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1077A -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1077A
CN116941077A CN202280017707.6A CN202280017707A CN116941077A CN 116941077 A CN116941077 A CN 116941077A CN 202280017707 A CN202280017707 A CN 202280017707A CN 116941077 A CN116941077 A CN 116941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cell
fixing piece
battery cell
cel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77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农文彬
李坤龙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41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1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中,N个电芯被分成M个电芯组,电芯组内的电芯沿第一方向设置,M个电芯组沿第一方向设置;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两个电极端子;沿第一方向,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沿第二方向,电芯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固定件与该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和/或,第二固定件与该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

Description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化学装置中通常会将多个电芯通过电极端子连接,在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电极端子连接处可能会受力变形,影响电化学装置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N个电芯、M个第一固定件、M个第二固定件和M-1个导电件,其中,N、M均为正整数且2≤M≤N;所述N个电芯被分成M个电芯组,每个电芯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内的电芯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M个电芯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两个电极端子,两个电极端子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设置的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所述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电芯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该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与该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
上述电化学装置中,第一固定件与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与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有利于保护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并对连接区域提供保护,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第二固定件与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与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的保护,以及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上形成的连接区域的保护,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一侧,多个电芯中的每个电芯的电极端子相互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二侧,多个电芯中的每个电芯的电极端子相互连接。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时,有利于相邻的电芯组之间形成串联或并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一侧,多个电芯中的每个电芯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通过焊接相互连接;和/或,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二侧,多个电芯中的每个电芯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通过焊接相互连接。有利于提高多个电芯相互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一侧,多个电芯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呈弯折状;和/或,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二侧,多个电芯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呈弯折状。有利于提高多个电芯相互连接时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所述弹性件与该两个电芯组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组接触。弹性件有利于对膨胀的电芯提供变形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在未被电芯压缩时的厚度为T1,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间距为T2,电芯在未经过充放电循环时的厚度为T3,沿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数量之和的一半为X,则T1、T2、T3、X之间满足:T2-X*T3*20%≤T1≤T2。弹性件有利于在电芯膨胀时提供变形空间并进行支撑,有利于降低电芯损坏的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套筒的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套筒的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电芯组中,一个电芯组的第一固定件与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间距。相邻两个电芯组之间也形成间距,有利于提升电芯组的散热,进而提升电化学装置的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设有凸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通过凸部形成间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个设有凹部,凸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凹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形成间距。
上述电化学装置中,沿第一方向,凸部的长度大于凹部的长度,凸部与凹部配合,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间距,相邻的电芯组之间也形成间距,有利于提升电芯组的散热,进而提升电化学装置的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还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设置于电芯壳体内,两个电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和/或,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第一方向,第二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
上述电化学装置中,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投影均与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有利于降低对电极组件膨胀的影响,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上形成的连接区域的保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和/或,第二固定件包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和电芯的保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有利于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所粘接的电极端子处的散热,提升电化学装置的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化学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第三壁面和/或第四壁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电化学装置的散热效果。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N个电芯、A个第一固定件、A个第二固定件、(L-1)*A个第三固定件,其中,N、M、L均为正整数且2≤M≤N,L≥2;所述N个电芯被分成M个电芯组,所述M个电芯组被分为A行L列,沿第二方向,所述电芯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内的电芯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两个电极端子,两个电极端子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其中,在一行电芯组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该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并与该第一个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该行电芯组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并与该最后一个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在一行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所述第三固定件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
上述电化学装置中,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有利于加强对电芯组的各个电极端子的保护,提升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行电芯组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A-1个导电件;相邻的两行电芯组中,其中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与另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该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与该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上形成的连接区域的保护,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行电芯组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与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通过焊接相互连接,有利于提高相邻电芯组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一侧,多个电芯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的电极端子呈弯折状;和/或,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二侧,多个电芯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的电极端子呈弯折状。有利于提高多个电芯相互连接时的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同一列电芯组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所述弹性件与该两个电芯组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组接触。弹性件有利于对膨胀的电芯提供变形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在未被电芯压缩时的厚度为T1,同一列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间距为T2,电芯在未经过充放电循环时的厚度为T3,同一列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数量之和的一半为X,则T1、T2、T3、X之间满足:T2-X*T3*20%≤T1≤T2。弹性件有利于在电芯膨胀时提供变形空间并进行支撑,有利于降低电芯损坏的风险,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套筒的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套筒的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和/或,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沿所述第一方向,第三套筒的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第四套筒的壁厚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该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该行电芯组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或,在一行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至少一个第三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的保护,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与电极端子连接时的保护,提升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和/或,第二固定件包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和/或,第三固定件包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有利于提升对电极端子和电芯的保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二固定件;和/或,第三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第三固定件;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有利于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和/或第三固定件所粘接的电极端子处的散热,提升电化学装置的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其中一个电芯组中的第一固定件与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间距;和/或,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其中一个电芯组的第三固定件与另外一个电芯组的第三固定件连接,两个第三固定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间距。有利于提升电芯组的散热,进而提升电化学装置的散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芯还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设置于电芯壳体内,两个电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并伸出电芯壳体;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第一方向,第一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和/或,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第一方向,第二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和/或,在同一行电芯组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的第三固定件的投影与该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有利于降低对电极组件膨胀的影响,提高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壁面以及第四壁面;第三壁面和/或第四壁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通。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电化学装置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的电化学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方面的制备流程图,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1:将M个电芯组的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步骤S102: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一侧的连接区域、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一固定件;步骤S103: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二侧的连接区域、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二固定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方面的制备流程图,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01:将同一行电芯组中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连接,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三固定件;步骤S202: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该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一固定件;步骤S203: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该行电芯组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二固定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方面的制备流程图,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04:提供M-1个导电件,将相邻两行电芯组中的其中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与另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步骤S205: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一侧的连接区域粘接;步骤S206: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二侧的连接区域粘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的电化学装置,第一固定件与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和/或,第二固定件与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各个第一固定件和各个第二固定件有利于保护电芯的电极端子,并且有利于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起到保护效果,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方面的电化学装置,在一行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连接,第三固定件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第三固定件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和/或,第二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各个第一固定件、各个第二固定件和各个第三固定件有利于保护电芯的电极端子,并且有利于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形成的连接区域起到保护效果,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电化学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电化学装置的电芯排列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的电化学装置的电芯排列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电芯组的各个电芯的电极端子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电芯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第一固定件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第二固定件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2中的Q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结构件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四结构件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结构件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四结构件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8中的Q2处的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的电化学装置的第三壁面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中的电化学装置拆除第四壁面后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中的再一个可选的电化学装置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中的再一个可选的电化学装置的电芯排列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中的再一个可选的电化学装置的电芯排列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一电极端子形成连接的一个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电极端子和第一电极端子形成连接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7的Q4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三固定件与电极端子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第三固定件的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15的Q3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2的Q5处的截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14中的电化学装置的第三壁面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图14中的电化学装置拆除第四壁面后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用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
图28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
图29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化学装置;200、用电设备;10、电芯组;101、电芯组的第一侧;102、电芯组的第二侧;1、电芯;11、电芯壳体;12、电极端子;1201、第一区段;1202、第二区段;13、电极组件;21、第一固定件;210、第一套筒;211、第一固定件的第一侧;212、第一固定件的第二侧;22、第二固定件;220、第二套筒;221、第二固定件的第一侧;222、第二固定件的第二侧;23、第三固定件;231、第三套筒;2311、第三套筒的第一侧;2312、第三套筒的第二侧;232、第四套筒;2321、第四套筒的第一侧;2322、第四套筒的第二侧;24、导电件;25、电极端子与导电件的连接区域;26、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的间距;27、正极连接端;28、负极连接端;29、相邻第三固定件之间的间距;4、外壳;401、第一壁面;402、第二壁面;403、第三壁面;404、第四壁面;41、第一凸部;42、第二凹部;43、第三凸部;44、第四凹部;45、第三凸部;46、第三凹部;47、第四凸部;48、第四凹部;5、弹性件;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71、第五凸部;;F1、第一方向;F2、第二方向;F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的具体实现。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各个附图中为便于进行示意,各结构未必是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的。
参照图1-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100,其包括:N个电芯1、M个第一固定件21、M个第二固定件22和M-1个导电件24,其中,N、M均为正整数且2≤M≤N;N个电芯1被分成M个电芯组10,每个电芯组10包括至少一个电芯1,电芯组10内的电芯1沿第一方向F1设置,M个电芯组10沿第一方向F1设置。每个电芯1包括电芯壳体11和两个电极端子12,两个电极端子12相对设置于电芯壳体11沿第二方向F2上的两侧,其中,第二方向F2为一个电芯组10中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相对设置的方向,且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垂直。沿第一方向F1,相邻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且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沿第二方向F2,电芯组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其中,第一固定件21与该电芯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一固定件21与靠近该电芯组第一侧101的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一固定件21有利于对电芯1的电极端子12提供保护,并且有利于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提供保护。和/或,第二固定件22与该电芯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二固定件22与靠近该电芯组第二侧102的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二固定件22有利于对电芯1的电极端子12提供保护,并且有利于对电极端子和导电件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提供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芯包括电极组件13、电芯壳体11和电极端子12,电极组件13设置于电芯壳体11内,电极端子12连接于电极组件13并延伸出电芯壳体11外。电极端子12包括两个,其中一个为正电极端子,另外一个为负电极端子。可选的,沿第二方向F2,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设于电芯壳体11的同一端。可选的,沿第二方向F2,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设于电芯壳体11的相对的两端,本说明书以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设于电芯壳体11的相对的两端为例说明。
参照图5所示,电极端子12包括位于电芯壳体11内的第一区段1201和位于电芯壳体11外的第二区段1202,第一区段1201连接在电极组件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3可以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隔离膜位于正极极片以及负极极片之间,电极组件13可以是由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卷绕而成,也可以是由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叠置制成。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相关技术,本申请中不对此进行任何限定。示例地,正极极片可以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例如正极活性材料层可以是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正极集流体的边缘存在空白箔材区,电极端子12连接在空白箔材区上,例如该电极端子12可以作为正极电极端子或者采样用的电极端子。示例地,负极极片可以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例如负极活性材料层可以是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负极集流体的边缘存在空白箔材区,电极端子12电连接在空白箔材区上,例如该电极端子12可以作为负极电极端子或者采样用的电极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电芯组10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固定件21的投影与该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电极组件13的投影相离,有利于降低第一固定件21对电极组件13膨胀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电芯组10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固定件22的投影与该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电极组件13的投影相离,有利于降低第二固定件22对电极组件13膨胀的影响。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文中所述的内容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中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可以是二次电池,其种类可以是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等。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第一方向F1的示意图,电化学装置100的电芯组10的数量M≥2,每个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数量都大于1的情况,可以参照图2理解,其中每个电芯组10内的电芯1沿第一方向F1依次堆叠设置,M个电芯组10沿第一方向F1依次设置,其余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导电件24的数量为M-1个。示例性地,在图2中,M=8,N=16,每个电芯组10中均包括2个电芯1,导电件24共7个(即M-1个),当然这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可以是M个第一固定件21分别位于M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并与每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一个第一固定件21位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M个第二固定件22分别位于M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并与每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一个第二固定件22位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包覆每个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提升对电极端子11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包覆每个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提升对电极端子11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包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提升对电芯壳体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包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提升对电芯壳体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通过焊接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焊接方式在此不进行限制,例如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连接后通过其他的导电件和导电件24通过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通过导电胶连接,即将两个电芯组10的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分别通过导电胶粘在导电件24上,以通过导电件24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通过机械结构连接,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的其中一个设有凹部,另外一个设有凸部,凹部和凸部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1的两个电极端子12其中一个为正电极端子,另外一个为负电极端子,本申请中的电化学装置100的N个电芯1通过彼此之间串联或者并联,最终由至少一个电芯1的正电极端子形成电化学装置100的正极,由至少一个电芯1的负电极端子形成电化学装置100的负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1的电极端子12的数量大于两个,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可以用于电芯的物理参数(电压、电流等)采样,例如其可以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以及导电件24处,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1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以及导电件24处,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1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塑成型可以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覆电芯组10和导电件24,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或第二固定件22,以形成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先将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例如通过将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焊接在导电件24上以形成连接,再在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以及导电件24处进行注塑,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被绝缘材料包覆,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进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件21的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先将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例如通过将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焊接在导电件24上以形成连接,再在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以及导电件24处进行注塑,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被绝缘材料包覆,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固定件22,进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第二固定件22的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绝缘材料(例如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包覆电芯组10和导电件24,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或第二固定件22,以形成粘接。可选的,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固定件21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制。每个第二固定件22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芯组10中可以只有一个电芯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芯组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芯1,但每个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具体数量在此不进行限制。例如,每个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数量可以均相等;或者,每个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数量可以均不相等;又或者,部分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数量相等。
本申请中,若某个电芯组10内包括多个电芯1时,可以将该电芯组10内的各个电芯1的各个电极端子12连接起来(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之后再将各个电芯组10的连接后的电极端子12依次进行连接(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以便于相邻的电芯组10之间形成串联或并联。
下面举几个例子便于理解本申请中的电化学装置100的N个电芯1、M个电芯组10、M个第一固定件21、M个第二固定件22和M-1个导电件24。应理解,以下例子1.1-1.3并不作为对本申请中的任何限制。
例子1.1:本申请中2≤M≤N,当2=M=N时,在这个例子1.1中,电化学装置100包括2个电芯1、2个第一固定件21、2个第二固定件22、1个导电件24,该2个电芯1分为2个电芯组10,每个电芯组10均包括1个电芯1,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并与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不同的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不同的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第二固定件22设置于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并与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不同的第二固定件22设置于不同的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该1个导电件24将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与另外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1个第一固定件21与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1个第二固定件22与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
例子1.2:本申请中2≤M≤N,例如在这个例子1.2中,电化学装置100包括4个电芯1、2个第一固定件21、2个第二固定件22、1个导电件24,该4个电芯1分为2个电芯组(即N=4、M=2时),2个电芯组中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个、2个。每个电芯组10内的电芯1沿第一方向F1依次堆叠设置,2个电芯组10沿第一方向F1依次设置;每个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并与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不同的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不同的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第二固定件22设置于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并与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不同的第二固定件22设置于不同的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该1个导电件24将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与另外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1个第一固定件21与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1个第二固定件22与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
例子1.3:本申请中2≤M≤N时,例如在这个例子1.3中,电化学装置100包括4个电芯1、3个第一固定件21、3个第二固定件22、2个导电件24,该4个电芯1分为3个电芯组(即N=4、M=3时),3个电芯组中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个、1个、1个;每个电芯组10内的电芯1沿第一方向F1设置,3个电芯组10沿第一方向F1依次设置;每个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并与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不同的第一固定件21设置于不同的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每个第二固定件22设置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并与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不同的第二固定件22设置于不同的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其中一个导电件24将第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以及第二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连接,并在该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第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固定件21与第二个电芯组10的第二固定件22与该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另一个导电件24将第二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以及第三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12连接,并在该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第二个电芯组10的第一固定件21与第三个电芯组10的第二固定件22与该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上述例子1.1-1.3可以类推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100的其他情形,因此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1,在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多个电芯1中的至少一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1,在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多个电芯1中的至少一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
参照图4所示,其示出了一个电芯组10包括两个电芯1的情况,其中,在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两个电芯1中的每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弯折状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第一电极端子连接组件121;在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两个电芯1中的每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弯折状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电芯组10包括三个电芯1的情况,在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三个电芯1中的靠外侧的两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中间的电芯1的电极端子12不呈弯折状,三个电芯1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连接;在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三个电芯1中的靠外侧的两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中间的电芯1的电极端子12不呈弯折状,三个电芯1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连接。应理解,这并不作为对本申请中的任何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固定件21和另外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固定件22连接,沿第一方向F1,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的一个设置有凸部,通过凸部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如图11所示,所述间距26的长度用T4示出。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中的一个设置有凸部,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凹部,其中,沿第一方向F1,凸部的长度大于凹部的长度,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1包括凸部和凹部,第二固定件22包括凸部和凹部,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电芯组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01和第二侧1002,第一固定件21包括第一凸部41和第一凹部42,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二凸部43和第二凹部44,第一凸部41和第二凸部43位于第一侧1001,第一凹部42和第二凹部44位于第二侧1002。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第一凸部41设于第二凹部44,第二凸部43设于第一凹部42,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凸部41的长度大于第二凹部44的长度,第二凸部43的长度大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凸部41的长度等于第二凹部44的长度,第二凸部43的长度等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第一方向F1,电芯组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01和第二侧1002,第一固定件21包括第一凸部41和第一凹部42,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二凸部43和第二凹部44,第一凸部41和第二凹部44位于第一侧1001,第一凹部42和第二凸部43位于第二侧1002,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第二凸部43设于第一凹部42,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凸部43的长度大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通过第二凸部43和第一凹部42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凸部43的长度等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包括第一套筒2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套筒210的壁厚满足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可选地,第一套筒210的壁厚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可选地,第一套筒210沿第一方向F1的壁厚如图11的T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二套筒22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套筒220的壁厚满足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可选地,第二套筒220的壁厚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可选地,第二套筒220沿第一方向F1的壁厚如图11的T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所示,该电化学装置100还包括弹性件5,弹性件5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之间,弹性件5与该两个电芯组10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组10连接。电芯组10对弹性件5进行压缩,弹性件5发生形变,从而对膨胀的电芯1提供变形空间。
可选地,弹性件5可以是以粘接的形式连接在电芯组10上,从而与该两个电芯组10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粘接可以是通过胶水、双面胶等结构进行粘接,在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包括泡棉。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泡棉具有弹性好、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例如泡棉的种类包括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泡棉,防静电EPE泡棉,CR泡棉,EVA泡棉,架桥PE泡棉,SBR泡棉,EPDM泡棉等。本申请中不限制弹性件5包括泡棉时的种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包括弹簧。例如,弹性件5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弹簧,弹簧连接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第一板体连接在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一个电芯组10上,第二板体连接在该两个电芯组10的另一个电芯组10上。电芯1膨胀时带动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移动以压缩弹簧,弹簧形变并对膨胀的电芯1进行支撑,并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该电化学装置100中,弹性件5在未被电芯压缩时的厚度为T1,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在第一方向F1上形成的间距为T2,电芯1在未经过充放电循环时的厚度为T3,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中的电芯1数量之和的一半为X,则T1、T2、T3、X之间满足:T2-X*T3*20%≤T1≤T2。
具体地,对于X而言,其可以为整数,例如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和2,则两者之和为4,因此X=4/2=2;又例如,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和4,则两者之和为6,因此X=6/2=3;又例如,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1和1,则两者之和为2,因此X=2/2=1。或者其也可以为小数,例如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和3,则两者之和为5,因此X=5/2=2.5。当然,这些示例并不作为对本申请中的限制。可以看出,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仅有一个为奇数时X为小数,而其余情况下X为整数。
具体地,当T1=T2-X*T3*20%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弹性件5可以仅与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分别记为第一个电芯组10和第二个电芯组10)的第一个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而在电芯组10的电芯1发生膨胀达到初始厚度的20%时,弹性件5开始与第二个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在后续膨胀过程中,弹性件5被压缩并对电芯1的膨胀进行支撑,从而降低电芯1的外包装(例如金属塑膜制成)因膨胀而发生撕裂的风险,以及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从而满足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需求。
而当T1=T2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弹性件5可以同时与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接触,在电芯组10的电芯1发生膨胀时,弹性件5被压缩并对膨胀的电芯1进行支撑,从而降低电芯1的外包装(例如金属塑膜制成)因膨胀而发生撕裂的风险,并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从而满足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T1、T2、T3、X之间满足:T2-X*T3*15%≤T1≤T2-X*T3*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T1=T2-X*T3*15%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沿第一方向F1上弹性件5有一侧不与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在电芯组10的电芯1发生膨胀达到初始厚度的15%时,弹性件5可同时与其两侧的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而后弹性件5被压缩并对电芯1的膨胀进行支撑,从而降低电芯1的外包装(例如金属塑膜制成)因膨胀而发生撕裂的风险,以及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从而满足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T1=T2-X*T3*0.5%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沿第一方向F1上弹性件5有一侧不与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相对于弹性件5的两侧都与电芯1接触的情况(即T1=T2时)可降低成本,并且相对于弹性件5的两侧均与电芯1接触的情况来说,更有利于电芯1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2-13所示,电化学装置100还包括外壳4,外壳4包括沿第一方向F1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401和第二壁面402。第一壁面401和M个电芯组10之间可以设置泡棉等弹性结构,第二壁面402和M个电芯组10之间可以设置泡棉等弹性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4包括沿第三方向F3相对设置的的第三壁面403和第四壁面404,第三方向F3垂直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第三壁面403和第四壁面404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五凸部71,沿第一方向F1,第五凸部71设于相邻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之间,以限制电芯组1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21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1,第一通孔61沿第三方向F3贯穿第一固定件21;和/或,第二固定件22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1,第一通孔61沿第三方向F3贯穿第二固定件22;其中,第三方向F3垂直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有利于第一固定件21和/或第二固定件22所粘接的电极端子12处的散热。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12所示,第三壁面403和/或第四壁面404开设有第二通孔62,第二通孔62与第一通孔61相通。本申请中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内容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其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何限制。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参照图14-图25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100,包括:N个电芯1、A个第一固定件21、A个第二固定件22、(L-1)*A个第三固定件23,其中,N、M、L均为正整数且2≤M≤N,L≥2;N个电芯1被分成M个电芯组10,所述M个电芯组被分为A行L列,沿第二方向F2,电芯组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每个电芯组10包括至少一个电芯1,电芯组10内的电芯1沿第一方向F1设置,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垂直;电芯1包括电芯壳体11和两个电极端子12,两个电极端子12相对设置于电芯壳体11沿第二方向F2上的两侧;其中,在一行电芯组A1中,第一固定件21位于该行电芯组A1中的第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并与该第一个电芯组10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二固定件22位于该行电芯组A1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并与该最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在一行电芯组A1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连接,第三固定件23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连接,第三固定件23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中的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且第三固定件23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中的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的至少部分粘接。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三固定件23有利于提高对电芯组10的各个电极端子12的保护,提升电化学装置100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下文中所述的内容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可以是二次电池,其种类可以是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芯包括电极组件13、电芯壳体11和电极端子12,电极组件13设置于电芯壳体11内,电极端子12连接于电极组件13,并延伸出电芯壳体11外。电极端子12包括两个,其中一个为正电极端子,另外一个为负电极端子。可选的,沿第二方向F2,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设于电芯电芯壳体11的同一端。可选的,沿第二方向F2,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设于电芯电芯壳体11的相对的两端,本说明书以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设于电芯电芯壳体11的相对的两端为例说明。
参照图5所示,电极端子12包括位于电芯壳体11内的第一区段1201和位于电芯壳体11外的第二区段1202,第一区段1201连接在电极组件1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3可以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隔离膜位于正极极片以及负极极片之间,电极组件13可以是由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卷绕而成,也可以是由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叠置制成。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的相关内容可以参照相关技术,本申请中不对此进行任何限定。示例地,正极极片可以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正极集流体,正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正极集流体上,例如正极活性材料层可以是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正极集流体的边缘存在空白箔材区,电极端子12连接在空白箔材区上,例如该电极端子12可以作为正极电极端子或者采样用的电极端子。示例地,负极极片可以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集流体,负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例如负极活性材料层可以是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负极集流体的边缘存在空白箔材区,电极端子12电连接在空白箔材区上,例如该电极端子12可以作为负极电极端子或者采样用的电极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电芯组10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固定件21的投影与该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电极组件13的投影相离,减小第一固定件21对电极组件13膨胀的影响。如图16所示,电极组件13用虚线框表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电芯组10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固定件22的投影与该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电极组件13的投影相离;减小第二固定件22对电极组件13膨胀的影响。如图16所示,电极组件13用虚线框表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电芯组10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三固定件23的投影与该电芯组10中的电芯1的电极组件13的投影相离;减小第三固定件23对电极组件13膨胀的影响。如图16所示,电极组件13用虚线框表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所示,M=16,16个电芯组10排列成了偶数行电芯组,具体的,16个电芯组10排列成了8行电芯组,每行电芯组中包括2个电芯组10,8行电芯组沿第一方向F1堆叠设置。电化学装置100中包括8个第一固定件21、8个第二固定件22。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电芯组10通过导电件24连接,相邻两行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与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且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一个第一固定件21与该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7个第一固定件21与7个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电芯组10通过导电件24连接,相邻两行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与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且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一个第二固定件22与该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7个第二固定件22与7个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8行电芯组连接后形成一个正极连接端和一个负极连接端,一个第一固定件21与正极连接端27的电极端子12粘接,一个第二固定件22与负极连接端28的电极端子12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M=18,18个电芯组10排列成了奇数行电芯组,具体的,18个电芯组10排列成了9行电芯组,每行电芯组中包括2个电芯组10,9行电芯组沿第一方向F1堆叠设置。电化学装置100中包括9个第一固定件、9个第二固定件,9个第三固定件。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电芯组10通过导电件24连接,相邻两行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与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且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一个第一固定件21与该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8个第一固定件21与8个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电芯组10通过导电件24连接,相邻两行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电极端子12与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且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一个第二固定件22与该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8个第二固定件22与8个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9行电芯组连接后形成一个正极连接端和一个负极连接端,一个第二固定件22和一个第一固定件21的其中一个与正极连接端的电极端子12粘接,另外一个与负极连接端的电极端子12粘接。
请参阅图15,A行电芯组沿第一方向F1依次堆叠设置。以第一行电芯组A1和第二行电芯组A2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行电芯组A1和第二行电芯组A2沿第一方向F1堆叠设置,第一行电芯组A1包括至少2个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电芯组10,第二行电芯组A2包括至少2个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电芯组10,本说明书中,以第一行电芯组A1包括2个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电芯组10,第二行电芯组A2包括2个沿第二方向F2排列的电芯组1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5,第一行电芯组A1包括电芯组A1-1和电芯组A1-2,第二行电芯组A2包括电芯组A2-1和电芯组A2-2,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A1-1的电极端子12和电芯组A2-1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连接方式包括激光焊接连接、超声波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A1-2的电极端子12和电芯组A2-2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连接方式包括激光焊接连接、超声波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通过机械结构连接,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的其中一个设有凹部,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的另外一个设有凸部,凹部和凸部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通过导电胶连接,将两个电芯组10的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分别通过导电胶粘在导电件24上,以通过导电件24连接,并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连接后通过其他的导电件和导电件24通过焊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1的两个电极端子12其中一个为正电极端子,另外一个为负电极端子,本申请中的电化学装置100的N个电芯1通过彼此之间串联或者并联,最终由至少一个电芯1的正电极端子形成电化学装置100的正极,由至少一个电芯1的负电极端子形成电化学装置100的负极。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固定件21和另外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固定件22连接,沿第一方向F1,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中的一个设置有凸部,通过凸部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中的一个设置有凸部,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凹部,其中,沿第一方向F1,凸部的长度大于凹部的长度,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可选的,第一固定件21包括凸部和凹部,第二固定件22包括凸部和凹部,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电芯组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01和第二侧1002,第一固定件21包括第一凸部41和第一凹部42,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二凸部43和第二凹部44,第一凸部41和第二凸部位43于第一侧1001,第一凹部42和第二凹部44位于第二侧1002。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第一凸部41设于第二凹部44,第二凸部43设于第一凹部42,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凸部41的长度大于第二凹部44的长度,第二凸部43的长度大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凸部长度等于第二凹部长度,第二凸部长度等于第一凹部长度,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16所示,沿第一方向F1,电芯组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01和第二侧1002,第一固定件21包括第一凸部41和第一凹部42,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二凸部43和第二凹部44,第一凸部41和第二凹部44位于第一侧1001,第一凹部42和第二凸部43位于第二侧1002,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第二凸部43设于第一凹部42,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凸部43的长度大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通过第二凸部43和第一凹部42的配合使得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形成间距26,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凸部43的长度等于第一凹部42的长度,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中,其中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三固定件23和另外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三固定件23连接,沿第一方向F1,两个第三固定件23之间形成间距29,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两个第三固定件23中的一个设置有凸部,通过凸部使得两个第三固定件23之间形成间距29。可选的,两个第三固定件23中的一个设置有凸部,两个第三固定件23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凹部,其中,沿第一方向F1,凸部的长度大于凹部的长度,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两个第三固定件23之间形成间距29,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可选的,两个第三固定件23均包括凸部和凹部,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两个第三固定件23之间形成间距,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电芯组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01和第二侧1002,第三固定件23包括第三凸部45、第三凹部46,第四凸部47和第四凹部48,第三凸部45和第四凸部47位于第一侧1001,第三凹部46和第四凹部48位于第二侧1002。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第三凸部45设于第四凹部48,第四凸部47设于第三凹部46,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三凸部45的长度大于第四凹部48的长度,第四凸部47长度大于第三凹部46的长度,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使得相邻两个第三固定件23之间形成间距29,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三凸部45的长度等于第四凹部48的长度,第四凸部47的长度等于第三凹部46的长度,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如图23所示,所述间距29的长度用T7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沿第一方向F1,电芯组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001和第二侧1002,第三固定件23包括第三凸部45、第三凹部46、第四凸部47和第四凹部48,第三凹部46和第四凸部47位于第一侧1001,第三凸部45和第四凹部48位于第二侧1002,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一个电芯组的第四凸部47设于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三凹部46,一个电芯组的第三凸部45设于另一个电芯组10的第四凹部48,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四凸部47的长度大于第三凹部46的长度,第三凸部45的长度大于第四凹部48的长度,通过第四凸部47和第三凹部46的配合以及第三凸部45和第四凹部48的配合,使得相邻两个第三固定件23之间形成间距29,有利于提升电芯组10的散热。可选的,其中,沿第一方向F1,第四凸部47长度等于第三凹部46的长度,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包括第一套筒21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一套筒210的壁厚满足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可选地,第一套筒210的壁厚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二套筒220。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第二套筒220的壁厚满足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可选地,第二套筒220的壁厚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三固定件23包括第三套筒231和第四套筒232。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第三套筒231的壁厚满足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可选地,第三套筒231的壁厚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F1,第四套筒232的壁厚满足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可选地,第四套筒232的壁厚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有利于提高对电极端子的保护效果。可选地,第三套筒231沿第一方向F1的壁厚如图23的T6所示。可选地,第四套筒232沿第一方向F1的壁厚如图23的T6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以及导电件24处,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以及导电件24处,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以及导电件24处,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连接区域25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以及导电件24处,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2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同一行中相邻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以与相邻电芯组10相互连接的区域至少部分粘接,提升相邻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的结构强度,提升电芯组1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2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或灌注工艺设于同一行中相邻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将第二区段1202粘接及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提升对电极端子12和导电件24上形成的连接区域25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塑成型可以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覆电芯组10和导电件24,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或第二固定件22,以形成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先将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例如通过将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焊接在导电件24上以形成连接,再在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以及导电件24处进行注塑,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1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进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第一固定件21的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2的注塑成型工艺包括:先将沿第一方向F1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例如通过将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焊接在导电件24上以形成连接,再在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以及导电件24处进行注塑,以与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1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固定件22,进而使得注塑成型的第二固定件22的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塑成型可以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覆相邻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固定件23,以形成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3的注塑成型包括制备工艺:先将同一行中相邻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的电极端子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形成连接,再在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进行注塑,电极端子连接形成的连接区域被注塑材料包覆,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固定件22,第三固定件22包覆电极端子连接形成的连接区域的以及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有利于提高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绝缘材料(例如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包覆电芯组10和导电件24,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或第二固定件22以形成粘接。可选的,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绝缘材料(例如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包覆相邻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固定件23以形成粘接。可选的,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固定件21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制。每个第二固定件22的形状和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在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1,在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多个电芯1中的至少一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呈弯折状;和/或,至少一个电芯组10包括多个电芯1,在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多个电芯1中的至少一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
可以参照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参照图17所示,其示出了一个电芯组10包括两个电芯1的情况,其中,在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两个电芯1中的每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弯折状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连接并形成第一电极端子连接组件121;在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两个电芯1中的每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弯折状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连接并形成第二电极端子连接组件122。参照图18所示,其示出了一个电芯组10包括三个电芯1的情况,在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三个电芯1中的靠外侧的两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中间的电芯1的电极端子12不呈弯折状,三个电芯1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电连接;在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三个电芯1中的靠外侧的两个电芯1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12呈弯折状,中间的电芯1的电极端子12不呈弯折状,三个电芯1的电极端子12通过焊接形成电连接。应理解,这并不作为对本申请中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5所示,该电化学装置100还包括弹性件5;弹性件5设置于同一列电芯组10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之间,弹性件5与该两个电芯组10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组10接触。
在此实施例中,同一列电芯组10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是指同一列电芯组10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
具体地,本申请中还注意到,由于在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状态下,软包装的电芯1会因长时间的使用而发生膨胀,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同一列电芯组10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之间设置弹性件5,并将弹性件5与两个电芯组10中的至少一个电芯组10接触,在电芯组10的电芯1膨胀时,电芯组10对弹性件5进行压缩,弹性件5发生形变,从而对膨胀的电芯1进行支撑,并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
可选地,弹性件5可以是以粘接的形式连接在电芯组10上,从而与该两个电芯组10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粘接可以是通过胶水、双面胶等结构进行粘接,在此不进行限制。
本申请中,可选地,可以在每一列电芯组10的相邻两个电芯组10中间均设置弹性件5。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可以包括泡棉。泡棉是塑料粒子发泡过的材料,泡棉具有有弹性、重量轻、快速压敏固定、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例如泡棉的种类可以包括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泡棉,防静电EPE泡棉,CR泡棉,EVA泡棉,架桥PE泡棉,SBR泡棉,EPDM泡棉等。本申请中不限制弹性件5包括泡棉时的种类,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5可以包括弹簧。例如,弹性件5可以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弹簧,弹簧连接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第一板体连接在同一列电芯组10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一个电芯组10上,第二板体连接在该两个电芯组10的另一个电芯组10上。电芯1膨胀时带动第一板体和/或第二板体移动以压缩弹簧,弹簧形变并对膨胀的电芯1进行支撑,并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化学装置100中,所述弹性件在未被电芯压缩时的厚度为T1,同一列电芯组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间距为T2,电芯在未经过充放电循环时的厚度为T3,同一列电芯组中的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数量之和的一半为X,则T1、T2、T3、X之间满足:T2-X*T3*20%≤T1≤T2。
具体地,对于X而言,其可以为整数,例如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和2,则两者之和为4,因此X=4/2=2;又例如,同一列电芯组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和4,则两者之和为6,因此X=6/2=3;又例如,同一列电芯组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1和1,则两者之和为2,因此X=2/2=1。或者其也可以为小数,例如同一列电芯组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分别为2和3,则两者之和为5,因此X=5/2=2.5。当然,这些示例并不作为对本申请中的限制。可以看出,同一列电芯组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的电芯1的数量仅有一个为奇数时X为小数,而其余情况下X为整数。
具体地,当T1=T2-X*T3*20%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弹性件5可以仅与同一列电芯组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分别记为第一个电芯组10和第二个电芯组10)的第一个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而在电芯组10的电芯1发生膨胀达到初始厚度的20%时,弹性件5开始与第二个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在后续膨胀过程中,弹性件5被压缩并对电芯1的膨胀进行支撑,避免电芯1过度膨胀,从而降低电芯1的外包装(例如金属塑膜制成)因膨胀而发生撕裂的风险,以及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从而满足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需求。
而当T1=T2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弹性件5可以同时与同一列电芯组中的沿第一方向F1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10接触,在电芯组10的电芯1发生膨胀时,弹性件5被压缩并对膨胀的电芯1进行支撑,避免电芯1过度膨胀,从而降低电芯1的外包装(例如金属塑膜制成)因膨胀而发生撕裂的风险,并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并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从而满足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T1、T2、T3、X之间满足:T2-X*T3*15%≤T1≤T2-X*T3*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T1=T2-X*T3*15%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沿第一方向F1上弹性件5有一侧不与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在电芯组10的电芯1发生膨胀达到初始厚度的15%时,弹性件5可同时与其两侧的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而后弹性件5被压缩并对电芯1的膨胀进行支撑,避免电芯1过度膨胀,从而更好地降低电芯1的外包装(例如金属塑膜制成)因膨胀而发生撕裂的风险,以及对电芯1膨胀时产生的压力进行缓冲,更好地改善电化学装置100的各电芯1因发生膨胀而沿第一方向F1出现叠加位移的情况,从而满足电化学装置100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T1=T2-X*T3*0.5%时,在电化学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下,沿第一方向F1上弹性件5有一侧不与电芯组10的电芯1接触,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相对于弹性件5的两侧都与电芯1接触的情况(即T1=T2时)可降低成本,并且相对于弹性件5的两侧均与电芯1接触的情况来说,更有利于电芯1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4和图24-25所示,电化学装置100还包括外壳4,外壳4包括沿第一方向F1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401和第二壁面402。第一壁面401和M个电芯组10之间可以设置泡棉等弹性结构,第二壁面402和M个电芯组10之间可以设置泡棉等弹性结构,在此不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4包括沿第三方向F3相对设置的的第三壁面403和第四壁面404,第三方向F3垂直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第三壁面403和第四壁面404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五凸部71,沿第一方向F1,第五凸部71设于相邻的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之间,限制电芯组10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所示,第一固定件21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1,第一通孔61沿第三方向F3贯穿第一固定件21;和/或,第二固定件22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1,第一通孔61沿第三方向F3贯穿第二固定件22;其中,第三方向F3垂直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有利于第一固定件21和/或第二固定件22所粘接的电极端子12处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23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61,第一通孔61沿第三方向F3贯穿第三固定件23;和其中,第三方向F3垂直于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有利于第三固定件23所粘接的电极端子12处的散热。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4、图24所示,第三壁面403和/或第四壁面404开设有第二通孔62,第二通孔62与第一通孔61相通。本申请中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内容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其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何限制。
参照图2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200,包括: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项的电化学装置10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电设备200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化学装置100,该电化学装置10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化学装置而言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电设备200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参照图27所示的流程图,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方面的制备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将M个电芯组10的相邻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通过导电件24连接,且在导电件24上形成连接区域25;
步骤S102: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以及导电件24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2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一固定件21;
步骤S103: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以及导电件24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的连接区域25、电极端子12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11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二固定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固定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固定件22。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参照图28所示的流程图,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方面的制备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将同一行电芯组10中相邻两个电芯组10的电极端子12连接,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相邻两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和第二侧102,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12的第二区段1202、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三固定件23;
步骤S202: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该行电芯组10中的第一个电芯组10的第一侧101,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一固定件21;
步骤S203: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该行电芯组10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10的第二侧102,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二固定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1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固定件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1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三固定件23。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2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2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一固定件21。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固定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固化后形成第二固定件22。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参照图29所示的流程图,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方面的制备流程图,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4:提供M-1个导电件,将相邻两行电芯组中的其中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与另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25;
步骤S205: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一侧的连接区域25粘接;
步骤S206: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二侧的连接区域25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5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与连接区域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5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缘材料固化后与连接区域粘接。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6包括通过注塑成型工艺,通过注塑装置将绝缘材料熔化,使绝缘材料固化后与连接区域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6包括灌注工艺,可以通过灌注的工艺使可流动的绝材料固化后与连接区域粘接。可选的,可流动的绝缘材绝缘材料包括灌封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电芯、M个第一固定件、M个第二固定件和M-1个导电件,其中,N、M均为正整数且2≤M≤N;
所述N个电芯被分成M个电芯组,每个电芯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内的电芯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M个电芯组沿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两个电极端子,两个电极端子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壳体沿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设置的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所述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电芯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该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
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与该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一侧,所述多个电芯中的每个电芯的电极端子相互连接;和/或,
至少一个电芯组包括多个电芯,在该电芯组的第二侧,所述多个电芯中的每个电芯的电极端子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电芯组中,一个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另一个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设有凸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凸部形成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个设有凹部,所述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的配合形成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芯壳体内,所述两个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
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和/或,
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所述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所述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覆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所述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覆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所述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
所述第三壁面和/或所述第四壁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
1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电芯、A个第一固定件、A个第二固定件、(L-1)*A个第三固定件,其中,N、M、L均为正整数且2≤M≤N,L≥2;
所述N个电芯被分成M个电芯组,所述M个电芯组被分为A行L列,沿第二方向,所述电芯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每个所述电芯组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内的电芯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电芯包括电芯壳体和两个电极端子,两个电极端子相对设置于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
其中,在一行电芯组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该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并与该第一个电芯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该行电芯组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并与该最后一个电芯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
在一行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电芯组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且所述第三固定件与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的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的至少部分粘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行电芯组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堆叠设置;
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A-1个导电件;
相邻的两行电芯组中,其中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与另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通过所述导电件连接,且在所述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该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与该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粘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该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或,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该行电芯组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所述连接区域的至少部分;和/或,
在一行电芯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固定件通过注塑工艺成型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另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覆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所述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覆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所述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和/或,
所述第三固定件包覆所述电极端子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外的部分和所述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或,
所述第三固定件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第三固定件;
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中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另一个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间距;
和/或,
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中,其中一个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三固定件与另外一个所述电芯组的所述第三固定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固定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形成间距。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芯还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电芯壳体内,所述两个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
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和/或,
在同一个电芯组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投影与该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和/或,
在同一行电芯组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之间的所述第三固定件的投影与该两个电芯组中的电芯的电极组件的投影相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壁面以及第四壁面;
所述第三壁面和/或所述第四壁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
19.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将M个电芯组的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
步骤S102: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一侧的连接区域、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一固定件;
步骤S103: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二侧的连接区域、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二固定件。
21.一种如权利要求11-18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将同一行电芯组中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电极端子连接,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相邻两个电芯组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三固定件;
步骤S202: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该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一固定件;
步骤S203: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该行电芯组中的最后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绝缘材料固化后,将电极端子位于电芯壳体外的部分、电芯壳体的至少部分粘接形成第二固定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4:提供M-1个导电件,将相邻两行电芯组中的其中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一侧的电极端子与另一行电芯组中的第一个电芯组的第二侧的电极端子通过导电件连接,且在导电件上形成连接区域;
步骤S205: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一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一侧的连接区域粘接;
步骤S206:将可流动的绝缘材料设于电芯组的第二侧以及导电件处,绝缘材料固化后,将靠近该电芯组的第二侧的连接区域粘接。
CN202280017707.6A 2022-11-08 2022-11-08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9410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30553 WO2024098241A1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1077A true CN116941077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4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7707.6A Pending CN116941077A (zh) 2022-11-08 2022-11-08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1077A (zh)
WO (1) WO20240982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0508B2 (ja) * 2020-07-14 2023-01-23 森村Sofc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反応セルスタック
CN213752868U (zh) * 2020-11-30 2021-07-20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14123999U (zh) * 2021-01-29 2021-09-0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4254670U (zh) * 2021-02-26 2021-09-21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3193282B (zh) * 2021-04-29 2023-11-28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CN215377612U (zh) * 2021-08-16 2021-12-31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113904055A (zh) * 2021-09-18 2022-01-07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CN217361781U (zh) * 2022-01-05 2022-09-0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98241A1 (zh) 202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26686B2 (ja) 組電池
JP5155190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の組立のためのフレーム部材
KR100870457B1 (ko) 전지모듈
KR20100109873A (ko) 모듈의 구조 설계에 유연성을 가진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CN112534631B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EP380068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ic vehicle
KR20130139472A (ko) 단일 전극단자 결합부를 가진 전지 조합체
US20130288110A1 (en) Assembly of an electrode stack of a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210006793U (zh) 电池模组
JP4939643B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0739433A (zh) 电池
CN114514652A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KR20230008817A (ko) 배터리,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KR20170050999A (ko) 이차전지
JP7107912B2 (ja) セパレータ及び固体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2259868A (zh) 一种电芯堆叠模块及软包电池模组
CN116941077A (zh)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7230796B (zh)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JP7491776B2 (ja) 蓄電装置
CN113764789B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及汽车
JP6142888B2 (ja) 電流遮断装置を備えた蓄電装置
US20220077535A1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CN114566769B (zh) 电化学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N218586280U (zh) 电池组以及用电设备
CN113508492B (zh) 电化学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