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1188A -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1188A
CN116961188A CN202310926588.2A CN202310926588A CN116961188A CN 116961188 A CN116961188 A CN 116961188A CN 202310926588 A CN202310926588 A CN 202310926588A CN 116961188 A CN116961188 A CN 116961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ower supply
scheduling
target
sta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65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61188B (zh
Inventor
林禄辉
贾军伟
施林苏
高健
王鼎乾
杨慧
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wer Energy Co ltd
China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wer Energy Co ltd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wer Energy Co ltd, China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65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1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6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1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5/00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能量调度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本公开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令目标策略信息更加可靠。

Description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量调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当虚拟电厂接收到电网下发的调度指令后,会采用人工手动计算的方式分解前述调度指令,以生成基站调度策略信息,并基于基站调度策略信息控制虚拟电厂所连接的多个基站电源进行放电,使闲置的基站电源的储能能力被充分利用。
应用中发现,上述调度指令的分解对人工依赖较强,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严重,这使得分解后输出的基站调度策略信息的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相关技术输出的基站调度策略信息的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所述功率参数为对应的所述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
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一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小的第一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放电比参数的总和,所述放电比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基于对应的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确定;
或者,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二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大的第二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余电参数的总和,所述余电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为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之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虚拟电厂满足调度响应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调度响应条件包括:
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小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预测放电量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最大放电量之和,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一波动系数的乘积,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二波动系数的乘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电源为放电时长大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长的基站蓄电池,所述放电时长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和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与最小备电量之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
根据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更新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二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时段为所述第二监测时段之后的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候选策略信息中的任一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小于对应的所述可用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分别预测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的乘积,确定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所述功率参数为对应的所述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功率;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的步骤。
在本公开中,通过获取电网下发的目标调度时段和目标放电量,以及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构建多个候选策略信息,并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匹配虚拟电厂的调度期望的目标策略信息,上述自动化的策略生成方式可对相关技术所使用的人工方式进行替代,因而能避免策略信息生成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令用于调度各基站电源的目标策略信息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
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所述功率参数为对应的所述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功率。
示例性的,关联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可以为:与虚拟电厂通讯连接,且受虚拟电厂指令控制的基站的蓄电池组,其中,受虚拟电厂的指令控制具体为,虚拟电厂可通过下发充放指令来操控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动作。
步骤102、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且任一候选策略信息指示的多个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总和大于所述目标放电量。
在一示例中,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可以理解为,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枚举所有满足调度条件的调度策略信息,并将枚举得到的多个调度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随后计算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执行成本,并将匹配优化期望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
其中,满足调度条件可理解为调度策略信息指示的多个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总和大于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执行成本可以理解为多个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的总和,或者,多个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次数的总和,或者,多个基站电源的电源剩余使用寿命的总和。
在另一示例中,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可以理解为,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构建调度成本函数,其中,所述调度成本函数的函数输入为所述候选策略信息,所述调度成本函数的函数输出为用于描述候选策略信息对应的执行成本,所述执行成本的具体含义如前所述,所述调度成本函数执行成本最低时对应的函数输入即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候选策略信息可以包括每一基站电源的第一策略参数,所述第一策略参数用于描述对应的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放电开始时间和放电结束时间(或者,放电开始时间和放电持续时长)。
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
在本公开中,通过获取电网下发的目标调度时段和目标放电量,以及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构建多个候选策略信息,并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匹配虚拟电厂的调度期望的目标策略信息,上述自动化的策略生成方式可对相关技术所使用的人工方式进行替代,因而能避免策略信息生成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令用于调度各基站电源的目标策略信息更加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一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小的第一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放电比参数的总和,所述放电比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基于对应的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确定;
或者,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二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大的第二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余电参数的总和,所述余电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为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之差。
该实施例中,不仅提供通过计算多个基站电源的放电比参数的总和,以获得每一候选策略信息对应的寿命成本,并以寿命成本最低为策略选择目标,来确定所述目标策略信息的方案;还提供通过计算多个基站电源的余电参数的总和,以获得每一候选策略信息对应的备点时长成本,并以备电时长最大为策略选择目标,来确定所述目标策略信息的方案,这能丰富目标策略信息的选择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策略选择需求,增强本公开所述方法的适用性。
示例性的,当选择寿命成本最低的策略模式时,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构建第一函数,所述第一函数的表达式如式(1)所示:
式(1)中,pi,t为多个基站电源中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参与电网调度的放电功率,Δt为目标调度时段内的单位时间点间隔,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其中,目标调度时段被分割T个时段,T为大于1的整数,t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i为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总数目的正整数。
示例性的,当选择备电时长最大的策略模式时,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构建第二函数,所述第二函数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式(2)中,pi,t为多个基站电源中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参与电网调度的放电功率,Δt为目标调度时段内的单位时间点间隔,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放电电压,/>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直流负载在时段t的电流值,ηi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整流器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虚拟电厂满足调度响应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调度响应条件包括:
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小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预测放电量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最大放电量之和,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一波动系数的乘积,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二波动系数的乘积。
该实施例中,通过设定调度响应条件,并限定虚拟电厂在预测放电量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响应电网的放电调度,一方面能避免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不足带来的惩罚性损失,另一方面能避免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过多带来的成本损失,以此来保障虚拟电厂在响应电网调度过程中的收益匹配预期。
其中,第一阈值可理解为电网在本次调度过程中要求虚拟电厂响应调度时的最小放电量,若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会增加电网的负载波动程度,电网会通过惩罚性的费用扣减来对增加的负载波动程度进行补偿,上述费用扣减即会导致虚拟电厂的调度响应收益降低。
第二阈值可理解为电网在本次调度过程中要求虚拟电厂响应调度时的最大放电量,若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虚拟电厂的调度响应收益不变,但虚拟电厂的实际放电量增加,这会导致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的使用寿命出现额外损失。
示例性的,上述调度响应条件可以如式(3)所示:
式(3)中,Ldem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也即虚拟电厂年度需求响应能力;1+δ+为前述第二波动系数、1-δ-为前述第一波动系数,为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
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可以如式(4)和式(5)所示:
式(4)和式(5)中,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的放电功率,/>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的直流负载预测值,/>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的直流电压预测值,Ts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需求响应开始时间,Te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需求响应结束时间,/>为第i个基站电源响应调度的变量,/>为1表示对应的基站电源响应电网调度。
其中,任一基站电源的需求响应开始时间早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开始时刻,且任一基站电源的需求响应结束时间晚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结束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电源为放电时长大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长的基站蓄电池,所述放电时长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和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与最小备电量之差。
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基站电源为放电时长大于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间长度的基站蓄电池,以规避部分基站电源的放电时长短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间长度所带来的电网波动,保障虚拟电厂在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稳定性。
示例性的,放电时长大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长的基站蓄电池的确定可以如式(6)和式(7)所示:
式(6)和式(7)中,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可满足调度需求的响应时间,tRES为前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长,Vi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需电池组最大储电量,单位为Ah,Bi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备电比例(Vi和Bi的乘积即为前述最小备电量),Lt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de直流负载,Tave为计算的总时间(即前述需求响应开始时间和需求响应结束时间所跨越的时间),计算的单位时间点间隔为Δt。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
根据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更新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二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时段为所述第二监测时段之后的时段。
该实施例中,针对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的特点,通过周期性测算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并使用测算得到的基站蓄电池新的最大储电量更新基站蓄电池旧的最大储电量,以保证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的数据可靠性,进而提升基于每一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计算得到的目标策略信息的可靠性。
在所述基站蓄电池应用过程中,基站蓄电池的应用时段被均分为若干个监测时段,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时段可理解为当前时刻所在的监测时段,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监测时段的时长可以为1天、1周、半个月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分别预测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的乘积,确定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
该实施例中,相较于根据基站电源的预设电压数据和预设电流数据确定对应的功率参数,基于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和历史电流数据,预测对应每一基站电源在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并根据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确定的功率参数更加准确可靠,这能进一步提升后续计算得到的目标策略信息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可以如式(8)所示:
式(8)中,pi,t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参与响应的功率参数,αi,t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是否参与响应,为第i个基站电源的调度电压数据,ηi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的整流器效率,/>为第i个基站电源在时段t的直流负载的电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候选策略信息中的任一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小于对应的所述可用电量。
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任一候选策略信息中的任一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小于对应的基站电源的可用电量,以避免生成严重损害基站电源的电源使用寿命的基站电源调度策略,保障虚拟电厂在多轮电网调度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应用中,各基站电源在响应调度时的放电电压可以为对应的基站电源设定的放电电压,各基站电源在响应调度结束后的充电电压可以为对应的基站电源设定的浮充电压。
示例性的,可以设定基站电源的调度输入包括如下数据:
1、电网基本信息数据:调度方案编码、方案名称、邀约调度的时段数、每小时对应时段数、调度计算模式等;
2、虚拟电厂基本信息数据:虚拟电厂ID、虚拟电厂名称、年度竞价申报储电量、优化模式、邀约类型等;
3、邀约信息数据:虚拟电厂ID、时段信息、邀约调度的目标放电量等;
4、基站基本信息数据:基站ID、基站名称、虚拟电厂ID、蓄电池组数、开关电源数、邻近响应时段间隔等;
5、开关电源信息数据:开关电源ID、开关电源名称、基站ID、模块效率、开关电源状态、浮充电压、均充电压、放电电压、充电限制电压、放电终止电压等;
6、直流负载预测数据:开关电源ID、时段信息、直流负载预测、直流电压等;
7、蓄电池基本信息数据:蓄电池ID、蓄电池名称、开关电源ID、蓄电池类型、额定容量、实际容量、电池寿命、电池使用年限、电池运行状态、备电容量等。
基站电源的调度输出包括如下数据:
1、优化结果信息数据:优化是否成功、优化计算时间、是否参与本次调度、优化结果消息等;
2、虚拟电厂响应表:虚拟电厂ID信息、对应时段信息、响应放电量等;
3、基站响应放电量表:基站ID信息、对应时段信息、响应状态信息、响应放电量、开关电源电压信息等。
参见图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基站电源的调度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所述功率参数为对应的所述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功率;
策略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
调度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策略确定模块202,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一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小的第一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放电比参数的总和,所述放电比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基于对应的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确定;
或者,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二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大的第二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余电参数的总和,所述余电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为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之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策略确定模块202,具体用于:
在所述虚拟电厂满足调度响应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调度响应条件包括:
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小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预测放电量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最大放电量之和,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一波动系数的乘积,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二波动系数的乘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站电源为放电时长大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长的基站蓄电池,所述放电时长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和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与最小备电量之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更新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二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时段为所述第二监测时段之后的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一所述候选策略信息中的任一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小于对应的所述可用电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分别预测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的乘积,确定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电源的调度装置2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图3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3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3所示,设备300包括计算单元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3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3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303中,还可存储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301、ROM 302以及RAM 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设备3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输入单元3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3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3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3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309允许设备3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3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3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 Process Unit,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3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3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302和/或通信单元3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3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303并由计算单元3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3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专用标准产品(ApplicationSpecific Standard Product,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ystem on Chip,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所述功率参数为对应的所述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
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一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小的第一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放电比参数的总和,所述放电比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基于对应的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确定;
或者,
获取所述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每一候选策略信息的第二优化参数,并将对应最大的第二优化参数的候选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优化参数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的余电参数的总和,所述余电参数为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电源的剩余电量为所述基站电源的最大储电量与所述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之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包括:
在所述虚拟电厂满足调度响应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功率数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调度响应条件包括:
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虚拟电厂的预测放电量小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预测放电量为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最大放电量之和,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一波动系数的乘积,所述第二阈值为所述目标放电量与预设的第二波动系数的乘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电源为放电时长大于所述目标调度时段的时长的基站蓄电池,所述放电时长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和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放电功率之比,所述基站蓄电池的可用电量为所述基站蓄电池的最大储电量与最小备电量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
根据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一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更新所述基站蓄电池在第二监测时段的最大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时段为所述第二监测时段之后的时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候选策略信息中的任一基站电源的电源放电量小于对应的所述可用电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压数据和每一基站电源的历史电流数据,分别预测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
根据所述每一基站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调度电压数据和调度电流数据的乘积,确定所述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
8.一种基站电源的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虚拟电厂的基站电源信息和电网的调度需求信息,其中,所述调度需求信息包括目标调度时段内电源调度的目标放电量,所述基站电源信息包括所述虚拟电厂关联的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所述功率参数为对应的所述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放电功率;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放电量、所述每一基站电源的功率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在多个候选策略信息中确定目标策略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策略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基站电源中每一基站电源在所述目标调度时段内的电源放电量;
调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策略信息对所述多个基站电源进行调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926588.2A 2023-07-26 2023-07-26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96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6588.2A CN116961188B (zh) 2023-07-26 2023-07-26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6588.2A CN116961188B (zh) 2023-07-26 2023-07-26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1188A true CN116961188A (zh) 2023-10-27
CN116961188B CN116961188B (zh) 2024-05-10

Family

ID=8846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6588.2A Active CN116961188B (zh) 2023-07-26 2023-07-26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118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65580A1 (en) * 2017-11-27 2019-05-30 Ih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al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KR20200001676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주)누리텔레콤 가상 발전소 시스템 및 가상 발전소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US20200259358A1 (en) * 2019-02-08 2020-08-13 8Me Nova, Llc Coordinated control of renewable electric generation resource and charge storage device
CN115423207A (zh) * 2022-09-26 2022-12-0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风储虚拟电厂在线调度方法和装置
WO2023045797A1 (zh) * 2021-09-24 2023-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的供电管理方法和供电管理装置
CN115940166A (zh) * 2023-03-10 2023-04-0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53011A (zh) * 2023-03-10 2023-04-1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储能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6191556A (zh) * 2022-11-23 2023-05-30 华中科技大学 考虑新能源消纳和机组组合的5g基站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65580A1 (en) * 2017-11-27 2019-05-30 Ihi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al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KR20200001676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주)누리텔레콤 가상 발전소 시스템 및 가상 발전소 시스템의 제어 방법
US20200259358A1 (en) * 2019-02-08 2020-08-13 8Me Nova, Llc Coordinated control of renewable electric generation resource and charge storage device
WO2023045797A1 (zh) * 2021-09-24 2023-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的供电管理方法和供电管理装置
CN115423207A (zh) * 2022-09-26 2022-12-02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风储虚拟电厂在线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6191556A (zh) * 2022-11-23 2023-05-30 华中科技大学 考虑新能源消纳和机组组合的5g基站需求响应方法及系统
CN115940166A (zh) * 2023-03-10 2023-04-07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53011A (zh) * 2023-03-10 2023-04-1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储能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1188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6031B (zh) 储能并网充放电量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190693B (zh) 储能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1331B (zh) 利用虚拟容量和优选位置实时调度进行计算负载的整形
CN114447964A (zh) 储能充放电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13984A (zh) 储能系统日前充放电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7526508A (zh) 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61188B (zh) 基站电源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42781A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08767883B (zh) 一种需求侧的响应处理方法
US20230120165A1 (en) Target function prioritization of control modes for renewable electric generation resource and charge storage device
CN115395613A (zh) 电池充电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54105A (zh) 电池换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62192B (zh) 策略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3704984B (zh) 电力系统年度检修计划制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6826814B (zh) 基于电池簇的电能管理方法、能源管理器及相关介质
CN117578617A (zh) 一种新能源场站电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862192A (zh) 策略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5313552A (zh) 一种用电终端充电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471125A (zh) 电力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56455A (zh) 一种储能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13553A (zh) 一种用电终端充电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733160A (zh) 储能系统计划曲线优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498293A (zh) 锂电池电量维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845907A (zh) 微电网源荷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093985A (zh) 一种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