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1133A - 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1133A
CN116941133A CN202280017446.8A CN202280017446A CN116941133A CN 116941133 A CN116941133 A CN 116941133A CN 202280017446 A CN202280017446 A CN 202280017446A CN 116941133 A CN116941133 A CN 116941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late
radiation electrode
radiation
antenna devic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4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村良
伊泽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41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1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08Means for collapsing antennas or parts thereof
    • H01Q1/085Flexible aerials; Whip aerials with a resilient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9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in bluetooth or WI-FI devices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天线装置(1)包括:接地电极板(2);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其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第2辐射电极板(4),其位于接地电极板(2)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第2供电线(L2),其不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连接,而是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以及接地线(L3),其不是将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天线装置的高带宽多频带天线。专利文献1的天线包括:接地贴片构件;附加贴片构件,其以与接地贴片构件大致平行且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利用辐射元件电连接;以及馈线,其与附加贴片构件电容耦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138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天线是立体构造,因此天线自身的设置所需要的空间(体积)较大。而且,根据在天线中使用的频率,存在天线的尺寸进一步大型化的情况。因此,在使用专利文献1的天线的情况下,难以在设备的壳体内确保其他天线用的空间,结果存在无法设置多个天线的情况。
本公开提供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的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案的天线装置包括:接地电极板;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其与接地电极板相对;第2辐射电极板,其位于接地电极板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之间;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连接;第2供电线,其不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连接,而是与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以及接地线,其不是将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与接地电极板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与接地电极板连接。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在从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的内侧。
本公开的一方案的天线单元包括: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第2辐射电极板,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相对;第1供电部,其用于将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连接;第2供电部,其用于将第2供电线与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以及接地部,其用于使第2辐射电极板接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在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与第2辐射电极板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的内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天线装置的第2基板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天线装置的频率特性的图表。
图6是图1的天线装置的隔离特性的图表。
图7是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说明图7的天线装置的谐振频率的变化的图表。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C-C线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4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5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对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而言,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就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之比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比。另外,各要素的尺寸比率不限于附图所图示的比率。
[1.实施方式]
[1.1实施方式1]
[1.1.1概要]
图1~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1。特别是,图1是天线装置1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是天线装置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如图1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接地电极板2;1个以上(在图示例中是3个)的第1辐射电极板3,其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以及第2辐射电极板4,其位于接地电极板2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1个以上(在图示例中是3个)的第1供电线L1,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以及第2供电线L2,其不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连接,而是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如图3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接地线L3,该接地线L3不是将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
如图3所示,在天线装置1中,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借助接地线L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PIFA)。另一方面,1个以上(在图示例中是3个)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相对。接地线L3不是将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由此,针对1个以上(在图示例中3个)的第1辐射电极板3,第2辐射电极板4作为接地件发挥功能。因而,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平面天线(例如,贴片天线)。也就是说,在天线装置1中,板状倒F型天线和平面天线共用第2辐射电极板4。换言之,第2辐射电极板4兼用作板状倒F型天线的辐射电极板和平面天线的接地电极板。
在天线装置1中,使用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的第2辐射电极板4而构成平面天线。并且,与第2辐射电极板4一起构成平面天线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由此,能够在不增大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尺寸(平面尺寸)的前提下设置平面天线。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板状倒F型天线和平面天线)。
[1.1.2细节]
以下,参照附图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
如图1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接地电极板2、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及第2辐射电极板4。接地电极板2、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及第2辐射电极板4用于无线的发送或接收。
如图1~图3所示,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第2辐射电极板4位于接地电极板2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换言之,接地电极板2和3个第1辐射电极板3相对于第2辐射电极板4而言位于彼此相反侧。
第1辐射电极板3分别与第2辐射电极板4一起构成平面天线。如图1~图3所示,各第1辐射电极板3是板状的电极。各第1辐射电极板3例如为矩形状。第1辐射电极板3的形状根据使用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的无线通信的频段而被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辐射电极板3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
第2辐射电极板4与各个第1辐射电极板3一起构成平面天线。而且,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一起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第2辐射电极板4是板状的电极。第2辐射电极板4的形状根据使用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无线通信的频段而被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辐射电极板4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
如图3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3个第1供电线L1,其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以及第2供电线L2,其不与3个第1供电线L1连接,而是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而且,天线装置1包括接地线L3,该接地线L3不是将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3个第1供电线L1和第2供电线L2例如与外部电路连接。
如图1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供接地电极板2配置的第1基板5和供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的第2基板6。如图3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相互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是为了第1基板5与第2基板6的电连接而设置的,细节见后述。
在天线装置1中,供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的第2基板6和第2连接器72构成天线单元10。将天线单元10与配置有接地电极板2的第1基板5连接,从而获得天线装置1。也就是说,将天线单元10的第2连接器72与配置于第1基板5的第1连接器71连接而将天线单元10与第1基板5连接,从而构成天线装置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1基板5配置有接地电极板2和第1连接器71。第1基板5为矩形状。如图3所示,在第1基板5的厚度方向的一面(图3中的上表面,以下,称为主面)配置有接地电极板2和第1连接器71。
接地电极板2是板状的电极。接地电极板2的电位在使用天线装置1时设置为接地电位。接地电极板2例如与外部电路的接地件连接。接地电极板2例如覆盖第1基板5的主面的除了供第1连接器71配置的部分之外的整体。
如图3所示,第2基板6以与第1基板5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2基板6配置有3个第1辐射电极板3、第2辐射电极板4以及第2连接器72。如图3所示,3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于第2基板6的与第1基板5相反的那一侧的面(图3中的上表面)。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于第2基板6的第1基板5侧的面(图3中的下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第2基板6具有电极配置部61、连接器配置部62以及连结部63。
在电极配置部61配置有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更详细而言,3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于电极配置部61的与第1基板5相反的那一侧的第1面61a(图3中的上表面)。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于电极配置部61的第1基板5侧的第2面61b(图3中的下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极配置部61在俯视时为L字型。电极配置部61具有第1部位611和第2部位612。第1部位611为矩形状。在第1部位611配置有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在第2部位612配置有1个第1辐射电极板3。
如图2所示,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在第1部位611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第2部位612在与配置于第1部位611的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从第1部位611突出。更详细而言,第2部位612在第1部位611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的第1端处从第1部位611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第1端侧突出。第2部位612为矩形状。
如图2所示,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呈L字形排列的方式配置于电极配置部61的第1面61a。这样,在天线装置1中,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在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正交且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例如,第1部位611的长度方向)和第2方向(例如,第1部位611的宽度方向)上分别排列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进行接收角度(AoA)的检测。
图4是天线装置1的第2基板6的仰视图。如图4所示,第2辐射电极板4以覆盖电极配置部61的第2面61b的整体的方式配置。因此,如图4所示,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
在连接器配置部62配置有第2连接器72。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配置部62在配置于第1部位611的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排列的方向上与第2部位612排列。而且,连接器配置部62在第1部位611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的第1端处与第1部位611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第2端侧相对。连接器配置部62为矩形板状。
连结部63将电极配置部61与连接器配置部62连结。如图1和图2所示,连结部63将连接器配置部62与第1部位611连结。连结部63为纵长状。连结部63具有挠性。通过连结部63具有挠性,使得第2连接器72相对于第1连接器71的连接变得容易,另外,能够吸收尺寸误差而将第2连接器72与第1连接器71可靠地连接。
第1连接器71配置于第1基板5,且与3个第1供电线L1和接地线L3连接。第2连接器72配置于第2基板6,且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例如,第2连接器72借助图1和图2所示的供电配线L11而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分别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连接器71与第2连接器72连接,从而将3个第1供电线L1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将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接器72构成用于将3个第1供电线L1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的第1供电部和用于将接地件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的接地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部用于通过将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而使第2辐射电极板4接地。
如图3所示,天线装置1包括保护接地电极板2的保护膜20和保护第2辐射电极板4的保护膜40。此外,在图1和图2中,仅为了容易理解附图的记载而省略保护膜20、40的图示。
保护膜20配置于接地电极板2的与第1基板5相反的那一侧的面。保护膜20整体地覆盖接地电极板2。保护膜20具有电绝缘性。
保护膜40配置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与第2基板6相反的那一侧的面。保护膜40整体地覆盖第2辐射电极板4。保护膜40具有电绝缘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保护膜40具有使第2辐射电极板4局部地暴露的开口40a。第2辐射电极板4中的从开口40a暴露的部位构成用于将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的第2供电部4a。第2供电部4a是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供电线L2是导线性的引线。如图3所示,使第2供电线L2的一端经由开口40a而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第2供电部4a接触,从而将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第2供电部4a规定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一起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供电点。如上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第2供电部4a的位置被设定为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中的谐振变得容易。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第2供电部4a(即,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和第2辐射电极板4的端部41之间的距离d根据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而被设定。在此,端部41是第2辐射电极板4的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同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连接器72)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在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中有2.4GHz附近的频段(例如,2.4GHz~2.5GHz)和5GHz附近的频段(例如,5.15GHz~5.8GHz)。距离d例如是与5GHz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也就是说,可以是,距离d是与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段中的最高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根据该结构,能够改善针对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率中的最高的频率的特性。
[1.1.3评价]
如上所述,天线装置1包括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例如,贴片天线)和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PIFA)这两种天线。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用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用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
图5是天线装置1的频率特性的图表。通过S参数来评价频率特性。G1是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的输入输出间的S参数的图表。G2是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输入输出间的S参数的图表。根据图5可以明确得知,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和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具有在不同的频段中谐振的特性。
图6是天线装置1的隔离特性的图表。隔离特性是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与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之间的S参数的图表。根据图6可以明确得知,还能够充分地确保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与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1.1.4效果等]
以上所述的天线装置1包括:接地电极板2;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其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第2辐射电极板4,其位于接地电极板2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第2供电线L2,其不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连接,而是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以及接地线L3,其不是将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天线装置1包括:第1基板5,其供接地电极板2配置;以及第2基板6,其以与第1基板5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供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在天线装置1中,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于第2基板6的与第1基板5相反的那一侧的面。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于第2基板6的第1基板5侧的面。根据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天线装置1包括相互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第1连接器71配置于第1基板5,且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和接地线L3连接。第2连接器72配置于第2基板6,且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根据该结构,将第1连接器71与第2连接器72连接,从而将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将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因而,天线装置1的组装变得容易。
在天线装置1中,第2基板6具有:电极配置部61,其供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连接器配置部62,其供第2连接器72配置;以及挠性的连结部63,其将电极配置部61与连接器配置部62连结。根据该结构,天线装置1的组装变得容易。
在天线装置1中,电极配置部61包含:第1部位611,其供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以及第2部位612,其在与配置于第1部位611的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第1部位611突出,供至少1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连接器配置部62在与配置于第1部位611的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排列的方向上与第2部位612排列。连结部63将连接器配置部62与第1部位611连结。根据该结构,即使设置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也能够减小第2基板6的尺寸。
在天线装置1中,第2辐射电极板4具有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同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连接器72)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41。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和端部41之间的距离d是与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段中的最高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根据该结构,能够改善针对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率中的最高的频率的特性。
在天线装置1中,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以在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正交且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排列两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的方式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进行接收角度的检测。
在天线装置1中,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包含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呈L字形排列的3个第1辐射电极板3。根据该结构,即使能够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进行接收角度的检测,也能够谋求小型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天线装置1中,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第2辐射电极板4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和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这两者。
以上所述的天线单元10包括: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第2辐射电极板4,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相对;第1供电部(第2连接器72),其用于将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第2供电部4a,其用于将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以及接地部(第2连接器72),其用于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件连接。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1.2实施方式2]
图7和图8表示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1A的结构例。图7是天线装置1A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B-B线剖视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天线装置1A在包括突出部21这一点上与天线装置1不同。
突出部21是为了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板状倒F型天线)的谐振频率而设置的。突出部21从接地电极板2向第2辐射电极板4侧延伸。突出部21具有导电性。突出部21沿着第2基板6的第1部位611的长度方向延伸。突出部21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且与接地电极板2同样地设定为接地电位。特别是,突出部21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同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连接器72)相反的那一侧。在第2辐射电极板4中,相对于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与第2连接器72相反的那一侧的部分是有助于谐振的部分,由于突出部21的存在,第2辐射电极板4中的有助于谐振的部分与接地电极板2的耦合的程度(电容)变化。例如,通过增高突出部21,使得第2辐射电极板4中的有助于谐振的部分与接地电极板2的耦合变强(电容变大),能够降低谐振频率。通过调整突出部21的高度,能够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的谐振频率。
图9是说明天线装置1A的谐振频率的变化的图表。在图9中,G3表示不包括突出部21的天线装置1的频率特性(S参数),G4表示包括突出部21的天线装置1A的频率特性(S参数)。根据G3、G4可以明显看出,在2.4GHz附近和5GHz附近,峰值的位置变化。因而,可知:通过设置突出部21,能够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板状倒F型天线)的谐振频率。
在设置突出部21时,使突出部21从接地电极板2突出,但第2辐射电极板4自身没有任何变更。也就是说,第2辐射电极板4的尺寸不变。这意味着从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天线观察到的接地状态没有变化。因此,即使设置突出部21,也不对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的频率特性造成影响。
如以上所述,天线装置1A包括从接地电极板2向第2辐射电极板4侧延伸的突出部21。根据该结构,利用突出部21,能够在不对由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天线的频率特性造成影响的前提下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的谐振频率。
在天线装置1A中,突出部21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同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连接器72)相反的那一侧。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大利用突出部21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的频率特性的效果。
[1.3实施方式3]
图10和图11表示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1B的结构例。图10是天线装置1B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C-C线剖视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天线装置1B在第2供电线L2的结构上与天线装置1不同。更详细而言,在天线装置1中,第2供电线L2是相对于第2辐射电极板4独立的导电性的引线,但在天线装置1B中,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续一体。也就是说,在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之间没有接缝,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成为一个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供电线L2是弯折构成第2辐射电极板4的板材的局部4b而形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2基板6包括开口6a。开口6a例如为矩形状。开口6a例如在第2基板6的电极配置部61的第1部位611处位于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在将构成第2辐射电极板4的板材配置于第2基板6的电极配置部61之后,利用第2基板6的开口6a而弯折板材的局部4b,从而能够形成第2供电线L2。这样,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续一体地形成。因而,能够容易地形成第2供电线L2。
如以上所述,在天线装置1B中,第2供电线L2是弯折构成第2辐射电极板4的板材的局部4b而形成的。根据该结构,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1.4实施方式4]
图12和图13表示实施方式4的天线装置1C的结构例。图12是天线装置1C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D-D线剖视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天线装置1C在包括第3辐射电极板8这一点上与天线装置1不同。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3辐射电极板8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是配置于第2基板6的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中的配置于第2基板6的第2部位612的第1辐射电极板3。
如图13所示,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借助第2接地线L5而与第2基板6连接。第2接地线L5例如由第2基板6的贯通孔配线等构成。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借助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而与第1供电线L1连接。
如图13所示,第3辐射电极板8以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3辐射电极板8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之间配置有第3基板91。由此,第3辐射电极板8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隔着第3基板91而彼此相对。第3辐射电极板8借助供电配线L6而与第2连接器72连接。供电配线L6例如由第2基板6的配线图案和第3基板91的贯通孔配线等构成。第3辐射电极板8的尺寸比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尺寸小。第3辐射电极板8利用于比使用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无线通信的频段高的频段的无线通信。使用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无线通信的频段例如是6.5GHz或8GHz的频段,使用第3辐射电极板8的无线通信的频段例如是10GHz的频段。如图12所示,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
如图13所示,天线装置1C包括:第3供电线L4,其不与第1供电线L1和第2供电线L2连接,而是与第3辐射电极板8连接;以及第2接地线L5,其将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71配置于第1基板5,除了与3个第1供电线L1和接地线L3连接之外,还与第3供电线L4连接。第3供电线L4借助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而与供电配线L6连接,由此,与第3辐射电极板8连接。
如以上所述,天线装置1C包括:1个第3辐射电极板8,其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中的1个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1个第3供电线L4,其不与3个第1供电线L1和第2供电线L2连接,而是与1个第3辐射电极板8连接;以及1个第2接地线L5,其将1个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1个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1个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
如图13所示,在天线装置1C中,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2辐射电极板4相对,借助第2接地线L5而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第1供电线L1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连接。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和第2辐射电极板4不构成平面天线,而是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PIFA)。另一方面,第3辐射电极板8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第2接地线L5不是将第3辐射电极板8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而是将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由此,针对第3辐射电极板8,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作为接地件发挥功能。因而,第3辐射电极板8和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构成平面天线(例如,贴片天线)。也就是说,在天线装置1C中,板状倒F型天线和平面天线共用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换言之,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兼用作板状倒F型天线的辐射电极板和平面天线的接地电极板。
在天线装置1C中,使用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来构成平面天线。并且,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一起构成平面天线的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由此,能够在不增大由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尺寸(平面尺寸)的前提下设置平面天线。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C,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板状倒F型天线和平面天线)。
如以上所述,在天线装置1C中,包括:1个以上的第3辐射电极板8,其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中的1个以上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1个以上的第3供电线L4,其不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和第2供电线L2连接,而是与1个以上的第3辐射电极板8连接;以及1个以上的第2接地线L5,其将1个以上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1个以上的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1个以上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1.5实施方式5]
图14是实施方式5的天线装置1D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天线装置1D在利用多层基板构成这一点上与天线装置1不同。作为多层基板的例子,能够举出低温共烧陶瓷(LTCC)多层基板、层叠多个由环氧、聚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树脂层而形成的多层树脂基板、层叠多个由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的液晶聚合物(LCP)构成的树脂层而形成的多层树脂基板、层叠多个由氟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而形成的多层树脂基板以及LTCC以外的陶瓷多层基板。
如图14所示,天线装置1D与天线装置1同样地包括接地电极板2、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及第2辐射电极板4。接地电极板2、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及第2辐射电极板4用于无线的发送或接收。
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第2辐射电极板4位于接地电极板2与3个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也就是说,接地电极板2和3个第1辐射电极板3相对于第2辐射电极板4而言位于彼此相反侧。
第1辐射电极板3分别与第2辐射电极板4一起构成平面天线。各第1辐射电极板3例如是板状的电极。各第1辐射电极板3例如为矩形状。第1辐射电极板3的形状根据使用由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平面天线的无线通信的频段而被设定。第1辐射电极板3例如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
第2辐射电极板4与各个第1辐射电极板3构成平面天线。而且,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一起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第2辐射电极板4是板状的电极。第2辐射电极板4的形状根据使用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无线通信的频段而被设定。第2辐射电极板4例如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
如图14所示,天线装置1D包括第1基材101、介电体层102以及第2基材103。接地电极板2配置于第1基材101的第2基材103侧的面(图14中的上表面)。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于第2基材103的与第1基材101相反的那一侧的面(图14中的上表面)。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于第2基材103的第1基材101侧的面(图14中的下表面)。介电体层102位于第1基材101与第2基材103之间。
如图14所示,天线装置1D包括:多个第1供电线L1,其与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第2供电线L2,其不与多个第1供电线L1连接,而是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以及接地线L3,其不是将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第1供电线L1例如是贯通第2基材103且延伸到介电体层102的预定深度的导通孔(日文:ビア)。第2供电线L2例如是延伸到介电体层102的预定深度的导通孔。接地线L3例如是贯通介电体层102的导通孔。第1供电线L1和第2供电线L2例如利用设于介电体层102的电极而与外部电路连接。
如图14所示,在天线装置1D中,与天线装置1同样,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相对,借助接地线L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PIFA)。另一方面,第1辐射电极板3与第2辐射电极板4相对。接地线L3不是将第1辐射电极板3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第2辐射电极板4与接地电极板2连接。由此,针对第1辐射电极板3,第2辐射电极板4作为接地件发挥功能。因而,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平面天线(例如,贴片天线)。
在天线装置1D中,使用构成板状倒F型天线的第2辐射电极板4来构成平面天线。并且,与第2辐射电极板4一起构成平面天线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由此,能够在不增大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板状倒F型天线的尺寸(平面尺寸)的前提下设置平面天线。这样,根据天线装置1D,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板状倒F型天线和平面天线)。
[2.变形例]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解决本公开的问题,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而应用。
在一变形例中,天线装置1、1A~1D的各构成要素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第1辐射电极板3不必须为矩形状,例如,可以是能够利用于平面天线的公知的形状。第2辐射电极板4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形状。关于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的形状,满足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这一条件即可。这一点对于第3辐射电极板8和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形状而言也是同样的。
在一变形例中,第1辐射电极板3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天线装置1例如也可以包括1个第1辐射电极板3。在天线装置1包括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的情况下,可以是,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以在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正交且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排列两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的方式配置。这样,能够使用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而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进行接收角度的检测。
在一变形例中,第2辐射电极板4的数量和接地电极板2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
在一变形例中,突出部2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突出部21是能够进行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的频率特性的调整的形状即可。例如,可以是,突出部21由多个突起构成。可以是,多个突起例如在第2基板6的电极配置部61的第1部位61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
在一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第1基板5与第2基板6不必须利用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电连接。也可以是,第1基板5与第2基板6利用电线电连接。
在一变形例中,第2基板6不必须限定于电极配置部61和连接器配置部62利用具有挠性的连结部63连结而成的结构。第2基板6例如可以是电极配置部61和连接器配置部62一体地形成的基板。
在实施方式4的一变形例中,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总之,可以是,天线装置1C包括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中的1个以上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的1个以上的第3辐射电极板8。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天线装置1C包括:1个以上的第3供电线L4,其不与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和第2供电线L2连接,而是与1个以上的第3辐射电极板8连接;以及1个以上的第2接地线L5,其将1个以上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可以是,1个以上的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1个以上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由此,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例如,在实施方式4中,也可以是,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全部构成为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在一变形例中,第3辐射电极板8的数量也没有特别限定。在实施方式4中,可以是,并非一个第3辐射电极板8,而是多个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一个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也就是说,可以是,一个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针对多个第3辐射电极板8用作接地件。在实施方式4的一变形例中,第3基板91不是必需的。例如,能够代替设置第3基板91而将第2基板6构成为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那样的多层基板。在该情况下,能够在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第3辐射电极板8之间配置第2基板6的介电体层来代替第3基板91。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3辐射电极板8相对于第2连接器72的连接能够利用第2基板6的通孔(日文:スルーホール)、导通孔等层间配线来进行。
在一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在从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第2供电线L2与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和第2辐射电极板4的端部41之间的距离d不必须是与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段中的最高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可以是,距离d是与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任意的频段(也就是说,想要改善频率特性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
在一变形例中,不需要第1辐射电极板3必须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不需要第2辐射电极板4必须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可以是,使用第1辐射电极板3或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的频段例如从2G(第2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中频段、4G(第4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低频段、5G(第5代移动通信)标准的低频段等公知的频段选择。2G标准例如是GSM(注册商标)标准(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4G标准例如是3GPP LTE标准(LTE:Long Term Evolution)。5G标准例如是5G NR(New Radio)。另外,可以是,使用第1辐射电极板3或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的频段从Bluetooth(注册商标)、无线LAN、特定小功率无线、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各种通信标准所使用的频段选择。
在一变形例中,不需要第1供电部和接地部必须由第2连接器72构成。第1供电部也可以是为了与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而设于第2基板6的电极焊盘(日文:電極パッド)。接地部也可以是为了第2辐射电极板4的接地而设于第2基板6的电极焊盘。
[3.形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明确看出,本公开包含下述的形态。以下,仅为了明示与实施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带有括号地标注附图标记。
第1形态是一种天线装置(1;1A~1D),该天线装置(1;1A~1D)包括:接地电极板(2);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其与所述接地电极板(2)相对;第2辐射电极板(4),其位于所述接地电极板(2)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之间;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其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第2供电线(L2),其不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连接,而是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以及接地线(L3),其不是将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所述接地电极板(2)连接,而是将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与所述接地电极板(2)连接。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根据该形态,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第2形态是基于第1形态的天线装置(1A)。在第2形态中,所述天线装置(1A)包括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向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侧延伸的突出部(21)。根据该形态,利用突出部(21),能够在不对由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天线的频率特性造成影响的前提下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的谐振频率。
第3形态是基于第2形态的天线装置(1A)。在第3形态中,所述突出部(21)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2供电线(L2)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同所述接地线(L3)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连接器72)相反的那一侧。根据该形态,利用突出部(21),能够在不对由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第2辐射电极板(4)构成的天线的频率特性造成影响的前提下调整由第2辐射电极板(4)和接地电极板(2)构成的天线的谐振频率。
第4形态是基于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一个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C)。在第4形态中,所述天线装置(1;1A~1C)包括:第1基板(5),其供所述接地电极板(2)配置;以及第2基板(6),其以与所述第1基板(5)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供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根据该形态,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第5形态是基于第4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C)。在第5形态中,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于所述第2基板(6)的与所述第1基板(5)相反的那一侧的面。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于所述第2基板(6)的所述第1基板(5)侧的面。根据该形态,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第6形态是基于第4形态或第5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C)。在第6形态中,所述天线装置(1;1A~1C)包括相互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1连接器(71)和第2连接器(72)。所述第1连接器(71)配置于所述第1基板(5),且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和所述接地线(L3)连接。所述第2连接器(72)配置于所述第2基板(6),且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根据该形态,将第1连接器(71)与第2连接器(72)连接,从而将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与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将接地线(L3)与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因而,天线装置(1;1A~1C)的组装变得容易。
第7形态是基于第6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C)。在第7形态中,所述第2基板(6)具有:电极配置部(61),其供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和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配置;连接器配置部(62),其供所述第2连接器(72)配置;以及挠性的连结部(63),其将所述电极配置部(61)与所述连接器配置部(62)连结。根据该形态,天线装置(1;1A~1C)的组装变得容易。
第8形态是基于第7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C)。在第8形态中,所述电极配置部(61)包含:第1部位(611),其供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以及第2部位(612),其在与配置于所述第1部位(611)的所述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第1部位(611)突出,供至少1个第1辐射电极板(3)配置。所述连接器配置部(62)在配置于所述第1部位(611)的所述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3)排列的方向上与所述第2部位(612)排列。所述连结部(63)将所述连接器配置部(62)与所述第1部位(611)连结。根据该形态,即使设置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也能够减小第2基板(6)的尺寸。
第9形态是基于第4形态~第8形态中任一个形态的天线装置(1B)。在第9形态中,所述第2供电线(L2)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连续一体。根据该形态,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10形态是基于第1形态~第8形态中任一个形态的天线装置(1C)。在第10形态中,所述天线装置(1C)包括:第3辐射电极板(8),其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中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相对;第3供电线(L4),其不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和所述第2供电线(L2)连接,而是与所述第3辐射电极板(8)连接;以及第2接地线(L5),其将所述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所述第3辐射电极板(8)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3a)的内侧。根据该形态,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第11形态是基于第1形态~第10形态中任一个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C)。在第11形态中,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具有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2供电线(L2)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而言位于同所述接地线(L3)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41)。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2供电线(L2)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连接点(第2供电部4a)和所述端部(41)之间的距离(d)是与在使用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段中的最高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根据该形态,能够改善针对在使用第2辐射电极板4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段中的最高的频段的特性。
第12形态是基于第1形态~第11形态中任一个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D)。在第12形态中,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包含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该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3)在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正交且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排列两个以上。根据该形态,能够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进行接收角度的检测。
第13形态是基于第12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D)。在第13形态中,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包含3个第1辐射电极板(3),该3个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2)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呈L字形排列。根据该形态,即使能够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进行接收角度的检测,也能够谋求小型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14形态是基于第1形态~第13形态中任一个形态的天线装置(1;1A~1D)。在第14形态中,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根据该形态,能够实现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和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这两者。
第15形态是一种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包括: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第2辐射电极板(4),其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相对;第1供电部(72),其用于将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L1)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连接;第2供电部(4a),其用于将第2供电线(L2)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以及接地部(72),其用于将接地件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连接。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在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3)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4)的内侧。根据该形态,能够节省空间地设置多个天线。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具体而言,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包括多个天线的天线装置和为了构成该天线装置而使用的天线单元。
附图标记说明
1、1A~1D、天线装置;10、天线单元;2、接地电极板;21、突出部;3、第1辐射电极板;3a、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4、第2辐射电极板;4a、第2供电部(连接点);4b、局部;41、端部;5、第1基板;6、第2基板;61、电极配置部;611、第1部位;612、第2部位;62、连接器配置部;63、连结部;71、第1连接器;72、第2连接器(第1供电部、接地部(连接点));8、第3辐射电极板;L1、第1供电线;L2、第2供电线;L3、接地线;L4、第3供电线;L5、第2接地线;L6、供电配线。

Claims (15)

1.一种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包括:
接地电极板;
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其与所述接地电极板相对;
第2辐射电极板,其位于所述接地电极板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之间;
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其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连接;
第2供电线,其不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连接,而是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以及
接地线,其不是将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与所述接地电极板连接,而是将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与所述接地电极板连接,
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包括从所述接地电极板向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侧延伸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2供电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连接点而言位于同所述接地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连接点相反的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包括:
第1基板,其供所述接地电极板配置;以及
第2基板,其以与所述第1基板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供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和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配置于所述第2基板的与所述第1基板相反的那一侧的面,
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配置于所述第2基板的所述第1基板侧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包括相互能够拆卸地连接的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
所述第1连接器配置于所述第1基板,且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和所述接地线连接,
所述第2连接器配置于所述第2基板,且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和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2基板具有:
电极配置部,其供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和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配置;
连接器配置部,其供所述第2连接器配置;以及
挠性的连结部,其将所述电极配置部与所述连接器配置部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电极配置部包含:第1部位,其供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配置;以及第2部位,其在与配置于所述第1部位的所述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第1部位突出,供至少1个第1辐射电极板配置,
所述连接器配置部在配置于所述第1部位的所述至少两个第1辐射电极板排列的方向上与所述第2部位排列,
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连接器配置部与所述第1部位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2供电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连续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该天线装置包括:
第3辐射电极板,其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中的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相对;
第3供电线,其不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和所述第2供电线连接,而是与所述第3辐射电极板连接;以及
第2接地线,其将所述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
所述第3辐射电极板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预定的第1辐射电极板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具有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第2供电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连接点而言位于同所述接地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连接点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
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所述第2供电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连接点和所述端部之间的距离是与在使用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1个以上的频段中的最高的频段对应的波长的1/4。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包含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该多个第1辐射电极板在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正交且相互正交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分别排列两个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包含3个第1辐射电极板,该3个第1辐射电极板在从所述接地电极板的厚度方向观察时呈L字形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中,
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与通过UWB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
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与通过Wi-Fi进行的无线通信的频段对应。
15.一种天线单元,其中,
该天线单元包括:
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
第2辐射电极板,其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相对;
第1供电部,其用于将1个以上的第1供电线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连接;
第2供电部,其用于将第2供电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以及
接地部,其用于将接地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连接,
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在从所述1个以上的第1辐射电极板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相对的方向观察时位于所述第2辐射电极板的内侧。
CN202280017446.8A 2021-03-05 2022-02-08 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Pending CN1169411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5559 2021-03-05
JP2021035559 2021-03-05
PCT/JP2022/004870 WO2022185855A1 (ja) 2021-03-05 2022-02-08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1133A true CN116941133A (zh) 2023-10-24

Family

ID=8315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446.8A Pending CN116941133A (zh) 2021-03-05 2022-02-08 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87603A1 (zh)
JP (1) JP7540580B2 (zh)
CN (1) CN116941133A (zh)
WO (1) WO20221858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89208A (ja) * 1988-01-22 1989-07-28 Sony Corp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JP2631410B2 (ja) * 1990-03-19 1997-07-16 操 羽石 多周波共用平面アンテナ
JP3177967B2 (ja) * 1998-11-25 2001-06-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ッチアンテナ
KR20190050155A (ko) * 2017-11-02 2019-05-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와 그 제조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85855A1 (ja) 2022-09-09
US20230387603A1 (en) 2023-11-30
JP7540580B2 (ja) 2024-08-27
JPWO2022185855A1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47746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026999B2 (en) Pattern antenna
KR101087150B1 (ko) 다중대역 안테나 시스템
US7339528B2 (en)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20060071857A1 (en) Planar high-frequency or microwave antenna
US20010007445A1 (en) Method for coupling a signal and an antenna structure
KR20110043637A (ko) 컴팩트 멀티밴드 안테나
US20040183728A1 (en) Multi-Band Omni Directional Antenna
US7432859B2 (en) Multi-band omni directional antenna
US12009609B2 (en) Antenna device
JP5093230B2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通信機
KR20130102171A (ko) 간접급전 안테나가 내장된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060290575A1 (en) Antenna integrated into a housing
CN1922762A (zh) 天线模块
US7053840B2 (en) Microwave antenna
EP3474376B1 (en) Broadband antenna system
KR101284128B1 (ko) 광대역 콤비네이션 민더라인 및 패치 안테나
TW200402905A (en) Multiband microwave antenna
US20100295740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941133A (zh) 天线装置和天线单元
KR100970016B1 (ko) 적층구조의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0872685B1 (ko) 역 에프형 안테나
US20110148728A1 (en) Chip antenna
US20240178578A1 (en) Antenna device
JP2000134029A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