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561A -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9561A
CN116939561A CN202310718050.2A CN202310718050A CN116939561A CN 116939561 A CN116939561 A CN 116939561A CN 202310718050 A CN202310718050 A CN 202310718050A CN 116939561 A CN116939561 A CN 116939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
audio
channel
broadcast
audio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180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晓胜
邓子敬
王晓晨
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39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1Transmission circuitry, e.g. infrared [IR] or radio frequency [R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04N21/4852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for modifying audio parameters, e.g. switching between mono and stere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涉及蓝牙技术领域。该显示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其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要求在2023年03月3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3103316700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蓝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视在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时,为了实现较好的声音播放效果,电视会通过与蓝牙音箱建立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s,ACL)连接的方式向蓝牙音箱发送待播放的音频,蓝牙音箱在接收到待播放的音频之后会播放声音。但是目前由于电视中的蓝牙链路的限制,电视通常只能与一个蓝牙音箱建立ACL连接,因此只能通过一个蓝牙音箱播放一个声道的声音,这样无法实现立体声的播放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可以实现显示设备向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同时发送多个声道的广播等时流(Broadcast Isochronous Stream,BIS),实现多个声道的音频通过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同时播放的立体声的播放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所述音频接收设备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音频接收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和音频输出接口;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
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所述音频接收设备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
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示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所示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其中,显示设备可以首先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用于请求第一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然后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包括第一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进而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该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从而能够在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场景中,采用广播的方式利用响应包将BIS标识发送给音频接收设备,实现BIS标识的配置,以设置音频接收设备输出某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实现多路输出的立体声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单播媒体音频一对一音频传输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单播媒体音频一对二音频传输的示意图;
图3为扩展广播、周期性广播以及BI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扩展广播包、附属广播包、周期性广播包以及BI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连续发送BIG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1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100的软件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接收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广播包与附属广播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音频接收设备的界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类媒资播放界面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道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声道信息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与响应包的关系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路音频接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时序图;
图2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扩展广播包与BIS流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2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公开所提供的显示设备,以及音频接收设备均可以支持基于蓝牙的低功耗音频(LE Audio)技术,其中,显示设备作为音频播放设备或者用于配置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示例性的,显示设备可以为电视机、手机、投影仪等,音频接收设备可以为蓝牙音箱、蓝牙耳机等。
相比较经典蓝牙,LE Audio,具有以下优点:
1、一个音频播放设备可以同时连接多个音频接收设备;
2、一个广播音频设备可以向无限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发送广播音频,支持加密广播;
3、采用最新的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音频格式,音质有所提升;
4、支持网络电话及高清通话;
5、支持助听/辅听应用。
LE Audio的应用层规范电话和媒体音频配置文件(Telephony and Media AudioProfile,TMAP)中定义了两种媒体音频应用:单播媒体音频和广播媒体音频。
单播媒体音频
TMAP中的单播媒体音频相较目前经典蓝牙中的媒体音频应用规范(Advanced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A2DP)采用了更先进的音频编解码器以提供更好的音质、并同时提供比目前经典蓝牙媒体播放控制规范(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AVRCP)更丰富的控制功能。TMAP针对单播媒体音频应用定义了两个角色:单播媒体发送器(Unicast Media Sender,UMS)和单播媒体接收器(Unicast Media Receiver,UMR)。UMS和UMR间通过连接等时流(CIS)实现单播媒体音频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TMAP中定义的单播媒体音频并不是限定于一对一音频传输,也支持一个单播媒体发送器向两个单播媒体接收器传输单播媒体音频。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单播媒体音频一对一音频传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UMS11向UMR12发送单播媒体音频。
图2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单播媒体音频一对二音频传输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UMS21向UMR22和UMR23分别发送单播媒体音频。
上述单播媒体音频应用在传播单播媒体音频时需要媒体播放器与媒体接收器之间进行蓝牙连接,类似于经典蓝牙中音频传输方式。因此基于上述单播媒体音频的传输,在媒体播放器的蓝牙链路有限的情况下,能够连接的媒体接收器是有限的。例如,目前由于电视中的蓝牙链路的限制,电视只能向一个蓝牙音箱或两个蓝牙音箱发送单播媒体音频,这样无法实现立体声的播放效果。
广播媒体音频
TMAP中的广播媒体音频基于无连接的多个广播等时流(Broadcast IsochronousStream,BIS)同步传输。广播媒体音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音频数据同步传输到多个音频接收设备。
TMAP中的广播媒体音频的广播同步通道有广播等时组(Boardcast IsochronousStream,BIG)和BIS两个概念。一个音频发送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多个BIG,每个BIG可以由多个BIS组成,一个BIG可包含最多31个BIS,每一个BIS有唯一的存取地址(Access Address),BIS的存取地址基于其所属的BIG的种子存取地址(Seed Access Address)按统一的算法产生。
广播媒体音频中可以包括多种具有不同存取地址的广播,示例性的,可以包括:
扩展广播(Extended Advertising):为在主广播信道上的扩展广播,采用ADV_EXT_IND封包,并通过时间和频率信息指向附属广播。其存取地址采用蓝牙核心规范中规定的主广播存取地址:0x8E89BED6。
周期性广播(Periodic Advertising):附属广播采用AUX_ADV_IND封包,并通过时间、跳频地图和存取地址等指向该周期性广播,该周期性广播采用AUX_SYNC_IND封包,周期性广播中包含BIG信息(BIGInfo)。
广播等时流(BIS):为周期性广播通过时间、跳频地图和存取地址及BIG信息(BIGInfo)指向的BIS,采用BIS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封包,广播等时流广播数字音频。
图3为扩展广播、周期性广播以及BI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蓝牙工作在2.4GHz频段,2.4GHz频段的频率范围为2402MHz到2480MHz之间,每2MHz一个信道,共40个信道,其中为3个主广播信道,分别为信道37、信道38和信道39,剩余的37个信道为副广播信道,这37个信道分别为信道0至信道36。如图3所示,主广播信道为包括信道37、信道38和信道39;副广播信道包括:信道0至信道36。在主广播信道上的扩展广播可以采用ADV_EXT_IND封包,并通过时间和频率信息指向副广播信道的附属广播,之后附属广播采用AUX_ADV_IND封包,通过时间、跳频地图和存取地址指向的周期性广播,进一步的,该周期性广播再使用AUX_SYNC_IND封包,通过时间、跳频地图和存取地址及BIG信息(BIGInfo)指向BIS,BIS则采用BIS PDU封包,广播数字音频。
图4为扩展广播包、附属广播包、周期性广播包以及BIS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音频发送设备在主广播信道(37,38,39)上发送扩展广播包(ADV_EXT_IND),扩展广播包中包括:广播设备地址(AdvA)、广播数据信息(ADI)和辅助广播包的指针(AuxiliaryPointer,AuxPtr),其中AuxPtr指示接下来副广播信道上进行附属广播,附属广播包(AUX_ADV_IND)中包括:净荷数据部分(AdvData),广播音频公告服务通用唯一标识符(BroadcastAudio Announcement Service UUID),其他服务通用唯一标识符(Others ServiceUUIDs),附属广播包指示周期性广播的数据信道和广播周期。周期性广播包(AUX_SYNC_IND)包括:额外广播数据BIG信息(Additional Controller Advertising Data BIGinfo,ACAD BIGinfo),扩展广播数据的基本音频播报服务通用唯一标识符(AdvData BasicAudio Announcement Service UUID),BASE。周期性广播包包含广播等时流BIS的所有信息,广播接收者接收到周期性广播包之后根据其包括的数据在特定信道以特定时间锚点接收BIS数据,得到BIS音频流。
在实际应用中,在通过BIS方式广播数字音频时,会通过连续发送BIG来实现,每发送一次BIG可以称为一个BIG事件,每个BIG事件中可以包括多个BIS。
图5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连续发送BIG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连续发送BIG的过程中,周期性的连续执行BIG事件,图5中所示的BIG锚点指示每个BIG事件的开始时刻,两个锚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执行BIG事件的一个周期。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是以3个BIG事件,每个BIG事件中包括了2个BIS为例进行说明的,图5示出了连续执行BIG事件X、BIG事件(X+1)以及BIG事件(X+2),其中,每个BIG事件中均包括2个BIS流,分别为图5中示出的BIS1和BIS2。其中,在执行BIG时间的过程中会广播BIS流,在广播BIS流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广播一次BIS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音频发送设备可以通过广播BIS音频的方式向一个或多个音频接收设备传输多个声道的BIS音频。
本公开实施例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可以通过显示设备和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实现,该显示设备可以为手机、电视、计算机等。音频接收设备可以为音箱、耳机等。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可以包括配置阶段和多路音频输出阶段。其中,配置阶段主要涉及对音频接收设备所匹配声道的BIS音频的配置(即配置BIS标识),以及针对显示设备和音频接收设备的音量的配置,配置阶段主要通过显示设备和/或控制终端来实现,而多路音频输出阶段则主要是通过显示设备向音频接收设备广播BIS音频实现。其中,控制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遥控器、可穿戴设备等可以用于实现对音频接收设备配置BIS标识以及音量等功能的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图6中以显示设备为电视机,音频接收设备为N个音箱为例进行说明,该场景中包括电视机和N个音箱。电视机可以为不同音箱配置声道匹配的BIS音频,之后广播N个BIS音频,相应的每个音箱可以接收N个BIS音频,并从这N个BIS音频中选择声道匹配的BIS音频进行播放。其中,不同BIS流对应的声道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中,N大于或等于1。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场景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ACL连接对多个音频接收设备200进行音箱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通过广播BIS音频的方式向多个音频接收设备200发送多个声道的音频。在图7中该多个音频接收设备200为N个音箱,分别表示为音箱1、音箱2……音箱N。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1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8所示显示设备100包括:调谐解调器110、通信器120、检测器130、外部装置接口140、控制器150、显示器160、音频输出接口170、存储器、供电电源等。其中,控制器150包括中央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显示器1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触控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调谐解调器1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电子节目指南(Electrical Program Guide,EPG)数据信号。检测器1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控制器150和调谐解调器1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110也可在控制器1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
针对如图7所示的场景,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时,显示设备100中的各个组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控制器15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所述音频接收设备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上述显示设备100的控制器150首先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用于请求第一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然后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包括第一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进而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该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从而能够在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场景中采用无连接的方式利用响应包将BIS标识发送给音频接收设备,实现BIS标识的配置,以设置音频接收设备输出某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实现多路输出的立体声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50,还被配置为: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之前,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扩展广播包,第一扩展广播包中包括第一UUID和第一信道指示信息,第一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的信道;
若第一UUID与预设UUID匹配,则控制蓝牙模块在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括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信道;
控制器150,具体被配置: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包括:控制蓝牙模块在第二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之后,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之前,控制器150,还被配置为:控制显示器在扫描列表界面中显示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标识;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显示音频接收设备对应的多个可配置声道标识;响应于针对目标声道标识的选择操作,为音频接收设备确定第一BIS标识,第一BIS标识对应于目标声道标识所指示的目标声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50,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还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之后,获取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RSSI;根据方位信息以及RSSI,确定音量参数;响应包中还包括音量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还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前,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方位信息为音频接收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BIS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前,获取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从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信息中,确定与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匹配的待配置声道信息;
根据方位信息为音频接收设备确定对应的第一BIS标识,包括:根据方位信息,从待配置声道信息中确定目标声道,并确定目标声道对应的第一BIS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后,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之前,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第二扩展广播包,在第二扩展广播包中包括BIS标识以及第三信道指示信息,第三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多个BIS流的信道,音频接收设备用于在第二扩展广播包中的BIS标识与已接收的第一BIS标识相同时,基于第三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接收多个BIS流,并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100的软件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软件系统可以包括:应用(Applications)层、系统框架(Application 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系统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层以及蓝牙协议栈。
其中,应用层中包括:设置应用对应的设置应用程序包(Android applicationpackage,APK),或者,家庭音箱应用对应的家庭音箱APK。设置APK和家庭音箱APK均可以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配置音频接收设备、广播BIS流,以及实现为各个音频接收设备配置对应的BIS标识,并同步BIS流。
系统框架层中包括:LE Audio TMAP应用规范以及音频服务(Audio Service)。其中,LE Audio TMAP是支持LE Audio的设备实现全球通用的各类通话和媒体应用的技术规范。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主要应用了LE Audio TMAP中的媒体应用的技术规范来配置音频接收设备、广播BIS流,以及调用广播助理功能(BASS,也称为广播音频扫描服务)。AudioService主要负责接收应用配置的声道信息,在音频解码器(Decoder)解码得到音频数据后按照配置的声道信息送入蓝牙模块中,蓝牙模块再将音频数据进行广播,也即广播BIS流。
系统HAL层中包括LC-3音频编解码器,LC-3音频编解码器是一种低复杂度的通信编码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传入到蓝牙协议栈的音频数据需要编码经过LC-3音频编解码器编码。系统HAL层中还包括通用音频框架(GAF);GAF还包括公共音频规范(Common AudioProfile,CAP),公共音频服务(Common Audio Service,CAS),音频流传输管理和音量控制,其中,音频流传输管理中包括基本音频配置文件(BAP)、音频能力展示服务(PACS)、音频流控制服务(ASCS)以及广播音频扫描服务(Broadcast Audio Scan Service,BASS),本公开实施例中进行广播同步时需要使用BASS。音量控制中包括:语音控制规范(Volume ControlProfile,VCP),音量控制服务(Volume Control Service,VCS),语音偏移控制服务(VoiceOffset Control Service,VOCS),音频输入控制服务(Audio Input Control Service,AICS),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控制自身音量,以及控制多个音频接收设备的音量时可以通过音量控制中涉及的服务实现。
蓝牙协议栈负责对音频接收设备的扫描、连接和配置,以及针对广播的配置和音频的编码。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接收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10所示,音频接收设备200包括:控制器210、通信器220、用户输入/输出接口225、存储器240、供电电源250。通信器220用于和外部通信,包含WIFI芯片,蓝牙模块,NFC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用户输入/输出接口225包含扬声器,麦克风,触摸板,传感器,按键或可替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针对如图7所示的场景,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时,音频接收设备200中的各个组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1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上述音频接收设备200的控制器210与显示设备100之间无ACL连接,采用广播的方式,首先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用于请求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然后等待接收显示设备100发送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包括第一BIS标识的响应包,从而在接收到显示设备100广播的多个BIS流时,从多个BIS流中确定该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控制音频输出接口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该音频接收设备200与显示设备100通过无ACL连接的方式,一侧广播请求一侧响应请求进行BIS标识的配置,从而确定音频接收设备所需要输出的声道,在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场景中,每个音频接收设备都可以按照上述配置方式进行BIS标识配置,确定各自对应的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实现立体声播放。
对应于如图7所示的场景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下图11所示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1所示,该方法通过显示设备与N个音频接收设备之间的交互实现,N为正整数,在图11中仅示出了N个音频接收设备中的任意一个音频接收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步骤S1101~S1103中所涉及的音频接收设备可以是指该N个音频接收设备之中的任意音频接收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S1101~S1103:
S1101、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其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AUX_SYNC_SUBEVENT_IND)用于请求BIS标识,BIS标识用于指示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对应的BIS流中的音频数据,以使得该音频接收设备实现某个特定声道的音频输出。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还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以指示音频接收设备相对于显示设备的方位,例如左前、右前等。
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图示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包括扩展数据头长度(Extended Header Length),广播模式(AdvMode),扩展数据头(Extended Header),净荷数据部分(AdvData)。第一周期性广播包通过AdvData请求BIS标识。图示AdvData包括前导码(Preamble)、接入地址(AccessAddress,Access-Add)、扩展数据头(Extended Header)、广播数据类型(AD Type)、广播数据(AD Data)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其中AD Type被定义为索引(Appearance),AD Data包含字符BISID_REQ指示音频接收设备请求BIS标识。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控制蓝牙模块扫描周边的蓝牙设备,蓝牙设备可能是具有音频输出功能的音频接收设备,也有可能是不支持音频输出功能的其他设备;音频接收设备还分为支持经典蓝牙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和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则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设备通过广播方式扫描周边的蓝牙设备,根据蓝牙设备广播的扩展广播包,该扩展广播包中包括蓝牙设备的类型信息,可用于确定蓝牙设备是否为音频接收设备。
可选的,蓝牙设备的类型信息为设备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UUID)由于支持经典蓝牙技术和LE Audio技术的UUID不同,因此通过UUID可以识别出该蓝牙设备的UUID是否为支持LE Audio技术的类型,在确定UUID为支持LE Audio技术的类型的情况下,认为该蓝牙设备为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音频输出功能的音频接收设备,尤其是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预先在扩展广播包中添加自定义UUID。音频接收设备的扩展广播包的广播类型为ADV_EXT_IND,这类型的扩展广播包由多个广播数据单元(AD Structure)格式的数据组成,每个广播数据单元包括广播数据类型(AD Type)和广播数据(AD Data)。
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一。用户可自定义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的扩展广播包中AD Type的类型,如表1,表1示出蓝牙规范的补充文档《Supplement to the Bluetooth Core Specification》中规定的数据类型。
表1
如上表1用户可以在在扩展广播包中自定义添加:Service UUID和索引(Appearance),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二,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的扩展广播包包括:前导码、接入地址、扩展数据头、ADType、AD Data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其中AD Type被定义为Service UUID,AD Data被定义为UUID-A。
通过上述实施例显示设备自动扫描周边环境中的蓝牙设备,并根据捕获到的蓝牙设备所广播的扩展广播包中的类型信息确定蓝牙设备是否具有音频输出功能,以筛选出音频接收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之前,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扩展广播包。第一扩展广播包中包括:第一UUID和第一信道指示信息。其中,第一UUID是该音频接收设备的UUID,例如图14中示出的UUID-A;第一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的信道。
显示设备在接收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扩展广播包之后,将其中的第一UUID和预设UUID进行匹配。预设UUID是预先设置的UUID,用于衡量音频接收设备是否支持LEAudio技术;若第一UUID和预设UUID匹配,表示该音频接收设备支持LE Audio技术,则控制蓝牙模块在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括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信道。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设备在根据第一UUID确定音频接收设备支持LE Audio技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扩展广播包中第一信道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的等待接收第一附属广播包的信道;接收到第一附属广播包后,根据第一附属广播包中的第二信道指示信息再确定从第二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等待接收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扩展广播包与附属广播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显示设备接收到扩展广播包,确定该扩展广播包中AD Data字段所包含的内容,若AD Data字段包含UUID-A,标识该扩展广播包对应的蓝牙设备是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然后检查该扩展广播包中AD Data Info字段所包含的内容,以确定接下来需要去哪个信道扫描附属广播包,若AD Data Info字段包含的内容为第一信道指示信息,则在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等待接收第一附属广播包。在显示设备接收到第一附属广播包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附属广播包所包括的第二信道指示信息,在第二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标识。显示设备在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之后,控制显示器在扫描列表界面中显示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标识,然后响应于对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显示音频接收设备对应的多个可配置声道标识,进而响应于对目标声道标识的选择操作,为音频接收设备确定第一BIS标识,该第一BIS标识对应于目标声道标识所指示的目标声道,从而给音频接收设备设置第一BIS标识,进一步的,执行步骤S1102。
一些实施例中,触发显示设备进行蓝牙扫描,与附近的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进行配对,并将扫描到的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确定为可用的蓝牙扬声器,可以显示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音频接收设备的界面示意图,在该界面中可以显示可用的蓝牙扬声器对应的设备标识,分别为:“蓝牙音箱1”、“蓝牙音箱2”和“蓝牙音箱3”。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设备当前正在播放音频类媒资的情况下进行音频接收设备的扫描和配置,显示设备也可以在未播放音频类媒资的情况下进行音频接收设备的扫描和配置。
以下针对显示设备当前播放音频类媒资的情况,对于触发执行上述1401的过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类媒资播放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在显示设备播放音频类媒资的情况下可以显示图17中(a)所示的音频播放界面1701,在显示设备接收到声音配置指令之后,可以在音频播放界面上层唤起如图17中的(b)的声音配置界面1702,该声音配置界面1702中可以配置“设置蓝牙环绕声”这一控件1703,在显示设备接收到针对控件1703的选择指令之后,显示设备可以开始扫描周边环境中可以支持LE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进行BIS标识和音量的配置。
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自行选择音频接收设备所需要播放的声道,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道的配置界面示意图,针对如图16所示的可用的蓝牙扬声器中的“蓝牙音箱1”这一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显示音频接收设备对应的多个可配置声道标识,如图18所示的:“左前声道”、“右前声道”“中置声道”以及“低音声道”,进而用户可以从上述多个可配置声道标识中选择一个声道作为目标声道标识进行BIS标识配置。
在图18所示的配置界面中对“蓝牙音箱1”的声道进行配置之后,还可以通过接收针对该配置界面中的“继续配置”这一控件的选择指令,触发对下一个连接的蓝牙扬声器进行配置,直到配置完所有声道的扬声器之后,可以通过接收针对该配合界面中的“完成”这一控件的选择指令来完成所有配置。
一些实施例中,在音频设备一侧,用户可以通过音频接收设备上的方向按键设定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例如左前方、右前方等。音频接收设备将方位信息打包加入至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然后进行广播。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BIS标识的配置还可以通过用户无感知的方式,用户无需手动选择各个音频接收设备所要输出的声道,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设备所接收到的音频接收设备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包括该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显示设备根据该方位信息为音频接收设备确定其对应的第一BIS标识。
示例性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所包括的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为左前,则确定该音频接收设备的第一BIS标识对应于左前声道,从而根据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自动进行BIS标识的配置,方便准确,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升音频接收设备输出立体声的效果。
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BIS标识的配置的过程中,显示设备还获取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然后从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声道信息中,确定与当前播放的这个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所匹配的待配置声道信息,该待配置声道信息可以表示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和显示设备共同支持的声道信息。然后,响应于针对目标声道的选择,确定目标声道对应的第一BIS标识。
其中,声道信息指示声道数和声道位置,例如2.0声道指示左前声道和右前声道。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是音频类媒资所支持的声道信息,与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信息可能相同可能不同。待配置声道信息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声道的声道组合的信息。
示例性的,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为2.1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和低音声道),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信息为2.1声道组合、3.0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和中置声道),则确定待配置声道信息为2.1声道组合。
如原图19所示,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声道信息的示意图,显示设备所指支持的声道信息可以包括6种组合方式的标识:针对两个声道的2.0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和右前声道;针对3个声道的声道组合包括2.1声道组合和3.0声道组合,2.1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和低音声道,3.0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和中置声道;针对4个声道的3.1声道组合、2.2声道组合以及4.0声道组合,该3.1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中置声道以及低音声道,2.2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和2个低音声道,4.0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左后环境声道和右后环境声道。上述图19所示的声道信息可以展示在家庭音箱应用中的界面内,可以通过针对该家庭音箱应用的操作来触发显示。还可以展示于显示设备的设置界面(也称为setting界面)中的一个界面内。
针对图19所示的声道组合,在显示设备当前未播放音频类媒资的情况下,可以响应于显示设备接收到的用户指令来选择某个声道组合。其中,该用户指令可以为用户针对声道组合选择界面中某个声道组合的标识的触控操作、或者,该用户指令用户通过该显示设备的遥控器或者其他关联设备发送的针对某个声道组合的选择指令。
针对图19所示的声道组合,在显示设备当前在播放音频类媒资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确定待配置声道信息(待配置的声道组合),也即从声道组合选择界面中展示的声道组合中选择对应的声道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确定待配置的声道组合可以是在声道组合选择界面中展示的声道组合中选择与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匹配的声道组合。其中,在声道组合选择界面中展示的声道组合中存在与该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相同的第一声道组合时,可以选择该第一声道组合进行后续配置,在声道组合选择界面中展示的声道组合中不存在与该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相同的第一声道组合时,可以选择声道组合中与该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的相似度最高的第二声道组合进行后续配置。其中,声道组合选择界面中所展示的声道组合为当前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组合。
上述与该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的相似度最高的第二声道组合可以为:当前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组合中与该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的相同声道最多的声道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确定待配置的声道组合还可以包括,在当前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组合中不存在与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匹配的声道组合的情况下,将当前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组合中配置最高的声道组合确定为待配置声道信息。其中,配置最高的声道组合可以是包括的声道数最多的。
示例性的,假设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为5.1声道组合,该5.1声道组合包括中央声道,左前声道、右前声道,左后环境声道、右后环境声道和重低音声道。图19中展示出的声道组合包括:2.0声道组合、2.1声道组合、3.0声道组合、3.1声道组合、2.2声道组合以及4.0声道组合,其中的4.0声道组合包括左前声道、右前声道、中置声道以及低音声道,该4.0声道组合与5.1声道组合的相似度最高,因此在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为5.1声道的情况下,可以选择4.0声道组合进行后续设置。
示例性的,假设当前显示设备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为3.1声道组合。图19中展示出的待选择的声道组合包括:2.0声道组合、2.1声道组合、3.0声道组合、3.1声道组合、2.2声道组合以及4.0声道组合,图17中展示出的3.1与该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相同,可以选择3.1声道组合进行后续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BIS标识的配置的过程中,显示设备还获取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然后从显示设备所支持的声道信息中,确定与当前播放的这个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所匹配的待配置声道信息,该待配置声道信息可以表示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和显示设备共同支持的声道信息。然后,可以根据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所包括的方位信息,从待配置声道信息中确定目标声道,并确定目标声道对应的第一BIS标识。从而基于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显示设备以及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进行BIS标识的准确配置,以使得音频设备适配于当前播放的音频媒资,且结合与显示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立体声音频输出,提升立体声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这个第一周期性广播包,获取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并根据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包括的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音量参数,使得显示设备发送给音频接收设备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对应包中包括音量参数。
S1102、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
其中,响应包(AUX_SYNC_SUBEVENT_RSP)中包括第一BIS标识。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中还包括音量参数。该音量参数用于指示音频接收设备按照其进行音量调节,以控制音频输出的音量大小。
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与响应包的关系示意图,周期性广播包(AUX_SYNC_SUBEVENT_IND)和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组成一个子事件,如图20,音频接接收设备发送子事件0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f0,显示设备延迟响应,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f0对应的响应包r0、r1、r2、r3、r4、r5、r6……rn。
如图21所示,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的数据结构示意图。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包括前导码、接入地址、扩展数据头、广播数据类型、广播数据和循环冗余校验码,其中广播数据类型被定义为Appearance,广播数据包含BIS标识(Broadcast_ID)和解密密钥(Broadcast_Code),该解密密钥用于对显示设备所广播的BIS流进行解密。
S1103、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其中,多个BIS流中每个BIS流包括BIS音频数据以及BIS音频数据对应的BIS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BIS流中的BIS音频中可以包括单个声道的音频,也可以包括多个声道的音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广播多个BIS流时,可以采用公共广播进行广播,还可以采用加密广播进行广播。在广播多个BIS流时采用加密广播进行广播是指对发送的多个BIS流进行加密,授权设备能够获得解密密钥对广播信息进行正确解密,而非授权设备则无法获取解密密钥,即使截获广播的数据也无法获得正确信息。从而可以保证信息安全。
音频接收设备从这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接收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可选的,在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时基于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中的音量参数调节音量。
示例性的,显示设备广播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中可以包括4个声道的BIS音频,分别包括:左前声道的BIS音频,以及对应的BIS标识为BIS-A;右前声道的BIS音频,以及对应的BIS标识为BIS-B;中置声道的BIS音频,以及对应的BIS标识为BIS-C;低音声道的BIS音频,以及对应的BIS标识为BIS-D。相应的,在蓝牙音箱1、蓝牙音箱2、蓝牙音箱3和蓝牙音箱4接收到音频数据之后,可以选择与自身保存的BIS标识进行匹配,并从中选择目标BIS音频。
示例性的,以蓝牙音箱1保存BIS-A、蓝牙音箱2保存BIS-B、蓝牙音箱3保存BIS-C,和蓝牙音箱4保存BIS-D为例,蓝牙音箱1会将左前声道的BIS音频确定为目标BIS音频;蓝牙音箱2会将右前声道的BIS音频确定为目标BIS音频;蓝牙音箱3会将中置声道的BIS音频确定为目标BIS音频;蓝牙音箱4会将低音声道的BIS音频确定为目标BIS音频。
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设备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后,且在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之前,首先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第二扩展广播包,该第二扩展广播包中包括BIS标识以及第三信道指示信息,其中第三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多个BIS流的信道。在音频接收设备一侧,接收到第二扩展广播包之后,比较第二扩展广播包中的BIS标识与之前已经接收到的第一BIS标识是否相同。在该BIS标识与第一BIS标识相同的情况下,音频接收设备在第二扩展广播包中第三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这多个BIS流,并从这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进而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通过这种广播的方式,显示设备告知音频接收设备监听BIS流数据的信道,以接收目标BIS流的音频数据进行输出。
如图22所示,图2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路音频接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时序图,图中示出在时序上多路音频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201~S2208:
S2201、显示设备通过蓝牙扫描音频接收设备。
用户可以在显示设备的界面上操作开启显示设备的蓝牙扫描,显示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通过蓝牙开始扫描音频接收设备。
S2202、音频接收设备广播包含UUID的第一扩展广播包。
S2203、显示设备接收到第一扩展广播包,根据第一扩展广播包包含的第一信道指示信息,在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第一附属广播包。
S2204、显示设备接收到第一附属广播包。
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标识。
S2205、显示设备在扫描列表界面中显示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标识。
S2206、显示设备接收用户为音频接收设备选择的BIS流。
在步骤S2206执行过程中显示设备可以根据用户操作,或者,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和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信息,又或者,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音频接收设备的BIS标识和音量参数。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S2207、显示设备根据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含的第二信道指示信息,在第二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发送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S2208、显示设备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包含BIS标识和解密密钥的响应包。
响应包中还可以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音量参数,以在后续显示设备广播多个BIS流的情况下,音频接收设备根据BIS标识从多个BIS流中确定对应的BIS流,解密后按照音量参数进行输出,从而在多个音频接收设备的场景下,无需建立显示设备与音频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实现每个音频接收设备对应的BIS标识的配置和BIS流的分发,节省了连接所需的步骤,减少配置所需的时间,能够更快实现立体声播放的效果。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控制器首先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用于请求第一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然后向音频接收设备发送包括第一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进而控制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该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从而能够在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场景中采用无连接的方式利用响应包将BIS标识发送给音频接收设备,实现BIS标识的配置,以设置音频接收设备输出某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实现多路输出的立体声效果。
对应于如图7所示的场景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下图23所示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图2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3所示,该方法通过显示设备与音频接收设备之前的交互实现,该音频接收设备可以是显示设备需要配置的N个音频接收设备中的任意一个,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S2301~S2304:
S2301、音频接收设备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其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其中,BIS标识用于指示音频接收设备从多个BIS流中确定对应的BIS流中的音频数据,以使得该音频接收设备实现某个特定声道的音频输出。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还包括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以指示音频接收设备相对于显示设备的方位,例如左前、右前等。
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接收设备在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之前,先广播扩展广播包,该扩展广播包中包括蓝牙设备的类型信息,蓝牙设备的类型信息可以为设备的UUID,以由显示设备根据该UUID确定音频接收设备为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接收设备预先在扩展广播包中添加自定义UUID。音频接收设备的扩展广播包的广播类型为ADV_EXT_IND,这类型的扩展广播包由多个广播数据单元(ADStructure)格式的数据组成,每个广播数据单元包括广播数据类型(AD Type)和广播数据(AD Data)。
如图13所示的扩展广播包的数据结构,用户可自定义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的扩展广播包中AD Type的类型,例如在扩展广播包中添加:Service UUID和索引(Appearance),如图14所示的扩展广播包的数据结构,支持LE Audio技术的音频接收设备的扩展广播包包括:前导码(Preamble)、接入地址(Access Address,Access-Add)、扩展数据头(Extended Header)、AD Type、AD Data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其中AD Type被定义为Service UUID,AD Data被定义为UUID-A。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扩展广播包中包括:第一UUID和第一信道指示信息。其中,第一UUID是该音频接收设备的UUID,例如图14中示出的UUID-A;第一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的信道。以由显示设备在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括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信道。
S2302、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
其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包括第一BIS标识。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还可以包括解密密钥(Broadcast_Code)。
音频接收设备在接收到显示设备发送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后,结束广播状态,开启扫描以接收BIS流。
S2303、接收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从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接收设备先接收到显示设备广播的第二扩展广播包,该第二扩展广播包中包括BIS标识以及第三信道指示信息,其中第三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多个BIS流的信道。音频接收设备接收到第二扩展广播包之后,比较第二扩展广播包中的BIS标识与之前已经接收到的第一BIS标识是否相同。在该BIS标识与第一BIS标识相同的情况下,音频接收设备在第二扩展广播包中第三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显示设备广播的附属广播包,以在附属广播包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周期性广播,进而在周期性广播包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并从这多个BIS流中确定与第一BIS标识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24所示,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扩展广播包与BIS流之间的关系示意图。音频接收设备接收第二扩展广播包,根据第二扩展广播包中包括的第三信道指示信息,在其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
S2304、控制音频输出接口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之前接收到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的音量参数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接收设备采用广播的方式,首先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用于请求BIS标识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然后等待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包括第一BIS标识的响应包,从而在接收到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时,从多个BIS流中确定该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控制音频输出接口播放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该音频接收设备200与显示设备100通过无ACL连接的方式,一侧广播请求一侧响应请求进行BIS标识的配置,从而确定音频接收设备所需要输出的声道,在多个音频接收设备场景中,每个音频接收设备都可以按照上述配置方式进行BIS标识配置,确定各自对应的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实现立体声播放。
图2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显示设备或音频接收设备。
如图2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2501、存储器250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5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2501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以下方法的各个过程:
显示设备执行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音频接收设备执行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执行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上述的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所述音频接收设备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
所述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之前,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扩展广播包,所述第一扩展广播包中包括第一UUID和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述第一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的信道;
若所述第一UUID与预设UUID匹配,则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在所述第一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接收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所述第一附属广播包中包括第二信道指示信息,所述第二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扫描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的信道;
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
所述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包括:
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在所述第二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接收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所述接收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附属广播包之后,所述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之前,控制显示器在扫描列表界面中显示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的设备标识;
响应于对所述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显示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对应的多个可配置声道标识;
响应于针对目标声道标识的选择操作,为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确定第一BIS标识,所述第一BIS标识对应于所述目标声道标识所指示的目标声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还包括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所述控制所述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之后,获取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RSSI;
根据所述方位信息以及所述RSSI,确定音量参数;
所述响应包中还包括所述音量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中还包括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的方位信息,所述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前,根据所述方位信息为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BIS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所述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前,获取当前播放的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
从所述显示设备支持的声道信息中,确定与所述音频类媒资的声道信息匹配的待配置声道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方位信息为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BIS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方位信息,从所述待配置声道信息中确定目标声道,并确定所述目标声道对应的所述第一BIS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所述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之后,所述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之前,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第二扩展广播包,在所述第二扩展广播包中包括BIS标识以及第三信道指示信息,所述第三信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收所述多个BIS流的信道,所述音频接收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二扩展广播包中的所述BIS标识与已接收的所述第一BIS标识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三信道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信道,接收所述多个BIS流,并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8.一种音频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和音频输出接口;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9.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蓝牙模块接收音频接收设备广播的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向所述音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广播多个BIS流,以使得所述音频接收设备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并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10.一种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蓝牙模块广播第一周期性广播包,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用于请求BIS标识;
接收显示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周期性广播包对应的响应包,所述响应包中包括第一BIS标识;
接收所述显示设备广播的多个BIS流,从所述多个BIS流中确定与所述第一BIS标识所对应的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控制所述音频输出接口,播放所述目标BIS流中的音频数据。
CN202310718050.2A 2023-03-30 2023-06-15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Pending CN1169395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1670 2023-03-30
CN2023103316700 2023-03-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561A true CN116939561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22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8050.2A Pending CN116939561A (zh) 2023-03-30 2023-06-15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CN202310716771.XA Pending CN116866874A (zh) 2023-03-30 2023-06-15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CN202310716778.1A Pending CN116916074A (zh) 2023-03-30 2023-06-15 显示设备、控制终端及声道信息推荐方法
CN202310718072.9A Pending CN116916075A (zh) 2023-03-30 2023-06-15 一种显示设备以及声道信息的确定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16771.XA Pending CN116866874A (zh) 2023-03-30 2023-06-15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CN202310716778.1A Pending CN116916074A (zh) 2023-03-30 2023-06-15 显示设备、控制终端及声道信息推荐方法
CN202310718072.9A Pending CN116916075A (zh) 2023-03-30 2023-06-15 一种显示设备以及声道信息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693956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6074A (zh) 2023-10-20
CN116916075A (zh) 2023-10-20
CN116866874A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4953B2 (en) Maintaining grouping information for audio speakers devices
JP4368210B2 (ja) 送受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およびスピーカ搭載機器
JP4546566B2 (ja) 受信した放送コンテンツに関連付けられたダウンロード可能なコンテンツにアクセス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通信装置及び移動端末
EP2887624B1 (en) Smartphone bluetooth headset receiver
US201503128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bluetooth low energy data packet comprising audio payload data
CN101278544A (zh) 无线通信设备中组合音频信号的方法
US20220201452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audio data by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2460219A (en) Interaction between Audio/Visual Display Appliances and Mobile Devices
US20220321368A1 (en)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audio process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72759B2 (ja) テレビジ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20110037680A (ko) 포터블 디바이스의 멀티 채널 오디오 출력 장치 및 방법
CN114747176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加密密钥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及其记录介质
CN104427381A (zh) 播放方法及装置
US8547893B2 (en) Hybri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CN116939561A (zh) 显示设备、音频接收设备及多路音频接收设备的配置方法
CN113115153B (zh) 一种处理方法、蓝牙耳机及管理平台
EP32826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361629A (zh) 一种音频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1198948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udio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US20090010183A1 (en) Func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es
EP410637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loud-authenticated pai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14175689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广播发现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及其记录介质
JP2008227649A (ja) 携帯受信機、固定受信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選局システム
US1190761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udio rou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17715244A (zh) 一种无线音频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