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1781U -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1781U
CN217361781U CN202220027650.5U CN202220027650U CN217361781U CN 217361781 U CN217361781 U CN 217361781U CN 202220027650 U CN202220027650 U CN 202220027650U CN 217361781 U CN217361781 U CN 217361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tructural member
battery
battery pac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76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
吴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76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1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1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1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提出一种电池组以及用电装置,包括电池组件、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电池组件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叠置的电芯,每一电芯均包括电芯壳体、设于电芯壳体内的电极组件、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电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且自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若干电芯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结构件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面向电芯壳体,第二结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第二结构件配置于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第二结构件配置于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第二结构件配置于第二电芯的电芯壳体。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少电池组件或第一结构件因碰撞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用电设备(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等)进行供电的装置。目前,电芯广泛地运用于无人机、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用电设备中。一般的,为了提高电芯的供电能力,将多个电芯堆叠,然后形成电池组并增加电路板、支架等形成电池组以供用电设备使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多个电芯堆叠形成电池组时,在电池组受到外力时,电路板、支架等与电芯之间会产生碰撞,从而使得电路板、支架或者电芯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池组以及用电装置,以解决或者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组中的第一结构件与电芯之间产生碰撞,从而使得第一结构件或者电芯受损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壳体、电池组件、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电池壳体设有第一空间,电池组件设于第一空间,电池组件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叠置的电芯,每一电芯均包括电极组件、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电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且自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电极组件设于电芯壳体内。其中,沿第二方向观察,第一结构件与电芯壳体存在重叠,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此外,若干电芯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沿第二方向,第一结构件相对设置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面向电芯壳体,第二结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b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c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电芯壳体。电池组受外力时,第二结构件对电池组进行缓冲,减小电池组件或者第一结构件受力,减少电池组件或者第一结构件因碰撞受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第二结构件的邵氏硬度C在65-90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弹性模量的范围为0.5-10Mpa。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泡棉。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泡棉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泡棉的发泡倍率为2-8倍,和/或,所述泡棉的密度为0.1-0.5g/m3。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第二结构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位于第一电芯的电极端子和第二电芯的电极端子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每一电芯的电极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其中,正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且自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负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且自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沿第三方向,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离设置,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此外,沿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位于第一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端子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子与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连接,沿第三方向,第二结构件与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分离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子分离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三方向,第一电芯的宽度为w,第二结构件的宽度为w1,w1和w的比值在1/3至3/5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三方向,第二结构件与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之间的间距为3-5毫米。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一方向,第一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子与第二结构件分离设置,沿第一方向,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端子与第二结构件分离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电池组还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件,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相互连接的第一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子和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子包括延伸出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的第一正极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与第一正极连接部分离设置,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端子包括延伸出第二电芯的电芯壳体的第二负极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与第二负极连接部分离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每一电芯还包括位于电芯壳体的内电极端子,内电极端子的一端与电极端子连接,内电极端子的另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观察,第二结构件覆盖内电极端子与电极端子连接的连接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电芯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观察时与电极组件有重叠部分的第一部分以及自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电极端子自第二部分延伸出电芯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第二部分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结构件与第一部分之间,沿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位于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和第二电芯的第二部分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第二结构件与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0.5至2毫米。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分离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部分。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二结构件固定于第一电芯的第一部分。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二结构件粘接于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设有凹部,第二结构件部分固定于凹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若干电芯还包括第三电芯,第三电芯与第一电芯相邻,第三电芯位于第一电芯远离第二电芯的一侧,电池组还包括第三结构件,沿第二方向观察,第一结构件与第三电芯的电芯壳体存在重叠,此外,第三结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2)、第三结构件配置于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b2)、第三结构件配置于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c2)、第二结构件配置于第三电芯的电芯壳体。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一方向,第三结构件位于第一电芯的电极端子和第三电芯的电极端子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每一电芯壳体的第二部分与电芯壳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连接,沿第二方向,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与第一电芯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第二结构件配置于电芯壳体时,第二结构件配置于第一表面,第三结构件配置于电芯壳体时,第三结构件配置于第一表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第一方向,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第二部分两侧,第一电芯的第一区域与第二电芯相邻,第一电芯的第二区域与第三电芯相邻,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第二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一电芯的第一区域,第二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二电芯的第二区域,第三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一电芯的第二区域,第三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三电芯的第一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一方向,第三结构件位于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和第三电芯的第二部分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三方向观察,第三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分离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沿第一方向观察,第三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存在重叠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电池组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设有第一空间,电池组件和第一结构件设于第一空间,电池壳体朝第一空间延伸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对设置,第一结构件的一端设于第一凸部远离电芯壳体的一表面,第一结构件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凸部远离电芯壳体一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有电池壳体、电池组件、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其中,电池壳体设有第一空间,电池组件设于第一空间,电池组件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叠置的电芯,每一电芯均包括电极组件、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电极端子连接于电极组件且自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电极组件设于电芯壳体内,沿第二方向观察,第一结构件与电芯壳体存在重叠,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此外,若干电芯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沿第二方向,第一结构件相对设置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面向电芯壳体,第二结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b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c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电芯壳体。这样设置,在电池组受外力时,第二结构件对电池组可起到缓冲作用,减小电池组件或者第一结构件受力,减小电池组件或者第一结构件因碰撞受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整体结构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部分结构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件连接第二结构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2部的放大图的一种标示形式;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结构放大图的一种标示形式;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的第一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1部的放大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2部的放大图的另一种标示形式;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组件连接第二结构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是本申请电芯的局部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组件连接第二结构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A3部的放大图的一种标示形式;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A3部的放大图的另一种标示形式;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组件连接第二结构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组件连接第二结构件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沿图21中P-P线的剖视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一个工艺阶段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又一个工艺阶段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另一个工艺阶段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一个工艺阶段的示意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又一个工艺阶段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另一个工艺阶段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电池组1000的一种实现方式,请参阅图1-图4,电池组1000包括电池组件100、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第二结构件300设置于电池组件100和第一结构件200之间。通过在电池组件100和第一结构件200之间设置第二结构件300,电池组1000受外力时,第二结构件300对电池组1000进行缓冲,减小电池组件100或者第一结构件200受力,减少电池组件100或者第一结构件200因碰撞受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300和第一结构件200相对设置。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存在重叠,其中第二方向L2为第二结构件300和第一结构件200相对设置的方向,第二方向L2垂直于第一结构件200。第一结构件200包括沿第二方向L2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第一面201面向电池组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300包括绝缘材料,第二结构件300的邵氏硬度C在65-9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300包括绝缘材料,第二结构件300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二结构件300包括绝缘材料,第二结构件300的弹性模量的范围为0.5-10Mpa。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300包括泡棉。可选的,泡棉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选的,泡棉的发泡倍率为2-8倍。可选的,泡棉的密度为0.1-0.5g/m3。
对于上述电池组件100,请参阅图3-图6,电池组件10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L1叠置的电芯10。第一方向L1与第二方向L2垂直。
每个电芯10包括电极组件101、电芯壳体102和电极端子103,电极端子103包括极性相反的两个端子1031和1032,本实施例中,以1031是正极端子、1032是负极端子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1031是负极端子、1032是正极端子。可以理解的是:正极端子的材料可为但不限于铝材料,负极端子的材料可为但不限于镍材料。电极组件101收容在电芯壳体102,正极端子1031连接于电极组件101且自电芯壳体102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102,负极端子1032连接于电极组件101且自电芯壳体102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102。电芯壳体10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L1观察时与所述电极组件有重叠部分第一部分1021,以及自第一部分1021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1022。第一部分1021用于收容电极组件101。正极端子1031和负极端子1032均自第二部分1022延伸出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极组件101包括由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离膜形成的卷绕式或叠片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壳体102a和第二壳体102b。第一壳体102a连接第二壳体102b,第一壳体102a和第二壳体102b沿其连接位置可以进行折叠,使第一壳体102a和第二壳体102b重合,形成第一部分1021以包覆电极组件101。第一壳体102a周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区102a1,第二壳体102b周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区102b1。第一壳体102a和第二壳体102b沿其连接位置进行折叠后,第一区102a1与第二区102b1重合并密封连接,形成第二部分1022。正极端子1031和负极端子1032均自第二部分1022相对连接位置的一侧伸出电芯壳体102。
正极端子1031和负极端子1032自电芯10的同一端延伸出电芯壳体102。沿第三方向L3,正极端子1031和负极端子1032分离设置,其中,第三方向L3与第一方向L1垂直,第三方向L3与第二方向L2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正极端子1031和负极端子1032可自电芯1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电芯壳体102,比如,沿第二方向L2,正极端子1031和负极端子1032自电芯1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铝塑膜。可选的,电芯10包括软包电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2a和第二壳体102b可为2个相离的壳体。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结构件200与电芯壳体102存在重叠。
请参阅图7,若干电芯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为若干电芯1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电芯。第一电芯11包括第一正极端子1031a和第一负极端子1032a,第二电芯12包括第二正极端子1031b和第二负极端子1032b。
请一并参阅图5-图7,第一正极端子1031a包括位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外的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第一负极端子1032a包括位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外的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第二正极端子1031b包括位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外的第二正极连接部10321,第二负极端子1032b包括位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外的第二负极连接部10421。沿第一方向L1,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和第二负极连接部10421分离设置,第二结构件300设于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和第二负极连接部10421之间。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与第二正极连接部10321连接,相邻电芯之间形成串联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L2,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连接部10321有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200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可为Battery ManagementSystem(BMS)板,BMS板可用于对电芯进行充电和放电管理。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端子1032a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端子1031b之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结构件200电连接。沿第二方向L2,第一正极端子1031a的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和第一负极端子1032a的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位于第一结构件200与电芯壳体10之间,第二正极端子1031b的第二正极连接部10321和第二负极端子1032b的第二负极连接部10421位于第一结构件200与电芯壳体1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与另一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之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结构件200电连接。可选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焊接于第一结构件200。可选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焊接于第一结构件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电池组1000包括第一导电件400,第一导电件40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第一导电件400的另一端连接于相互连接的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端子1032a和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端子1031b中的至少一个。可选的,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端子1032a和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端子1031b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处103a,可选的。第一导电件400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处103a。
第二结构件300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1)、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b1)、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c1)、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有利于第二结构件300将电芯壳体102受到的外部力传递给第一结构件100,提升对电芯壳体102的保护。
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时,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可选的,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设有凹部200a,第二结构件300的部分固定于凹部200a。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利用粘接层700粘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在制造过程中,粘接层700可先设置于第二结构件300上,之后第二结构件300再粘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粘接层700也可以先设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上,之后第二结构件300再与粘接层700粘接,对于粘接层700在制造过程中的具体步骤顺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时,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粘接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第二结构300件固定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部分1021,进一步的,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部分1021与第一结构件200重叠的部分。
其中,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时,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粘接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二电芯12的第一部分1021。进一步的,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部分1021与第一结构件200重叠的部分。
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粘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第二结构件300还同时粘结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通过粘接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加强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面201以及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10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简化工艺生产,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第二结构件300还同时固定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二电芯12的第一部分1021,具体的,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部分1021与第一结构件200重叠的部分。进一步加强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简化工艺生产,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当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第二部分1022与第一部分1021的第一表面102c连接。沿第二方向L2,所述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与第一表面对102c相设置。
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电芯壳体102时,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表面102c。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表面102c。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二电芯12的第一表面102c。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102的第一表面102c包括第一区域102c1和第二区域102c2,沿第一方向L1,第一区域102c1和第二区域102c2位于第二部分1022两侧,第一电芯11的第一区域102c1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区域102c2相邻,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L2’,第二结构件300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区域102c1,第二结构件300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二电芯12的第二区域102c2。
请参阅图7,沿第一方向L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300位于第一电芯11的电极端子103和第二电芯12的电极端子103之间。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L1,第二结构件300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和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之间。
请参阅图7,沿第一方向L1,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与第二结构件300分离设置。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与第二结构件300分离设置。沿第一方向L1,第二结构件300不压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第二结构件300不压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有利于保护电极端子103。
可选的,请参阅图7,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包括延伸出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的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包括延伸出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的第二负极连接部10421,沿第一方向L1,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分离设置,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二负极连接部10421分离设置。
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沿第二方向L2,第二部分1022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一部分1021之间,沿第一方向L1,第二结构件300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和第二电芯12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
可选的,请参图7,沿第一方向L1,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分离设置,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的距离d1的范围为0.5毫米至2毫米。有利于保护第一电芯11的电极端子103,有利于第二结构件300的组装。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的距离d1的范围为0.8毫米至1.5毫米。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第一电芯11的电极端子103,方便组装。
可选的,请参图7,沿第一方向L1,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部分1022分离设置,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的距离d2的范围为0.5至2毫米。有利于保护第二电芯12电极端子103,有利于第二结构件300的组装。可选的,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的距离d1的范围为0.8毫米至1.5毫米。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第二电芯12电极端子103,方便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1,沿第二方向L2,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与另一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的连接处103a与第一结构件200之间具有间隙103s,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和/或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时,沿第二方向L2,第二结构件300可延伸至间隙103s,在第一结构件200受外力时,第二结构件300可承载该外力,减小电芯10受损。
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L2,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连接部10311位于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一部分1021之间。沿第二方向L2,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分离设置,第二结构件300不压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在第一结构件200受到外力时,可减少第一结构件200或者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接触,减少电芯10受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L2’观察时,沿第三方向L3,第一电芯11的宽度为w,第二结构件300的宽度为w1,w1和w的比值在1/3至3/5之间。有利于提升电芯10的保护。可选的,w1和w的比值在2/5至1/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2-图14,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L2’观察时,沿第三方向L3,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连接部10321之间的间距d3为2-6毫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芯10的保护。可选的,d3为3-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L2’观察时,沿第三方向L3,第二结构件3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连接部10411之间的间距d4为3-5毫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芯10的保护。可选的,d4为3-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10还包括位于电芯壳体102的内电极端子105,内电极端子105的一端与电极端子103连接,内电极端子105的另一端与电极组件101连接。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观察,第二结构件300覆盖内电极端子105与电极端子103连接的连接区域104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内电极端子105包括第一内电极端子(图未示)和第二内电极端子。第一内电极端子的一端与电极端子103连接,第一内电极端子的另一端与电极组件101连接。第二内电极端子的一端与电极端子103连接,第二内电极端子的另一端与电极组件101连接。可选的,第一内电极端子与正极端子1031连接。第二内电极端子与负极端子103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池组1000受到外力时,第二结构件300可发生弹性变形。内电极端子105与电极端子103连接的连接区域1041可将电芯10受到的外力传递至第二结构件300,减少电芯10受损。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以相同的标号示出,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解释。请参阅图15-图17,电池组1000包括电池组件100,电池组件10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L1叠置的电芯10,若干电芯10还包括第三电芯13。第三电芯13与第一电芯11相邻,第三电芯13位于第一电芯11远离第二电芯12的一侧,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和第三电芯13沿第一方向L1叠置。
其中,第三电芯13、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为若干电芯10中任意相邻的三个电芯。
其中,第三电芯13为若干电芯10中的一个,第三电芯13的结构和功能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电芯10,此处不再赘述。
电池组1000还包括第三结构件500。可选的,第三结构件500可与第二结构件300具有相同的结构、功能和材质,具体的,实施例一中以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作为相邻电芯,本实施例以第一电芯11和第三电芯13作为相邻电芯描述,其中,第三结构件500的结构、功能和材质可参阅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结构件300的结构、功能和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构件300包括泡棉,第三结构件500包括泡棉,第三结构件500的弹性模量可与第二结构件300的弹性模量不同。
请参阅图17,沿第一方向L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结构件500位于第一电芯11的电极端子103和第三电芯13的电极端子103之间。沿第一方向L1,第三结构件500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端子1032a和第三电芯13的正极端子1031之间。
沿第一方向L1,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端子1032a与第三结构件500分离设置。第三电芯13的正极端子1031与第三结构件500分离设置。沿第一方向L1,第三结构件500不压第一电芯11的第一负极端子1032a,第三结构件500不压第三电芯13的正极端子1031,有利于保护电极端子103。
可选的,沿第一方向L1,第三结构件5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分离设置,第三结构件5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的距离d5的范围为0.5至2毫米。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电极端子103,有利于第三结构件500的组装。可选的,第三结构件500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部分1022之间的距离d1的范围为0.8毫米至1.5毫米。
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三结构件500与第三电芯13的电芯壳体102存在重叠。
第三结构件500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2)、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b2)、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c2)、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三电芯13的电芯壳体102。有利于第三结构件500将电芯壳体102受到的外部力传递给第一结构件200,提升对电芯壳体102的保护。
其中,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时,可选的,第三结构件5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可选的,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设有凹部200a,第三结构件500的部分固定于凹部。可选的,第三结构件500利用粘接层700粘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需要说明的是:在加工过程中,粘接层700可先设置于第三结构件500上,之后第三结构件500再粘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粘接层700也可以先设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上,之后第三结构件500再与粘接层700粘接,对于粘接层700在加工过程中的具体步骤顺序,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时,可选的,第三结构件500粘接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第三结构件500件固定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部分1021,进一步的,第三结构件500固定于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部分1021与第一结构件200重叠的部分。
其中,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三电芯13的电芯壳体102时,可选的,第三结构件500粘接于第三电芯13的电芯壳体102。可选的,电芯壳体102包括第一部分1021和第二部分1022时,第三结构件500固定于第三电芯13的第一部分1021,进一步的,第三结构件500固定于沿第二方向L2观察第一部分1021与第一结构件200重叠的部分。
其中,第三结构件500可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第三结构件500同时还可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这样设置,进一步提升第三结构件500、第一面201和第一电芯11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第三结构件500可配置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第三结构件500同时还可配置于第三电芯13的电芯壳体102。这样设置,进一步提升第三结构件500、第一面201和第三电芯1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8,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表面102c,第二结构件300配置于第二电芯12的第一表面102c,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三电芯13的第一表面102c,第三结构件500配置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表面102c。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11的第一区域102c1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区域102c2相邻,第一电芯11的第二区域102c2与第三电芯13的第一区域102c1相邻,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第二结构件300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区域102c1,第二结构件300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二电芯12的第二区域102c2,第三结构件500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二区域102c2,第三结构件500的投影部分位于第三电芯13的第一区域102c1。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L3观察,第三结构件500和第二结构件300分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沿第一方向L1观察,第三结构件500和第二结构件300存在重叠区域501,进一提升对电芯壳体102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沿第一方向L1观察,第三结构件500和第二结构件300分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1000中并不是如图11所示的每相邻的两个电芯10之间设置一个第二结构件300。请参阅图20,电池组件100沿第一方向L1的一端设置一个或者两个第二结构件300,电池组件100沿第一方向L1的一端设置一个或者两个第三结构件500,电池组件100沿第一方向L1的另一端的设置一个或者两个第二结构件300,电池组件100沿第一方向L1的另一端的设置一个或者两个第三结构件500。通过电池组件100沿第一方向L1的两端的第二结构件300和第三结构件500对第一结构件200作用在电池组件100上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可减少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碰撞引起的损坏,可减少第二结构件300和第三结构件500的使用数量,减少电池组1000的生产成本。其他的实施例中,可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二结构件300和第三结构件500。
请参阅图21-图23,电池组1000还包括电池壳体600,电池壳体600设第一空间600s,可选的,电池组件100、第一结构件200、第二结构件300设于第一空间600s,可选的,电池组件100、第一结构件200、第二结构件300、第三结构件500设于第一空间600s。
请参阅图23,电池壳体600朝第一空间600s延伸有第一凸部601和第二凸部602,第一凸部601和第二凸部602相对设置。
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设于第一凸部601远离电芯壳体102的一表面,第一结构件200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凸部602远离电芯壳体102一表面。第一凸部601和第二凸部602对第一结构件200提供支撑。可选的,第一结构件200粘接于第一凸部601。可选的,第一结构件200粘接于第二凸部602。加强第一结构件200和电池壳体600之间的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组1000受外力时,电池组件100的受到的力通过第一结构件200传导到电池壳体600,进一步提升对电芯壳体102的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电池壳体600还设有若干凹陷部603,凹陷部603的数量与电芯10的数量相同,一电芯10设于一凹陷部603,通过凹陷部603可减少电芯10在电池壳体600内移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的实施例,用电装置包括以上的电池组,所述用电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农用无人机、二轮电动车、储能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电池组的功能和结构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组的方法。请参阅图24,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a,提供电池组件100。
其中,电池组件10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L1叠置的电芯10。每一电芯10包括电极组件101、电芯壳体102和电极端子103。电极组件101收容在电芯壳体102,电极端子103连接于电极组件101且自电芯壳体102的内部延伸出电芯壳体102。若干电芯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为若干电芯1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电芯10。电池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0a,提供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
第一结构件200包括沿第二方向L2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01和第二面202。第一面201面向电芯壳体102。其中,第二方向L2与第一方向L1垂直。第二方向L2与第一结构件200垂直。
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a,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
可选的,通过粘接的方式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
步骤S40a,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
请参阅图26和图27,在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后,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移动至第二结构件300与电池组件10连接。
可选的,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连接,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连接。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方法还包括在将第一结构件200靠近电池组件100的一侧涂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粘接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和/或第一结构件200粘接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
可选的,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为通过第一导电件400连接。具体的,将第一导电件40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二面,将第一导电件400的另一端朝向电芯壳体102弯折后连接于相互连接的第一电芯11的负极端子和第二电芯12的正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形成正极端子和/或负极端子的连接处103a。
可选的,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为通过第二导电件连接。具体的,将第二导电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二面,将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朝向电芯壳体102弯折后连接于相互连接的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端子1031a和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端子1032b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形成正极端子和/或负极端子的连接处103a。
步骤S50a,将电池组件100和第一结构件200设于第一空间600s。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a还包括将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设于第一凸部601远离电芯壳体102的一表面,第一结构件200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凸部602远离电芯壳体102一表面。第一凸部601和第二凸部602对第一结构件200提供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a还包括在第一凸部601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一凸部6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a还包括在第二凸部602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二凸部6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a在第一结构件200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一凸部6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a在第一结构件200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二凸部602。
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池组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任意一种电池组,其构成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a还包括提供第三电芯13,步骤S20a还包括提供第三结构件500,步骤S30a包括将第三结构件5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201。
第三结构件500、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的装配方式可参考本实施例二中第二结构件300、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的装配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在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结构件200的第一面之后,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L2’移动至第二结构件300与电芯壳体102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的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另外,在第二方向L2上,减少对第二结构件300的尺寸限制。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组的方法。请参阅图28,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b,提供电池组件。
其中,电池组件10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L1叠置的电芯10。若干电芯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为若干电芯1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电芯10。
步骤S20b,提供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
上述步骤S10b可参阅实施例三中的步骤S10a,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S20b可参阅实施例三中的步骤S20a,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b,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10壳体。
可选的,通过粘接的方式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
步骤S40b,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L2’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任意一种电池组,其构成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对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电池组,步骤S40b包括将第二结构件300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的凹部200a。
步骤S50b,电池组件100和第一结构件200设于第一空间600s。
可选的,步骤S50b还包括将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设于第一凸部601远离电芯壳体102的一表面,第一结构件200的另一端设于第二凸部602远离电芯壳体102一表面。第一凸部601和第二凸部602对第一结构件200提供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b还包括在第一凸部601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一凸部6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b还包括在第二凸部602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二凸部6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b在第一结构件200涂覆有粘接剂,第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一凸部6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b在第一结构件200涂覆有粘接剂,一结构件200的一端粘接于第二凸部6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b还包括提供第三电芯13,步骤S20b还包括第三结构件500,步骤S30b包括将第三结构件500固定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10壳体。
例如,实施例中对于第三结构件500、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的装配方式可参考该实施例三中第二结构件300、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的装配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在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一电芯11的电芯壳体102之后,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的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另外,在第二方向L2上,减少对第二结构件300的尺寸限制。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池组的方法。实施例五提供的制备电池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c,提供电池组件100。
其中,电池组件100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L1叠置的电芯10。若干电芯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为若干电芯10中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个电芯10。
步骤S20c,提供第一结构件200和第二结构件300。
上述步骤S10c可参阅实施例三中的步骤S10a,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S20c可参阅实施例三中的步骤S20a,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c,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
步骤S30c的工艺制程可参阅实施例六以及附图29,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通过粘接的方式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102。
步骤S40c,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L2’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
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池组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任意一种电池组,其构成的技术方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对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电池组,步骤S40b包括将第二结构件300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的凹部200a。
步骤S50c,电池组件100和第一结构件200设于第一空间600s。
步骤S50c的的步骤和实施例可参阅实施例四,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实施例中对于第三结构件500、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的装配方式可参考该实施例四中第二结构件300、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的装配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电池组的制备方法,在将第二结构件300固定于第二电芯12的电芯壳体之后,将第一结构件200沿与第二方向L2相反的方向移动至第一结构件200与电池组件100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的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另外,在第二方向L2上,减少对第二结构件300的尺寸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组件和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设有第一空间,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电池组件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叠置的电芯,每一所述电芯均包括电极组件、电芯壳体和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且自所述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电芯壳体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电芯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
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沿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电芯壳体存在重叠,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结构件相对设置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面向所述电芯壳体;
所述第二结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
(b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
(c1)、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电芯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第二结构件的邵氏硬度C在65-9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弹性模量的范围为0.5-1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泡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棉的发泡倍率为2-8倍;
和/或,所述泡棉的密度为0.1-0.5g/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包括绝缘材料,所述第二结构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芯的电极端子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电芯的电极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且自所述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所述负极端子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且自所述电芯壳体的内部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
沿第三方向,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离设置,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子和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端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连接;
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分离设置,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子分离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电芯的宽度为w,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宽度为w1,所述w1和所述w的比值在1/3至3/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之间的间距为3-5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子与所述第二结构件分离设置;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端子与所述第二结构件分离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负极端子和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正极端子包括延伸出所述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的第一正极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部分离设置;
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端子包括延伸出所述第二电芯的电芯壳体的第二负极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部分离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电芯还包括位于电芯壳体的内电极端子,所述内电极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所述内电极端子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
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结构件覆盖所述内电极端子与所述电极端子连接的连接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电极组件有重叠部分的第一部分以及自第一部分延伸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电极端子自第二部分延伸出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部分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之间的距离的范围为0.5至2毫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分离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粘接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设有凹部,所述第二结构件部分配置于所述凹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电芯还包括第三电芯,所述第三电芯与所述第一电芯相邻,所述第三电芯位于所述第一电芯远离所述第二电芯的一侧;
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第三结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结构件与所述第三电芯的电芯壳体存在重叠;
所述第三结构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2)、所述第三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
(b2)、所述第三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电芯壳体;
(c2)、所述第二结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三电芯的电芯壳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三电芯的电极端子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二电芯和所述第三电芯均包括第一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结构件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两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电芯相邻,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三电芯相邻,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二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二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三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三结构件的投影部分位于所述第三电芯的第一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电芯的第二部分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分离设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存在重叠区域。
3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壳体朝所述第一空间延伸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结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电芯壳体的一表面,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凸部远离所述电芯壳体一表面。
3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
CN202220027650.5U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7361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7650.5U CN217361781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7650.5U CN217361781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1781U true CN217361781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7650.5U Active CN217361781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1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241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241A1 (zh) * 2022-11-08 2024-05-16 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85311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US10181623B2 (en)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ensing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the same
EP3133669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improved safety and operational lifespan
JP6651241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EP1294032B1 (en) Assembled battery
JP2007073510A (ja) 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含む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07064098A1 (en) Battery module of novel structure
KR20130139472A (ko) 단일 전극단자 결합부를 가진 전지 조합체
KR102214538B1 (ko) 단위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EP3007248A1 (en) Battery module
EP3154108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CN217361781U (zh) 一种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WO2020175883A1 (ko) 충격 흡수 구조를 갖는 커넥터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JP7059882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085741B2 (ja) 単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組電池
CN115084782B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KR102411256B1 (ko) 배터리 모듈 어셈블리
KR20210080096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KR101084986B1 (ko)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팩
EP4250457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ame
WO2023130262A1 (zh) 电池组以及制备电池组的方法
CN115088121A (zh) 电池模块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217823038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5732088U (zh) 端子相互焊接的电池组、车辆和电气设备
CN215342849U (zh) 电池组以及应用所述电池组的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