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4955A -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4955A
CN116964955A CN202180095151.8A CN202180095151A CN116964955A CN 116964955 A CN116964955 A CN 116964955A CN 202180095151 A CN202180095151 A CN 202180095151A CN 116964955 A CN116964955 A CN 116964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is
signal
radio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51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冈翔平
越后春阳
熊谷慎也
高桥优元
栗田大辅
外园悠贵
永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96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49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45Pass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中继装置控制针对来自无线基站或者终端的电波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无线中继装置与无线基站或者终端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中继装置以及无线中继方法。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对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为5G、新空口(New Radio:NR)或者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进行了标准化,另外,也推进了被称为Beyond 5G、5G Evolution或者6G的下一代的标准化。
在6G等的将来网络中,与5G相比,要求更高的质量。例如,tera bps(bit persecond:比特每秒)的超高速通信、光通信等级的高可靠性低延迟性的通信等。
因此,考虑非常高的频带(例如,terahertz(太赫兹)(THz)波)的利用,期待基于超宽带域利用的高速化、基于短码元长度的低延迟化,但在这样的频带中,可以预见由大衰减率引起的窄覆盖范围、由高直行性引起的低可靠性的缺点。此外,针对需要进行6G通信的各场所,也需要研究如何确保冗余性、如何增加通信点这样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高频带中,存在由于电波较强的直行性等而容易产生盲区的问题,当前尝试了使用无源中继器、有源型反射板(RIS: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等,在多径环境下等改善通信质量的方法(参照非专利文献1,pp.15~16等)。由此,从无线基站、终端来看通信点似乎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NTT DOCOMO,“DOCOMO 6G白皮书3.0版本”,[online],2021年2月公开,互联网<URL:https://www.nttdocomo.co.jp/corporate/technology/whitepaper_6g/>
发明内容
在使电波从基站或终端(User Equipment,UE)等的电波发生源向电波接收目的地反射或者透射来进行中继的情况下,需要可靠地发现基站或UE等或者使基站或UE等发现等而可靠地检测/识别彼此。
由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能够与基站或UE等之间可靠地检测或者识别彼此。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无线中继装置(RIS 300)具有:控制部(控制部330),其控制针对来自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150)或者终端的电波(UE 200)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以及收发部(收发部350),其与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150)或者终端(UE200)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无线中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步骤,控制针对来自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150)或者终端(UE 200)的电波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以及收发步骤,与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150)或者终端(UE 200)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通信系统10的整体概略结构图。
图2是使用了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网络的基本结构图。
图3是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功能块结构图。
图4是使用高频带的情况下的典型的课题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基站150A等的发送天线(Tx)、反射型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中继天线(Sx)以及UE 200等的接收天线(Rx)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出基站150A等的发送天线(Tx)、透射型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中继天线(Sx)以及UE 200等的接收天线(Rx)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与基站100或者UE 200进行控制信息的信令的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选择在Meta Structure中RIS所收发的波束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选择在Meta Structure中RIS所收发的波束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Case A中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的图。
图11是示出Case B中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的图。
图12是示出Case C中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的图。
图13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与收发信号的基站100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和无线基站100的收发流程的图。
图15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与收发信号的UE 200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和UE 200的收发流程的图。
图17是示出UE 200以及无线中继装置300等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另外,对相同的功能、结构赋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适当省略其说明。
(1)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概略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一例的整体概略结构图。作为一例,无线通信系统10是遵循5G新空口(New Radio:NR)乃至6G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无线基站和多个终端构成。
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无线基站100、无线基站150A~无线基站150D、以及用户终端200(以下称为UE 200,User Equipment)。
作为一例,无线基站100是遵循5G乃至6G的无线基站,形成小区C1。另外,小区C1是尺寸比较大的小区,被称为宏小区。
无线基站150A~无线基站150D也是遵循5G乃至6G的无线基站,分别形成尺寸比较小的小区C11~小区C14。小区C11~小区C14可以被称为小型小区(small cell)或者半宏小区(semi-macro cell)等。如图1所示,小区C11~小区C14可以形成为包含于(覆盖)小区C1(宏小区)中。
一般来说,宏小区被解释为由一个无线基站所覆盖的半径数百米至数十公里的可通信区域。此外,小型小区被解释为发送功率小、且与宏小区相比覆盖较小的区域的小区的总称。
另外,无线基站100以及无线基站150A~无线基站150D可以被表述为gNodeB(gNB)或者BS(Base Station)等。此外,UE 200可以被表述为MS等。另外,包括无线基站以及终端的数量、种类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的示例。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不一定必须限定为遵循5G乃至6G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无线通信系统10可以是6G的下一代的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是遵循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的无线通信系统。
作为一例,无线基站100以及无线基站150A~无线基站150D与UE 200执行遵循5G乃至6G的无线通信。无线基站100、无线基站150A~无线基站150D以及UE 200能够支持通过控制从多个天线元件发送的无线信号而生成具有更高的指向性的波束BM的Massive MIMO、捆绑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的载波聚合(CA)、以及在UE与两个NG-RAN节点之间分别同时进行通信的双重连接(DC)、以及将gNB等的无线通信节点间的无线回程以及向UE的无线接入整合而得到的例如集成接入和回程(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ntegratedAccess and Backhaul:IAB)等。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也可以支持比在3GPP Release 15中规定的下述的频率范围(FR)更高的高频带。
·FR1:410MHz~7.125GHz
·FR2:24.25GHz~52.6GHz
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系统10支持超过52.6GHz到114.25GHz为止的频带。其中,将这种高频带简称为“FR4”。FR4属于所谓的EHF(extremely high frequency(极高频)、也称为毫米波)。另外,FR4是临时称呼,也可以称作其他的名称。或者,不限于上述频带,也可以支持任意频带。例如,也可以使用FR1以及FR2。
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无线中继装置30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无线中继装置300有时作为反射板(RIS)、相位控制反射器、无源中继器、IRS(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等进行说明。作为反射板(RIS)的具体例,也可以被称为超材料反射板(metamaterial reflector)、动态超表面(dynamic meta-surface)、超表面透镜(meta-surface lens)等的部件(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300对从无线基站(例如,无线基站150A)发送无线信号进行中继(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有时指代“反射”、“透射”、“聚合”(使电波大致集中于一点)以及“衍射”中的至少一个而称为“中继”)。UE 200能够接收被无线中继装置300中继后的无线信号。相反地,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对从UE 200发送的无线信号进行中继。关于无线基站100(包括150。以下相同),也是同样的。即,无线中继装置300对来自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的无线信号进行中继。
作为一例,无线中继装置300能够使向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中继的无线信号的相位变化。从这种观点出发,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被称为相位可变反射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300有时被说明为具有使无线信号的相位变化来进行中继的功能,但不限于此。此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被称为中继器(repeater)、中继装置、反射阵列(reflect array)、IRS、或者传输阵列(transmission array)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被称为Battery lessdevice(无电池设备)、超材料(metamaterial)功能装置、Intelligent reflectingsurface(智能反射面)、Smart repeater(智能中继器)等。作为一例,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具有下述的功能,可以被定义为具有下述至少一个的功能。
[UE功能]
·从BS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能(例:DL(downlink:下行链路)信号,SSB(SS Block:SS块),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PT-RS(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RIS专用信号)
与下述超材料功能有关的信息的接收
·向BS的信号的发送功能(例:UL(uplink:上行链路)信号,PRACH(Random AccessChannel Preamble: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码),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DM-RS,PT-RS,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RIS专用信号)
与下述超材料功能有关的信息的发送
·与BS的帧同步功能
[超材料功能]
·从BS或者UE发送的信号的反射功能(例如,相位变更)
可以按照RIS具有的多个反射元件的每个反射元件变更相位来进行信号的反射,可以在多个反射元件中进行公共的相位变更来进行信号的反射。
与Beam控制有关的功能(例:TCI(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传输配置指示)-state,与QCL(Quasi Co Location:准共址)的控制有关的功能,beam的选择应用,spatial filter/precoding weight(空间滤波器/预编码权重)的选择应用)
·从BS或者UE发送的信号的功率变更功能(例如,功率放大)
可以按照每个反射元件进行不同的功率变更,也可以在多个反射元件中进行公共的功率变更。
此外,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中的“接收而发送”或“中继”意味着进行到下述预定的功能A为止而不进行到预定的功能B为止而被发送。
A:应用移相器,但是,B:不经由补偿电路(例如:放大,滤波器)。
A:应用移相器以及补偿电路,但是,B:不经由频率转换。
另外,在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中,在相位变化时,振幅可以被放大。此外,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中的“中继”意味着不进行层2/3等级的处理而直接发送接收到的信号、直接发送以物理层等级接收的信号、或者,不进行信号解释而直接发送接收到的信号(此时,可以进行相位的变化、振幅的放大等)。
(2)使用了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网络的基本结构
接着,对使用了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网络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使用了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网络的基本结构图。
如图2所示,作为一例,无线中继装置300介于无线基站150A(也可以是其他的无线基站100等)与UE 200之间,对在无线基站150A与UE 200之间收发的无线信号进行中继(反射、透射、聚合、衍射等)。
作为具体例,在无线质量良好的情况下,无线基站150A和UE 200不经由无线中继装置300,而直接收发无线信号。当在无线基站150A与UE 200之间存在遮蔽物的情况等的该无线质量劣化的情况下,无线中继装置300对在无线基站150A与UE 200之间中收发的无线信号进行中继。
具体而言,无线中继装置300根据可变移相器等的可变部303的控制时的接收功率的变化,估计无线基站150A、UE 200等的电波发生源与中继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信息HPT、HRP,根据估计出的传播路径信息,控制可变移相器等的可变部303,从而向UE 200等的电波接收目的地中继无线信号。另外,不限于估计传播路径信息HPT、HRP,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根据从无线基站150A或者UE 200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可变移相器等的可变部303,从而向UE 200等的电波接收目的地中继无线信号。
其中,传播路径或者传播信道是无线通信的单独通信路径,其中,是各收发天线(图中的BS天线以及MS天线等)间的通信路径。
作为一例,无线中继装置300具有支持Massive MIMO的小型多元件天线301、以及使无线信号(实质上是电波的相位)变化为特定的相位的可变移相器或者移相器303,使用移相器303,控制被中继至UE 200或者无线基站150A的电波的相位。关于相位的具体的控制方法,可以参照下述的文献。
Venkat Arun and Hari Balakrishnan,“RFocus:Beamforming Using Thousandsof Passive Antennas”,17th USENIX Symposium on Networked Systems Design andImplementation(NSDI’20),February 25-27,2020,Santa Clara,CA,USA,pp.1047-1061
Qingqing Wu,and Rui Zhang,“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EnhancedWireless Network via Joint Active and Passive Beamforming”,IEEE TRANSACTIONS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VOL.18,NO.11,NOVEMBER 2019,pp.5394-5409
(3)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功能块结构
图3是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功能块结构图。如图3所示,无线中继装置300具有天线301、可变部303、控制部330、收发部350。
如使用图5以及图6等进行后述那样,天线301是与可变部303连接的至少一个天线。例如,天线301可以被配置为阵列天线。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将天线301特别称为中继天线。
可变部303与天线301连接,能够使相位、负载、功率、振幅等变化。例如,可变部303可以是可变移相器、移相器、放大器等。例如,通过改变从电波发生源传递到中继天线的电波的相位,从而使电波的朝向、波束等变化。
控制部330是控制可变部303的控制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30作为对如下中继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发挥功能,该中继状态是针对来自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的电波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其中,控制部330可以根据从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接收到的控制信息使中继状态变化,也可以根据来自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的电波的接收状态,使中继状态变化。例如,控制部330可以根据SSB等的控制信息,选择适当的接收波束和发送波束(的朝向),为此控制可变部303。同样地,控制部330可以根据接收状态,按照接收质量、接收功率最大等的基准,选择适当的接收方向与发送方向的组合,为此控制可变部30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30例如能够根据和“UE 200或者无线基站150A与中继天线301之间的传播路径”有关的信息(包括通过接收状态估计出的信息、控制信息。以下相同),控制可变部303。例如,控制部330能够使用有源中继器、RIS等的公知方法,在不使用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通过使相位变化,从而将从无线基站150A接收到的电波向电波接收目的地(在该情况下,为UE 200)等的特定的方向中继。具体而言,控制部330根据估计出的HPT以及HRP,控制无线信号的相位,以朝向UE 200或者无线基站150A进行中继。即,能够利用与波束成型等同样的原理,通过使阵列天线等的相位变化,从而向特定的方向中继电波。另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仅由控制部330控制无线信号(电波)的相位(使其变化),不进行被中继的无线信号的功率的放大等,在无供电的情况下进行中继。
此外,收发部350是收发电波、信号、各种信息的收发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发部350作为收发部发挥功能,该收发部与无线基站100(包括150。以下相同)或者终端200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具体而言,收发部350为了发现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而接收信号。或者,收发部350为了由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发现无线中继装置300而发送信号。例如,在UE功能以及超材料功能下可以使用上述的各种的信号。另外,关于具体的信号的收发的示例(信令例等),进行后述。
此外,收发部350可以作为通过接收状态取得信息的接收部、或者取得来自无线基站150A或者UE 200的控制信息的接收部发挥功能。例如,收发部350可以接收从无线基站150A或者UE 200发送的SSB等的各种的信号(包括在上述的UE功能以及超材料功能中例示的各种的信号),作为控制信息。此外,收发部350可以根据可变部303的控制时的接收状态(例如,接收功率的变化等),估计电波发生源(例如无线基站150A、UE 200)与中继天线301之间的传播路径信息(HPT,HRP)。
另外,HPT以及HRP能够如下表述。
[数式1]
M是终端(接收)的天线数量、N是无线基站(发送)的天线数量、K是中继天线的数量。
具体而言,与各传播路径有关的传播路径信息(传播信道信息)是振幅、相位等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到达中继天线301的电波的传播路径相关地估计出的信息。作为一例,收发部350可以按照与I/Q(In-phase/Quadrature)检波同样的原理,根据以正交的方式切换阵列状的各中继天线301的可变部303的相位时的接收功率的变化,来估计中继天线301的传播路径信息。
(4)天线等的结构例
接着,对以中继天线301为中心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先对使用高频带的情况下的典型的问题点进行说明,对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无线中继装置300中的天线结构例等进行说明。
(4.1)问题点
支持Massive MIMO的无线基站能够发送波束。一般而言,Massive MIMO表示使用了具有100个元件以上的天线元件的天线的MIMO通信,按照多个流(dream)的复用效果等,能够进行比以往高速的无线通信。此外,也能够进行高度的波束成型(BF)。波束宽度能够根据要使用的频带或者UE 200的状态等动态地变更。此外,能够实现通过使用较窄的波束获得的波束成型(BF)增益带来的接收信号功率的增加。另外,期待干扰的降低、以及无线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的效果。
图4是使用高频带的情况下的典型的课题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在使用数GHz~数十GHz以上的高频带的情况下等,由于电波的较强的直行性,容易产生盲区。当无线基站150A与UE 200之间可视时,即使在使用该高频带的情况下,也不会对无线基站150A~UE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例如,当由于建筑物或者树木等障碍物OB而基站150A与UE 200之间的视距被遮蔽时,无线质量大幅地劣化。即,当UE 200向被障碍物OB遮蔽的盲区移动时,会导致通信中断。
当考虑到活用了5G乃至6G所具有的高速大容量、并且低延迟特性的应用(远程操作等)的存在时,消除盲区且无线通信系统10内的通信不中断,无线基站与终端持续连接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开发了如有源中继器、RIS等的电波传播控制装置那样,能够对基站150A与UE 200之间的电波进行中继的技术。由此,通过控制基站信号的传播特性从而改善通信特性,不需要信号源就能够实现覆盖范围扩大、通信的冗余性确保、由基站的增设引起的设置/运行成本的減少。
RIS(反射板)将来自基站或者终端的波束等的电波、信号向预定的方向中继(反射等),并传递到终端或者基站。在以往的无线中继装置中,存在无源型和有源型,无源型具有不需要控制信息这样的优点,但不能进行精细的波束控制,不能追随移动体、环境变动等。而与此相对,有源型根据移动站的位置变更反射角度、波束宽度等的控制。有源型具有需要控制信息而导致开销增加的缺点,但能够使控制天线的负载(相位)状态变化等,能够进行精细的波束控制,能够可变地控制电波的传播特性,也能够追随移动体、环境变动等。
有源型的无线中继装置(电波传播控制装置等)和控制方法具有反馈(FB)规范和传播路径信息规范的这两个类型。在FB规范中,可变型的电波传播控制装置使UE等反馈当负载(相位)状态随机变化时的通信状态,并探索最佳条件。另一方面,在传播路径信息规范中,根据无线基站与电波传播控制装置之间的传播路径信息决定负载状态,能够进行最佳的电波传播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应用任意的类型。
此外,作为中继方法,具有反射、透射、衍射、聚合等的类型,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以下对反射型和透射型的结构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对于衍射型和聚合型,参照非专利文献1等)。
(4.2)反射型
使用图5对反射型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系统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基站150A等的发送天线(Tx)、透射型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中继天线(Sx)、以及UE 200等的接收天线(Rx)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MIMO作为一例,存在Tx-Sx之间的多个传播路径、以及Sx-Rx之间的多个传播路径,无线中继装置300对天线301的可变移相器等的可变部303进行控制而对电波进行中继。
如图5所示,在反射型的情况下,阵列状的中继天线301朝向相同的方向配置。由此,能够根据在使中继天线301的相位条件多种变化时所观测的接收状态,来估计中继天线301的传播路径。
(4.3)透射型
使用图6对透射型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系统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图6是示出基站150A等的发送天线(Tx)、透射型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中继天线(Sx)、以及UE 200等的接收天线(Rx)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MIMO作为一例,存在Tx-Sx之间的多个传播路径、以及Sx-Rx之间的多个传播路径,如图所示,无线中继装置300经由中继天线301的可变移相器等的可变部303,将从一侧到达的电波朝向另一侧中继。由此,在透射型的情况下,基准天线301A和中继天线301分别以一对的方式朝向相反方向配置,以能够将从一侧达到的电波朝向另一侧中继。在透射型、反射型的任意一方中都可以构成为能够通过功率检测器等检测传递到中继天线301的功率,并计测接收状态。此外,能够根据在使中继天线301的相位条件多种变化时观测的接收信号,来估计中继天线301的传播路径。
(5)RIS的动作例
接着,关于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对下述三个Case(情况)进行说明。
Case A:在基站与RIS之间对控制信息进行通信,基于控制信息决定RIS的动作
Case B:在移动站与RIS之间对控制信息进行通信,基于控制信息决定RIS的动作
Case C:不与基站、移动站进行控制信息的交换,RIS自主地决定动作
在各Case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下述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对发现进行详细说明。
发现
与基站的同步/连接
与移动站的同步/连接
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同步/连接
基于来自基站的信息的波束选择
基于来自移动站的信息的波束选择
伴随Meta Structure控制的feedback标准
用于进行RIS波束控制的Signaling mechanism(信令机制)
基于RIS的波束选择
存在多个移动站的情况下的波束切换
基于多个RIS的协调
针对基站/移动站的通信质量报告
(5.1)Case A
图10是示出Case A中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的图。如图10所示,在Case A中,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根据从基站100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中继状态。另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进行下述的动作,作为与无线基站100的初始连接过程。
·发现
RIS可以发现能够进行同步/连接的基站。
RIS可以被能够进行同步/连接的基站发现。
·同步/连接:RIS与基站进行与同步/连接有关的动作
例如,RIS根据从基站发送的SSB进行同步,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connectionrequest)
·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初始连接:接收与从基站和移动站发送的初始连接有关的信号并发送(RIS中beam控制)
例如,RIS根据各SSB index(SSB索引)指向波束
此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在进行基站-移动站之间的连接建立之后的通信中的波束控制(基于来自基站的控制信息的波束控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下述动作。另外,可以以UE-specific(UE特定)的方式进行波束控制。
·RIS从基站接收控制信息,并解码
例如,为了进行波束控制,RIS可以从基站接收CSI信息、移动站/基站的位置信息,并解码。
·RIS基于从基站接收并解码的控制信息进行波束控制
例如,存在多个移动站的情况下的波束切换等
·RIS向基站报告与通信有关的信息
例如,RIS向基站报告RIS侧中的通信质量
(5.2)Case B
图11是示出Case B中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的图。如图11所示,在Case B中,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根据从UE 200接收到的控制信息,控制中继状态。另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进行下述动作,作为与UE 200的初始连接过程。
·发现
RIS可以发现能够进行同步/连接的移动站。
移动站可以发现能够进行同步/连接的RIS。
·同步/连接:RIS和移动站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与同步/连接有关的动作。
例如,RIS根据从移动站发送的S-SSB进行同步,并向移动站发送连接请求(connection request)
·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初始连接:接收与从基站和移动站发送的初始连接有关的信号并发送(在RIS中为beam控制)
例如,RIS根据各SSB index指向波束
此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在基站-移动站之间的连接建立后的通信中的波束控制(基于来自移动站的控制信息的波束控制)中,可以进行下述动作。另外,可以以UE-specific的方式进行波束控制。
·RIS从移动站接收控制信息,并解码
例如,为了进行波束控制,RIS可以从移动站接收CSI信息、移动站/基站的位置信息,并解码。
·RIS基于从移动站接收并解码后的控制信息进行波束控制
例如,存在多个移动站的情况下的波束切换等
·RIS向移动站报告与通信有关的信息
例如,RIS向移动站报告RIS侧中的通信质量
(5.3)Case C
图12是示出Case C中的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动作例的图。如图12所示,在Case C中,RIS等的无线中继装置300根据接收状态,自主地控制中继状态。另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可以进行下述的动作,作为与无线基站100或者UE 200的初始连接过程。
·发现:RIS可以发现能够同步的基站和/或移动站。
·同步:RIS进行和与基站和/或移动站的同步有关的动作。
例如,RIS根据从基站发送的SSB进行同步。
·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初始连接:接收与从基站和移动站发送的初始连接有关的信号,并发送(在RIS中为beam控制)
例如,RIS根据各SSB index指向波束
此外,无线中继装置300在基站-移动站之间的连接建立后的通信中的波束控制(RIS自主地进行波束控制)中,可以进行下述的动作。另外,可以以UE-specific的方式进行波束控制。
·RIS基于与从基站和移动站接收并发送后的信号有关的信息进行波束控制。
即,可以构成为不对控制信息进行接收和解码而进行波束控制。例如,基于RIS接收到的信号的质量由RIS进行波束控制。
(6)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的收发
以下使用图13~图16对无线中继装置300与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的动作的示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记载为“检测”“识别”,但也可以被应用于无线中继装置300与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之间的“同步”。
另外,以下所示的动作例是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RIS(无线中继装置300的一例)仅进行接收的情况、仅进行发送的情况、以及进行接收和发送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RIS检测/识别基站或者终端的情况、基站或者终端检测/识别RIS的情况、以及这双方的情况。通过包含下述的示例的本实施方式,对于BS/UE来说,识别RIS的存在,能够识别为基站-终端之间的通信路径的候选之一。此外,对于RIS来说,识别BS/UE的存在,了解接收作为RIS的功能(即,信号)并且应该进行发送(反射等的中继)的对象。另外,以下将无线中继装置作为RIS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无线中继装置。
(6.1)基站与RIS之间的信号的收发例
对无线基站与RIS之间的信号的收发的示例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与收发信号的基站100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4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和无线基站100的收发流程的图。另外,并不表示进行图14的全部的流程,也可以仅执行一部分的流程。
(6.1.1)由RIS进行的BS的发现
如图14所示,基站100发送SSB等的信号,RIS 300接收该信号(步骤SA-1)。其中,可以采用下述的选项。
1-1:RIS可以根据从基站发送的信号,检测/识别基站。
1-1a: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例如SSB)和/或系统信息(例如SIB)。
同步信号(例如SSB)和/或系统信息(例如SIB)的序列/资源/参数/信息可以与终端为了与基站连接而接收的信号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规定针对RIS的SIB。
对于序列/资源/参数,可以定义,也可以对RIS预先设定。
1-1b:信号也可以是针对RIS规定的信号。
对于序列/资源/参数,可以定义,也可以对RIS预先设定。
1-1c:可以与基站的检测/识别一并地,接收PLMN信息。
可以仅在接收到的PLMN信息是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基站的检测/识别成功。
可以对RIS预先设定预定的信息。
1-1d:在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高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基站的检测/识别成功。
对于预定值,可以对RIS预先设定,也可以包含于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中。
1-1e:在接收到多个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与比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更大的信号有关的基站的检测/识别成功。
多个信号可以是同一基站发送的多个信号(例如SSB),也可以是不同的基站发送的信号。
1-1e′:在接收到多个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与接收功率高于预定值的信号有关的基站的检测/识别成功。
在多个信号的接收功率高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与各信号有关的基站的检测/识别成功。
1-f:在与RIS检测有关的信息(例如期待/允许来自RIS的应答的信息)包含于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基站的检测/识别成功。仅在该情况下,以下记载的动作被应用,在与RIS检测有关的信息未包含于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中的情况下,以下的动作可以不被应用。
1-2:RIS在检测/识别到基站之后,可以不对该基站进行预定的应答。
例如,仅进行由RIS进行的基站检测,不进行由基站进行的RIS检测的情况
1-2a:可以不进行针对接收到的SSB的RACH发送(PRACH发送)。
(6.1.2.)由RIS进行的BS的发现/由BS进行的RIS的发现
如图14所示,从基站100接收到信号的RIS 300向基站100发送信号(步骤SA-2)。其中,可以采用下述的选项。
1-3:RIS可以向基站发送与从基站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信号。
例如,可以是与同步信号(例如SSB)和/或系统信息(例如SIB)对应的信号(例如PRACH)。
RIS发送的信号的资源是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决定的。
当在SSB接收之后发送PRACH的情况下,PRACH的序列/资源/参数可以与终端为了与基站连接而发送的信号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通过该信号发送,可以由基站判断RIS的存在和位置。
由RIS进行的信号发送必须按照预定的周期进行。
1-4:在基于1-3的发送之后,RIS 300可以从基站接收对应的信号(步骤SA-3)。
信号可以是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
不是通过1-1的信号接收,而是可以通过该信号接收,判断为基站的检测/识别完成。
当在基于1-3的发送之后直至经过预定时间为止(例如RAR window)对应的信号的接收未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再次实施1-3。
再次通过1-3发送的信号的序列/资源/参数可以与上一次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power ramping:功率渐升)。
1-5:RIS可以根据从基站发送的SSB,进行初始接入(initial access)动作。
可以根据SSB接收来发送PRACH,在从基站接收到RAR之后,发送对应的信号(例如Msg3)。
PRACH/Msg3的序列/资源/参数可以与终端为了与基站连接而发送的信号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过Msg3发送,可以判断为RIS的检测/识别成功。
1-6:RIS可以与从基站发送的信号独立地发送预定的信号。
也可以基于GNSS信号来发送。
对于信号的序列/资源/参数,可以定义,也可以对RIS预先设定。
由RIS进行的信号发送必须按照预定的周期进行。
另外,上述内容可以将基站更换成RIS来应用。
(6.2)终端与RIS之间的信号的收发例
对终端与RIS之间的信号的收发的示例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与收发信号的UE 200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6是示出无线中继装置300和UE 200的收发流程的图。另外,并不表示进行图16的全部的流程,也可以仅执行一部分的流程。另外,作为应用条件,下述2-0以后的内容可以限定为下述任意的情况。
可以限定为RIS检测/识别到基站之后。
也可以限定为RIS被基站检测/识别到之后(例如发送了预定的信号之后)
还可以限定为RIS与基站同步/连接之后
也可以限定为RIS接收从基站发送的预定信号(例如SSB)并发送之后
还可以限定为UE与基站连接之后
(6.2.1)由RIS进行的BS的发现
如图16所示,UE 200发送信号,RIS 300接收该信号(步骤SB-1)。其中,可以采用下述的选项。
2-1:RIS可以根据从UE发送的信号,检测/识别UE。
2-1a:信号可以是PRACH。
可以与终端为了与基站连接而发送的信号的序列/资源/参数相同,也可以不同。
2-1b:信号可以是SRS。
可以定义与RIS有关的usage(使用),该usage可以与SRS关联。
2-1c: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例:S-SSB)。
2-1d:信号可以是针对RIS规定的信号。
2-1e:U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该发送。
例:可以根据接收到的SSB来发送PRACH。
例:可以是从RIS接收到的信号。
2-1f:对于信号的序列/资源/参数,可以定义,也可以预先设定,还可以对基站设定/指定,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决定。
可以通过与SSB、SIB、RRC连接有关的信令、MAC CE、DCI(例:group common PDCCH(组公共PDCCH))的任意一个设定/指定。
2-1g:与NW/UE的识别有关的信息可以包含于信号中。
可以是UE的识别信息,例:C-RNTI,UE-ID
可以是与要连接的PLMN/基站有关的信息。
可以仅在与接收到的NW/UE的识别有关的信息是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UE的检测/识别成功。
对于预定的信息,可以对RIS预先设定,也可以从基站设定,还可以与检测/识别/同步/连接的基站关联。
2-1h:在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高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UE的检测/识别成功。
对于预定值,可以对RIS预先设定,也可以从基站设定,也可以包含于从UE接收到的信号中。
2-1i:RIS可以在检测/识别到UE之后,对预定的基站发送与该UE有关的信息。
可以是UE的识别信息,例:C-RNTI,UE-ID
可以是与UE的位置/方向/beam(QCL/TCI-state)/precoder/检测资源有关的信息。
预定的基站可以是RIS检测/识别/同步/连接的基站。
2-2:RIS在检测/识别到UE之后,可以不对该UE进行预定的应答。
例:仅进行由RIS进行的UE检测,不进行由UE进行的RIS检测的情况
2-2a:可以不进行针对接收到的PRACH/SRS/S-SSB的应答。
(6.2.2)由RIS进行的UE的发现
2-3:RIS可以向UE发送与从UE接收到的信号对应的信号(步骤SB-2)。
RIS发送的信号的资源是可以根据信号接收决定的。
UE在基于2-1的发送之后直至经过预定时间为止(例:RAR window)对应的信号的接收未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再次实施2-1。
再次通过2-1发送的信号的序列/资源/参数可以与上一次相同,也可以不同(例:power ramping)。
2-4:在基于2-3的发送之后,可以从UE接收对应的信号(步骤SB-3)。
不是通过2-1的信号接收,而是可以通过该信号接收,判定为UE的检测/识别完成。
(6.2.3)由UE进行的RIS的发现
在上述的2-1至2-4中,可以更换RIS和UE来应用。
(6.3)与UE有关的信号
RIS可以从基站接收与UE有关的信息。
信息可以是UE要连接的PLMN信息,也可以是与要使用的频率(例:band(频带)、carrier(载波)、serving cell(服务小区))有关的信息。
信息可以是UE的识别信息:例:C-RNTI,UE-ID
信息也可以是与UE的位置/方向/beam(QCL/TCI-state)/precoder有关的信息。
(6.4)与RIS有关的信号
UE可以从基站接收与RIS有关的信息。在上述(6.3)中,能够更换RIS和UE来应用。
(7)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下述的作用效果。即,无线中继装置(RIS 300)具有:控制部(控制部330),其控制针对来自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150)或者终端的电波(UE200)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以及收发部(收发部350),其与无线基站(无线基站100、150)或者终端(UE 200)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
由此,无线中继装置300通过与基站100、UE 200等之间收发检测或者识别彼此的信号,从而能够的可靠地发现彼此,能够适当地使用反射板(RIS)等来进行中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300的收发部350接收信号以用于无线基站100或者终端200的发现、或者发送信号以用于该无线中继装置的发现。
由此,能够使用能够可靠地发现彼此的信号,能够实现可靠的中继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200的收发部350从无线基站接收与终端有关的信息。
由此,无线中继装置300能够经由无线基站100间接地接收用于检测/识别终端200等的信号,能够适当地使用反射板(RIS)等来对与终端的无线信号进行中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300设想终端200从无线基站100接收与该无线中继装置有关的信息。
由此,终端200能够经由无线基站100间接地接收用于检测/识别无线中继装置200等的信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300的控制部330控制来自无线基站或者终端的电波的反射、透射、聚合、衍射、和信号功率的变更、以及接收或者发送波束中的至少一个。
由此,无线中继装置300能够根据控制信息或接收状态向适当的中继状态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中继装置300的控制部330进行无线基站或者终端的发现、同步和连接、以及与无线基站终端间的初始连接、连接建立之后的通信和波束控制中的至少一个。
由此,无线中继装置300不仅使电波简单地反射等,也能够进行与通信有关的各种各样的动作。
(9)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沿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无线中继装置的通信对象设为“基站”或者“终端”来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对象只要是通信装置即可。此外,在上述得到实施方式中,以从无线基站向终端方向(下行方向)为主进行了说明,但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适当记载那样,从终端向无线基站方向(上行方向)的无线信号也可以被控制。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图3)示出了以功能为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部)通过硬件和软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对各功能块的实现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使用物理地或逻辑地结合而成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物理地或逻辑地分开的两个以上的装置直接或间接地(例如,使用有线、无线等)连接,使用这些多个装置来实现。功能块也可以通过将软件与上述一个装置或上述多个装置组合来实现。
在功能上具有判断、决定、判定、计算、算出、处理、导出、调查、搜索、确认、接收、发送、输出、接入、解决、选择、选定、建立、比较、设想、期待、视作、广播(broadcasting)、通知(notifying)、通信(communicating)、转发(forwarding)、配置(configuring)、重新配置(reconfiguring)、分配(allocating、mapping)、分派(assigning)等,但是不限于这些。例如,使发送发挥功能的功能块(结构部)称为发送部(transmitting unit)或发送机(transmitter)。总之,如上所述,对实现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上述的UE 200和无线中继装置300也可以作为进行本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发挥功能。图17是示出基站100、UE 200以及无线中继装置3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17所示,基站100、UE 200以及无线中继装置300也可以构成为包含处理器1001、内存1002(memory)、存储器1003(storage)、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和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装置”这一措辞可以替换为“电路”、“设备(device)”、“单元(unit)”等。该装置的硬件结构既可以构成为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图示的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不包含一部分的装置。
无线中继装置300的各功能块(参照图3)通过该计算机装置的任意的硬件要素或该硬件要素的组合来实现。
此外,无线中继装置300中的各功能或者一部分的功能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在处理器1001、内存1002等硬件上读入预定的软件(程序),从而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并控制通信装置1004的通信或者控制内存1002和存储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写入中的至少一方。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工作而对计算机整体进行控制。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包含与外围设备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CPU)构成。
此外,处理器1001从存储器1003和通信装置1004中的至少一方向内存1002读出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数据等,并据此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使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动作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另外,关于上述的各种处理,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1001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也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处理器1001同时或依次执行上述的各种处理。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码片来安装。另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电信线路从网络发送。
内存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由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内存1002也可以称为寄存器、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内存1002能够保存能够执行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存储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CD-ROM(Compact Disc ROM)等光盘、硬盘驱动器、软盘、磁光盘(例如,压缩盘、数字多用途盘、Blu-ray(注册商标)盘、智能卡、闪存(例如,卡、棒、键驱动(Key drive))、Floppy(注册商标)盘、磁条等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存储器1003也可以被称为辅助存储装置。上述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包含内存1002和存储器1003中的至少一方的数据库、服务器等其他适当的介质。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的硬件(收发设备),例如,也可以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
通信装置1004例如为了实现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构成为包含高频开关、双工器、滤波器、频率合成器等。
输入装置1005是受理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和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例如,触摸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和内存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1007来连接。总线1007可以使用单一的总线来构成,也可以按照每个装置间使用不同的总线来构成。
此外,该装置可以构成为包含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硬件,也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也可以使用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硬件来安装。
此外,信息的通知不限于本公开中所说明的形式/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其他信号或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创建(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新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
本公开中所说明的各形式/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LTE-Advanced(LTE-A)、SUPER 3G、IMT-Advanced、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4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未来的无线接入(Future RadioAccess:FRA)、新空口(New Radio:NR)、W-CDMA(注册商标)、GSM(注册商标)、CDMA 2000、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IEEE 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 802.20、UWB(Ultra-WideBand)、Bluetooth(注册商标)、使用其他适当系统的系统和据此扩展的下一代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此外,也可以组合多个系统(例如,LTE和LTE-A中的至少一方与5G的组合等)来应用。
对于本公开中所说明的各形式/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时序、流程等,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更换顺序。例如,对于本公开中所说明的方法,使用例示的顺序提示各种步骤的要素,但不限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在本公开中由基站进行的特定动作有时根据情况而通过其上位节点(uppernode)来进行。在由具有基站的一个或者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s)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进行通信而进行的各种动作可以通过基站和基站以外的其他网络节点(例如,考虑有MME或者S-GW等,但不限于这些)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上述中,例示了基站以外的其他网络节点为一个的情况,但其他网络节点也可以是多个其他网络节点的组合(例如,MME和S-GW)。
信息、信号(信息等)能够从高层(或者低层)向低层(或者高层)输出。也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输入或输出。
所输入或输出的信息可以保存在特定的位置(例如,内存),也可以使用管理表来管理。输入或输出的信息可以重写、更新或追记。所输出的信息也可以被删除。所输入的信息还可以向其他装置发送。
判定可以通过1比特所表示的值(0或1)进行,也可以通过布尔值(Boolean:true或false)进行,还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预定值的比较)进行。
本公开中说明的各形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还可以根据执行来切换使用。此外,预定信息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例如,“是X”的通知),也可以隐式地进行(例如,不进行该预定信息的通知)。
对于软件,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以其他名称来称呼,均应当广泛地解释为是指命令、命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program)、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行程序(routine)、子程序(subroutine)、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进行收发。例如,在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缆线、光纤缆线、双绞线、数字订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等)和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中的至少一方来从网页、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发送软件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中的至少一方包含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在本公开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技术来表示。例如,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颗粒、光场或光子、或者这些的任意组合来表示上述说明整体所可能涉及的数据、命令、指令(command)、信息、信号、比特、码元(symbol)、码片(chip)等。
另外,对于本公开中所说明的用语和理解本公开所需的用语,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意思的用语进行置换。例如,信道和码元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可以称为载波频率、小区、频率载波等。
本公开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地使用。
此外,本公开中所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使用绝对值表示,也可以使用与预定值的相对值表示,还可以使用对应的其他信息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通过索引来指示。
上述参数所使用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是非限制性的。进而,使用这些参数的数式等有时也与本公开中明示地公开的内容不同。可以通过适当的名称来识别各种各样的信道(例如,PUCCH、PDCCH等)及信息元素,因此分配给这些各种各样的信道及信息元素的各种各样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是非限制性的。
在本公开中,“基站(Base Station:BS)”、“无线基站”、“固定站(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gNodeB(g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transmission point)”、“接收点(reception point)”、“收发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小区”、“扇区”、“小区组”、“载波”、“分量载波”等用语可以互换地使用。有时也用宏小区、小型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等来称呼基站。
基站能够容纳一个或者多个(例如,三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在基站容纳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基站的覆盖区域整体能够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各个更小的区域也能够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的小型基站(Remote Radio Head(远程无线头):RRH)提供通信服务。
“小区”或者“扇区”这样的用语是指在该覆盖范围内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基站子系统中的至少一方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者整体。
在本公开中,“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UE)”、“终端”等用语可以互换地使用。
对于移动站,本领域技术人员有时也用下述用语来称呼:订户站、移动单元(mobile unit)、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useragent)、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一些其他适当的用语。
基站和移动站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称为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装置等。另外,基站和移动站中的至少一方可以是搭载于移动体的设备、移动体本身等。该移动体可以是交通工具(例如,汽车、飞机等),也可以是以无人的方式运动的移动体(例如,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还可以是机器人(有人型或者无人型)。另外,基站和移动站中的至少一方也包含在通信动作时不一定移动的装置。例如,基站和移动站中的至少一方可以是传感器等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
此外,本公开中的基站也可以替换为移动站(用户终端,以下相同)。例如,关于将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通信置换为多个移动站之间的通信(例如,也可以称为设备对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到一切系统(Vehicle-to-Everything:V2X)等)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各形式/实施方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移动站具有基站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另外,“上行”以及“下行”等措辞也可以替换为与终端间通信对应的措辞(例如“侧(side)”)。例如,上行信道、下行信道等也可以替换为侧信道。
同样地,本公开中的移动站可以替换为基站。在该情况下,可以设为基站具有移动站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无线帧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帧构成。在时域中,一个或者多个各帧可以称为子帧。子帧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时隙构成。子帧可以是不依赖于参数集(numerology)的固定的时间长度(例如,1ms)。
参数集可以是应用于某个信号或者信道的发送和接收中的至少一方的通信参数。参数集例如可以表示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带宽、码元长度、循环前缀长度、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每TTI的码元数、无线帧结构、收发器在频域中进行的特定的滤波处理、收发器在时域中进行的特定的加窗处理等的至少一个。
时隙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码元(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码元、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码元等)构成。时隙可以是基于参数集的时间单位。
时隙可以包含多个迷你时隙。各迷你时隙在时域中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码元构成。此外,迷你时隙也可以称为子时隙。迷你时隙可以由比时隙更少的数量的码元构成。以比迷你时隙大的时间为单位发送的PDSCH(或者PUSCH)可以称为PDSCH(或者PUSCH)映射类型(type)A。使用迷你时隙发送的PDSCH(或者PUSCH)可以称为PDSCH(或者PUSCH)映射类型(type)B。
无线帧、子帧、时隙、迷你时隙以及码元均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位。无线帧、子帧、时隙、迷你时隙以及码元可以分别使用对应的其他称呼。
例如,1子帧可以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多个连续的子帧也可以称为TTI,1时隙或者1迷你时隙也可以称为TTI。即,子帧和TTI中的至少一方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也可以是比1ms短的期间(例如,1-13码元),还可以是比1ms长的期间。另外,表示TTI的单位可以不是子帧,而是时隙、迷你时隙等。
在此,TTI例如是指无线通信中的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例如,在LTE系统中,基站进行以TTI为单位对各用户终端分配无线资源(能够在各用户终端中使用的频带宽度、发送功率等)的调度。另外,TTI的定义不限于此。
TTI可以是信道编码后的数据分组(传输块)、码块、码字等的发送时间单位,也可以是调度、链路自适应等的处理单位。另外,在赋予了TTI时,传输块、码块、码字等实际被映射的时间区间(例如,码元数)可以比该TTI短。
另外,在1时隙或者1迷你时隙被称为TTI的情况下,一个以上的TTI(即,一个以上的时隙或者一个以上的迷你时隙)可以构成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此外,构成该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的时隙数(迷你时隙数)可以被控制。
具有1ms的时间长度的TTI也被称为通常TTI(LTE Rel.8-12中的TTI)、正常TTI(normal TTI)、长TTI(long TTI)、通常子帧、正常子帧(normal subframe)、长(long)子帧、时隙等。比通常TTI短的TTI可以称为缩短TTI、短TTI(short TTI)、部分TTI(partial或者fractional TTI)、缩短子帧、短(short)子帧、迷你时隙、子时隙、时隙等。
另外,对于长TTI(long TTI)(例如,通常TTI、子帧等),可以用具有超过1ms的时间长度的TTI进行替换,对于短TTI(short TTI)(例如,缩短TTI等),可以用小于长TTI(longTTI)的TTI长度并且具有1ms以上的TTI长度TTI来替换。
资源块(RB)是时域和频域的资源分配单位,在频域中,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子载波(subcarrier)。RB中所包含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是相同的而与参数集无关,例如可以是12个。RB中所包含的子载波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参数集来决定。
此外,RB的时域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码元,可以是1时隙、1迷你时隙、1子帧、或者1TTI的长度。1TTI、1子帧等可以分别由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块构成。
另外,一个或者多个RB可以称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B:PRB)、子载波组(Sub-Carrier Group:SCG)、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PRB对、RB对等。
此外,资源块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构成。例如,1RE可以是1子载波以及1码元的无线资源区域。
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也可称为部分带宽等)表示在某个载波中某个参数集用的连续的公共RB(common resource blocks:公共资源块)的子集。在此,公共RB可以通过以该载波的公共参考点为基准的RB的索引来确定。PRB在某个BWP中定义并在该BWP内进行编号。
BWP可以包含UL用的BWP(UL BWP)以及DL用的BWP(DL BWP)。在1载波内可以对UE设定一个或者多个BWP。
所设定的BWP的至少一个可以是激活的(active),可以不设想UE在激活的BWP之外收发预定的信号/信道的情况。另外,本公开中的“小区”、“载波”等可以用“BWP”来替换。
上述的无线帧、子帧、时隙、迷你时隙以及码元等的结构仅是例示。例如,无线帧中所包含的子帧的数量、每子帧或者无线帧的时隙的数量、时隙中所包含的迷你时隙的数量、时隙或者迷你时隙中所包含的码元以及RB的数量、RB中所包含的子载波的数量、以及TTI内的码元数量、码元长度、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等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连接(connected)”、“结合(coupled)”这样的用语或者这些用语的一切变形意在表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之间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或结合,可以包括在相互“连接”或“结合”的两个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中间要素的情况。要素间的结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结合或连接,也可以是逻辑上的结合或连接,或者也可以是这些的组合。例如,可以用“接入(Access)”来替换“连接”。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情况下,对于两个要素,可以认为通过使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电线、电缆和印刷电连接中的至少一方,以及作为一些非限制性且非包括性的示例通过使用具有无线频域、微波区域以及光(包括可视及不可视双方)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量等,来进行相互“连接”或“结合”。
参考信号可以简称为Reference Signal(RS),也可以根据所应用的标准,称为导频(Pilot)。
本公开中使用的“根据”这样的记载,除非另有明确记载,否则不是“仅根据”的意思。换而言之,“根据”这样的记载的意思是“仅根据”和“至少根据”双方。
上述各装置的结构中的“单元”可以置换为“部”、“电路”、“设备(device)”等。
针对使用了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称呼的要素的任何参照,也并非全部限定这些要素的数量和顺序。这些称呼作为区分两个以上的要素之间简便的方法而在本公开中被使用。因此,针对第一和第二要素的参照不表示在此仅能采取两个要素或者在任何形态下第一要素必须先于第二要素。
当在本公开使用了“包括(include)”、“包含(including)”和它们的变形的情况下,这些用语与用语“具有(comprising)”同样意味着包括性的。并且,在本公开中使用的用语“或者(or)”意味着不是异或。
在本公开中,例如,如英语中的a、an以及the这样,通过翻译而增加了冠词的情况下,本公开也包括接在这些冠词之后的名词是复数形式的情况。
本公开中使用的“判断(determining)”、“决定(determining)”这样的用语有时也包含多种多样的动作的情况。“判断”、“决定”例如可以包含将进行了判定(judging)、计算(calculating)、算出(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导出(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 up)(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的事项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事项等。此外,“判断”、“决定”可以包括将进行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接入(accessing)(例如,接入内存中的数据)的事项视为“判断”、“决定”的事项等。此外,“判断”、“决定”可以包括将进行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的事项视为“判断”、“决定”的事项。即,“判断”、“决定”可以包括“判断”、“决定”了任意动作的事项。此外,“判断(决定)”也可以通过“设想(assuming)”、“期待(expecting)”、“视为(considering)”等来替换。
在本公开中,“A和B不同”这样的用语也可以表示“A与B相互不同”。另外,该用语也可以表示“A和B分别与C不同”。“分离”、“结合”等的用语也可以与“不同”同样地解释。
以上,对本公开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清楚本公开不限于在本公开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公开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确定的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作为修改和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公开的记载目的在于例示说明,对本公开不具有任何限制意义。
标号说明:
10 无线通信系统
100,150A~150D 无线基站
200 UE
300 无线中继装置
301 中继天线
303 可变部
330 控制部
350 收发部
C 小区
OB 障碍物
1001 处理器
1002 内存
1003 存储器
1004 通信装置
1005 输入装置
1006 输出装置
1007 总线

Claims (6)

1.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其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具有:
控制部,其控制针对来自无线基站或者终端的电波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以及
收发部,其与所述无线基站或者所述终端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收发部接收所述信号以用于所述无线基站或者所述终端的发现、或者发送所述信号以用于该无线中继装置的发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收发部从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与所述终端有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设想所述终端从所述无线基站接收与该无线中继装置有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来自所述无线基站或者所述终端的电波的反射、透射、聚合、衍射和信号功率的变更、以及接收或者发送波束中的至少一个,来控制所述中继状态。
6.一种无线中继方法,其中,所述无线中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步骤,控制针对来自无线基站或者终端的电波不进行信号解释而中继时的中继状态;以及
收发步骤,与所述无线基站或者所述终端之间,发送或者接收与检测或者识别有关的信号。
CN202180095151.8A 2021-03-19 2021-03-19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Pending CN1169649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11531 WO2022195889A1 (ja) 2021-03-19 2021-03-19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無線中継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4955A true CN116964955A (zh) 2023-10-27

Family

ID=83322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5151.8A Pending CN116964955A (zh) 2021-03-19 2021-03-19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1257A1 (zh)
EP (1) EP4311123A1 (zh)
JP (1) JPWO2022195889A1 (zh)
CN (1) CN116964955A (zh)
WO (1) WO20221958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47916B (zh) * 2023-07-25 2023-1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和智能超表面中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2426B2 (ja) * 2010-03-30 2012-04-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反射板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613413B (zh) * 2012-03-21 2021-05-04 鲍尔卡斯特公司 具有开关和插座控制的无线传感器系统、方法和装置
US9622203B2 (en) * 2014-08-19 2017-04-11 WiZN Systems Pvt. Ltd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11123A1 (en) 2024-01-24
JPWO2022195889A1 (zh) 2022-09-22
US20240171257A1 (en) 2024-05-23
WO2022195889A1 (ja)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5817B (zh) 通过控制信道信令对波束切换命令的传输
WO2021024611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位相制御リフレクタ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6964955A (zh)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WO2022208824A1 (ja)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無線中継方法
WO2022195888A1 (ja)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無線中継方法
WO2023105802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中継方法
CN112740828A (zh) 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WO2022239079A1 (ja)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無線中継方法
WO2023119383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19382A1 (ja)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20240040486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3119384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45030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45029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45031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81378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81377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12106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05804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中継方法
WO2023127063A1 (ja) 無線中継装置、通信装置及び無線中継方法
EP4319357A1 (en) Transmission nod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23119537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19535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19536A1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002625A1 (ja) 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