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6858A -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6858A
CN116936858A CN202310789655.0A CN202310789655A CN116936858A CN 116936858 A CN116936858 A CN 116936858A CN 202310789655 A CN202310789655 A CN 202310789655A CN 116936858 A CN116936858 A CN 116936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uel cell
liquid
temperature value
cool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96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婧桐
刘永亮
赵宏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96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6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6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6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2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 H01M8/04358Temperature; Ambient temperature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01Temperature
    • H01M8/04723Temperature of the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热管理方法包括: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与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若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控制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冷却系统。如此,既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冷却液的热量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态氢,减少整车能耗,还可以对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热管理,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Description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始逐渐替换传统的内燃机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舰船、航空等交通运输设备。氢气是燃料电池系统的反应燃料,而氢气不利于在交通运输设备上存储,多是在交通运输设备上存储液态氢,在燃料电池需要使用氢气时将液态氢转换为气态氢。在车载液氢汽化系统中,为了使液态氢转化为气态氢,大多采用汽化器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氢,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气。当前,液氢汽化系统中多采用空浴式汽化器,翅片管布置数量较多。也有采用液氢系统采用水浴式汽化器和空浴式汽化器结合的形式,可以根据需求减少翅片管布置数量,水浴式汽化器中冷却液为内部循环,为防止冷却液结冰,会在水浴式汽化器中加设加热装置,以对冷却液进行加热,但是,该方式会增加整车能耗。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方法,所述热管理方法包括:
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其中,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相连,冷却液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
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
控制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
可选地,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包括:
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
所述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所述散热器,以由所述散热器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降温。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中;所述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由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由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
在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利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和所述第二冷却液的热量将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中的液态氢转换为气态氢。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燃料电池启动之前,控制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中的第二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分别进行加热。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液氢汽化系统、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控制器和温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液氢汽化系统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相连,冷却液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相连,用于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热管理方法。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出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入口处;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由所述水浴式汽化器流入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由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
可选地,所述液氢汽化系统还包括液氢罐和空浴式汽化器,所述液氢罐、所述空浴式汽化器和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依次相连,所述液氢罐内的液态氢经由所述空浴式汽化器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在水浴式汽化器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在水浴式汽化器中利用液态氢汽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得到第一冷却液,在第一冷却液由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前,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位于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并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温度调整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最后,将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如此,既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冷却液的热量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态氢,减少整车能耗,还可以对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热管理,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液氢汽化系统的热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热管理系统 101:液氢汽化系统
102: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 103:控制器
104:温度调整装置 105:第一温度传感器
106:散热器 107:第二温度传感器
1011:水浴式汽化器 1012:液氢罐
1013:空浴式汽化器 1014:第一单向阀
1015:增压汽化器 1016:进氢口
1017:进液截止阀 1018:第二单向阀
1019:液位计 10110:第一安全阀
10111:排放口 10112:第三单向阀
10113:缓气罐 10114:调压阀
10115:第二安全阀 1021:PTC
1022:水泵 1023:节温器
20:燃料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所有获取信号、信息或数据的动作都是在遵照所在地国家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并获得由相应装置所有者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整车能耗,将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流入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中,以利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的热量将液态氢转换为气态氢。但是,并未对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热管理,无法确保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能够满足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以对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热管理,有效降低整车能耗。
首先,对本公开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热管理系统10可以包括液氢汽化系统101、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控制器103和温度调整装置104。其中,液氢汽化系统101和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相连,冷却液可以在液氢汽化系统101中的水浴式汽化器1011和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之间循环流动。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将由液氢汽化系统101中的水浴式汽化器1011流入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的冷却液称为第一冷却液,将由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流入到液氢汽化系统101中的水浴式汽化器1011的冷却液称为第二冷却液。
控制器103分别与水浴式汽化器1011和温度调整装置104相连。其中,控制器103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液氢汽化系统101中的水浴式汽化器1011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之后,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若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104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最后,控制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
示例地,热管理系统可以为车辆内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器103可以为整车控制器。
在本公开中,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可以为一固定温度值,例如,65℃,也可以为一温度范围,例如[62℃,68℃]。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为一固定温度值的情况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是指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或小于上述固定温度值。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为一温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是指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位于上述温度范围内,即,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上述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或者,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上述温度范围的上限值。
控制器在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启动上述温度调整装置104,以利用温度调整装置104对第一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整。例如,在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时,启动温度调整装置104,以对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又例如,在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时,启动温度调整装置104,以对第一冷却液进行降温。
采用上述热管理系统,在水浴式汽化器中利用液态氢汽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得到第一冷却液,在第一冷却液由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前,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位于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并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温度调整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最后,将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如此,既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冷却液的热量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态氢,减少整车能耗,还可以对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热管理,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热管理系统1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05,第一温度传感器105设置在水浴式汽化器1011的冷却水出口处,用于采集由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1011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控制器103(在图2中未示出)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05通讯相连,用于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05获取由水浴式汽化器1011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即,控制器从第一温度传感器105中获取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如图2所示,热管理系统10还包括散热器106,该散热器106设置在水浴式汽化器1011和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之间。控制器103与散热器106通讯相连,若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控制器103启动散热器106,以由散热器106对第一冷却液进行降温。示例地,该散热器可以为冷却风扇。
应当理解的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直接对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高温冷却液进行降温的方案,在本公开中,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高温冷却液首先在水浴式汽化器中利用液态氢的低温进行降温,之后,若温度仍高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再利用散热器对其进行降温,如此,能够降低散热器的能耗,提高了冷能的利用率。
考虑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较低时也无法满足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需求,因此,在一种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10还包括可以包括第一加热装置,该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水浴式汽化器中,其中,第一加热装置未在图2中示出。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还与第一加热装置相连,若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第一加热装置,以由第一加热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
如图2所示,热管理系统1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7,第二温度传感器107设置在水浴式汽化器1011的冷却水入口处,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07可以用于采集由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相应地,控制器还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07通讯相连,用于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07获取由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之后,确定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预设温度值。其中,预设温度值为能够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态氢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预设温度值可以通过实验预先标定。
最后,控制器在确定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时,启动第一加热装置,以利用第一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和第二冷却液的热量将水浴式汽化器中的液态氢转换为气态氢。
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表征第二冷却液的热量不足以使液体氢汽化为气态氢,此时,需要利用设置在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的第一加热装置额外提供热量,辅助第二冷却液将液体氢汽化为气态氢。
在本公开中,当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时,第一加热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以及,当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时第一加热装置也处于关闭状态。如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设置的第一加热装置处于常开状态的方案,本公开通过控制第一加热装置的开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整车能耗。
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中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如图2所示,该第二加热装置可以为PTC1021,该PTC 1021设置在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中,用于在燃料电池20启动之前对流入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中的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以实现燃料电池20的低温冷启动。
此外,在燃料电池20启动之前,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较低,不足以使液体氢汽化为气态氢,因此,还需利用PTC 1021对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流出的第二冷却液进行加热,确保水浴式汽化器1011能够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态氢。参照图2,PTC 1021设置在水泵1022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7之间,以对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流出的第二冷却液进行加热。同时,PTC 1021也设置在散热器106和燃料电池20之间,以对流入燃料电池20的冷却系统102的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以实现燃料电池20的低温冷启动。其中,水泵1022一端与燃料电池20相连,用于将燃料电池20中的第一冷却液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
如此,在燃料电池20启动之前,无需再启动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的第一加热装置,只需启动PTC 1021即可实现对第一冷却液和第二冷却液进行加热的目的,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对液氢汽化系统热管理的便利性。
在图2中,液氢汽化系统101还包括液氢罐1012和空浴式汽化器1013,其中,液氢罐1012、空浴式汽化器1013和水浴式汽化器1011依次相连,液氢罐内1012的液态氢经由空浴式汽化器1013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这样,温度较低的液态氢先经由空浴式汽化器1013进行升温之后,再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避免因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的液态氢温度较低导致流入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的冷却液结冰的问题,进而可以降低设置在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的第一加热装置的能耗。
应当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液氢罐1012经由第一单向阀1014流入空浴式汽化器1013。液氢罐1012还与增压汽化器1015相连,用于利用外界热量汽化少量低温液态氢为气态氢并在液氢罐1012存储该气态氢。进氢口1016经由进液截止阀1017和第二单向阀1018与液氢罐1012相连。液氢罐1012中还设置有液位计1019,用于检测液氢罐1012的液位。液氢罐1012中的液态氢还通过第一安全阀10110从排放口10111排出。
水浴式汽化器1011中生成的气态氢经由第三单向阀10112流入缓气罐10113内。缓气罐10113内的气态氢经由调压阀10114流入燃料电池20内,以使燃料电池20正常工作。此外,缓气罐10113内的气态氢还经由第二安全阀10115从排放口10111排出。
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102中还设置有节温器1023,该节温器1023设置在燃料电池20和散热器106之间,以控制第二冷却液是否流入燃料电池20,以及,第二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20的流速等。
采用本公开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利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温度较高的第二冷却液对液态氢进行升温汽化,同时,利用液态氢的冷能对温度较高的第二冷却液进行降温得到第一冷却液,在第一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过程中,降低了散热器的能耗,提高了冷能利用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热管理方法。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热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其中,液氢汽化系统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相连,冷却液在水浴式汽化器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
在步骤S32中,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
在步骤S33中,若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
在本公开中,控制温度调整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
在步骤S34中,控制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
本公开所提供的液氢汽化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液氢汽化系统、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液氢汽化系统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相连,冷却液在液氢汽化系统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具体地,液氢汽化系统包括水浴式汽化器,冷却液在水浴式汽化器和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
此外,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温度调整装置,该控制器分别与水浴式汽化器和温度调整装置相连,用于执行本公开所提供的热管理方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在水浴式汽化器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在水浴式汽化器中利用液态氢汽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得到第一冷却液,在第一冷却液由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前,确定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位于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并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温度调整装置对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最后,将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如此,既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出的冷却液的热量将液态氢汽化为气态氢,减少整车能耗,还可以对从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热管理,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可选地,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包括:
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
所述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所述散热器,以由所述散热器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降温。
可选地,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中;所述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由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由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
在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利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和所述第二冷却液的热量将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中的液态氢转换为气态氢。
可选地,所述热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燃料电池启动之前,控制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中的第二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分别进行加热。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热管理方法,其中各个步骤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热管理系统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所提供的热管理系统。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热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热管理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方法包括:
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其中,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相连,冷却液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
确定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以使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一致;
控制进行温度调整后的第一冷却液流入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包括:
在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由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流入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
所述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所述散热器,以由所述散热器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中;所述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不一致,则启动温度调整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温度调整,包括:
若所述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所需冷却液的温度值,则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由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由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
在所述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预设温度值时,启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利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和所述第二冷却液的热量将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中的液态氢转换为气态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燃料电池启动之前,控制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中的第二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一冷却液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分别进行加热。
7.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液氢汽化系统、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控制器和温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液氢汽化系统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相连,冷却液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浴式汽化器和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相连,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液氢汽化系统中的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出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冷却水入口处;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由所述水浴式汽化器流入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液的温度值;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由所述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的第二冷却液的温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氢汽化系统还包括液氢罐和空浴式汽化器,所述液氢罐、所述空浴式汽化器和所述水浴式汽化器依次相连,所述液氢罐内的液态氢经由所述空浴式汽化器流入所述水浴式汽化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CN202310789655.0A 2023-06-29 2023-06-29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Pending CN116936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9655.0A CN116936858A (zh) 2023-06-29 2023-06-29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9655.0A CN116936858A (zh) 2023-06-29 2023-06-29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6858A true CN116936858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3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9655.0A Pending CN116936858A (zh) 2023-06-29 2023-06-29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68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7910B (zh) 汽车燃料电池冷启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JP3229023B2 (ja) 水素エンジンに対する水素ガス供給装置
US10283791B2 (en) Fuel cell system
CN109888330B (zh)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和燃料电池装置
US7891386B2 (en) Thermal management for high pressure storage tanks
US8124290B2 (en) Operating fuel cell during down time on cryogenic hydrogen boil-off
US20100089070A1 (en) Fluid Reservoir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CN111634212B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及汽车
US8256449B2 (en) Selective warming and heat isolation for on board high pressure storage tanks installed on gas fueled vehicles
CN107839433A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09808548B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及车辆
CN112909383A (zh) 一种用于冷却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1900407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haust-gas heat management
CN114883611A (zh) 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JP2011509376A (ja) 金属ライナーを備えた高圧ガス貯蔵タンクのための内部ガス暖気
CN116936858A (zh) 热管理方法、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5441020B (zh) 基于液氢的燃料电池冷能利用系统及燃料电池发动机
JP2004192959A (ja) 燃料電池の冷却装置
CN107492674B (zh) 氢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方法及控制管路
JP2002175823A (ja) 燃料電池用冷却装置
CN114312471A (zh) 增程式车辆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18582892U (zh) 储氢系统及车辆
CN111446469A (zh) 液冷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94139B (zh) 一种多层次热管理控制的燃料电池系统
JP7043143B2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