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0724A - 用于薄边复合叶片的纤维织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薄边复合叶片的纤维织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0724A
CN116940724A CN202280018442.1A CN202280018442A CN116940724A CN 116940724 A CN116940724 A CN 116940724A CN 202280018442 A CN202280018442 A CN 202280018442A CN 116940724 A CN116940724 A CN 116940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yarns
layers
blade
fibr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84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M·C·库佩
M-A·柯罗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ran SA
Original Assignee
Safran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fran SA filed Critical Safran SA
Publication of CN116940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0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5/00Woven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D25/005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1/00Making preforms
    • B29B11/14Making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 B29B11/16Making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fillers or reinfor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4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t least three directions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5/00Blades; Blade-carrying members; Heating, heat-insulating, cooling or antivibration means on the blades or the members
    • F01D5/12Blades
    • F01D5/28Selecting particular materials; Particular measures relating thereto; Measures against erosion or corrosion
    • F01D5/282Selecting composite materials, e.g. blades with reinforcing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8Blades for rotors, stators, fans, turbines or the like, e.g. screw propellers
    • B29L2031/082Blades, e.g. for helicopter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02Reinforcing materials; Prepre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300/00Materials; Properties thereof
    • F05D2300/60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given to material by treatment or manufacturing
    • F05D2300/603Composites; e.g. fibre-reinforced
    • F05D2300/6033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CM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300/00Materials; Properties thereof
    • F05D2300/60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given to material by treatment or manufacturing
    • F05D2300/603Composites; e.g. fibre-reinforced
    • F05D2300/6034Orientation of fibres, weaving, ply ang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叶片的纤维织构(200),其具有在第一多层细丝(201)与第二多层细丝(202)之间的三维织造。该织构包括在第一边缘(205a)与第二边缘(205b)之间延伸的叶片翼型部分(205)。该织构包括第一部分(212),该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多细丝的至少三个细丝层和第二多细丝的至少三个细丝层。第一多细丝(201)的两个细丝层的细丝以确定的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细丝(202)的细丝结合到第二多细丝的两个细丝层。

Description

用于薄边复合叶片的纤维织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一般制造领域,该叶片具有通过基质致密的纤维增强件,该纤维增强件通过三维(3D)或多层编织获得。
背景技术
一个目标领域是用于飞行器发动机或工业涡轮机的燃气轮机叶片,并且更具体但不限于,用于飞行器发动机的风扇叶片。
在文献US2005/0084377中特别描述了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生产,其由通过三维编织生产并通过基体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获得。
三维(3D)或多层编织使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
优化飞行器发动机的性能需要由边缘越来越薄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以满足新的空气动力学要求。
然而,迄今为止用于形成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3D或多层编织的织造不允许形成非常薄的前缘和/或后缘。事实上,为了确保叶片的薄部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来自3D或多层编织的织造使用由至少三个经线层结合在一起的至少三个纬线层。
然而,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需要具有非常薄的前缘和/或后缘,并且在这些边缘处也具有非常好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织构,该纤维织构意图形成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机叶片的纤维增强件,纤维织构为单件并且在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多层纱线或股线与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多层纱线或股线之间具有三维或多层织造,该织构包括叶片翼型部分,该叶片翼型部分在对应于叶片的前缘的第一边缘与对应于叶片的后缘的第二边缘之间沿横向方向延伸,该织构包括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多纱线的至少三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至少三个纱线层。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存在于纤维织构的叶片翼型部分的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处,第二部分仅包括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以确定的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
本发明的纤维织构使得可能在一个或多个边缘的全部或部分中获得最小厚度,同时保持足够的机械性能以确保成品叶片的前缘和后缘的良好机械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织构的一个具体特征,该纤维织构包括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存在于纤维织构的叶片翼型部分的第一边缘处,第二部分仅包括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以第一确定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三部分存在于纤维织构的叶片翼型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处,第三部分仅包括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以第二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多纱线的第一纱线密度,而第三部分具有第二多纱线的大于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第二部分中的第一结合频率高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结合频率。
这使得可能根据第二多纱线的纱线密度来调整仅包括两个纱线层的部分中的织造类型,从而避免在这些部分中编织过松或过紧。纤维织构具有极薄的部分,这些部分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换言之,这些部分能够在织构成形期间支承大的变形同时保持其完整性,从而保持其增强功能。
在纤维织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多纱线中的每根纱线根据第二部分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第三部分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第二多纱线的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织构的另一具体特征,第二部分包括具有第二多纱线的第一纱线密度的第一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多纱线的、大于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中的结合频率高于第二区域中的结合频率。这使得当第二多纱线的纱线密度显著变化时,可能在仅包括两个纬纱层的织构的给定部分中、换言之在给定边缘中调整织造类型。
在纤维织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多纱线中的每根纱线根据第一区域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第二区域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第二多纱线的纱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该叶片在根部部份或下部部分与叶片尖端或上部部分之间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在前缘与后缘之间沿横向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叶片主体的纤维增强件由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织构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用于编织意图形成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机叶片的纤维增强件的纤维结构的方法,涡轮机叶片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该纤维结构通过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多层纱线或股线与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多层纱线或股线之间的三维或多层织造而编织成单件,该织构包括叶片翼型部分,该叶片翼型部分在对应于叶片的前缘的第一边缘与对应于叶片的后缘的第二边缘之间沿横向方向延伸,该方法包括编织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多纱线的至少三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至少三个纱线层,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部分的编织,第二部分存在于纤维织构的叶片翼型部分的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处,第二部分仅包括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以确定的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具体特征,其包括编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存在于纤维织构的叶片翼型部分的第一边缘处,第二部分仅包括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以第一确定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三部分存在于纤维织构的叶片翼型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处,第三部分仅包括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以第二结合频率将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多纱线的第一纱线密度,而第三部分具有第二多纱线的大于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第二部分中的第一结合频率高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结合频率。
在该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多纱线的每根纱线根据第二部分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第三部分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第二多纱线的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具体特征,第二部分包括具有第二多纱线的第一纱线密度的第一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多纱线的、大于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中的结合频率高于第二区域中的结合频率。
在该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多纱线中的每根纱线根据第一区域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第二区域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第二多纱线的纱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用于编织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结构的方法生产纤维结构;
-成形纤维结构以形成待制造的叶片的纤维预制件;
-致密化纤维预制件。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造飞行器发动机叶片的纤维结构的三维织造的示意图;
[图2A-2D]图2A至2D示出了图1的纤维结构的沿着图1中的截面II-II的一部份的各种连续类型的意图形成叶片前缘的一部分的编织平面;
[图3A-3D]图3A至3D示出了图1的纤维结构的沿着图1中的截面III-III的一部份的各种连续类型的意图形成叶片前缘的一部分的编织平面;
[图4]图4是来自图1的纤维结构的纤维叶片预制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图5是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示意性立体图,该叶片通过图4的预制件的基质致密化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总体涉及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主体或叶片的生产,其由通过三维(3D)或多层编织获得的纤维织构制成。此类叶片的非限制示例具体地包括风扇叶片、出口引导叶片(OGV)、入口引导叶片(IGV)以及可变定子叶片(VSV)等等。
结合涡轮机风扇叶片的制造,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纤维结构通过三维编织或多层编织获得。
本文中,术语“三维编织”或“3D编织”应指一种编织方法,通过该方法,至少一些经线将纬线结合在多个纬线层上方。
本文中,术语“多层编织”应指具有多个纬线层的3D编织,其中每层的基础织造等同于传统的2D织物织造,如平纹、缎面或斜纹编织,但织造的某些点将纬线层彼此结合。
通过3D或多层编织生产纤维结构使得可能在单次纺织操作中获得各层之间的结合,并且因此纤维结构和由所获得的复合材料制成的片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三维编织的一个示例是使用互锁织造的编织。术语“使用互锁织造的编织”应指一种三维编织,其中,每个经线层结合多个纬线层,同一经线列的所有纱线在织造平面内的运动相同。
可能希望在纤维结构的不同部分之间、特别是在芯部与表皮之间使用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纱线,以便赋予所得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特定的性能、尤其是抗氧化或耐磨性。
因此,在由具有耐火纤维增强件的热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芯部中具有碳纤维并且在表面处具有陶瓷纤维(例如碳化硅(SiC))的预制件,以便增加复合部件在表面的该部分处的耐磨性和抗氧化性。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结构的实施例。在该示例中,在提花织机上执行编织。
图1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纤维结构200,其意图形成飞行器发动机叶片的纤维增强件。
纤维结构200是通过三维编织、或3D编织、或通过以已知方式借助提花织机执行的多层编织而获得的,在该提花织机上已经将成束的经纱或股201布置成多层,经纱结合也布置成多层的纬纱或股202。在文献US 7 101154、US 7 241 112和WO 2010/061140中详细描述了用于形成飞行器发动机用叶片的纤维增强件的纤维预制件的详细示例性实施例。
纤维结构200以条带的形式织造,该条带大致在与经纱201的方向和待生产的叶片的纵向相对应的方向DC上延伸。纤维结构在方向De上所具有的厚度在方向DC上和垂直于方向DC并对应于纬纱202的方向的方向DT上都是可变的。根据待生产的叶片的纵向厚度和翼型轮廓来决定厚度的变化。在意图形成根部预制件的部分中,纤维结构200在DC方向上具有根据待生产的叶片的根部厚度来确定的过厚部分203。纤维结构200延伸了厚度渐小部分204,该厚度渐小部分204意图形成叶片的柄部,然后延伸了意图形成叶片翼型的部分205。纤维结构200织造成单件,并且在切割无纺纱线之后必须具有叶片的几乎最终形状和尺寸(“净形状”)。为此,在纤维结构的厚度变化的各部分中,如在厚度渐小部分204中,通过在编织期间逐渐去除经线层和纬线层来获得预制件的厚度减小。
在DT方向上,部分205的轮廓在其意图形成叶片前缘的边缘205a和意图形成待生产叶片后缘的边缘205b之间厚度可变,在边缘205a与205b之间存在过厚部份(图1中的部份212)。
部分205包括构成部分205的大部分的第一部份212。部份212位于第二部份210与第三部份211之间,第二部份210和第三部份211分别对应于部分205的边缘205a和205b。
第一部份212不需要是薄的,通过在至少三个经纱层与至少三个纬纱层之间进行三维编织来生产该第一部份。
根据本发明,部分205的边缘205a和205b各自在方向De上的厚度显著小于部份212的厚度,以允许形成具有非常薄的前缘和后缘的叶片。更准确地,部份210和211仅用两个经纱层和两个纬纱层织造,这使得可能获得最小厚度,同时保持足够的机械性能以确保成品叶片的前缘和后缘的机械强度。
仍然根据本发明,在部份210和211中,两个经纱层的纱线以确定的结合频率结合两个纬纱层的纱线,以便调节所述纤维结构部分中纬纱的密度。更准确地,如果所述部份被认为具有低纬纱密度,该纬纱密度通过每厘米纬纱的数量来测量、并且通过进一步间隔开的纬纱列来表现,则使用具有较高经纱结合频率的织造类型,以避免编织过于松散而对成品叶片的机械强度不利。另一方面,如果所述部份具有高纬纱密度,则使用具有较低经纱结合频率的织造类型来结合纬纱。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当每个纬线层沿方向DC的纬纱数量小于或等于每厘米3.33根纬纱时,纬纱密度被认为是低的,而当纬纱数量大于每厘米3.33根纱线时,纬纱密度则被认为是高的。
在此处描述的示例中,纤维织构200在对应于部分205的边缘205a的第二部份210中的纬纱密度比在对应于部分205的边缘205b的第三部份211中的高。因此,用经纱结合频率大于用于编织部份210的织造类型的结合频率的织造类型来编织部份211。
图2A至2D示出了在包括两个纬线层T1和T2的部份210中所使用的织造类型的各种连续平面。经纱2011和2022分别属于两个经纱层。在此处,织造类型对应于具有4阶的多斜纹织造。图2A至2D所示的经纱2011和2012由于部份210中纬纱的高密度而具有低结合频率。
图3A至3D示出了在包括两个纬线层T3和T4的部份211中所使用的织造类型的各种连续平面。经纱2013和2024分别属于两个经纱层。在此处,织造类型对应于多层平纹与4阶多斜纹织造之间的交替、换言之、两个织造平面中的一个。由于部份211中纬纱的密度较低,图3A至3D中所示的经纱2013和2014的结合频率比部份210中的高。
图2A至2D和图3A至3D中所示的织造类型只是具有根据纬纱密度调整的不同经纱结合频率的织造的示例。可以使用基于多斜纹织造、多层平纹织造或这两种织造的混合来定义的其它织造类型。
此外,在纤维织构的给定部份中,如部份210或部份211,纬纱密度可以变化、特别是沿DC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该部份的具有低纬纱密度的第一区域用具有高经纱结合频率的织造类型来编织,而同一部份的纬纱密度比第一区域中的高的第二区域用经纱结合频率小于第一区域中的织造类型来编织。
在此处描述的示例中,用至少三个经纱层与三个纬纱层之间的互锁织造来编织第一部份212。第二部份210和第三部份211在方向De上的厚度减小是通过在第一部份212与第二部份210和第三部份211的连结处附近逐渐去除第一部份212中的纬纱和经纱而获得的。
一旦完成了纤维结构200的编织,就在该结构的边界处切割无纺纱线。然后获得如图4所示并编织成单件的纤维预制件300。预制件300包括与纤维结构200的部分203相对应的过厚部分303,该过厚部分303延长了厚度渐小部分304,该厚度渐小部分304对应于纤维结构200的部分204。预制件300还包括对应于纤维结构200的部分205的翼型部分305,该翼型部分305沿方向DT在前缘部分305a与后缘部分205b之间延伸,前缘部分305a和后缘部分205b分别对应于纤维结构200的边缘205a和205b。机翼部分305沿方向DT还具有与纤维结构200的部份212相对应的过厚部份305e。前缘部分305a和后缘部分305b沿方向De分别具有厚度e305a和e305b,其远低于过厚部份305e的厚度e305c。
然后对纤维预制件300进行致密化,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10。意图形成待制造部件的纤维增强件的纤维预制件的致密化包括用构成基质的材料填充预制件的全部或部分体积中的孔隙。这种致密化可以以本身已知的方式执行,遵循液体法(CVL)或气体法(CVI)、或注射陶瓷填料的方法(浆料浇注)、或用硅合金浸渍的方法(MI或RMI)、或者遵循这些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序列。
液体法包括用包含基质材料的前体的液体组合物浸渍预制件。前体通常呈聚合物形式(如高性能环氧树脂),可选地在溶剂中稀释。预制件放置在模具中,可以用具有模制的成品叶片形状的凹部以密封方式关闭该模具。然后关闭模具,并将基质前体液体(例如树脂)注射到所有凹部中,以便浸渍预制件的所有纤维部分。
在去除了任何溶剂并进行了聚合物的交联之后,前体向基质的转化(即其聚合)是通过热处理、通常是通过加热模具执行的,预制件始终保持在模具中,其形状对应于待生产的部件的形状。
在形成碳陶瓷基质的情况下,取决于所使用的前体和热解条件,热处理包括热解前体以将基质转化为碳或陶瓷基质。举例来说,陶瓷液体前体,特别是SiC或SiCN,可以是聚碳硅烷(PCS)、聚钛碳硅烷(PTCS)或聚硅氮烷(PSZ)树脂,而碳液体前体可以是具有相对高焦炭含量的树脂,例如酚醛树脂。为了达到所需的致密化程度,可以进行从浸渍到热处理的若干连续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形成有机基质的情况下,纤维预制件的致密化可以通过众所周知的树脂传递模制(RTM)方法来生产。根据RTM方法,将纤维预制件放置在具有待生产部件的外部形状的模具中。将热固性树脂注射到模具的包括纤维预制件的内部空间中。通常在树脂注入位置与用于去除树脂的孔口之间的内空间中建立压力梯度,以便控制和优化树脂对预制件的浸渍。
预制件的致密化也可以通过聚合物浸渍和热解(PIP),或通过浆料浸渍(“浆料浇注”)然后用液态硅渗透(“熔体渗透”)来生产,浆料例如含有SiC和有机粘合剂。
纤维预制件的致密化也可以以已知方式通过化学气相渗透(CVI)的气体法来执行。将与待生产的叶片的纤维增强件相对应的纤维预制件放置在炉中,反应性气相进入炉中。选择炉中的主要压力和温度以及气相组成以使气相能够在预制件的孔隙内扩散,从而通过在与纤维接触的材料芯部处沉积由气相成分的分解或由几种成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固体材料而在那里形成基质,这与CVD工艺(“化学气相沉积”)特有的只会使得在材料表面沉积的压力和温度条件相反。
SiC基质的形成可以通过分解甲基三氯硅烷(MTS)得到SiC来获得,而碳基质可以通过裂解诸如甲烷和/或丙烷的烃类气体得到碳来获得。
为了便于实施、限制成本和制造周期,同时获得预期用途的令人满意的特性,还可以使用将液体法结合在气体法中的致密化方法。
上述致密化方法使得可以从本发明的纤维结构生产主要由具有有机基质(CMO)、碳基质(C/C)和陶瓷基质(CMC)的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
在生产由氧化物材料/氧化物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的情况下,用填充有难熔氧化物颗粒的浆料浸渍纤维结构。在去除浆料的液相之后,如此获得的预制件经受热处理,以烧结颗粒并获得耐火氧化物基质。结构的浸渍可以用显示压力梯度的方法执行,如注射模制型方法“RTM”、或称为“APS”的亚微米粉末抽吸方法。
在致密化之后,获得了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10,如图5所示,该叶片在其下部部分具有根部103,该根部103由纤维预制件300的过厚部分303形成,该过厚部分303延长了由部分304以厚度渐小预制件300形成的柄部104、和由纤维预制件300的翼型部分305形成的翼型105。翼型105具有分别对应于纤维预制件300的前缘305a和后缘305b部分的前缘105a和后缘105b、以及对应于纤维预制件300的过厚部份305e的过厚部份105e。前缘105a和后缘105b具有极低的厚度,因为叶片的这些部分中的纤维增强件仅包括如前所述通过仅两个纬纱层结合在一起的两个纬纱层。此外,通过根据纬纱密度调整结合频率来优化这些极低厚度部件的机械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尤其用于生产具有比图5所示叶片更复杂的几何形状的涡轮机叶片,比如,除了图5的叶片之外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平台的叶片,这些平台能够实现如流路密封、防倾斜等的功能。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可以用于例如制造用于燃气轮机喷嘴或整流器的叶片的区段。

Claims (12)

1.一种纤维织构(200),所述纤维织构意图形成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机叶片(10)的纤维增强件,所述涡轮机叶片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所述纤维织构为单件并且在沿纵向方向(DC)延伸的第一多层纱线或股线(201)与沿横向方向(DT)延伸的第二多层纱线或股线(202)之间具有三维或多层织造,所述织构包括叶片翼型部分(205),所述叶片翼型部分在对应于所述叶片的前缘(105a)的第一边缘(205a)与对应于所述叶片的后缘(105b)的第二边缘(205b)之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织构包括第一部分(212),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多纱线的至少三个纱线层和第二多纱线的至少三个纱线层,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部分(210、211),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于所述纤维织构(200)的所述叶片翼型部分(205)的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205a、205b)处,所述第二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2011、2012、2013、2014)以确定的结合频率将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纱线结合到所述第二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织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部分(210)和第三部分(211),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于所述纤维织构的所述叶片翼型部分(205)的所述第一边缘(205a)处,所述第二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2011、2012)以第一确定结合频率将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所述第二多纱线的所述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三部分(211)存在于所述纤维织构的所述叶片翼型部分(205)的所述第二边缘(205b)处,所述第三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2013、2014)以第二结合频率将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所述第二多纱线的所述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二部分(210)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第一纱线密度,而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的大于所述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所述第一结合频率高于所述第二结合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每根纱线根据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所述第二多纱线(202)中的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第一纱线密度的第一区域、以及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的、大于所述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结合频率高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结合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织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纱线中的每根纱线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所述第二多纱线中的纱线。
6.一种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10),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所述叶片在根部部分或下部部分(103)与叶片尖端或上部部分(105e)之间沿纵向方向(DC)延伸,并且在前缘(105a)与后缘(105b)之间沿横向方向(DT)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主体的纤维增强件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织构形成。
7.一种用于编织意图形成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的纤维增强件的纤维结构(200)的方法,所述叶片包括由基质致密化的纤维增强件,所述纤维结构通过沿纵向方向(DC)延伸的第一多层纱线或股线(201)与沿横向方向(DT)延伸的第二多层纱线或股线(202)之间的三维或多层织造而编织成单件,所述织构包括叶片翼型部件(205),所述叶片翼型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叶片的前缘(105a)的第一边缘(205a)与对应于所述叶片的后缘(105b)的第二边缘(205b)之间沿所述横向方向延伸,所述方法包括用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至少三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至少三个纱线层编织第一部分(212),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部分(201、211)的编织,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于所述纤维织构的所述叶片翼型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或第二边缘(205a、205b)处,所述第二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2011、2012、2013、2014)以确定的结合频率将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所述第二多纱线中的两个纱线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第二部分(210)和第三部分(211),所述第二部分存在于所述纤维织构的所述叶片翼型部分(205)的所述第一边缘(205a)处,所述第二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的纱线(2011、2012)以第一确定结合频率将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所述第二多纱线的所述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三部分(211)存在于所述纤维织构的所述叶片翼型部分(205)的所述第二边缘(205b)处,所述第三部分仅包括所述第一多纱线(201)的两个纱线层和所述第二多纱线(202)中的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一多纱线的两个纱线层中的纱线(2013、2014)以第二结合频率将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纱线结合到所述第二多纱线中的所述两个纱线层,所述第二部分(210)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202)的第一纱线密度,而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的大于所述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所述第一结合频率高于所述第二结合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纱线中的每根纱线根据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所述第二多纱线中的纱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部分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的第一纱线密度的第一区域、以及具有所述第二多纱线的、大于所述第一密度的第二纱线密度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结合频率高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结合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纱线中的每根纱线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多层平纹织造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多缎纹织造来结合所述第二多纱线中的纱线。
12.一种用于制造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1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产符合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纤维结构的方法的纤维结构(200);
-成形所述纤维结构以形成待制造的叶片的纤维预制件(300);
-致密化所述纤维预制件。
CN202280018442.1A 2021-03-03 2022-03-01 用于薄边复合叶片的纤维织构 Pending CN1169407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102044A FR3120325B1 (fr) 2021-03-03 2021-03-03 Texture fibreuse pour aube en matériau composite à bord fin
FRFR2102044 2021-03-03
PCT/FR2022/050365 WO2022185007A1 (fr) 2021-03-03 2022-03-01 Texture fibreuse pour aube en materiau composite à bord fi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0724A true CN116940724A (zh) 2023-10-24

Family

ID=77519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8442.1A Pending CN116940724A (zh) 2021-03-03 2022-03-01 用于薄边复合叶片的纤维织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33086A1 (zh)
EP (1) EP4301917A1 (zh)
CN (1) CN116940724A (zh)
FR (1) FR3120325B1 (zh)
WO (1) WO20221850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1143B1 (fr) 2003-10-20 2006-01-20 Snecma Moteurs Aube de turbomachine, notamment aube de soufflant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FR2939129B1 (fr) 2008-11-28 2014-08-22 Snecma Propulsion Solide Aube de turbomachine en materiau composite et procede pour sa fabrication.
US9664053B2 (en) * 2014-02-12 2017-05-30 Teledyne Scientific & Imaging, Llc Integral textile structure for 3-D CMC turbine airfoils
FR3087701B1 (fr) * 2018-10-30 2021-11-26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Hybridation des fibres du renfort fibreux d'une aube de soufflan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01917A1 (fr) 2024-01-10
FR3120325B1 (fr) 2023-11-03
US20240133086A1 (en) 2024-04-25
FR3120325A1 (fr) 2022-09-09
WO2022185007A1 (fr)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99865B2 (ja) 複合材料から作られるターボ機械ブレード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7428103B (zh) 用于制造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涡轮机叶片的方法
JP6067683B2 (ja) 複合ターボ機械の脚付きブレード
JP6254532B2 (ja) 薄肉部を有する複合材料部品のための繊維補強構造
CN103998664B (zh) 具有可变重量纱线的纤维结构
CN107250450B (zh) 用于厚度大幅变化的复合材料部件的增强纤维结构
JP6426722B2 (ja) フロートの集合を伴う繊維構造
US11560650B2 (en) Fiber structure and a composite material part incorporating such a structure
CN114728440B (zh) 用于制造风扇叶片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编织的纤维预成型件
CN114375250B (zh) 局部厚度变化大的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的增强物的纤维预制件的制造方法
JP6801148B1 (ja) 繊維構造体およびその構造体を組み込んだ複合材料部品
CN113242784A (zh) 包含纤维预制件的涡轮发动机部件
CN116940724A (zh) 用于薄边复合叶片的纤维织构
US20240133084A1 (en)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or multilayer weaving of a fibrous structure and fibrous structure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or multilayer weave
RU2774531C2 (ru) Волокнистая структура и часть из композит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одержащая такую структуру
CN116547129A (zh) 由具有至少部分地陶瓷基质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