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3510A - 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3510A
CN116983510A CN202311008907.8A CN202311008907A CN116983510A CN 116983510 A CN116983510 A CN 116983510A CN 202311008907 A CN202311008907 A CN 202311008907A CN 116983510 A CN116983510 A CN 116983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hannel
assembly
transmission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89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燕飞
常耀键
王少锋
何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elf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elf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elf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elfu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089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35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3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35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0Syringes for injection by jet action, without needle, e.g. for use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48Connecting means
    • A61J1/2051Connecting means having tap means, e.g. tap means activated by sli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48Means for causing or aiding aspiration or plunger retra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注射组件,注射组件设于安装通道的第一端;储能组件,储能组件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通道,储能组件的第一端适于和注射组件连接,以驱动注射组件注液或吸液,储能组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在第一方向可伸缩;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于壳体,控制组件设有传动部;在控制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与储能组件配合,以驱动储能组件在第一方向压缩第一弹性件,并使注射组件吸液;在控制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与储能组件脱离,第一弹性件驱动储能组件,以使注射组件注液。

Description

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无针注射器在进行药物注射时不需要借助针头,使用高压原理,使得药液形成较细的射体,瞬间穿透皮肤达到皮下。现有的无针注射器通常时通过弹簧等外部动力提供驱动力,在使用时,无针注射器的蓄能、吸液和触发等操作需要用户单独操作,操作步骤繁琐,注射效率低,并且灌药之后只能进行一次注射,在同一种药液多次注射时,需要对无针注射器多次灌装药液,费时费力,注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器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注射器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通道的第一端;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储能组件的第一端适于和所述注射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注液或吸液,所述储能组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组件设有传动部;在所述控制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储能组件配合,以驱动所述储能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并使所述注射组件吸液;在所述控制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储能组件脱离,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储能组件,以使所述注射组件注液。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注射组件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设于安装通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筒体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储液通道;喷头,所述喷头设于所述储液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喷头可打开和关闭;推杆,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储液通道,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以使所述第一筒体注液或吸液,所述推杆的第二端适于和所述储能组件的第一端连接。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腔,所述第一筒体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储液通道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第一筒体注液时,所述喷头打开,所述进液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储液通道断开,在所述第一筒体吸液时,所述喷头关闭,所述进液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储液通道连通。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储液通道内,且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进液通道的第一端,所述弹性臂的第一端固定,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可活动,以使所述进液通道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进液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通道的内壁面抵接,在所述进液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通道的内壁面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注射组件还包括:球体,所述球体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内,所述进液通道靠近所述储液通道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进液通道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球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球体沿所述进液通道的轴向在所述进液通道内可活动;在所述进液通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球体与所述进液通道的第二端的内壁面抵接,在所述进液通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球体与所述进液通道的第二端的内壁面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组件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适于和所述推杆的第二端卡接,以带动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活动件,所述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设于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所述活动件设有与所述传动部适配的配合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部形成为设于所述活动件的凹槽。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设有卡槽,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柱,所述传动柱设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所述传动柱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推动所述推杆;多个弹臂,多个所述弹臂在所述传动柱的周向间隔开,所述弹臂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所述弹臂的第二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槽。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注射器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且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以限制所述活动件的活动距离。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挡块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靠近所述活动件的一部分具有限位段,多个所述弹臂穿过所述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在所述注射组件吸液时限制每个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卡槽。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组件设有配合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绕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部设于所述控制件,在所述控制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在所述控制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配合部脱离。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件形成为扳机,所述扳机绕所述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摆动地设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部绕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扳机,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设于所述安装通道的第二端,所述顶杆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在所述扳机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所述顶杆与所述传动部在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在所述扳机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顶杆与所述传动部配合以使所述传动部脱离所述配合部。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杆的第一端形成为倾斜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径向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传动部配合以使所述传动部脱离所述配合部。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扳机与所述传动部之间,以为所述传动部提供与所述配合部配合的作用力。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扳机与所述壳体之间,以为所述扳机提供由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复力。
根据本申请的注射器,设置的控制组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控制组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可以带动注液组件吸液,同时带动储能组件完成蓄能,在控制组件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控制组件的传动部自动与储能组件脱离,储能组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力下驱动注射组件注液;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蓄能和吸液的操作步骤集成在一起,同时在控制组件活动至第二位置时,即注射组件吸液完成后自动进行注射,无需其余的触发动作,简化了操作流程,便于用户使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可以快速的进行多次连续注射,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在控制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在控制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在未安装注射组件且控制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在未安装注射组件且控制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在注液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在吸液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的剖面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在注液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在吸液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注射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储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的控制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注射器100;
壳体10;安装通道11;
注射组件20;
第一筒体21;储液通道211;进液通道212;限位部213;
喷头22;喷嘴221;喷口221a;第二单向阀222;
推杆23;卡槽231;
第二筒体24;储液腔241;
弹性臂25;球体26;
胶塞27;狭缝271;
储能组件30;第一弹性件31;
传动件32;传动柱321;弹臂322;卡接部322a;
活动件33;配合部331;
控制组件40;
控制件41;传动部411;连接框412;
顶杆42;导向面421;
第二弹性件43;
第三弹性件44;活动杆441;线性弹簧442;活动块443;
挡块50;
贯穿孔51;限位段511;
隔离片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
如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包括:壳体10、注射组件20、储能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
具体而言,壳体10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11,注射组件20设于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储能组件30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通道11,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适于和注射组件20连接,以驱动注射组件20注液或吸液,储能组件3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弹性件31,第一弹性件31在第一方向可伸缩,控制组件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于壳体10,控制组件40设有传动部411;在控制组件4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储能组件30配合,以驱动储能组件30在第一方向压缩第一弹性件31,并使注射组件20吸液;在控制组件4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储能组件30脱离,第一弹性件31驱动储能组件30,以使注射组件20注液。
换言之,如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主要由壳体10、注射组件20、储能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组成,其中,壳体10的一端设有安装通道11,安装通道11的轴向为第一方向,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注射组件20设置在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注射组件20可以注液和吸液;储能组件30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通道11,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朝向注射组件20,并且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与注射组件20连接,以驱动注射组件20注液或吸液。当储能组件30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活动时,注射组件20注液,当储能组件30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活动时,注射组件20注液。
如图1至图4所示,储能组件30的第二端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储能组件3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弹性件31,并且第一弹性件31在第一方向上可伸缩。在储能组件30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活动时,第一弹性件31被压缩,可以对第一弹性件31的弹性势能进行存储。控制组件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以活动地设于壳体10,例如,控制组件40与壳体10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控制组件40设有与储能组件30适配的传动部411,在控制组件4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储能组件30配合,以在控制组件40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以驱动储能组件30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运动,以使第一弹性件31在第一方向被压缩,对第一弹性件31的弹性势能进行压缩;在控制组件4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即,在控制组件4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储能组件30脱离,第一弹性件31存储的弹性势能被释放,第一弹性件31驱动储能组件30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运动,储能组件30驱动注射组件20进行注液。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设置的控制组件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控制组件4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可以带动注液组件吸液,同时带动储能组件30完成蓄能,在控制组件4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控制组件40的传动部411自动与储能组件30脱离,储能组件30在第一弹性件31的作用力下驱动注射组件20注液;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蓄能和吸液的操作步骤集成在一起,同时在控制组件4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即注射组件20吸液完成后自动进行注射,无需其余的触发动作,简化了操作流程,便于用户使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可以快速的进行多次连续注射,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一侧设有把手,把手沿着安装通道11的径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注射组件20可拆卸地设于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例如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以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注射组件20,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更换,例如可以根据每次的注射量进行更换。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注射组件20包括:第一筒体21、喷头22和推杆23,第一筒体21设于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第一筒体21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储液通道211,喷头22设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喷头22可打开和关闭,推杆23的第一端设于储液通道211,推杆23沿第一方向可活动以使第一筒体21注液或吸液,推杆23的第二端适于和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连接。
具体地,如图5至图12所示,注射组件20主要由第一筒体21、喷头22和推杆23组成,其中,第一筒体21连接于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第一筒体21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以使第一筒体21形成沿第一方向贯穿的储液通道211,储液通道211可以根据每次的注射量进行设定,喷头22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喷头22可以打开和关闭。推杆23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储液通道211,以使第一筒体21注液或吸液,推杆23的第二端沿朝向靠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所在方向延伸,并且推杆23的第二端适于和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连接,以使储能组件30驱动推杆23沿第一方向活动。
当储能组件30驱动推杆23沿第一方向靠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时,喷头22关闭,第一筒体21吸液;当储能组件30驱动推杆23沿第一方向远离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时,喷头22打开,第一筒体21注液,药液从喷头22喷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推杆23的第二端与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或,推杆23的第二端与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推杆23的第一端设有橡胶塞27,橡胶塞27的外周面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贴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射组件20还包括:第二筒体24,第二筒体24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腔,第一筒体21的至少部分设于安装腔,第一筒体21的外周面与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储液腔241,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进液通道212,进液通道212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在第一筒体21注液时,喷头22打开,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一状态,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断开,在第一筒体21吸液时,喷头22关闭,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二状态,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连通。
也就是说,如图5至图12所示,注射组件20还包括储液件,储液件可以为第二筒体24,第二筒体24的内侧设有安装腔,安装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安装腔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筒体21匹配的第一贯穿孔51,安装腔的第二端设有与第一筒体21匹配的第二贯穿孔51,第一筒体21的第一端设于第一贯穿孔51,第一筒体21的第二端设于第二贯穿孔51,使得第一筒体21的中间部分位于安装腔内,第一筒体21的中间部分的外周面与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储液腔241,通过储液腔241可以对药液进行存储。
如图5至图12所示,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进液通道212,进液通道212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第一状态可以为关闭状态,第二状态可以为导通状态。在推杆23的第一端靠近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时,第一筒体21注液,此时进液通道212处于关闭状态,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断开,喷头22打开,药液注入喷头22并从喷头22高速喷出,完成注射;在推杆23的第一端远离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移动时,第一筒体21吸液,此时喷头22关闭,进液通道212处于导通状态,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连通,储液通道211内产生负压,药液从储液腔241吸入储液通道211内,在吸液完成后,进液通道212关闭。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通过设置储液腔241与可切换状态的进液通道212,储液腔241可以对药液进行存储,在第一筒体21注液之后可以通过进液通道212从储液腔241内吸取药液,可以提高注射效率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储液腔241设置在第一筒体21的周向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用户存放和使用。
进一步地,第二筒体24螺纹连接于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储液件为柔性件,例如塑料等、硅胶袋等,采用柔性件可以平衡储液腔241内的气压,便于第一筒体21进行吸液。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二筒体24的外侧面设有与储液腔241连通的注液口,通过注液口便于对储液腔241内灌装药液。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筒体24的外侧设有与储液腔241连通的安装孔,注射组件20还包括:胶塞27,胶塞27设于安装孔,注液口设于胶塞27的外侧面,胶塞27设有沿安装孔的轴向贯穿的狭缝271,狭缝271位于注液口内。
也就是说,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筒体24的外侧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安装孔,安装孔与储液腔241连通,安装孔内固定连接有胶塞27,胶塞27的外侧设有注液口,胶塞27还设有沿安装孔的轴向贯穿的狭缝271,狭缝271的第一端朝向储液腔241,狭缝271的第二端朝向注液口,并且狭缝271可打开和关闭。
在对储液腔241灌装药液时,狭缝271处于打开状态,狭缝271将注液口与储液腔241连通;灌装完药液之后狭缝271处于关闭状态;当储液腔241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时,狭缝271处于打开状态,外界气体可以从狭缝271进入储液腔241内,对储液腔241内的气压进行平衡。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储液腔241内设有隔离片60,隔离片60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隔离片60将储液腔241分隔为两个储液空间,并且两个储液空间在储液腔241靠近喷头22的一端连通,以减少药液在储液腔241内的晃动,使得药液可以稳定的被第一筒体21吸入。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进液通道212的内部或进液通道212的一端设有活动件33,通过活动件33可以控制进液通道212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活动件33形成为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于进液通道212内,第一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储液腔241流向储液通道211的方向。第一单向阀具有可活动的阀膜,在第一筒体21注液时,第一单向阀在储液通道211内的正压下自动关闭,使得储液通道211处于第一状态;在第一筒体21吸液时,第一单向阀在储液通道211内的负压下自动打开,使得储液通道211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为可单独采购的部件,便于注射组件20的生产和装配,而且可以保证注射组件20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注射组件20还包括:弹性臂25,弹性臂25位于储液通道211内,且弹性臂25设于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弹性臂25的第一端固定,弹性臂25的第二端可活动,以使进液通道212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一状态时,弹性臂25的第二端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抵接,在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二状态时,弹性臂25的第二端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间隔开。
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储液通道211内设有弹性臂25,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25可以作为活动件33,弹性臂25设于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弹性臂25的第一端可以固定在储液通道211的内壁上,也可以固定在喷头22上,弹性臂25的第二端在储液通道211的径向上可活动。在第一筒体21注液时,弹性臂25的第二端在储液通道211内的正压下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抵接,使得弹性臂25将进液通道212关闭,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一状态;在第一筒体21吸液时,弹性臂25的第二端在储液通道211内的负压下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分离,使得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与弹性臂25之间产生间隙,进液通道212将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连通,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二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筒体21吸液时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与弹性臂25之间产生间隙为0.2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喷头22包括:喷嘴221和第二单向阀222,喷嘴221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道,喷嘴221的第二端设有喷口221a,喷口221a与安装通道11连通,第二单向阀222设于安装通道11,第二单向阀222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单向阀222的导通方向朝向喷口221a。
具体地,如图6至图11所示,喷头22主要由喷嘴221和第二单向阀222组成,其中,喷嘴221的第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道,喷嘴221的第二端设有与通道连通的喷口221a,第二单向阀222设于通道,第二单向阀222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连接,使得第二单向阀222的进液口与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连通,第二单向阀222的出液口朝向喷口221a,并且第二单向阀222的出液口的轴线与喷口221a的轴线重合,使得从第二单向阀222的流出的药液可以直接从喷口221a喷出。在注射组件20吸液时,第二单向阀222处于关闭状态,在注射组件20注液时,第二单向阀222处于打开状态,药液可以从第二单向阀222流向喷口221a。
需要说明的是,喷头22除上述结构之外,也可以为现有注射器100中其它结构的喷头22,本申请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弹性臂25的第一端与第二单向阀222一体成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装配。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喷嘴221与注射组件20的第二筒体24螺纹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臂25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管状结构,弹性臂25的第一端与喷头22连接。
换句话说,如图6至图8所示,弹性臂25为设置在储液通道211内的管状结构,弹性臂25的轴线与储液通道211的轴线相同,弹性臂25的第一端与喷头22连接,弹性臂25的第二端朝向远离喷头22的一侧延伸。在常态时,弹性臂25的外周面与储液通道211的贴合。
在第一筒体21注液时,储液通道211内的药液对弹性臂25的内壁面产生压力,使得弹性臂25的外周面抵接在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将进液通道212关闭;在第一筒体21吸液时,储液通道211内的压力小于储液腔241内的压力形成负压,弹性臂25的外周面在储液通道211内负压的作用下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之间产生间隙,使得药液可以从弹性臂25的外周面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液通道2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25形成为管状结构,在第一筒体21注液时,储液通道211内的药液作用于弹性臂25的压力较大,可以提高弹性臂25与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之间的抵接力,可以保证进液孔的关闭效果,有效避免了在第一筒体21注液过程中药液从储液通道211流入储液腔241内,保证了注射组件2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射组件20还包括:球体26,球体26位于进液通道212内,进液通道212靠近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限位部213,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球体26的径向尺寸,球体26沿进液通道212的轴向在进液通道212内可活动;在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一状态时,球体26与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内壁面抵接,在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二状态时,球体26与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内壁面间隔开。
也就是说,如图9至图12所示,进液通道212内设有球体26,并且球体26在进液通道212内可以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球体26作为活动件33,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限位部213,例如限位部213形成为沿进液通道212的径向延伸的杆体,杆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筒体21连接;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小于球体26的径向尺寸,使得球体26可以在限位部213与进液孔的第二端之间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213除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是网状结构,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一筒体21注液时,储液通道211内产生正压,球体26在正压的作用下运动至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将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开口封堵,使得进液孔关闭;在第一筒体21吸液时,储液通道211内产生负压,球体26在负压的作用下运动至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并与限位部213止抵,从而药液可以从球体26与进液通道21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入储液通道211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球体26的表面设有胶层,胶层为橡胶层或硅胶层,以提高球体26对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封堵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示例,球体26为硅胶球或橡胶球。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储能组件30包括:传动件32和活动件33,传动件32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通道11,传动件32的第一端适于和推杆23的第二端卡接,以带动推杆23沿第一方向活动,活动件33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通道11,活动件33的第一端设于传动件32的第二端,活动件33设有与传动部411适配的配合部331,第一弹性件31设于活动件33的第二端。
也就是说,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储能组件30主要包括传动件32和活动件33,传动件32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通道11,传动件32的第一端朝向注射组件20,传动件32的第一端具有适于和推杆23卡接的卡接结构,以便于传动件32和推杆23快速连接,使得注射器100的装配更加方便。
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活动件33可以大致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活动件33与传动件3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弹性件31设置在活动件33的第二端与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之间。活动件33在安装通道11内沿第一方向可活动,使得活动件33可以和传动件32在第一方向上同步运动,活动件33设有与传动部411适配的配合部331,配合部331可以是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凹槽结构,其可以根据传动部411的具体结构进行确定,本申请的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配合部331形成为设于活动件33的凹槽。
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活动件33在第三方向的第一侧设有凹槽,并且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安装通道11的径向,凹槽形成为配合部331,传动部411形成为与凹槽适配的块体,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推杆23的第二端设有卡槽231,传动件32包括:传动柱321和多个弹臂322,传动柱321设于活动件33的第一端,传动柱321用于在第一方向推动推杆23,多个弹臂322在传动柱321的周向间隔开,弹臂322的第一端设于活动件33的第二端,弹臂322的第二端设有卡接部322a,卡接部322a卡接于卡槽231。
也就是说,如图1至图13所示,推杆23的第二端的外侧设有卡槽231,卡槽231可以为沿推杆2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以便于后续装配。传动件32主要由传动柱321和至少两个弹臂322组成,其中,传动柱32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传动柱321的第一端为锥形结构或扁平结构,传动柱321的第二端与活动件33连接,两个弹臂322在传动柱321的径向上相对设置,弹臂322的第一端与活动件33的第二端连接,弹臂322的第二端可活动,并且弹臂322的第二端设有朝向传动柱321的轴线延伸的卡接部322a。
在安装时,两个弹臂322的第二端可以相互远离,以便于推杆23的第二端伸入,在推杆23活动至设定位置后,弹臂32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弹臂322的第二端相互靠近,使得卡接部322a自动卡入卡槽231内,以实现推杆23与传动件32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卡接部322a远离弹臂322的一侧为弧形凹面,通过弧形凹面可以增大卡接部322a与卡槽231的内壁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卡接部322a变形,可以提高注射器10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射器100还包括:挡块50,挡块50设于安装通道11,且挡块50位于活动件33的第一端,以限制活动件33的活动距离。
也就是说,如图1至图4所示,安装通道11的内壁面连接有挡块50,并且挡块50位于活动件33的第一端,从而通过挡块50可以对活动件33的活动距离进行限制,使得活动件33在设定的范围内活动。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挡块50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贯穿孔51,贯穿孔51靠近活动件33的一部分具有限位段511,多个弹臂322穿过限位段511,限位段511在注射组件20吸液时限制每个卡接部322a远离卡槽231。
具体地,如图3所示,传动件32包括两个弹臂322,在卡接部322a卡接于卡槽231的情况下,两个卡接部322a之间的距离为d,挡块50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柱体,柱体的外周与安装通道11的内壁面连接,柱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贯穿孔51,贯穿孔51具有限位段511,限位段511的径向尺寸小于d,两个弹臂322穿过限位段511,并且两个弹臂322的外侧面分别与限位段511的内壁面贴合,从而在传动件32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活动时,即吸液时,通过限位段511可以限制弹臂322张开,使得卡接部322a不会远离卡槽231,可以避免卡接部322a从卡槽231脱离,保证了注射器10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贯穿孔51远离活动件33的一部分具有连接段,连接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限位段511的径向尺寸,并且连接段与注射组件20相适配,注射组件20可以螺纹连接于连接段。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注射组件20与挡块50螺纹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储能组件30设有配合部331,控制组件40包括:控制件41,控制件41绕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0,传动部411设于控制件41,在控制件4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配合,在控制件4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脱离。
也就是说,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控制组件40至少包括一个控制件41,控制件41绕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0,使得控制件41可以绕着第一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活动,其中第二方向为安装通道11的径向,并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三方向,控制件41上设有传动部411,储能组件30设有与传动部411适配的配合部331。在控制件41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配合,当控制件41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传动部411始终与配合部331配合,当控制件41活动至第二位置时,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脱离。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控制件41形成为扳机,扳机绕第一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摆动地设于壳体10,传动部411绕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扳机,控制组件40还包括:顶杆42,顶杆42设于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顶杆42的第一端设于安装通道11内,在扳机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配合,顶杆42与传动部411在第一方向间隔开,在扳机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顶杆42与传动部411配合以使传动部411脱离配合部331。
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14所示,控制件41被构造成长条形结构的扳机,壳体10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轴线与第一轴线重合,扳机与第一转轴连接,并且扳机绕着第一转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摆动,传动部411绕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扳机,使得传动部411在配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可切换。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连接有顶杆42,顶杆42的第一端沿着安装通道11的轴向延伸,第一弹性件31形成为绕着顶杆42螺旋延伸的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活动件33的第二端抵接,弹簧的第二端与顶杆42的第二端抵接。在扳机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处于配合状态,并且顶杆42的第一端与传动部411在第一方向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扳机活动至第二位置时,传动部411在顶杆42的第一端的作用下绕着第二轴线转动,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件41除上述结构之外,控制件41还可以形成为不完全齿轮,例如半齿轮,半齿轮的齿部可以作为传动部411,配合部331形成位于设置在活动件33上的齿条,半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转动半齿轮可以带动活动件33在第一方向活动,当半齿轮转动至设定角度,即第二位置时,半齿轮的齿部与齿条脱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顶杆42的第一端形成为倾斜于安装通道11的径向的导向面421,导向面421与传动部411配合以使传动部411脱离配合部331。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顶杆42的第一端形成为倾斜于安装通道11的径向的导向面421,导向面421可以与第二方向平行,在传动部411止抵该导向面421时,传动部411在该导向面421的作用下可绕着第二轴线转动,使得传动部411逐渐从配合部331脱离,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组件4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3,第二弹性件43的至少部分设于扳机与传动部411之间,以为传动部411提供与配合部331配合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如图3和图14所示,扳机的一侧设有第二弹性件43,第二弹性件43可以形成为弹片结构,弹片的一部分与扳机连接,弹片的另一部分设有弯折部,弯折部的内侧面与传动部411止抵,从而可以为传动部411一定的弹力,使得扳机在第一位置时,传动部411可以自动与配合部331配合,以便于注射器100的重复注射。
需要说明的是,当传动部411和配合部331中的一者具有磁性,另一者可以被吸附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弹性件43,在扳机处于第一位置时,传动部411在吸附力的作用下与配合部331实现配合。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组件40还包括:第三弹性件44,第三弹性件44设于扳机与壳体10之间,以为扳机提供由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回复力。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扳机与壳体10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44,第三弹性件44可以由活动杆441和线性弹簧442组成,壳体10朝向扳机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活动杆441的第一端用于和扳机配合,活动杆441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安装孔,线性弹簧442的第一端与活动杆441的第二端抵接,线性弹簧442的第二端与安装孔的内壁面抵接。
在扳机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扳机带动活动杆441朝向安装孔运动,使得线性弹簧442被压缩,在扳机为受到外力时,线性弹簧442驱动活动杆441远离安装孔,从而通过活动杆441可以带动扳机由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以便于注射器100的重复注射。
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杆441的第一端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连接柱,扳机靠近活动杆441的一侧设有连接框412,连接柱可活动地设于连接框412内,第三弹性件44还包括活动块443,活动块443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于安装孔,并且线性弹簧442的第一端与活动块443抵接,活动块443与连接框412的外侧抵接,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扳机出现晃动,可以避免注射器100发生漏液的现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在用户未操作时,扳机位于第一位置,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配合。
如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在吸液时,按压扳机可以使得扳机由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在扳机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传动部411始终与配合部331配合,通过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配合可以带动储能组件30沿第一方向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活动,第一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43和第三弹性件44受力发生形变,同时储能组件30带动推杆23朝向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活动,使得储液通道211内产生负压,储液通道211从储液腔241内吸取药液,此时喷头22处于关闭状态,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二状态,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连通。
如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在注液时,扳机活动至第二位置,传动部411与顶杆42配合使得传动部411与配合部331脱离,储能组件30在第一弹性件31的弹力下朝向喷头22所在方向运动,储能组件30在运动时带动推杆23同步运动,推杆23在朝向喷头22所在方向运动时,储液通道211内产生正压,此时进液通道212处于第一状态,储液腔241与储液通道211不导通,喷头22处于打开状态,药液可以从喷头22的喷口221a处高速喷出,完成注液。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松开扳机后,扳机在第三弹性件44的作用下由第二位置活动至第一位置,当扳机活动至第一位置时,传动部411在第二弹性件43的作用下重新与配合部331配合。
总而言之,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设置的控制组件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在控制组件4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活动时可以带动注液组件吸液,同时带动储能组件30完成蓄能,在控制组件4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控制组件40的传动部411自动与储能组件30脱离,储能组件30在第一弹性件31的作用力下驱动注射组件20注液;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蓄能和吸液的操作步骤集成在一起,同时在控制组件4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即注射组件20吸液完成后自动进行注射,无需其余的触发动作,简化了操作流程,便于用户使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注射器100可以快速的进行多次连续注射,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通道(11);
注射组件(20),所述注射组件(20)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
储能组件(30),所述储能组件(3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所述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适于和所述注射组件(20)连接,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20)注液或吸液,所述储能组件(30)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弹性件(31),所述第一弹性件(31)在所述第一方向可伸缩;
控制组件(40),所述控制组件(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控制组件(40)设有传动部(411);
在所述控制组件(4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411)与所述储能组件(30)配合,以驱动所述储能组件(30)在所述第一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31),并使所述注射组件(20)吸液;
在所述控制组件(4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411)与所述储能组件(30)脱离,所述第一弹性件(31)驱动所述储能组件(30),以使所述注射组件(20)注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20)包括:
第一筒体(21),所述第一筒体(21)设于安装通道(1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筒体(21)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储液通道(211);
喷头(22),所述喷头(22)设于所述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所述喷头(22)可打开和关闭;
推杆(23),所述推杆(23)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储液通道(211),所述推杆(23)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以使所述第一筒体(21)注液或吸液,所述推杆(23)的第二端适于和所述储能组件(30)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20)还包括:
第二筒体(24),所述第二筒体(24)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腔,所述第一筒体(21)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筒体(21)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储液腔(241),所述储液腔(241)与所述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之间设有进液通道(212),所述进液通道(212)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
在所述第一筒体(21)注液时,所述喷头(22)打开,所述进液通道(21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储液腔(241)与所述储液通道(211)断开,在所述第一筒体(21)吸液时,所述喷头(22)关闭,所述进液通道(21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储液腔(241)与所述储液通道(2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20)还包括:
弹性臂(25),所述弹性臂(25)位于所述储液通道(211)内,且所述弹性臂(25)设于所述进液通道(212)的第一端,所述弹性臂(25)的第一端固定,所述弹性臂(25)的第二端可活动,以使所述进液通道(212)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进液通道(21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臂(25)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抵接,在所述进液通道(21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臂(25)的第二端与所述储液通道(211)的内壁面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组件(20)还包括:
球体(26),所述球体(26)位于所述进液通道(212)内,所述进液通道(212)靠近所述储液通道(211)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限位部(213),所述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球体(26)的径向尺寸,所述球体(26)沿所述进液通道(212)的轴向在所述进液通道(212)内可活动;
在所述进液通道(21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球体(26)与所述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内壁面抵接,在所述进液通道(21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球体(26)与所述进液通道(212)的第二端的内壁面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30)包括:
传动件(32),所述传动件(32)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所述传动件(32)的第一端适于和所述推杆(23)的第二端卡接,以带动所述推杆(23)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
活动件(33),所述活动件(33)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所述活动件(33)的第一端设于所述传动件(32)的第二端,所述活动件(33)设有与所述传动部(411)适配的配合部(331),所述第一弹性件(31)设于所述活动件(33)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331)形成为设于所述活动件(33)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3)的第二端设有卡槽(231),所述传动件(32)包括:
传动柱(321),所述传动柱(321)设于所述活动件(33)的第一端,所述传动柱(321)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推动所述推杆(23);
多个弹臂(322),多个所述弹臂(322)在所述传动柱(321)的周向间隔开,所述弹臂(322)的第一端设于所述活动件(33)的第二端,所述弹臂(322)的第二端设有卡接部(322a),所述卡接部(322a)卡接于所述卡槽(2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块(50),所述挡块(50)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且所述挡块(50)位于所述活动件(33)的第一端,以限制所述活动件(33)的活动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0)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贯穿孔(51),所述贯穿孔(51)靠近所述活动件(33)的一部分具有限位段(511),多个所述弹臂(322)穿过所述限位段(511),所述限位段(511)在所述注射组件(20)吸液时限制每个所述卡接部(322a)远离所述卡槽(23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30)设有配合部(331),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
控制件(41),所述控制件(41)绕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传动部(411)设于所述控制件(41),
在所述控制件(4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411)与所述配合部(331)配合,在所述控制件(4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411)与所述配合部(331)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41)形成为扳机,所述扳机绕所述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摆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传动部(411)绕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扳机,所述控制组件(40)还包括:
顶杆(42),所述顶杆(42)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的第二端,所述顶杆(42)的第一端设于所述安装通道(11)内,
在所述扳机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传动部(411)与所述配合部(331)配合,所述顶杆(42)与所述传动部(411)在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在所述扳机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顶杆(42)与所述传动部(411)配合以使所述传动部(411)脱离所述配合部(33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2)的第一端形成为倾斜于所述安装通道(11)的径向的导向面(421),所述导向面(421)与所述传动部(411)配合以使所述传动部(411)脱离所述配合部(331)。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43),所述第二弹性件(4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扳机与所述传动部(411)之间,以为所述传动部(411)提供与所述配合部(331)配合的作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0)还包括:
第三弹性件(44),所述第三弹性件(44)设于所述扳机与所述壳体(10)之间,以为所述扳机提供由所述第二位置至所述第一位置的回复力。
CN202311008907.8A 2023-08-10 2023-08-10 注射器 Pending CN1169835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8907.8A CN116983510A (zh) 2023-08-10 2023-08-10 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8907.8A CN116983510A (zh) 2023-08-10 2023-08-10 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3510A true CN116983510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8907.8A Pending CN116983510A (zh) 2023-08-10 2023-08-10 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35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9807B2 (en) Pen injector apparatus
CN103977480B (zh) 一种人力驱动的蓄能式无针注射器
CN111558112B (zh) 无针注射器的注射头、无针注射器主体和无针注射器
CN104399155B (zh) 气控滑柱阀控制的气动连续无针注射器
JP2007534345A (ja) 無針インジェクタ
WO2021218108A1 (zh) 无针注射器的注射头、无针注射器主体和无针注射器
CN106784593B (zh) 注液装置
CN106512149B (zh) 一种气动无针注射器
CN111558113B (zh) 无针注射器主体和无针注射器
CN106390237B (zh) 注射器
JP7490014B2 (ja) 自己ポンプ式注射器
CN220989346U (zh) 注射器
CN116983510A (zh) 注射器
CN211584671U (zh) 一种后吸式连续注射器
CN111905196A (zh) 无针注射器的推杆复位机构
US20230149630A1 (en) Refill system for medical device using jet delivery principle
CN203861699U (zh) 一种人力驱动的蓄能式无针注射器
CN220090146U (zh) 注射器
CN115591055A (zh) 差动型无针注射器
CN211751554U (zh) 一种给药装置
CN210146287U (zh) 能实现喷射量调节的按压喷头
CN114870153B (zh) 复合泵
CN219614599U (zh) 一种剂量可置顶注射活塞轴、注射筒及其注射器
CN220070348U (zh) 无针注射装置
CN113413515B (zh) 一种儿科无痛注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