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1006A -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1006A
CN116941006A CN202180095328.4A CN202180095328A CN116941006A CN 116941006 A CN116941006 A CN 116941006A CN 202180095328 A CN202180095328 A CN 202180095328A CN 116941006 A CN116941006 A CN 116941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in
members
section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53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剑启
刘文盛
苏继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AG Germany
Original Assignee
ABB AG German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B AG Germany filed Critical ABB AG Germany
Publication of CN116941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1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6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009Interconnected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50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 H01H71/52Manual reset mechanisms which may be also used for manual release actuated by le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和相关联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转换开关包括推动构件对,该推动构件对适于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断路器,该推动构件对中的每个推动构件包括限位狭槽;传动臂,该传动臂可旋转地布置在推动构件对之间;销对,该销对被布置在传动臂的径向端上,并且每个销适于随着传动臂的旋转而在相应限位狭槽中滑动,以驱动相应推动构件移动;以及弹性复位部件对,该弹性复位部件对被布置在推动构件对上,并且每个弹性复位部件适于在销的滑动期间被相应销按压,以确保相应断路器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其中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转换装置,跳闸的断路器可以被复位,使得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这显著提高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只需要在推动构件上布置弹性复位部件,所以可以容易地修改传统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以获得更为可靠的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和相关联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也被称为双电源转换切换装备,是一种在两个电源之间切换负载的电气开关。一些双电源转换开关是手动的,在手动情况下操作员通过投掷开关来实现转换,而另一些是自动的,并且当他们感测到电源中的一个已经失去或获得电力时就会触发。双电源转换开关通常安装在备用发电机所在的位置,使得如果公共电源出现故障,则发电机可以提供临时电力。
存在三种不同类别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即,类别CC、类别PC和类别CB。类别CC是一种能够产生并承受短路电流但不旨在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转换开关,并且基于满足一些标准(诸如IEC 60947-4-1)要求的设备。类别PC是一种能够产生并承受短路电流但不旨在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转换开关,并且基于满足一些标准(诸如IEC 60947-3)要求的设备。类别CB是一种能够产生并承受短路电流并且旨在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转换开关,并且设置有过电流释放装置,并且基于满足一些标准(诸如IEC 60947-2)要求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和相关联的转换开关。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功率开关的转换装置。该转换开关包括推动构件对,该推动构件对适于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断路器,该推动构件对中的每个推动构件包括限位狭槽;传动臂,该传动臂可旋转地被布置在推动构件对之间;销对,该销对被布置在传动臂的径向端上,并且每个销适于随着传动臂的旋转而在相应限位狭槽中滑动,以驱动相应推动构件移动;以及弹性复位部件对,该弹性复位部件对被布置在推动构件对上,并且每个弹性复位部件适于在销的滑动期间被相应销按压,以确保相应断路器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其中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转换装置,可以使跳闸的断路器复位,使得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这显著提高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只需要在推动构件上布置弹性复位部件,所以可以容易地修改传统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以获得更为可靠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件对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都包括线弹簧,该线弹簧被布置在相应推动构件上,并且包括倾斜区段,该倾斜区段被倾斜为在第一移动方向上逐渐接近另一推动构件,沿着该第一移动方向推动构件被移动,以使得相应断路器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以及弯曲突起,该弯曲突起从倾斜区段突出并且适于在销的滑动期间被相应销按压。这可以通过转换装置的简单结构来实现上述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突起包括第一倾斜部分,该第一倾斜部分被弯曲为与倾斜区段具有第一角度,并且适于当销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被销按压,以允许销向手柄施加力;以及第二倾斜部分,该第二倾斜部分被弯曲为与倾斜区段具有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并且适于当销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被销推开,以允许销跨过弯曲突起,而不会使得相应推动构件移动。这种布置可以确保一个倾斜部分可以被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销压靠但不被推开,而另一倾斜部分可以直接被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的销推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销对中的每个销还适于:当对应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时,随着传动臂的进一步旋转,经由第一倾斜部分推开并跨过弯曲突起。这种布置可以允许销进一步移动到限位狭槽的端部,从而确保相应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弹簧还包括第一弯曲区段,该第一弯曲区段从倾斜区段的弯折端向后弯曲,并且在推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上延伸,倾斜区段的弯折端比倾斜区段的可移动端远离弯折端更远离另一推动构件。这种布置可以使得线弹簧提供合适的变形和弹性,从而提高转换装置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件对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还包括第一紧固件,该第一紧固件被布置为可枢转地固定第一弯曲区段远离倾斜区段的弯折端的可枢转端;以及第二紧固件,该第二紧固件被布置在倾斜区段的可移动端处并且适于允许可移动端沿着倾斜区段的倾斜方向移动。这种布置可以使得线弹簧提供合适的变形和弹性,从而提高转换装置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件对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还包括限位突起,该限位突起从相应推动构件突出并且被布置在第一弯曲区段与倾斜区段之间,该限位突起适于当销与第一倾斜部分接触时停止第一弯曲区段。限位突起可以增加由销经由线弹簧施加在手柄上的力,从而进一步确保跳闸的断路器可以被复位,其中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弹簧还包括从第一弯曲区段的可枢转端向后弯曲的第二弯曲区段,并且包括固定端,线弹簧在该固定端处固定在相应推动构件上。这样,线弹簧可以容易固定在推动构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区段的可移动端被弯曲为部分围绕第二紧固件。这种布置可以防止倾斜区段的可移动端在移动期间从第二紧固件滑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突起在推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上被布置在限位突起与第一紧固件之间。这种布置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由销经由线弹簧施加到断路器的手柄上的力。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用于双电源的断路器对;以及如在第一方面中所提及的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耦合到断路器对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断路器对。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组装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推动构件对,该推动构件对适于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断路器,该推动构件对中的每个推动构件包括限位狭槽;在推动构件对之间可旋转地布置传动臂;在传动臂的径向端上布置销对,该销对各自适于随着传动臂的旋转而在相应限位狭槽中滑动,以驱动相应推动构件移动;以及在推动构件对上布置弹性复位部件对,该弹性复位部件对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适于在销的滑动期间被相应销按压,以确保相应断路器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其中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
应当理解,本发明内容不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下文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在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转换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顶视图,其中左侧的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右侧的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弹性复位部件的推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转换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顶视图,其中左侧的断路器处于跳闸状态,右侧的断路器位于断开状态;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转换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顶视图,其中左侧的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右侧的断路器位于断开状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转换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组件的顶视图,其中左推动构件上的销正在推开并跨过弯曲突起;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转换装置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组件的顶视图,其中左侧的断路器处于断开状态,右侧的断路器位于闭合状态;
图7示出了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组装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组件的转换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几个示例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讨论。应当理解,讨论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因此实现本公开,而非对主题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要被解读为开放术语,这些开放术语意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要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要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是指不同或相同的对象。以下可以包括其他明确定义和隐含定义。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术语的定义在整个描述中是一致的。
传统的双电源转换开关通常包括断路器对,每个断路器被布置在负载与相应电源之间。转换装置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断路器对。也就是说,转换装置可以控制断路器对,使得当断路器中的一个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时,另一断路器必须处于断开状态,反之亦然。
传统的转换装置通常包括耦合到断路器手柄的推动构件对。可以通过传动臂和被布置在传动臂的径向端上的销对来移动推动构件对,以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手柄,从而控制断路器。传动臂可以手动或自动地旋转。随着传动臂的旋转,销对中的每个销在形成在推动构件上的相应限位狭槽中滑动。以此方式,可以经由销在相对的方向上驱动推动构件,以分别驱动断路器的手柄。布置在推动构件对上的两个限位狭槽基本上是轴对称的,并且每个限位狭槽都具有合适的形状以允许推动构件的协调移动和联锁。
例如,限位狭槽可以具有彼此连接的水平平直区段和弧形区段或倾斜区段。当销在水平平直区段中滑动时,销可以压靠水平平直区段的边缘以驱动推动构件移动。弧形区段可以以传动臂的旋转中心为中心。以此方式,当销随着传动臂的旋转而在弧形凹槽或倾斜凹槽中滑动时,推动构件不会移动,并且因此断路器可以维持在断开状态。
众所周知,当连接到断路器的电路出现诸如短路之类的故障时,断路器将跳闸。此时,转换装置应当操作,以复位跳闸的断路器,例如,通过将其切换到断开状态。
然而,断路器的手柄行程的公差范围通常相对较宽,导致控制手柄移动的准确度不足。结果,使仅取决于销与限位狭槽之间的协作的断路器的复位可能发生故障,导致复位动作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并且因此导致转换装置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跳闸的断路器很难成功复位使得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通常,只有当另一断路器被切换到闭合状态时,跳闸的断路器才能成功复位。因为一些客户可能需要使跳闸的断路器成功复位,以使两个断路器均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这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个问题不能仅通过调整推动构件的限位狭槽的尺寸或形状来解决。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和其他潜在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100和相关联的转换开关。现在,参考图1至图7,对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1示出了具有转换装置100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顶视图,并且图2示出了具有弹性复位部件104的推动构件101的透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除了如上文所提及的推动构件101、销103和传动臂102之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转换装置100还包括弹性复位部件对104,该弹性复位部件对104被布置在推动构件对101上。在销103在相应限位狭槽1011中滑动期间,销103可以压靠在相应弹性复位部件104上,从而向手柄201施加力,该力大于将手柄201移动到断开状态所需的力。以此方式,可以确保跳闸的断路器200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而不必将另一断路器200切换到闭合状态。
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转换装置100,跳闸的断路器200可以被复位,使得两个断路器200均处于断开状态,这显著提高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安全性能。此外,由于只需要在推动构件101上布置弹性复位部件104,所以可以容易地修改传统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以获得更为可靠的转换开关。
此外,当跳闸的断路器200被复位或处于断开状态时,还可以使相应弹性复位部件104变形,以允许销103进一步滑动。以此方式,销103可以进一步滑动到限位狭槽1011的端部,以向推动构件对101提供限位,从而防止由推动构件101的意外移动而导致的断路器200的误操作。
弹性复位部件104可以在任何合适的结构或布置中实现上文所提及的功能。在下文中,参考图1至图7仅对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100的一些示例性结构或布置进行讨论。此外,由于基本对称的结构和移动模式,所以如图1所示的左侧和右侧的推动构件101的操作相似。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主要以推动构件101中的一个推动构件(例如,左侧的推动构件101)及其上的弹性复位部件104为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另一推动构件101和弹性复位部件104的结构和移动模式也相似,并且以下不再单独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弹性复位部件104可以包括被布置在相应推动构件101上的线弹簧1041。线弹簧1041具有弹性变形和恢复能力。线弹簧1041的横截面可以具有任何合适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弹簧1041可以具有倾斜区段1042和形成在倾斜区段1042中的弯曲突起1043。倾斜区段1042可以基本沿着限位狭槽1011的弧形区段或倾斜区段1042的一部分倾斜。具体地,倾斜区段1042被倾斜为在一方向(为了便于在下文中讨论,被称为第一移动方向D1)上逐渐接近另一推动构件101,沿着该方向推动构件101被移动,以使得相应断路器200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
弯曲突起1043从倾斜区段1042突出。例如,弯曲突起1043可以通过弯曲倾斜区段1042的一部分而形成,而倾斜区段1042的其他部分保持不变或不弯曲,使得当在垂直于推动构件101的方向上观察时,弯曲突起1043突出到限位狭槽1011中,如图1所示。也就是说,倾斜区段1042被布置在推动构件101上方,并且其投影朝向推动构件101落入限位狭槽1011中。销103从推动构件101的底部延伸通过限位狭槽1011到其可以与弯曲突起1043干涉的位置。以此方式,当销103在限位狭槽1011中滑动时,销103可以压靠在弯曲突起1043上以向断路器200的手柄201施加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突起1043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两个倾斜部分,即,第一倾斜部分1044和第二倾斜部分104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倾斜部分1044被弯曲为与倾斜区段1042具有第一角度。通过第一倾斜部分1044,当销103在第一方向(例如,对于如图1所示的左侧的销103,逆时针方向)上滑动时,销103可以压靠在第一倾斜部分1044上但不能推开第一倾斜部分1044。这是因为当销103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并且开始接触和按压第一倾斜部分1044时,由于诸如倾斜区段1042的倾斜方向和第一倾斜部分1044的角度等之类的因素,由销103施加在第一倾斜部分1044上的力将使得线弹簧1041具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对于图1中左侧的线弹簧1041)。
这种趋势将防止销103推开第一倾斜部分1044,而是使销103持续向第一倾斜部分1044施加力。所施加的力具有大的向下分量,即,在第一移动方向D1上,该向下分量最终通过推动构件101施加到断路器200的手柄201,使得断路器200可以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当断路器200处于断开状态时,即,推动构件101不再移动时,随着传动臂102的进一步旋转,由销103施加到第一倾斜部分1044的力逐渐增加。增加的力将使得线弹簧1041进一步变形,并且最终可以移动线弹簧1041的端部,即,可移动端。以此方式,销103可以推开,从而经由第一倾斜部分1044跨过弯曲突起1043,从而允许销103进一步滑动到限位狭槽1011的端部。
第二倾斜部分1045被弯曲为与倾斜区段1042具有第二角度。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也就是说,当沿着倾斜区段1042的延伸方向观察时,第二倾斜部分1045比第一倾斜部分1044更平坦。由于诸如倾斜区段1042的倾斜方向和第二倾斜部分1045的角度之类的因素,所以当销103在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即,对于如图1所示的左侧的销103,顺时针方向)上滑动时,由销103施加到第二倾斜部分1045的力将使得线弹簧1041的一部分向左移动或变形。结果,销103可以在不移动相应推动构件101的情况下经由第二倾斜部分1045推开并跨过弯曲突起1043。
根据上文,可以看出,线弹簧1041的上述动作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线弹簧1041的弹性特性。为了使得线弹簧1041能够提供更合适的变形和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线弹簧1041还可以包括弯曲区段,该弯曲区段以下将被称为第一弯曲区段1046。
如上文所提及的,第一弯曲区段1046从线弹簧1041远离可移动端的端部(即,弯折端)向后弯曲,并且在推动构件101的第一移动方向D1上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倾斜区段1042的弯折端是比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更远离另一推动构件101的端部。以此方式,倾斜区段1042和第一弯曲区段1046可以形成倒U形,从而当销103压靠在弯曲突起1043上时提供更合适的变形和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销103当在第一方向上滑动时压靠在第一倾斜部分1044上但不推开第一倾斜部分1044,同时当在第二方向上滑动时直接推开第二倾斜部分1045,可以提供用于布置线弹簧1041和限位突起1049的两个紧固件(即,第一紧固件1047和第二紧固件1048)。本文中的紧固件可以是指紧固件本身,诸如铆钉、螺钉等,或它可以是指用于将线弹簧1041布置到推动构件101的紧固方法,诸如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047被布置为可枢转地固定第一弯曲区段1046远离倾斜区段1042的弯折端的可枢转端。当销103推开第二倾斜部分1045时,第一紧固件1047可以允许可枢转端附近的部分围绕第一紧固件1047轻微枢转。如图1所示,限位突起1049从推动构件101突出,并且被布置在第一弯曲区段1046与倾斜区段1042之间并且在第一弯曲区段1046附近。
如上文所提及的,当销103在第一方向上滑动并且开始接触和按压第一倾斜部分1044时,由销103施加到第一倾斜部分1044的力将使得线弹簧1041具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对于图1中左侧的线弹簧1041)。限位突起1049可以防止线弹簧1041向右移动,更具体地,防止第一弯曲区段1046向右的移动,使得随着传动臂102的旋转,销103可以向断路器200的手柄201施加较大的力,以确保断路器200可以被复位并切换到断开状态。也就是说,限位突起1049还可以增加施加到断路器200的手柄201的力。
发明人已经发现,如果弯曲突起1043被布置在限位突起1049与第一紧固件1047之间,并且在推动构件101的移动方向上更靠近第一紧固件1047,如图1所示,则还可以增加由销103施加到断路器200的手柄201的力。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突起1043被布置在限位突起1049与第一紧固件1047之间,并且更靠近第一紧固件1047,以获得通过线弹簧1041施加到手柄的增加的力。应当理解,如图1所示的弯曲突起1043相对于限位突起1049和第一紧固件1047的位置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对本公开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只要由销103经由线弹簧1041施加的力足够大使得断路器200进入断开状态,弯曲突起1043的任何合适定位或位置也是可能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弹簧1041还可以包括第二弯曲区段1040,该第二弯曲区段1040从第一弯曲区段1046的可枢转端向后弯曲。第二弯曲区段1040具有远离可枢转端的固定端。线弹簧1041通过将固定端插入形成在推动构件101上的孔中而被固定在推动构件101上。
第二紧固件1048被布置在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处。如上文所提及的,当断路器200处于断开状态时,随着传动臂102的进一步旋转,由销103施加到第一倾斜部分1044的力逐渐增加。增加的力将使得线弹簧1041进一步变形,并且最终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可以被移动。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在移动期间从第二紧固件1048上滑落,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被弯曲为形成大致U形,以部分围绕第二紧固件1048。以此方式,在销103跨过弯曲突起1043之后,线弹簧1041将返回到其初始形状或位置,并且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也可以沿着其U形返回。
在下文中,参考图3至图6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借助于转换装置100手动操作和复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过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还可以自动操作双电源转换开关,以下不再赘述。应当理解,该过程对于将断路器中的一个断路器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操作同等有效,反之亦然,以下不再赘述。
图3示出了左侧的断路器200例如由于诸如负载侧上的短路之类的故障而跳闸。为了手动使跳闸的断路器200复位,用户可以逆时针旋转传动臂102。随着传动臂102的旋转,右侧的销103将首先接触并推动线弹簧1041的第二倾斜部分1045,而不会移动右侧的推动构件101。同时,如图4所示,左侧的销103开始接触并按压第一倾斜方向。随着传动臂102的进一步旋转,由销103施加到第一倾斜部分1044的力具有沿着第一移动方向D1的分量,以使得左侧的推动构件101向下移动。
以此方式,移动断路器200的手柄201,以使得断路器200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此时,如图4所示,左侧和右侧的断路器200均处于断开状态。因此,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转换装置100,可以使断路器200复位,其中两个断路器200均处于断开状态。以此方式,用户可以安全处理负载侧上的故障。
在清除负载侧上的故障之后,用户还可以逆时针旋转传动臂102,以使用由右侧的断路器200所控制的辅助电源来为负载供电。随着传动臂102的进一步旋转,右侧的销103将开始接触并推动限位狭槽1011的水平平直区段的上边缘,并且因此推动推动构件101在与第一移动方向D1相对的第二移动方向D2上移动,如图4和图5所示,并且最终使右侧的断路器200进入闭合状态,如图6所示。
同时,左侧的销103将继续将增加的力施加在左侧的线弹簧1041的第一倾斜部分1044上,但推动构件101不能再向下移动。当施加在第一倾斜部分1044上的力超过预定值时,线弹簧1041将变形,并且其可移动端将沿着倾斜区段1042的倾斜方向移动。以此方式,销103可以推开并跨过弯曲突起1043,并且最终移动到限位狭槽1011的下端,如图5和图6所示。此时,左侧的断路器200可以维持在断开状态,而右侧的断路器可以维持在闭合状态。
应当理解,传动臂102被进一步逆时针旋转以使得右侧的断路器200闭合的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性实施例,而不对本公开的范围提出任何限制。如图4所示,在通过传动臂102的逆时针旋转使左侧的跳闸的断路器200复位之后,用户也可以顺时针旋转传动臂102使得左侧的断路器200处于闭合状态。该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以下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使用左侧的断路器200的跳闸作为示例来描述如何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转换装置100来操作转换开关以复位并且闭合断路器200。应当理解,右侧的断路器200的闭合、跳闸和复位过程与左侧的断路器200的闭合、跳闸和复位过程完全相同,如图3至图6所示,并且以下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组装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100的方法300。图7示出了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组装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100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框310中,提供推动构件对101。推动构件对101可以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双电源转换的断路器200。
在框320中,传动臂102可旋转地布置在推动构件对101之间。在框330中,销对103被布置在传动臂102的径向端上。在框340中,弹性复位部件对104被布置在推动构件对101上。每个销103可以随着传动臂102的旋转而在相应限位狭槽1011中滑动,从而驱动推动构件101移动。在销103的滑动期间,弹性复位部件104被销103按压,从而确保断路器200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
应当理解,虽然方法300描述了按序列执行的一系列操作,但方法300不受所描绘的序列的次序的限制。比如,一些操作可以按与所描述的次序不同的次序发生。另外,一个操作可以与另一操作同时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并非所有描述的操作都被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并非所有执行的操作都被示出。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如上文所提及的用于双电源的断路器对200和转换装置100。通过如上文所提及的转换装置100,可以使跳闸的断路器200复位,其中两个断路器200均处于断开状态,从而提高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安全性能。
应当领会,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仅用于例示或解释本公开的原理,而不限制本公开。因此,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的任何修改、等同备选方案和改进等都应包括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同时,本公开的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边界下的所有变化和修改或该范围和边界的等同物。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包括:
推动构件对(101),适于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断路器(200),所述推动构件对(101)中的每个推动构件包括限位狭槽(1011);
传动臂(102),可旋转地被布置在所述推动构件对(101)之间;
销对(103),被布置在所述传动臂(102)的径向端上,并且每个销适于随着所述传动臂(102)的旋转而在相应限位狭槽(1011)中滑动,以驱动相应推动构件(101)移动;以及
弹性复位部件对(104),被布置在所述推动构件对(101)上,并且每个弹性复位部件适于在所述销(103)的滑动期间被相应销(103)按压,以确保相应断路器(200)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其中两个所述断路器均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复位部件对(104)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包括:
线弹簧(1041),被布置在相应推动构件(101)上,并且包括:
倾斜区段(1042),被倾斜为在第一移动方向(D1)上逐渐接近另一推动构件(101),所述推动构件(101)沿着所述第一移动方向被移动,以使得相应断路器(200)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所述断开状态;以及
弯曲突起(1043),从所述倾斜区段(1042)突出,并且适于在所述销(103)的所述滑动期间被相应销(103)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突起(1043)包括:
第一倾斜部分(1044),被弯曲为与所述倾斜区段(1042)具有第一角度,并且适于当所述销(103)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被所述销(103)按压,以允许所述销(103)向手柄(201)施加力;以及
第二倾斜部分(1045),被弯曲为与所述倾斜区段(1042)具有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并且适于当所述销(103)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被所述销(103)推开,以允许所述销(103)跨过所述弯曲突起(1043),而不会使得相应推动构件(10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销对(103)中的每个销还适于:当对应断路器(200)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随着所述传动臂(102)的进一步旋转,经由所述第一倾斜部分(1044)推开并跨过所述弯曲突起(10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线弹簧(1041)还包括:
第一弯曲区段(1046),所述第一弯曲区段(1046)从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弯折端向后弯曲,并且在所述推动构件(101)的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上延伸,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所述弯折端比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可移动端远离所述弯折端而更远离另一推动构件(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复位部件对(104)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还包括:
第一紧固件(1047),被布置为可枢转地固定所述第一弯曲区段(1046)的、远离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所述弯折端的可枢转端;以及
第二紧固件(1048),被布置在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所述可移动端处,并且适于允许所述可移动端沿着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倾斜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复位部件对(104)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还包括:
限位突起(1049),从相应推动构件(101)突出,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弯曲区段(1046)与所述倾斜区段(1042)之间,所述限位突起(1049)适于当所述销(103)与所述第一倾斜部分(1044)接触时,使所述第一弯曲区段(1046)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线弹簧(1041)还包括:
第二弯曲区段(1040),从所述第一弯曲区段(1046)的所述可枢转端向后弯曲,并且包括固定端,所述线弹簧(1041)在所述固定端处被固定在相应推动构件(10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倾斜区段(1042)的所述可移动端被弯曲为部分围绕所述第二紧固件(104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突起(1043)在所述推动构件(101)的所述移动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限位突起(1049)与所述第一紧固件(1047)之间。
1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
用于双电源的断路器对(200);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换装置(100),所述转换装置(100)耦合到所述断路器对(200),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所述断路器对(200)。
12.一种组装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组件的转换装置的方法,包括:
提供推动构件对(101),所述推动构件对适于在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来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控制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断路器(200),所述推动构件对(101)中的每个推动构件包括限位狭槽(1011);
在所述推动构件对(101)之间可旋转地布置传动臂(102);
在所述传动臂(102)的径向端上布置销对(103),所述销对(103)各自适于随着所述传动臂(102)的旋转而在相应限位狭槽(1011)中滑动,以驱动相应推动构件(101)移动;并且
在所述推动构件对(101)上布置弹性复位部件对(104),所述弹性复位部件对(104)中的每个弹性复位部件适于在所述销(103)的滑动期间被相应销(103)按压,以确保相应断路器(200)被复位或切换到断开状态,其中两个所述断路器均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CN202180095328.4A 2021-04-28 2021-04-28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Pending CN1169410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90729 WO2022226844A1 (en) 2021-04-28 2021-04-28 Transfer apparatus for dual-power transfer switc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1006A true CN116941006A (zh) 2023-10-24

Family

ID=8384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5328.4A Pending CN116941006A (zh) 2021-04-28 2021-04-28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3720A1 (zh)
EP (1) EP4330997A1 (zh)
CN (1) CN116941006A (zh)
WO (1) WO20222268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2595Y (zh) * 2006-06-06 2007-08-08 翁红英 一种双电源转换操作装置
CN201167040Y (zh) * 2008-03-24 2008-12-17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及其机械联锁传动装置
CN104766729B (zh) * 2014-01-06 2017-04-12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用于断路器通断的自动切换装置
CN105513842B (zh) * 2016-01-08 2018-02-16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
CN110444417B (zh) * 2018-05-04 2021-09-21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双电源转换开关及其切换机构
CN209785777U (zh) * 2019-04-30 2019-12-13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53720A1 (en) 2024-05-09
EP4330997A1 (en) 2024-03-06
WO2022226844A1 (en)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19363A (en) Mechanical switching device such as a circuit breaker and a safety device for the circuit breaker
CN111712897B (zh) 断路器
US6396369B1 (en) Rotary contact assembly for high ampere-rated circuit breakers
US10811209B2 (en) Switch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EP2549499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secondary trip mechanism therefor
JP3057155B2 (ja) 回路遮断器
JP2005026106A (ja) 回路遮断器の外部操作ハンドル装置
CN116941006A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转换装置
CN108511283B (zh) 具有主触头互锁结构的模制壳体断路器
US4912441A (en) Drive mechanism for circuit breaker
JPH08507652A (ja) 2次部分を改良した二重切り回路遮断器
US7586394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trip actuator reset assembly and lever arm assembly therefor
JPH08507653A (ja) 二重切り機構を有する回路遮断器
US10438763B2 (en) Magnetic trip device of air circuit breaker
US20080047812A1 (en) Cradle stop assembly,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A2911121C (en) Circuit breakers with moving contact having heel-toe action
US118624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ed torque switching
CN219643427U (zh) 联锁机构和低压柜抽屉
US5918732A (en) Power circuit breaker with a breaker mechanism and a breaker mechanism for a power circuit breaker with a lock for a low-voltage switch
CN209747429U (zh) 小型断路器的快投结构
EP0942443B1 (en) Circuit breaker
CN114864346A (zh) 能量释放系统、断路器和开关柜
JPS6339881Y2 (zh)
JPH0641322Y2 (ja) 回路しや断器
JPS633988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