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3053B -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3053B
CN116953053B CN202311201678.1A CN202311201678A CN116953053B CN 116953053 B CN116953053 B CN 116953053B CN 202311201678 A CN202311201678 A CN 202311201678A CN 116953053 B CN116953053 B CN 116953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valve
path system
sampling needle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16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53053A (zh
Inventor
王建东
徐辉
王小龙
邹丛杰
陈锋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RRON XLH MEDICAL ELECTRONICS
Priority to CN20231120167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3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3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3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53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3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166Systems measuring a particular property of an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163Systems checking the operation of, or calibrating,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解质分析仪存在的可靠性和内部布局不够紧凑的不足的问题,提供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该电解质分析仪包括:壳体;进样装置和取样装置,设置于壳体外侧,取样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第一液路系统、第二液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布置于壳体内部,第一液路系统与气路系统并联,第一液路系统与第二液路系统并联,第一液路系统包括电极盒和第一蠕动泵,第二液路系统包括校正液瓶组和分配阀,气路系统包括反应池、第二蠕动泵和反应液瓶;气路检测部件,设置于气路系统中;液路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一液路系统中。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和内部布局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质分析仪是用来从样本中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离子钙、锂离子等的仪器,样本可以是全血,血清,血浆,尿液,透析液和水化液,但是现有的电解质分析仪在进行血液检测时需要手动对采样试管进行更换,不仅增加人工成本还降低工作效率,
电解质分析仪用来对全血、血浆、血清或尿液等样本中检测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离子钙、锂离子等电解质的含量,全血、血浆、血清或尿液标本盛放在试管中,试管放置在转动盘上,利用采样针吸取试管中的液体样本,再通过进样接嘴将采样针吸取的液体标本输送至ISE分析系统和TCO2分析系统结构中,输送完样本后,进样系统回到自有废液口进行进样系统流路清洗,清洗完后再去进行下一个样本的吸样,同时分析系统开始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自我装置的流路清洗。
然而,目前的电解质分析仪的流路的通断缺乏相关检测部件,从而无法保证流路通断的准确度,降低了电解质分析仪的可靠性和智能化,另外,流路走向比较复杂,造成在电解质分析仪内部布局不够紧凑。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提高可靠性和有利于内部布局紧凑的电解质分析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电解质分析仪所存在的可靠性和内部布局不够紧凑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电解质分析仪,包括:
壳体;
进样装置和取样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进样装置提供待取样的样本,所述取样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
第一液路系统、第二液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布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第一液路系统与气路系统并联,所述第一液路系统与第二液路系统并联,第一液路系统包括电极盒和第一蠕动泵,所述第二液路系统包括校正液瓶组和分配阀,气路系统包括反应池、第二蠕动泵和反应液瓶;
气路检测部件,设置于气路系统中;
液路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一液路系统中。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针和驱动机构,所述进样装置包括转动机构、进样盘和液体供应器,进样盘包括环状布置的多个用于安装试管的容纳槽和敞口槽,所述敞口槽用于与所述液体供应器相对,所述液体供应器经分配阀与校正液瓶组相连,所述转动机构驱动所述进样盘相对于所述取样针转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取样针伸入所述试管取样或者经过所述敞口槽而插入所述液体供应器中从而接收来自校正液瓶组的校正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路系统还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样针和所述电极盒相连,所述液路检测部件设为液体检测器,所述液体检测器串联于第一导管中,所述第二导管分别与所述电极盒和所述第一蠕动泵的进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校正液瓶组包括漂移校正液瓶和斜率校正液瓶,所述第二液路系统还包括漂移校正液管、斜率校正液管和分配管,所述分配阀包括空气孔、零位孔、第一液接收孔、第二液接收孔和分配出孔,所述漂移校正液管将所述漂移校正液瓶和所述第一液接收孔相连通,所述斜率校正液管将所述斜率校正液瓶和所述第二液接收孔相连通,所述分配管的两端分别与分配出孔和所述液体供应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供应器包括支架、上盖、下盖和密封硅胶,所述上盖和下盖相扣合以将所述密封硅胶容纳于其间,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和所述密封硅胶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可弹性密封的第一导液通道、第二导液通道和第三导液通道,所述支架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上盖具有的第一安装凸缘和所述下盖具有的第二安装凸缘分别抵压所述安装孔周缘的两侧,所述第二导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液通道相对,所述第二导液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配管相连接,当所述敞口槽与所述上盖相对时,所述取样针经过所述敞口槽而插入所述第一导液通道、所述第二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三导液通道中,从而使处于初始密封状态的各导液通道弹性扩大以允许所述取样针经过。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卡扣以及位于各个所述卡扣两侧的开缝,在所述第一安装凸缘位于一对所述卡扣上方的位置对应地设有一对开槽,所述下盖设有一对用于分别与一对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支架设有一围绕所述安装孔边缘的凹环槽,所述第一安装凸缘抵压于所述凹环槽中,所述支架与设有所述凹环槽的一面相背的另一面设为平面,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与所述另一面相抵压。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质分析仪还包括一三通阀、出液管、清洗液瓶和清洗液管,所述斜率校正液管和所述清洗液管分别与所述三通阀的两阀通孔相连,所述三通阀的另一阀通孔经出液管与第二液接收孔相连,所述下盖设有一凹腔,所述密封硅胶面向所述下盖的一侧设有凹曲面,在所述凹曲面与凹腔之间形成一密闭的清洗液腔,所述第二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三导液通道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取样针经过第三导液通道、所述分配管以及三通阀而与清洗液瓶相连通时,所述取样针从清洗液瓶中吸附预定量的清洗液于其中,且在所述取样针相对从第三导液通道中拔出并位于所述第三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之间的间隙时,所述取样针释放所述预定量的清洗液至所述清洗液腔中,从而在当所述取样针后续每经过一次储存有清洗液的所述清洗液腔时,则完成一次对取样针的清洗作业,且所述取样针在所述清洗作业完成预定次数后将所述清洗液腔中清洗液吸附并排至外界。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三导管、第一反应液管、第二反应液管、四通阀、真空阀、空气阀、废液管、废液阀和废液瓶,所述气路检测部件设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应池包括气孔、反应液口、进样口和废液出口,所述第一反应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蠕动泵的进口和所述反应液瓶相连,所述第二反应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蠕动泵的出口和反应液口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蠕动泵的出口和所述反应池的进样口相连,所述气孔与所述四通阀的一阀通孔相连,所述四通阀的另两阀通孔分别与所述空气阀和所述真空阀相连,所述四通阀剩余的一阀通孔与一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废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废液出口和所述废液瓶相连,所述废液阀串联于所述废液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质分析仪还包括手动取样针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容纳手动取样针的容纳室,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驱动组件,所述竖直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取样针相对于所述进样盘竖直地上下移动,所述手动取样针被手动移动而伸入试管取样或者插入液体供应器中以接收来自校正液瓶组的校正液。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盒包括盒体及内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多个串联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壳体、容腔、离子选择膜以及一体相连的内导电极和电极触头,所述内导电极和所述电极触头分别位于所述容腔的内部和外部,所述容腔位于所述电极壳体内部且用于填充内充液,且所述容腔包括内导电极延伸方向上布置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体积,所述电极壳体设有壳孔,第二容腔底部和所述壳出口之间设有离子选择膜,所述壳出口处设有密封圈,各个所述壳出口串联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蠕动泵相连,所述电极壳体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各个所述电极装置的定位凹槽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相重合,多个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多个定位突起对应地固定,所述盒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解质分析仪自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进样装置提供待取样的样本;
控制取样装置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
控制第一液路系统中的第一蠕动泵工作;
控制第二液路系统中的分配阀工作;
控制气路系统中的第二蠕动泵工作;
控制气路检测部件启动检测;
控制液路检测部件启动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通过设置气路检测部件和液路检测部件,电解质分析仪的流路的通断能根据相应检测部件而被控制,从而保证了流路通断的准确度,提高了电解质分析仪的可靠性,而且流路走向科学规范,使得电解质分析仪内部布局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主要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进样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要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竖直驱动组件和取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液体供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应于图4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应器的上盖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应器的上盖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应器的下盖在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应器的下盖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体供应器的密封硅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主要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装置在一个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电极装置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分配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解质分析仪的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进样装置;21-转动机构;22-进样盘;221-容纳槽;222-敞口槽;23-液体供应器;231-支架;2311-安装孔;2312-凹环槽;232-上盖;2321-第一安装凸缘;2322-第一导液通道;2323-卡扣;2324-开槽;2325-开缝;233-下盖;2331-第二导液通道;2332-第二安装凸缘;2333-卡槽;2334-凹腔;234-密封硅胶;2341-第三导液通道;2342-凹曲面;3-取样装置;31-取样针;32-驱动机构;321-竖直驱动组件;4-第一液路系统;41-电极盒;411-盒体;412-电极装置;4121-电极壳体;41211-定位凹槽;4122-容腔;41221-第一容腔;41222-第二容腔;4123-离子选择膜;4124-内导电极;4125-电极触头;4126-密封圈;42-第一蠕动泵;5-第二液路系统;51-分配阀;511-空气孔;512-零位孔;513-第一液接收孔;514-第二液接收孔;515-分配出孔;52-漂移校正液瓶;53-斜率校正液瓶;6-气路系统;61-反应池;611-气孔;612-反应液口;613-进样口;614-废液出口;62-第二蠕动泵;63-反应液瓶; 64-四通阀;65-空气阀;66-真空阀;67-废液阀;68-废液瓶;7-气路检测部件;8-液路检测部件;9-手动取样针;10-容纳室;11-三通阀;12-出液管;13-清洗液瓶;14-清洗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位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考图1至图15,作为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电解质分析仪,包括:壳体1、进样装置2和取样装置3、第一液路系统4、第二液路系统5、气路系统6、气路检测部件7和液路检测部件8,其中,进样装置2和取样装置3设置于壳体1外侧,进样装置2提供待取样的样本,取样装置3用于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第一液路系统4、第二液路系统5和气路系统6布置于壳体1内部,第一液路系统4与气路系统并联,第一液路系统4与第二液路系统5并联,第一液路系统4包括电极盒41和第一蠕动泵42,第二液路系统5包括校正液瓶组和分配阀51,气路系统6包括反应池61、第二蠕动泵62和反应液瓶63。气路检测部件7设置于气路系统中。液路检测部件8设置于第一液路系统4中。由于设置了气路检测部件7和液路检测部件8,因而电解质分析仪的流路的通断能根据相应检测部件而被控制,从而保证了流路通断的准确度,提高了电解质分析仪的可靠性,而且流路走向科学规范,使得电解质分析仪内部布局紧凑。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流路包括液体通路和气体通路。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具体地,取样装置3包括取样针31和驱动机构32,进样装置2包括转动机构21、进样盘22和液体供应器23,进样盘22包括环状布置的多个用于安装试管的容纳槽221和敞口槽222,敞口槽222用于与液体供应器23相对,液体供应器23经分配阀51与校正液瓶组相连,转动机构21驱动进样盘22相对于取样针31转动,驱动机构32驱动取样针31伸入试管取样或者经过敞口槽222而插入液体供应器23中从而接收来自校正液瓶组的校正液。因此,取样针31能够按需地吸取样本或校正液。
请结合参考图1,具体地,第一液路系统4还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的两端分别与取样针31和电极盒41相连,液路检测部件8设为液体检测器,液体检测器串联于第一导管中,第二导管分别与电极盒41和第一蠕动泵42的进口相连。这样的话,根据液体检测器检测第一导管中的液体流动情况,从而准确控制取样针31的吸取对象及吸取动作以及流路中的液体流动速度。
请结合参考图1和14,具体地,校正液瓶组包括漂移校正液瓶52和斜率校正液瓶53,第二液路系统5还包括漂移校正液管、斜率校正液管和分配管,分配阀51包括空气孔511、零位孔512、第一液接收孔513、第二液接收孔514和分配出孔515,漂移校正液管将漂移校正液瓶52和第一液接收孔513相连通,斜率校正液管将斜率校正液瓶53和第二液接收孔514相连通,分配管的两端分别与分配出孔515和液体供应器23相连。因而,实际所需的校正液可被可靠地输送至液体供应器23以供取样针31吸取。
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具体地,液体供应器23包括支架231、上盖232、下盖233和密封硅胶234,上盖232和下盖233相扣合以将密封硅胶234容纳于其间,例如均采用弹性橡胶或硅胶材料的上盖232、下盖233和密封硅胶234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可弹性密封的第一导液通道2322、第二导液通道2331和第三导液通道2341,其中,第一导液通道2322和第三导液通道2341分别设于上盖232和密封硅胶234的本体中,第二导液通道2331设于下盖233的一导液柱中。支架231开设有一安装孔2311,上盖232具有的第一安装凸缘2321和下盖233具有的第二安装凸缘2332分别抵压安装孔2311周缘的两侧,第二导液通道2331的一端与第三导液通道2341相对,第二导液通道2331的另一端与分配管相连接,当敞口槽222与上盖232相对时,取样针31经过敞口槽222而插入第一导液通道2322、第二导液通道2331和第三导液通道2341中,从而使处于初始密封状态的各导液通道弹性扩大以允许取样针31经过。如此的话,液体供应器23具有结构紧凑且工作可靠的优点,并且,在取样针31没有插入各导液通道时,各导液通道均处于密封状态从而能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或者包括清洗液腔中的清洗液在内的液体外泄等不利情况发生。
请结合参考图6至图10,优选地,上盖232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卡扣2323以及位于各个卡扣2323两侧的开缝2325,各开缝2325为相应卡扣2323的弹性位移提供自由度从而便于上盖232和下盖233的卡接配合,在第一安装凸缘2321位于一对卡扣2323上方的位置对应地设有一对开槽2324,下盖23设有一对用于分别与一对卡扣2323卡接配合的卡槽2333,支架231设有一围绕安装孔2311边缘的凹环槽2312,第一安装凸缘2321抵压于凹环槽2312中,支架231与设有凹环槽2312的一面相背的另一面设为平面,第二安装凸缘2332与另一面相抵压。因此,液体供应器23的上盖232和下盖233能够相互间可靠固定并准确限位于支架231上。
请结合参考图1、图8和图10,优选地,电解质分析仪还包括一三通阀11、出液管12、清洗液瓶13和清洗液管14,清洗液瓶13中的清洗液可以是去蛋白液或者活化液等且可用于清洗取样针31的尤其是外周壁的针壁,并且,可以理解的是,清洗液、漂移校正液和斜率校正液采用不会相互反应作用并各自起到自身作用的材料制备。斜率校正液管和清洗液管14分别与三通阀11的两阀通孔相连,三通阀11的另一阀通孔经出液管12与第二液接收孔514相连,下盖233设有一凹腔2334,密封硅胶234面向下盖233的一侧设有例如圆台面的凹曲面2342,在凹曲面2342与凹腔2334之间形成一密闭的清洗液腔,在取样针31经过第三导液通道2341、分配管以及三通阀11而与清洗液瓶13相连通时,取样针31从清洗液瓶13中吸附预定量的清洗液于其中,且在取样针31相对从第三导液通道2341中拔出并位于第三导液通道2341和第二导液通道2331之间的间隙时,此时,第三导液通道2341在下盖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处于密封状态,从而取样针31在释放预定量的清洗液于清洗液腔之中的过程中,清洗液不会流入第三导液通道2341中而只会流入清洗液腔中,从而在当取样针31后续每经过一次储存有清洗液的清洗液腔时,则完成一次对取样针31的清洗作业,且取样针31在清洗作业完成预定次数后将清洗液腔中清洗液吸附并排出至例如废液瓶所作为的外界。需知的是,上述间隙即为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导液通道2331和第三导液通道2341的间距,且间距值大于等于取样针31插入试管中的样本的深度值。因此,对于取样针31在取样时,其外壁上可能存有残留液的情形,能够利用设置清洗液腔和在其中储存的清洗液来对取样针31外壁上的处理液进行清洗除去,确保取样针31每次取样不会受到来自前次取样的残留液的污染影响,保证每次检测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三通阀11和取样针31相互间工作配合可以通过电解质分析仪中配置的控制芯片来控制,并且,取样针31对于清洗液的释放和排出的频率和间隔周期可以根据例如样本类型、采样总次数、每两次采样间隔耗时等参数而确定,这些参数也可以预存于控制芯片以供产生相应控制指令的依据。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15,具体地,气路系统6还包括第三导管、第一反应液管、第二反应液管、四通阀64、空气阀65、真空阀66、废液管、废液阀67和废液瓶68,气路检测部件7设为一压力传感器,反应池61包括气孔611、反应液口612、进样口613和废液出口614,第一反应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蠕动泵62的进口和反应液瓶63相连,第二反应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蠕动泵62的出口和反应液口612相连,第三导管分别与第一蠕动泵42的出口和反应池61的进样口613相连,气孔611与四通阀64的一阀通孔相连,四通阀64的另两阀通孔分别与空气阀65和真空阀66相连,空气阀65与位于壳体1内的大气导管(未图示)相连并用于控制反应池61与大气连通与否,该大气导管的自由开口端距离空气阀65大概1至2厘米,真空阀66用于控制反应池61与真空泵(未图示)连通与否,需要指出的是,在电解质分析仪处于测试作业时,空气阀65和真空阀66均被关闭,待测试作业完毕后,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反应池61中的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则空气阀65被开启以使反应池61与大气相连通。具体来说,在测试作业时的通断操作为:首先,空气阀65关闭,真空阀66关闭,废液阀67关闭,产生一种全部封闭的环境,此时反应池61内的气压由于化学反应,压力逐渐升高,被压力传感器感测到从而进行取样的测试,压力达到稳定值后,测试结束;然后,真空阀66开,废液阀67开,真空泵工作,真空泵把反应池61里的废液压入废液瓶68,打干净后,空气阀65开,反应池61内的气压恢复到大气压力。四通阀64剩余的一阀通孔直接与一压力传感器相连用以感受压力变化,废液管的两端分别与废液出口614和废液瓶68相连,废液阀67串联于废液管中。因此,压力传感器能通过检测的压力值为四通阀64的各阀通孔的开闭、测试作业的控制以及相应流路的通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请结合参考图1,具体地,电解质分析仪还包括手动取样针9以及位于壳体1中用于容纳手动取样针9的容纳室10,驱动机构32包括竖直驱动组件321,竖直驱动组件321驱动取样针31相对于进样盘22竖直地上下移动,从而可实现自动化地驱动取样针31运动以完成取样和接收校正液的操作以及后续的测试作业,但是,当取样针31由于例如竖直驱动组件321发生故障等因素而导致取样针31无法被自动化地驱动并插入试管或液体供应器中时,电解质分析仪由于无法正常取样和接收校正液从而无法完成测试作业,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手动取样针9,用户可以采用手动方式将手动取样针9进行移动以插入试管或液体供应器中,进而确保了电解质分析仪可以再自动化地正常完成后续的测试作业,手动取样针9作为备选用取样针提高了电解质分析仪的适应性,尤其是在紧急需要测试样品而取样针31又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被驱动的情形。
请结合参考图11至图13,具体地,电极盒41包括盒体411及内置于盒体411内的多个串联的电极装置412,电极装置412包括电极壳体4121、容腔4122、离子选择膜4123以及一体相连的内导电极4124和电极触头4125,电极触头4125表面镀金,抗氧化性能高。内导电极4124和电极触头4125分别位于容腔4122的内部和外部,容腔4122位于电极壳体4121内部且用于填充内充液,且容腔4122包括内导电极4124延伸方向上布置的第一容腔41221和第二容腔41222,两容腔具有更大容积,能容纳更多内充液,从而保持内部化学环境更稳定。第二容腔41222的体积小于第一容腔41221的体积,这样能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减少离子选择膜4123原料用量,还可避免气体接近离子选择膜4123。电极壳体4121设有壳孔,第二容腔41222底部和壳出口之间设有离子选择膜4123,壳出口处设有密封圈4126,各个壳出口串联连通并与第一蠕动泵42相连。
优选地,电极壳体4121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41211,通过设置定位凹槽41211,能便于装配电极装置412并使流路保持顺畅。各个电极装置412的定位凹槽41211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相重合,多个定位凹槽41211与盒体411上设置的多个定位突起(未图示)对应地固定,盒体41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盒体411单独接地线,避免了环境对电极检测时的干扰。
请结合参考图1,优选地,在竖直方向上,电极盒41和第一蠕动泵42以及另外还可以加上液体检测器沿经过各自的水平面依次布置于壳体1的顶部,分配阀51、第二蠕动泵62、空气阀65和真空阀66沿经过各自的水平面依次布置于壳体1的中部,漂移校正液瓶52、斜率校正液瓶53、反应液瓶63和反应池61沿水平方向沿经过各自的水平面依次布置于壳体1的底部,且反应池61位于反应液瓶63和废液瓶68之间,另外,废液瓶68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之外。因而,在竖直方向上,各主要部件以层叠方式布置在壳体1中,有利于壳体1内部的布局紧凑。
基于前述描述,本发明还对上述电解质分析仪的结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电解质分析仪自动检测方法,以减少电解质分析仪人工参与工作量,提升产品的自动化或智能化水平。所述方法包括:
S1:控制进样装置提供待取样的样本;
S2:控制取样装置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这里可以依据参照现有的取样量进行程序化控制自动取样。
S3:控制第一液路系统中的第一蠕动泵工作;当检测到有样本时,第一液路系统就启动并开展相关检测工作。
S4:控制第二液路系统中的分配阀工作;这里控制分配阀主要是对样本进行分配。
S5:控制气路系统中的第二蠕动泵工作;
S6:控制气路检测部件启动检测;采用现有常规的气路检测部件进行程序化控制。
S7:控制液路检测部件启动检测。采用现有常规的液路检测部件进行程序化控制,相关控制参数包括检测时长、检测样本量等。
本发明的电解质分析仪自动检测方法不仅结构紧凑、采用程序化自动控制,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整个电解质分析仪成本低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电解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进样装置和取样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进样装置提供待取样的样本,所述取样装置用于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
第一液路系统、第二液路系统和气路系统,布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第一液路系统与气路系统并联,所述第一液路系统与第二液路系统并联,第一液路系统包括电极盒和第一蠕动泵,所述第二液路系统包括校正液瓶组和分配阀,气路系统包括反应池、第二蠕动泵和反应液瓶;
气路检测部件,设置于气路系统中;
液路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一液路系统中;
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针和驱动机构,所述进样装置包括转动机构、进样盘和液体供应器,进样盘包括环状布置的多个用于安装试管的容纳槽和敞口槽,所述敞口槽用于与所述液体供应器相对,所述液体供应器经分配阀与校正液瓶组相连,所述转动机构驱动所述进样盘相对于所述取样针转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取样针伸入所述试管取样或者经过所述敞口槽而插入所述液体供应器中从而接收来自校正液瓶组的校正液;
所述第一液路系统还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样针和所述电极盒相连,所述液路检测部件设为液体检测器,所述液体检测器串联于第一导管中,所述第二导管分别与所述电极盒和所述第一蠕动泵的进口相连;
所述校正液瓶组包括漂移校正液瓶和斜率校正液瓶,所述第二液路系统还包括漂移校正液管、斜率校正液管和分配管,所述分配阀包括空气孔、零位孔、第一液接收孔、第二液接收孔和分配出孔,所述漂移校正液管将所述漂移校正液瓶和所述第一液接收孔相连通,所述斜率校正液管将所述斜率校正液瓶和所述第二液接收孔相连通,所述分配管的两端分别与分配出孔和所述液体供应器相连;
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三导管、第一反应液管、第二反应液管、四通阀、真空阀、空气阀、废液管、废液阀和废液瓶,所述气路检测部件设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应池包括气孔、反应液口、进样口和废液出口,所述第一反应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蠕动泵的进口和所述反应液瓶相连,所述第二反应液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蠕动泵的出口和反应液口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蠕动泵的出口和所述反应池的进样口相连,所述气孔与所述四通阀的一阀通孔相连,所述四通阀的另两阀通孔分别与所述空气阀和所述真空阀相连,所述四通阀剩余的一阀通孔与一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废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废液出口和所述废液瓶相连,所述废液阀串联于所述废液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应器包括支架、上盖、下盖和密封硅胶,所述上盖和下盖相扣合以将所述密封硅胶容纳于其间,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和所述密封硅胶分别设有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可弹性密封的第一导液通道、第二导液通道和第三导液通道,所述支架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上盖具有的第一安装凸缘和所述下盖具有的第二安装凸缘分别抵压所述安装孔周缘的两侧,所述第二导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液通道相对,所述第二导液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配管相连接,当所述敞口槽与所述上盖相对时,所述取样针经过所述敞口槽而插入所述第一导液通道、所述第二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三导液通道中,从而使处于初始密封状态的各导液通道弹性扩大以允许所述取样针经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卡扣以及位于各个所述卡扣两侧的开缝,在所述第一安装凸缘位于一对所述卡扣上方的位置对应地设有一对开槽,所述下盖设有一对用于分别与一对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支架设有一围绕所述安装孔边缘的凹环槽,所述第一安装凸缘抵压于所述凹环槽中,所述支架与设有所述凹环槽的一面相背的另一面设为平面,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与所述另一面相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分析仪还包括一三通阀、出液管、清洗液瓶和清洗液管,所述斜率校正液管和所述清洗液管分别与所述三通阀的两阀通孔相连,所述三通阀的另一阀通孔经出液管与第二液接收孔相连,所述下盖设有一凹腔,所述密封硅胶面向所述下盖的一侧设有凹曲面,在所述凹曲面与凹腔之间形成一密闭的清洗液腔,所述第二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三导液通道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取样针经过第三导液通道、所述分配管以及三通阀而与清洗液瓶相连通时,所述取样针从清洗液瓶中吸附预定量的清洗液于其中,且在所述取样针相对从第三导液通道中拔出并位于所述第三导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液通道之间的间隙时,所述取样针释放所述预定量的清洗液至所述清洗液腔中,从而在当所述取样针后续每经过一次储存有清洗液的所述清洗液腔时,则完成一次对取样针的清洗作业,且所述取样针在所述清洗作业完成预定次数后将所述清洗液腔中清洗液吸附并排至外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分析仪还包括手动取样针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容纳手动取样针的容纳室,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驱动组件,所述竖直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取样针相对于所述进样盘竖直地上下移动,所述手动取样针被手动移动而伸入试管取样或者插入液体供应器中以接收来自校正液瓶组的校正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盒包括盒体及内置于所述盒体内的多个串联的电极装置,所述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壳体、容腔、离子选择膜以及一体相连的内导电极和电极触头,所述内导电极和所述电极触头分别位于所述容腔的内部和外部,所述容腔位于所述电极壳体内部且用于填充内充液,且所述容腔包括内导电极延伸方向上布置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体积,所述电极壳体设有壳孔,第二容腔底部和所述壳出口之间设有离子选择膜,所述壳出口处设有密封圈,各个所述壳出口串联连通并与所述第一蠕动泵相连,所述电极壳体的底部设有定位凹槽,各个所述电极装置的定位凹槽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相重合,多个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盒体上设置的多个定位突起对应地固定,所述盒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分析仪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进样装置提供待取样的样本;
控制取样装置选择性地吸取样本或者吸取校正液;
控制第一液路系统中的第一蠕动泵工作;
控制第二液路系统中的分配阀工作;
控制气路系统中的第二蠕动泵工作;
控制气路检测部件启动检测;
控制液路检测部件启动检测。
CN202311201678.1A 2023-09-18 2023-09-18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Active CN116953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1678.1A CN116953053B (zh) 2023-09-18 2023-09-18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1678.1A CN116953053B (zh) 2023-09-18 2023-09-18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9868.9A Division CN118090868A (zh) 2023-09-18 紧凑型电解质分析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3053A CN116953053A (zh) 2023-10-27
CN116953053B true CN116953053B (zh) 2024-01-26

Family

ID=88454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1678.1A Active CN116953053B (zh) 2023-09-18 2023-09-18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30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9284B (zh) * 2023-11-22 2024-0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携氧-释氧能力相对评价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9686A (ja) * 1992-09-30 1994-04-22 Shimadzu Corp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H084939A (ja) * 1994-06-16 1996-01-12 Sayama Seisakusho:Kk 給液制御装置
RU2094791C1 (ru) * 1994-01-25 1997-10-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крытого типа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Мозаика-2" Калибруемый твердоэлектролитный анализатор
JPH1062375A (ja) * 1996-08-26 1998-03-06 Shimadzu Corp 電解質分析装置
CN201438189U (zh) * 2009-05-22 2010-04-1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保压装置、废液收集系统及生化分析仪
CN102914663A (zh) * 2012-11-14 2013-02-06 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 液路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电解质分析仪
CN204116271U (zh) * 2014-08-29 2015-01-21 深圳中科优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多参数临床电解质分析仪
CN104634849A (zh) * 2015-02-04 2015-05-20 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装置及流路方案
CN104749336A (zh) * 2015-04-03 2015-07-01 四川久环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仪用正压气压传输装置
CN212646567U (zh) * 2020-06-03 2021-03-02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的液路系统和电解质分析仪
CN212748801U (zh) * 2020-05-21 2021-03-19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路系统、液路系统模块及电解质分析仪
CN112649544A (zh) * 2020-11-09 2021-04-13 三峡大学 一种环保绝缘气体电解装置及组分原位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09686A (ja) * 1992-09-30 1994-04-22 Shimadzu Corp 電解質分析装置
RU2094791C1 (ru) * 1994-01-25 1997-10-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закрытого типа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Мозаика-2" Калибруемый твердоэлектролитный анализатор
JPH084939A (ja) * 1994-06-16 1996-01-12 Sayama Seisakusho:Kk 給液制御装置
JPH1062375A (ja) * 1996-08-26 1998-03-06 Shimadzu Corp 電解質分析装置
CN201438189U (zh) * 2009-05-22 2010-04-1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保压装置、废液收集系统及生化分析仪
CN102914663A (zh) * 2012-11-14 2013-02-06 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 液路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电解质分析仪
CN204116271U (zh) * 2014-08-29 2015-01-21 深圳中科优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多参数临床电解质分析仪
CN104634849A (zh) * 2015-02-04 2015-05-20 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装置及流路方案
CN104749336A (zh) * 2015-04-03 2015-07-01 四川久环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仪用正压气压传输装置
CN212748801U (zh) * 2020-05-21 2021-03-19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路系统、液路系统模块及电解质分析仪
CN212646567U (zh) * 2020-06-03 2021-03-02 深圳市希莱恒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的液路系统和电解质分析仪
CN112649544A (zh) * 2020-11-09 2021-04-13 三峡大学 一种环保绝缘气体电解装置及组分原位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3053A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53053B (zh) 电解质分析仪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EP0189316B1 (en) Measurement or detection of chemical entities
CN101598724B (zh) 一种尿液收集检测装置
US7384409B2 (en) Disposable cassette
US11982681B2 (en) Electrolyte analyzing device
CN109557295A (zh) 血气测试方法、血气测试主机、试剂包以及血气测试卡
US5417121A (en) Apparatus for analysis of samples of fluids
CN104198745A (zh) 全自动多参数临床电解质分析仪
US5968329A (en) Interchangeable multiple test system for portable analyzer
US20210165009A1 (en) Electrolyte analyzing device
US20040163970A1 (en) Test cartridge, system for sensing fluid, and methods
AU682522B2 (en) Analysis system and components
USRE33858E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 chemical entity in a liquid
CN118090868A (zh) 紧凑型电解质分析仪
CN113917165A (zh) Poct样本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US4705668A (en) Electrolyte analyzer
CN217385319U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和电解质测量机构
JP3087687B2 (ja) 液体成分測定装置
CN217277890U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
CN212780615U (zh) 一体化试剂包
JPWO2016035140A1 (ja) 前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
CN113917164A (zh) Poct样本分析仪及试剂盒
CN209417067U (zh) 一种加样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CN220064066U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
JP2016180659A (ja) 還元試薬供給装置、該還元試薬供給装置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および還元試薬充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andong

Inventor after: Xu Hui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long

Inventor after: Zou Congjie

Inventor after: Chen Feng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ndong

Inventor before: Xu Hui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long

Inventor before: Zou Congjie

Inventor before: Chen Feng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