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7280A -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7280A
CN116927280A CN202310947454.9A CN202310947454A CN116927280A CN 116927280 A CN116927280 A CN 116927280A CN 202310947454 A CN202310947454 A CN 202310947454A CN 116927280 A CN116927280 A CN 116927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orking
oil
port
movabl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74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方圣
马鹏鹏
赵锦
刘亚
袁积亨
肖雅方
范宏权
魏建民
李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23109474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7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7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7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67Valves or distribu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78Hydraulic circuits
    • E02F9/2285Pilot-operat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顺序阀、通断阀、先导阀、工作阀、工作油缸、液控阀以及低压报警开关;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通断阀的进油口均连接先导油源,通断阀的工作油口连接先导阀的进油口;工作阀还包括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在液压油缸与工作阀之间的软管破裂时,液压油缸能够实现自锁,避免工作装置失去控制而出现下落。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中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其工作装置的执行机构主要依靠液压油缸的运动来实现。
工作装置的液压油缸与多路阀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在作业过程中,若连接液压油缸与多路阀的软管在发生突然泄露爆破等情况下就会导致液压油缸失速,导致工作装置的执行机构失去控制,失去支撑的工作装置可能出现威胁机器和人身安全的情况。
因此为保障机器和人身的安全,在液压油缸与多路阀之间软管破裂时防止工作装置失去控制下落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专用的防爆阀,但是防爆阀成本高,且对于在受空间限制的小型装载机上安装布置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在液压油缸与多路阀之间的软管破裂时,液压油缸能够实现自锁,避免工作装置失去控制而出现下落的情况。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顺序阀、通断阀、先导阀、工作阀、工作油缸、液控阀以及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通断阀的进油口均连接先导油源,通断阀的工作油口连接先导阀的进油口;
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液控阀与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工作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工作阀还包括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
所述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由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向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路为常通状态,而由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通向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路在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达到控制压力后导通;顺序阀还包括控制油口,顺序阀的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且顺序阀的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小于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为常闭状态;
所述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液控阀与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与所述通断阀的电磁控制口连接,通断阀的进油口与通断阀的工作油口为常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油缸包括动臂油缸和铲斗油缸,所述顺序阀包括铲斗顺序阀和动臂顺序阀,所述工作阀包括铲斗工作阀和动臂工作阀,所述液控阀包括铲斗液控阀和动臂液控阀,所述低压报警开关包括铲斗低压报警开关和动臂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铲斗顺序阀的进油口和动臂顺序阀的进油口均连接先导油源;
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一工作油口Ⅰ、第一工作油口Ⅱ、第二工作油口Ⅰ和第二工作油口Ⅱ;先导阀的第一工作油口Ⅰ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的第二工作油口Ⅰ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的第一工作油口Ⅱ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的第二工作油口Ⅱ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
所述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铲斗液控阀与所述铲斗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铲斗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铲斗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动臂油缸的有杆腔相连;
所述铲斗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铲斗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所述动臂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动臂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
所述铲斗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铲斗液控阀与所述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所述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铲斗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与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并联后与所述通断阀的电磁控制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臂油缸包括左动臂油缸和右动臂油缸,所述动臂液控阀包括左动臂液控阀和右动臂液控阀,所述动臂低压报警开关包括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和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左动臂油缸的有杆腔和右动臂油缸的有杆腔均连接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所述左动臂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左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所述右动臂油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右动臂液控阀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
所述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左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所述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右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铲斗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以及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并联后与所述通断阀的电磁控制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铲斗液控阀、左动臂液控阀和右动臂液控阀均采用插装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铲斗工作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集成在多路阀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断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包括液压泵、优先阀、转向器、左转向油缸、右转向油缸、先导油源阀以及上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
所述液压泵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液压泵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优先阀的进油口和所述先导油源阀的进油口,所述优先阀的CF口与转向器的进油口相连,优先阀的EF口与多路阀的进油口相连,优先阀的Ls口与转向器的Ls口相连,优先阀的回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所述左转向油缸和所述右转向油缸均与转向器连接,在转向动作时,转向器被配置控制所述左转向油缸和所述右转向油缸同步反向运动;
所述先导油源阀的回油口连接液压油箱,所述先导油源阀的U口分别连接铲斗顺序阀的进油口、动臂顺序阀的进油口和通断阀的进油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阀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采用插装阀、顺序阀、通断阀、压力报警开关等部件组成的液压控制系统,防止工作油缸因软管破裂而出现工作装置降落的情形,替代了防爆阀,本发明成本更低,经济性好;本发明所采用的部件空间布置更方便灵活,适用空间更小的机型。
2.本发明所采用低压报警开关、通断阀,保证在软管破裂时,操纵先导阀的操纵杆时工作装置无动作,有效防止误操作,安全性、可靠性更高。
3.本发明通过控制顺序阀与多路阀的开启顺序,避免因开启顺序而造成的困油、冲击、抖动等问题,操纵舒适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到装载机上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1、液压泵,2、优先阀,3、转向器,4、左转向油缸,5、右转向油缸,6、多路阀,7、先导油源阀,8、铲斗顺序阀,9、动臂顺序阀,10、通断阀,11、先导阀,12、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3、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5、铲斗液控阀,16、左动臂液控阀,17、右动臂液控阀,18、铲斗油缸,19、左动臂油缸,20、右动臂油缸。
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顺序阀、通断阀10、先导阀11、工作阀、工作油缸、液控阀以及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通断阀10的进油口P均连接先导油源,先导油源为顺序阀和通断阀10持续供油,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P1连接先导阀11的进油口P。
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液控阀与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工作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工作阀还包括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
所述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由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向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路为常通状态,而由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通向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路在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达到控制压力后导通;即液控阀在正常状态下是单向导通,在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达到控制压力后能够实现双向导通,具体地,由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向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路不受所述液控阀的控制,处于常通状态,由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通向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路的通断受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接受所述顺序阀的工作油口提供的液压油并达到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的控制压力后,液控阀双向导通使得由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通向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路导通。顺序阀还包括控制油口,顺序阀的控制油口与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且顺序阀的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小于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为常闭状态;即液压油从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流出后会同时给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和顺序阀的控制油口供油,由于顺序阀的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小于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使得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会先于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输出液压油。
所述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液控阀与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与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连接,通断阀10的进油口与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为常通状态。低压报警开关在液压油缸与多路阀之间的软管破裂时,检测到低压信号后,给出电信号,用于控制通断阀10切换至断路状态,即通断阀10的进油口与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断开,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无法向先导阀11的进油口输送液压油。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正常作业时,在工作油缸做伸出动作时,控制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先导阀11的进油口P连通,液压油通过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流向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液压油作用于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控制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向工作油缸的无杆腔输送液压油,由于此时液压油流向不受液控阀的限制,液压油流进工作油缸的无杆腔,工作油缸的无杆腔压力增大,推动活塞杆伸出,工作油缸的有杆腔内的液压油则经由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工作阀的回油口流向液压油箱。
正常作业时,在工作油缸做缩回动作时,控制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先导阀11的进油口P连通,液压油通过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流向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以及顺序阀的控制油口,首先,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顺序阀的进油口连通,先导油源经顺序阀给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供油,所述液控阀双向导通,再者,液压油作用于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控制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向工作油缸的有杆腔输送液压油,由于此时液控阀已经开启双向导通,在工作油缸的有杆腔压力增大,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经所述液控阀流向工作阀,再由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工作阀的回油口流向液压油箱。
上述液压控制使得工作油缸的正常作业不受影响。而当工作油缸与工作阀之间的软管破裂时,低压报警开关检测到低压信号后,给出电信号,用于控制通断阀10切换至断路状态,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P1通过通断阀10的回油口接回液压油箱,先导油源无法经通断阀10给先导阀11供油;顺序阀的控制油口失去压力信号,顺序阀的进油口断开与顺序阀的工作油口导通。液控阀由于其控制油口失去压力控制而恢复单向导通;此时工作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无法经液控阀流向工作阀,工作油缸被锁住,工作油缸仍能对工作装置提供支撑,避免工作装置因重力而自然下落,保证了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包含动臂和铲斗的工程设备,所述工作油缸包括控制动臂作业的动臂油缸和控制铲斗作业的铲斗油缸18,所述顺序阀包括铲斗顺序阀8和动臂顺序阀9,所述工作阀包括铲斗工作阀和动臂工作阀,所述液控阀包括铲斗液控阀15和动臂液控阀,所述低压报警开关包括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和动臂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铲斗顺序阀8的进油口和动臂顺序阀9的进油口均连接先导油源,先导油源为铲斗顺序阀8、动臂顺序阀9和通断阀10持续供油。
根据需要控制的铲斗工作阀和动臂工作阀,所述先导阀11包括第一工作油口Ⅰa1、第一工作油口Ⅱa2、第二工作油口Ⅰb1和第二工作油口Ⅱb2;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Ⅰa1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Ⅰb1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Ⅱa2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Ⅱb2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
所述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铲斗液控阀15与所述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相连,铲斗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铲斗油缸18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动臂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铲斗顺序阀8的工作油口与铲斗液控阀15的控制油口连接;所述动臂顺序阀9的工作油口与动臂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
所述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铲斗液控阀15与所述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所述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的电信号口与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并联后与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连接。当铲斗油缸18与铲斗工作阀之间的软管破裂和/或动臂油缸与动臂工作阀之间的软管破裂,均能给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发出控制信号,使得通断阀10切换至断路状态,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P1通过通断阀10的回油口接回液压油箱,先导油源无法经通断阀10给先导阀11供油。此时的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和动臂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均无法流出,保证了动臂和铲斗不出现自然落下的情况,保证了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针对装载机等设备,所述动臂油缸包括左动臂油缸19和右动臂油缸20,所述动臂液控阀包括左动臂液控阀16和右动臂液控阀17,所述动臂低压报警开关包括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3和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
所述左动臂油缸19的有杆腔和右动臂油缸20的有杆腔均连接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所述左动臂油缸19的无杆腔通过所述左动臂液控阀16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所述右动臂油缸20的无杆腔通过所述右动臂液控阀17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
所述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3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左动臂液控阀16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所述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右动臂液控阀17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的电信号口、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3的电信号口以及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的电信号口并联后与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连接。当铲斗油缸18与铲斗工作阀之间的软管、左动臂油缸19与动臂工作阀之间的软管以及右动臂油缸20与动臂工作阀之间的软管中任意出现破裂情况,相应的低压报警开关均能给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发出控制信号,使得通断阀10切换至断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铲斗液控阀15、左动臂液控阀16和右动臂液控阀17均采用插装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断阀10为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进油口P,工作油口P1和回油口T,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无电信号时,通断阀10的进油口P与其工作油口P1连通;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有电信号时,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P1与其回油口T连通。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载机,包括液压泵1、优先阀2、转向器3、左转向油缸4、右转向油缸5、先导油源阀7以及上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铲斗工作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集成在多路阀6中。
液压泵1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源;所述液压泵1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24连接,液压泵1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优先阀2的进油口P和所述先导油源阀7的进油口P,所述优先阀2的CF口与转向器3的进油口P相连,优先阀2的EF口与多路阀6的进油口P相连,优先阀2的Ls口与转向器3的Ls口相连,优先阀2的回油口T与液压油箱24相连;
所述转向器3的L口分别与左转向油缸4的有杆腔和右转向油缸5的无杆腔连接;所述转向器3的R口分别与左转向油缸4的无杆腔和右转向油缸5的有杆腔连接;在转向动作时,转向器3被配置控制所述左转向油缸4和所述右转向油缸5同步反向运动;即其中一个油缸无杆腔进油活塞杆伸出,另一个油缸有杆腔进油活塞杆收缩,左转向油缸4和右转向油缸5共同作用驱动装载机进行转向。
所述先导油源阀7的回油口T连接液压油箱24,所述先导油源阀7的U口分别连接铲斗顺序阀8的进油口P、动臂顺序阀9的进油口P和通断阀10的进油口P;先导油源阀7内设有蓄能器用于储存压力油源。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P1与先导阀11的进油口P连接。
所述多路阀6包括A1口、B1口、A2口、B2口、a1口、b1口、a2口和b2口;多路阀6的A1口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B1口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A2口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B2口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a1口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b1口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a2口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多路阀6的b2口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
多路阀6的A1口连接铲斗液控阀15的A口,铲斗液控阀15的B口连接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铲斗油缸18的有杆腔连接多路阀6的B1口。多路阀6的A2口分别连接左动臂液控阀16的A口和右动臂液控阀17的A口,左动臂液控阀16的B口连接左动臂油缸19的无杆腔,右动臂液控阀17的B口连接右动臂油缸20的无杆腔;左动臂油缸19的有杆腔和右动臂油缸20的有杆腔均连接多路阀6的B2口。铲斗液控阀15、左动臂液控阀16和右动臂液控阀17均采用插装阀,插装阀的A口向B口流通时不需要控制信号,A口向B口直接流通;B口向A口流通时,需要控制信号Pi控制,Pi达到控制压力时,插装阀的B口与A口可双向流通。上述插装阀也可由液控单向阀替代。
所述先导阀11包括第一工作油口Ⅰa1、第一工作油口Ⅱa2、第二工作油口Ⅰb1和第二工作油口Ⅱb2;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Ⅰa1与多路阀6的a1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Ⅰb1与多路阀6的b1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Ⅱa2与多路阀6的a2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Ⅱb2与多路阀6的b2口连接。所述先导阀11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11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随着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的增大先导输出压力也随着增大,当压力增大至工作阀的阀芯开启压力时,工作阀的阀芯移动,切换相应的工位。另外,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Ⅰb1还与铲斗顺序阀8的控制油口K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Ⅱb2还与动臂顺序阀9的控制油口K连接。
铲斗顺序阀8的工作油口A与铲斗液控阀15的控制油口Pi连接,动臂顺序阀9的工作油口A分别与左动臂液控阀16的控制油口Pi和右动臂液控阀17的控制油口Pi连接。
动臂举升:将先导阀11的操纵杆推至动臂提升位时,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Ⅱa2接通,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Ⅱa2口向多路阀6的a2口供油,动臂工作阀的阀芯在先导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多路阀的进油口P与多路阀的A2口连通,多路阀的B2口与多路阀的回油口T连通。主油路油液经多路阀6的进油口P、A2口分别流向左动臂液控阀16的A口、右动臂液控阀17的A口,由于插装阀的A口向B口流通不需要控制信号,所以主油路的油液通过左动臂液控阀16的A口经B口流向左动臂油缸19的无杆腔、右动臂液控阀17的A口经B口流向右动臂油缸19的无杆腔,左动臂油缸18有杆腔的油液、右动臂油缸19有杆腔的油液经多路阀6的B2口、回油口T回油,从而实现动臂举升的功能。
动臂下降:将先导阀11的操纵杆推至动臂下降位时,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Ⅱb2接通,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Ⅱb2同时向多路阀6的b2口及动臂顺序阀9的控制油口K供油,因动臂顺序阀9的开启压力低于多路阀6的动臂工作阀的阀芯的开启压力,所以动臂顺序阀9先开启并向左动臂液控阀16的控制油口Pi、右动臂液控阀17的控制油口Pi传送先导控制信号,因先导阀11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11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随着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的增大先导输出压力也随着增大,当压力增大至多路阀6的动臂工作阀的阀芯的开启压力时,动臂工作阀的阀芯移动,多路阀6的进油口P与多路阀6的B2口连通,多路阀6的A2口与多路阀6的回油口T连通,主油路油液经多路阀6的进油口P、B2口油液流向左动臂油缸19的有杆腔、右动臂油缸20的有杆腔,左动臂油缸19无杆腔的油液流向左动臂液控阀16的B口,右动臂油缸20无杆腔的油液流向右动臂液控阀17的B口,由于左动臂液控阀16和右动臂液控阀17已经开启双向导通,因此左动臂油缸19无杆腔和右动臂油缸20无杆腔的油液可以直接流向多路阀6,从而实现动臂下降的功能。动臂顺序阀9与多路阀6依顺序先后开启,避免了困油现象,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铲斗收斗:将先导阀11的操纵杆推至铲斗收斗位时,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Ⅰa1接通,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Ⅰa1口向多路阀6的a1口供油,多路阀6的铲斗工作阀的阀芯在先导压力的作用下移动,多路阀6的进油口P与多路阀6的A1口连通,多路阀6的B1口与多路阀6的回油口T连通。主油路油液经多路阀6的进油口P、A1口流向铲斗液控阀15的A口,由于插装阀的A口向B流通不需要控制信号,所以主油路的油液直接从铲斗液控阀15的A口经B口流向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铲斗油缸18有杆小腔的油液经多路阀6的B1口、多路阀6的回油T回油,从而实现铲斗收斗的动作。
铲斗卸料:将先导阀11的操纵杆推至铲斗卸料位时,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Ⅰb1接通,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Ⅰb1同时向多路阀6的b1口及铲斗顺序阀8的控制油口K供油,因铲斗顺序阀8的开启压力低于多路阀6的铲斗工作阀的阀芯的开启压力,所以铲斗顺序阀8先开启并向铲斗液控阀15传送先导控制信号,因先导阀11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11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随着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的增大先导输出压力也随着增大,当压力增大至多路阀6的铲斗工作阀的阀芯的开启压力时,铲斗工作阀的阀芯移动,多路阀6的进油口P与多路阀6的B1口连通,多路阀6的A1口与多路阀6的回油T连通,主油路油液经多路阀6的进油口P、B1口油液流向铲斗油缸18的有杆腔,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的油液流向铲斗液控阀15的B口,由于铲斗液控阀15已经开启双向导通,因此铲斗油缸无杆腔18的油液可以直接从铲斗液控阀15的B口流向铲斗液控阀15的A口,再通过多路阀6的A1口、回油口T回油实现铲斗的卸料动作。铲斗顺序阀8与多路阀6依顺序先后开启,避免了困油现象而引起的铲斗卸料抖动等问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
动臂油缸无杆腔与多路阀6之间的胶管破裂时:多路阀6的A2油口分别与左动臂液控阀16的A口、右动臂液控阀17的A口之间通过胶管连接,左动臂液控阀16的B口直接与左动臂油缸19的无杆腔相连接、右动臂液控阀17的B口直接与右动臂油缸20的无杆腔相连。当动臂油缸无杆腔与多路阀6之间的胶管破裂时,管路压力降低,低压报警开关电信号接通,电信号传递至通断阀10,通断阀10得电,先导油源阀7的U口向先导阀11的进油口P的供油管路被切断,此时操作先导阀11的操纵杆,无先导油源输出,将先导阀11的操纵杆推至动臂下降位置时,多路阀6的动臂工作阀的阀芯无移动,动臂顺序阀9无油源输出,左动臂液控阀16的控制油口Pi、右动臂液控阀17的控制油口Pi均无控制油源输入,插装阀B口向A口油路不通,此时左动臂油缸19无杆腔和右动臂油缸20的无杆腔的油液均被锁止,即动臂无法下降,保证了安全。
铲斗油缸无杆腔与多路阀6之间的胶管破裂时:多路阀6的A1油口与铲斗液控阀15的A口之间通过胶管连接,铲斗液控阀15的B口直接与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相连接。当铲斗油缸18无杆腔与多路阀6之间的胶管破裂时,管路压力降低,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电信号接通,电信号传递至通断阀10,通断阀10得电,先导油源阀7的U口向先导阀11的进油口P的供油管路被切断,此时操作先导阀11的操纵杆,先导阀11无先导油源输出,将先导阀11的操纵杆推至铲斗卸料位置时,多路阀6的铲斗工作阀的阀芯无移动,铲斗顺序阀8的工作油口A无油源输出,铲斗液控阀15的控制油口Pi无控制油源输入,此时铲斗液控阀15的B口向A口油路不通,此时铲斗油缸18无杆腔的油液被锁止,即铲斗无法卸料,保证了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阀、通断阀(10)、先导阀(11)、工作阀、工作油缸、液控阀以及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通断阀(10)的进油口均连接先导油源,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进油口;
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液控阀与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工作油缸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工作阀还包括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被配置控制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工作阀的进油口导通;
所述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由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向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路为常通状态,而由所述工作油缸的无杆腔通向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路在所述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达到控制压力后导通;顺序阀还包括控制油口,顺序阀的控制油口与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连接,且顺序阀的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小于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的开启压力,顺序阀的进油口与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为常闭状态;
所述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液控阀与所述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与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连接,通断阀(10)的进油口与通断阀(10)的工作油口为常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油缸包括动臂油缸和铲斗油缸(18),所述顺序阀包括铲斗顺序阀(8)和动臂顺序阀(9),所述工作阀包括铲斗工作阀和动臂工作阀,所述液控阀包括铲斗液控阀(15)和动臂液控阀,所述低压报警开关包括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和动臂低压报警开关;
所述铲斗顺序阀(8)的进油口和动臂顺序阀(9)的进油口均连接先导油源;
所述先导阀(11)包括第一工作油口Ⅰ(a1)、第一工作油口Ⅱ(a2)、第二工作油口Ⅰ(b1)和第二工作油口Ⅱ(b2);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Ⅰ(a1)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Ⅰ(b1)与铲斗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一工作油口Ⅱ(a2)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先导阀(11)的第二工作油口Ⅱ(b2)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
所述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铲斗液控阀(15)与所述铲斗油缸(18)的无杆腔相连,铲斗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铲斗油缸(18)的有杆腔相连;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动臂油缸的有杆腔相连;
所述铲斗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铲斗液控阀(15)的控制油口连接;所述动臂顺序阀的工作油口与动臂液控阀的控制油口连接;
所述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铲斗液控阀(15)与所述铲斗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所述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动臂液控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的电信号口与动臂低压报警开关的电信号口并联后与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臂油缸包括左动臂油缸(19)和右动臂油缸(20),所述动臂液控阀包括左动臂液控阀(16)和右动臂液控阀(17),所述动臂低压报警开关包括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3)和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
所述左动臂油缸(19)的有杆腔和右动臂油缸(20)的有杆腔均连接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二工作油口,所述左动臂油缸(19)的无杆腔通过所述左动臂液控阀(16)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所述右动臂油缸(20)的无杆腔通过所述右动臂液控阀(17)与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连接;
所述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3)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左动臂液控阀(16)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所述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的压力信号口连接在所述右动臂液控阀(17)与所述动臂工作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的液压油路上;铲斗低压报警开关(12)的电信号口、左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3)的电信号口以及右动臂低压报警开关(14)的电信号口并联后与所述通断阀(10)的电磁控制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液控阀(15)、左动臂液控阀(16)和右动臂液控阀(17)均采用插装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斗工作阀与所述动臂工作阀集成在多路阀(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11)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11)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10)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8.一种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1)、优先阀(2)、转向器(3)、左转向油缸(4)、右转向油缸(5)、先导油源阀(7)以及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
所述液压泵(1)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24)连接,液压泵(1)的出油口分别连接所述优先阀(2)的进油口和所述先导油源阀(7)的进油口,所述优先阀(2)的CF口与转向器(3)的进油口相连,优先阀(2)的EF口与多路阀(6)的进油口相连,优先阀(2)的Ls口与转向器(3)的Ls口相连,优先阀(2)的回油口与液压油箱(24)相连;
所述左转向油缸(4)和所述右转向油缸(5)均与转向器(3)连接,在转向动作时,转向器(3)被配置控制所述左转向油缸(4)和所述右转向油缸(5)同步反向运动;
所述先导油源阀(7)的回油口连接液压油箱(24),所述先导油源阀(7)的U口分别连接铲斗顺序阀(8)的进油口、动臂顺序阀(9)的进油口和通断阀(10)的进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11)为比例减压阀,先导阀(11)的输出压力与先导阀(11)的操纵杆的角度成正比关系。
CN202310947454.9A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Pending CN116927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7454.9A CN116927280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7454.9A CN116927280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7280A true CN116927280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7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7454.9A Pending CN116927280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72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90263B1 (ko) 건설 기계
CN101003977B (zh) 作业机械的液压控制装置
US8752373B2 (en) Slewing type working machine
KR102043707B1 (ko) 쇼벨
EP1790859A1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for working machine
US10041228B2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5229242A (zh) 用于作业机器液压回路的阀装置
JP2014098403A (ja) 作業機械の油圧駆動装置
JP2004346485A (ja) 油圧駆動装置
JPWO2014069065A1 (ja) ショベル
JP7404258B2 (ja) 流体回路
EP3032112B1 (en) Shovel
US11371535B2 (en) Fluid pressure circuit
CN116927280A (zh)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装载机
CN112112867B (zh) 液控式排气阀单元、液控排气式卷扬控制系统和卷扬机
CN112032133B (zh) 液压控制系统和作业车辆
US11459729B2 (en) Hydraulic excavator drive system
CN109356218B (zh) 装载机用分配阀及装载机液压系统
CN109231031B (zh) 卷扬伸缩液压控制回路及应用其的工程机械
JP2009097536A (ja) 建設機械の油圧回路
CN219857343U (zh) 应急转向供油阀、转向液压系统和装载机
CN112032132B (zh) 先导减压阀组和液压系统
CN214063412U (zh) 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13294391B (zh) 一种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12723166B (zh) 液压控制模块、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