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1289B -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1289B
CN116971289B CN202311150770.XA CN202311150770A CN116971289B CN 116971289 B CN116971289 B CN 116971289B CN 202311150770 A CN202311150770 A CN 202311150770A CN 116971289 B CN116971289 B CN 1169712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truss
closure
truss girder
side steel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07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71289A (zh
Inventor
赵健
安路明
乔树勋
任延龙
樊立龙
晏威
张鹏志
陈美宇
陈港
孟阳
刘银涛
李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Six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Sout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07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1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1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1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71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12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6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检测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上的竖向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将第三GNSS接收机按照预定的位置安装好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上的初始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和记录,起落梁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初始竖向位置进行对比,若竖向位置差超出允许范围,则报警并及时调整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的竖向位置,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能够避免钢桁梁起落梁过程中的震动导致复查结果出现误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钢桁梁是指由大量薄钢板组成的大型桁架,由于其截面形状为桁形,故称之为钢桁梁,钢桁梁是组成桥梁的一种常用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及其他大跨度钢结构工程中。三主桁钢桁梁中的三主桁指的是钢桁梁中的上弦杆、下弦杆和竖杆,其中,上弦杆位于钢桁梁上部,负责承担钢桁梁的压应力,下弦杆位于钢桁梁下部,负责承担钢桁梁的拉应力,而竖杆连接上下弦杆,起到加固整个结构的作用,这种三主桁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承载和分散钢桁梁作用力,使得钢桁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由钢桁梁组成的桥梁,通常需要分成多段钢桁梁进行构建,之后再利用专业的设备将不同段之间的钢桁梁进行拼接,拼接的过程即为合龙。由于进行合龙的两段钢桁梁之间需要在高度上对齐,为此,在合龙前还需要至少对其中一段钢桁梁的高度进行调整,以提高合龙精度。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2010565719.5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其中一段钢桁梁的底部设置两组液压千斤顶,以及通过在钢桁梁附近设置基准站并且在基准站和两段钢桁梁的合龙口上设置信息接收仪,便能够利用空间北斗卫星和智能计算机,得出相应的操作指令来对两组液压千斤顶进行智能化控制,以控制其中一段钢桁梁进行起落梁,最终提高两段钢桁梁之间合龙的精度。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在合龙后能够对信息接收仪进行回收利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信息接收仪通常是可拆卸地设置在钢桁梁的合龙口位置,这导致了在其中一根钢桁梁起落梁的过程中,该钢桁梁的信息接收仪可能由于震动而在高度方向上发生移动的风险,从而导致该钢桁梁的信息接收仪在起落梁后进行复查的过程中所获取的高度信息并非是合龙节点的真实高度,进而导致复查结果的误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其中一根钢桁梁起落梁的过程中,该钢桁梁的信息接收仪可能由于震动而在高度方向上发生移动的风险,从而导致该钢桁梁的信息接收仪在起落梁后进行复查的过程中所获取的高度信息并非是合龙节点的真实高度,进而导致复查结果的误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准备步骤:
PPS1:设置基准站,已知基准站位置的精确坐标,并在基准站上设置第一GNSS接收机;
PPS2:利用多个桥墩上的滑移平台将主墩侧钢桁梁架起;
PPS3:在两个桥墩分别利用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将边跨侧钢桁梁架起,第二液压千斤顶组更靠近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
PPS4:在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口和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之间对应的两个合龙节点上分别设置第二GNSS接收机和第三GNSS接收机;
PPS5:设置检测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上的竖向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将第三GNSS接收机按照预定的位置安装好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上的初始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和记录;
中期调整步骤:
IAS1:利用空间北斗卫星和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得出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节点和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节点的精确坐标,并将精确坐标传输给智能计算机;
IAS2:智能计算机通过分析得出操作指令,操作指令传输到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
IAS3:第一千斤顶组和第二千斤顶组根据操作指令对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的高度进行调整;
IAS4: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初始竖向位置进行对比,若竖向位置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继续进行后续步骤,若竖向位置差超出允许范围,则报警并及时调整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的竖向位置,之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IAS5:重复IAS1,必要时继续进行后续步骤,直到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节点与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节点之间的高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结束中期调整步骤;
后期完成步骤:
PCS1:利用滑移平台对主墩侧钢桁梁进行移动,使主墩侧钢桁梁与边跨侧钢桁梁进行合龙。
优选的,在IAS4中,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一反射板,在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板,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三GNSS接收机均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反射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第一反射板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
优选的,在前期准备步骤中,还包括PPS6:设置检测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之间的合龙结果的合龙检测组件,设定预期合龙结果;在后期完成步骤中,还包括PCS2:利用合龙检测组件检测主墩侧钢桁梁与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结果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与预期合龙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结束后期完成步骤,若检测结果与预期合龙结果之间的差异超出允许范围,则重复PCS1和PCS2。
优选的,在PCS2中,合龙检测组件包括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二反射板,将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二反射板分别设置在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口和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上,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第二反射板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通过检测出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的距离与预期合龙结果的距离进行比较,得出是否合龙完全的结论。
优选的,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旋转机构,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为同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旋转机构上,旋转机构使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在竖向测距和水平向测距之间进行转换。
优选的,旋转机构、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连接同一液压工作站,旋转机构利用液压的压力变化而实现旋转。
优选的,在PCS2中,将第二反射板可拆卸地设置于主墩侧钢桁梁的合龙口,并将第二GNSS接收机固定设置在第二反射板上。
优选的,安装板和第二反射板均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可拆卸。
优选的,在IAS4中,将报警器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
优选的,在PCS2中,第二反射板为L型板,第二反射板的折角一侧供第二GNSS接收机进行固定,另一侧用于反射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超声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在边跨侧钢桁梁进行起落梁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在边跨侧钢桁梁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判断第三GNSS接收机是否受到起落梁的震动而产生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若发现上述情况,则及时停止后续步骤并进行调整,从而解决在其中一根钢桁梁起落梁的过程中,该钢桁梁的信息接收仪可能由于震动而在高度方向上发生移动的风险,从而导致该钢桁梁的信息接收仪在起落梁后进行复查的过程中所获取的高度信息并非是合龙节点的真实高度,进而导致复查结果的误判的问题;
2、将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三GNSS接收机通过安装板而设置在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的好处是:一是通过在安装板与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之间设置可拆卸结构,从而在拆下安装板时能够很方便地同时将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三GNSS接收机从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口拆下,进而方便对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第三GNSS接收机进行回收利用;二是若在起落梁的过程中由于震动而导致安装板的竖向位置发生位置变化,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第三GNSS接收机的竖向位置随着安装板的竖向位置而同步变化,从而方便通过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出第三GNSS接收机在起落梁后的竖向位置与初始竖向位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竖向位置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3、本发明中,在合龙后利用合龙检测组件检测主墩侧钢桁梁与边跨侧钢桁梁的合龙结果进行检测,能够检测主墩侧钢桁梁与边跨侧钢桁梁之间是否合龙完全,从而提高合龙效果;
4、由于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与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由同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旋转变换而成,因此能够减少设置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数量,节省成本,并简化结构,便于拆装;
5、旋转机构的液压源与液压千斤顶的液压源相同,均来自于同一液压工作站,通过利用液压来对旋转机构的一个旋转方向进行控制,达到充分利用主墩侧钢桁梁与边跨侧钢桁梁进行合龙的工作环境所具有的工作条件的效果,进而达到方便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传递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中期调整步骤的步骤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边跨侧钢桁梁与主墩侧钢桁梁在合龙前利用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进行测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边跨侧钢桁梁与主墩侧钢桁梁在合龙后利用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进行测距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空间北斗卫星;2、三主桁钢桁梁;21、边跨侧钢桁梁;22、主墩侧钢桁梁;3、基准站;4、GNSS接收机;42、第二GNSS接收机;43、第三GNSS接收机;5、液压千斤顶;6、智能计算机;7、安装板;8、旋转机构;9、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1、第一反射板;12、第二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边垮侧钢桁梁进行起落梁而控制三主桁钢桁梁的主墩侧钢桁梁22与边垮侧钢桁梁在同一高程上进行合龙,其中,主墩侧钢桁梁22为三主桁钢桁梁2的主要承载结构,使三主桁钢桁梁2能够承担较大的桥面荷载,边跨侧钢桁梁21为三主桁钢桁梁2的跨越结构,使三主桁钢桁梁2具有较长的跨越障碍能力。
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准备步骤(Preliminary Preparation Steps):
PPS1:在三主桁钢桁梁2附近设置基准站3,已知基准站3位置的精确坐标,并在基准站3上设置第一GNSS接收机;
PPS2:利用多个桥墩上的滑移平台将主墩侧钢桁梁22架起;
PPS3:利用两个桥墩上的多个液压千斤顶5将边跨侧钢桁梁21架起,以远离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桥墩为第一桥墩,第一桥墩上的多个液压千斤顶5为第一液压千斤顶组,以靠近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桥墩为第二桥墩,第二桥墩上的多个液压千斤顶5为第二液压千斤顶组;
PPS4:在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之间对应的两个合龙节点上分别设置第二GNSS接收机42和第三GNSS接收机43;
PPS5:设置检测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上的竖向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将第三GNSS接收机43按照预定的位置安装好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上的初始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和记录,并且,位置检测组件连接有报警器;
PPS6:设置检测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之间的合龙结果的合龙检测组件,设定预期合龙结果;
其中,第一GNSS接收机、第二GNSS接收机42和第三GNSS接收机43均为同一型号的GNSS接收机,区别仅在于设置的空间位置有所不同,GNSS接收机4中的GNSS即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4是一种能够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的设备,包括接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上述三台GNSS接收机4均包括天线、接收机和计算设备。
中期调整步骤(Interim Adjustment Steps):
IAS1:采用空间北斗卫星1对基准站3进行定位,基准站3的第一GNSS接收机通过基准站3的北斗定位坐标和已知精确坐标得到载波差分数据,并将载波差分数据传输给主墩侧钢桁梁22的第二GNSS接收机42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第三GNSS接收机43,主墩侧钢桁梁22的第二GNSS接收机42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第三GNSS接收机43根据载波差分数据和北斗定位坐标得到各自的精确坐标,并将精确坐标传输给智能计算机6;
IAS2:智能计算机6对接收到的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的精确坐标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的精确坐标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需要施加在第一桥墩和第二桥墩的力值,并将力值信息作为操作指令传输到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
IAS3:布置在第一桥墩上的第一千斤顶组和布置在第二桥墩上的第二千斤顶组根据操作指令对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高度进行调整;
在IAS2和IAS3中,若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之间的高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直接结束中期调整步骤。若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之间的高度差超出允许范围内,具体分两种情况:一、若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高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则第一桥墩上的第一液压千斤顶组进行起梁,第二桥墩上的第二液压千斤顶组进行落梁,从而控制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下降高度;二、若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低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则第一桥墩上的第一液压千斤顶组进行落梁,第二桥墩上的第二液压千斤顶组进行起梁,从而控制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提升高度;
IAS4:在执行操作指令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初始竖向位置进行对比,若竖向位置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继续进行后续步骤,若竖向位置差超出允许范围,则报警并提醒相关人员及时调整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竖向位置,之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IAS5:重复IAS1,必要时继续进行后续步骤,直到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之间的高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结束中期调整步骤。
后期完成步骤(Post Completion Steps):
PCS1:利用滑移平台对主墩侧钢桁梁22进行移动,使主墩侧钢桁梁22与边跨侧钢桁梁21进行合龙;
PCS2:利用合龙检测组件检测主墩侧钢桁梁22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结果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与预期合龙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结束后期完成步骤,若检测结果与预期合龙结果之间的差异超出允许范围,则重复PCS1和PCS2。
在IAS4中,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一反射板11,为实现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竖向位置的检测,在本实施例中,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板7,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均固定在安装板7上,使得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通过安装板7而设置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设置安装板7的目的在于:一是通过在安装板7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之间设置可拆卸结构,从而在拆下安装板7时能够很方便地同时将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拆下,进而方便对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进行回收利用;二是若在起落梁的过程中由于震动而导致安装板7的竖向位置发生位置变化,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与第三GNSS接收机43的竖向位置随着安装板7的竖向位置而同步变化,从而方便通过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测出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起落梁后的竖向位置与初始竖向位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竖向位置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进一步的,第一反射板11与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间隔分布,第一反射板11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使得第一反射板11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位置十分稳定,从而使得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能够以第一反射板11为反射基准而进行测距,进而在起落梁前后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与第一反射板11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从而顺利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通过拆卸安装板7而同时将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从合龙口拆下的,因此无需考虑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在安装板7上的便捷拆装性能,因此需尽可能保证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在安装板7上的稳定性,避免在起落梁过程中发生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在安装板7上位移的情况。
在IAS4中,将报警器固定设置在安装板7上,使得在将安装板7拆下后,同样能够达到快速对报警器进行回收利用的效果。
在PCS2中,合龙检测组件包括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和第二反射板12,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和第二反射板12分别设置在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上,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以第二反射板12为反射基准而进行测距,通过检测出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的距离与预期合龙结果的距离进行比较,得出是否合龙完全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与第二反射板12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从而顺利对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距离进行检测。
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与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为同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为使得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能够作为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进行测距,在安装板7上设置有旋转机构8,且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旋转机构8上,旋转机构8通过90°的旋转使得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在竖向测距和水平向测距之间进行转换,从而使得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能够作为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进行测距。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少设置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数量,节省成本,并简化结构,便于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8内设置有复位件以及开设有液压管道,复位件为扭簧,扭簧使旋转机构8自动带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往竖直测距的方向进行旋转,即扭簧用于使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成为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液压管道使旋转机构8利用液压的压力克服扭簧的弹力,使旋转机构8带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往水平测距的方向进行旋转,即液压管道用于使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成为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进一步的,旋转机构8的液压源与液压千斤顶5的液压源相同,均来自于同一液压工作站,通过利用液压来对旋转机构8的一个旋转方向进行控制,达到充分利用主墩侧钢桁梁22与边跨侧钢桁梁21进行合龙的工作环境所具有的工作条件的效果,进而达到方便控制的效果。在其余实施例中,旋转机构8还可以选用液压缸旋转机构8和液压马达旋转机构8,只要能够实现旋转机构8利用液压的压力变化而实现旋转即可。
第二反射板12可拆卸地设置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第二GNSS接收机42固定设置在第二反射板12上,使得第二GNSS接收机42通过第二反射板12而设置在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通过上述设置,在第二反射板12上易于设置可拆卸结构,从而达到方便对第二GNSS接收机42进行拆卸以实现回收利用的效果。进一步的,第二反射板12为L型板,第二反射板12的折角一侧供第二GNSS接收机42进行固定,另一侧用于反射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的超声波。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7和第二反射板12均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可拆卸,使得安装板7和第二反射板12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稳定,以确保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检测出的距离与预期合龙结果对比后能够得出准确的对比结果。
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前期准备步骤:
PPS1:设置基准站(3),已知基准站(3)位置的精确坐标,并在基准站(3)上设置第一GNSS接收机;
PPS2:利用多个桥墩上的滑移平台将主墩侧钢桁梁(22)架起;
PPS3:在两个桥墩分别利用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将边跨侧钢桁梁(21)架起,第二液压千斤顶组更靠近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
PPS4:在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之间对应的两个合龙节点上分别设置第二GNSS接收机(42)和第三GNSS接收机(43);
PPS5:设置检测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上的竖向位置的位置检测组件,将第三GNSS接收机(43)按照预定的位置安装好后,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上的初始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和记录;
中期调整步骤:
IAS1:利用空间北斗卫星(1)和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得出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的精确坐标,并将精确坐标传输给智能计算机(6);
IAS2:智能计算机(6)通过分析得出操作指令,操作指令传输到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
IAS3:第一千斤顶组和第二千斤顶组根据操作指令对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高度进行调整;
IAS4:利用位置检测组件对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竖向位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初始竖向位置进行对比,若竖向位置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继续进行后续步骤,若竖向位置差超出允许范围,则报警并及时调整第三GNSS接收机(43)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竖向位置,之后再进行后续步骤;
IAS5:重复IAS1,若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之间的高度差未在允许范围内,继续进行后续步骤,直到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节点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节点之间的高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则结束中期调整步骤;
后期完成步骤:
PCS1:利用滑移平台对主墩侧钢桁梁(22)进行移动,使主墩侧钢桁梁(22)与边跨侧钢桁梁(21)进行合龙;
在IAS4中,位置检测组件包括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一反射板(11),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板(7),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和第三GNSS接收机(43)均固定在安装板(7)上,第一反射板(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与第一反射板(11)之间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
在前期准备步骤中,还包括PPS6:设置检测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之间的合龙结果的合龙检测组件,设定预期合龙结果;在后期完成步骤中,还包括PCS2:利用合龙检测组件检测主墩侧钢桁梁(22)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结果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与预期合龙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结束后期完成步骤,若检测结果与预期合龙结果之间的差异超出允许范围,则重复PCS1和PCS2;
在PCS2中,合龙检测组件包括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和第二反射板(12),将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和第二反射板(12)分别设置在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和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上,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与第二反射板(12)之间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通过检测出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与边跨侧钢桁梁(21)的合龙口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的距离与预期合龙结果的距离进行比较,得出是否合龙完全的结论;
在安装板(7)上设置有旋转机构(8),第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9)与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为同一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旋转机构(8)上,旋转机构(8)使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在竖向测距和水平向测距之间进行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转机构(8)、第一液压千斤顶组和第二液压千斤顶组连接同一液压工作站,旋转机构(8)利用液压的压力变化而实现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CS2中,将第二反射板(12)可拆卸地设置于主墩侧钢桁梁(22)的合龙口,并将第二GNSS接收机(42)固定设置在第二反射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板(7)和第二反射板(12)均设置为沿竖直方向可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IAS4中,将报警器固定设置在安装板(7)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CS2中,第二反射板(12)为L型板,第二反射板(12)的折角一侧供第二GNSS接收机(42)进行固定,另一侧用于反射第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0)的超声波。
CN202311150770.X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971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770.XA CN116971289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0770.XA CN116971289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1289A CN116971289A (zh) 2023-10-31
CN116971289B true CN116971289B (zh) 2024-05-24

Family

ID=8847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0770.XA Active CN116971289B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128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8944A (ja) * 1998-07-06 2000-01-21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測距測角装置及び線形測量装置
CN102679903A (zh) * 2012-06-05 2012-09-19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测量桥梁底部变形的系统
CN111676815A (zh) * 2020-05-28 2020-09-18 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桁梁就位施工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11708297A (zh) * 2020-06-19 2020-09-25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CN112900258A (zh) * 2021-01-26 2021-06-04 广西建宏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检测车作业稳定性监测装置
CN114045754A (zh) * 2021-11-23 2022-02-15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悬臂施工用挂篮重心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8944A (ja) * 1998-07-06 2000-01-21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測距測角装置及び線形測量装置
CN102679903A (zh) * 2012-06-05 2012-09-19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测量桥梁底部变形的系统
CN111676815A (zh) * 2020-05-28 2020-09-18 中铁十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桁梁就位施工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11708297A (zh) * 2020-06-19 2020-09-25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CN112900258A (zh) * 2021-01-26 2021-06-04 广西建宏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检测车作业稳定性监测装置
CN114045754A (zh) * 2021-11-23 2022-02-15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悬臂施工用挂篮重心竖向位移实时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浅谈混凝土拱桥扣锚索张拉技术;邹慨然;;南方农机;20190515(09);277-27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1289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7158B (zh) 一种大跨径桥梁主塔偏位激光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854235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稳定性监测预警系统
CN113338446B (zh) 基于bim的高空连廊多维智能提升平移方法及系统
EP2692678B1 (en) Unloading device for container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m
CN111676835A (zh) 一种斜拉桥钢箱梁顶推施工方法
CN116971289B (zh) 一种智能化三主桁钢桁梁合龙起落梁控制方法
CN113106872A (zh) 一种斜拉桥钢箱梁中跨合龙方法
CN105256933A (zh) 一种开合屋盖系统活动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5423880B (zh) 一种悬挂主缆测量桥梁挠度的方法
CN110700083A (zh) 一种预制桥梁墩柱的安装测量控制方法
CN113718627A (zh) 一种开启桥桥体重心调整施工方法
CN211563727U (zh) 一种桁架式轨道板成品检测设备
JP2000227333A (ja) 橋梁の形状測定装置
CN110145159A (zh) 一种焊接连接的接触网硬横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68613U (zh) 工字钢梁施工变形监测系统
CN115387228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钢桁梁顶推加浮拖架设施工方法
CN214224118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顶推施工监控结构
CN210622423U (zh) 一种焊接连接的接触网硬横梁
CN117490578B (zh) 一种交通建设桥梁用的桥梁位移测量装置
CN109235730A (zh) 一种叠合板安装方法
CN103352430B (zh) 用于桥梁的刚性铰的安装调试检测方法
CN117328688B (zh) 有柱建筑的钢结构的安装方法
CN116715160A (zh) 上下双小车岸桥分段增加载荷同步提升、张拉装置及方法
CN115787490A (zh) 大跨度重型钢桁架桥梁施工工艺
CN115652789A (zh) 一种塔梁墩固结体系的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法及合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