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8259B -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8259B
CN116128259B CN202310408254.6A CN202310408254A CN116128259B CN 116128259 B CN116128259 B CN 116128259B CN 202310408254 A CN202310408254 A CN 202310408254A CN 116128259 B CN116128259 B CN 116128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patrol
route
emergency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82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28259A (zh
Inventor
李玉仪
苏容强
叶杰文
刘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nfeng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nfeng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nfeng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nfeng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082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82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8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8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28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8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20Checking timed patrols, e.g. of watchma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巡检管理技术领域,系统至少包括服务器和终端。服务器被配置为:在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配网管理模型确定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本发明使得巡检人员即使在包括电网或燃气管网所具有的复杂且密集的巡检点下也能够进行高效率、低强度、低作业难度的巡检工作。本发明从全局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通过终端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从而提供针对若干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规划。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配网管理的巡检过程中所需的客观指标,确保巡检人员能够轻松、高效率地按照服务器给出的巡检方案进行巡检。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巡检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设备作为电网的基础,在其投入运行工作后,容易受到老化、天气以及人为操作等内外因素的影响。通常导致配电网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而使得电网体系瘫痪等极大危害,影响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及时对配电网设备进行巡检,已成为配电网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配电网庞大的体量下,巡检工作量也日益增多。即使在发现故障的前提下,也需要相关知识领域的巡检人员进行实地排除才能够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并且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对于巡检人员的调派不能够做到减小巡检人员时间成本的目的。
传统的配网管理系统是为了保障各地方的各个设备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尤其对于电网管理或燃气管网管理,如何分配巡检人员进行相应巡查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普遍采用人工巡检、纸笔记录的工作方式去进行巡检工作,或采用巡检点打卡的方式进行巡检工作。但是上述工作方式都存在巡检效率过低、工作强度高,并且工作内容较为死板的多种问题。完全依赖于巡检人员对每一巡检点进行的地毯式检查,对于地理分布较广、密集的电网或燃气管网巡检过程是难以展开的。现有技术由于巡检路线长、巡检人员分散,加上缺乏高效率的巡检数据整合方案,导致巡检工作不能达到尽检精检的目的,而事故的方式就在未做到尽检精检之时,使得电网或燃气管网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公开号为CN11486357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巡检系统,包括巡检盒和移动终端,所述巡检盒设置于待巡检位置,用于采集并记录该巡检盒所在位置的信息以及巡检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区块链智能巡检APP,所述区块链智能巡检APP与所述巡检盒之间通过无线通讯装置相连;所述区块链智能巡检APP包括巡检管理模块、问题整改模块、巡检告警模块和数据总览模块。该专利实现了面向化工聚集区的高可信度固定点四位一体巡检体系,提高巡检过程和巡检结果的真实可信程度,确保巡检过程记录的不可篡改和巡检工作的效率提升和智能化;巡检过程、结果的真实可信给事故责任划分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了巡检数据实时自动共享,极大降低了监管部门检查企业巡检工作的成本。但是该专利未优化调配巡检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缺乏积极的调配策略,导致难以保障高效率解决巡检出现的各种故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网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巡检点进行合理规划,并且设置若干个巡检区以在危险将要发生之时和/或危险发生时间点,基于职能和若干权重再分配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从而及时处理危险。该系统不但具有巡检过程安全、可靠的优势,同样具有提高巡检效率、减少工作强度等效果,满足电网或燃气管网的大范围、大密度的巡检需求。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管理系统,至少包括服务器和终端。优选地,所述终端包括GPS单元,所述终端与巡检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映射;所述服务器被配置为:在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并且判断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所述服务器通过该配网管理模型对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选择并结合地图库生成由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到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其中,所述服务器至少通过访问公开地图库的方式生成两条从巡检人员当前位置至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所述服务器还通过配网管理模型获取该巡检路线的范围内的突发情况项,并且通过避开或到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巡检路线进行进一步选择。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巡检控制系统,即使在包括电网或燃气管网的复杂且密集的巡检点下也能够进行高效率、低强度、低作业难度的巡检工作。本发明从全局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通过终端确立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巡检点情况,从而提供针对若干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规划,实现对配网管理的统筹。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配网管理的巡检过程中所需的客观指标,包括巡检人员路线分配轨迹和交叉、巡检人员密度和危险区定位等,确保巡检人员能够轻松、高效率地按照服务器给出的巡检方案进行巡检,有效解决当前配网管理中,未实时统筹规划、巡检质量不明以及未进行数据整合导致配网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预案无法顺利实施的问题。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至少基于巡检人员的职能和巡检路线以符合该事项职能和靠近该事项地点的方式选择出能够经过突发情况项地点的巡检路线,或进行巡检路线的重新规划。其中,在突发情况项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至少以汇集在所述突发情况项发生地点周围的至少一个周围巡检点的方式以全面排查周围巡检点是否发生同样突发情况项。突发情况项可以是电网设备发生故障,包括断电、设备运行异常等专业事项,而在燃气管网巡检管理中,突发情况项能够是甲烷浓度过高、气体泄露等。巡检路线的重选或重构能够使得符合该事项职能的巡检人员快速到达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以进行增援。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服务器获取规划的巡检路线的范围内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职能;根据确定的位置和职能以向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靠近的方式调整至少一条巡检路线,或基于权重去重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从而使得在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若干条巡检路线朝突发情况项位置偏移。针对巡检人员的巡检工作,尤其是针对范围大、突发事项多的电网或燃气管网巡检工作,对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规划和分配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有若干个巡检人员进行相应巡检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权重的参数包括巡检人员当前所在位置所对应的至少一条巡检路线离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参数和/或至少一个巡检人员的信息参数,从而基于遍历的若干巡检路线而择出部分巡检路线以进行重规划,使得突发情况项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被调度以进行巡检管理,其中,所述距离参数是指每一巡检人员的距离权重,所述信息参数是指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和经验权重。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汇总能解决所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并获取每个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与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所述距离是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或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从而让巡检人员重规划抵达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巡检路线或在巡检到最近巡检点时抵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巡检路线。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评价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往期经验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经验权重,以及根据每一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或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距离权重。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务器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经验权重以及距离权重建立调度模型,并利用调度模型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并且选取能够解决所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作为指定解决人员。许多现有的调度工作通常依据调度员的主观意愿进行相应巡检人员的调度,而未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导致配网管理工作超负荷运转、事故处理不及时、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能者全劳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进行巡检人员调度时,除了考虑巡检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考虑了职能、经验以及距离等因素。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配网管理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在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服务器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并且判断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通过该配网管理模型对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基于该选择并结合地图库生成由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到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其中,所述服务器至少通过访问公开地图库的方式生成两条从巡检人员当前位置至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所述服务器还通过配网管理模型获取该巡检路线的范围内的突发情况项,并且通过避开或到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巡检路线进行进一步选择。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至少基于巡检人员的职能和巡检路线以符合该事项职能和靠近突发情况项地点的方式选择出能够经过该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或进行巡检路线的重新规划。其中,在突发情况项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至少以汇集在突发情况项地点周围的周围巡检点的方式以全面排查周围巡检点是否发生同样突发情况项。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服务器获取规划的巡检路线的范围内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职能;根据确定的位置和职能以向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靠近的方式调整至少一条巡检路线,或基于权重去重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从而使得在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若干条巡检路线朝突发情况项位置偏移。
本发明使得巡检人员即使在包括电网或燃气管网所具有的复杂且密集的巡检点下也能够进行高效率、低强度、低作业难度的巡检工作。本发明从全局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通过终端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从而提供针对若干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规划。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配网管理的巡检过程中所需的客观指标,确保巡检人员能够轻松、高效率地按照服务器给出的巡检方案进行巡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配网管理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配网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服务器;2: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智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任何无线终端,例如手机、智能手机等;包括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包括无线蜂窝通信端口、存储器、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应用程序指令,并且其中智能手机具有本地和个人区域无线通信端口、GPS接收器和患者界面。
服务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或处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PC)、个人数字助理(PDA)、大型计算机、网络设备、具有能够存储并处理包含患者信息的数据库的系统或其他设备或设备组合。其被广泛定义为涵盖具有至少一个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指令的处理器的任何设备或设备组合。
实施例1: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网管理系统。本发明涉及对于巡检人员的日常配网管理的巡检管理系统。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使用由手持终端确立巡检人员巡检路线规划、地点确认以及巡检点实时调节来提高巡检效率、到位率和降低工作强度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手持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智能设备以及可包括无线特征的智能设备。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在若干个实施例中利用无线智能设备,包括应用于服务器的无线终端等,以自动且连续的方式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和巡检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巡检控制系统,即使在包括电网或燃气管网的复杂且密集的巡检点下也能够进行高效率、低强度、低作业难度的巡检工作。系统包括服务器1和终端2,服务器1包括用于解决巡检工作中难以管理整合的处理单元,终端2集成有GPS单元或其余定位单元。优选地,处理单元从全局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通过终端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巡检点情况,从而提供针对若干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规划,实现对配网管理的统筹。处理单元能够是能够处理相关数据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终端、电脑、CPU等。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配网管理的巡检过程中所需的客观指标,包括巡检人员路线分配轨迹和交叉、巡检人员密度和危险区定位等,确保巡检人员能够轻松、高效率地按照服务器给出的巡检方案进行巡检,有效解决当前配网管理中,未实时统筹规划、巡检质量不明以及未进行数据整合导致配网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预案无法顺利实施的问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终端与巡检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映射。优选地,服务器将终端获取的分类数据,例如巡检人员的当前定位信号和巡检点情况进行全方面记录。服务器还被配置为:在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检测配网管理模型确定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服务器通过该配网管理模型对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服务器基于该选择并结合地图库生成由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到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其中服务器至少通过访问公开地图库的方式生成两条从巡检人员当前位置至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服务器还通过配网管理模型获取该巡检路线的范围内的突发情况项,并且通过避开或到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巡检路线进行进一步选择。上述配网管理模型是指需要进行巡检工作的区域模型。上述突发情况项是指该位置人流量过多造成堵塞、发生意外事故或在某一巡检人员的巡检工作中发现设备异常而需要增援的区域。具体地,例如,电网巡检管理中,突发情况项能够是电网设备发生故障,包括断电、设备运行异常等专业事项,而在燃气管网巡检管理中,突发情况项能够是甲烷浓度过高、气体泄漏等。在上述情况下,巡检路线至少通过巡检人员的职能和巡检路线以符合该事项职能和靠近该突发情况项地点的方式选择出能够经过该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或进行巡检路线的重新规划。上述巡检路线的重选或重构能够使得符合该事项职能的巡检人员快速到达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以进行增援。上述事项职能是指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或工作经验。符合该事项职能是指巡检人员或其余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符合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标准,即服务器判断该巡检人员或其余工作人员能够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突发情况项能够由发现该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或其余工作人员进行上报,服务器根据上报的内容基于对照数据库等途径进行突发情况项的判断,并在判断出突发情况项后择出巡检路线。对照数据库是指存储有相似或相同的突发情况项的相关数据,包括突发情况项的外界情况(断电、运行异常、气体泄漏的相似内容的上报)等。上述突发情况项地点是指该突发情况项的物理地点。靠近突发情况项地点是指服务器所选择的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经过该突发情况项范围内。物理地点能够由发现该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或其余工作人员进行上报,或由服务器查找公共地图对该巡检点的物理地点进行检索。突发情况项范围能够自由设置,可以是以突发情况项地点为圆心,半径为预设值的圆。在本发明中,例如设置为3km以内。即靠近突发情况项范围是指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经过以该突发情况项为圆心,半径为3km的圆。优选地,在该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至少以汇集在突发情况项地点周围的周围巡检点的方式以全面排查周围巡检点是否发生同样突发情况项。上述汇集在突发情况项地点周围的周围巡检点是指让该范围内的巡检人员汇集于同一巡检点,再以辐射的方式二次巡检该突发情况项地点周围的周围巡检点,或是让该范围内的巡检人员分别去该突发情况项地点周围的周围巡检点以进行地毯式排查,上述周围巡检点是突发情况项地点的上游巡检点、下游巡检点,或者是根据突发情况项的不同而可能牵涉的巡检点。优选地,在本发明中,针对巡检人员的巡检工作,尤其是针对范围大、突发事项多的电网或燃气管网巡检工作,对巡检人员巡检路线的规划和分配是非常重要的。优选地,在服务器获取规划的巡检路线的范围内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职能;根据确定的位置和职能,调整至少一条巡检路线以靠近所述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方式进行规划并达成与突发情况项相符的安全预案的要求;服务器基于权重去重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从而使得在该突发情况项附近的若干条巡检路线朝突发情况项位置偏斜。上述规划的巡检路线的范围能够基于需要自行设置,可以是以各个巡检点为圆心,半径为预设值的圆形成的一条范围带。例如可设置以该巡检路线上各点为圆心,3km为半径,形成的一条范围带。
上述安全预案的要求是指安全预案所做出的、需要巡检人员配合处理的需要。例如,在发生断电或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距离较近且职能符合的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重规划为抵达该突发情况项范围以进行增援;距离适中的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至少以贴合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方式进行周边区域的重点排查。
上述服务器通过该配网管理模型对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是指:服务器基于配网管理模型中关于地图信息和巡检点的物理位置信息至少通过一种判断方式来选择下一巡检点。上述判断方式例如是,择出距离最近的巡检点作为下一巡检点。再例如,基于各巡检人员提前的巡检路线规划,择出巡检路线上距离近的巡检点作为下一巡检点。再例如,若在该巡检人员的工作范围内,若干巡检点中的某一巡检点出现突发情况项,则选择该巡检点作为下一巡检点。本发明未对上述各下一巡检点的选择方式进行限定,本发明还有其余选择方式,例如基于巡检人员的职能、距离和经验来选择或更新下一巡检点。选择方法随本发明中对于突发情况项的处理进行适应性改变,对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配网管理模型内包括需要进行巡检工作的区域信息,包括地图信息、每一巡检点在地图上的位置、每一巡检点所具有的设备、每一巡检点的人流量情况、各巡检点是否被报告有突发情况项以及突发情况项的内容(即断电、设备运行异常等)等。而服务器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上述配网管理模型所含有的信息判断巡检人员是否通过该巡检点的物理坐标(即判断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例如,通过巡检人员在进行巡检工作中,GPS单元的定位信号作为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判断巡检人员是否经过该巡检点,以确认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再例如,服务器通过配网管理模型中实时更新的由巡检人员或其余人员上报的突发情况项的相关信息对该突发情况项进行获取。具体地,本发明的配网管理模型能够是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中的一种,即为数据库建模。通过以图示、文字、符号、数据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等组合形式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的规律、机理和活动进行定性描述、阐述。在本发明的配网管理模型中,包括待规划巡检路线的巡检区域的相关数据的整合,例如巡检点的物理位置、每一巡检点含有的设备等。而人流量情况以及突发情况项等数据能够由巡检人员或其余工作人员上报并且汇总入该配网管理模型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有若干个巡检人员进行相应巡检工作的情况下,权重被配置为巡检人员当前所在位置所对应的至少一条巡检路线离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参数和/或至少一个巡检人员的信息参数,从而基于遍历的若干巡检路线中而择出部分巡检路线以进行重规划,使得突发情况项区域内的巡检人员被调度以进行巡检管理。上述距离参数包括巡检人员当前位置离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和/或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上巡检点离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上述信息参数可以被选择为例如巡检人员的职能。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职能可以包括巡检人员主要负责维护的故障类型,在此情况下,优先将更符合突发情况项所需职能的巡检人员调度至该区域,这样有利于故障的快速解决;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信息参数还能够是解决该类故障类型的经验。经验包括在之前是否有解决该故障类型的相关经历,或对该设备进行过相关维修、安装等,在选择巡检路线时,优先将经验较多的巡检人员调度至该突发情况项处或附近。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器能够生成巡检人员信息档。巡检人员信息档用于记录包括巡检人员的个人身份信息、经验信息、职能信息以及所学科目与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实时距离和实时巡检路线。优选地,服务器汇总能够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并获取每个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该距离能够是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还能够是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从而让巡检人员重规划抵达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巡检路线或在巡检到最近巡检点时抵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巡检路线。上述最近巡检点是指巡检路线上与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最近的巡检点。优选地,服务器还判断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若大于预设距离,则将距离对应的该巡检人员从汇总列表中去除。上述预设距离由突发情况项的类型和所在地而定。优选地,服务器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评价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往期经验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经验权重,以及根据每一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或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距离权重。优选地,服务器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经验权重以及距离权重建立调度模型,并利用调度模型规划巡检人员的相关巡检路线,并且选取最适合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作为指定解决人员。具体地,调度模型将职能权重、经验权重以及距离权重作乘积得到调度指数。优选地,服务器根据调度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对应的巡检人员进行排列以得到调度列表。优选地,服务器基于调度列表选择前一或前几巡检人员将其巡检路线重规划为抵达该突发情况项范围。优选地,服务器基于调度列表选择若干巡检人员将其巡检路线调整为靠近该突发情况项范围以排查周围区域是否出现相关突发情况项。许多现有的调度工作通常依据调度员的主观意愿进行相应巡检人员的调度,而未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导致配网管理工作超负荷运转、事故处理不及时、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能者全劳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进行巡检人员调度时,除了考虑巡检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考虑了职能、经验以及距离等因素。
优选地,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能直接体现巡检人员的工作方向以及基本水平;巡检人员的经验权重能体现巡检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熟练程度;巡检人员与突发情况项的距离能影响解决该事故的处理效率和便利程度。本发明采用调度模型。最终将得到权衡上述指标后的调度列表,具体建模符合以下条件:巡检人员的职能由巡检人员的基本信息得出。若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越大,则代表巡检人员所学学科或所掌握的知识类型越符合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需要。巡检人员的经验由过往经验得出,包括工作经验和处理经验。巡检人员的经验权重可以反映巡检人员对该类型突发情况项的解决能力,因此该权重较高。在进行调度的过程中,巡检人员离该故障的距离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了事故解决的效率。该距离是由GPS单元获取巡检人员当前位置或由之前规划的巡检路线考虑其与该事故所在地最近的巡检点得到的。当该距离越小时,对应权重也相对增大。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器通过访问GPS单元的所在经纬信息获取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并且根据获得的巡检人员当前位置结合已公开的地图库得到巡检路线。优选地,服务器至少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巡检路线。服务器以巡检人员需要到达的下一巡检点为终点,同时在公开地图库中调取与该下一巡检点关联的数据和距离信息以完成巡检路线的基础生成。优选地,服务器根据公开地图库确定巡检路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和/或参考点,以多参考点的方式确立巡检路线的准确性,从而使巡检人员进行快速巡检工作。优选地,巡检人员的终端接收由服务器发出的二维图形数据以使巡检人员进行相应巡检路线。终端不接收其余数据以减少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量。巡检路线的生成在服务器中产生而不受GPS单元和/或终端影响,从而避免巡检人员携带的智能设备或终端中缓存有相关数据的具体规划过程,进而降低巡检路线参数、配网管理参数和其余保密参数泄露的风险。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器设置的若干巡检路线在同一范围内具有若干交叉点。其中,该交叉点的出现频率至少按照使得巡检人员能够进行适当巡检交叉相遇的方式设计。该交叉点的频率能够设置为:在每一小时的巡检工作中,出现一次交叉点,以用于缓解巡检人员的工作疲劳,并且用于巡检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包括该区域已出现的相关情况,适当巡检人员接下来的巡检工作有相关依据。例如,巡检人员发现当天天气炎热,出现了多种设备故障,通过交叉点的设立,给予巡检人员交流点,以获取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服务器通过对GPS单元对配网管理的各巡检段和巡检路线进行设置,以及对巡检人员的巡检工作进行部署,增强安全防范管理的科学化手段,同时实现对巡检路线的远程规划,达到配网科学管理的目的。优选地,终端还具有设于功能以用于在突发情况项发生时,对该事故进行及时汇报、处理和跟进,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服务器还对突发情况项的处理过程以及结构进行记录。优选地,服务器还用于记录巡检人员的巡检轨迹。对上述数据进行统筹分析以为可能发生的下一突发情况项做出及时的安全维护方案。优选地,服务器基于汇总的相关数据,提供真实准确的配网管理数据,并能实现快速巡检、实时上次、巡检区域划分等多项功能,为配网管理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配网管理的巡检规划的复杂性和实时性决定了巡检路线可能发生实时改变,以保障巡检人员能够及时对相关危险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因此通过服务器对巡检路线的统筹,并且结合终端,特别是划分突发情况项和建立调度模型,得出安全、可靠和迅速的巡检路线,并连通各巡检点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终端可以通过手机充电端口连接手机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实现便捷式管网巡检。终端可配置大容量电池(具备剩余电量提示)。本发明包括终端,终端包含以下功能:数据储存功能、报警功能、电池欠压提示、无线通信模式和采样探杆。终端还可利用手机模块实现传感器校准、传感器故障自检和智能报警功能。终端的通讯模式:通过手机(例如type-C口)通过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蓝牙模块进行通讯,配合手机程序或微信小程序进行数据传输。终端可通过手机程序进行开发和设置,其中,手机的系统可以是安卓和/或IOS系统。报警仪可通过MongoDB、SQL和Oracle等工具建立数据库。终端的定位功能可用于GPS定位、实现巡检实况、实时轨迹、轨迹回放、设备电量管理、管线管理、官网绘制、第三方监工、设备管理、账号管理和考勤拍照打卡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划定的突发情况项范围内仅有单名巡检人员时,即在突发情况项所包括的范围内有且仅有一名巡检人员携带终端进行巡检时,服务器根据所需巡检的各巡检点在该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规划巡检路线,使得巡检人员能够在第一次巡检时遍历所在突发情况项内的所有巡检点。优选地,针对完成整个突发情况项的巡检工作的所需工作周期远远大于一个正常工作周期的情况,服务器根据实际未巡检范围调度若干个巡检人员,以增设巡检人员的方式从突发情况项范围内的不同起点开始对该范围内需巡检的巡检点进行巡检。进一步优选地,突发情况项范围内的各个终端能够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利用增设的巡检人员所携带的终端为服务器记录的第一次巡检时检测的巡检点情况提供补充的未巡检的巡检点情况,使得服务器能够根据增设的巡检人员所携带的终端记录的巡检点情况来得到整个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的巡检情况。优选地,服务器依据所获取各巡检点的巡检情况在时间序列上的不同对巡检点进行巡检计时。当服务器获取整个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的巡检情况后,服务器将若干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作为起点位置,并且根据巡检点与巡检人员之间的距离、以及巡检点的巡检计时进行第二次巡检路线规划,从而使巡检人员依据第二次规划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点的二次确认。优选地,第二次巡检路线规划至少基于同一巡检人员巡检不同巡检点的方式进行交叉式规划。上述同一巡检人员巡检不同巡检点是指:同一巡检人员在第一次巡检过程中巡检过的巡检点,在该巡检人员的第二次巡检过程中,以避开第一次巡检过程中巡检过的巡检点的方式规划该巡检人员的第二次巡检路线,从而提高巡检效率并且防止巡检人员在第二次巡检中出现消极情绪和低注意力状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服务器对第二次巡检路线的规划还根据已规划但未完成巡检的巡检路线、巡检出现突发情况项需要协调处理、出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的历史情况、已巡检的巡检点位置和已巡检的巡检点的时间序列进行综合考虑的,使得部分巡检人员能够在第一次巡检路线时穿插入巡检点的二次确认工作或在巡检工作中穿插入巡检突发事件需要进行协调维修的紧急工作或在巡检工作中需要具有特定维修技能的巡检人员进行增援以进行相关调度。优选地,在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服务器主要按照巡检出现突发情况项需要协调处理和出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的历史情况进行确定。优选地,服务器基于上述调度列表对所在范围内的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进行重规划。优选地,服务器以多次覆盖该突发情况项范围内所有巡检点的方式规划巡检路线以增加巡检频率。优选地,服务器基于已出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点所关联的部分巡检点以增加该巡检点巡检频率的方式增设巡检人员进行专调巡检。上述专调巡检的优先级大于其余巡检点。优选地,服务器能够获取该巡检点的历史情况,针对该巡检点历史中已处理过的故障类型或处理过该巡检点的巡检人员调度相关巡检人员至该突发情况项,以快速解决该故障。优选地,服务器还能够在巡检点分布密度较大的范围内,通过重新规划涵盖所有巡检点的第二次巡检路线来完成巡检点情况的二次确定。优选地,第二次巡检路线在未出现突发情况项时,主要按照已巡检的巡检点位置和已巡检的巡检点的时间序列进行确定,并且该路线的巡检工作能够由增设的巡检人员来完成。优选地,在巡检点分布密度较小的范围内,服务器能够通过在若干次进行的第二次巡检路线中选择性插入部分上一巡检点的方式来实现整个范围内的综合巡检工作。在第二次巡检路线已覆盖范围内多数巡检点的情况下,后续每一次巡检路线的重新规划均以该第二次巡检路线为基础,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部分巡检点的增加或减少,从而降低该范围内所需的巡检频率,同时增强整个范围内巡检点的巡检效率。
优选地,本方案还提出一种巡检机器人联合人员修理排查的巡检优化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巡检机器人(典型情况下为巡检无人机)作为常时在电网中巡逻检查设备状态的单位,其至少被配置为能够与上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接受服务器调配而配置其巡检的起始点与终止点,包括其经过路径。优选地,在已经配置有上述起始终止点以及路径的情况下,巡检机器人按照其承载的检测能力范围为划分依据而在预定分级的突发事件触发下被服务器调配地改变其当前巡检路线。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下,所有投入使用的巡检机器人均至少具备第一检测能力,且所有投入使用的巡检机器人按照自身被划分的巡检任务类型而具备不同于第一检测能力的至少另一个额外检测能力。一个巡检机器人可以具备多个检测检测能力,例如可以称为第二检测能力、第三检测能力等。检测能力至少是由搭载在巡检机器人上的差异化检测设备实现的,且不同的检测能力所需要搭载的差异化检测设备不同。第一检测能力所搭载的差异化检测设备优选为图像采集设备,巡检机器人能够基于第一检测能力获取电网现场电力设备的异常预警图像信号,例如采集电力设备自身的预警灯、异常灯、警示灯、告警灯等标示灯的闪烁、预警标牌的升起、翻转、闸门跳转等含有报警含义的图像信息。当巡检机器人获取到异常预警图像信号并上传至服务器时,服务器同时获取该巡检机器人所检查对象的类型并与该上传信息的巡检机器人所搭载的额外检测能力进行比较,若匹配,则控制该巡检机器人针对该检查对象进行进一步检测,若不匹配,则服务器依照检查对象在电网中的排查重要程度以不同方式检索周边其余巡检机器人,并以至少改变一个具备相应额外检测能力的巡检机器人的预定巡检路线的方式完成对该检查对象的进一步检测。排查重要程度可以预先设定,可按照设备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设定,例如若某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电网断电,则其重要程度会设置为较高或最高,若某设备故障不会影响电网正常工作(例如存在备份设备),则其重要程度相对较低。针对重要程度较高的设备,服务器按照最近原则进行检索,即搜索到距离该设备距离最近的符合上述要求的巡检机器人,立即改变其原本巡检路线,更改至该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测。针对重要程度较低的设备,服务器按照最适应原则进行检索,即按照该设备位置为中心,向外层级扩展检索,按照检索到的巡检机器人所搭载的额外检测能力能够最小覆盖(至少包含对应的额外检测能力,无关的额外检测能力尽量少,优选为0个)该检测对象类型的方式选择巡检机器人;更为优选地,按照能够与递送异常预警图像信号的巡检机器人检测能力互补的方式检索其他的巡检机器人,即前者机器人所具备的额外检测能力与检索到的后者机器人的额外检测能力在除第一检测能力的情况下至少部分相同,从而前者机器人能够被调整至后者机器人的巡检路线,后者机器人能够调整至该检测对象,以实现两者机器人的相互接力。
优选地,基于对巡检路线的配置,服务器1能够在路线中划定路途交联点。交联点是指,至少两个巡检机器人能够在路途上相遇的点,巡检机器人能够交互信息,甚至交互其上搭载的检测设备,以使得巡检机器人能够在交联点交换额外检测能力,例如基于巡检机器人搭载的机械臂而交换检测接口模块等。从而,优选地,服务器1基于异常预警图像信号的触发,按照触发位置为原点的方式寻找最近的至少一个交联点,基于交联点反查经过该交联点的巡检机器人,并筛选具备能够应对该异常智能设备的额外检测能力的巡检机器人,并在该筛出机器人原本巡检路线中不包含该智能设备的情况下,控制能够与该巡检机器人在交联点相遇且巡检路线中包含该智能设备或者能够更改至该智能设备的机器人在交联点与前者相遇,并交换额外检测能力,以使得后者能够具备检测异常智能设备的能力。
优选地,交联点的划定并非固定在同一空间中的某一个实际位置坐标,而是以两个巡检机器人能够产生信息交互和/或检测设备交互的触发条件来划定交联点。一个可行的例子在于,在某些高机密度的场所中,场所中往往会屏蔽或不允许使用无线网络通信,以避免无线信号被劫持、破解、反编译为重要信息而导致泄漏,此情况下通常采用有线传输或者本底储存数据的方式来记录信息,此种环境下,巡检机器人基本仅能按照本底储存的巡检指令进行巡检工作,其相互之间难以进行远程数据交流,为满足巡检机器人之间的数据交互需求,通常仅允许使用近场通信的手段,即两个巡检机器人必须在位置上足够近才能达成的数据连接。因此本方案选择划定的交联点,在此情况下以两个巡检机器人能够达成近场通信为准来划定交联点。从而当存在异常预警图像信号触发时,至少两个巡检机器人受控前往交联点,并以近场通信的方式交互用于配置其虚拟机检测环境的配置信息,从而使得至少其中一个巡检机器人能够以关于该异常预警图像信号的发出者(即异常设备)对应的配置信息更新其虚拟机检测环境,且该巡检机器人随后伴随其更新的巡检路线能够前往该异常设备以实现对后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优选地,对于已经被划分固定巡检路线且路线不能或不容易被切换的巡检机器人,交联点的划定按照至少两个巡检机器人能够交换或转移其上搭载的检测设备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巡检机器人按照固定的巡检轨道移动的情况下,巡检机器人难以切换巡检路线,而此时交联点能够被划定为使得至少两个巡检机器人足够靠近以使得两者能够交换或转移其上搭载的检测设备,转移或交换的方式可以是利用机械臂或者类似机械装置,从而,位于同一投影位置的上下两层空间可以被设定为交联点,当两个巡检机器人移动至交联点位置时,两者处于上下层垂直分布关系,从而,两巡检机器人能够利用垂直运动的机械装置交换或转移其上搭载的检测设备。
上述方案实现了针对多巡检机器人、多巡检路线配置,出现设备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基于该异常设备被覆盖的巡检路线而切换或者快速配置负责该路线的巡检机器人,使得巡检机器人无需改变其路线、无需前往特定的配置场所、无需等待用于配置的设备,即可以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来自于其余巡检机器人的检测设备或者检测配置信息的支持,从而“在途”更新其检测能力,以使其升级为能够针对异常设备进行精确检测其故障的巡检机器人,为后续精确确定其故障类型,派遣相应的排障人员争取相当多的时间,显著减少确定故障时间,显著提升巡检效率。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高一种配网管理方法。配网管理方法至少包括:
在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检测配网管理模型确定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服务器通过该配网管理模型对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服务器基于该选择并结合地图库生成由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到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其中服务器至少通过访问公开地图库的方式生成两条从巡检人员当前位置至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服务器还通过配网管理模型获取该巡检路线的范围内的突发情况项,并且通过避开或到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巡检路线进行进一步选择。
优选地,配网管理方法还包括:
针对突发情况项选择对应巡检人员并进行巡检路线重构;其中,服务器至少通过调度列表进行选取;
服务器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评价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往期经验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经验权重;根据每一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或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距离权重;
如图2所示,优选地,配网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评价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
此步骤在执行之前需要确定突发情况项的事故类型,之后根据事故类型获取所需职能权重和经验权重;
S2: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往期经验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经验权重;
S3:根据每一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或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距离权重;
S4:服务器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经验权重以及距离权重建立调度模型,并利用调度模型规划巡检人员的相关巡检路线,并且选取最适合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作为指定解决人员;具体地,调度模型将职能权重、经验权重以及距离权重作乘积得到调度指数。服务器根据调度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对应的巡检人员进行排列以得到调度列表。服务器根据该调度列表,选择调度列表上的第一名巡检人员或前几名巡检人员作为指定解决人员。上述利用调度模型规划巡检人员的相关巡检路线是指利用调度模型选择出指定解决人员,由此通过上述各权重以及巡检路线的规划方法进行巡检路线规划。即通过如上述的突发情况项发生时,服务器1对巡检路线的规划,进行针对该指定解决人员的巡检路线规划。
本发明从统筹配网管理的全局资源分配出发,通过所遇突发情况项的类型、位置,为其调度有能力解决该事故,且距离适中的调度列表。确保服务器能够统筹调度巡检人员以高效率的方式解决事故,并且统筹过程充分考虑客观因素,例如距离、能力等。
服务器汇总能够解决该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并获取每个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该距离能够是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距离,还能够是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最近距离,从而让巡检人员重规划抵达该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巡检路线或在巡检到最近巡检点时抵达突发情况项范围的巡检路线。服务器还判断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若大于预设距离,则将距离对应的该巡检人员从汇总列表中去除。上述预设距离由突发情况项的类型和所在地而定。
上述实施例充分考虑职能、经验、资源以及距离得到调度列表。调度模型算法通过获取局部最优的方式减低算法的复杂性,并且动态计算各权重变化,实现将配网管理中的各巡检人员分配至不同区域,并且进行事故发生时的调度。优选地,服务器将选择或重构完成后的巡检路线发送至巡检人员终端,以进行相关指引。
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Claims (8)

1.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服务器(1)和终端(2),其中,
所述终端(2)与巡检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映射;
所述服务器(1)被配置为:在所述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所述服务器(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并且判断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
所述服务器(1)通过配网管理模型对所述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所述服务器(1)基于所述选择并结合地图库生成由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到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其中,
所述服务器(1)通过访问公开地图库的方式生成至少两条从所述巡检人员当前位置至下一巡检点的所述巡检路线;
所述服务器(1)还通过所述配网管理模型获取所述巡检路线的范围内的突发情况项,并且通过避开或到达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巡检路线进行进一步选择;
在所述服务器(1)获取规划的巡检路线的范围内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职能;根据确定的位置和职能以向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靠近的方式调整至少一条巡检路线,或基于权重去重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从而使得在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若干条巡检路线朝突发情况项位置偏移;在该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至少以汇集在事项发生地点的周围巡检点的方式以全面排查周围巡检点是否发生同样突发情况项;
所述服务器(1)设置的若干巡检路线在同一范围内具有若干交叉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至少基于巡检人员的职能和巡检路线以符合事项职能和靠近事项地点的方式选择出能够经过所述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或进行巡检路线的重新规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有若干个巡检人员进行相应巡检工作的情况下,所述权重的参数包括巡检人员当前所在位置所对应的至少一条巡检路线离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距离参数和/或至少一个巡检人员的信息参数,从而基于遍历的若干巡检路线而择出部分巡检路线以进行重规划,使得突发情况项的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被调度以进行巡检管理,其中,所述距离参数是指每一巡检人员的距离权重,所述信息参数是指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权重和经验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1)汇总能解决所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并获取每个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与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距离,所述距离是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距离,或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最近距离,从而让所述服务器(1)重规划抵达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巡检路线或在所述巡检人员巡检到最近巡检点时抵达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巡检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1)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职能评价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所述职能权重、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往期经验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所述经验权重,以及根据每一巡检人员实时位置与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距离或每一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上巡检点与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最近距离确定每一巡检人员的所述距离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1)根据每一巡检人员的所述职能权重、所述经验权重以及所述距离权重建立调度模型,并利用所述调度模型规划所述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并且选取能够解决所述突发情况项的巡检人员作为指定解决人员。
7.一种配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在巡检人员在巡检点进行相应巡检工作,并且GPS单元将自身定位信号发送至服务器(1)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定位信号确定所述巡检人员的当前位置,并且判断对应巡检点的巡检情况;
通过配网管理模型对巡检人员的下一巡检点进行选择,基于该选择并结合地图库生成由所述巡检人员当前位置到所述下一巡检点的巡检路线;其中,
通过访问公开地图库的方式生成至少两条从所述巡检人员当前位置至下一巡检点的所述巡检路线;
通过所述配网管理模型获取所述巡检路线的范围内的突发情况项,并且通过避开或到达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方式对生成的所述巡检路线进行进一步选择;
在所述服务器(1)获取规划的巡检路线的范围内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确定巡检人员的所在位置和职能;根据确定的位置和职能以向所述突发情况项的范围靠近的方式调整至少一条巡检路线,或基于权重去重规划巡检人员的巡检路线,从而使得在该突发情况项的范围的若干条巡检路线朝突发情况项位置偏移;在该范围内的巡检人员至少以汇集在事项发生地点的周围巡检点的方式以全面排查周围巡检点是否发生同样突发情况项;
所述服务器(1)设置的若干巡检路线在同一范围内具有若干交叉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网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出现突发情况项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1)至少基于所述巡检人员的职能和巡检路线以符合事项职能和靠近事项地点的方式选择出能够经过该巡检点的巡检路线,或进行巡检路线的重新规划。
CN202310408254.6A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61282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8254.6A CN116128259B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08254.6A CN116128259B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8259A CN116128259A (zh) 2023-05-16
CN116128259B true CN116128259B (zh) 2023-11-07

Family

ID=8629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08254.6A Active CN116128259B (zh) 2023-04-17 2023-04-17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825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042A (zh) * 2017-10-31 2018-02-1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设备的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07784380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最短路径的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CN109583781A (zh) * 2018-12-06 2019-04-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评估方法、无人机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25121A (zh) * 2022-01-24 2022-06-14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巡检探索小车系统及导航方法
CN115456361A (zh) * 2022-08-23 2022-12-09 深圳市中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4380A (zh) * 2016-08-30 2018-03-09 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最短路径的优化方法及优化系统
CN107705042A (zh) * 2017-10-31 2018-02-16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设备的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09583781A (zh) * 2018-12-06 2019-04-0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评估方法、无人机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25121A (zh) * 2022-01-24 2022-06-14 成都理工大学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巡检探索小车系统及导航方法
CN115456361A (zh) * 2022-08-23 2022-12-09 深圳市中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人员异常状态检测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8259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8127B (zh) 基于动态火灾风险智能评估的化工园区巡检机器人路径优化系统
CN108398934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设备故障监控的系统
CN107705042A (zh) 电力设备的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09767513B (zh) 一种管网设备巡检装置及管网设备巡检方法
KR101713253B1 (ko) 가상사고 기반 방사선비상 현장탐사 훈련방법
CN113177738A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告警快速抢修调配方法
CN116629580B (zh) 基于gis的智慧燃气安全隐患项管理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15293923A (zh) 一种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溯源管理平台
CN101539431B (zh) 智能导航巡检仪及提高导航精度的方法
CN111461399A (zh) 一种基于故障非线性离散分布的驻点坐标配置方法
CN116007647A (zh) 巡检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938712A (zh) 作业现场数字化管控系统
CN107991965A (zh) 基于智能监测的标准化电务故障应急指挥管理方法
CN11474475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
CN116128259B (zh) 一种配网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890188A (zh) 基于5g网络的油机指挥调度系统、方法及装置
CN212990152U (zh) 一种农污管理系统
CN113128709A (zh) 一种供水管网漏损管理系统
CN116155717B (zh) 一种智能配网系统及方法
CN110797980A (zh) 基于app应用的电力通道及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10610244A (zh) 供水管线隐患排查一体化作业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9728540A (zh) 一种电网线路巡检管理方法
CN114741431A (zh) 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数据传输管理系统
CN116989802B (zh) 一种基于gis与bim模型的idc机房巡检计划配置策略方法
CN111784110A (zh) 油气田管道智能巡线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