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9802B -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9802B
CN116989802B CN202310838127.XA CN202310838127A CN116989802B CN 116989802 B CN116989802 B CN 116989802B CN 202310838127 A CN202310838127 A CN 202310838127A CN 116989802 B CN116989802 B CN 116989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equipment
machine room
pa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381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9802A (zh
Inventor
曾超
聂道翔
陈娣
王建东
胡飞扬
杜炜
柳颖
郑黎明
周凤麒
黄杰
鄢宗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Changdian Big Data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ree Gorg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Changdian Big Data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ree Gorg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Changdian Big Data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Three Gorges High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hree Gorg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Changdian Big Data Technology Yich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381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9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9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9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9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9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2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with correlation of data from several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 G01C21/30Map- or contour-matc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包括:基于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基于GIS与BIM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将巡检设备的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基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自动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基于GPS路线导航模型,实时读取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基于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获取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在指定的位置检测指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可以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巡检计划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背景技术
IDC机房巡检是数据中心运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数据中心的设备和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在传统的IDC机房巡检中,运维人员需要对机房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经验设置应该检查的参数,如设备的温度、湿度、电流等。
然而,当前的IDC机房巡检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巡检内容的设置主要依赖于运维人员的经验,因此部分参数可能会被遗漏,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其次,运维人员在巡检时,由于不了解隐蔽环境内的管线排布和结构情况,以及设备的空间分布,可能会发现自己带的工具不够,或者需要绕远路去检查某个设备,这都会降低巡检的效率。最后,巡检完成后,运维人员需要将巡检结果记录在纸质或电子表格中,这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资料容易遗漏,不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设备维护。
现有技术,申请号CN202211697590公开了巡检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响应于路径规划操作,获取路径规划操作所指示的多个待巡检资源的资源相关信息以及巡检主体的主体相关信息;将资源相关信息以及主体相关信息输入至目标路径规划模型,以基于资源相关信息以及主体相关信息为多个待巡检资源生成待选巡检路径;获取以待选巡检路径进行对多个待巡检资源进行巡检时所需的巡检累计时长;在巡检累计时长与巡检主体的剩余巡检时长的差值满足预设要求的情况下,将待选巡检路径确定为目标巡检路径。该方法虽然采用了路径规划模型以提高巡检的效率,但存在一定的缺陷,该方法仅考虑了在路径规划操作响应时的资源相关信息和主体相关信息,但在实际的IDC机房环境中,设备状态可能会随时间变化,例如,某些设备可能需要紧急维护或者突然停止工作,如果路径规划不能实时更新,可能会导致巡检路径不再是最优的;该方法通过计算巡检累计时长与巡检主体的剩余巡检时长的差值来确定目标巡检路径,然而,这可能没有考虑到巡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误,例如设备故障、人员疲劳等因素,这可能导致实际的巡检时间超过预计的巡检时间;所有设备并非都同等重要,有些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停机,而有些设备的故障可能只会影响到部分功能。如果路径规划没有考虑到设备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重要设备的巡检被延后。
因此,急需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前的IDC机房巡检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巡检内容的设置主要依赖于运维人员的经验,因此部分参数可能会被遗漏,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潜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其次,运维人员在巡检时,由于不了解隐蔽环境内的管线排布和结构情况,以及设备的空间分布,可能会发现自己带的工具不够,或者需要绕远路去检查某个设备,这都会降低巡检的效率。最后,巡检完成后,运维人员需要将巡检结果记录在纸质或电子表格中,这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资料容易遗漏,不利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设备维护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包括:
S101:基于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S102:基于GIS与BIM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将巡检设备的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
S103:基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自动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
S104:基于GPS路线导航模型,实时读取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基于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获取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在指定的位置检测指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
其中,S101步骤包括:
S1011:从机房管理系统中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列表,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所需的设备类型;
S1012:根据运维人员选择的设备类型,从机房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对应的巡检设备列表,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需要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
S1013: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获取设备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中获取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其中,S102步骤包括:
S1021:通过GIS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包括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通过BIM模型,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布局信息,设备布局信息包括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
S1022:根据巡检设备的标识或属性,将巡检设备位置与IDC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巡检点的位置表示巡检设备在机房中的空间位置;
S1023:根据机房对应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将巡检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转换,获取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
其中,S103步骤包括:
S1031:根据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利用坐标计算方法,计算巡检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巡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S1032:基于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信息,考虑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设备属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S1033:基于最短路径算法,对初步路径规划进行处理,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巡检路线包括巡检任务ID、设备ID、巡检参数项和三维模型。
其中,S104步骤包括:
S1041: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根据移动端的GPS传感器自动在程序内生成导航路线,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前行,巡检指挥系统实时读取当前经纬度,通过导航定位技术判断是否来到任务地点;
S1042:在到达目标设备前,通过扫描巡检设备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若当前设备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则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巡检人员通过BIM模型查看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进行巡检及记录;
S1043:记录提交后,巡检指挥系统自动切换到导航页,指导巡检人员前往下一个巡检点,当前巡检任务的全部设备都完成巡检后,巡检指挥系统拉取巡检任务中每个设备的巡检记录值、巡检人、记录提交时间、记录提交时经纬度坐标,自动生成当前巡检任务的巡检报告。
其中,S1013步骤包括:
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通过数据源获取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位置;根据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库中获取与设备对应的参数;根据获取的设备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明细包括温度、湿度、电流数值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对于巡检计划中的设备,将设备对应的参数明细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根据统一标准化的参数数据,配置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设定巡检频率、巡检时间段和巡检参数的阈值范围,在巡检过程中,根据巡检计划策略执行巡检任务。
其中,S1021步骤包括:
建立GIS模型,包括收集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建立BIM模型,包括获取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将GIS模型和BIM模型进行整合,实现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利用GIS模型,通过采集和整合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获取空间信息,利用BIM模型,通过采集和整合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获取设备布局信息,其中,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设备位置和属性,并将设备位置和属性与BIM模型进行关联。
其中,S1032步骤包括:
根据巡检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定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对应巡检点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巡检或者巡检点之间存在时间窗口限制;根据巡检任务的优先级,为每个巡检点分配对应的优先级;基于巡检任务中涉及的设备属性,设备属性包括设备的类型、状态和维修历史;基于巡检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信息,结合设备属性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其中,S1041步骤包括:
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登录操作界面并打开巡检任务列表页面,操作界面提取数据中的巡检信息,并展示实时巡检列表信息,包括巡检人员名称、巡检状态、任务开始时间、在线状态和巡检线路;运维人员使用搜索功能,根据需要查找特定的巡检任务,运维人员通过鼠标事件触发,选择某个巡检人员的信息,操作界面判断该巡检人员的在线状态,若巡检人员在线,点击列表信息会调用removeMap()方法,页面地图会跳转到在线人员的位置,展示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和实时路径,运维人员再次触发该在线人员的图表鼠标事件,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Person()方法,获取该在线人员执行的巡检任务实时信息,并进行展示,若巡检人员离线,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OfflinePerson()方法,初始化信息窗口并填充数据,展示该离线巡检人员的信息,运维人员选择轨迹回放,跳转到巡检任务线路回放内页,展示离线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
其中,S1042步骤包括:
在到达目标设备前,通过扫描巡检设备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若当前设备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巡检指挥系统根据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自动设置巡检任务的要求和检测指标;
根据设备ID和巡检状态,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设备的历史巡检数据和维护记录,在BIM模型中,结合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标注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的关键信息,自动识别和标记设备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并提供实时的预警和建议;巡检指挥系统根据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生成巡检任务的执行计划和检测方案,并提供实时的巡检指引和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包括:基于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基于GIS与BIM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将巡检设备的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基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自动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基于GPS路线导航模型,实时读取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基于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获取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在指定的位置检测指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可以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包括:
S101:基于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S102:基于GIS与BIM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将巡检设备的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
S103:基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自动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
S104:基于GPS路线导航模型,实时读取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基于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获取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在指定的位置检测指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根据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并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例如,选择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温度和湿度,选择电流传感器来监测电流,同时,确定每个参数的阈值范围,以便后续巡检过程中进行比对;
其次,基于GIS与BIM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通过将巡检设备的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点的位置,例如,根据机房平面图,确定机房入口、机柜区域、UPS电源房等巡检点的位置,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经纬度坐标,以便后续的路径规划和导航;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它可以提供设备在地理空间中的实际位置,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它可以提供设备在建筑物内部的详细位置,这一步骤是为了获取巡检设备的具体位置,以便于后续的路径规划;
接着,基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自动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例如,使用最短路径算法,考虑巡检点之间的距离和优化条件,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确保巡检的顺序和距离最小化,提高巡检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走距离;
最后,基于GPS路线导航模型,实时读取最优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这些坐标获取巡检计划策略,在指定的位置,使用GPS定位系统读取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例如,在每个巡检点处,根据经纬度坐标获取该点对应的巡检设备,并检测设备的参数是否正常,如温度、湿度、电流等,这样可以实现对巡检设备的准确巡检,提高巡检的准确性,减少巡检错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GIS与BIM模型确定设备位置,结合路径规划算法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可以有效地减少运维人员的行走距离,提高巡检效率;通过GPS路线导航模型,运维人员可以准确地找到设备的位置,减少了巡检错误;通过自动化的巡检计划配置,可以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运维成本;通过定期的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1步骤包括:
S1011:从机房管理系统中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列表,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所需的设备类型;
S1012:根据运维人员选择的设备类型,从机房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对应的巡检设备列表,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需要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
S1013: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获取设备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中获取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从IDC机房管理系统中获取设备类型列表,IDC机房管理系统一般会记录机房中所有设备的类型和状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所需的设备类型,如选择需要巡检的是服务器设备;
接着,根据运维人员选择的设备类型,从机房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对应的巡检设备列表,例如,如果运维人员选择的设备类型是服务器,系统就会筛选出所有服务器设备,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需要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
然后,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获取设备专业单元属性,设备专业单元属性是指设备的具体参数和功能,专业单元属性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中获取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如温度、湿度、电流等,并确定对应的阈值范围,这些参数实例化为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以便于后续的巡检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从机房管理系统中获取设备类型列表,用户可以快速选择所需的设备类型,系统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设备类型快速筛选出对应的巡检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巡检的效率;通过获取设备专业单元属性并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可以确保巡检的准确性,防止因参数设置错误导致的巡检失误;通过用户选择设备类型和需要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可以使巡检更加针对性,避免对不需要巡检的设备进行无效的巡检;通过定期的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2步骤包括:
S1021:通过GIS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包括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通过BIM模型,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布局信息,设备布局信息包括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
S1022:根据巡检设备的标识或属性,将巡检设备位置与IDC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巡检点的位置表示巡检设备在机房中的空间位置;
S1023:根据机房对应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将巡检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转换,获取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GIS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包括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GIS模型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检索、管理和分析,同时,通过BIM模型,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布局信息,设备布局信息包括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BIM模型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能够提供建筑的三维数字表现形式;
接着,根据巡检设备的标识或属性,将巡检设备位置与IDC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巡检点的位置表示巡检设备在机房中的空间位置,例如,如果巡检设备的标识是"服务器1",那么就可以在GIS模型中找到"服务器1"的位置,从而确定巡检点的位置;
然后,根据机房对应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将巡检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转换,获取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机房对应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是指机房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和高度,通过坐标转换,可以将机房内部的空间位置转换为地理空间中的经纬度坐标,从而方便后续的巡检操作;
通过取BIM模型中设备对应的地理坐标,转换为经纬度;
在BIM设计图中,高程点坐标一般为基于测量点/项目基点的相对坐标,非实际地理坐标,需要依据设计采用的坐标系进行换算才能相对准确获取实际地理坐标。我国常用坐标系有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坐标系包括56黄海高程基准、85高程基准、吴淞高程系统、珠江高程系统,针对一些特殊项目场景,坐标系或采取自建坐标系并加密处理(如国家大型水电站),每种坐标系中的长/短轴、扁率不一,高程不一,因此需基于所选坐标系、高程系统进行换算才能获取实际地理坐标,获取实际坐标后基于巡检点为坐标自动计算路径坐标形成巡检路线。BIM设计坐标与地理坐标换算公式如下:
项目基点大地坐标转空间直角坐标(BLH->XYZ)
其中BLH分别表示大地球面测量坐标系中的纬度、经度和高程,XYZ为直角坐系中X、Y和Z轴方向值;N为卯酉圈半径e2为地球第一偏心率平方/>a为地球椭球长半轴,b为地球椭球短半轴。
计算BIM模型中巡检点实际空间直角坐标
其中(Xn,Yn,Zn)为实际巡检点n的空间直角坐标,(Xin,Yin,Zin)为BIM模型中点位高程点坐标,在实际计算时,需接BIM设计单位进行适当换算,一般BIM设计单位为毫米(mm),地图计算为米(m),注意单位统一即可。
计算BIM模型中巡检点大地坐标(XYZ->BLH)
其中e′2为地球第二偏心率平方实际应用中,在BIM模型中选择一组巡检点位后,通过本案公式计算地理坐标生产巡检路线,巡检员在巡检时基于手持终端定位实时校验定位并在BIM模型中做轨迹显示,实现巡检定位与纠偏监督。
我国常用坐标系参数参见表1、表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GIS模型和BIM模型,可以快速获取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信息,从而快速确定巡检设备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巡检的效率;通过将巡检设备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可以确保巡检设备的位置准确无误,防止因位置错误导致的巡检失误;通过将巡检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转换,获取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可以方便后续的巡检操作,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检或者指定对应的巡检人员巡检等;通过定期的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3步骤包括:
S1031:根据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利用坐标计算方法,计算巡检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巡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S1032:基于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信息,考虑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设备属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S1033:基于最短路径算法,对初步路径规划进行处理,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巡检路线包括巡检任务ID、设备ID、巡检参数项和三维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根据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利用坐标计算方法,计算巡检点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巡检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巡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考虑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设备属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基于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信息,考虑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如是否所属统一空间、空间进出口等,考虑巡检任务的优先级和设备属性,对巡检点进行排序和筛选,以确定初步路径规划的起点和终点;应用最短路径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A*算法,对初步路径规划进行处理,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在最短路径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巡检任务ID、设备ID、巡检参数项和三维模型等相关信息,以确保生成的巡检路线满足要求;
例如,假设有三个巡检点A、B、C,它们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0m、15m、20m。根据约束条件和优先级,选择起点为A,终点为C,应用最短路径算法,生成的最优巡检路线为A->B->C,根据巡检任务ID、设备ID、巡检参数项和三维模型等信息,生成巡检任务,例如巡检任务ID为T1,设备ID为E1,巡检参数项为温度检测,三维模型显示巡检点的具体位置和属性,这样,巡检人员可以按照最优路线依次执行巡检任务,并记录相关数据,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计算巡检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准确获取巡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为后续路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考虑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设备属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巡检路线进行初步规划,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应用最短路径算法,能够基于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信息,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确保巡检任务的顺序和路径最优化;自动生成巡检任务ID、设备ID、巡检参数项和三维模型等相关信息,方便巡检人员进行任务执行和数据记录。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4步骤包括:
S1041: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根据移动端的GPS传感器自动在程序内生成导航路线,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前行,巡检指挥系统实时读取当前经纬度,通过导航定位技术判断是否来到任务地点;
S1042:在到达目标设备前,通过扫描巡检设备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若当前设备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则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巡检人员通过BIM模型查看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进行巡检及记录;
S1043:记录提交后,巡检指挥系统自动切换到导航页,指导巡检人员前往下一个巡检点,当前巡检任务的全部设备都完成巡检后,巡检指挥系统拉取巡检任务中每个设备的巡检记录值、巡检人、记录提交时间、记录提交时经纬度坐标,自动生成当前巡检任务的巡检报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该方法主要包括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根据移动端的GPS传感器自动在程序内生成导航路线,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前行,巡检指挥系统实时读取当前经纬度,通过导航定位技术判断是否来到任务地点,之后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获取设备信息并进行巡检,最后生成巡检报告;
首先,运维人员接收到巡检任务后,移动端的GPS传感器会自动在程序内生成导航路线,运维人员根据这个导航路线前行,巡检指挥系统实时读取当前经纬度,并通过导航定位技术判断是否已经来到任务地点;例如,如果运维人员需要检查服务器房间,那么GPS传感器就会生成一条从运维人员当前位置到服务器房间的导航路线;
在到达目标设备前,运维人员会通过扫描设备上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如果当前设备的巡检状态为未巡检,那么巡检指挥系统就会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运维人员可以通过BIM模型查看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进行巡检及记录;
记录提交后,巡检指挥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导航页,指导运维人员前往下一个巡检点,当前巡检任务的全部设备都完成巡检后,巡检指挥系统会拉取巡检任务中每个设备的巡检记录值、巡检人、记录提交时间、记录提交时经纬度坐标,自动生成当前巡检任务的巡检报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GPS传感器自动生成导航路线,可以减少运维人员在寻找设备位置上的时间,提高巡检效率;通过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获取设备信息,可以确保运维人员对正确的设备进行巡检,避免了因设备信息错误导致的巡检失误;通过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可以详细记录每次巡检的情况,包括巡检设备、巡检人、记录提交时间等信息,方便后续的设备管理和维护;通过定期的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13步骤包括:
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通过数据源获取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位置;根据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库中获取与设备对应的参数;根据获取的设备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明细包括温度、湿度、电流数值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对于巡检计划中的设备,将设备对应的参数明细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根据统一标准化的参数数据,配置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设定巡检频率、巡检时间段和巡检参数的阈值范围,在巡检过程中,根据巡检计划策略执行巡检任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该方法主要包括获取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库中获取与设备对应的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然后对参数明细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最后根据统一标准化的参数数据配置巡检计划策略并执行巡检任务;
首先,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通过数据源获取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位置,例如,如果设备是一台空调,那么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就可能包括空调的类型(如中央空调、窗式空调等)、空调的型号、空调的安装位置等;
然后,根据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库中获取与设备对应的参数,这些参数可能包括设备的工作温度、工作湿度、工作电流等;接着,根据获取的设备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明细包括温度、湿度、电流数值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这一步骤是为了让运维人员在巡检时能够清楚地知道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然后,对于巡检计划中的设备,将设备对应的参数明细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统一标准化是指将不同设备的参数数据转换为同一种数据格式,这样可以方便运维人员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
最后,根据统一标准化的参数数据,配置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设定巡检频率、巡检时间段和巡检参数的阈值范围,在巡检过程中,根据巡检计划策略执行巡检任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统一标准化的参数数据,可以方便运维人员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从而提高巡检效率;通过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可以让运维人员在巡检时清楚地知道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从而提高巡检准确性;通过定期的巡检,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通过配置巡检计划策略,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巡检频率、巡检时间段和巡检参数的阈值范围,从而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21步骤包括:
建立GIS模型,包括收集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建立BIM模型,包括获取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将GIS模型和BIM模型进行整合,实现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利用GIS模型,通过采集和整合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获取空间信息,利用BIM模型,通过采集和整合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获取设备布局信息,其中,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设备位置和属性,并将设备位置和属性与BIM模型进行关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建立GIS模型,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获、存储、检查、分析、管理和显示地理相关信息的系统;通过收集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建立机房的GIS模型;例如,可以通过测绘或者使用现有的建筑图纸等方式获取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
然后,建立BIM模型,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3D模型的设计技术,可以包含建筑物的各种信息,包括空间结构、设备布局、材料信息等;通过获取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建立机房的BIM模型,例如,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者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信息等方式获取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信息;
接着,将GIS模型和BIM模型进行整合,整合的目的是实现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信息的一体化管理,让运维人员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查看和管理机房的所有信息;最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设备位置和属性,并将设备位置和属性与BIM模型进行关联,这样,运维人员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位置,方便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整合GIS模型和BIM模型,实现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可以提高机房的管理效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设备位置和属性,并将设备位置和属性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可以实时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位置,提高设备管理的准确性;通过BIM模型,运维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方便进行设备维护;通过GIS模型,可以清楚地了解机房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有助于提高机房的运行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32步骤包括:
根据巡检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定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对应巡检点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巡检或者巡检点之间存在时间窗口限制;根据巡检任务的优先级,为每个巡检点分配对应的优先级;基于巡检任务中涉及的设备属性,设备属性包括设备的类型、状态和维修历史;基于巡检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信息,结合设备属性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根据巡检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定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例如某些巡检点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巡检或者巡检点之间存在时间窗口限制,这样可以确保巡检任务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执行,提高巡检效率和准确性;根据巡检任务的优先级,为每个巡检点分配对应的优先级,通过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可以在路径规划时考虑巡检点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保重要的巡检点和任务得到优先处理;根据巡检任务涉及的设备属性,包括设备的类型、状态和维修历史等,结合巡检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信息,进行初步路径规划,通过考虑设备属性和距离信息,可以优化路径规划,使得巡检任务更加高效和合理;
根据巡检任务的要求,设定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如巡检点的顺序和时间窗口限制;例如,某个巡检任务要求按照A-B-C的顺序巡检,那么设定A-B-C的顺序约束条件,另外,如果某个巡检点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巡检,那么设定时间窗口约束条件;根据巡检任务的优先级,为每个巡检点分配对应的优先级,例如,对于重要的巡检点,可以分配较高的优先级,确保其优先处理;根据设备属性,例如设备的类型、状态和维修历史,对巡检点进行排序或筛选;利用巡检点之间的距离信息,结合设备属性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假设有一个巡检任务,需要按照A-B-C的顺序巡检三个巡检点,并且巡检点B只能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进行巡检,根据设定的约束条件,首先设定A-B-C的顺序约束条件,然后为巡检点A、B和C分别分配优先级1、2和3;接下来,考虑设备属性和距离信息进行初步路径规划,假设巡检任务涉及的设备属性包括设备类型和状态,其中设备类型为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状态为正常和维修中,根据设备属性和距离信息,结合设备属性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最终的路径规划结果可能是:A-B-C,根据约束条件和设备属性,巡检员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巡检巡检点A、B和C,同时考虑设备属性和优先级,确保重要设备得到优先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定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和分配优先级,可以确保巡检任务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执行,提高巡检效率;考虑设备属性和距离信息,结合巡检任务优先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使得巡检任务更加高效和合理;通过设定约束条件和考虑设备属性,可以确保重要的巡检点和任务得到优先处理,提高巡检质量和准确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41步骤包括:
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登录操作界面并打开巡检任务列表页面,操作界面提取数据中的巡检信息,并展示实时巡检列表信息,包括巡检人员名称、巡检状态、任务开始时间、在线状态和巡检线路;运维人员使用搜索功能,根据需要查找特定的巡检任务,运维人员通过鼠标事件触发,选择某个巡检人员的信息,操作界面判断该巡检人员的在线状态,若巡检人员在线,点击列表信息会调用removeMap()方法,页面地图会跳转到在线人员的位置,展示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和实时路径,运维人员再次触发该在线人员的图表鼠标事件,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Person()方法,获取该在线人员执行的巡检任务实时信息,并进行展示,若巡检人员离线,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OfflinePerson()方法,初始化信息窗口并填充数据,展示该离线巡检人员的信息,运维人员选择轨迹回放,跳转到巡检任务线路回放内页,展示离线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并从任务中提取对应的巡检信息,巡检信息包括任务地点的经纬度坐标和巡检路线,根据巡检任务的经纬度坐标,运维人员在移动端的GPS传感器自动在程序内生成导航路线,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进行导航,前往巡检任务地点,巡检指挥系统实时读取运维人员当前的经纬度坐标,通过导航定位技术,判断运维人员的当前位置是否接近或到达任务地点,判断方式包括通过计算距离或比较坐标的精确度进行判断;
运维人员通过登录操作界面,进入巡检任务列表页面,该页面展示实时的巡检任务列表信息;操作界面从数据中提取巡检信息,并将其展示在实时巡检列表中。该列表包括巡检人员名称、巡检状态、任务开始时间、在线状态和巡检线路等信息;运维人员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在巡检任务列表中根据需要查找特定的巡检任务;通过鼠标事件触发,运维人员选择某个巡检人员的信息,操作界面根据选择的巡检人员,判断其在线状态;若巡检人员在线,运维人员点击列表信息会调用removeMap()方法,操作界面会根据巡检人员的位置信息,跳转到在线人员的位置,并展示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和实时路径;再次触发该在线人员的图表鼠标事件,运维人员选择巡检人员后,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Person()方法,获取该在线人员执行的巡检任务实时信息,并进行展示;若巡检人员离线,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OfflinePerson()方法,该方法会初始化信息窗口并填充数据,展示该离线巡检人员的信息;运维人员选择轨迹回放功能,操作界面跳转到巡检任务线路回放内页,在该页面中展示离线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
当运维人员点击巡检人员列表信息时,调用removeMap()方法可以清除之前展示的巡检人员位置和实时路径,以便重新展示新的巡检人员信息;当运维人员选择某个在线巡检人员后,调用showInfoByPerson()方法可以获取该巡检人员执行的巡检任务实时信息,并在操作界面进行展示,以便实时监控巡检任务的执行情况;当运维人员选择某个离线巡检人员后,调用showInfoByOfflinePerson()方法会初始化信息窗口并填充该离线巡检人员的相关数据,以便展示离线巡检人员的信息和轨迹回放。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操作界面实时查看巡检任务列表信息,了解巡检人员的巡检状态、任务开始时间和在线状态等;通过调用removeMap()方法,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在线巡检人员的位置,并查看其实时路径,以便实时监控巡检进度和位置;通过调用showInfoByPerson()方法,运维人员可以获取在线巡检人员执行的巡检任务实时信息,并进行展示,以便实时监控巡检任务的执行情况;通过调用showInfoByOfflinePerson()方法,运维人员可以查看离线巡检人员的信息,并通过选择轨迹回放功能,展示离线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以便进行巡检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在另一实施例中,S1042步骤包括:
在到达目标设备前,通过扫描巡检设备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若当前设备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巡检指挥系统根据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自动设置巡检任务的要求和检测指标;
根据设备ID和巡检状态,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设备的历史巡检数据和维护记录,在BIM模型中,结合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标注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的关键信息,自动识别和标记设备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并提供实时的预警和建议;巡检指挥系统根据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生成巡检任务的执行计划和检测方案,并提供实时的巡检指引和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我们采用扫描设备ID二维码的方式获取设备ID和巡检任务ID,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精确地识别设备以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具体操作就是,当巡检员到达目标设备前,使用扫描设备上张贴的ID二维码;接着,巡检指挥系统会根据扫描到的设备ID和巡检任务ID,自动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设备的巡检状态、历史巡检数据和维护记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设备的历史数据,以便于对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如果设备的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会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并根据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自动设置巡检任务的要求和检测指标,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详细且准确的设备模型,以便于巡检员进行巡检;在BIM模型中,巡检指挥系统会结合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标注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的关键信息,并自动识别和标记设备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巡检员快速定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实时的预警和建议;实时的预警和建议是根据设备的历史数据、当前状态以及预设的巡检参数生成的,例如,如果设备的某一部分在过去经常出现问题,那么在这次巡检中,系统就会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预警,并给出可能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建议。
BIM模型的世界坐标经过转换承GPS坐标,自动生成了最优化巡检路径,减少设计巡检路线时绕远路的情况,提高巡检效率;BIM模型数据库中自带专业单元分类及全生命周期参数参数,可实现批量级的巡检参数配置,且配置参数标准、科学、统一,体现了计划制定的严谨性;通过BIM模型对空间、结构、外观的可视化,为运维人员提供生动的参照,减少因为结构不明产生的安全事故;通过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保证巡检报告的真实性,杜绝伪造、杜撰巡检事实。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帮助巡检员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巡检任务,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同时也可以预防设备的潜在问题,提前进行维修,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基于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选择对应的巡检设备,确定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S102:基于GIS与BIM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将巡检设备的位置与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将巡检点的位置转换为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
S103:基于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自动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
S104:基于GPS路线导航模型,实时读取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基于最优的巡检路线中的经纬度获取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在指定的位置检测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
S104步骤包括:
S1041: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根据移动端的GPS传感器自动在程序内生成导航路线,运维人员根据导航路线前行,巡检指挥系统实时读取当前经纬度,通过导航定位技术判断是否来到任务地点;
S1042:在到达目标设备前,通过扫描巡检设备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若当前设备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则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巡检人员通过BIM模型查看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进行巡检及记录;
S1043:记录提交后,巡检指挥系统自动切换到导航页,指导巡检人员前往下一个巡检点,当前巡检任务的全部设备都完成巡检后,巡检指挥系统拉取巡检任务中每个设备的巡检记录值、巡检人、记录提交时间、记录提交时经纬度坐标,自动生成当前巡检任务的巡检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步骤包括:
S1011:从机房管理系统中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类型列表,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所需的设备类型;
S1012:根据运维人员选择的设备类型,从机房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对应的巡检设备列表,运维人员通过操作界面选择需要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
S1013: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获取设备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中获取巡检设备对应的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电流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步骤包括:
S1021:通过GIS模型,获取IDC机房的空间信息,空间信息包括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通过BIM模型,获取IDC机房中的设备布局信息,设备布局信息包括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
S1022:根据巡检设备的标识或属性,将巡检设备位置与IDC机房的空间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巡检点的位置,巡检点的位置表示巡检设备在机房中的空间位置;
S1023:根据机房对应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将巡检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转换,获取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步骤包括:
S1031:根据巡检点的经纬度坐标,利用坐标计算方法,计算巡检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巡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S1032:基于巡检点的位置和距离信息,考虑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设备属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S1033:基于最短路径算法,对初步路径规划进行处理,生成最优的巡检路线,巡检路线包括巡检任务ID、设备ID、巡检参数项和三维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3步骤包括:
对于加入巡检计划的设备,通过数据源获取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位置;根据设备的专业单元属性,从专业单元通用参数库中获取与设备对应的参数;根据获取的设备参数,实例化每个巡检设备的参数明细,参数明细包括温度、湿度、电流数值以及对应的阈值范围;
对于巡检计划中的设备,将设备对应的参数明细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化;根据统一标准化的参数数据,配置巡检计划策略,巡检计划策略包括设定巡检频率、巡检时间段和巡检参数的阈值范围,在巡检过程中,根据巡检计划策略执行巡检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1步骤包括:
建立GIS模型,包括收集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建立BIM模型,包括获取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将GIS模型和BIM模型进行整合,实现空间信息和设备布局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利用GIS模型,通过采集和整合IDC机房的平面图、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的空间信息,获取空间信息,利用BIM模型,通过采集和整合IDC机房中设备的位置、类型和属性的设备布局信息,获取设备布局信息,其中,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设备位置和属性,并将设备位置和属性与BIM模型进行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2步骤包括:
根据巡检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定巡检点之间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对应巡检点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巡检或者巡检点之间存在时间窗口限制;根据巡检任务的优先级,为每个巡检点分配对应的优先级;基于巡检任务中涉及的设备属性,设备属性包括设备的类型、状态和维修历史;基于巡检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信息,结合设备属性和巡检任务优先级,进行初步路径规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41步骤包括:
运维人员接收巡检任务后,登录操作界面并打开巡检任务列表页面,操作界面提取数据中的巡检信息,并展示实时巡检列表信息,包括巡检人员名称、巡检状态、任务开始时间、在线状态和巡检线路;运维人员使用搜索功能,根据需要查找特定的巡检任务,运维人员通过鼠标事件触发,选择某个巡检人员的信息,操作界面判断该巡检人员的在线状态,若巡检人员在线,点击列表信息会调用removeMap()方法,页面地图会跳转到在线人员的位置,展示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和实时路径,运维人员再次触发该在线人员的图表鼠标事件,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Person()方法,获取该在线人员执行的巡检任务实时信息,并进行展示,若巡检人员离线,操作界面调用showInfoByOfflinePerson()方法,初始化信息窗口并填充数据,展示该离线巡检人员的信息,运维人员选择轨迹回放,跳转到巡检任务线路回放内页,展示离线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其特征在于,S1042步骤包括:
在到达目标设备前,通过扫描巡检设备张贴的ID二维码获取当前设备ID、当前进行中的巡检任务ID、当前设备巡检状态,若当前设备巡检状态为未巡检,巡检指挥系统自动加载显示当前设备所在空间的BIM模型,巡检指挥系统根据当前设备预设的巡检参数,自动设置巡检任务的要求和检测指标;
根据设备ID和巡检状态,从数据库中获取该设备的历史巡检数据和维护记录,在BIM模型中,结合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标注设备内部、外部构造及空间环境的关键信息,自动识别和标记设备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问题,并提供实时的预警和建议;巡检指挥系统根据设备的巡检参数,智能化地生成巡检任务的执行计划和检测方案,并提供实时的巡检指引和提示。
CN202310838127.XA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Active CN116989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8127.XA CN116989802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38127.XA CN116989802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9802A CN116989802A (zh) 2023-11-03
CN116989802B true CN116989802B (zh) 2024-04-16

Family

ID=88524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38127.XA Active CN116989802B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98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2559A (zh) * 2019-10-25 2020-01-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辅助巡检定位方法
CN112214820A (zh) * 2020-10-12 2021-01-1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巡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093052A (zh) * 2021-11-17 2022-02-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机房管理的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14115277A (zh) * 2021-11-26 2022-03-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巡检机器人的巡检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77552A (zh) * 2022-06-13 2022-09-20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监管环境安全巡检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6380162A (zh) * 2023-03-21 2023-07-0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2559A (zh) * 2019-10-25 2020-01-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辅助巡检定位方法
CN112214820A (zh) * 2020-10-12 2021-01-1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巡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093052A (zh) * 2021-11-17 2022-02-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机房管理的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14115277A (zh) * 2021-11-26 2022-03-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巡检机器人的巡检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77552A (zh) * 2022-06-13 2022-09-20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监管环境安全巡检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16380162A (zh) * 2023-03-21 2023-07-04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M+GIS的综合管廊智慧管控一体平台应用探索;黄玮;张智云;陈景华;;福建电脑;20200525(第05期);全文 *
BIM技术在物业设备管理中的创新性应用;陈晋辉;刘颖;林真;张阿敏;;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第2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9802A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3904B2 (en) Automated combined display of measurement data
Zhao et al. 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win technologies to revamp build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rocesses
US9915929B1 (en) Monitoring availability of facility equipment
KR101000949B1 (ko) 웹 기반의 실시간 측량 데이터 관리 시스템
CN114298343A (zh) 设备巡检过程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1234A (zh) 水电厂设备的巡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89802B (zh)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Kim et al. Real time building data collecting using IoT and BIM
CN117118508A (zh) 一种面向电力通信电缆的数字孪生系统及运行方法
KR20130127402A (ko) 음극방식 관리장치의 cips 측정방법
CN114826147A (zh) 一种光伏发电站的故障巡检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60405A (zh) 基于5g通信的配电网故障点快速研判的方法
CN110910042A (zh) 基于gps技术的电力野外高空作业行为评估方法及系统
JP2017092882A (ja) 情報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CN111123248A (zh) 终端实时位置定位方法和系统、终端全生命周期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6128259B (zh)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75946B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设备运维的人机协同自主红外巡检方法
KR101366371B1 (ko) 음극방식 관리장치의 전위 측정방법
CN117314037A (zh) 智能井盖综合管理平台、运行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275112A (zh) 基于巡检标识进行现场灵活巡检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13657630A (zh) 城市管廊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155717A (zh) 一种智能配网系统及方法
Zhao et al. Author Stat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