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3303A -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3303A
CN116933303A CN202210374339.2A CN202210374339A CN116933303A CN 116933303 A CN116933303 A CN 116933303A CN 202210374339 A CN202210374339 A CN 202210374339A CN 116933303 A CN116933303 A CN 116933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uthentication
model
condition
mode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43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Cybe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Cyb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Cyb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Cyber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33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33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且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据。本申请解决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虚拟对象数据的应用越发广泛,但相关技术对于虚拟对象数据的管理仍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存在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上述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上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上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上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从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上述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上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上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上述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上述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上述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第一查找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上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上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第一分离单元,用于从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上述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模型数据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上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上述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上述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模型数据单元,包括:解析模块,用于解析上述初始模型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其中,上述模型子数据为通过局部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据,上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上述局部生物特征数据;整合模块,用于整合上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得到上述目标模型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解析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上述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查询子模块,用于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上述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上述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上述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上述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上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上述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用于在上述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之前,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数据创建指令,采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上述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之前,根据上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上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上述目标模型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第三获取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上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确定为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一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数据与上述第一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上述待认证的数据包括上述第二认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第三获取单元,包括:分离模块,用于对上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模型离散数据,其中,上述模型离散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型三角形顶点数据、法线数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整合上述模型离散数据,得到上述目标模型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第三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述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以及上述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整合上述第一数值以及上述第二数值,得到目标数值;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将上述目标数值确定为上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二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上述第一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账号登录凭证与上述第二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装置包括:第一认证单元,用于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数据认证指令,获取上述第二认证数据,并对上述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上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上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四数据认证指令,获取上述第一认证数据,并对上述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或,第二认证单元,用于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五数据认证指令,获取上述第一认证数据以及上述第二认证数据,并对上述第一认证数据以及上述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认证的面部特征数据和/或待认证的瞳孔特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上述装置还包括: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上述第一认证数据;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上述初始模型数据;第二分离单元,用于从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上述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上述第二认证数据;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响在上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上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上述第二虚拟对象对应的模型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以上数据管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数据管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上述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上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上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上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上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从上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上述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上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上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上述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上述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上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将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网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但由于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仍存在丢失的风险,因此还利用创建目标模型数据时所采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为双重的认证方式,进而达到了在不影响模型数据的创建效率的基础上还保障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数据管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方便理解,下面对名词进行解释;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区块链底层平台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服务、智能合约以及运营检测等处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负责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身份信息管理,包括维护公私钥生成(账户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用户真实身份和区块链地址对应关系维护(权限管理)等,并且在授权的情况下,监管和审计某些真实身份的交易情况,提供风险控制的规则配置(风控审计);基础服务模块部署在所有区块链节点设备上,用来验证业务请求的有效性,并对有效请求完成共识后记录到存储上,对于一个新的业务请求,基础服务先对接口适配解析和鉴权处理(接口适配),然后通过共识算法将业务信息加密(共识管理),在加密之后完整一致的传输至共享账本上(网络通信),并进行记录存储;智能合约模块负责合约的注册发行以及合约触发和合约执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某种编程语言定义合约逻辑,发布到区块链上(合约注册),根据合约条款的逻辑,调用密钥或者其它的事件触发执行,完成合约逻辑,同时还提供对合约升级注销的功能;运营检测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发布过程中的部署、配置的修改、合约设置、云适配以及产品运行中的实时状态的可视化输出,例如:告警、检测网络情况、检测节点设备健康状态等。
平台产品服务层提供典型应用的基本能力和实现框架,开发人员可以基于这些基本能力,叠加业务的特性,完成业务逻辑的区块链实现。应用服务层提供基于区块链方案的应用服务给业务参与方进行使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可选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数据管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其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设备102、网络110及服务器112,其中,该用户设备102上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显示器108、处理器106及存储器104。
具体过程可如下步骤:
步骤S102,用户设备102响应于认证指令,获取已输入的第二认证数据1002以及第一认证数据1004;
步骤S104-S106,用户设备102通过网络110将第二认证数据1002以及第一认证数据1004发送给服务器112;
步骤S108-S1110,服务器112通过数据库114查找第二认证数据1002以及第一认证数据1004各自对应的认证条件,并通过处理引擎116对第二认证数据1002以及第一认证数据1004是否各自满足对应的认证条件进行判断,在第二认证数据1002以及第一认证数据1004认证通过的情况下,从区块链中获取初始模型数据;
步骤S112-S116,服务器112通过网络110将初始模型数据送给用户设备102,用户设备102中的处理器106将初始模型数据恢复为目标模型数据1006,并将该目标模型数据1006显示在显示器108中,并将目标模型数据1006在存储器104中。
除图1示出的示例之外,上述步骤可以由用户设备102独立完成,即由用户设备102执行第二认证数据1002以及第一认证数据1004的认证、初始模型数据的获取等步骤,从而减轻服务器的处理压力。该用户设备102包括但不限于手持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车载设备等,本申请并不限制用户设备102的具体实现方式。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S202,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
S204,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S206,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S208,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
S210,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管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管理三维(3dimension,简称3D)模型数据的应用场景中;如在虚拟网络中(比如游戏平台)的物体可通过物体的3D模型数据(顶点数据、法线数据)和贴图渲染而出;然后这些3D模型数据和贴图数据可以无限的拷贝和传输,或者说只要获取到模型数据,用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渲染引擎渲染出模型对应的虚拟物体,进而导致3D模型数据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本实施例首先利用NFT(非同质化权证non-fungibletoken)技术将3D模型数据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通过区块链网络来存储和传输;数据拥有者在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属于自身的拥有的NFT数据,然后再通过生物特征作为输入判断条件,恢复出3D模型数据送到系统渲染引擎进行渲染显示;其中,因为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可追溯、安全传输等特性,所以本实施例可以保证3D模型数据安全存储和传输、保证用户独占和不可篡改的目的;再者,即使NFT数据出现丢失等风险,但由于将生物特征作为输入判断条件,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3D模型数据进一步丢失的风险;
此外,3D模型数据在创建过程中本身就需采集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进而将该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再作为输入判断条件,节省了多重认证设置阶段的步骤的复杂度,进而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管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元宇宙的场景中,其中,元宇宙可以但不限于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在元宇宙的场景中,用户往往会被配置至少一个与现实对象相对应的虚拟对象,且该虚拟对象具有现实对象的生物特征,或者说该虚拟对象是根据现实对象的生物特征所建模得到的虚拟数据所呈现出来的;进而通过本实施例,可对元宇宙场景中的虚拟数据进行高效、且安全的管理,从而提高了元宇宙用户的体验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虚拟对象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通过采集现实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仿真出的虚拟角色,如游戏平台中可通过采集现实对象A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仿真出可在该游戏平台所搭建的虚拟环境中存在的虚拟对象A。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为用于唯一识别人的记录,如指纹、眼纹、瞳孔、面部数据等;具体的,生物特征是指捕获、存储和利用这些数据的各种方法的名称。生物特征的两个主要用途包括为控制访问而对个人进行身份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扫描仪,可以用来收集生物特征数据用于生物特征认证的特征通常分为两大类,生理和行为特征。生理生物特征数据与人体的生理方面有关,包括指纹、视网膜扫描和面部扫描行为生物测定,有时称为行为计量学,包括签名、笔迹分析,以及语音模式识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由第一认证数据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获取到的,如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再判断第二认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认证条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网络)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数据难以篡改和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而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将数据以非同质化权证(non-fungibletoken,简称NFT)技术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后查询该数据时所需输入的唯一凭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账号登录凭证可以但不限于是用户在客户端注册登录区块链网络时候的账号名,指定数字或机器SN号(IMEI号也可),进行哈希运算(MD5、SHA256等均可)得到用户的唯一识别码,区块链使用此识别码作为加密密钥,对当前系统时间进行加密运算得出唯一的用户登录凭证,在区块链中每个用户具有唯一不重复的用户登录凭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初始模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存在区块链网络上一个区块或多个区块的零散数据,或者说初始模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多个离散数据;这是因为模型数据本身是一个整体数据,但其又是由多个零散的特征数据所组成的,或者说模型数据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物数据,但其是由多个局部生物数据组成的,如面部数据、瞳孔数据、毛发数据等;进而为方便存储,可以但不限于将模型数据分散成多个离散数据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多个区块中;进而在需要获取模型数据时,再统一查询所需的离散数据,并进行组合,最终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认证指令和/或第二数据认证指令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账号主动触发的指令,或在账号已触发初始认证指令的基础上,由系统自动触发的辅助认证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3所示,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302,其中,第一认证数据302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第一认证数据302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306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308,其中,初始模型数据308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306上的数据;从初始模型数据308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304,其中,第二认证数据304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第二认证数据304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308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310,其中,目标模型数据310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将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网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但由于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仍存在丢失的风险,因此还利用创建目标模型数据时所采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为双重的认证方式,进而达到了在不影响模型数据的创建效率的基础上还保障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S1,解析初始模型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子数据为通过局部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局部生物特征数据;
S2,整合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初始模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存在区块链网络上一个区块或多个区块的零散数据,或者说初始模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多个离散数据;这是因为模型数据本身是一个整体数据,但其又是由多个零散的特征数据所组成的,或者说模型数据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物数据,但其是由多个局部生物数据组成的,如面部数据、瞳孔数据、毛发数据等;进而为方便存储,可以但不限于将模型数据分散成多个离散数据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多个区块中;进而在需要获取模型数据时,再统一查询所需的离散数据,并进行组合,最终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解析初始模型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
S1,获取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
S2,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账号登录凭证登录区块链系统,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索引CID值和数据HASH值,然后根据索引CID值向IPFS网络索取与某一CID相对应的NFT模型数据(初始模型数据),返回的NFT模型数据通过对HASH值检查保证数据的合法性,然后系统从NFT模型数据分离出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再从模型数据列表中确定出与该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多个模型子数据;进一步将上述多个模型子数据依次送入应用程序的3D渲染模块进行渲染,渲染出的虚拟形象送到显示设备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402,获取待认证的生物特征;
步骤S404-1,获取待认证的用户(账户)登录凭证;
步骤S404-2,从区块链中获取NFT的CID值和HASH值;
步骤S404-3,通过CID值获取IPFS中NFT数据;
步骤S404-4,通过HASH计算检查数据的合法性;
步骤S404-5,获取NFT中的生物特征;
步骤S406,判断生物特征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S410,若否则执行步骤S408;
步骤S408,错误退出;
步骤S410,获取初始模型数据;以及获取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
步骤S412,整合并渲染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获取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实现了提高模型数据的管理效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之前,包括:
S1,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数据创建指令,采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
S2,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采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生物特征捕捉设备辅助完成,以人脸采集为例说明,利用由多台摄像机设备组成的人脸捕捉设备(如Dynamixyz),捕捉人脸各个角度用于3D建模,同时能捕捉人脸特征点、人眼虹膜等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采集到的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可用于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的获取,利用率较高。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数据创建指令,采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实现了提高数据利用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确定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一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第二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数据与第一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待认证的数据包括第二认证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S1,对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模型离散数据,其中,模型离散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型三角形顶点数据、法线数据;
S2,整合模型离散数据,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S1,获取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以及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
S2,整合第一数值以及第二数值,得到目标数值;
S3,将目标数值确定为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二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第一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账号登录凭证与第二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目标模型数据本身对应的数值,以及目标模型数据所关联的信息所对应的数值,其中,目标模型数据所关联的信息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目标模型数据的创建时间、目标模型数据的创建地点、目标模型数据的创建者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可以但不限于为多个生物特征数据各自对应的数值的汇总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也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包括多个生物特征数据各自对应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以及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整合第一数值以及第二数值,得到目标数值;将目标数值确定为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二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第一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账号登录凭证与第二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生物特征数据包括人脸特征点以及虹膜特征点,目标模型数据的关联信息为目标模型数据的出生时间,假设目标模型数据表示为A1、人脸特征点为A2,虹膜特征点为A3,目标模型数据的出生时间为A4;那么可以让A1、A2、A3、A4组合成一个数据集D,然后通过如下公式生成数据集的hash值,并存储在区块链区块中,具体可参考下述公式(1):
数据HASH值=SHA256(SHA256(D)XOR HASHnew)(1)
其中,SHA256代表使用SHA256进行哈希值运算;XOR代表异或运算;D为A1,A2,A3,A4的数据集;HASHnew代表区块链上最新出块的哈希值;数据集D存储在区块链文件系统IPFS中,并获取到存储的唯一索引CID;数据HASH值和CID索引存储在区块链的区块里面,可以通过区块链在各个节点进行传输。这样区块链安全特性及数据HASH双重验证机制保证数据在区块链中安全不可篡改。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获取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以及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整合第一数值以及第二数值,得到目标数值;将目标数值确定为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二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第一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账号登录凭证与第二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实现了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方法还包括:
S1,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并对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四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并对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或,
S2,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五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第二认证数据,并对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认证数据以及第一认证数据的认证顺序可以有多种组合,如先对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再获取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对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或者,对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再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对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例如图5所示,认证平台502为搭建在区块链上的认证平台,用于输入区块链网络的账号身份凭证以及确定输入该账号身份凭证的权限,具体的先对第二认证数据504进行认证;在第二认证数据504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对第一认证数据506进行认证。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并对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四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并对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或,S2,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五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第二认证数据,并对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实现了提高数据认证的灵活度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包括:
获取待认证的面部特征数据和/或待认证的瞳孔特征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采用虹膜识别技术对瞳孔特征数据进行采集,其中,虹膜识别技术是目前除DNA外相对精准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虹膜识别具有唯一性、稳定性、不可复制性、活体检测等特点,综合安全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虹膜特征点采集方法:通正面摄像机捕捉人眼图像,检测图像中虹膜网络信息,坐标信息;虹膜特征点检测,记录特征点信息,坐标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面部特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人脸特征点数据、人脸3D模型数据,其中,人脸特征点采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通过正面摄像机捕捉人脸图像,检测图像中人脸信息,人脸矩形、坐标信息以及人脸特征点检测,记录特征点信息,坐标信息等;人脸3D模型数据的采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多个不同角度摄像机捕捉人脸图像、计算机根据捕捉到多张图像做CV(计算机视觉计算)数据计算,生成具有顶点坐标和法线坐标的3D模型数据,比如可以用Dynamixyz技术进行人脸3D建模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方法还包括:
S1,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
S2,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
S3,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S4,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
S5,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二虚拟对象对应的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同一认证条件可以但不限用于认证多个虚拟对象的模型数据,或者说利用上述数据管理方法可管理多个虚拟对象的模型数据。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二虚拟对象对应的模型数据,实现了提高模型数据的管理效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为方便理解,将上述数据管理方法应用在游戏产品场景中;进一步举例说明,假设用户1注册区块链并获取用户登录凭证,用户1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系统,生成个人(用户A)的3D数字模型数据并储存区块链中。应用A(假设游戏)和应用B(社交应用)均集成本实施例的3D模型恢复模块,并能访问区块链接口(可以使用公链或者联盟链)。用户1登录应用A,在应用A中通过用户登录凭证从区块链中获取属于自己NFT数据,通过3D模型恢复模块恢复数字模型,从此用户1可以在应用A中用自己的3D数字模型渲染游戏人物。用户1登录应用B,在应用B中通过用户登录凭证从区块链中获取属于自己NFT数据,通过3D模型恢复模块恢复3D模型数据,这样用户同时也可以在社交应用B中使用和游戏应用A一样的3D模型数据。而假设用户2获取了用户1拥有的用户登录凭证,通过本实施例的活体人脸和瞳孔识别,可直接拒绝用户2获取3D模型数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一次性生成3D模型数据,可在多个应用多次使用;
其中,可选地人脸捕捉设备捕捉到的人脸数据,输入原始数据进入3D模型生成模块,分离出3D模型数据(模型三角形顶点数据及法线数据)、人脸特征点,虹膜特征点。其中3D模型数据是用于输入到3D渲染引擎做渲染显示的,人脸特征点,虹膜特征点用于后续验证数据安全;
而区块链NFT生成模块主要目的是把3D模型生成模块输出的各类数据进行打包加密存储。假设我们把3D模型数据表示为A1、人脸特征点为A2,虹膜特征点为A3,模型出生时间为A4;那么可以让A1、A2、A3、A4组合成一个数据集D,然后通过如下公式生成数据集的hash值,并存储在区块链区块中;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地例如图6所示,模型数据D按照IPFSC ID被存储在区块链网络602的IPFS文件系统中,其中,并IPFS CID为存储的唯一索引值(索引CID值);模型数据D的HASH值和IPFS CID存储在区块链网络602的NFT区块里面,可以通过区块链网络602在各个节点进行传输。进一步利用获取到的3D模型数据、人脸特征点、虹膜特征点、模型出生时间、用户登录凭证等信息获得模型数据D,这样区块链安全特性及数据HASH双重验证机制保证数据在区块链网络602中安全不可篡改。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用户登录凭证登录区块链系统,从区块链系统中获取索引CID值和数据HASH值,然后根据索引CID值向IPFS网络索取与某一CID相对应的NFT模型数据,返回的NFT模型数据通过对HASH值检查保证数据的合法性,然后系统从NFT模型数据分离出A1、A2、A3、A4各个值;同时用户通过手机及带有摄像头的便携摄像设备进行活体人脸及瞳孔识别,获取活体人脸特征数据B2和瞳孔特征数据B3然后A2与B2,A3与B3特征进行算法匹配,如若匹配,则返回有效3D模型数据,如若不合法,返回错误;进一步用户获取3D模型数据(A1)后可以送入应用程序的3D渲染模块进行渲染,渲染出的虚拟形象送到显示设备显示。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流程上分三阶段,第一阶段702:3D模型生成阶段,此阶段完成人脸数据采集生成3D模型数据,人脸特征数据、虹膜特征数据。第二阶段704:NFT数据区块链存储阶段,此阶段把有效的数据组合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中,数据可以在区块链存储和流通,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第三阶段706:3D模型恢复阶段,各个应用程序,通过用户登录凭证登录区块链获取到NFT模型数据,结合活体人脸识别、瞳孔识别技术恢复3D模型数据,最后送入应用程序引擎中渲染显示。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区块链技术、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实现虚拟人物模型(3D模型数据)在区块链网络中安全的存储和传输,提高了3D模型数据的安全性和独占性,避免个人的3D模型被恶意的篡改和利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用户信息等相关的数据,当本申请以上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用户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数据管理方法的数据管理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802,用于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
第一查找单元804,用于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第一分离单元806,用于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808,用于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
模型数据单元810,用于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管理装置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管理三维(3dimension,简称3D)模型数据的应用场景中;如在虚拟网络中(比如游戏平台)的物体可通过物体的3D模型数据(顶点数据、法线数据)和贴图渲染而出;然后这些3D模型数据和贴图数据可以无限的拷贝和传输,或者说只要获取到模型数据,用户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渲染引擎渲染出模型对应的虚拟物体,进而导致3D模型数据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本实施例首先利用NFT(非同质化权证non-fungibletoken)技术将3D模型数据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通过区块链网络来存储和传输;数据拥有者在区块链网络中获取属于自身的拥有的NFT数据,然后再通过生物特征作为输入判断条件,恢复出3D模型数据送到系统渲染引擎进行渲染显示;其中,因为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可追溯、安全传输等特性,所以本实施例可以保证3D模型数据安全存储和传输、保证用户独占和不可篡改的目的;再者,即使NFT数据出现丢失等风险,但由于将生物特征作为输入判断条件,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3D模型数据进一步丢失的风险;
此外,3D模型数据在创建过程中本身就需采集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进而将该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再作为输入判断条件,节省了多重认证设置阶段的步骤的复杂度,进而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管理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元宇宙的场景中,其中,元宇宙可以但不限于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在元宇宙的场景中,用户往往会被配置至少一个与现实对象相对应的虚拟对象,且该虚拟对象具有现实对象的生物特征,或者说该虚拟对象是根据现实对象的生物特征所建模得到的虚拟数据所呈现出来的;进而通过本实施例,可对元宇宙场景中的虚拟数据进行高效、且安全的管理,从而提高了元宇宙用户的体验度。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虚拟对象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通过采集现实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仿真出的虚拟角色,如游戏平台中可通过采集现实对象A的生物特征数据以仿真出可在该游戏平台所搭建的虚拟环境中存在的虚拟对象A。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为用于唯一识别人的记录,如指纹、眼纹、瞳孔、面部数据等;具体的,生物特征是指捕获、存储和利用这些数据的各种装置的名称。生物特征的两个主要用途包括为控制访问而对个人进行身份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扫描仪,可以用来收集生物特征数据用于生物特征认证的特征通常分为两大类,生理和行为特征。生理生物特征数据与人体的生理方面有关,包括指纹、视网膜扫描和面部扫描行为生物测定,有时称为行为计量学,包括签名、笔迹分析,以及语音模式识别。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可以但不限于由第一认证数据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获取到的,如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再判断第二认证数据是否满足第二认证条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网络)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数据难以篡改和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而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将数据以非同质化权证(non-fungibletoken,简称NFT)技术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后查询该数据时所需输入的唯一凭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账号登录凭证可以但不限于是用户在客户端注册登录区块链网络时候的账号名,指定数字或机器SN号(IMEI号也可),进行哈希运算(MD5、SHA256等均可)得到用户的唯一识别码,区块链使用此识别码作为加密密钥,对当前系统时间进行加密运算得出唯一的用户登录凭证,在区块链中每个用户具有唯一不重复的用户登录凭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初始模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存在区块链网络上一个区块或多个区块的零散数据,或者说初始模型数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多个离散数据;这是因为模型数据本身是一个整体数据,但其又是由多个零散的特征数据所组成的,或者说模型数据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物数据,但其是由多个局部生物数据组成的,如面部数据、瞳孔数据、毛发数据等;进而为方便存储,可以但不限于将模型数据分散成多个离散数据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多个区块中;进而在需要获取模型数据时,再统一查询所需的离散数据,并进行组合,最终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认证指令和/或第二数据认证指令可以但不限于理解为账号主动触发的指令,或在账号已触发初始认证指令的基础上,由系统自动触发的辅助认证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装置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将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存储至区块链网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但由于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仍存在丢失的风险,因此还利用创建目标模型数据时所采用的生物特征数据作为双重的认证方式,进而达到了在不影响模型数据的创建效率的基础上还保障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模型数据单元810,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初始模型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子数据为通过局部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局部生物特征数据;
整合模块,用于整合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解析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
查询子模块,用于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在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之前,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数据创建指令,采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之前,根据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目标模型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三获取单元,包括:
分离模块,用于对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模型离散数据,其中,模型离散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型三角形顶点数据、法线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整合模型离散数据,得到目标模型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三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以及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整合第一数值以及第二数值,得到目标数值;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将目标数值确定为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二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第一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账号登录凭证与第二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还包括:
第一认证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并对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四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并对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或,
第二认证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五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第二认证数据,并对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二获取单元808,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认证的面部特征数据和/或待认证的瞳孔特征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
第二查找单元,用于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
第二分离单元,用于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响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二虚拟对象对应的模型数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数据管理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数据管理方法的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902和处理器904,该存储器9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904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
S2,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S3,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S4,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
S5,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可选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设备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9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9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等),或者具有与图9所示不同的配置。
其中,存储器9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90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存储器9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9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04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其中,存储器902具体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存储第二认证数据、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目标模型数据等信息。作为一种示例,如图9所示,上述存储器902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上述数据管理装置中的第一获取单元802、第一查找单元804、第一分离单元806、第二获取单元808及模型数据单元810。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数据管理装置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的传输装置9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9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906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此外,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器908,用于显示上述第二认证数据、第一认证数据以及目标模型数据等信息;和连接总线910,用于连接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各个模块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可以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其中,该分布式系统可以为区块链系统,该区块链系统可以是由该多个节点通过网络通信的形式连接形成的分布式系统。其中,节点之间可以组成点对点(Peer To Peer,简称P2P)网络,任意形式的计算设备,比如服务器、终端等电子设备都可以通过加入该点对点网络而成为该区块链系统中的一个节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种功能。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随机访问存储器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中央处理器、在只读存储器以及随机访问存储器通过总线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接口,即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
以下部件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以及包括诸如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通信部分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也根据需要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可拆卸介质,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各个方法流程图中所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
S2,在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S3,从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S4,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
S5,在第二认证数据满足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初始模型数据获取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
在所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所述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从所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
在所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所述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所述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解析所述初始模型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其中,所述模型子数据为通过局部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据,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局部生物特征数据;
整合所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模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初始模型数据,得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模型数据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标识;
从模型数据列表中查询出所述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其中,所述模型数据列表中记录有多个模型子数据以及多个模型数据标识,所述多个模型子数据中的各个模型子数据与所述多个模型数据标识中的各个模型数据标识相对应,所述至少一个模型子数据包括所述目标模型数据标识对应的模型子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之前,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的数据创建指令,采集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所述目标模型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所述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一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数据与所述第一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所述待认证的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认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所述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模型离散数据,其中,所述模型离散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型三角形顶点数据、法线数据;
整合所述模型离散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模型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生物特征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以及所述目标模型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模型数据对应的第一数值、以及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二数值;
整合所述第一数值以及所述第二数值,得到目标数值;
将所述目标数值确定为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第二认证参考数据,其中,满足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包括待认证的账号登录凭证与所述第二认证参考数据之间的数据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三数据认证指令,获取所述第二认证数据,并对所述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在所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四数据认证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认证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认证数据进行认证;或,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五数据认证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认证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认证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认证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认证数据进行认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包括:
获取待认证的面部特征数据和/或待认证的瞳孔特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所述第一认证数据;
在所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所述初始模型数据;
从所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虚拟对象的数据认证指令,获取所述第二认证数据;
在所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虚拟对象对应的模型数据。
11.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一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一认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区块链网络的账号登录凭证;
第一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认证数据满足第一认证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区块链网络上查找初始模型数据,其中,所述初始模型数据为通过所述第一认证条件对应的账号登录凭证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
第一分离单元,用于从所述初始模型数据中分离出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的第二数据认证指令,获取第二认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认证数据包括待认证的生物特征数据;
模型数据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认证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认证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初始模型数据获取所述第一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模型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模型数据为通过所述第二认证条件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创建的数字模型数据。
12.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74339.2A 2022-04-08 2022-04-11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9333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7989 2022-04-08
CN2022103679894 2022-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3303A true CN116933303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4339.2A Pending CN116933303A (zh) 2022-04-08 2022-04-11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33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4884B (zh) 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741369B (zh) 使用电子身份进行安全生物统计认证
JP2019057271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式多要素個人身元認証を実現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21021373A1 (en) Self-sovereign ident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CN110086608A (zh) 用户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2745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CA304532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universal decentralized solution for verification of users with cross-verification features
CN110010213A (zh) 电子病历存储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185847A (zh) 使用生物计量数据的多因素认证
CN106295290B (zh) 基于指纹信息生成认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458661B2 (ja) 本人確認のための生体デジタル署名生成
CN109948320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359206A (zh) 基于物联网校园管理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9010669A1 (zh) 一种身份合法性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210698A1 (zh) 认证方法
US20200334430A1 (en) Self-sovereign ident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홍성혁 New Authent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User’s Behavior Big Data Analysis on Cloud
KR102093145B1 (ko) 생체정보 인식 기반의 데이터 최적화를 위한 오브젝트 스토리지 클라우드 시스템
JP736405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顔画像の更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996675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8453A (zh) 用户特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6062200A1 (zh) 一种指纹认证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7376000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7035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identity fraud prevention in secure transactions using multi-factor verification
CN116933303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