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4834B -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4834B
CN116994834B CN202311258518.0A CN202311258518A CN116994834B CN 116994834 B CN116994834 B CN 116994834B CN 202311258518 A CN202311258518 A CN 202311258518A CN 116994834 B CN116994834 B CN 116994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reversing
flame
winding
fini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58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94834A (zh
Inventor
张贺
张钊
李锐
张乔
许珂
尤晓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long Weiy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long Weiye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ong Weiye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long Weiye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585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48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4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94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4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4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extru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4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extru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利用拉丝设备对杆材原料进行拉伸,获得单丝原料,并对单丝原料进行加热,加热后进行退火处理,获取单丝线芯;将多个所述单丝线芯进行绞合,制成导电线芯,并对导电纤芯挤包实心绝缘层,获得绝缘线芯;将多个所述绝缘线芯进行绞合,并在绞合形成的电缆型材表面缠绕内护层,并在其表面进行铠装,获得铠装电缆。本发明通过在电缆型材表面涂覆含有矿物纤维的厌氧泥,且该厌氧泥在成品电缆受外部高温影响时,其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且无机矿物纤维具有阻燃特性和不可燃烧特性,能够提高阻燃耐高温电缆的阻燃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阻燃耐高温电缆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和耐高温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其能够在-80℃~250℃中工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老化、抗强酸、抗强碱等特性。阻燃耐高温电缆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经过拉制、绞制、包覆三种工艺来制作完成的,型号规格越复杂,重复性越高。
目前,耐高温电缆通常采用耐高温材料来制备绝缘和外护套,以起到抗热老化的,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其应对高温环境的能力仍然有限,尤其是当外部明火或其他高温环境下,电缆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很容易出现内部损毁。
其次,目前的电缆制备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收卷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不同规格的电缆,其直径是不同的,由于往复丝杆机构在电缆盘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是固定的,进一步导向相邻的两圈电缆之间存在间隙,电缆直径越小,相邻两圈电缆之间的间隙越大,电缆无法紧密有序地卷绕在电缆盘上,进而导致电缆长度往往达不到相应电缆盘的长度标准,产品存在松垮的现象,在实际使用中,其长度不足也会对工程产生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通过在电缆型材表面涂覆含有矿物纤维的厌氧泥,且该厌氧泥在成品电缆受外部高温影响时,其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且无机矿物纤维具有阻燃特性和不可燃烧特性,能够提高阻燃耐高温电缆的阻燃特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拉丝设备对杆材原料进行拉伸,获得单丝原料,并对单丝原料进行加热,加热后进行退火处理,获取单丝线芯;
将多个所述单丝线芯进行绞合,制成导电线芯,并对导电纤芯挤包实心绝缘层,获得绝缘线芯;
将多个所述绝缘线芯进行绞合,并在绞合形成的电缆型材表面缠绕内护层,并在其表面进行铠装,获得铠装电缆;
在铠装电缆表面挤包阻燃防护套,获得成品电缆,并对成品电缆进行收卷,且所述收卷过程做防松垮处理;
其中,在缠绕所述内护层前,电缆型材表面涂覆有厌氧泥,且该厌氧泥在成品电缆受外部高温影响时,其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内护层为合成云母带。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阻燃防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或低卤低烟阻燃聚烯烃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厌氧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无机矿物纤维500份、添加剂一300份、填充物150份、涂层100份和添加剂二50份;
将无机矿物纤维和添加剂一混合,然后加入的填充物和涂层,搅拌均匀;
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中,通过高压将其挤出成所需形状;
将挤出的厌氧泥进行冷却,得到厌氧泥成品。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无机矿物纤维由石棉纤维、岩棉纤维组成。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添加剂一为有机添加剂,其包括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和润滑剂;所述添加剂二包括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填充物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硅酸盐。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松垮处理通过卷绕设备进行操作,其中,所述卷绕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收卷电机,所述机架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机架和支架之间固定有止转杆,还包括:
收卷部,所述收卷部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收卷部和收卷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缆盘可拆卸的装配于收卷部上;
液压收紧部,所述液压收紧部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液压收紧部的内部注入有能够流动的液压油;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装配于液压收紧部的一端,且所述传动部和收卷部相连接;
换向部,所述换向部装配于传动部的下端;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装配于传动部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和换向部在传动部的作用下能够同步运动;
其中,所述成品电缆推动收紧板在水平方向移动时,需要克服所述液压收紧部作用于收紧板上的阻力。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换向部包括换向壳、换向驱动块、压板、收紧板、导向杆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换向壳装配于传动部的下端,所述换向驱动块滑动连接于换向壳内部的上端,且所述换向驱动块的两端均倾斜设置有驱动面,所述压板固定于换向壳的下端,所述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凸台,所述收紧板滑动连接于压板的两端,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收紧板的上端,所述导向杆和换向壳滑动连接,且所述换向驱动块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避让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装配于换向壳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
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适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在电缆型材表面涂覆含有矿物纤维的厌氧泥,厌氧泥采用无机矿物纤维和有机添加剂的组合,在高温下,无机矿物纤维会发生热分解或氧化反应,生成具有良好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的无机化合物,即厌氧泥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而有机添加剂则能够提高材料的柔韧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且无机矿物纤维具有阻燃特性和不可燃烧特性,能够提高阻燃耐高温电缆的阻燃特性;能够有效地隔离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电缆绝缘保护。
本发明不同直径的电缆均能够紧密有序的卷绕于电缆盘上,避免出现电缆长度往往达不到相应电缆盘的长度标准的情况,还能避免产品出现松垮的现象,避免降低产品质量,同时,当一层电缆卷圈完毕后,使得换向部能够根据电缆层的不同变换方向,且无需为换向部额外提供驱动力,使得装置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卷线设备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卷线设备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卷线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换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换向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换向部的结构爆炸图;
图9是本发明中导向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卷绕成品电缆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卷绕成品电缆时换向部的换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利用拉丝设备对杆材原料进行拉伸,获得单丝原料,并对单丝原料进行加热,加热后进行退火处理,获取单丝线芯;
Step2:将多个单丝线芯进行绞合,制成导电线芯,并对导电纤芯挤包实心绝缘层,获得绝缘线芯;
Step3:将多个绝缘线芯进行绞合,并在绞合形成的电缆型材表面缠绕内护层,并在其表面进行铠装,获得铠装电缆;
Step4:在铠装电缆表面挤包阻燃防护套,获得成品电缆,并对成品电缆进行收卷,且收卷过程做防松垮处理;
其中,在缠绕内护层前,电缆型材表面涂覆有厌氧泥,且该厌氧泥在成品电缆受外部高温影响时,其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成品电缆是指加工完毕后的电缆,电缆盘是指用于卷绕成品电缆的工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内护层为合成云母带,阻燃防护套的材质为下列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低卤低烟阻燃聚烯烃。
在此,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低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均具有低烟性和环保性,在电缆发生燃烧的时候,能够有效降低电缆燃烧产生的烟雾。
进一步的,厌氧泥通过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下列组分:无机矿物纤维500份、添加剂一300份、填充物150份、涂层100份和添加剂二50份;
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步骤一:将无机矿物纤维和添加剂一混合,然后加入的填充物和涂层,搅拌均匀;
步骤二: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中,通过高压将其挤出成所需形状;
步骤三:将挤出的厌氧泥进行冷却,得到厌氧泥成品。
具体的,无机矿物填料可以赋予填充材料一定的功能,如塑料和橡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阻燃性或阻燃性、耐磨性、绝缘性或导电性、隔热性或导热性、隔音性和抗菌性、耐湿擦洗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耐候性、遮盖力、湿度控制等,通过添加无机矿物纤维,大大提高了电缆的阻燃特性,且无机矿物填料由于其不燃性或不燃性,填充到聚合物中后,可以降低可燃物浓度,延缓或阻止基体的燃烧。
其中,无机矿物纤维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石棉纤维:45%、岩棉纤维:55%。上述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绝缘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离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添加剂一为有机添加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硅烷偶联剂:40%、表面活性剂:30%、润滑剂:30%,有机添加剂用于提高厌氧泥的柔韧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且可以改善无机纤维与有机纤维之间的粘结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添加剂二,按质量分数计,包括:防腐剂:50%、抗氧化剂:50%,用于提高电缆用厌氧泥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这些添加剂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填充物按质量分数计,包括:玻璃纤维:35%、碳纤维:30%、硅酸盐:35%,填充物用于增加厌氧泥的密度和强度,且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涂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聚氨酯泡沫:37%、丙烯酸泡沫:33%、硅酮涂料:30%,用于提高厌氧泥的防水性能和防火性能,防止水分渗透,延缓材料老化,同时提供一定的防火保护。
具体的,优选纤维填料的无机矿物纤维添加至聚合物中,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如: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刚性、撕裂强度、冲击强度、摩擦系数、耐磨性等,且纤维填料对聚合物的增强效果大于片状填料和球状填料。
厌氧泥采用无机矿物纤维和有机添加剂的组合,在高温下,无机矿物纤维会发生热分解或氧化反应,生成具有良好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的无机化合物,即厌氧泥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而有机添加剂则能够提高材料的柔韧性、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且无机矿物纤维具有阻燃特性和不可燃烧特性,能够提高电缆的阻燃特性,能够有效地隔离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电缆绝缘保护。
实施例二
防松垮处理通过卷绕设备进行操作,其中,卷绕设备包括:
卷线设备包括机架10,机架10的一端固定有收卷电机11,机架10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架12,机架10和支架12之间焊接有止转杆13,还包括:
收卷部14,收卷部14装配于机架10上,收卷部14和收卷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缆盘可拆卸的装配于收卷部14上;
液压收紧部20,液压收紧部20装配于机架10上,液压收紧部20的内部注入有能够流动的液压油;
传动部30,传动部30装配于液压收紧部20的一端,且传动部30和收卷部14相连接;
换向部40,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换向部40装配于传动部30的下端;
导向组件50,导向组件50装配于传动部30的一侧,导向组件50和换向部40在传动部30的作用下能够同步运动。
换向部40包括换向壳41、换向驱动块42、压板43、收紧板44、导向杆45和第二弹性元件46,换向壳41装配于传动部30的下端,换向驱动块4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凸台,换向壳41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台相适配的导向槽,换向驱动块42通过限位凸台和导向槽滑动连接于换向壳41内部的上端,且换向驱动块42的两端均倾斜设置有驱动面,压板43固定于换向壳41的下端,压板43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凸台,收紧板44滑动连接于压板43的两端,收紧板44靠近压板43的一端设置有与导向凸台相适配的限位凹槽,导向杆45固定于收紧板44的上端,导向杆45和换向壳41滑动连接,且换向驱动块4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向杆45相适配的避让槽,第二弹性元件46装配于换向壳41和第二弹性元件46之间。
其中,成品电缆推动收紧板44在水平方向移动时,需要克服液压收紧部20作用于收紧板44上的阻力。
在此,请参阅图12至图13,成品电缆在电缆盘上呈层层卷绕的状态,为了更好的描述卷线设备的工作过程,电缆盘在附图中的标号为A0,缠绕于电缆盘上的成品电缆从内层到外侧依次编号为第1层电缆、第2层电缆、第3层电缆、……、第N层电缆,每一层电缆均由多圈成品电缆缠绕而成,对位于同一层的多圈成品电缆按照缠绕顺序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编号,其编号形式为:层编号-圈编号,例如:第1层第19圈成品电缆,其编号为1-19;第2层第16圈成品电缆,其编号为2-16;第1层第N圈成品电缆,其编号为1-N,具体的,在附图中,第1-1圈成品电缆的标号为A1,第1-2圈成品电缆的标号为A2,第1-3圈成品电缆的标号为A3,第1-N圈成品电缆的标号为AN,第2-1圈成品电缆的标号为B1。
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卷线设备对成品电缆进行卷绕时,将电缆盘装配于收卷部14上,并将第1-1圈成品电缆缠绕于电缆盘外侧的边缘位置,推动传动部30,使得压板43的底面和第1-1圈的成品电缆的表面贴合,启动收卷电机11,由于收卷部14和收卷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收卷电机11的输出端带动收卷部14转动,进而带动电缆盘转动,通过电缆盘对成品电缆进行收卷;
请再次参阅图12所示,在收卷的过程中,若第1-2圈成品电缆和第1-1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当第1-3圈成品电缆和收紧板44接触后,由于液压收紧部20内部存在的液压阻力(记为F1)会传递至收紧板44,第1-4圈成品电缆需要克服F1,推动收紧板44移动后,才能缠绕于电缆盘上,由于第1-1圈成品电缆和第1-2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F1通过收紧板44传递至第1-4圈电缆上,推动第1-4圈电缆向靠近第1-1圈的电缆方向移动,进而推动第1-2圈电缆和第1-1圈电缆紧密贴合,通过上述方案,直径不同的电缆在卷绕的过程中,相邻的两圈电缆之间不会存在间隙,不会受到往复丝杆机构螺距的影响,可以提高成品电缆缠绕于电缆盘上的长度,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避免相邻的电缆圈之间存在间隙,造成产品松垮,本实施方式中,只是以第1-1圈成品电缆和第1-2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进行举例描述,其他的成品电缆圈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通过上述方式得以解决,在此,不作为具体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13所示,在收卷的过程中,若第1-1圈成品电缆至1-4圈成品电缆之间均不存在间隙,第1-4圈成品电缆受到的液压阻力会依次通过第1-3圈成品电缆、第1-2圈成品电缆和第1-1圈成品电缆传递至电缆盘上,进而通过第1-4圈成品电缆推动收紧板44移动,当第1圈电缆缠绕即将完毕时,换向驱动块42和电缆盘内壁接触,通过电缆盘驱动换向驱动块42在水平方向移动,由于远离第1-N圈成品电缆的收紧板44和第一层电缆的上表面相接触,进而通过该收紧板44驱动换向驱动块42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换向壳41和压板43向上移动,使得压板43的底面和第2-1圈成品电缆的上端相贴合,同时,换向驱动块42在水平方向移动后,与第1-N圈成品电缆相贴合的收紧板44在第二弹性元件4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与第2层电缆的上端相贴合,通过该方案,使得换向部40能够及时变换方向,在卷绕多层电缆时,及时更换方向,消除相邻的电缆圈之间的间隙。
请参阅图7至图8所示,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收紧板44靠近换向驱动块4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面相适配的配合面,换向驱动块42和压板43底部的边缘进行圆角处理。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换向驱动块42和压板43底部的边缘进行圆角处理,能够避免换向驱动块42和压板43与电缆表面接触时,造成电缆表面划痕和破损,能够避免造成产品出现表面质量缺陷。
请参阅图4所示,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机架10上设置有一壳体,液压收紧部20包括液压油站21、液压缸22和活塞杆23,液压油站21固定于壳体的上端,液压缸22固定于壳体的内部,液压缸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回油口,且出油口和液压油站21和回油口和液压油站21之间均通过管路相连接,活塞杆23滑动连接于液压缸22的内部,且活塞杆23的一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壳体外部。
在此,活塞杆23位于液压缸2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板,液压缸22的内部通过活塞板分隔有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内均注入有液压油,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腔室分别命名为腔室A和腔室B,其中,腔室A位于靠近换向壳41的一端,腔室B位于远离换向壳41的一端,当活塞板在活塞杆23的带动下对腔室A内部的液压油进行挤压时,腔室A内部的液压油在活塞板的作用下通过液压油站21流向腔室B内,在此过程中,活塞板需要克服液压油的阻力,且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油的阻力大于压板43和成品电缆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液压油站21是现有的成熟技术,其可以控制液压油的力量大小及流动速度的快慢,进一步通过液压油流动的速度调控活塞杆23的移动速度,在此,就不做进一步的赘述。
在该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12所示,若第1-1圈成品电缆和第1-2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第1-4圈成品电缆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无法推动收紧板44在水平方向移动;若相邻的两个成品电缆圈之间均紧密贴合,最后一圈成品电缆会推动收紧板44在水平方向移动,通过收紧板44带动换向壳41、传动部30和活塞杆23移动,进而使得腔室A和腔室B内部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站21相互流动,通过腔室A和腔室B内部的液压油对收紧板44提供一个阻力,只有相邻的成品电缆圈之间均紧密贴合时,才能克服液压油的阻力推动收紧板44在水平方向移动,进而使得该卷线设备能够使卷绕不同直径的成品电缆时,使得相邻的两个成品电缆圈能够紧密贴合,避免其之间存在间隙,进而提高了成品电缆在电缆盘上的卷绕长度,避免产品出现松垮现象,本实施方式中,只是以第1-1圈成品电缆和第1-2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进行举例描述,其他的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通过上述方式得以解决,在此,不作为具体限定。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示,传动部30包括导向块31、伸缩杆32、第一弹性元件33、联动臂34和支撑臂35,导向块31固定于活塞杆23的一端,伸缩杆32滑动连接于导向块31的内部,且换向壳41固定于伸缩杆32的下端,第一弹性元件33装配于导向块31和换向壳41之间,联动臂34转动连接于导向块31的一侧,支撑臂35滑动连接于联动臂34的下端,且支撑臂35的一侧和导向组件50相连接,支撑臂35的另一侧和换向壳4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联动臂34靠近支撑臂3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杆,支撑臂35的内部开设有限位通槽,限位销杆贯穿限位通槽,支撑臂35和联动臂34通过限位销杆和限位通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具体的,初始状态下,第一弹性元件33的弹力大于液压阻力F1,在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下,第一弹性元件33的弹力大于液压阻力F1,第一弹性元件33的弹力能够通过压板43作用于成品电缆圈的上端,能够避免引起卷绕电缆时,相邻的成品电缆圈相互挤压导致的凸起。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卷绕于电缆盘上的成品电缆越多时,其层数也就越多,换向部40跟随电缆层数的增加而升高,由于支撑臂35和换向壳41之间转动连接,换向壳41在垂直方向上升时,会电动支撑臂35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支撑臂35带动导向组件50同步向上移动,同时,由于联动臂34和导向块31之间的转动连接和联动臂34和支撑臂35的滑动连接,通过联动臂34能够对支撑臂35进行牵引,避免导向组件50内部穿过成品电缆时,支撑臂35受力向下弯曲,使得卷绕成品电缆时,成品电缆能够水平卷入电缆盘中,避免成品电缆过度弯曲。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导向块3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定位板36,伸缩杆32的外侧开设有定位卡槽37,且定位板36和定位卡槽37相适配。
进一步的,定位板36位于定位卡槽37内部时,换向部40的最下端高于电缆盘的最高点。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电缆卷绕完毕后,推动换向壳41向上移动,通过换向壳41和伸缩杆32的固定连接,使得换向壳41带动伸缩杆32向上移动,当定位卡槽37移动至导向块31上端时,转动定位板36,使得定位板36转动至定位卡槽37内部,通过定位板36对伸缩杆32形成限位,进而通过伸缩杆32对换向部40形成限位,使得换向部40由自由状态变换为限位状态,避免自由状态的换向部40造成电缆盘无法拆装。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收卷部14的外侧设置有削边面,导向块31的内部开设有止转面,且止转面和削边面相适配。
在该实施方式中,削边面和止转面的设置,可以避免导向块31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转动,进而造成压板43的底面无法和电缆表面贴合。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示,导向组件50包括外壳51、调节导杆52、导向轮53和第三弹性元件54,外壳51固定于支撑臂35的一侧,且外壳51的一端开设有电缆过孔,调节导杆52固定于外壳51的内部,导向轮53滑动连接于调节导杆52的外侧,第三弹性元件54装配于外壳51和导向轮53之间。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轮53为两个,且在垂直方向上,电缆过孔位于两个导向轮53之间。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成品电缆进行牵引,贯穿外壳51内部及电缆过孔内部,两个导向轮53在第三弹性元件54的作用下,相互靠近,进而对电缆进行导向,使得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成品电缆进行夹持和导向,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调节导杆52的外侧设置有衬套,衬套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在该实施方式中,衬套的设置,可以避免调节导杆52压伤电缆表面,造成电缆表面出现压痕等表面瑕疵,可以有效的保护产品外观,避免降低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利用卷线设备对成品电缆进行卷绕时,将电缆盘装配于收卷部14上,并将第1-1圈成品电缆缠绕于电缆盘外侧的边缘位置,推动传动部30,使得压板43的底面和第1-1圈的成品电缆的表面贴合,启动收卷电机11,由于收卷部14和收卷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收卷电机11的输出端带动收卷部14转动,进而带动电缆盘转动,通过电缆盘对成品电缆进行收卷,若第1-2圈成品电缆和第1-1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当第1-3圈成品电缆和收紧板44接触后,由于液压收紧部20内部存在的液压阻力会传递至收紧板44,第1-4圈成品电缆需要克服F1,推动收紧板44移动后,才能缠绕于电缆盘上,由于第1-1圈成品电缆和第1-2圈成品电缆之间存在间隙,F1通过收紧板44传递至第1-4圈电缆上,推动第1-4圈电缆向靠近第1-1圈的电缆方向移动,进而推动第1-2圈电缆和第1-1圈电缆紧密贴合,通过上述方案,直径不同的电缆在卷绕的过程中,相邻的两圈电缆之间不会存在间隙,不会受到往复丝杆机构螺距的影响。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和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拉丝设备对杆材原料进行拉伸,获得单丝原料,并对单丝原料进行加热,加热后进行退火处理,获取单丝线芯;
将多个所述单丝线芯进行绞合,制成导电线芯,并对导电纤芯挤包实心绝缘层,获得绝缘线芯;
将多个所述绝缘线芯进行绞合,并在绞合形成的电缆型材表面缠绕内护层,并在其表面进行铠装,获得铠装电缆;
在铠装电缆表面挤包阻燃防护套,获得成品电缆,并对所述成品电缆进行收卷,且所述收卷过程做防松垮处理;
其中,在缠绕所述内护层前,电缆型材表面涂覆有厌氧泥,且该厌氧泥在所述成品电缆受外部高温影响时,其受热凝固形成阻燃层。
所述防松垮处理通过卷绕设备进行操作,所述卷绕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有收卷电机,所述机架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机架和支架之间固定有止转杆,还包括:
收卷部,所述收卷部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收卷部和收卷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缆盘可拆卸的装配于收卷部上;
液压收紧部,所述液压收紧部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液压收紧部的内部注入有能够流动的液压油;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装配于液压收紧部的一端,且所述传动部和收卷部相连接;
换向部,所述换向部装配于传动部的下端;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装配于传动部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和换向部在传动部的作用下能够同步运动;
其中,所述成品电缆推动收紧板在水平方向移动时,需要克服所述液压收紧部作用于收紧板上的阻力;
所述换向部包括换向壳、换向驱动块、压板、收紧板、导向杆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换向壳装配于传动部的下端,所述换向驱动块滑动连接于换向壳内部的上端,且所述换向驱动块的两端均倾斜设置有驱动面,所述压板固定于换向壳的下端,所述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凸台,所述收紧板滑动连接于压板的两端,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收紧板的上端,所述导向杆和换向壳滑动连接,且所述换向驱动块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避让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装配于换向壳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为合成云母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防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或低卤低烟阻燃聚烯烃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按照重量份数分别取无机矿物纤维500份、添加剂一300份、填充物150份、涂层100份和添加剂二50份;
将无机矿物纤维和添加剂一混合,然后加入的填充物和涂层,搅拌均匀;
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中,通过高压将其挤出成所需形状;
将挤出的厌氧泥进行冷却,得到厌氧泥成品;
其中,所述涂层包括聚氨酯泡沫、丙烯酸泡沫和硅酮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矿物纤维由石棉纤维、岩棉纤维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一为有机添加剂,其包括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和润滑剂;所述添加剂二包括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硅酸盐。
CN202311258518.0A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Active CN1169948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8518.0A CN116994834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58518.0A CN116994834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4834A CN116994834A (zh) 2023-11-03
CN116994834B true CN116994834B (zh) 2023-12-15

Family

ID=88527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58518.0A Active CN116994834B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48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4333A (zh) * 2017-10-21 2018-02-09 芜湖缆胜电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高温填充绳及其制备方法
CN208189229U (zh) * 2018-05-24 2018-12-04 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高阻燃低压电力电缆
CN213123923U (zh) * 2020-08-03 2021-05-04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高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CN112812529A (zh) * 2021-02-02 2021-05-18 江苏亚冠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1247A (zh) * 2021-12-09 2022-03-11 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化聚烯烃绝缘高阻燃防火电缆及制备工艺
CN217920819U (zh) * 2022-06-20 2022-11-29 广东佰佳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线用输送给压装置
CN116666001A (zh) * 2023-07-21 2023-08-29 华力通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包覆紧密度的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4333A (zh) * 2017-10-21 2018-02-09 芜湖缆胜电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高温填充绳及其制备方法
CN208189229U (zh) * 2018-05-24 2018-12-04 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高阻燃低压电力电缆
CN213123923U (zh) * 2020-08-03 2021-05-04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铠装高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CN112812529A (zh) * 2021-02-02 2021-05-18 江苏亚冠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1247A (zh) * 2021-12-09 2022-03-11 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化聚烯烃绝缘高阻燃防火电缆及制备工艺
CN217920819U (zh) * 2022-06-20 2022-11-29 广东佰佳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生产线用输送给压装置
CN116666001A (zh) * 2023-07-21 2023-08-29 华力通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包覆紧密度的电缆绝缘层包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4834A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3171B (zh) 一种耐寒耐腐阻燃抗干扰的双护套电缆
CN105469860B (zh) 一种矿用电源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1335114B (zh) 铜包铝二芯阻燃耐火软电缆的制造方法
CN116994834B (zh) 一种高阻燃性电缆制备工艺
JPS5828688B2 (ja) 導体の被覆方法
CN112071492A (zh) 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及其用防火泥填料
CN110828033A (zh) 耐刮磨耐海水腐蚀消磁电缆及加工工艺
CN211858187U (zh) 耐刮磨耐海水腐蚀消磁电缆
CN114628073A (zh) 一种电缆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CN114496359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新型直流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0571A (zh) 一种防紫外线高阻燃轨道交通信号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6245B (zh) 光伏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06601370A (zh) 轨道交通用铜包银网线的制备工艺
CN101335111B (zh) 铜包铝三芯阻燃耐火软电缆的制造方法
CN103227011B (zh) 海洋风电用耐盐腐耐扭转整体屏蔽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67955A (zh) 一种防火柔性电缆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的柔性防火电缆
CN201233752Y (zh) 铜包铝二芯阻燃软电缆
CN101335113B (zh) 铜包铝四芯阻燃耐火软电缆制造方法
CN218826337U (zh) 一种塑料绝缘阻燃控制电缆
CN200944331Y (zh) 隔氧层复合高阻燃交联电缆的结构
CN201233745Y (zh) 铜包铝三芯阻燃耐火软电缆
CN220962864U (zh) 一种耐高温矿物绝缘软电缆
CN109616236A (zh) 一种阻燃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CN219476353U (zh) 5g基站复合电缆
CN218241414U (zh) 一种双层共挤护套无卤低烟阻燃电力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