转动杆(701),且转动杆(7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704),所述转动杆(7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凸起(703),且转动杆(7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块(702),所述支撑板(601)的上侧壁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L形设置的安装板(705),且安装板(705)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706),所述滑动槽(706)内通过第三弹簧(707)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708),且第二滑动板(70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三角块(709),所述三角块(709)包括限位面(710)和斜面(711),且安装板(705)的移动通过第三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601)上侧壁的连接块(801),且连接块(801)的侧壁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T形导杆(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T形导杆(802)的一端与安装板(705)的侧壁固定,且第三T形导杆(802)的侧壁套设有第四弹簧(8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705)侧壁的推动杆(903),所述支撑板(60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01),且固定板(9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二凸起(902)。
5.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进行污水处理时,启动电机(406),电机(406)的转动带动螺纹杆(405)的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403)和活塞(202)上下往复移动;
S2:当活塞(202)向下移动时,使得循环管(201)内产生负压,同时,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此时,处理箱(101)内的污水通过抽水管(203)进入循环管(201)内,当活塞(202)向上移动时,对循环管(201)内的污水进行挤压,同时,第一单向机构打开,第二单向机构关闭,此时循环管(201)内的污水被挤压后通过第一单向机构进行流动,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污水通过抽水管(203)进入,并通过循环管(201)和导向管(507)再次循环至处理箱(101)中,并通过视觉传感器(205)对循环管(201)内循环的污水浑浊度和各项指标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
S3:随着污水处理的进行,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滑动杆(302)向上移动,滑动杆(302)的移动带动移动块(304)的同步移动,同时,第一弹簧(306)被压缩,并通过视觉传感器(205)对刻度标识(303)进行检测,即可对处理箱(101)内的气体压力进行可视化实时检测预警;
S4:移动板(403)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收集槽(502)的同步移动,当收集槽(502)向上移动时,能够对污水进行过滤,当收集槽(502)与收集口(504)对正时,收集槽(502)内的污泥能够滑动至收集盒(506)内进行收集,并且,通过导向管(507)循环的污水也会落入收集槽(502)内进行过滤,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不停机过滤和收集;
S5:当收集槽(502)上下往复移动时,推动杆(903)往复在第二凸起(902)的侧壁滑动,并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安装板(705)进行往复移动,当安装板(705)向远离固定板(901)的方向移动时,限位面(710)与凸块(702)相抵,从而推动转动杆(701)进行转动,转动杆(701)的转动带动风扇(704)的同步转动,不仅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而且,能够提高曝气时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
S6:当第一凸起(703)与第一滑动板(604)的侧壁相抵时,推动第一滑动板(604)进行移动,同时,第二弹簧(606)被压缩,当第一凸起(703)越过第一滑动板(604)的侧壁时,第一滑动板(604)能够在第二弹簧(606)的作用下移动复位,从而使得第一滑动板(604)往复移动,进而使得敲击杆(605)对收集槽(502)的侧壁进行自动往复敲击震动。
CN202310950294.3A 2023-07-31 2023-07-31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0033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0294.3A CN117003301B (zh) 2023-07-31 2023-07-31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0294.3A CN117003301B (zh) 2023-07-31 2023-07-31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3301A CN117003301A (zh) 2023-11-07
CN117003301B true CN117003301B (zh) 2024-04-09

Family

ID=88568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0294.3A Active CN117003301B (zh) 2023-07-31 2023-07-31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33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5191A (zh) * 2023-12-18 2024-03-15 山东初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67245U (zh) * 2019-06-13 2020-04-21 安徽中泰创展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CN212050813U (zh) * 2020-04-02 2020-12-01 黄超 一种环保型污水循环再利用水箱
CN212246580U (zh) * 2020-05-28 2020-12-29 梁秀珍 一种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924344U (zh) * 2020-12-16 2021-08-10 云南创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式节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4032027U (zh) * 2020-12-11 2021-08-24 广西承永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
CN217594072U (zh) * 2022-05-26 2022-10-18 吉林省拓维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给排水污水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67245U (zh) * 2019-06-13 2020-04-21 安徽中泰创展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循环污水处理装置
CN212050813U (zh) * 2020-04-02 2020-12-01 黄超 一种环保型污水循环再利用水箱
CN212246580U (zh) * 2020-05-28 2020-12-29 梁秀珍 一种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4032027U (zh) * 2020-12-11 2021-08-24 广西承永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循环处理节能环保设备
CN213924344U (zh) * 2020-12-16 2021-08-10 云南创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式节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7594072U (zh) * 2022-05-26 2022-10-18 吉林省拓维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给排水污水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3301A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03301B (zh) 污水处理可视化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09066400U (zh) 一种水面漂浮污染物清理装置
CN104959038A (zh) 一种可让膜丝在液体中伸缩漂洗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膜过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284827A (zh) 一种多深度海洋水源水质检测用取样装置
CN111982830A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水质检测装置
CN219714878U (zh) 一种水质检测用具有除杂功能的取样装置
CN219058683U (zh) 曝气滤池
CN208248978U (zh) 一种用于植物油储罐的自动排渣装置
CN215012671U (zh) 一种可自动清污的集约化智能水产养殖网箱
CN215026602U (zh) 一种新型污水残渣处理设备
CN215317737U (zh) 一种培养皿生产加工的打磨装置
CN209372488U (zh) 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污水采集器
CN112569665A (zh) 一种工业废水多级浓缩固化处理装置
CN216662509U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河面净水装置
CN21962092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气浮池
CN220633065U (zh) 一种气体检测用冷凝分离装置
CN219964272U (zh) 一种液氨气体捕集器
CN219736937U (zh) 一种具有分层机构的鱼虾养殖用水质检测采样装置
CN219721966U (zh) 一种用于环境废水处理的冷却结晶罐
CN219355403U (zh)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室用水样处理过滤装置
CN213159903U (zh) 一种环氧树脂加工用废气过滤装置
CN217118092U (zh) 一种易于排水的水泥茶盘
CN220729724U (zh) 一种湿地水域的水样取样装置
CN21885365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
CN217314726U (zh) 一种不锈钢圆盘生产用除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8

Address after: 325000, 1st and 2nd floors, Building 12, Luxiang Business Center, Fengmen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Kunz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 399 Binshui West Road,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300387

Applicant before: Yang Shil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