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2822A -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2822A
CN116952822A CN202310948584.4A CN202310948584A CN116952822A CN 116952822 A CN116952822 A CN 116952822A CN 202310948584 A CN202310948584 A CN 202310948584A CN 116952822 A CN116952822 A CN 116952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device
cavitation erosio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sand storag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85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敏
程翔
裴承乾
姜博文
林哲
李晓俊
朱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23109485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2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2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2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 G01N3/565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of granular or particulat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3Press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管路,用于承载通过循环泵驱动的液体,驱动泵驱动液体沿循环管路流动;实验观测装置,连通于循环管路;贮沙器,连接于实验观测装置,贮沙器用于承载颗粒物料;压力控制组件,设置于贮沙器,用于调节贮沙器与循环管路之间的压强;其中,在贮沙器内的压力小于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实验观测装置的液体进入贮沙器内;在存储有液体和颗粒物料的贮沙器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贮沙器内的颗粒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实验观测装置内。通过压力控制组件实现处于贮沙器内的颗粒物料均匀进入试验观测装置内。

Description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泵、螺旋桨、水轮机等流体机械中,当液体中的局部压力下降至饱和蒸汽压以下时,会产生空化现象。非定常空化流动现象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空化结构从附着空腔中脱落,形成空化云,之后空化云团被主流带向下游,并在压力恢复区域剧烈溃灭。其中空泡的溃灭往往伴随着空蚀的产生,这是因为当空泡在壁面附近溃灭时,会产生冲击力极强的高压波与微射流,当其反复作用于材料表面时,导致材料剥离,质量损失,疲劳失效甚至断裂,简称空蚀。液体中往往存在着固体颗粒,流水中携带的固体颗粒会在空化的作用下加速并向壁面运动,造成对金属表面的刮擦和冲击,破坏机械设备表面零件,导致其表面产生磨损、寿命下降。研究空蚀现象对流体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小其磨损损失,提高效率,延长产品寿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空蚀磨损实验观察装置中,旋转式和喷射式的实验装置都存在料浆难以控制均匀,其中抽沙的装置会导致震动过大且掺沙量不易稳定,影响实验结果,而选择倒入粒子的装置往往管道中压力过大而导致粒子无法下沉。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
循环管路,用于承载通过循环泵驱动的液体,驱动泵驱动液体沿循环管路流动;
实验观测装置,连通于循环管路;
贮沙器,连接于实验观测装置,贮沙器用于承载颗粒物料;
压力控制组件,设置于贮沙器,用于调节贮沙器与循环管路之间的压强;
其中,在贮沙器内的压力小于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实验观测装置的液体进入贮沙器内;在存储有液体和颗粒物料的贮沙器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贮沙器内的颗粒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实验观测装置内。
可选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控制阀,设置于贮沙器与实验观测装置之间,用于控制贮沙器是否与实验观测装置的连通;
第二控制阀,设置于贮沙器远离实验观测装置的一端,用于控制贮沙器是否与外部连通。
可选地,实验观测装置包括:
测量段,内部形成有与循环管路连通的测量空间;
倾斜测量结构,沿液体流动方向固定连接于测量空间,倾斜测量结构用于放置试验贴片;
贮沙器与测量段的连通点位于倾斜测量结构的一侧。
可选地,测量空间形成于测量段的表面;
实验观测装置还包括:
可视挡板,可拆卸安装于测量段,用于封闭测量空间。
可选地,倾斜测量结构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测量斜面和第二测量斜面,第一测量斜面与第二测量斜面倾斜方向相反,第一测量斜面长度小于第二测量斜面的长度。
可选地,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还包括:
流量计,设置于循环管路且位于实验观测装置与循环泵之间;
第三控制阀,设置于循环管路且位于实验观测装置与循环泵之间,第三控制阀位于实验观测装置远离流量计的一侧;
第一传感器,设置于循环管路且位于循环泵与实验观测装置之间;
第二传感器,设置于循环管路且位于实验观测装置与第三控制阀之间;
缓冲回收组件,设置于循环管路且位于第三控制阀与循环泵之间。
可选地,缓冲回收组件包括:
第一缓冲回收机构,设置于循环管路;
第二缓冲回收机构,设置于循环管路;
其中,第一缓冲回收机构与第二缓冲回收机构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循环管路。
可选地,第一缓冲回收机构包括:
第一箱体,形成有用于承载液体的顶部开口的第一缓冲空间;
至少两个缓冲板,沿液体流动方向交错设置;
过滤网,设置于缓冲板,用于过滤颗粒物料;
第四控制阀,设置于第一箱体的底部。
可选地,第二缓冲回收机构包括:
第二箱体,内部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第二缓冲空间,第二缓冲空间与循环管路的液体流入方向连通;
第三箱体,内部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第三缓冲空间,第三箱体设置于第二缓冲空间内,第三缓冲空间与循环管路的液体流出方向连通,其中,沿高度方向,第三箱体的开口低于第二箱体的开口;
第五控制阀,设置于第三箱体的底部。
可选地,沿高度方向,循环管路与第二箱体的连接处低于第三箱体的开口。
(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了,循环管路、试验观测装置、贮沙器和压力控制组件,其中,循环管路内承载有液体,循环管路内的液体通过循环泵驱动,使液体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贮沙器内部承载有颗粒物料,同时贮沙器与循环管路连通,压力调节控制组件设置于贮沙器,用于调节上述贮沙器与上述循环管路之间的压强,通过压力调节控制组件可实现,在贮沙器内的压力小于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实验观测装置的液体进入贮沙器内;在存储有液体和颗粒物料的贮沙器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贮沙器内的颗粒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上述实验观测装置内。
实验观测装置内处于封闭状态,贮沙器通过压力控制组件使其内部压力低于实验观测装置的压力,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液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漫入贮沙器内,在贮沙器内装满液体时,此时通过压力控制组件控制贮沙器内的压力与试验观测装置之间的压力相等,此时,处于贮沙器内的颗粒物料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沉降至实验观测装置内,实现通过压力控制组件控制贮沙器与试验观测装置之间的压力,使处于贮沙器内的颗粒物料均匀进入试验观测装置内,从而达到最佳的试验状态,得到精准的试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实验观测装置、贮沙器和压力控制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缓冲回收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缓冲回收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验观测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验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循环管路、200-循环泵、300-实验观测装置、400-贮沙器、500-压力控制组件、600-试验贴片、700-流量计、800-第三控制阀、900-第一传感器、1000-第二传感器、1100-缓冲回收组件;
310-测量段、320-倾斜测量结构、330-可视挡板;
3210-第一测量斜面、3220-第二测量斜面;
510-第一控制阀、520-第二控制阀;
1110-第一缓冲回收机构、1120-第二缓冲回收机构;
11110-第一箱体、11120-缓冲板、11130-过滤网、11140-第四控制阀;
11210-第二箱体、11220-第三箱体、11230-第五控制阀;
301-测量空间;
11101-第一缓冲空间;
11201-第二缓冲空间、11202-第三缓冲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循环管路100,用于承载通过循环泵200驱动的液体,上述驱动泵驱动上述液体沿上述循环管路100流动;实验观测装置300,连通于上述循环管路100;贮沙器400,连接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上述贮沙器400用于承载颗粒物料;压力控制组件500,设置于上述贮沙器400,用于调节上述贮沙器400与上述循环管路100之间的压强;其中,在上述贮沙器400内的压力小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的上述液体进入上述贮沙器400内;在存储有上述液体和上述颗粒物料的上述贮沙器400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上述贮沙器400内的上述颗粒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了,循环管路100、试验观测装置300、贮沙器400和压力控制组件500,其中,循环管路100内承载有液体,循环管路100内的液体通过循环泵驱动,使液体在循环管路内循环流动;贮沙器400内部承载有颗粒物料,同时贮沙器400与循环管路100连通,压力调节控制组件500设置于贮沙器400,用于调节上述贮沙器400与上述循环管路100之间的压强,通过压力调节控制组件500可实现,在贮沙器400内的压力小于实验观测装置300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实验观测装置300的液体进入贮沙器400内;在存储有液体和颗粒物料的贮沙器400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实验观测装置300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贮沙器400内的颗粒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内。
由上述可知,首先,实验观测装置300内处于封闭状态,贮沙器400通过压力控制组件500使其内部压力低于实验观测装置300的压力,此时,循环管路100内的液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漫入贮沙器400内,在贮沙器400内装满液体时,此时通过压力控制组件500控制贮沙器400内的压力与试验观测装置300之间的压力相等,此时,处于贮沙器400内的颗粒物料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沉降至实验观测装置300内,实现处于贮沙器400内的颗粒物料均匀进入试验观测装置300内,从而达到最佳的式样状态,得到精准的试验效果。
示例性的,液体可选用但不限于水。
示例性的,颗粒物料可选用但不限于不同粒径的粒子。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压力控制组件500包括:第一控制阀510,设置于上述贮沙器400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之间,用于控制上述贮沙器400是否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的连通;第二控制阀520,设置于上述贮沙器400远离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的一端,用于控制上述贮沙器400是否与外部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力控制组件500包括第一控制阀510和第二控制阀520,其中,第一控制阀510设置于贮沙器400与实验观测装置300之间,通过第一控制阀510可控制贮沙器400与实验观测装置300之间的开关,从而实现贮沙器400与试验观测装置300之间是否连通;第二控制阀520设置于贮沙器400远离实验观测装置300的一端,通过第二控制阀520可控制贮沙器400是否与外部连通,当贮沙器400与外部连通时,贮沙器400内的气压与外部大气压相同。
示例性的,当需要向试验观测装置300内注入颗粒物料时,首先打开第一控制阀510,再打开第二控制阀520,此时,由于试验观测装置300内的压力高于贮沙器400内的压力,处于试验观测装置300内的液体会逐渐漫上贮沙器400内,等待贮沙器400内的液体完全没过颗粒物料时,关闭第一控制阀510,此时贮沙器400内的压力与试验观测装置300相等,颗粒物料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沉降到试验观测装置400内进行试验,通过第二控制阀520可控制颗粒物料进入试验观测装置400内的速度。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包括:测量段310,内部形成有与上述循环管路100连通的测量空间301;倾斜测量结构320,沿上述液体流动方向固定连接于上述测量空间301,上述倾斜测量结构320用于放置试验贴片600;上述贮沙器400与上述测量段310的连通点位于上述倾斜测量结构320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实验观测装置300包括测量段310和倾斜测量结构320,其中,测量段310的内部形成有与巡官管路100连通的测量空间301,倾斜测量结构320沿着液体流动方向固定连接于测量空间301,实现形成试验需要的空化区域;待试验的试验贴片600设置于倾斜测量结构320上。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测量空间301形成于上述测量段310的表面;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还包括:可视挡板330,可拆卸安装于上述测量段310,用于封闭上述测量空间301。
在该技术方案中,测量空间301形成于测量段310的表面,实验观测装置300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测量段310的可视挡板330,可视挡板330可拆卸安装于测量段310,可方便向倾斜测量结构320放置试验贴片600,同时还可对其测量空间301进行观察记录。
示例性的,可视挡板330通过螺栓与测量段310连接在一起,在可视挡板330安装于测量段310时,可保证处于测量空间301内的液体只能通过与之连通的循环管路100流动。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倾斜测量结构320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测量斜面3210和第二测量斜面3220,上述第一测量斜面3210与上述第二测量斜面3220倾斜方向相反,上述第一测量斜面3210长度小于上述第二测量斜面3220的长度。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还包括:流量计70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且位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与上述循环泵200之间;第三控制阀80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且位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与上述循环泵200之间,上述第三控制阀800位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远离上述流量计700的一侧;第一传感器90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且位于上述循环泵200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之间;第二传感器100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且位于上述实验观测装置300与上述第三控制阀800之间;缓冲回收组件110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且位于上述第三控制阀800与上述循环泵200之间。
示例性的,第一传感器900、第二传感器1000可选用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缓冲回收组件1100包括:第一缓冲回收机构111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第二缓冲回收机构1120,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其中,上述第一缓冲回收机构1110与上述第二缓冲回收机构1120沿上述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上述循环管路100。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缓冲回收机构1110包括:第一箱体11110,形成有用于承载液体的顶部开口的第一缓冲空间11101;至少两个缓冲板11120,沿上述液体流动方向交错设置;过滤网11130,设置于上述缓冲板11120,用于过滤上述颗粒物料;第四控制阀11140,设置于上述第一箱体11110的底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二缓冲回收机构1120包括:第二箱体11210,内部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第二缓冲空间11201,上述第二缓冲空间11201与上述循环管路100的液体流入方向连通;第三箱体11220,内部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第三缓冲空间11202,上述第三箱体11220设置于上述第二缓冲空间11201内,上述第三缓冲空间11202与上述循环管路100的液体流出方向连通,其中,沿高度方向,上述第三箱体11220的开口低于上述第二箱体11210的开口;第五控制阀11230,设置于上述第三箱体11220的底部。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沿高度方向,上述循环管路100与上述第二箱体11210的连接处低于上述第三箱体11220的开口。
工作原理:
S1:首先将实验所需测量的试验贴片600规整地卡在第一测量斜面3210和第二测量倾斜面3220上,并安装上可视挡板330,用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好,关闭第一控制阀510和第二控制阀520。
S2:关闭第四控制阀1140和第五控制阀11230,将第一箱体11110、第二箱体11210和第三箱体11220中注满水。
S3:打开循环泵200,第三控制阀800全开,此时选择使用较小的流量将循环管路100内的空气排干净。
S4:待循环管路100内的空气排干净以后,再通过第三控制阀800缓缓增大流速直到可视化段出现空化现象,此时可以控制出口段的第三控制阀800来控制实验观测装置300的出口压力,并通过流量计700、第一传感器900、第二传感器1000来记录此时的流量、进出口压力,并根据空化数来调整实验观测装置300的入口流量和出口压力。
S5:判断空化程度可参考空化数公式,空化数公式为:
S6:式中,pin是入口压力,pout是出口压力,ρ是指水的密度,v是指入口来流速度,可根据实验所需的空化数调节循环泵200输出功率和第三控制阀800来调整实验观测装置300的流量和进出口压力。
S7:待空化现象稳定后,准备将贮沙器4003中的粒子注入实验观测装置300,从而到达空化-颗粒耦合磨蚀现象的测量。首先打开第二控制阀520,往贮沙器400中放置实验所需的粒子(可以是不同粒径的);在粒子放置完毕后,打开第一控制阀510,此时因为实验观测装置300入口处压力比贮沙器400中压力的高,水会逐渐漫上贮沙器400中;等待贮沙器400中的水完全没过粒子时,关闭第二控制阀520,此时贮沙器400中的压力与实验观测装置300相等,粒子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沉降到实验观测装置300中,并随着水流到达空化区域,示例性的,空化区域为测量空间301,此时通过第一控制阀510还可以控制粒子进入实验观测装置300的注入速度,随后粒子与空化云团相互作用,空化云团溃灭产生的射流带动粒子冲击实验观测装置300中试验贴片600表面,此时,可使用高速摄像机对实验中空化-颗粒相互作用效果进行记录,待空化-颗粒耦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可取出试样测量表面磨蚀情况,若只测量空化空蚀效果,可关第一控制阀510,待空化在试样表面作用一段时间后取出试样对其表面空蚀进行测量。
S8:实验进行时,第一箱体11110中设置的缓冲板11120可减缓第一箱体11110入口处水流速度,并且示例性的,在最接近第一箱体11110入口处的缓冲板11120上设置过滤网11130分离粒子和水,滤网11130连接有抽盒,使得水流中携带的粒子能自然沉降到抽盒中,从而将纯水和粒子分离并收集粒子以备下一次实验使用,纯水继续输送至第二缓冲回收机构1120内,而实验中的粒子则留在第一箱体11110中。
S9:第二缓冲回收机构1120的设计是由内外设置的第二箱体11210和第三箱体11220两层组成,其中第三箱体11220高度比第二箱体11210低2cm,内外层相互分离,水流从第一箱体11110通过循环管路100进入第二箱体11210,水流会被第三箱体11220壁阻挡,然后缓慢漫过第三箱体11220箱壁进入到第三箱体11220,使得第三箱体11220中的水达到静置的效果,此时循环泵200抽取的都是第三箱体11220中静置的水。
S10:待此实验结束后,关闭循环泵200,打开第四控制阀11140,将第一箱体11110中的粒子重新回收以备下次实验使用,取下可视挡板330,将试验贴片600取下观察。
设置循环泵200用于对循环管路100输水调节流量,通过第三控制阀800可调整出口压力,从而实现对实验观测装置300的空化现象进行调整;通过观察流量计700、第一传感器900和第二传感器1000,对实验观测装置300的实验现象实施数据监测,通过设置贮沙器400和压力控制组件500使得粒子能够均匀的进入实验观测装置300,并与实验观测装置300中的空蚀现象耦合对试验贴片600造成磨损;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回收机构1110可以将水和粒子彻底分开,将粒子回收使用,通过第二缓冲回收机构可实现减缓水流速度,在最后试验结束可以将实验观测装置300拆卸下来观察实验结果,研究空蚀对材料磨损的影响,沙和水均能重复实验,整个实验装置整洁高效简单实用,有利于节约实验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循环管路,用于承载通过循环泵驱动的液体,所述驱动泵驱动所述液体沿所述循环管路流动;
实验观测装置,连通于所述循环管路;
贮沙器,连接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所述贮沙器用于承载颗粒物料;
压力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贮沙器,用于调节所述贮沙器与所述循环管路之间的压强;
其中,在所述贮沙器内的压力小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的所述液体进入所述贮沙器内;在存储有所述液体和所述颗粒物料的所述贮沙器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处于所述贮沙器内的所述颗粒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至所述实验观测装置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贮沙器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贮沙器是否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的连通;
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贮沙器远离所述实验观测装置的一端,用于控制所述贮沙器是否与外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包括:
测量段,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的测量空间;
倾斜测量结构,沿所述液体流动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测量空间,所述倾斜测量结构用于放置试验贴片;
所述贮沙器与所述测量段的连通点位于所述倾斜测量段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空间形成于所述测量段的表面;
所述实验观测装置还包括:
可视挡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测量段,用于封闭所述测量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测量结构至少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测量斜面和第二测量斜面,所述第一测量斜面与所述第二测量斜面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测量斜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测量斜面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计,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且位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与所述循环泵之间;
第三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且位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与所述循环泵之间,所述第三控制阀位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远离所述流量计的一侧;
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且位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之间;
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且位于所述实验观测装置与所述第三控制阀之间;
缓冲回收组件,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且位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循环泵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回收组件包括:
第一缓冲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
第二缓冲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回收机构与所述第二缓冲回收机构沿所述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回收机构包括:
第一箱体,形成有用于承载液体的顶部开口的第一缓冲空间;
至少两个缓冲板,沿所述液体流动方向交错设置;
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缓冲板,用于过滤所述颗粒物料;
第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回收机构包括:
第二箱体,内部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第二缓冲空间,所述第二缓冲空间与所述循环管路的液体流入方向连通;
第三箱体,内部形成有顶部开口的第三缓冲空间,所述第三箱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空间内,所述第三缓冲空间与所述循环管路的液体流出方向连通,其中,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三箱体的开口低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开口;
第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箱体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高度方向,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处低于所述第三箱体的开口。
CN202310948584.4A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Pending CN116952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8584.4A CN116952822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8584.4A CN116952822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2822A true CN116952822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5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8584.4A Pending CN116952822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28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3363A1 (en) System for Cleaning an Oil Tank and Method of Cleaning an Oil Tank
RU2654889C1 (ru)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митации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ой смеси и динам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ссов в стволе газовой скважины
CN104504970B (zh) 一种基于压力控制的小型空化实验装置
CN108507893B (zh) 冲蚀装置以及试样冲蚀磨损速率测量设备
EA024584B1 (ru) Система сжатия газа
WO1988003065A1 (en) An apparatus for flushing small-diameter hydraulic pipe systems and the like
CN208949971U (zh) 一种回灌井的回灌装置
CN112228032A (zh) 一种可视化智能支撑剂脉冲注入的铺砂实验装置及方法
US20100193414A1 (en) Particle collector for a dynamic cyclone, and systems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030202418A1 (en) Ceme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16952822A (zh) 一种空化空蚀及含固空化磨蚀可视化实验装置
JP2014227671A (ja) 土砂等堆積物吸引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装置
CN207923594U (zh) 冲蚀装置以及试样冲蚀磨损速率测量设备
RU193259U1 (ru) Фильтр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RU2687690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фильтров скважинных насосных установок
RU2338096C1 (ru) Стенд для ускоренных ресурс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струй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RU235492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разрушения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струйной кавитацией
CN111502567B (zh) 一种含砂地热井井下旋流排砂实验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KR20210030716A (ko) 플러싱 장치
RU2788100C1 (ru) Способ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гид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скважинных фильтров
CN118090496A (zh) 一种测量含杂质天然气流对盲三通冲蚀影响的装置及方法
CN215610632U (zh) 一种适用于粒子钻井输送系统的物料罐粒子防沉淀装置
RU2775583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гид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скважинных фильтров
CN209784101U (zh) 一种筛管过滤介质冲蚀实验装置
CN216297016U (zh) 一种深基坑土砂泵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