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1306A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1306A
CN116931306A CN202310886675.XA CN202310886675A CN116931306A CN 116931306 A CN116931306 A CN 116931306A CN 202310886675 A CN202310886675 A CN 202310886675A CN 116931306 A CN116931306 A CN 116931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ata lines
display panel
pix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866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俊豪
叶利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866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1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1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1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对和挡光结构,多个像素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挡光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像素对之间;每个像素对包括显示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反射结构设置在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其中,多个第一子像素形成第一显示模块,多个第二子像素形成第二显示模块,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反射结构将从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发出的光分别往两侧反射,以显示两个画面。通过上述设计,在显示不同的画面时,不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分屏处理,而且在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设置反射结构,避免了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显示的画面相互影响。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车载屏幕应用越来越多,车载屏幕上的娱乐应用也越来越多,为防止副驾驶在使用娱乐模式时,司机目光被屏幕所吸引而引起驾驶安全的问题,将车载屏幕设计为左右不同显示,即从副驾驶看屏幕与从主驾驶看屏幕为不同画面,例如主驾驶看导航,副驾驶看视频,使得在同一个屏幕上既能满足副驾驶的娱乐又能使司机不受影响。
然而,传统的显示面板在显示不同的画面的时候是通过分屏处理的,即将显示面板一分为二,左半边显示一个画面,右半边显示另一个画面,这样导致显示画面就变小了,只有显示面板的一半,造成用户看不清楚画面的情况,屏幕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在同一个显示面板上同时显示两个不同画面,且不会改变显示画面的大小,提高显示面板的利用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对和挡光结构,多个所述像素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像素对之间;每个所述像素对包括显示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形成第一显示模块,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形成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显示模块和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反射结构将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出的光分别往两侧反射,以显示两个画面。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所述像素对包括色阻对,所述色阻对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多个所述色阻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相邻两个色阻对之间还设置有黑矩阵,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所述黑矩阵上;
每个所述色阻对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色阻和第二子色阻,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色阻和所述第二子色阻之间。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所述像素对包括发光单元对,所述发光单元对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相邻两个发光单元对之间还设置有像素定义层,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发光单元和第二子发光单元,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之间。
可选的,所述反射结构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挡光结构的高度,所述反射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反射结构与相邻的所述挡光结构之间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反射结构包括支撑部和反射部,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反射部与所述衬底之间,
所述反射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面、第一侧面、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对立设置,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相贴,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设置所述反射结构上,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给所述反射结构通电,所述反射结构的光透过率逐渐升高。
可选的,所述反射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堆叠在所述第二反射层上,相同的电压下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光透过率。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数据线和多根扫描线,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数据线长度的延伸方向上;
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连接;
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分别设置于不同膜层,所述扫描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且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之间的距离;
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上,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数据线和多根扫描线,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数据线长度的延伸方向上;
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同层设置,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上,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上。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
相对于现有的同一个显示面板上显示两个画面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将多个像素对矩阵排列,一个像素对包括两个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用来显示第一画面,第二子像素用来显示第二画面,这样不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分屏处理,从而不会导致显示的画面变小;而且在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设置了反射结构,反射结构分别将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发出的光往两边反射,避免了第一显示模块显示的画面和第二显示模块显示的画面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结构为梯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反射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反射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三种反射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芯片在同一侧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线和扫描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芯片在不同侧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10、显示装置;20、驱动模块;30、显示面板;40、背光模组;100、像素对;110、第一子像素;120、第二子像素;210、衬底;220、色阻对;221、第一子色阻;222、第二子色阻;230、发光单元对;231、第一子发光单元;232、第二子发光单元;233、阳极;234、阴极;235、有机发光材料层;310、挡光结构;311、黑矩阵;312、像素定义层;400、反射结构;410、支撑部;420、反射部;421、底面;422、第一侧面;423、顶面;424、第二侧面;510、第一透明电极;520、第一反射层;530、第二反射层;610、第二透明电极;620、主体部;630、第一倾斜部;631、第三侧面;640、第二倾斜部;641、第四侧面;710、扫描线;720、数据线;721、第一数据线;722、第二数据线;810、第一驱动芯片;820、第二驱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驱动模块20和显示面板30,所述显示面板30与所述驱动模块20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0驱动所述显示面板30显示画面。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30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面板30时,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背光模组40,所述背光模组40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30提供背光源,且所述背光模组40可以是直下式背光模组40也可以是侧入式背光模组40。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30,所述显示面板30可用于上述所述的显示装置10中,针对所述显示面板30,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设计: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部分光的传播方向,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30,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多个像素对100和挡光结构310,多个所述像素对100间隔设置,多个像素对100成矩阵排列,所述挡光结构310设置在相邻两个像素对100之间。
每个所述像素对100包括显示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110和第二子像素120,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反射结构400,所述反射结构400设置在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像素1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120之间。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10形成第一显示模块,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120形成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显示模块和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反射结构400将从所述第一子像素110和所述第二子像素120发出的光分别往两侧反射,以显示两个画面。
不同的像素对100对应不同的颜色,包括红绿蓝等颜色,由于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是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的,也可以通过仅驱动第一显示模块或者仅驱动第二显示模板,使得显示面板30显示一个画面,或者是同时驱动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以显示相同的画面。
相对于现有的同一个显示面板30上显示两个画面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将多个像素对矩阵排列,一个像素对100里面包括两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110和第二子像素120,第一子像素110用来显示第一画面,第二子像素120用来像素第二画面,不需要对显示面板30进行分屏处理,从而不会导致显示的画面变小。
并且本申请在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110和第二子像素120之间设置了反射结构400,反射结构400分别将第一子像素110和第二子像素120的发出光往两边反射,避免了第一显示模块显示的画面和第二显示模块显示的画面相互影响。
下面通过将显示面板30分为LCD液晶显示面板30和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显示面板3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将色阻对220做在阵列基板上的液晶显示面板30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当然也可以将色阻对220设置在彩膜基板上,或者是包含有色阻对220的自发光显示面板30。
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衬底210,所述像素对100包括色阻对220,所述色阻对22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多个所述色阻对220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相邻两个色阻对220之间还设置有黑矩阵311,所述挡光结构310设置在所述黑矩阵311上。
每个所述色阻对220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色阻221和第二子色阻222,所述反射结构40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且位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色阻221和所述第二子色阻222之间。
其中,所述挡光结构310可以是与黑矩阵311相同的材质,当然也可以是由其它的挡光材料制备而成,例如两种不同颜色混合而成的色阻。
背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子色阻221后会被第一子色阻221和第二子色阻222之间的反射结构400往左边反射,背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第二子色阻222后会被第一子色阻221和第二子色阻222之间的反射结构400往右边反射,这样便可以同时在左右两边看到两个不同的画面,特别是运用在车载显示面板30上时,主驾驶位可以观看导航画面,副驾驶位置可以观看视频等其它画面。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透过第一色阻的光和透过第二色阻的光相互影响,所述反射结构400的高度大于所述反射结构400与相邻的所述挡光结构310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大角度的光在透过第一色阻不经过反射结构400的反射而直接往右边射出,导致对第二显示模组显示的画面造成影响。
以所述反射结构400的高度为d1,所述反射结构400与相邻的所述挡光结构310之间的间距为d2,d1:d2的比值范围为1.5-2。
并且所述反射结构400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挡光结构310的高度,从而调节第一显示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的视角。
图4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反射结构为梯形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反射结构400包括支撑部410和反射部420,所述反射部42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410上,所述支撑部410设置在所述反射部420与所述衬底210之间。
所述反射部420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面421、第一侧面422、顶面423和第二侧面424,所述底面421和所述顶面423对立设置,所述底面421与所述支撑部410远离所述衬底210的一面相贴,所述第一侧面422与所述底面421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侧面424与所述底面421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所述反射部420的截面为倒梯形。
简单的来说就是反射结构400上的反射面为斜面,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子色阻221和第二子色阻222之间设置黑矩阵311,这样所述支撑部410可以为黑矩阵311;当然也可以支撑部410和反射部420也可以都有具备反射功能的材料制备而成。
通过所述第一侧面422与所述底面421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侧面424与所述底面421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使得从第一子色阻221射出的光照射到第一侧面422上更加容易往左边反射,增大第一显示模组的视角。
并且,所述第一侧面422与所述底面421之间的外夹角的范围包括70°-85°,所述第二侧面424与所述底面421之间的外夹角的范围包括70°-85°,可以避免通过第一子色阻221的大角度的光干扰到第二显示模组的画面显示,通过第二子色阻222的大角度的光干扰到第一显示模组的画面显示。
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第一透明电极510,所述第一透明电极510设置所述反射结构400上,所述反射结构400包括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第一透明电极510给所述反射结构400通电,所述反射结构400的光透过率逐渐升高。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510可以设置在所述反射部420的顶面423,从而避免影响反射部420的反射率,通过将反射结构400的材料改成带电致变色材料,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反射结构400的呈灰白色,光透过率较低,而反射率较高,在通电的情况下,反射结构400呈现半透明的状态,光透过率逐渐升高,而反射率逐渐降低。
从而实现在需要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同时工作且显示不同画面时,则不给所述反射结构400通电,这样反射部420正常进行反射工作,在显示面板30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观看到不同的画面;而在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同时工作且显示同一画面时,或者是单独工作仅显示一个画面时,则给所述反射结构400通电,这样反射部420则呈现半透明状态,不管在显示面板30的哪个方位都能较好的观看到显示画面。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将反射结构400进行分层,具体如下,如图6所示,所述反射结构400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层520和第二反射层530,所述第一反射层520堆叠在所述第二反射层530上,相同的电压下所述第一反射层520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反射层530的光透过率。
简单的来说将反射结构400进行竖直方向的分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透明电极510的电压,从而改变反射结构400的有效高度,以实现调节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观看视角。
并且,还可以的是通过改变反射结构400的斜率,来调节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观看视角,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透明电极610设置在所述反射部420上;所述反射部420包括至少主体部620、第一倾斜部630和第二倾斜部640,所述第一倾斜部630和所述第二倾斜部64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620的两侧。
所述第一倾斜部630远离所述主体部620的一侧为所述第一侧面422;所述第二倾斜部640远离所述主体部620的一侧为所述第二侧面424;所述主体部620与所述第一倾斜部630相贴的一面为第三侧面631,所述主体部620与所述第二倾斜部640相贴的一面为第四侧面641。
所述第一侧面422与所述底面421的内夹角大于第三侧面631与所述底面421的内夹角,所述第二侧面424与所述底面421的内夹角大于第四侧面641与所述底面421的内夹角;相同的电压下所述第一倾斜部630与第二倾斜部640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主体部620的光透过率。
简单的来说就相当于通过第二透明电极610来控制第一倾斜部630和第二倾斜部640以及主体部620的光反射率,由于第一倾斜部630和第二倾斜部640的斜率较小,主体部620的斜率较大,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透明电极610的电压使得第一倾斜部630和第二倾斜部640变成透明,从而变相来控制反射部420的斜率,从而调整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的视角。
图8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驱动芯片在同一侧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线和扫描线的截面示意图,结合图8-9所示,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数据线720和多根扫描线710,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810和第二驱动芯片820,所述第一驱动芯片810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820设置在所述数据线720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数据线720长度的延伸方向上,即所述第一驱动芯片810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820设置在所述数据线720的长度方向的同一侧。
所述数据线720包括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所述第一数据线7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7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线721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10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722与所述第二子像素120对应连接;所述扫描线710、所述第一数据线7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722分别设置于不同膜层,所述扫描线710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7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722之间,且所述第一数据线721与所述扫描线710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数据线722与所述扫描线710之间的距离。
多根所述第一数据线72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芯片810上,多根所述第二数据线722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芯片820上。
由于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分别对应第一显示模组和第二显示模组,在显示不同画面的时候,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输出的信号差异存在较大的情况,如果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之间的距离过近,会导致信号存在干扰的情况,因此提出了一种将第一数据线721、扫描线710和第二数据线722分别设置不同的在三层,且扫描线710处于中间层,第一数据线721到扫描线710之间的距离和第二数据线722到扫描线710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扩大了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之间的距离。
这样可以将第一驱动芯片810和第二驱动芯片820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同一侧,以减小显示面板30不设置驱动芯片的一侧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
如图10所示,还可以将第一驱动芯片810和第二驱动芯片820做在不同侧,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30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数据线720和多根扫描线710,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810和第二驱动芯片820,所述第一驱动芯片810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820分别设置在所述数据线720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数据线720长度的延伸方向上,即所述第一驱动芯片810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820分别设置在所述数据线7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数据线720包括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所述第一数据线7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7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线721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10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722与所述第二子像素120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721和所述第二数据线722同层设置,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721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芯片810上,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722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芯片820上。
相对于将第一数据线721、扫描线710和第二数据线722三层设置的方案来说,将第一驱动芯片810和第二驱动芯片820分别设置在扫描线710宽度方向的两侧,这样不需要改变显示面板30面内数据线720和扫描线710的原本排布情况,仅需要将第一数据线721连在第一驱动芯片810上,将第二数据线722连接在另一侧的第二驱动芯片820上,且第一显示模块的数据线720和第二显示模块的数据线720不存在交叠的区域,且第一数据线721和第二数据线722可以同一道制程完成,也不会增大显示面板30的厚度。
实施例2: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30,相对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为OLED显示面板30,具体的:
所述显示面板30还包括衬底210,所述像素对100包括发光单元对230,所述发光单元对23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对230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相邻两个发光单元对230之间还设置有像素定义层312,所述挡光结构310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312上。
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对230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发光单元231和第二子发光单元232,所述反射结构40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且位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231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232之间。
其中,每对发光单元对230直接发出可直接发出红绿蓝等颜色的光,且第一子发光单元231和第二子发光单元232发出的光的颜色相同。
所述挡光结构310可以是与像素定义层312相同的材料制程,所述反射结构4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反射结构400相同,在第二实施例中反射结构400的支撑部410还可以像素定义层312相同的材料制程。
第一子发光单元231和第二子发光单元232均包括阳极233、有机发光材料层235和阴极234,所述阳极233、有机发光材料层235和阴极,依次堆叠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导通阴极234和阳极233,中间的有机发光材料层235便可以直接发出红绿蓝等颜色的光。
本实施例没有背光模组40,背光源直接由发光单元对230提供,第一子发光单元231发出的光会被第一子发光单元231和第二子发光单元232之间的反射结构400往左边反射,第二子发光单元232发出的光会被第一子色阻221和第二子色阻222之间的反射结构400往右边反射,这样便可以同时在左右两边看到两个不同的画面,特别是运用在车载显示面板30上时,主驾驶位可以观看导航画面,副驾驶位置可以观看视频等其它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对和挡光结构,多个所述像素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相邻两个像素对之间;每个所述像素对包括显示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之间;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形成第一显示模块,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形成第二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显示模块和所述第二显示模块由不同的驱动电路驱动,所述反射结构将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发出的光分别往两侧反射,以显示两个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所述像素对包括色阻对,所述色阻对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多个所述色阻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相邻两个色阻对之间还设置有黑矩阵,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所述黑矩阵上;
每个所述色阻对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色阻和第二子色阻,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色阻和所述第二子色阻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所述像素对包括发光单元对,所述发光单元对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对间隔设置,且成矩阵排列,相邻两个发光单元对之间还设置有像素定义层,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包括相同颜色的第一子发光单元和第二子发光单元,所述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相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子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子发光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挡光结构的高度,所述反射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反射结构与相邻的所述挡光结构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支撑部和反射部,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反射部与所述衬底之间,
所述反射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底面、第一侧面、顶面和第二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对立设置,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面相贴,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外夹角为锐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设置所述反射结构上,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给所述反射结构通电,所述反射结构的光透过率逐渐升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一反射层堆叠在所述第二反射层上,相同的电压下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第二反射层的光透过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数据线和多根扫描线,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数据线长度的延伸方向上;
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连接;
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分别设置于不同膜层,所述扫描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之间,且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之间的距离;
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上,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多根数据线和多根扫描线,还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和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数据线相对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数据线长度的延伸方向上;
所述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同层设置,多条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芯片上,多条所述第二数据线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芯片上。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
CN202310886675.XA 2023-07-18 2023-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931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6675.XA CN116931306A (zh) 2023-07-18 2023-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6675.XA CN116931306A (zh) 2023-07-18 2023-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1306A true CN116931306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2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86675.XA Pending CN116931306A (zh) 2023-07-18 2023-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13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36628B1 (ko) 투명표시장치
KR20180004861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패널
US985884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subpixels
US20210103161A1 (en) Aerial display apparatus
JP494643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080074757A (ko) 지향성 표시 디스플레이
EP3640718A1 (e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823771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2008185964A (ja) 表示装置
JP20081912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776499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ubpixels having light-shielded opening portions
US20060215078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KR100955543B1 (ko) 표시 장치
CN11693130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6184379A (ja) 電気光学装置、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3885240A (zh)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8780025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7116668A (ja)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パネル
US202304088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934065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630592B1 (ko) 다중 패널 표시 장치
US20230305339A1 (en) Image output panel and head-up display
KR20170025903A (ko)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2317248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23455B1 (ko) 컬러필터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