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5502A -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5502A
CN116945502A CN202311096971.6A CN202311096971A CN116945502A CN 116945502 A CN116945502 A CN 116945502A CN 202311096971 A CN202311096971 A CN 202311096971A CN 116945502 A CN116945502 A CN 116945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lock
core block
rearview mirro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69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碧辉
华宏伟
梅斌斌
陈世雨
李世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yuan Mould &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yuan Mould &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yuan Mould &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yuan Mould &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69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5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5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5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29C45/332Mountings or guides therefor; Driv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6Moulds having means for locating or centering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6Moulds having means for locating or centering cores
    • B29C2045/363Moulds having means for locating or centering cores using a movable core or core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12/00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包括定模、定型芯、第一动型芯、第二动型芯和脱模机构;定型芯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非拐角区;第一动型芯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拐角区;第二动型芯滑动安装于第一动型芯并相互配合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卡扣;当进行脱模时,脱模机构先驱使第二动型芯对卡扣进行脱模的同时对第一动型芯进行解锁;随后驱使第一动型芯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脱模机构分别与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通过联动结构进行配合,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进行分步脱模,从而在降低驱动源使用数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模具的脱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后视镜壳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后视镜壳体100除底部外的边缘均设置有向内侧中心弯折的连接边110;其中,位于上部边缘的连接边110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卡扣120。同时,后视镜壳体100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拐角区130,拐角区130整体呈锐角结构。
从而在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脱模时,根据卡扣120的成型结构,卡扣120需要进行分步脱模,并且在卡扣120进行分步脱模时,用于成型卡扣120的型芯脱模方向与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100内腔的型芯的脱模方向不同,因此二者之间需要进行先后脱模。同时,受到拐角区130的结构以及连接边110的影响,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100内腔的型芯也需要进行先后的分步脱模。
对于上述的脱模过程,传统的模具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驱动源。由于模具的安装空间有限,大量的驱动源不方便进行安装;同时多个驱动源需要使用到复杂的控制系统,这不仅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还会导致模具故障率的增加。因此,现在急需对现有的模具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故障率和成本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包括定模、定型芯、第一动型芯、第二动型芯和脱模机构;所述定型芯固定于所述定模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非拐角区;所述第一动型芯滑动安装于所述定模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拐角区;所述第二动型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动型芯并相互配合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卡扣;所述脱模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型芯和所述第二动型芯进行配合;当进行后视镜壳体的成型时,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对所述第一动型芯进行配合锁定;当进行脱模时,脱模包括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其中,第一过程: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沿所述第一动型芯向卡扣的扣合方向进行滑动,进而对卡扣进行脱模的同时对所述第一动型芯进行解锁;第二过程:所述脱模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动型芯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型芯包括由上至下的多个型芯块;当进行成型时,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倾斜贯穿各所述型芯块以进行锁定,且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和最上方的所述型芯块配合以用于成型卡扣;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向卡扣的扣合方向倾斜滑动以解除锁定并进行脱模,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动型芯保持静止;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型芯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型芯块、第二型芯块和第三型芯块;所述第二型芯块适于和所述脱模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型芯块上均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三型芯块上设置有穿槽;当进行成型时,所述第一型芯块、所述第二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相互收拢,以使得所述第二动型芯依次穿过所述穿槽和所述穿孔对所述第一动型芯进行锁定;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脱离对所述第一型芯块的锁定;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型芯块以带动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此过程中,所述第二动型芯与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型芯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牵引块和第一牵引槽;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一牵引槽的延伸方向均倾斜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所述第一型芯块与所述定模之间通过第一导向结构进行配合;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第二型芯块适于通过所述第一牵引槽和所述第一牵引块的配合以驱使所述第一型芯块沿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直至所述第一型芯块沿所述第二型芯块脱模方向的投影与后视镜壳体不干涉;随后所述第一型芯块脱离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并随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槽和所述第一牵引槽在水平面的投影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牵引槽和所述第一牵引槽在竖直面的投影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存在夹角;进而在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第一型芯块适于同时通过水平和竖直移动以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
优选的,所述第三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型芯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牵引块和第二牵引槽;所述第二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槽的延伸方向均倾斜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所述第三型芯块与所述定模之间通过第二导向结构进行配合;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第二型芯块适于通过所述第二牵引槽和所述第二牵引块的配合以驱使所述第三型芯块沿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直至所述第三型芯块沿所述第二型芯块脱模方向的投影与后视镜壳体不干涉;随后所述第三型芯块脱离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并随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的导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定模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的夹角取值为70°~110°;所述导向槽包括两个导向面,其中一个导向面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导向面的长度;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导向块适于和长度较短的所述导向面进行相抵滑动以驱使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直至所述导向块与长度较短的所述导向面脱离;当进行复位时,所述导向块适于和长度较长的所述导向面进行相抵滑动以驱使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向所述第二型芯块进行收拢。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均与所述第二型芯块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当在第二过程中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均完成向后视镜壳体内侧中心的靠拢时,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均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型芯块进行弹性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脱模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板和滑动座;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定模;所述滑动座沿后视镜壳体的开口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定模,所述第二型芯块与所述滑动座固定;所述第二动型芯倾斜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驱动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动座上设置的第二滑槽内,分别与所述滑动座通过弹簧进行弹性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动型芯进行配合连接;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形变状态;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驱动板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二滑槽进行滑动,此过程中,所述滑动座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保持静止,进而所述驱动板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进行倾斜滑动以进行解锁和脱模;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驱动板通过与所述第二滑槽的相抵以带动所述第二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动型芯同步沿后视镜壳体的开口方向进行滑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适于先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随后与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脱离后视镜壳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沿卡扣的扣合方向水平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第三牵引槽,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通过下端的第三牵引块与所述第三牵引槽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块进行配合连接;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驱动板适于带动所述滑块进行水平滑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三牵引槽和所述第三牵引块的相对滑动以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沿所述滑动座进行倾斜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进行脱模的过程中,通过脱模机构分别与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通过联动结构进行配合,进而使单一脱模机构的驱使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进行分步脱模,从而可以在降低驱动源使用数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模具的脱模效率。
(2)在进行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的结构设计时,通过将第二动型芯和第一动型芯之间进行联动设计,进而在进行产品的成型时,可以通过第二动型芯对第一动型芯进行锁定,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二动型芯对第一动型芯进行锁定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动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动型芯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型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型芯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型芯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三型芯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脱模机构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进行成型时拉板与滑块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进行成型时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进行第一过程时拉板与滑块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进行第一过程时第一动型芯和第二动型芯进行解锁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进行第二过程时第一动型芯和脱模机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一。
图19为本发明进行第二过程时第一动型芯和脱模机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后视镜壳体100、连接边110、卡扣120、拐角区130、定模200、导向座210、第一导向槽211、第一导向面2111、第二导向面2112、第二导向槽212、第三导向面2121、第四导向面2122、第一滑槽220、定型芯300、第一动型芯4、第一型芯块41、第一穿孔411、第一牵引槽412、第一导向块413、第一限位槽414、第二型芯块42、第二穿孔421、第一牵引块422、第二牵引槽423、第一限位块424、第二限位槽425、第三型芯块43、穿槽431、第二牵引块432、第二导向块433、第二限位块434、第二动型芯5、成型端51、第三牵引块52、脱模机构6、驱动装置61、驱动板62、拉板621、弹簧63、滑动座64、第二滑槽641、第三滑槽642、第四滑槽643、滑块65、第三牵引槽651、第四牵引槽652、第一牵引面6521、第二牵引面65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包括定模200、定型芯300、第一动型芯4、第二动型芯5和脱模机构6。定型芯300固定安装于定模200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100的非拐角区;第一动型芯4滑动安装于定模200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100的拐角区130;第二动型芯5滑动安装于第一动型芯4并相互配合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100的卡扣120。脱模机构6安装与定模200并分别与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进行配合。
当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第一动型芯4、第二动型芯5以及动型芯300相互收拢以形成型芯模组并与动模(未画出)上开设的成型槽进行配合以形成用于后视镜壳体100的型腔;然后通过向型腔内注入熔融的原料进行保压冷却后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后视镜壳体100。此过程中,第二动型芯5在与第一动型芯4配合以用于成型卡扣120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一动型芯4进行锁定,以保证在成型过程中第一动型芯4的结构稳定性。
当进行脱模时,脱模机构6可以带动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先后进行包括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的脱模过程。其中,第一过程:脱模机构6可以驱使第二动型芯5沿第一动型芯4向卡扣120的扣合方向进行滑动,进而第二动型芯5在对卡扣120进行脱模的同时还可以对第一动型芯4进行解除锁定;此过程中第一动型芯4保持静止。第二过程:脱模机构6驱使可以第一动型芯4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然后保持靠拢状态进行脱离。
相比较传统方式,本实施例中脱模机构6可以通过联动结构分别与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进行配合,进而在单一的脱模机构6的驱使下,可以分别带动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进行分步脱模,从而在降低驱动源使用数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模具的脱模效率。
由于采用了单一的驱动源,则第一动型芯4自身需要通过联动结构的连接才能够实现上述第二过程的分步脱模。因此,在进行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的结构设计时,通过将第二动型芯5和第一动型芯4之间也进行联动设计,进而在进行产品的成型时,可以通过第二动型芯5对第一动型芯4进行锁定,以确保第一动型芯4自身联动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卡扣120的扣合方向即为卡扣120顶端卡块的延伸方向,为了方便理解,可以用图2的点划线a来表示卡扣120的扣合方向。由于卡扣120的自身结构关系,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可以分别成型卡扣120的部分,从而在进行脱模时,需要将第一动型芯4和第二动型芯5进行分步脱模;并且,为了避免成型的卡扣120与第二动型芯5发生干涉,第二动型芯5的脱模方向必须平行于点划线a所处的竖直平面。
同理,由于连接边110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弯折;同时由于拐角区130的整体呈锐角,因此无法直接将整个成型的后视镜壳体100沿竖直或水平方向与型芯模组进行脱模。即后视镜壳体100想要完成脱模,需要先将与后视镜壳体100脱模方向产生干涉的第一动型芯4与成型的后视镜壳体100进行脱离,然后就可以直接将后视镜壳体100与定型芯300进行脱离以完成产品的脱模。
而对于第一动型芯4与后视镜壳体100的脱离,需要先将第一动型芯4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以使得第一动型芯4在脱模方向上与后视镜壳体100的投影不干涉后沿脱模方向将第一动型芯4与后视镜壳体100脱离。
应当知道的是,第一动型芯4的脱模方向一般为后视镜壳体100的开口方向;但后视镜壳体100的开口方向所对应的脱模移动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第一种,脱模方向可以平行于卡扣120的扣合方向。
第二种,脱模方向可以相切于连接边110的外侧。
对于上述的两种脱模移动方式均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对于第二种,可以有效的降低第一动型芯4在脱模时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的移动距离,所以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上述的第二种脱落移动方式,具体的脱模移动方向可以用图2中点划线b进行表示。
第一动型芯4的具体结构有多种,为了方便进行理解,下面可以通过其中一种结构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3至图5、图15和图17所示,第一动型芯4包括由上至下的多个型芯块。当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多个型芯块可以相互贴紧聚拢,然后第二动型芯5可以倾斜贯穿各型芯块以实现对第一动型芯4的锁定。此时第二动型芯5可以和最上方的型芯块配合以用于成型卡扣120。当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一过程时,脱模机构6可以驱使第二动型芯5向卡扣120的扣合方向(点划线a的延伸方向)进行倾斜滑动以解除对第一动型芯4的锁定并与成型后的卡扣120进行脱模。此过程中第一动型芯4始终保持静止,以第一动型芯4与第二动型芯5发生干涉。当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二过程时,脱模机构6可以驱使部分或全部的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然后通过沿点划线b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与后视镜壳体100的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动型芯4所包括的型芯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脱模方式自行进行确定。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通过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图15以及图17至图19所示,第一动型芯4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型芯块41、第二型芯块42和第三型芯块43。第二型芯块42可以和脱模机构6进行连接,第一型芯块41和第二型芯块42上均设置有穿孔,可以分别定义为第一穿孔411和第二穿孔421;第三型芯块43上设置有穿槽431。当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第一型芯块41、第二型芯块42和第三型芯块43可以相互收拢,以使得第一穿孔411、第二穿孔421以及穿槽431相对对齐以形成锁定通道。此时第二动型芯5可以锁定通道以实现对第一动型芯4进行锁定;并且,第二动型芯5顶端的成型端51可以和第一穿孔411进行配合以用于成型卡扣120。当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一过程时,由于第一动型芯4保持静止,即锁定通道保持稳定;进而脱模机构6可以驱使第二动型芯5沿锁定通道进行倾斜下滑至成型端51位于第二穿孔421内,从而实现对第一型芯块41的锁定解除。随后在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二过程时,脱模机构6可以驱使第二型芯块42和第二动型芯5同步沿后视镜壳体100的开口方向(点划线b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此过程中,第二动型芯5与第二型芯块42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同时第二型芯块42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同时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直至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沿第二型芯块42的脱模方向的投影与连接边110之间无干涉后,第一型芯块41、第三型芯块43可以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进行移动,直至整个第一动型芯4与后视镜壳体100脱离。
应当知道的是,第二型芯块42用于成型拐角区130的非边缘区域,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用于成型拐角区130的边缘区域。因此,在进行第一动型芯4的脱模时,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需要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
同时,第三型芯块43上设置的穿槽431为开放式结构,即第二动型芯5与穿槽431的配合只能够对第三型芯块43沿第二型芯块42脱模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而对第三型芯块43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不进行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在第二过程中进行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的联动结构有多种,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对其中一种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型芯块41和第二型芯块4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牵引块422和第一牵引槽412。第一牵引块422和第一牵引槽412的延伸方向均倾斜于第二型芯块42的脱模方向;且第一型芯块41与定模200之间通过第一导向结构进行配合。当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二过程时,第二型芯块42可以通过第一牵引槽412和第一牵引块422的配合以驱使第一型芯块41沿第一导向结构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直至第一型芯块41沿第二型芯块42脱模方向的投影与后视镜壳体100的连接边110不干涉;随后第一型芯块41脱离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并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进行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牵引块422和第一牵引槽412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第一牵引块422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第一牵引槽412设置于第一型芯块41;其二,第一牵引块422设置于第一型芯块41,第一牵引槽412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为了方便后续内容的描述,后续内容以第一牵引块422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第一牵引槽412设置于第一型芯块41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型芯块41的运动过程,如图6和图7所示,可以用点划线c来表示第一牵引块422和第一牵引槽412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延伸方向。则第一牵引块422和第一牵引槽412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芯块42的脱模方向(点划线b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α,夹角α的取值一般为10°~30°。如图8、图15和图17所示,可以用点划线e来表示第一牵引槽412和第一牵引槽412在竖直面的投影延伸方向。则第一牵引块422和第一牵引槽412在竖直平面上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夹角γ的取值一般为15°~45°。
在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二过程时,夹角α和夹角γ的作用原理相同,下面以夹角α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第二型芯块42沿脱模方向进行移动时,由于夹角α的存在,使得第二型芯块42可以对第一型芯块41产生拉力,该拉力可以分解为平行于点划线b的第一分力和垂直于点划线b的第二分力。若第一型芯块41没有第一导向结构的限制,则第一型芯块41将随通过第一分力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移动并与后视镜壳体100的连接边110产生干涉。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结构可以对第一分力进行限制抵消,使得第一型芯块41可以在第二分力的作用下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直至第一型芯块41与第一导向结构脱离后,第一型芯块41才会在第一分力的作用下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沿脱模方向进行移动。
应当知道的是,第一型芯块41可以成型拐角区130的两侧边缘;因此,在进行第一型芯块41的脱模时,第一型芯块41需要沿拐角区130的角线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即通过夹角α与第一导向结构的作用,可以驱使第一型芯块41水平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通过夹角γ与第一导向结构的作用,可以驱使第一型芯块41竖直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夹角α和夹角γ的协同,可以实现第一型芯块41沿拐角区130的角线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7、图8、图9图15和图17所示,第三型芯块43和第二型芯块42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牵引块432和第二牵引槽423。第二牵引块432和第二牵引槽423的延伸方向均倾斜于第二型芯块42的脱模方向;且第三型芯块43与定模200之间通过第二导向结构进行配合。当进行脱模过程的第二过程时,第二型芯块42可以通过第二牵引槽423和第二牵引块432的配合以驱使第三型芯块43沿第二导向结构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直至第三型芯块43沿第二型芯块42脱模方向的投影与后视镜壳体100不干涉;随后第三型芯块43可以脱离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并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进行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牵引块432和第二牵引槽423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第二牵引块432设置于第三型芯块43,第二牵引槽423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其二,第二牵引块432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第二牵引槽423设置于第三型芯块43。为了方便后续内容的描述,后续内容以第二牵引块432设置于第三型芯块43,第二牵引槽423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为例进行说明。
应当知道的是,第三型芯块43只用于成型拐角区130的下边缘区域;因此,在进行第二过程时,第三型芯块43只需在水平方向上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进行移动。
为了进一步的理解第一牵引块422的运动过程,如图7和图9所示,可以用点划线d来表示第二牵引块432和第二牵引槽423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延伸方向。则第二牵引块432和第二牵引槽423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芯块42的脱模方向(点划线b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β,夹角β的取值一般为10°~30°,夹角β的取值可以和夹角α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5、图6、图9、图10、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相同或相似,均包括设置于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的导向块,以及设置于定模200的导向槽。导向块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型芯块42的脱模方向的夹角取值为70°~110°。导向槽包括两个导向面,其中一个导向面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导向面的长度;当进行第二过程时,导向块可以和长度较短的导向面进行相抵滑动以驱使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直至导向块与长度较短的导向面脱离。当进行复位时,导向块可以和长度较长的导向面进行相抵滑动以驱使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向第二型芯块42进行收拢。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对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的,如图5、图6、图10、图18和图19所示,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型芯块41侧部的第一导向块413,以及设置于定模200的第一导向槽211。第一导向槽211包括长度较短的第一导向面2111和长度较长的第二导向面2112。当进行第二过程时,第一型芯块41在第二型芯块42的驱使下可以通过第一导向块413沿第一导向面2111进行相抵的滑动,直至第一导向块413与第一导向面2111脱离后,第一型芯块41可以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沿脱模方向进行移动。当需要重新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可以驱使第二型芯块42沿脱模方向的反向进行移动,直至第二型芯块42移动至成型所需的对应位置。此过程中,第一型芯块41可以先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移动,直至第一导向块413越过第一导向面2111与第二导向面2112相抵;随后,第一导向块413可以沿第二导向面2112向第一导向槽211的内侧进行相抵滑动,直至第一型芯块41位于成型所需的对应位置。
具体的,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三型芯块43侧部的第二导向块433,以及设置于定模200的第二导向槽212。第二导向槽212包括长度较短的第三导向面2121和长度较长的第四导向面2122。当进行第二过程时,第三型芯块43在第二型芯块42的驱使下可以通过第二导向块433沿第三导向面2121进行相抵的滑动,直至第二导向块433与第三导向面2121脱离后,第三型芯块43可以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沿脱模方向进行移动。当需要重新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可以驱使第二型芯块42沿脱模方向的反向进行移动,直至第二型芯块42移动至成型所需的对应位置。此过程中,第三型芯块43可以先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移动,直至第二导向块433越过第三导向面2121与第四导向面2122相抵;随后,第二导向块433可以沿第四导向面2122向第二导向槽212的内侧进行相抵滑动,直至第三型芯块43位于成型所需的对应位置。
为了方便进行第一导向槽211和第二导向槽212的加工,如图2和图10所示,可以将第一导向槽211和第二导向槽212设置于导向座210,然后将导向座210固定安装于定模200的设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均与第二型芯块42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在第二过程中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均完成向后视镜壳体100内侧中心的靠拢时,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均通过限位结构与第二型芯块42进行弹性限位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与第二型芯块42之间无限位结构。则在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完成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后随第二型芯块42同步进行滑动时,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可能由于惯性会沿第二型芯块42进行相对滑动,进而可能会造成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无法与对应的第一导向槽211和第二导向槽212进行配合以重新进行复位。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与第二型芯块42之间设置限位结构;从而在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完成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后,可以通过限位结构保持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相对于第二型芯块42的静止。
应该知道的是,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有多种,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通过其中一种结构进行说明。
具体的,如图6至图9所示,第一型芯块41和第二型芯块42之间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型芯块41下端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414,以及弹性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上端面的第一限位块424。第三型芯块43和第二型芯块42之间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型芯块42下侧面的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槽425,以及弹性设置于第三型芯块43上侧面的第二限位块434。
在第二过程中,当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3完成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时,第一限位块424可以在弹力作用下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414进行限位卡合。同时,第二限位块434也可以在弹力作用下与第二限位槽425进行限位卡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槽414和第二限位槽42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从而在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第一限位块424和第二限位块434可以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限位槽414和第二限位槽425进行弹性卡合,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成型时第一动型芯4的结构稳定性。
应当知道的是,脱模机构6的具体结构有多种,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可以对其中一种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11至图19所示,脱模机构6包括驱动装置61、驱动板62和滑动座64。驱动装置61固定安装于定模200,驱动装置61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常见的驱动装置61有直线电机、气缸和液压缸等。滑动座64沿后视镜壳体100的开口方向滑动安装于定模200上设置的第一滑槽220;第二型芯块42可以滑动座64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动型芯5倾斜滑动安装于滑动座64上设置的第四滑槽643;在进行后视镜壳体100的成型时,第四滑槽643可以和锁定通道相互对齐。驱动板62的第一端连接于驱动装置61的输出端,驱动板62的第二端位于滑动座64上设置的第二滑槽641内。驱动板62的第二端可以和滑动座64通过弹簧63进行弹性连接;同时,驱动板62的第二端还可以和第二动型芯5进行配合连接。弹簧63在整个脱模过程中始终处于形变状态。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如图14至图17所示,驱动板62在驱动装置61的驱使下沿第二滑槽641进行滑动。此过程中,由于弹簧63处于形变状态,则在驱动板62的滑动过程中,滑动座64可以通过弹簧63的弹力挤压下保持静止。进而驱动板62在滑动的过程中可以驱使第二动型芯5进行倾斜滑动以进行对第一动型芯4的解锁和对卡扣120的脱模。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如图18和图19所示,驱动板62通过与第二滑槽641的相抵以带动第二型芯块42和第二动型芯5同步沿后视镜壳体100的开口方向进行滑动。此过程中第一型芯块41和第三型芯块42可以先向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中心靠拢,随后与第二型芯块42同步脱离后视镜壳体100的内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二动型芯5的脱模方向与第一动型芯4的脱模方向不同;因此,若直接通过驱动板62与第二动型芯5进行配合连接,将导致驱动板62的结构较为复杂,不方便进行加工。
为了方便驱动板62与第二动型芯5进行配合,本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17所示,脱模机构6还包括滑块65。滑块65沿卡扣120的扣合方向水平滑动安装于滑动座64上的第三滑槽642;第三滑槽642分别连通第二滑槽641和第四滑槽643。则第二动型芯5可以通过下端的第三牵引块52与滑块65一端倾斜设置的第三牵引槽651进行滑动配合;同时,驱动板62可以通过前端的拉板621与滑块65上设置的第四牵引槽652进行配合连接。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驱动板62可以通过拉板621沿第四牵引槽652的相抵滑动以驱使滑块65沿第三滑槽642进行水平滑动,进而滑块65可以通过第三牵引槽651和第三牵引块52的相对滑动以驱使第二动型芯5沿第四滑槽643进行倾斜滑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动型芯4解除锁定并与卡扣120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牵引槽652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滑块65的滑动方向;则第四牵引槽652与拉板621的配合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的两种。
配合方式一:如图13、图14、图16、图18和图19所示,第四牵引槽652包括长度较短的第一牵引面6521和长度较长的第二牵引面6522。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拉板621可以沿第一牵引面6521进行相抵滑动,直至拉板621与第一牵引面6521脱离。随后,在进行第二过程时,驱动板62可以继续沿脱模方向带动拉板621越过第四牵引槽652进行移动直至与第二滑槽641进行相抵以带动滑动座64同步进行滑动。
在进行重新复位时,由于弹簧63的弹力较大,驱动板62可以保持拉板621与第四牵引槽652的脱离以驱使滑动座64沿第一滑槽220进行复位滑动,直至第一型芯块41、第二型芯块42和第三型芯块43相互收拢。此时,拉板621正好可以越过第一牵引面6521与第二牵引面6522相抵;随后,驱动板62可以沿第二滑槽641进行驱使弹簧63发生形变的滑动以带动拉板621沿第二牵引面6522进行相抵滑动,进而可以驱使滑块65带动第二动型芯5进行复位并对第一动型芯4进行锁定。
配合方式二:第四牵引槽652的长度足够长;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拉板621可以沿第四牵引槽652进行滑动以驱使滑块65带动第二动型芯5进行解锁运动。当第一过程结束时,驱动板62正好相抵于第二滑槽641;随后,在进行第二过程时,驱动板62可以继续沿脱模方向带动拉板621以带动滑块65与滑动座64同步进行滑动。
在进行重新复位时,由于弹簧63的弹力较大,驱动板62可以驱使滑动座64和滑块65保持相对静止的沿第一滑槽220进行复位滑动,直至第一型芯块41、第二型芯块42和第三型芯块43相互收拢。随后,驱动板62可以沿第二滑槽641进行驱使弹簧63发生形变的滑动;此过程中,拉板621可以通过和第四牵引槽652的滑动配合以驱使滑块65带动第二动型芯5进行复位并对第一动型芯4进行锁定。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
第一动型芯;所述第一动型芯滑动安装于所述定模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拐角区;
第二动型芯;所述第二动型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动型芯并相互配合以用于成型后视镜壳体的卡扣;以及
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型芯和所述第二动型芯进行配合;
当进行后视镜壳体的成型时,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对所述第一动型芯进行配合锁定;
脱模过程包括:第一过程,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沿所述第一动型芯向卡扣的扣合方向进行滑动,进而对卡扣进行脱模的同时对所述第一动型芯进行解锁;
第二过程:所述脱模机构驱使所述第一动型芯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型芯包括由上至下的多个型芯块;
当进行成型时,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倾斜贯穿各所述型芯块以进行锁定,且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和最上方的所述型芯块配合以用于成型卡扣;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向卡扣的扣合方向倾斜滑动以解除锁定并进行脱模,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动型芯保持静止;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型芯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型芯块、第二型芯块和第三型芯块;所述第二型芯块适于和所述脱模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型芯块上均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三型芯块上设置有穿槽;
当进行成型时,所述第一型芯块、所述第二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相互收拢,以使得所述第二动型芯依次穿过所述穿槽和所述穿孔对所述第一动型芯进行锁定;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脱离对所述第一型芯块的锁定;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脱模机构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型芯块以带动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并进行脱离,此过程中,所述第二动型芯与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型芯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牵引块和第一牵引槽;所述第一牵引块和所述第一牵引槽的延伸方向均倾斜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所述第一型芯块与所述定模之间通过第一导向结构进行配合;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第二型芯块适于通过所述第一牵引槽和所述第一牵引块的配合以驱使所述第一型芯块沿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直至所述第一型芯块沿所述第二型芯块脱模方向的投影与后视镜壳体不干涉;随后所述第一型芯块脱离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并随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进行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槽和所述第一牵引槽在水平面的投影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存在夹角;所述第一牵引槽和所述第一牵引槽在竖直面的投影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存在夹角;进而在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第一型芯块适于同时通过水平和竖直移动以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型芯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二牵引块和第二牵引槽;所述第二牵引块和所述第二牵引槽的延伸方向均倾斜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所述第三型芯块与所述定模之间通过第二导向结构进行配合;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第二型芯块适于通过所述第二牵引槽和所述第二牵引块的配合以驱使所述第三型芯块沿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进行靠拢,直至所述第三型芯块沿所述第二型芯块脱模方向的投影与后视镜壳体不干涉;随后所述第三型芯块脱离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并随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进行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的导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定模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和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型芯块的脱模方向的夹角取值为70°~110°;
所述导向槽包括两个导向面,其中一个导向面的长度大于另一个导向面的长度;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导向块适于和长度较短的所述导向面进行相抵滑动以驱使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直至所述导向块与长度较短的所述导向面脱离;
当进行复位时,所述导向块适于和长度较长的所述导向面进行相抵滑动以驱使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向所述第二型芯块进行收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均与所述第二型芯块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当在第二过程中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均完成向后视镜壳体内侧中心的靠拢时,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均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型芯块进行弹性限位配合。
9.如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驱动装置、驱动板和滑动座;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定模;所述滑动座沿后视镜壳体的开口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定模,所述第二型芯块与所述滑动座固定;所述第二动型芯倾斜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驱动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动座上设置的第二滑槽内,分别与所述滑动座通过弹簧进行弹性连接,以及与所述第二动型芯进行配合连接;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形变状态;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驱动板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二滑槽进行滑动,此过程中,所述滑动座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下保持静止,进而所述驱动板适于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进行倾斜滑动以进行解锁和脱模;
当进行第二过程时,所述驱动板通过与所述第二滑槽的相抵以带动所述第二型芯块和所述第二动型芯同步沿后视镜壳体的开口方向进行滑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型芯块和所述第三型芯块适于先向后视镜壳体的内侧中心靠拢,随后与所述第二型芯块同步脱离后视镜壳体的内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沿卡扣的扣合方向水平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第三牵引槽,所述第二动型芯适于通过下端的第三牵引块与所述第三牵引槽进行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滑块进行配合连接;
当进行第一过程时,所述驱动板适于带动所述滑块进行水平滑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三牵引槽和所述第三牵引块的相对滑动以驱使所述第二动型芯沿所述滑动座进行倾斜滑动。
CN202311096971.6A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Pending CN116945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6971.6A CN116945502A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6971.6A CN116945502A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5502A true CN116945502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4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6971.6A Pending CN116945502A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55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11924A1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CN116945502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模具
CN211138009U (zh) 一种滑块斜顶脱模机构
JPWO2020174615A1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成形用金型及び成形品
CN115230095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壳体的成型模具
CN21699293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滑块内置斜顶机构
JP2001225367A (ja) 射出成形装置
CN211467332U (zh) 一种保险杠模具
CN108858914B (zh) 一种延时滑块组件
CN220841248U (zh) 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
CN215921182U (zh) 一种用于将保险杠的倒扣位拉出的脱扣结构及模具
CN219855789U (zh) 一种汽车空调蒸发器下壳体模具
CN220075436U (zh) 汽车副驾上盖板注塑模具
CN21880341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的脱模结构
CN210552819U (zh) 一种滑块带侧向抽芯的复合脱模结构
CN214448073U (zh) 一种具有顺序开合模控制机构的模具
CN211616441U (zh) 模具行位结构及合模机构
CN217073209U (zh) 一种二级开模脱出倒扣的注塑模具
CN112297367B (zh) 一种滑块内隧道换向抽芯结构
CN116653177A (zh) 一种多开模动作顺序可控的模具及方法
CN113977875B (zh) 脱模结构和模具装置
CN210791910U (zh) 一种侧抽芯连带反锁装置及注塑系统
CN109291378B (zh) 一种汽车门板支架模具的脱钩机构
CN118205176A (zh) 一种手套箱盖板成型模具
CN115609852A (zh) 一种双色包胶产品的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