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8244A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98244A CN116998244A CN202280000305.5A CN202280000305A CN116998244A CN 116998244 A CN116998244 A CN 116998244A CN 202280000305 A CN202280000305 A CN 202280000305A CN 116998244 A CN116998244 A CN 1169982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ens
- layer
- display panel
- light em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01267 Protein Subunit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FIYHXOOOISSDN-UHFFFAOYSA-N tellanylidene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Te]=[Ga] OFIYHXOOOISS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acryl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61 pass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BP)、多个发光器件(OL)、像素定义层(PDL)、透镜层(LE)、介质层(TM)和透明盖板(CG)。像素定义层(PDL)与发光器件(OL)设于驱动背板(BP)同一侧面透镜层(LE)设于发光器件(OL)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透镜层(LE)包括分隔透镜(Len1)和中间透镜(Len2),分隔透镜(Len1)设有透光孔(LH),中间透镜(Len2)间隔设于透光孔(LH)内。介质层(TM)覆盖透镜层(LE),介质层(TM)的折射率大于透镜层(LE)的折射率。透明盖板(CG)设于介质层(TM)远离驱动背板(BM)的一侧。用于提高出光率。
Description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显示面板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目前,人们对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显示面板的亮度仍有待提高,且容易出现偏色等显示异常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背板;
多个发光器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驱动背板一侧面;
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发光器件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同一侧面,且具有多个开口,各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各所述发光器件的范围;
透镜层,设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透镜层包括分隔透镜和中间透镜,所述分隔透镜设有透光孔,所述中间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围绕的范围内,且与所述透光孔的侧壁间隔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上,一所述开口与一所述透光孔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孔和所述开口尺寸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扩张,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收缩;
介质层,覆盖所述透镜层,且填充所述透光孔,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
透明盖板,设于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向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各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间隔分布,且被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地露出;各所述发光器件共用同一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凹陷至所述开口内;所述透镜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所述分隔透镜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覆盖的范围内,所述中间透镜位于所述开口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各所述发光器件;
触控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表面;所述透镜层覆盖所述触控层;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一所述开口及其对应的透光孔内的中间透镜中,所述中间透镜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中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孔由多个侧壁围成;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一个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至少一个侧壁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平行的透镜侧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孔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在列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中间透镜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在列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为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
在所述行方向上,所述中间透镜的宽度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宽度之比不小于10%,且不大于50%;
在所述列方向上,所述中间透镜的长度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长度之比不小于30%,且不大于80%。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的两透镜侧面均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凹陷部;
在所述行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与所述中间透镜的宽度之比不小于20%,且不大于25%;
在所述列方向上,所述中间透镜的一端与距离该端最近的一所述凹陷部的最低点的间距与所述中间透镜的长度之比为不小于10%,且不大于50%。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状的透镜侧面平滑连接围成。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包括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延伸部,至少一个所述延伸部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一侧壁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平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形状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孔由两个平面侧壁和一个曲面侧壁围成;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由两个平面侧面和一个曲面侧面围成;
两个所述平面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平面侧壁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平行。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孔由两个平面侧壁和一个曲面侧壁围成;
所述中间透镜为条状结构,且所述中间透镜位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中心和所述曲面侧壁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包括呈指定夹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关于沿列方向经过所述透光孔的中心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为沿平行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曲面侧壁延伸的弧形条状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呈环形,且围绕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中心外。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透镜包括围绕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中心间隔分布的多个透镜单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曲面侧壁的坡度与所述平面侧壁的坡度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驱动背板;
在所述驱动背板一侧面形成像素定义层和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各所述发光器件的范围的多个开口;
在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包括分隔透镜和中间透镜的透镜层,所述分隔透镜设有透光孔,所述中间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围绕的范围内,且与所述透光孔的侧壁间隔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上,一所述开口与一所述透光孔相对设置且形状相同;所述透光孔和所述开口的侧壁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扩张,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收缩;
形成覆盖所述透镜层且填充所述透光孔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
透明盖板,在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透明盖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为本公开显示面板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本公开显示面板再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4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透光孔和开口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开口的示意图。
图6-图10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中间透镜覆盖发光器件的中心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图20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中间透镜不覆盖发光器件的中心的多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的分布方式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30的原理图。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文中的行方向X和列方向Y仅为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在本公开的附图中,行方向X可以是横向,列方向Y可以是纵向,但并不限于此,若显示面板发生旋转,则行方向X和列方向Y的实际朝向可能发生变化。附图中的X方向示例性的示出了行方向,Y方向为示例性的示出了列方向。
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可包括驱动背板和位于驱动背板一侧的多个 发光器件,各发光器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过驱动背板控制发光器件独立发光可实现图像显示。同时,显示面板还包括透明盖板,其可覆盖于发光器件远离驱动背板的一侧,用于起到保护作用,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线从透明盖板出射至显示面板外的空气中。透明盖板的材料可采用玻璃等,其折射率大于空气,因此,在光线透明盖板进入空气时,入射角达到全反射临界角的光线,会在透明盖板和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而无法从透明盖板出射,导致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低。在此过程中,照射至透明盖板的光线的入射角越大,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图6、图11和图17所示,显示面板可包括驱动背板BP、发光器件OL、像素定义层PDL、透镜层LE、介质层TM和透明盖板CG,其中:
发光器件OL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分布于驱动背板BP一侧面;像素定义层PDL与发光器件OL设于驱动背板BP的同一侧面,且具有多个开口PH,各开口PH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各发光器件OL的范围。
透镜层LE设于发光器件OL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透镜层LE包括分隔透镜Len1和中间透镜Len2,分隔透镜Len1设有透光孔LH,中间透镜Len2设于透光孔LH围绕的范围内,且与透光孔LH的侧壁间隔设置;在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上,一开口PH与一透光孔LH相对设置且形状相同;透光孔LH和开口PH的沿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扩张,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沿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收缩;
介质层TM覆盖透镜层LE,且填充透光孔LH,介质层TM的折射率大于透镜层LE的折射率。透明盖板CG设于介质层TM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发光器件OL发射的光线向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传播,由于透镜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透镜层LE的折射率,使得发光器件OL发出的部分光线可在透光孔LH的侧壁发生全反射,使光线的发散程度减小,使光线收敛,相较于没有该全反射过程的光线而言,经过全反射后传播到透明盖板CG时的入射角更小,因而不易发生全反射,有利于提高出光效率。同时,由于透光孔LH内设有中间透镜Len2,而中间透镜Len2可对发光器件OL发出的部分光线进行折射, 同样可使光线收敛,使经过中间透镜Len2的光线在照射至透光孔LH的侧壁时的入射角增大,更易发生全反射,进而有利于减小传播到透明盖板CG时的入射角,进一步提高出光效率。其中,图1-图3示出了中间透镜Len2和分隔透镜len1对光路的作用,可以看出,由于中间透镜Len2和分隔透镜len1的存在,可使光线在透明盖板与空气的界面能够出射而不会发生全反射。
下面对本公开显示面板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公开的显示面板的基本架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显示面板可包括驱动背板BP和位于驱动背板BP的同一侧面的像素定义层PDL和多个发光器件OL,驱动背板BP中具有驱动电路,可驱动发光器件OL发光,以显示图像。其中:
驱动背板BP可包括衬底和位于衬底一侧的电路层,衬底可为平板结构,且其材料可为包括玻璃等硬质材料,也可以是聚酰亚胺等软质材料。同时,衬底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以多层结构为例:衬底可包括多层基底,各层基底堆叠呈多层结构。
电路层可设于衬底一侧,例如,对于每个基底而言,电路层可位于衬底的阻挡层远离绝缘支撑层的一侧。在形成电路层之前,可在衬底上形成缓冲层,将电路层设置于缓冲层远离衬底的表面,缓冲层的材料可包括氮化硅、氧化硅等绝缘材料。
电路层可包括驱动电路,通过驱动电路可驱动发光器件OL发光。举例而言,显示面板可至少划分为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外的外围区,相应的,电路层对应于显示区的区域为像素区和对应于外围区的边缘区,即边缘区位于像素区外。驱动电路可包括位于像素区内的像素电路和位于边缘区内的外围电路,其中,像素电路可以是7T1C、7T2C、6T1C或6T2C等像素电路,只要能驱动发光器件OL发光即可,在此不对其结构做特殊限定。像素电路的数量与发光器件OL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地与各发光器件OL连接,以便分别控制各个发光器件OL发光。其中,nTmC表示一个像素电路包括n个晶体管(用字母“T”表示)和m个电容(用字母“C”表示)。当然,同一像素电路也可连接多个发光器件OL,同时驱动多个发光器件OL发光,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外围电路可位于外围区,且外围电路与像素电路连接,用于向像素电路输入驱动信号,以便控制发光器件OL发光。外围电路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发光控制电路,当然,还可包括其它电路,在此不对外围电路的具体结构做特殊限定。
上述的电路层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其中,薄膜晶体管可以是顶栅或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每个薄膜晶体管均可包括有源层、栅极,各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于同一半导体层,栅极同层设置于一栅极层,以便简化工艺。
以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电路层可包括半导体层、第一栅绝缘层、第一栅极层、第二栅绝缘层、第二栅极层、层间介质层、第一源漏层、钝化层、第一平坦层、第二源漏层和第二平坦层,各膜层的具体图案视驱动电路的具体构成而定,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1-图5所示,像素定义层PDL和各发光器件OL可设于驱动背板BP的同一侧面,例如,像素定义层PDL和发光器件OL可设于第二平坦层远离衬底的表面。各发光器件OL在电路层上的正投影可位于像素区,即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而边缘区则可以不设置发光器件OL。每个发光器件OL均可包括第一电极ANO和第二电极CAT以及位于第一电极ANO和第二电极CAT之间的发光层EL,通过向第一电极ANO和第二电极CAT施加电信号,可激发发光层EL发光。发光器件OL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如图1-图5所示,各个发光器件OL的第一电极ANO间隔分布,像素定义层PDL设有露出各第一电极ANO的开口PH,即一个开口PH露出一个第一电极ANO。像素定义层PDLPDL可用于限定出各个发光器件OL,一个开口PH对应的范围即一个发光器件OL的范围。开口PH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扇形或其它形状,在此不对其形状做特殊限定。
发光层EL至少部分位于开口PH内,且与第一电极ANO叠设置。发光层EL可包括沿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与第一电极ANO和第二电极CAT配合发光即可。举 例而言,发光层EL可以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地设于各开口PH内的间隔分布的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可独立发光,且发光颜色可以不同,从而可直接实现彩色显示。或者,发光层EL也可以同时覆盖像素定义层PDL和各第一电极ANO,即各发光器件OL可共用同一发光层EL,此时,各发光器件OL的发光颜色相同,为了实现彩色显示,可在发光器件OL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设置彩膜层,彩膜层包括多个滤光区,每个滤光区对应一个发光器件OL,不同的滤光区的颜色可以不同,每个滤光区可仅能透光一种单色光,从而可通过彩膜层实现彩色显示。
第二电极CAT可覆盖发光层EL,第二电极CAT可以是连续的整层结构,使得各个发光器件OL可共用同一第二电极CAT。第二电极CAT在对应于开口PH的位置可凹陷至开口PH内。同时,第二电极CAT可为发光器件OL的阴极,其可采用透光结构,使得发光器件OL可向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发光,例如,第二电极CAT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镁、银或其合金等等,在一定厚度下,可以在导电的同时透光。同时,第一电极ANO则可为不透光的结构,使得发光器件OL为顶发射结构。
第二电极CAT可延伸至边缘区内,并与一公共电源信号线连接,可接收公共电源信号。该公共电源信号线可与第一电极ANO同层设置,因而,第二电极CAT可在边缘区内,通过贯穿像素定义层PDLPDL的过孔与公共电源信号线连接。在显示图像时,可通过像素电路控制向第一电极ANO施加一像素电源信号,像素电路可通过位于第二源漏层的像素电源线接收像素电源信号,并通过公共电源信号线向第二电极CAT施加公共电源信号,从而激发发光层EL发光,有机电致发光的具体原理在此不再详述。
下面对发光器件OL的排列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显示面板可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可包括多个子单元,一个子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OL。在显示图像时,相邻的发光单元可以共用至少一个子单元,当然,也可以不共用子单元。同一发光单元的各子单元的发光颜色可以不同。例如,一个发光单元的子单元的数量为三个,且发光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其中,同一发光单元中,发蓝光的子单元的面积可大于发红光的子单元的面积,发红光的子单元的面积可 大于发绿光的子单元的面积;一子单元的面积为其发光器件OL所在的开口P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对于需要配合彩膜实现彩色显示的发光器件OL而言,一个发光器件OL及其对应的滤光区可作为一个子单元。对于不需要配合彩膜实现彩色显示的发光器件OL而言,一个发光器件OL即可作为一个子单元。
子单元的形状即为其对对应的像素定义层PDL的开口PH的形状,举例而言:同一发光单元可包括四个子单元,即一个发蓝光的第一子单元,一个发红光的第二子单元和两个发绿光的第三子单元。第一子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单元,第二子单元的面积大于第三子单元。在一个发光单元中,两个第三子单元可位于第一子单元和第二子单元之间。每个子单元可用对应的透光孔表示,如图21所示,第一子单元对应的透光孔LHB,第二子单元对应的透光孔LHR,第三子单元对应的透光孔LHG,透光孔LHB的范围大于透光孔LHR,透光孔LHR的范围大于透光孔LHG。
此外,如图1-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可包括封装层TFE,其可覆盖各发光器件OL,用于保护发光层EL,阻隔外界的水、氧对发光器件OL造成侵蚀。举例而言,封装层TFE可采用薄膜封装的方式实现封装,其可包括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其中,第一无机层覆盖于第二电极CAT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有机层可设于第一无机层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且有机层的边界限定于第一无机层的边界的内侧,有机层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可位于外围区,确保有机层能覆盖各发光器件OL。第二无机层可覆盖有机层和未被有机层覆盖的第一无机层,可通过第二无机层阻挡水氧侵入,通过具有柔性的有机层实现平坦化。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包括触控层TL,其可设于封装层TFE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且用于感应触控操作。以触控层TL采用互容式触控结构为例,触控层TL可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各第一触控电极沿行方向X间隔分布,一第一触控电极可包括沿列方向Y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块以及连接相邻两第一电极块的转接桥;各第二触控电极沿列方向Y间隔分布,一第二触控电极 包括沿行方向X串联的多个第二电极块;一转接桥与一第二触控电极交叉且绝缘设置,具体而言,触控层TL可包括:缓冲层、转接层、隔离层和电极层,其中:
缓冲层可设于封装层TFE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其材料可以采用氮化硅、氧化硅等绝缘材料,在此不做特殊限定。转接层可设于缓冲层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且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上述的转接桥。转接层可采用金属或其它导电材料。隔离层可覆盖转接层,且隔离层的材料可采用氮化硅、氧化硅等绝缘材料,在此不做特殊限定。电极层设于所述隔离层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且包括上述的第一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
此外,还可在触控层TL上覆盖平坦层,用于实现平坦化,以便形成触控层TL上方的膜层,平坦层的材料可以是树脂或其它透明绝缘材料,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例如,平坦层可覆盖电极层。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可包括偏光层,其可设于触控层TL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偏光层为降低对外界光线的反射作用的圆偏光片,其具体原理在不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公开的透明盖板CG可设于发光器件OL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例如,透明盖板CG覆盖于偏光层上,并可实现平坦化。透明盖板CG用于保护下方的膜层,其材料可以是玻璃或亚克力等透明材料,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由于透明盖板CG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任一发光器件OL发出的部分光线在透明盖板CG和空气界面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而无法从透明盖板CG出射至空气。发明人发现,在透明盖板CG发生全反射的光线主要是发光器件OL的发光范围中位于边缘的光线,这些光线与与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发出的光线的夹角较大,即较为发散,在透明盖板CG处容易达到全反射临界角。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蓝光的发光器件OL的面积大于发红光和滤光的发光器件OL,达到全反射临界角的光线较多,使得蓝光的出光效率低于红光和滤光,容易产生偏色等显示异常,也不利于提高显示面板整体的 亮度。
基于此,如图1-图3所示,发明人通过透镜层LE以及折射率大于透镜层LE的介质层TM至少可使发光器件OL的发光范围中位于边缘的光线向光轴收敛,即缩小这些光线与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的夹角,从而减小其在透明盖板CG和空气界面的入射角,避免达到全反射临界角,可正常出射而不会发生全反射,从而提高出光效率。
下面对本公开的透镜层LE和介质层TM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以及图6和图11所示,图透镜层LE设于发光器件OL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且透镜层LE包括分隔透镜Len1和中间透镜Len2,分隔透镜Len1可开设有贯穿透镜层LE的透光孔LH,透光孔LH可由多个侧壁围成,当然,也可以由同一圆形、椭圆形等封闭的曲面围成。中间透镜Len2可设于透光孔LH围绕的范围内,且与透光孔LH的侧壁间隔设置,即一个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围绕于一个中间透镜Len2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外,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1-图3所示,在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上,像素定义层PDL的一个开口PH与一个透光孔LH相对设置且形状相同,一个开口PH和一个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且正投影的形状相同。例如,一个开口P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位于一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以内。即一个发光器件OL与一个透光孔LH对应。当然,一个透光孔LH也可以同时与多个发光器件OL对应。透光孔LH和开口PH的侧壁沿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扩张,即透光孔LH和开口PH的侧壁为向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扩张的坡面。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可沿远离驱动背板BP的方向收缩。
如图1-图3所示,介质层TM可覆盖透镜层LE,且填充透光孔LH,介质层TM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可为平面,也就是说,介质层TM可起到平坦化的作用。发光器件OL发出的部分光线可通过介质层TM照射至透光孔LH的侧壁,即照射至分隔透镜Len1与介质层TM接触的界面,由于介质层TM的折射率大于透镜层LE的折射率,在光线的入射角达到全反射临界角时,可发生全反射,而不会穿过隔离透镜,从而至少可使部分光线的传播方向朝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收敛,从而 缩小在透明盖板CG处的入射角,避免在透明盖板CG和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有利于提高出光效率。
同时,如图1-图3所示,由于透光孔LH内的中间透镜Len2可对发光器件OL的部分光线进行折射,使光线进一步朝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收敛,进一步避免在透明盖板CG和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有利于提高出光效率。
透镜层LE的材料可采用树脂或其它透明绝缘材料,且可以与像素定义层PDL的材料相同,以便采用相似的工艺形成。介质层TM的材料可采用氮化硅、氧化硅等材料。举例而言,透镜层LE的折射率可以是1.5,介质层TM的折射率不小于1.7,且不大于1.9。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透镜层LE可设于第二电极CAT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其中,分隔透镜Len1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定义层PDL覆盖的范围内,中间透镜Len2可位于开口PH内。即分隔透镜Len1与发光器件OL以外的区域对应,中间透镜Len2与发光器件OL对应。同时,由于第二电极CAT可在开口PH处凹陷,使得中间透镜Len2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分隔透镜Len1靠近驱动背板BP的一侧。介质层TM覆盖透镜层LE和未被透镜层LE覆盖的第二电极CAT,且透镜介质层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可为平面。此外,封装层TFE可覆盖介质层TM。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透镜层LE可覆盖触控层TL,即,透镜层LE可覆盖触控层TL的电极层,同时,可利用介质层TM替代覆盖触控层TL的平坦层,以便简化结构。偏光层可覆盖介质层TM,透明盖板CG可设于偏光层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将透镜层LE设于第二电极CAT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并将封装层TFE的第一无机层作为介质层TM,且可使第一无机层的厚度不小于2μm。
此外,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透镜层LE也可设于封装层TFE远离驱动背板BP的表面,触控层TL设于介质层TM远离驱动背板BP的一侧。在此不对透镜层LE的位置做特殊限定。
下面对透光孔LH和中间透镜Len2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示例性说 明:
如图1-图3所示,发光器件OL在中间透镜Len2覆盖范围内的发出的部分光线可从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出射,且在外周面与介质层TM的界面发生一次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向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收敛,以便于在透光孔LH的侧壁发生全反射。同时,一透光孔LH对应的发光器件OL发出的光线中的部分光线可贯穿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且在贯穿过程中发生两次折射,通过两次折射可以使该光线向垂直于驱动背板BP的方向收敛,同样可以增加在透光孔LH的侧壁发生全反射的光线的数量,最终有利于提高出光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开口PH及其对应的透光孔LH内的中间透镜Len2中,中间透镜Len2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覆盖开口P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中心,即中间透镜Len2覆盖发光器件OL发光范围的中心。同时,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中心可与其对应对的开口P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中心重合,且透光孔LH的形状可与其对应的开口PH的形状相同,也就是说,透光孔LH的形状可与其对应的发光器件OL的形状相同。
下面以中间透镜Len2覆盖发光器件OL发光范围的中心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6-图10所示,透光孔LH可由多个侧壁围成,侧壁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可由多个侧面围成,且其中包括至少一个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至少一个侧壁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平行的透镜侧面,即一个侧壁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轮廓与一透镜侧面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轮廓平行,本文中可将具备这种平行关系的透镜侧面和侧壁定义为平行的透镜侧面和侧壁,从中间透镜Len2的透镜侧面出射的光线可照射至平行的侧壁上。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可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在驱动背板BP上的形状相同,例如,中间透镜Len2和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均可以是多边形,且中间透镜Len2的各透镜侧面均与透光孔LH的各侧壁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透光孔LH在行方向X 上的宽度小于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与透光孔LH的形状相应,透光孔LH内的中间透镜Len2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小于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其中,透光孔LH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为其在行方向X上的距离最远的两点在行方向X上的距离,也即在行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透光孔LH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为其在列方向Y上的距离最远的两点在列方向Y上的距离,也即在列方向Y上的最大长度。
中间透镜Len2在行方向X上的宽度为其外周面上在行方向X上的距离最远的两点在行方向X上的距离,也即在行方向X上的最大宽度。中间透镜Len2在列方向Y上的长度为其外周面上在列方向Y上的距离最远的两点在列方向Y上的距离,也即在列方向Y上的最大长度。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中间透镜Len2可为沿列方向Y延伸的条形结构。为了在起到增加透光孔LH的侧壁的全反射的同时,尽量减小中间透镜Len2本身对发光器件OL发出的光线的阻碍,可对透过孔和中间透镜Len2的尺寸进行一定的限制,举例而言:
在行方向X上,中间透镜Len2的宽度b1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宽度b2之比不小于10%,且不大于50%。进一步的,b1/b2不小于15%,且不大于20%。
在列方向Y上,中间透镜Len2的长度a1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长度a2之比不小于30%,且不大于80%。进一步的,a1/a2不小于50%,且不大于60%。
如图6所示,为了增大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的面积,便于出光,中间透镜Len2的两透镜侧面均可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凹陷部GR,使得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凹凸不平,各凹陷部GR的深度可以相同。基于凹陷部GR,还可对中间透镜Len2的尺寸进行进一步限定:
在行方向X上,凹陷部GR的深度b3与中间透镜Len2的宽度b1之比不小于10%,且不大于40%。进一步的,b3/b1不小于20%,且不大于25%。凹陷部GR的深度可以是凹陷部GR与未凹陷的区域间距离最远的点在行方向X上的距离。
在列方向Y上,中间透镜Len2的一端与距离该端最近的一凹陷部GR的最低点的间距a3与中间透镜Len2的长度a1之比为不小于10%, 且不大于50%。进一步的,a3/a1不小于25%,且不大于33%。凹陷部GR的最低点为其深度最大的点,也即在行方向X上距离未凹陷的区域最远的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可由多个曲面状的透镜侧面平滑连接围成,使得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无尖端。此外,为了确保中间透镜Len2向两侧出光的均匀性,中间透镜Len2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沿列方向Y经过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中心的直线,中间透镜Len2的两透镜侧面可关于该对称轴对称。举例而言,中间透镜Len2的一个透镜侧面具有两个凹陷部GR,且关于对称轴对称设置。
当然,中间透镜Len2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透镜Len2可包括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延伸部Lenc,延伸部Lenc的数量可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各个延伸部Lenc可汇聚于同一区域,该区域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覆盖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中心。同时,至少一个延伸部Lenc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一侧壁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平行,即至少一延伸部Lenc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轮廓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一侧壁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轮廓平行,也即至少一个延伸部Lenc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一侧壁的延伸方向平行。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中将正投影存在该平行关系的延伸部Lenc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侧壁,定义为延伸部Lenc和该侧壁平行。为了便于透过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的光线向透光孔LH的侧壁传播,可使每个延伸部Lenc均可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一侧壁平行设置,当然,延伸部Lenc的数量可以少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侧壁的数量。
下面基于六边形的透光孔LH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为六边形,开口PH的形状与透光孔LH相同。相应的,透光孔LH的侧壁为六个,即透光孔LH由六个平面侧壁FW围成,其中两个平面侧壁FW沿列方向Y延伸,且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轮廓平行设置。
中间透镜Len2可沿经过透光孔LH的中心的中轴线延伸,且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具有四个凹陷部GR,且四个凹陷部GR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且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为光滑的曲面。
如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中间透镜Len2可包括三个延伸部Lenc,一个延伸部Lenc与两个沿列方向Y延伸的平面侧壁FW平行。两个延伸部Lenc分别与两个其它的平面侧壁FW平行设置。即是三个延伸部Lenc可形成“Y”形结构。
如图8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中间透镜Len2可包括四个延伸部Lenc,其中两个延伸部Lenc沿同一方向延伸,且与一平面侧壁FW平行,另两个延伸部Lenc沿同一方向延伸,且与另一平面侧壁FW平行,即四个延伸部Lenc可形成“X”形结构。
经过对上述图6-图8的实施方式中的出光率进行仿真模拟,可以得现有技术以及图6-图8的实施方式的出光率,模拟结果如下表:
方案 | 出光率 |
现有技术 | 10.20% |
图6的实施方式 | 11.75% |
图7的实施方式 | 12.38% |
图8的实施方式 | 12.01% |
可以看出,采用本公开图6-图8的实施方式后,显示买办的出光率得到了提升。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孔LH的侧壁可包括两个平面侧壁FW和一个曲面侧壁CW,且透光孔LH可由两个平面侧壁FW和一个曲面侧壁CW围成,其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可为扇形。相应的,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可由两个平面侧面和一个曲面侧面围成,两个平面侧面分别与两个平面侧壁FW平行。如图9所示,曲面侧面和曲面侧壁CW为曲率相同的弧面。当然,如图10所示,曲面侧面也可以是波浪状的曲面,即其可具有向曲面侧壁CW凸出的凸起,当然,也可以采用曲面。
此外,如图3所示,由于透光孔LH为扇形结构,在透镜层LE形成 透光孔LH时,曲面侧壁CW的坡度β大于平面侧壁FW的坡度α,即β大于α,由于中间透镜Len2可使从其曲面侧面出射的光线更加收敛,从而可使照射至曲面侧壁CW的光线更加容易发生全反射,有利于减少透明盖板CG处的全反射。当然,也可以通过半色调掩膜版形成透镜层LE,并使曲面侧壁CW的坡度大于平面侧壁FW的坡度。
下面以中间透镜Len2不覆盖发光器件OL发光范围的中心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11-图1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孔LH的侧壁可包括两个平面侧壁FW和一个曲面侧壁CW,且透光孔LH可由两个平面侧壁FW和一个曲面侧壁CW围成,其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可为扇形。相应的,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可由两个平面侧面和一个曲面侧面围成,两个平面侧面分别与两个平面侧壁FW平行。此外,由于透光孔LH为扇形结构,在透镜层LE形成透光孔LH时,曲面侧壁CW的坡度β大于平面侧壁FW的坡度α,由于中间透镜Len2可使从其曲面侧面出射的光线更加收敛,从而可使照射至曲面侧壁CW的光线更加容易发生全反射,有利于减少透明盖板CG处的全反射。当然,也可以通过半色调掩膜版形成透镜层LE,并使曲面侧壁CW的坡度大于平面侧壁FW的坡度。
发光器件OL的中心和透光孔LH的中心对应,由于发光器件OL的中心及周围发出的光线在透光孔LH的侧壁上未发生全反射的占比较大,特别是,曲面侧壁CW上未发发生全反射的问题较为明显,因此,为了在增大透光孔LH的侧壁对光线的全反射的前提下,尽量少了遮挡光线,可使中间透镜Len2为条状结构,且中间透镜Len2位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中心和曲面侧壁CW之间,重点针利用中间透镜Len2对光线的折射,使发光器件OL发出的光线在曲面侧壁CW上发生全反射,同时,可是中间透镜Len2尽量少的遮挡发光器件OL,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出光率。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中间透镜Len2可增加曲面侧壁CW处的全反射,并不意味着其只能增加曲面侧壁CW处的全反射,由于中间透镜Len2的存在,对于发光器件OL发出的穿出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的光线,至少可以使部分光线在透光孔LH的侧壁发生全反射,从而从 整体上提高出光效率。当然,曲面侧面也可以是波浪状的曲面或其它曲面,但其与两个平面侧面形成的形状仍可视为是扇形。
如图1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条状的中间透镜Len2为沿平行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曲面侧壁CW延伸的弧形条状结构,以便于光线从弧形条状结构照射至曲面侧壁CW。此外,中间透镜Len2的曲面侧面和曲面侧壁CW的曲率可以相同。本文中提到的平行,不仅限于两直线或平面之间不相交,还包括两弧面或其它曲面之间不相交。
如图12-图1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条状的中间透镜Len2可包括呈指定夹角连接的第一段L1和第二段L2,指定夹角可以是钝角,使得中间透镜Len2的延伸轨迹和曲面侧壁CW的轨迹大致相同。第一段L1和第二段L2关于沿列方向Y经过透光孔LH的中心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也就是说,中间透镜Len2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轴对称图形。其中,如图12所示,第一段L1和第二段L2的侧面可为平面。如图13所示,第一段L1和第二段L2的侧面可为曲面,例如波浪面。如图14所示,且第一段L1的一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为曲面,且且第一段L1的两侧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一段L1的厚度向第二段L2减小,第一段L1和第二段L2对称设置,且二者形状也对称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中间透镜Len2可沿弧形轨迹延伸,且其两侧面可为波浪面。此外,如图16所示,中间透镜也可沿直线延伸,其两侧面可以是曲面。当然,也可以是平面。
如图17-图20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透光孔LH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可为上文中的多边形、扇形或其它形状。中间透镜Len2可呈环形,且围绕于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中心外。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的形状可与透光孔LH的形状相同,例如:如图18所示,中间透镜Len2的外周面与透光孔LH均呈扇形,扇形结构可参考上文的说明,在此不再详述。
在图18的基础上,如图19所示,中间透镜Len2为扇形时,其曲面侧面可以具有向外凸出的凸起,或者该曲面侧面可为波浪面。
如图20所示,为了增大透光孔LH的侧壁的面积,在图19的基础上,可使透光孔LH的曲面侧壁CW对应于中间透镜Len2的曲面侧面的凸起的位置相应的设置凸起,使得透光孔LH的形状与中间透镜Len2的形状相同。
中间透镜Len2可发光器件OL的中心与透光孔LH的中心在驱动背板BP上的正投影重合,使得发光器件OL的中心及周围发出的光线可在穿过中间透镜Len2后照射至透光孔LH的侧壁,且全反射的比例得以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出光效率。
如图19和图20,中间透镜Len2可以是连续的封闭环形,如图18所示,也可包括围绕其所处的透光孔LH的中心间隔分布的多个透镜单元Lenp,透镜单元Lenp可为条状结构,中间透镜Len2可以是间断的环形结构,至少一部分透镜单元Lenp的延伸方向可与透光孔LH的一部分侧壁平行,举例而言,中间透镜Len2和透光孔LH均为六边形,且中间透镜Len2包括六个透镜单元Lenp,每个透镜单元Lenp与透光孔LH的一个侧壁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中间透镜Len2和透光孔LH的说明,是以一个透光孔LH及位于该透光孔LH内的中间透镜Len2为例的,并不限定所有的透光孔LH中均设置中间透镜Len2,举例而言:
如图2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发蓝光的发光器件OL的面积大于发红光和滤光的发光器件OL,可以仅在发蓝光的发光器件OL对应的透光孔LH中设置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中间透镜Len2,而发红光和绿光的发光器件OL对应的透光孔LH中可以不设置中间透镜Len2。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每个发光器件OL对应的透光孔LH均可设置中间透镜Len2。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显示面板可为上文任意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该制造方法可包括步骤S110-步骤S150,其中:
步骤S110、形成驱动背板。
步骤S120、在驱动背板一侧面形成像素定义层和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器件;像素定义层具有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各发光器件的范围的多个开 口。
步骤S130、在发光器件远离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包括分隔透镜和中间透镜的透镜层,分隔透镜设有透光孔,中间透镜设于透光孔围绕的范围内,且与透光孔的侧壁间隔设置;在垂直于驱动背板的方向上,一开口与一透光孔相对设置;透光孔和开口沿远离驱动背板的方向扩张,中间透镜的外周面沿远离驱动背板的方向收缩。
步骤S140、形成覆盖透镜层且填充透光孔的介质层,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透镜层的折射率。
步骤S150、在介质层远离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透明盖板。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22所示,在步骤S130中,针对上文中呈扇形的透光孔的方案,可通过采用半色调掩膜版HTM使曲面侧壁CW的坡度β与平面侧壁FW的坡度α相同。具体而言,在形成透镜层LE时,可利用负性光刻胶形成透镜材料层LEL,再利用半色调掩膜版HTM对透镜材料层进行曝光并显影,其中,半色调掩膜版HTM具有透光区、半透光区HTA以及遮光区TA,遮光区TA与要形成透光孔LH的区域对应,透光区与要形成分隔透镜Len1的区域(包括平面侧壁FW)对应,半透光区HTA与曲面侧壁CW的区域对应;由于半透光区HTA的存在,可增强显影液对曲面侧壁CW处的腐蚀程度,从而降低曲面侧壁CW的坡度β,使其与平面侧壁FW的坡度α大致相等,当然,也可以相同,例如,二者都是59°。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使曲面侧壁CW的坡度β与平面侧壁的坡度α趋于一致。而该坡度β的减小,有利于增大从发光器件OL发出的光线在透光孔LH的侧壁的入射角,便于发生全反射。
需要说明的是,图22仅为说明工艺原理的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执行步骤S130的过程中产品的实际结构的限定。
上述制造方法的其它步骤中的细节以及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对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制造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 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包括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为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其具体结构和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中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20)
- 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驱动背板;多个发光器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驱动背板一侧面;像素定义层,与所述发光器件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同一侧面,且具有多个开口,各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各所述发光器件的范围;透镜层,设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透镜层包括分隔透镜和中间透镜,所述分隔透镜设有透光孔,所述中间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围绕的范围内,且与所述透光孔的侧壁间隔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上,一所述开口与一所述透光孔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孔和所述开口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扩张,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收缩;介质层,覆盖所述透镜层,且填充所述透光孔,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盖板,设于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向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各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间隔分布,且被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地露出;各所述发光器件共用同一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覆盖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且凹陷至所述开口内;所述透镜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分隔透镜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覆盖的范围内,所述中间透镜位于所述开口内。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覆盖各所述发光器件;触控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表面;所述透镜层覆盖所述触控层;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一所述开口及其对应的透光孔内的中间透镜中,所述中间透镜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中心。
-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透光孔由多个侧壁围成;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一个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至少一个侧壁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平行的透镜侧面。
-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透光孔在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在列方向上的长度;所述中间透镜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在列方向上的长度。
-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为沿所述列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在所述行方向上,所述中间透镜的宽度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宽度之比不小于10%,且不大于50%;在所述列方向上,所述中间透镜的长度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长度之比不小于30%,且不大于80%。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的两透镜侧面均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凹陷部;在所述行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与所述中间透镜的宽度之比不小于20%,且不大于25%;在所述列方向上,所述中间透镜的一端与距离该端最近的一所述凹陷部的最低点的间距与所述中间透镜的长度之比为不小于10%,且不大于50%。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由多个曲面状的透镜侧面平滑连接围成。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包括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延伸部,至少一个所述延伸部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一侧壁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投影平行。
-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形状相同。
-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透光孔由两个平面侧壁和一个曲面侧壁围成;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由两个平面侧面和一个曲面侧面围成;两个所述平面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平面侧壁在所述驱动背板上的正 投影平行。
-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透光孔由两个平面侧壁和一个曲面侧壁围成;所述中间透镜为条状结构,且所述中间透镜位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中心和所述曲面侧壁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包括呈指定夹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关于沿列方向经过所述透光孔的中心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为沿平行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曲面侧壁延伸的弧形条状结构。
-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呈环形,且围绕于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中心外。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中间透镜包括围绕其所处的透光孔的中心间隔分布的多个透镜单元。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曲面侧壁的坡度与所述平面侧壁的坡度相同。
-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形成驱动背板;在所述驱动背板一侧面形成像素定义层和间隔分布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一一对应地限定出各所述发光器件的范围的多个开口;在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包括分隔透镜和中间透镜的透镜层,所述分隔透镜设有透光孔,所述中间透镜设于所述透光孔围绕的范围内,且与所述透光孔的侧壁间隔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上,一所述开口与一所述透光孔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孔和所述开口尺寸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扩张,所述中间透镜的外周面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收缩;形成覆盖所述透镜层且填充所述透光孔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镜层的折射率;在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形成透明盖板。
- 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078191 WO2023159543A1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98244A true CN116998244A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7764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00305.5A Pending CN116998244A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44939A1 (zh) |
CN (1) | CN116998244A (zh) |
WO (1) | WO202315954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12947A (zh) * | 2023-12-27 | 2024-04-0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2227A (zh) * | 2011-06-13 | 2012-12-19 |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JP2013114773A (ja) * | 2011-11-25 | 2013-06-10 | Canon Inc | 表示装置 |
CN103636290A (zh) * | 2011-06-24 | 2014-03-12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有机发光元件和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
US20160087018A1 (en) * | 2014-09-19 | 2016-03-2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
CN110235520A (zh) * | 2017-01-26 | 2019-09-13 | 索尼公司 | 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CN111668384A (zh) * | 2020-05-06 | 2020-09-15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1697037A (zh) * | 2020-06-04 | 2020-09-22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69211A (zh) * | 2020-07-01 | 2020-10-13 |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193151A (zh) * | 2021-04-28 | 2021-07-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40190A (zh) * | 2021-06-30 | 2021-10-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5104194A (zh) * | 2020-01-22 | 2022-09-23 | 应用材料公司 | 带有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2022
- 2022-02-28 WO PCT/CN2022/078191 patent/WO202315954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2-28 US US18/563,460 patent/US2024024493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2-28 CN CN202280000305.5A patent/CN11699824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2227A (zh) * | 2011-06-13 | 2012-12-19 |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CN103636290A (zh) * | 2011-06-24 | 2014-03-12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有机发光元件和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
JP2013114773A (ja) * | 2011-11-25 | 2013-06-10 | Canon Inc | 表示装置 |
US20160087018A1 (en) * | 2014-09-19 | 2016-03-2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
CN110235520A (zh) * | 2017-01-26 | 2019-09-13 | 索尼公司 | 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CN115104194A (zh) * | 2020-01-22 | 2022-09-23 | 应用材料公司 | 带有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668384A (zh) * | 2020-05-06 | 2020-09-15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1697037A (zh) * | 2020-06-04 | 2020-09-22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769211A (zh) * | 2020-07-01 | 2020-10-13 | 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3193151A (zh) * | 2021-04-28 | 2021-07-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40190A (zh) * | 2021-06-30 | 2021-10-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59543A1 (zh) | 2023-08-31 |
US20240244939A1 (en) | 2024-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205526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101805552B1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US20070290607A1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 |
US11227903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reflective barri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WO2021147175A1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374539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2015050011A (ja) |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769211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244115B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US10777627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6847861B (zh) | 底发光型oled显示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220317806A1 (en) |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2928225A (zh)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1196076A1 (zh) |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KR102285918B1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6998244A (zh)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9166903B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331468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1802778B1 (ko) | 상부발광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 |
WO2021196082A1 (zh) |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 |
CN117063144A (zh) |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6649010A (zh)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6326246A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EP4426084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US20240162395A1 (en) |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