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6588A -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6588A
CN116996588A CN202310895474.6A CN202310895474A CN116996588A CN 116996588 A CN116996588 A CN 116996588A CN 202310895474 A CN202310895474 A CN 202310895474A CN 116996588 A CN116996588 A CN 116996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ransmission
iic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954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954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65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6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6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3Protocol definition or spec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涉及数据包传输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数据包通信协议,S2:主设备根据要发送的数据长度和数据D,按时序图从SCL和SDA端口输出信号,S3:从设备在接收端接受D[n:0],并解析数据包,如果从设备地址匹配,则继续接受,否则不接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通过在现有IIC通讯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得传输多少bit,有效位就多少bit,从而提高传输的时效性,可以直接连续传输数据,中间不用判断对方是否应答再传输,降低了控制复杂度,传输末尾字节可自由加入校验码,个性化定制传输协议,方便接收端在接收完数据后校验本包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包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IIC总线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通讯协议,而且只需要两根物理线连接就可以完成对多个设备的通讯,很多时候,为了节省IO资源,又能方便的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发送数据包,IIC通讯协议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IIC通讯协议的应答在很多时候并不会很在意,也不希望每传输一个字节就要应答一次,这样操作下来浪费资源也浪费带宽,而且IIC的读操作非常不方便,中间还要插入一个写空和restart的操作才能完成内部寄存器的读取,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通过在现有的IIC通讯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从而提高传输效率,更直接方便的完成数据包的传输和提高数据包传输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数据包通信协议;
S2:主设备根据要发送的数据长度和数据D,按时序图从SCL和SDA端口输出信号;
S3:从设备在接收端接受D[n:0],并解析数据包,如果从设备地址匹配,则继续接受,否则不接收。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具体定义的通信协议内容如下:D[7:0]定义为设备地址,D[15:8]定义为数据包长度,D[n:16]定义为有效数据,n为bit。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保留原IIC通讯协议的启动条件start和stop的时序定义,SCL为1,SDA下降沿的时候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SCL为1,SDA上升沿的时候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SDA只能在SCL为0时翻转,改变传输的值,SDA在SCL为1时的时候翻转表示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或结束本次传输。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主设备必须在判断SCL下降沿条件满足的下一拍的时候改变SDA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接收端在主设备发出启动信号后,在SCL时钟上升沿进行数据采样,再根据定义的数据包大小解析成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接收端接受的数据末尾D[n:n-7]可以为校验码,对传输的D[n-8:0]进行校验。
优选的,所述IIC总线数据传输共有三种情况,分别为:主设备为发送器,从设备为接收器,此时数据的传输方向保持一致,主设备为接收器,从设备为发送器,此时从设备是发送数据的一方,数据的传输方式属于复合格式,此时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格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当数据的传输方向发生改变时,主设备必须再次发出启动信号以及要被寻址的从设备的地址,才能开始一个新的数据传输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通过在现有IIC通讯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得传输多少bit,有效位就多少bit,从而提高传输的时效性,可以直接连续传输数据,中间不用判断对方是否应答再传输,降低了控制复杂度,传输末尾字节可自由加入校验码,个性化定制传输协议,方便接收端在接收完数据后校验本包数据,数据包有了准确性的判断依据,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以自己定义传输规则,适用各种不同需求的数据传输,既可传输短数据包,也可以传输不规则数据包,又不需要IP核的支持,完成各种中小带宽要求的数据包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整体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时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数据包通信协议;
S2:主设备根据要发送的数据长度和数据D,按时序图从SCL和SDA端口输出信号;
S3:从设备在接收端接受D[n:0],并解析数据包,如果从设备地址匹配,则继续接受,否则不接收。
步骤S1中具体定义的通信协议内容如下:D[7:0]定义为设备地址,D[15:8]定义为数据包长度,D[n:16]定义为有效数据,n为bit;
步骤S2中保留原IIC通讯协议的启动条件start和stop的时序定义,SCL为1,SDA下降沿的时候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SCL为1,SDA上升沿的时候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
步骤S2中SDA只能在SCL为0时翻转,改变传输的值,SDA在SCL为1时的时候翻转表示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或结束本次传输;
步骤S2中主设备必须在判断SCL下降沿条件满足的下一拍的时候改变SDA的数据;
步骤S3中接收端在主设备发出启动信号后,在SCL时钟上升沿进行数据采样,再根据定义的数据包大小解析成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步骤S3中接收端接受的数据末尾D[n:n-7]可以为校验码,对传输的D[n-8:0]进行校验;
IIC总线数据传输共有三种情况,分别为:主设备为发送器,从设备为接收器,此时数据的传输方向保持一致,主设备为接收器,从设备为发送器,此时从设备是发送数据的一方,数据的传输方式属于复合格式,此时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格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当数据的传输方向发生改变时,主设备必须再次发出启动信号以及要被寻址的从设备的地址,才能开始一个新的数据传输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义数据包通信协议;
S2:主设备根据要发送的数据长度和数据D,按时序图从SCL和SDA端口输出信号;
S3:从设备在接收端接受D[n:0],并解析数据包,如果从设备地址匹配,则继续接受,否则不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定义的通信协议内容如下:D[7:0]定义为设备地址,D[15:8]定义为数据包长度,D[n:16]定义为有效数据,n为bi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保留原IIC通讯协议的启动条件start和stop的时序定义,SCL为1,SDA下降沿的时候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SCL为1,SDA上升沿的时候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SDA只能在SCL为0时翻转,改变传输的值,SDA在SCL为1时的时候翻转表示主设备发送启动信号或结束本次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主设备必须在判断SCL下降沿条件满足的下一拍的时候改变SDA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接收端在主设备发出启动信号后,在SCL时钟上升沿进行数据采样,再根据定义的数据包大小解析成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接收端接受的数据末尾D[n:n-7]可以为校验码,对传输的D[n-8:0]进行校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IC总线数据传输共有三种情况,分别为:主设备为发送器,从设备为接收器,此时数据的传输方向保持一致,主设备为接收器,从设备为发送器,此时从设备是发送数据的一方,数据的传输方式属于复合格式,此时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格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当数据的传输方向发生改变时,主设备必须再次发出启动信号以及要被寻址的从设备的地址,才能开始一个新的数据传输过程。
CN202310895474.6A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Pending CN116996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5474.6A CN116996588A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95474.6A CN116996588A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6588A true CN116996588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2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95474.6A Pending CN116996588A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65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8131B (zh) 一种基于动态参数配置的串口数据帧通用组帧解帧方法
US7266094B2 (en) Wireless data interface system for fixed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s
CN101895549B (zh) 车辆通信网络数据转换网关及其转换方法
AU598917B2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data
CN201717878U (zh) 车辆通信网络数据转换网关
CN102820959A (zh) 在Modbus主站与从站之间进行大数据量通信的方法
EP0918421B1 (en) Baud rate detection in serial data transmission
US6728795B1 (en) DMA channel for high-speed asynchronous data transfer
JP2005025767A5 (zh)
GB2301268A (en)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759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data transmissions
AU736293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6996588A (zh) 一种基于iic通讯协议的新型数据包传输方法
CN101415027B (zh) 基于hdlc协议的通讯模块及数据实时转发存储控制方法
JP2000151562A (ja) 全二重同時メッセ―ジ伝送
CN1119884C (zh) 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检测方法
CN101252415A (zh) 整包数据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US5721891A (en) Detection of N length bit serial communication stream
CN113688083A (zh) 一种基于同步422接口的数据帧头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7786309B (zh) 一种免时钟同步的芯片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5577671A (zh) 音频信号与视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US8213392B2 (en) Cellular-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9980072443A (ko) 노드(Node)인식(Recognition)방법
CN109474707B (zh) 基于串口协议的二层协议设计及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KR920006117B1 (ko) Mhs시스템과 퍼스널 컴퓨터간의 동기인터페이스회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