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16998A - 用于适配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和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适配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和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16998A
CN116916998A CN202280018785.8A CN202280018785A CN116916998A CN 116916998 A CN116916998 A CN 116916998A CN 202280018785 A CN202280018785 A CN 202280018785A CN 116916998 A CN116916998 A CN 116916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dapter
state
actuator
lue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87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里诺·克里赫里
拉南·塔沃
埃里克·谢姆·托夫
什洛米·达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 Shield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d Shield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IL2875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L287544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 Shield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d Shield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IL2022/05023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8531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91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16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鲁尔锁连接端口,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该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与该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该纵向轴线旋转;其中该外部主体是结构化的,并且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该外部主体内,从而防止操作者在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与该外部端口耦接之后穿过该外部主体直接通过指尖接触该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

Description

用于适配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和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主题涉及用于与防溢出流体转移系统中的适配器一起使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以及用于保持适配器内的期望空气压力的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流体转移系统中,特别是在涉及转移危险流体的情况下,流体暴露于环境中是非常不期望的,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致命事故。因此,在此类系统中使用的设备,诸如流体转移装置、适配器、连接器、阀等,需要完全防溢出且无污染。在某些示例中,一些装置之间的连接需要使得这些连接不会被意外地或偶然地断开,并且同时使得这些连接可由操作者以适当的谨慎和适当的技术断开。
此外,在某些应用中,空气压力在流体转移期间在系统内保持增长和/或下降。当这种空气压力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升高或下降时,可能导致任何设备或甚至整个系统的故障。
因此,存在对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问题的流体转移设备的需求和期望。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
鲁尔锁连接端口,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该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与该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该纵向轴线旋转;
其中该外部主体是结构化的,并且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该外部主体内,从而防止操作者在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与该外部端口耦接之后穿过该外部主体直接通过指尖接触该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
该流体转移装置可以是在医疗系统中使用的通常已知的鲁尔锁连接装置,例如在需要将危险药物从一个容器安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的药物混合系统中。在一些示例中,该流体转移装置可以是促进流体在容器之间转移的任何连接装置。
上述连接器可与适配器成一体,该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容器(直接地或经由另一个对应的适配器)和该流体转移装置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该容器可以是注射器,并且该适配器可促进该注射器(直接地或经由标准注射器适配器)和普通母鲁尔锁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该适配器促进将标准母鲁尔锁端口转换为对接端口,以便与注射器适配器的母连接器安全连接。
外部主体可以是大致圆柱形的中空主体,其具有在其使用期间朝向流体转移装置定位的近侧端部和朝向容器定位的远侧端部。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在其近侧端部处被定位在外部主体内,以接纳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在特定应用中,外部端口是标准母鲁尔锁端口。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定位在外部主体内,以便与外部主体具有共同的纵向轴线,并且使得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围绕该轴线旋转。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包括螺纹以接纳形成在外部端口上的对应螺纹,从而与该外部端口耦接。当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接触以与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螺纹连接时,耦接启动。当外部端口被旋转以便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螺纹连接时,耦接正在进行中。在耦接启动之前,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是能够旋转的,因此当耦接要完成时,至少在耦接正在进行的同时需要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螺纹方向(在一般应用中可以是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当外部端口已经与鲁尔锁连接端口完全螺纹连接时,耦接完成。在耦接完成之后,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当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外部主体内并与外部端口耦接时,该外部主体通常覆盖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以此方式使得不方便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或者至少不方便通过指尖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在一些示例中,外部主体的侧壁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每个开口的尺寸小于儿童的指尖的尺寸,使得特别是当用于医疗药物递送系统中时,儿童无法通过指尖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儿童无法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确保了儿童无法阻止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旋转,从而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意外解耦。约3至10岁的儿童的指尖平均直径为大约10mm至12mm。因此,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小于10mm。因此,连接器被构造为防篡改连接器。
至少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当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耦接时,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当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耦接时,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出于理解本申请的整体内容的目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应被理解为从外部端口朝向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方向。
连接器还可包括耦接促进机构,该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该耦接启用状态下,该耦接促进机构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该耦接禁用状态下,该耦接促进机构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能够选择性地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至少沿螺纹方向旋转的任何结构,该螺纹方向在一般应用中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如果在特定示例中,螺纹方向是逆时针方向,那么处于耦接启用状态的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位于连接器外部或形成在外部主体中的按钮、键、杠杆等,该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操作以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至少一对突出部和捕集器,一者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上并且另一者形成在外部主体上或能够通过该外部主体操作,其中该突出部和该捕集器可彼此接合以便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处于耦接禁用状态,并且当要进行耦接时可由操作者致动以达到耦接启用状态。
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至少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耦接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耦接启用状态。
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启用状态下可被构造成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此外,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禁用状态下可被构造成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和/或顺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在与耦接禁用状态相关联的第一位置和与耦接启用状态相关联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外部主体和耦接促进机构以及它们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可被构造成使得仅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和外部主体相对于彼此处于特定位置时,耦接促进机构才移位到耦接启用状态。该特定位置可由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沿纵向轴线的长度限定。
根据一个示例,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当在耦接期间由外部端口施加推力(即,由操作者施加在流体转移装置上的推力)时从第一位置自由地移位到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可以是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的正常位置,在该正常位置处,该鲁尔锁连接端口可沿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自由地旋转。当处于第一位置时,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以第一长度间隔开。在第二位置处,鲁尔锁连接端口以大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间隔开。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处于第二位置时,耦接促进机构自动地达到耦接启用状态或者能够被致动以达到耦接启用状态,并且响应于此,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但在耦接启用状态下,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可能受到限制或可能不受限制。
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安装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和安装在外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止动构件,其中在第二位置处,锁定构件与止动构件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在第一位置处,锁定构件可与止动构件脱离。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具有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和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延伸的后壁。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和后壁可具有面向外部主体的相应外表面以及相对的内表面。外部主体可具有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对应的至少一个侧壁和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后壁对应的后壁。外部主体的侧壁和后壁可具有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的相应内表面以及相对的内表面。根据一个示例,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后壁的外表面可具有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并且外部主体的后壁的内表面可具有对应的止动构件,该锁定构件和该止动构件两者构成耦接促进机构。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构件远离止动构件,并且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至少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被进一步推动时,例如在耦接启动时通过外部端口(当被操作者推动时),锁定构件与止动构件接合并且被该止动构件止动,从而将耦接促进机构切换到耦接启用状态。锁定构件和止动构件的接合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根据另一个示例,锁定构件可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止动构件可以按钮、键、杠杆等形式形成在外部主体上,或者可以是这样的外部构件:被操作通过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以接合锁定构件,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连接器还可包括解耦促进机构,该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该解耦禁用状态下,该解耦促进机构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纵向轴线的旋转;在该解耦启用状态下,该解耦促进机构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以便允许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
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能够选择性地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至少沿螺纹松脱方向旋转的任何结构,该螺纹松脱方向在一般应用中可以是逆时针方向。如果在特定示例中,螺纹松脱方向是顺时针方向,那么处于解耦启用状态的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位于连接器外部或形成在外部主体中的按钮、键、杠杆等,该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操作以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至少一对突出部和捕集器,一者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上并且另一者形成在外部主体上或能够通过该外部主体操作,其中该突出部和该捕集器可彼此接合以便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处于解耦禁用状态,并且可由操作者致动(例如,通过推力)以在要进行解耦时达到解耦启用状态。
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至少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解耦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解耦启用状态。
外部主体可包括侧壁,该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解耦促进机构结合使用,以便至少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提供对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接触。在一些示例中,解耦机构包括位于连接器外部的按钮、致动器、键、杠杆等,并且可用于经由形成在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以便固定鲁尔锁连接端口以限制其旋转,从而促进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螺纹松脱。
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开口中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内表面以及相对的致动器外表面,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在致动器上施加按压力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力时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以是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外部主体的侧壁的开口中的按钮。当旨在使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时,操作者可按压按钮并使按钮的内表面接合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旋转。在解耦促进机构包括与外部主体固定的致动器、按钮或杠杆等的情况下,对应的开口可大于侧壁上的其他开口,然而,该致动器、按钮或杠杆等可被定位在开口中,使得该开口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允许指尖直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在解耦促进机构包括作为外部非固定元件的致动器、按钮或杠杆等的情况下,任何开口都不能大到足以允许指尖直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
在解耦启用状态下,纵向轴线和致动器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纵向轴线与开口的边缘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致动器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被定位在由开口的边缘限定的假想表面下方。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定位在开口中,使得致动器的外表面(即,背离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的表面)具有沉入开口中的至少一些部分,以便比开口的边缘更向内地朝向鲁尔锁连接端口。因此,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隐匿按钮,操作者通常不会认为该隐匿按钮是用于促进使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的按钮。
致动器可具有从外部主体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该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形成外部主体的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可构成杠杆。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以是杠杆的形式。致动器可具有作为外部主体的延伸部的第一部分和作为该第一部分的延续部的第二部分。
解耦机构可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接合部分构成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该第二接合部分构成致动器内表面的一部分,其中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该第一接合部分可与该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解耦禁用状态下,该第一接合部分可与该第二接合部分脱离。第一接合部分可包括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且第二接合部分可包括从致动器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齿状部,其中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该至少一个齿状部可与该至少一个凸起部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解耦禁用状态下,该至少一个齿状部可与该至少一个凸起部脱离。
在一些示例中,凸起部和齿状部可切换位置,即,齿状部可形成在致动器内表面上,并且突出部可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
致动器可被构造成仅当至少一个凸起部相对于至少一个齿状部径向地移位时才被按压。至少一个凸起部可具有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朝向致动器延伸的凸起部侧表面,并且至少一个齿状部可具有从致动器内表面朝向鲁尔锁连接端口延伸的齿状部侧表面,其中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该齿状部侧表面接合该凸起部侧表面。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沿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第三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并且在特定示例中,可以是第一位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位置可以是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的正常位置,并且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在外部主体内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起的第一长度。在第二位置处,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在外部主体内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起的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当在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期间施加拉力时从第二位置自由地移位到第三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当要进行脱离时,可沿远离连接器的方向拉动流体转移装置,从而将鲁尔锁连接端口拉动到处于第三位置。第三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并且在特定示例中,可以是第一位置。
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当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在一些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当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第二位置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外部主体和解耦促进机构以及它们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可被构造成使得
解耦促进机构仅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在第三位置处时才自动地移位或者才由操作者移位到处于解耦启用状态。第三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并且在特定示例中,可以是第一位置。
因此,为了使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可要求鲁尔锁连接端口进入其第三位置,该第三位置如上所述可以是第一位置和正常位置,并且齿状部被定位成与凸起部相对使得齿状部和凸起部未径向地对准(即,不在彼此上方/下方),然后使解耦促进机构移位到处于其解耦启用状态,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这种状态下,外部端口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
在一些示例中,耦接促进机构和解耦促进机构可以是被构造成促进耦接以及解耦的同一机构。例如,当被致动时,该机构可被构造成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和两个方向的旋转。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该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细长中心构件和围绕该细长中心构件的套环,其中该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通过在该套环和该细长中心构件之间螺纹地接纳外部端口而与外部端口耦接,使得当耦接时,该套环被定位在外部端口和外部主体之间,并且外部主体从外部覆盖该套环的至少大部分。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公端口,该公端口具有构成其公构件的细长中心构件,以插入到对应的母连接器中。中心构件可至少径向地被套环围绕。套环可在其面向细长中心构件的内表面上包括螺纹。螺纹可被构造成接纳形成在外部端口的外表面上的对应螺纹。
套环可平行于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并且套环的长度可在5.4mm至8mm的范围内。外部主体可覆盖套环的至少大部分。裙边构件和细长中心构件可一体成形。
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大部分。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90%。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大部分。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90%。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被构造成用于医用流体转移装置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包括如上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
该适配器可包括被定位在其远侧端部处的隔膜,该隔膜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中的注射器的至少一个针。
该连接器可构成该适配器的近侧端部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鲁尔锁连接端口,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
外部主体,该外部主体覆盖该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一部分;和解耦促进机构,该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该解耦禁用状态下,该解耦促进机构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纵向轴线的旋转;在该解耦启用状态下,该解耦促进机构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以便允许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
该流体转移装置可以是在医疗系统中使用的通常已知的鲁尔锁连接装置,例如在需要将危险药物从一个容器安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的药物混合系统中。在一些示例中,该流体转移装置可以是促进流体在容器之间转移的任何连接装置。
上述连接器可与适配器成一体,该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容器(直接地或经由对应的适配器)和该流体转移装置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该容器可以是注射器,并且该适配器可促进该注射器(直接地或经由标准注射器适配器)和普通母鲁尔锁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该适配器促进将标准母鲁尔锁端口转换为对接端口,以便与注射器适配器的母连接器安全连接。
外部主体可以是大致圆柱形的中空主体,其具有在其使用期间朝向流体转移装置定位的近侧端部和朝向容器定位的远侧端部。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在其近侧端部处被定位在外部主体内,以接纳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在特定应用中,外部端口是标准母鲁尔锁端口。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定位在外部主体内,以便与外部主体具有共同的纵向轴线,并且使得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围绕该轴线旋转。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包括螺纹以接纳形成在外部端口上的对应螺纹,从而与该外部端口耦接。
当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外部主体内并与外部端口耦接时,该外部主体通常可覆盖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以此方式使得不方便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或者至少不方便通过指尖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在一些示例中,外部主体的侧壁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每个开口的尺寸小于儿童的指尖的尺寸,使得特别是当用于医疗药物递送系统中时,儿童无法通过指尖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儿童无法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确保了儿童无法阻止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旋转,从而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意外解耦。约3至10岁的儿童的指尖平均直径为大约10mm至12mm。因此,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的至少一个尺寸可小于10mm。因此,连接器可被构造为防篡改连接器。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在已经与外部端口耦接之后在外部主体内旋转,因此,为了使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解耦,有必要限制鲁尔锁连接沿螺纹松脱方向的旋转,该螺纹松脱方向在一般应用中可以是逆时针方向。如果在特定示例中,螺纹松脱方向是顺时针方向,那么处于解耦启用状态的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能够选择性地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至少沿螺纹松脱方向旋转的任何结构。在一些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位于连接器外部或形成在外部主体中的按钮、键、杠杆等,该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操作以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至少一对突出部和捕集器,一者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上并且另一者形成在外部主体上或能够通过该外部主体操作,其中该突出部和该捕集器可彼此接合以便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处于解耦禁用状态,并且当要进行解耦时可由操作者致动以达到解耦启用状态。
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至少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解耦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解耦启用状态。解耦应被理解为在解耦已被启动之后以及在外部端口已与鲁尔锁连接端口完全解耦之前的时间期间正在进行。
外部主体可包括侧壁,该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解耦促进机构结合使用,以便至少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提供对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接触。在一些示例中,解耦机构可包括位于连接器外部的按钮、致动器、键、杠杆等,并且可用于经由形成在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以便固定鲁尔锁连接端口以限制其旋转,从而促进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螺纹松脱。
解耦促进机构可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开口中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内表面以及相对的致动器外表面,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在致动器上施加按压力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力时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以是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外部主体的侧壁的开口中的按钮。当旨在使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时,操作者可按压按钮并使按钮的内表面接合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旋转。在解耦促进机构包括与外部主体固定的致动器、按钮或杠杆等的情况下,对应的开口可大于侧壁上的其他开口,然而,该致动器、按钮或杠杆等可被定位在开口中,使得该开口周围没有空间来允许指尖直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在解耦促进机构包括作为外部非固定元件的致动器、按钮或杠杆等的情况下,任何开口都不能大到足以允许指尖直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
在解耦启用状态下,纵向轴线和致动器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可小于纵向轴线和开口的边缘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致动器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可被定位在由开口的边缘限定的假想表面下方。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定位在开口中,使得致动器的外表面(即,背离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的表面)可具有沉入开口中的至少一些部分,以便比开口的边缘更向内地朝向鲁尔锁连接端口。因此,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隐匿按钮,操作者通常不会认为该隐匿按钮是用于促进使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的按钮。
致动器可具有从外部主体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该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可形成外部主体的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可构成杠杆。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以是杠杆的形式。致动器可具有作为外部主体的延伸部的第一部分和作为该第一部分的延续部的第二部分。
解耦机构可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该第一接合部分构成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该第二接合部分构成致动器内表面的一部分,其中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该第一接合部分可与该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解耦禁用状态下,该第一接合部分可与该第二接合部分脱离。第一接合部分可包括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且第二接合部分可包括从致动器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齿状部,其中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该至少一个齿状部可与该至少一个凸起部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解耦禁用状态下,该至少一个齿状部可与该至少一个凸起部脱离。
在一些示例中,凸起部和齿状部可切换位置,即,齿状部可形成在致动器内表面上,并且突出部可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
致动器可被构造成仅当至少一个凸起部相对于至少一个齿状部径向地移位时才被按压。至少一个凸起部可具有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朝向致动器延伸的凸起部侧表面,并且至少一个齿状部可具有从致动器内表面朝向鲁尔锁连接端口延伸的齿状部侧表面,其中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该齿状部侧表面接合该凸起部侧表面。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外部主体和解耦促进机构以及它们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可被构造成使得仅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和外部主体相对于彼此处于特定位置时,解耦促进机构才移位到解耦启用状态。该特定位置可由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沿纵向轴线的长度限定。
根据一个示例,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当在耦接期间由操作者施加在流体转移装置上的推力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可以是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的正常位置,在该正常位置处,该鲁尔锁连接端口可沿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自由地旋转。当处于第一位置时,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在外部主体内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起的第一长度。在第二位置处,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在外部主体内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起的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沿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当在解耦期间由操作者施加在流体转移装置上的拉力的作用下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三位置。第三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并且在特定示例中,可以是第一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当要进行脱离时,可沿远离连接器的方向拉动流体转移装置,从而将鲁尔锁连接端口拉动到处于第三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当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第二位置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
解耦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当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第三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并且在特定示例中,可以是第一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外部主体和解耦促进机构以及它们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可被构造成使得解耦促进机构仅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在第三位置处时才自动地移位或者才由操作者移位到处于解耦启用状态。
因此,为了使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可要求鲁尔锁连接端口进入其第三位置,该第三位置如上所述可以是第一位置和正常位置,并且齿状部被定位成与凸起部相对使得齿状部和凸起部未径向地对准(即,不在彼此上方/下方),然后使解耦促进机构移位到处于其解耦启用状态,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这种状态下,外部端口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
连接器还可包括耦接促进机构,该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该耦接启用状态下,该耦接促进机构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在该耦接禁用状态下,该耦接促进机构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能够选择性地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至少沿螺纹方向旋转的任何结构,该螺纹方向在一般应用中可以是顺时针方向。如果在特定示例中,螺纹方向是逆时针方向,那么处于耦接启用状态的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位于连接器外部或形成在外部主体中的按钮、键、杠杆等,该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操作以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在一些示例中,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至少一对突出部和捕集器,一者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上并且另一者形成在外部主体上或能够通过该外部主体操作,其中该突出部和该捕集器可彼此接合以便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旋转。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呈现耦接禁用状态,并且当要进行耦接时可由操作者致动以达到耦接启用状态。
当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接触以与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螺纹连接时,耦接启动。当外部端口被旋转以便与鲁尔锁连接端口螺纹连接时,耦接正在进行中。至少在耦接启动之前,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是能够旋转的,因此当耦接要完成时,至少直到耦接正在进行时需要防止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螺纹方向(在一般应用中可以是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当外部端口已经与鲁尔锁连接端口完全螺纹连接时,耦接完成。在耦接完成之后,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耦接促进机构可被构造成至少在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的耦接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耦接启用状态。
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启用状态下可被构造成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禁用状态下可被构造成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当鲁尔锁连接端口与外部端口耦接时,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在一些示例中,耦接禁用状态可与第一位置相关联,并且耦接启用状态可与第二位置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外部主体和耦接促进机构以及它们相对于彼此的定位可被构造成使得仅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和外部主体相对于彼此处于特定位置时,耦接促进机构才移位到耦接启用状态。第一位置可以是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的正常位置,在该正常位置处,该鲁尔锁连接端口可沿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围绕纵向轴线自由地旋转。当处于第一位置时,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在外部主体内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起的第一长度。在第二位置处,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从外部主体的近侧端部起的第二长度,该第二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处于第二位置时,耦接促进机构自动地达到耦接启用状态或者能够被致动以达到耦接启用状态,并且响应于此,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但在耦接启用状态下,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可能受到限制或可能不受限制。
耦接促进机构可包括安装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和安装在外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止动构件,其中在第二位置处,锁定构件可与止动构件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在正常位置处,锁定构件可与止动构件脱离。
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可具有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和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延伸的后壁。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和后壁可具有面向外部主体的相应外表面以及相对的内表面。外部主体可具有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对应的至少一个侧壁和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后壁对应的后壁。外部主体的侧壁和后壁可具有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的相应内表面以及相对的内表面。根据一个示例,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后壁的外表面可具有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并且外部主体的后壁的内表面可具有对应的止动构件,该锁定构件和该止动构件两者构成耦接促进机构。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构件远离止动构件,并且鲁尔锁锁连接端口能够至少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鲁尔锁连接端口在外部主体内被进一步推动时,例如在耦接启动时通过外部端口,锁定构件与止动构件接合并且被该止动构件止动,从而将耦接促进机构切换到耦接启用状态。锁定构件和止动构件的接合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根据另一个示例,锁定构件可形成在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外表面上。止动构件可以按钮、键、杠杆等形式形成在外部主体上,或者可以是这样的外部构件:被操作通过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以接合锁定构件,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该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细长中心构件和围绕该细长中心构件的套环,其中该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可被构造成通过在该套环和该细长中心构件之间螺纹地接纳外部端口而与外部端口耦接,使得当耦接时,该套环被定位在外部端口和外部主体之间,并且外部主体从外部覆盖该套环的至少大部分。在一些示例中,鲁尔锁连接端口可以是公端口,该公端口具有构成其公构件的细长中心构件,以插入到对应的母连接器中。中心构件可至少径向地被套环围绕。套环可在其面向细长中心构件的内表面上包括螺纹。螺纹可被构造成接纳形成在外部端口的外表面上的对应螺纹。
套环可平行于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并且套环的长度可在5.4mm至8mm的范围内。外部主体可覆盖套环的至少大部分。裙边构件和细长中心构件可一体成形。
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大部分。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90%。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大部分。外部主体可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90%。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被构造成用于医用流体转移装置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包括如上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
该适配器可包括被定位在其远侧端部处的隔膜,该隔膜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中的注射器的至少一个针。
该连接器可构成该适配器的近侧端部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
鲁尔锁连接端口,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该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该鲁尔锁连接端口与该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该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该纵向轴线旋转,其中该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该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大部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被构造成用于与具有空气室和液体室的注射器连接的适配器,该适配器包括:
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被构造成与该液体室连通;
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被构造成与该空气室连通;
第一阀,该第一阀与该空气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一阀打开状态和第一阀常闭状态,在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该第一阀允许该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适配器可被构造成在需要安全转移药物(例如,危险药物)的药物递送系统中使用。
上述适配器可被构造成解决注射器中的过压问题,这些注射器包括空气室,这些空气室除了通过从空气室延伸到注射器外部的空气针之外被密封而不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由于注射器的误用和/或不当使用,可能出现该问题。事实上,在一些示例中,注射器的操作甚至可以依赖于进入和/或来自空气室的空气的吸入和/或排出。例如,注射器可被构造成用于将液体注射到外部容器或人体中以及从外部容器抽取液体。在将液体从外部容器抽取到注射器中期间,当注射器的空气室不与空气室中的空气被排入的容积流体连通时,可能发生过压,并且然后需要排出空气以继续操作注射器。
在一些示例中,适配器可以是鲁尔锁适配器,该鲁尔锁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注射器和外部容器之间的连接,以用于在该注射器和该外部容器之间转移液体,类似于上述的鲁尔锁适配器或任何通常已知的鲁尔锁适配器。在一些示例中,适配器可以是被构造成促进注射器和静脉注射(IV)袋之间的连接以用于在该注射器和该IV袋之间转移液体的插入针适配器。该插入针适配器可一次连接在至少两个其他装置之间,以便当插入针适配器是中间装置时在该至少两个其他装置之间建立流体连接。应当注意,插入针适配器及其基本功能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并且为了清楚和完整起见在本文中被简要描述。
更具体地,插入针适配器可用于在注射器和IV袋之间沿两个方向转移液体,即从IV袋到注射器,反之亦然。例如,在一些医疗程序中,需要使用注射器从IV袋中抽取一定容积的盐水,然后用来自注射器(通常是不同的注射器)的药物替换所抽取的一定容积的盐水。对于能够用于注射器和IV袋之间的两种操作的单个插入针适配器,该插入针适配器需要被构造成促进空气在注射器的空气室和周围环境之间沿两个方向流动,即,来自空气室的空气的排出以及进入空气室的空气的吸入,特别是当待使用的注射器是具有空气室的那些注射器时,这些空气室除了通过从空气室延伸到注射器外部的空气针之外被密封而不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上述适配器可被构造成在液体转移期间促进注射器的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力直接与周围环境交换。
第一阀可被构造成响应于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一阀被构造成响应于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第一阀关闭状态。
第一阀特别地与注射器相关联地操作,该注射器用于通过适配器从IV袋中抽出盐水。在一些医疗程序中,只有使用新的/未使用的注射器才能从IV袋中抽出盐水,这需要成为方案的一部分,因为已经用于处理危险药物的注射器可能在其空气室中具有一些有害的危险气体,这些危险气体应当被阻止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因此,由于第一阀的操作与用于从IV袋中抽出盐水的注射器的操作相关联,所以通过控制第一阀的操作,可控制注射器的操作,如下文所述。
第一阀可包括第一阀座构件和第一阀密封构件,该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与空气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阀通道,该第一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接合该第一阀座构件,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第一阀密封构件可与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第一阀通道。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第一阀密封构件可与第一阀座构件完全脱离,从而开封第一阀通道。
第一阀通道可限定在空气通道和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一流体路径在第一阀常闭状态下能够由第一阀选择性地密封。
第一阀在第一阀常闭状态下可密封第一流体路径,并且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可开封第一流体路径,以允许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
适配器还可包括第二阀,该第二阀与空气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二阀打开状态和第二阀常闭状态,在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该第二阀允许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到空气通道中。
第二阀可被构造成响应于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比第一预定阈值小的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第二阀打开状态。第二阀可被构造成响应于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第二阀关闭状态。
第二阀特别地与注射器相关联地操作,该注射器用于通过适配器将药物递送到IV袋。
第二阀可包括第二阀座构件和第二阀密封构件,该第二阀座构件具有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与空气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阀通道,该第二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接合该第二阀座构件,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第二阀密封构件可与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第二阀通道。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第二阀密封构件可与第二阀座构件完全脱离,从而开封第二阀通道。
第二阀通道可限定在空气通道和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流体路径在第二阀常闭状态下能够由第二阀选择性地密封。
第二阀在第二阀常闭状态下可密封第二流体路径,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可开封第二流体路径,以允许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空气通道中。
第一阀和第二阀可被定位在单个共用阀壳体内。在一些示例中,阀壳体可在适配器内一体成形。在其他示例中,阀壳体可单独形成并被安装到适配器。阀壳体可构成适配器的一部分,而阀壳体可包括适配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该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其他方式并且另外地被构造成用于不同目的。换句话讲,第一阀和第二阀可被定位在适配器内,以便以作为共用阀操作的方式来协调彼此,并且包括此类共用阀的适配器的部分构成了阀壳体。在其他示例中,阀壳体可与适配器分开并且可被安装到适配器。
第一阀和第二阀可被集成为单个阀装置。阀装置可包括被构造为单个集成密封构件的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该单个集成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二阀打开状态和完全常闭状态,在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该阀装置允许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在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该阀装置允许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到空气通道中。
阀装置通常可处于完全常闭状态,其中阀装置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其中阀装置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第二阀打开状态。第一预定阈值可大于第二预定阈值。阀装置可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处于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内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完全常闭状态。
密封构件可以是整体式的。
阀装置还可包括第一阀座构件和第二阀座构件,单个集成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该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第一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第一阀通道;该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第二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第二阀通道。
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第一阀座构件的配合作为第一阀进行操作,并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和第二阀座构件的配合作为第二阀进行操作。
在完全常闭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并且使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
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第一阀通道;其中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并且
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第二阀通道;其中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
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阀装置可允许空气经由第一阀通道从阀装置内逸出到阀装置外部,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阀装置可允许空气经由第二阀通道从阀装置外部进入到阀装置中。
在一些示例中,阀装置可被构造成促进阀装置内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阀装置可与需要将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流体转移系统一起使用。在此类系统中,在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需要允许空气压力从周围环境向内流动,并且在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第二预定阈值的情况下,需要允许空气压力向外流动到周围环境。阀装置可与此类流体转移系统一起使用,以便使该阀装置与该系统流体连通,从而在该系统和周围环境之间交换空气压力。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方面的第一具体示例,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并且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
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可被定位在密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
适配器还可包括与第一阀和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其中该第一出口可被构造成在其内接纳能够操作用于使适配器与外部母连接器断开的杠杆按钮。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阀可利用适配器中的开口,该开口以其他方式并且另外地被构造成用于另一目的,以促进周围环境和空气通道之间的空气交换。
第一流体路径可经由第一出口延伸。
适配器还可包括与第二阀和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第二出口,其中该第二出口可以是形成在构成适配器近侧端部的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
第二流体路径可经由第二出口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构件可以是整体式的。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密封构件部分和第二密封构件部分可单独形成并与彼此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构件可包括具有构成密封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中心部分,其中弹性裙部可从该第二端部的周边延伸,该裙部被限定在靠近该第二端部的第一边缘和远离该第二端部的第二边缘之间。该裙部可具有面向第二阀座构件的外表面以及相对的内表面。在完全常闭状态下,第二边缘可围绕第二阀通道接合第二阀座构件,而在第一边缘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保持间隙,并且中心部分的第一端部可接合第一阀座构件。在这种状态下,限定在中心部分、裙部的内表面、阀装置的内壁、第一阀座构件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的容积限定了阀装置内的容积。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增加到超过第一预定阈值,施加在裙边构件的内表面上的压力可导致中心构件的第二端部被压缩到第二端部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第一端部与第一阀座构件脱离,进而开封第一阀通道。因此,所增加的空气压力可经由第一阀通道从阀装置内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降低到低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二边缘可与第二阀座构件脱离,从而开封第二阀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方面的第二具体示例,第二阀座构件可包括具有阀座开口的阀座,并且第一阀座构件可包括延伸穿过该阀座开口的中心构件,密封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该阀座开口内并且径向地被定位在该阀座和该中心构件之间。在一些示例中,该中心构件可轴向地延伸穿过该阀座开口。
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可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该中心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空气穿过被限定在该中心构件和该密封构件之间的第一阀通道;并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该阀座,从而选择性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二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空气穿过被限定在该阀座和该密封构件之间的第二阀通道。在一些示例中,密封构件可包括轴向地延伸穿过阀座开口的纵向构件,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可从该纵向构件朝向中心构件径向地延伸,并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可从该纵向构件朝向阀座径向地延伸。
阀座可具有面向空气通道的阀座内表面以及相对的阀座外表面,其中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接合该阀座内表面,密封构件还包括具有固定构件的密封构件第三部分,该固定构件被构造成接合阀座的外表面,从而将密封构件固定在其位置中。在一些示例中,该固定构件可从纵向构件朝向阀座径向地延伸并且接合阀座的外表面。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和接合阀座的固定构件将密封构件固定在其相对于阀座的位置中。当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脱离阀座时,接合阀座外表面的固定构件防止密封构件的轴向移位。
适配器还可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适配器,在该完全操作状态下,适配器能够完全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在该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适配器至少部分地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同样如上所述,适配器可以是双功能适配器,即,适配器可被构造成促进液体沿两个方向的转移。适配器可被构造成用于将液体从外部容器抽出到注射器中以及将液体从注射器内注射到外部容器中。适配器的完全操作状态在本文中被称为其中适配器可与注射器结合使用以从外部容器中抽出液体以及将液体注射到该外部容器中的状态,这两个注射器通常是不同的。适配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本文中被称为其中适配器无法与注射器结合使用以用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状态:从外部容器中抽出液体,或者将液体递送到该外部容器中。在本文所述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适配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本文中被称为其中适配器可与注射器结合使用以将液体递送到外部容器中但无法用于将液体从外部容器抽出到注射器中的状态。
根据该具体示例,其中适配器是插入针适配器,并且可与注射器结合使用,以用于从IV袋中抽出盐水以及将药物递送到IV袋中。如上所述,该方案可能需要执业医师使用新的/未使用的注射器来从IV袋中抽出盐水。适配器可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处于其至少部分操作状态,以便用作对医师的提醒:需要使用新的注射器来从IV袋中抽出盐水。例如,适配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阻止液体沿从IV袋到注射器的方向流动通过适配器。因此,当医师出于将盐水从IV袋抽出到注射器中的目的而想要使用适配器时,将要求医师使用致动器将适配器手动地切换到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从而防止医师出于该目的意外地且不小心地使用已经使用过的注射器,并且提醒医师当适配器被切换到其完全操作状态时,应使用新的注射器。
在一些示例中,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适配器可被构造成通过控制空气在周围环境和空气通道之间的传送来间接防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一个方向的转移。液体的流动取决于经由空气通道将空气从注射器的空气室排出以及将空气吸入注射器的空气室。因此,通过控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的传送,可间接控制液体的转移。
流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空气通过第一阀的传送,并且致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将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进而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
在完全操作状态下,适配器能够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相对的第二方向的转移,并且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转移。
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的转移取决于来自适配器内的空气通过第一阀的排出,并且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排出,从而使得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的转移。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是从IV袋朝向注射器,并且第二方向可以是从注射器朝向IV袋。
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二方向的转移可取决于进入适配器中的空气通过第一阀的吸入,并且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吸入,从而使得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二方向的转移。
在一些示例中,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直接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
致动器可具有与适配器的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与适配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二致动器状态。例如,当致动器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时,适配器可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并且当致动器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时,适配器可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
当施加外力时,致动器能够在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该外力可以是推力、拉力、旋转力,或者推力/拉力和旋转力的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成当移除外力时保持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每个状态。例如,致动器可以是开关,其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切换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或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保持该状态直到再次切换。
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移位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并且当移除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所述一个状态。例如,致动器可以是偏置按钮,其被构造成偏置的以通常保持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当施加外力时,按钮可被构造成移位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然后当移除所述外力时由于偏置力而返回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正常状态。
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移位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并且当移除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第二致动器状态。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为偏置按钮,该偏置按钮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第二致动器状态,即,以便使适配器保持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从而防止来自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到周围环境中的排出。当施加外力时,按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从而将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并且允许空气从空气通道排出到周围环境中。当移除所述外力时,按钮返回到其第二致动器状态,从而将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
在第二致动器状态下,该致动器可被构造成接合该密封构件第三部分并且防止来自中心构件和密封构件之间的空气的传送,从而不管阀装置的状态如何都禁止来自阀装置的空气的排出。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致动器被构造为开关,该开关可被构造成接合构成密封构件第三部分的固定构件,从而阻止来自中心构件和密封构件之间的空气的传送,进而不管阀装置是否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都禁止来自适配器的空气的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阀装置,该阀装置包括:
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二阀打开状态和完全常闭状态,在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该阀装置允许空气从阀装置内逸出到周围环境中,在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该阀装置允许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到阀装置中。
阀装置通常可处于完全常闭状态,其中密封构件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二阀打开状态。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在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内,密封构件自动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完全常闭状态。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第二预定阈值。
阀装置还可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阀通道的第一阀座构件和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阀通道的第二阀座构件,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该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第一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第一阀通道;该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第二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第二阀通道。
在完全常闭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并且使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
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第一阀通道;其中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并且
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第二阀通道;其中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使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
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阀装置可允许空气经由第一阀通道从阀装置内逸出到阀装置外部,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阀装置可允许空气经由第二阀通道从阀装置外部进入到阀装置中。
在一些示例中,阀装置可被构造成促进阀装置内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阀装置可与需要将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流体转移系统一起使用。在此类系统中,在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下,需要允许空气压力从周围环境向内流动,并且在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第二预定阈值的情况下,需要允许空气压力向外流动到周围环境。阀装置可与此类流体转移系统一起使用,以便使该阀装置与该系统流体连通,从而在该系统和周围环境之间交换空气压力。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方面的第一具体示例,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第二阀座构件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并且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第一阀座构件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
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可被定位在密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构件可以是整体式的。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密封构件部分和第二密封构件部分可单独形成并与彼此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构件可包括具有构成密封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中心部分,其中弹性裙部可从该第二端部的周边延伸,该裙部被限定在靠近该第二端部的第一边缘和远离该第二端部的第二边缘之间。该裙部可具有面向第二阀座构件的外表面以及相对的内表面。在完全常闭状态下,第二边缘可围绕第二阀通道接合第二阀座构件,而在第一边缘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保持间隙,并且中心部分的第一端部可接合第一阀座构件。在这种状态下,限定在中心部分、裙部的内表面、阀装置的内壁、第一阀座构件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的容积限定了阀装置内的容积。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增加到超过第一预定阈值,施加在裙边构件的内表面上的压力可导致中心构件的第二端部被压缩到第二端部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第一端部与第一阀座构件脱离,进而开封第一阀通道。因此,所增加的空气压力可经由第一阀通道从阀装置内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响应于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降低到低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二边缘可与第二阀座构件脱离,从而开封第二阀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方面的第二具体示例,第二阀座构件可包括具有阀座开口的阀座,并且第一阀座构件可包括延伸穿过该阀座开口的中心构件,密封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该阀座开口内并且径向地被定位在该阀座和该中心构件之间。在一些示例中,该中心构件可轴向地延伸穿过该阀座开口。
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可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该中心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空气穿过被限定在该中心构件和该密封构件之间的第一阀通道;并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该阀座,从而选择性地将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二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空气穿过被限定在该阀座和该密封构件之间的第二阀通道。在一些示例中,密封构件可包括轴向地延伸穿过阀座开口的纵向构件,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可从该纵向构件朝向中心构件径向地延伸,并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可从该纵向构件朝向阀座径向地延伸。
阀座可具有面向空气通道的阀座内表面以及相对的阀座外表面,其中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接合该阀座内表面,密封构件还包括具有固定构件的密封构件第三部分,该固定构件被构造成接合阀座的外表面,从而将密封构件固定在其位置中。在一些示例中,该固定构件可从纵向构件朝向阀座径向地延伸并且接合阀座的外表面。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和接合阀座的固定构件将密封构件固定在其相对于阀座的位置中。当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脱离阀座时,接合阀座外表面的固定构件防止密封构件的轴向移位。
在一些示例中,基于阀及其周围部件的几何形状、设计或材料来获得第一预定阈值和/或第二预定阈值。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预定阈值可具有0.3巴的单个值,并且第二预定阈值可具有0.03巴的单个值。
阀装置还可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被构造成控制空气通过阀装置的流动。致动器可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将阀装置从完全常闭状态切换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和第二阀打开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致动器可被构造成不管阀装置的状态如何都选择性地防止空气通过阀装置的流动。根据第七方面的适配器可包括如上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方面所述的适配器的一些或全部特征。
本文应当理解,如上关于第七方面所述的阀装置可与需要将空气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何流体转移设备一起使用。而且,如上关于第七方面所述的阀装置可以是双功能阀并且可与如上关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方面所述的适配器一起使用,其中可将(第六方面的)第一阀和第二阀组合以实现为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方面的双功能阀装置,其中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第一阀座构件之间的配合充当第一阀,并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和第二阀座构件之间的配合充当第二阀。
本文应当理解,双功能阀的应用优于两个阀的应用,因为需要制造和组装单个密封构件而不是两个单独的密封构件。此外,单个阀装置在适配器的壳体内占据的空间比两个单独的阀更小。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适配器,该适配器包括:
液体通道,该液体通道被构造成用于促进液体通过该液体通道的转移;
致动器,该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适配器,在该完全操作状态下,适配器能够完全操作用于液体的所述转移;在该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适配器至少部分地不可操作用于液体的所述转移。
在一些示例中,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适配器可被构造成通过封闭穿过适配器的另一通道来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例如,适配器的空气通道与注射器的空气室连通,该空气室除了经由空气针之外不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该空气针可通过适配器的空气通道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适配器可以是与上述适配器类似的双功能插入针适配器,并且可被构造成促进液体沿两个方向的转移。适配器可被构造成用于将液体从外部容器抽出到注射器中以及将液体从注射器内注射到外部容器中。适配器的完全操作状态在本文中被称为其中适配器可与注射器结合使用以从外部容器中抽出液体以及将液体注射到该外部容器中的状态。适配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本文中被称为其中适配器无法与注射器结合使用以用于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状态:从外部容器中抽出液体,或者将液体注射/递送到该外部容器中。
在那些示例中,当致动器被构造成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时,适配器还可包括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被构造成用于促进空气通过其的传送,其中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空气通过该空气通道的传送,并且致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将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并且至少部分地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适配器可被构造成通过控制空气在周围环境和适配器的空气通道之间的传送来间接防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一个方向的转移。液体的流动取决于经由空气通道将空气从注射器的空气室排出以及将空气吸入注射器的空气室。因此,通过控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的传送,可间接控制液体的转移。
在完全操作状态下,适配器能够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转移,并且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转移。
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的转移可取决于来自适配器内的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的排出,并且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排出,从而使得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的转移。
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二方向的转移可取决于进入适配器中的空气的吸入,并且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吸入,从而使得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液体通道沿第二方向的转移。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是从IV袋朝向注射器,并且第二方向可以是从注射器朝向IV袋。
如上所述,为了在两种操作(即,将盐水从IV袋抽出到注射器中以及将药物从注射器递送到IV袋中)中使用单个插入针适配器,作为方案的一部分,可能需要使用新的且未使用的注射器以用于通过适配器从IV袋中抽出盐水。适配器可被构造成处于其至少部分操作状态,以便用作对医师的提醒:需要使用新的注射器来从IV袋中抽出盐水。例如,还如上所述,适配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阻止液体沿从IV袋到注射器的方向流动通过适配器。因此,当医师出于将盐水从IV袋抽出到注射器中的目的而想要使用适配器时,将要求医师使用致动器将适配器手动地切换到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从而防止医师出于该目的意外地且
且不小心地使用已经使用过的注射器,并且提醒医师当适配器被切换到其完全操作状态时,应使用新的注射器。
在一些示例中,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直接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的转移。致动器可至少部分地直接被定位在液体通道内并且可选择性地阻止液体流动穿过其中。适配器可以是鲁尔锁适配器,并且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阻止液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两个方向的流动。致动器可包括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可被构造成选择性地与液体通道对准。当流动路径与液体通道对准时,适配器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并且当流动路径不与液体通道对准时,适配器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
致动器可具有与适配器的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与适配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二致动器状态。例如,当致动器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时,适配器可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并且当致动器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时,适配器可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
当施加外力时,致动器能够在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该外力可以是推力、拉力、旋转力,或者推力/拉力和旋转力的组合。
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成当移除外力时保持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每个状态。例如,致动器可以是开关,其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切换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或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保持该状态直到再次切换。
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移位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并且当移除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所述一个状态。例如,致动器可以是偏置按钮,其被构造成偏置的以通常保持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当施加外力时,按钮可被构造成移位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然后当移除所述外力时由于偏置力而返回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正常状态。
致动器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移位到处于第一致动器状态,并且当移除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第二致动器状态。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为偏置按钮,该偏置按钮可被构造成通常处于第二致动器状态,即,以便使适配器保持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从而防止来自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到周围环境中的排出。当施加外力时,按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从而将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并且允许空气从空气通道排出到周围环境中。当移除所述外力时,按钮返回到其第二致动器状态,从而将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
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更具体的描述,同时下文是本公开的主题的不同实施方案的非限制性示例。应当理解,实施方案1至36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一方面;实施方案37至39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二方面;实施方案40至74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三方面;实施方案75至77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四方面;实施方案78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五方面;实施方案79至121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方面;实施方案122至137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方面;实施方案138至149对应于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八方面;
1.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
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所述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外部主体是结构化的,并且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所述外部主体内,从而防止操作者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之后穿过所述外部主体直接通过指尖接触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
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所述耦接启动之前,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所述顺时针方向和所述逆时针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3.根据实施方案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所述顺时针方向和所述逆时针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4.根据实施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耦接促进机构,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所述耦接启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在所述耦接禁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5.根据实施方案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所述耦接启用状态。
6.根据实施方案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启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7.根据实施方案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禁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8.根据实施方案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在与所述耦接禁用状态相关联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耦接启用状态相关联的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
9.根据实施方案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在所述耦接期间由所述外部端口施加推力时从所述第一位置自由地移位到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实施方案8或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和安装在所述外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止动构件,其中
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11.根据实施方案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脱离。
12.根据实施方案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解耦促进机构,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所述纵向轴线的旋转,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以便允许所述外部端口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
13.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解耦促进机构结合使用,以便至少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提供对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接触。
14.根据实施方案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开口中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面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内表面以及相对的致动器外表面,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在所述致动器上施加按压力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力时呈现所述解耦禁用状态。
15.根据实施方案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致动器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开口的边缘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16.根据实施方案14或1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致动器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被定位在由所述开口的边缘限定的假想表面下方。
17.根据实施方案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从所述外部主体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外部主体的一部分。
18.根据实施方案1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构成杠杆。
19.根据实施方案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构成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构成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20.根据实施方案1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脱离。
21.根据实施方案19或2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齿状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22.根据实施方案2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径向地移位时才被按压。
23.根据实施方案21或2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具有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致动器延伸的凸起部侧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具有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朝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延伸的齿状部侧表面,其中
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齿状部侧表面接合所述凸起部侧表面。
24.根据实施方案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脱离。
25.根据实施方案8或者实施方案9至24中从属于实施方案8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
26.根据实施方案2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位置是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27.根据实施方案25或2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在所述外部端口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期间施加拉力时从所述第二位置自由地移位到所述第三位置。
28.根据实施方案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
2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细长中心构件和围绕所述细长中心构件的套环,其中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通过在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之间螺纹地接纳所述外部端口而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使得当耦接时,所述套环被定位在所述外部端口和所述外部主体之间。
30.根据实施方案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平行于所述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并且所述套环的长度范围在5.4mm至8mm之间。
31.根据实施方案3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覆盖所述套环的至少大部分。
32.根据实施方案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一体成形。
3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大部分。
34.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90%。
3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大部分。
3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90%。
37.一种被构造成用于医用流体转移装置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38.根据实施方案37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被定位在其远侧端部处的隔膜,所述隔膜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中的注射器的至少一个针。
39.根据实施方案37或3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构成所述适配器的近侧部分。
40.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
外部主体,所述外部主体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一部分;和
解耦促进机构,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纵向轴线的旋转,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以便允许所述外部端口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
41.根据实施方案4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解耦促进机构结合使用,以便至少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提供对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接触。
42.根据实施方案4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开口中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面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内表面以及相对的致动器外表面,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在所述致动器上施加按压力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力时呈现所述解耦禁用状态。
43.根据实施方案4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致动器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开口的边缘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44.根据实施方案42或4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致动器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被定位在由所述开口的边缘限定的假想表面下方。
45.根据实施方案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从所述外部主体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外部主体的一部分。
46.根据实施方案4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构成杠杆。
47.根据实施方案4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构成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构成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48.根据实施方案4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脱离。
49.根据实施方案47或4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齿状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50.根据实施方案4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径向地移位时才被按压。
51.根据实施方案49或5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具有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致动器延伸的凸起部侧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具有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朝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延伸的齿状部侧表面,其中
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齿状部侧表面接合所述凸起部侧表面。
52.根据实施方案49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脱离。
53.根据实施方案4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
54.根据实施方案5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施加推力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位到所述第二位置。
55.根据实施方案53或5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
56.根据实施方案5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位置是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57.根据实施方案5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施加拉力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位到所述第三位置。
58.根据实施方案5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
59.根据实施方案5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
60.根据实施方案40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耦接促进机构,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所述耦接启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在所述耦接禁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61.根据实施方案6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所述耦接启用状态。
62.根据实施方案60或6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启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所述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63.根据实施方案6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禁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64.根据实施方案60至63中从属于实施方案59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禁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关联,并且所述耦接启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关联。
65.根据实施方案6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和安装在所述外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止动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66.根据实施方案6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脱离。
67.根据实施方案40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细长中心构件和围绕所述细长中心构件的套环,其中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通过在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之间螺纹地接纳所述外部端口而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使得当耦接时,所述套环被定位在所述外部端口和所述外部主体之间。
68.根据实施方案6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平行于所述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并且所述套环的长度范围在5.4mm至8mm之间。
69.根据实施方案6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覆盖所述套环的至少大部分。
70.根据实施方案67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一体成形。
71.根据实施方案40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大部分。
72.根据实施方案40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90%。
73.根据实施方案40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大部分。
74.根据实施方案40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90%。
75.一种被构造成用于医用流体转移装置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根据实施方案40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76.根据实施方案75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被定位在其远侧端部处的隔膜,所述隔膜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中的注射器的至少一个针。
77.根据实施方案75或7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构成所述适配器的近侧部分。
78.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
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所述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大部分。
79.一种被构造成用于与具有空气室和液体室的注射器连接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
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被构造成与所述液体室连通;
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被构造成与所述空气室连通;
第一阀,所述第一阀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一阀打开状态和第一阀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
80.根据实施方案7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
81.根据实施方案79或80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包括第一阀座构件和第一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阀通道,所述第一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接合所述第一阀座构件,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82.根据实施方案81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83.根据实施方案81或8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通道限定在所述空气通道和所述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能够由所述第一阀选择性地密封。
84.根据实施方案83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密封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并且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开封所述第一流体路径,以允许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所述周围环境中。
85.根据实施方案79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还包括第二阀,所述第二阀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二阀打开状态和第二阀常闭状态,
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阀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
86.根据实施方案85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比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小的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
87.根据实施方案85或8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包括第二阀座构件和第二阀密封构件,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具有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阀通道,所述第二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接合所述第二阀座构件,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88.根据实施方案8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89.根据实施方案87或8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通道限定在所述空气通道和所述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能够由所述第二阀选择性地密封。
90.根据实施方案8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密封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并且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开封所述第二流体路径,以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所述空气通道中。
91.根据实施方案85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被定位在单个共用阀壳体内。
92.根据实施方案85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被集成为单个阀装置。
93.根据实施方案9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阀装置包括被构造为单个集成密封构件的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单个集成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二阀打开状态和完全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通道中的所述空气逸出到所述周围环境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
94.根据实施方案93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阀装置通常处于所述完全常闭状态,其中所述阀装置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所述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其中所述阀装置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所述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
95.根据实施方案94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96.根据实施方案93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是整体式的。
97.根据实施方案93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阀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和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所述单个集成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一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二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98.根据实施方案9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
在所述完全常闭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并且
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99.根据实施方案9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一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内逸出到所述阀装置外部,并且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二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外部进入到所述阀装置中。
100.根据实施方案98或9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并且
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
101.根据实施方案93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密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
102.根据实施方案79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被构造成在其内接纳能够操作用于使所述适配器与外部母连接器断开的杠杆按钮。
103.根据从属于实施方案83的实施方案10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经由所述第一出口延伸。
104.根据实施方案85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阀和所述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出口是形成在构成所述适配器近侧端部的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
105.根据从属于实施方案89的实施方案104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经由所述第二出口延伸。
106.根据实施方案92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包括具有阀座开口的阀座,并且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包括延伸穿过所述阀座开口的中心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开口内并且径向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和所述中心构件之间。
107.根据实施方案10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中心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中心构件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阀座,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二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阀座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阀通道。
108.根据实施方案106或107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阀座具有面向所述空气通道的阀座内表面以及相对的阀座外表面,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接合所述阀座内表面,所述密封构件还包括具有固定构件的密封构件第三部分,所述固定构件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阀座的所述外表面,从而将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在其位置中。
109.根据实施方案79至108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所述适配器,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完全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转移,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至少部分地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0.根据实施方案10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1.根据实施方案109或110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流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的传送,并且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将所述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进而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2.根据实施方案109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相对的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转移。
113.根据实施方案11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来自所述适配器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的排出,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排出,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
114.根据实施方案112或113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进入所述适配器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的吸入,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吸入,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
115.根据实施方案114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6.根据实施方案109至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二致动器状态。
117.根据实施方案11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当施加外力时,所述致动器能够在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
118.根据实施方案11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当移除所述外力时保持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每个状态。
119.根据实施方案11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所述一个状态。
120.根据实施方案11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
121.根据实施方案116至120中从属于实施方案101的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接合所述密封构件第三部分并且防止来自所述中心构件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不管所述阀装置的所述状态如何都禁止来自所述阀装置的空气的所述排出。
122.一种阀装置,所述阀装置包括: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二阀打开状态和完全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空气从所述阀装置内逸出到周围环境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到所述阀装置中。
123.根据实施方案122所述的阀装置,所述阀装置通常处于所述完全常闭状态,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所述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
124.根据实施方案123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125.根据实施方案122至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阀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阀通道的第一阀座构件和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阀通道的第二阀座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一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二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126.根据实施方案12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在所述完全常闭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并且
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127.根据实施方案126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一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内逸出到所述阀装置外部,并且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二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外部进入到所述阀装置中。
128.根据实施方案126或12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并且
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
129.根据实施方案125至128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密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
130.根据实施方案122至129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具有构成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的中心部分,其中弹性裙部从所述第二端部的周边延伸,所述裙部被限定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边缘之间。
131.根据实施方案122至12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包括具有阀座开口的阀座,并且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包括延伸穿过所述阀座开口的中心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开口内并且径向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和所述中心构件之间。
132.根据实施方案13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中心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中心构件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阀座,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二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阀座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阀通道。
133.根据实施方案131或132所述的阀装置,所述阀座具有面向所述空气通道的阀座内表面以及相对的阀座外表面,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接合所述阀座内表面,所述密封构件还包括具有凸缘的密封构件第三部分,所述凸缘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阀座的所述外表面,从而将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在其位置中。
134.根据实施方案122至13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是整体式的。
135.根据实施方案122至13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阀装置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空气通过所述阀装置的所述流动。
136.根据实施方案13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将所述阀装置从所述完全常闭状态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和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
137.根据实施方案135或136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不管所述阀装置的所述状态如何都选择性地防止空气通过所述阀装置的所述流动。
138.一种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
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被构造成用于促进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转移;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所述适配器,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完全操作用于液体的所述转移,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至少部分地不可操作用于液体的所述转移。
139.根据实施方案13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40.根据实施方案138或13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被构造成用于促进空气通过其中的传送,其中流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所述传送,并且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将所述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进而至少部分地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41.根据实施方案138至14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转移。
142.根据实施方案141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来自所述适配器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排出,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排出,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
143.根据实施方案141或14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进入所述适配器中的空气的吸入,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吸入,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
144.根据实施方案13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45.根据实施方案138至14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二致动器状态。
146.根据实施方案145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当施加外力时,所述致动器能够在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
147.根据实施方案14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当移除所述外力时保持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每个状态。
148.根据实施方案14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所述一个状态。
149.根据实施方案14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所公开的主题并且举例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该主题,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来描述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一示例的适配器连同彼此断开的流体转移装置的前透视图;
图1B是彼此连接的图1A的适配器和流体转移装置的前透视图;
图1C是沿图1B的线A-A的剖视图,示出了处于其解耦禁用状态的适配器;
图2A是图1A的适配器连同彼此连接但与适配器断开的注射器和注射器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B是沿图2A的线B-B的剖视图;
图2C是适配器以及图2A的注射器和注射器适配器彼此连接以及连接到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D是沿图2C的线C-C的剖视图;
图2E是图2D的部分A2的放大图;
图3A是图1A的适配器的侧视图,其中为了说明的目的,其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抽出到适配器外部;
图3B是图3A的适配器的后透视图;
图3C是图3A的适配器的前透视图;
图3D是图3C的部分A3的放大图;
图3E是图1A的适配器的顶部透视图;
图3F是沿图3E的线D-D的剖视图,示出了处于其耦接禁用状态的适配器;
图3G是图3F的部分A4的放大图;
图3H是沿图3E的线D-D的剖视图,示出了处于其耦接启用状态的适配器;
图3I是图3H的部分A5的放大图;
图4A是与图1C相同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其解耦启用状态的适配器;
图4B是图4A的部分A6的放大图;
图4C是图1C的部分A1的放大图;
图4D是图IB的适配器和外部装置的后透视图,示出了处于其解耦启用状态的适配器;
图4E是沿图4D的线E-E的剖视图;
图4F是图4E的部分A7的放大图;
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二示例的适配器在其解耦禁用状态下的侧透视图;
图5B是沿图5A的线F-F的剖视图,示出了其鲁尔锁连接端口处于其正常位置的适配器;
图5C是图5B的部分A8的放大图;
图5D是与图5C相同的视图,示出了其鲁尔锁连接端口处于其第一位置的适配器;
图6A是图1A的适配器的侧透视图;
图6B是沿图6A的线G-G的剖视图;
图6C是图6B的部分A9的放大视图;
图6D是图6A的适配器的前透视图;
图6E是沿图6D的线H-H的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三示例的适配器的侧透视图;
图7B是沿图7A的线I-I的剖视图;
图7C是图7B的部分A10的放大图;
图7D是图7A的适配器的前透视图;
图7E是沿图7D的线J-J的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四示例的适配器的顶部透视图;
图8B是沿图8A的线K-K的剖视图;
图8C是图8A的适配器的侧透视图;
图8D是沿图8C的线L-L的剖视图;
图8E是沿图8C的线M-M的剖视图;
图9A是图8A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9B是沿图9A的线N-N的剖视图;
图9C是图9B的部分A11的放大图;
图10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五示例的适配器的后透视图;
图10B是沿图10A的线0-0的剖视图;
图10C是图10B的部分A12的放大图;
图10D是图10C所示部分的另一个剖视图,但是该剖面是沿与线0-0垂直的线截取的;
图11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六示例的适配器的剖视图,示出了其阀装置和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的致动器;
图11B是图11A的致动器的前透视图;
图11C是与图11A相同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的致动器;
图11D是图11C的致动器的前视图;
图1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示例的适配器的剖视图,示出了其阀装置和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的致动器;
图12B是与图12A相同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的致动器;
图13A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第七示例的适配器的侧透视图,示出了被构造成直接阻止其液体通道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
图13B是沿图13A的线P-P的剖视图;
图13C是与图13A相同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的致动器;并且
图13D是沿图13C的线Q-Q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注意附图中的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一个示例的适配器1,该适配器被构造成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300连接。流体转移装置300是本领域已知的鲁尔锁连接装置,该鲁尔锁连接装置包括外部端口310,该外部端口是母鲁尔锁连接端口。外部端口310包括螺纹320,这些螺纹被构造成与另一个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对应螺纹螺纹连接。适配器1包括具有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和外部主体200的连接器10。适配器还包括沿纵向轴线X延伸的壳体20。在例示的示例中,外部主体200和壳体20一体成形,并且最终外部主体200构成壳体20的一部分。然而,在一些其他示例(未示出)中,外部主体200和壳体20可单独制造,然后彼此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壳体20可被制造成多于两个部件,然后组装在一起。
如图1B和图1C所示,连接器10和外部端口310彼此连接,从而将适配器1和流体转移装置300连接在一起。连接器10是公鲁尔锁连接器,该公鲁尔锁连接器被构造成接纳对应的外部端口310,即流体转移装置300的母鲁尔锁连接器。连接器10的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被定位在外部主体200内并且具有纵向轴线X,该纵向轴线也是适配器1的纵向轴线。如图1A所示,在开始与流体转移装置300耦接之前,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可围绕纵向轴线X沿顺时针方向(由图1A中的箭头R1表示)和逆时针方向(由图1A中的箭头R2表示)中的一者或两者旋转。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如此布置在外部主体200中,并且外部主体200如图1A至图1C所示如此构造,使得操作者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已经耦接到外部端口310之后不能穿过外部主体200直接通过指尖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当鲁尔锁连接端口100与流体转移装置300耦接时可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被构造成在外部主体200内旋转,因此,为了将连接器与流体转移装置300耦接以及从该流体转移装置解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旋转需要被限制以实现耦接和解耦。连接器10包括耦接促进机构,该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该耦接启用状态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以使得连接器10能够与流体转移装置300耦接,该耦接禁用状态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
3A至图3I详细说明。连接器10还包括解耦促进机构,该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呈现解耦启用状态和解耦禁用状态,该解耦启用状态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以使得连接器10能够从流体转移装置300解耦,该解耦禁用状态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将在下文中参考图4A至图4F详细说明。
本文应当理解,为了本说明书的目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已经被称为从流体转移装置300的方向沿纵向轴线X进入连接器10中所看到的方向。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2A至图2E,其示出了适配器1以及注射器适配器400和注射器500。图2A示出了彼此连接的注射器适配器400和注射器500,以及未连接到注射器适配器400的适配器1。注射器500是本领域已知的用于药物混合的注射器,并且被适配为从一个容器抽取期望容积的药物并且随后将药物转移到第二容器。注射器500包括圆筒510、具有帽525的活塞杆520和喉状部530。活塞杆520从帽525延伸到活塞540,该活塞密封地接合圆筒510的内壁并且相对于该圆筒可位移。活塞540将圆筒510的内部容积分成两个室,这两个室具有由活塞540在圆筒510内的位置限定的可变容积—空气室550和液体室560。活塞杆520具有内部容积570,该内部容积通过形成在活塞杆510中的孔580与空气室550流体连通,从而使内部容积570成为空气室550的一部分。注射器500还包括从空气室550经由喉状部530延伸到注射器外部的空气针590。
注射器适配器400包括注射器适配器主体410,其具有颈状部420,该颈状部被构造成连接到注射器的喉状部530。在例示的示例中,喉状部530是公鲁尔锁连接器,并且颈状部420是母鲁尔锁连接器,并且它们彼此热焊接。注射器适配器主体410还包括凸缘430,该凸缘被构造成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与适配器1的对应元件锁定。注射器适配器400还包括内部锁定装置440,该内部锁定装置包括叶片450,该叶片被构造成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与适配器1的对应元件锁定。内部锁定装置440限定空气管道460和液体管道470,空气管道460和液体管道470两者均延伸到隔膜480中。如图2B所示,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注射器500并且未连接到适配器1时,空气管道460被构造成接纳空气针590的尖端。注射器适配器400还包括液体针490,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注射器500时该液体针经由颈状部420和喉状部530与液体室560流体连通,并且当注射器适配器400未连接到适配器1时该液体针从颈状部420延伸到液体导管470,如图2B所示。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液体针490可以是从其延伸的注射器500的一部分。
适配器1包括壳体20,该壳体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凹口21,该凹口被构造成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接纳并锁定叶片450。壳体20还包括杠杆22,该杠杆具有杠杆凹口23,该杠杆凹口被构造成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接纳凸缘430并将其锁定。壳体20还包括第一出口24,并且杠杆22包括定位在第一出口24中的杠杆按钮25。壳体20还包括液体通道26,该液体通道与连接器10流体连通并且被构造成当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在其中接纳液体针490。壳体20还包括空气通道27,该空气通道被构造成当连接有注射器500的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在其中接纳空气针590。壳体20还包括第二出口28。适配器1还包括隔膜30,该隔膜被构造成与隔膜480接合并且被构造成当连接有注射器500的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适配器1时被空气针590和液体针490刺穿。适配器1还包括第一阀40,该第一阀与空气通道27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一阀打开状态和第一阀常闭状态,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该第一阀允许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下文将参考图6A至图6E详细说明第一阀常闭状态。适配器1还包括第二阀50,该第二阀与空气通道27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二阀打开状态和第二阀常闭状态,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该第二阀允许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到空气通道27中,下文将参考图6A至图6E详细说明第二阀常闭状态。
当适配器1连接到连接有注射器500的注射器适配器400时,如图2C至图2E所示,隔膜30与隔膜480接合并且朝向注射器500推动隔膜480和内部锁定装置440,从而使得空气针590和液体针490首先刺穿隔膜480,然后刺穿隔膜30,使得它们的尖端分别进入到空气通道27和液体通道26中。此外,叶片450与凹口21接合并且与其锁定,并且凸缘430与杠杆凹口23接合并且与其锁定。当适配器1要从注射器适配器400断开时,杠杆按钮25被进一步压入第一出口24中,从而从杠杆凹口23释放凸缘430。
因此,适配器1可有利于注射器适配器400的母连接器和流体转移装置300的母外部端口310之间的连接,从而有利于将流体转移装置300的标准母鲁尔锁端口转换为用于与注射器适配器400的母连接器安全连接的对接端口。
当在注射器500中产生过压时,其然后通过第一阀40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如下面参考图6A至图6E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当在注射器500中产生负压时,其导致第二阀50的操作以允许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到空气通道27中,如以下参考图6A至图6E进一步详细描述的。通过将杠杆按钮25压入到第一出口24中,从而使杠杆凹口23与凸缘430脱离,注射器适配器可与适配器1分离。
现在参考附图的图3A至图3I和图4A至图4F以详细说明连接器10。图3A至图3D描绘了适配器1的各种视图,其中连接器10具有沿适配器1的纵向轴线X从外部主体200提出的鲁尔锁连接端口100,以便于说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该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X延伸的细长中心构件110。细长中心构件110具有前部110A、中部110B和后部110C。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还包括围绕细长中心构件110的中间部分110B的套环120。套环120具有侧壁121和后壁122,该侧壁构成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侧壁并且大致平行于细长中心构件110延伸,该后壁构成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后壁、从细长中心构件110延伸并且大致垂直于该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套环120在沿纵向轴线X的方向上的长度(即,套环120的侧壁121的长度,表示为L1(在图3A中示出))的范围在5.4mm至8mm之间。在例示的示例中,细长中心构件110和套环120一体成形。然而,在其他示例(未示出)中,细长中心构件110和套环120可分开制造并且然后组装在一起。侧壁121具有面向细长中心构件110的内表面121A和相对的外表面121B。内表面121A包括螺纹123,这些螺纹被构造成当流体转移装置300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耦接时螺纹连接到流体转移装置300的对应螺纹320。如图1C中最佳可见,螺纹123与螺纹320螺纹接合,从而将流体转移装置300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耦接,并且流体转移装置300的外部端口310被接纳在细长中心构件110和套环120之间,使得套环120被定位在外部端口310和外部主体200之间。外表面121B包括从外表面121B向外凸起的多个凸起部124。凸起部124中的每一者具有第一凸起部侧表面124A和第二凸起部侧表面124B,它们沿与侧壁121的圆周平行的方向在其间限定了凸起部124的厚度。凸起部124包括沿外表面124B将凸起部124彼此连接的连接构件121C。在其他示例中,外表面121B可包括单个凸起部124。
后壁122具有面向流体转移装置300耦接到连接器10的方向的内表面122A(如图3F和图3G中最佳可见)和相对的外表面122B。外表面122B包括从其凸起的多个锁定构件125。在其他示例中,外表面122B可仅包括一个锁定构件125。锁定构件125中的每一者具有锁定表面125A,该锁定表面总体上垂直于外表面122B以及细长中心构件110延伸并且具有远离外表面122B的边缘125B。在其他示例中,锁定表面125A可相对于外表面122B和细长中心构件110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以除垂直以外的角度延伸。锁定表面125A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顺时针旋转方向。锁定构件125还包括斜坡122C,该斜坡沿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逆时针旋转方向从边缘125B延伸到外表面125B。在例示的示例中,斜坡125C具有梯度斜坡,然而,在其他示例中,斜坡125C可为平坦斜坡。
外部主体200包括侧壁210和后壁220(如图3G中最佳可见),该侧壁对应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侧壁121并且大致平行于该侧壁延伸,该后壁对应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后壁122并且大致平行于该后壁延伸。后壁220具有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内表面220A(参见图3G)和相对的外表面220B。如图4B所示,后壁220还包括与液体通道26流体连通的通孔221。外部主体200包括从内表面220A沿大致平行于侧壁210的方向延伸的中心构件230。中心构件230在其中接纳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细长中心构件110的后部110C,使得细长中心构件110经由通孔221与液体通道26流体连通。中心构件230具有通常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后壁122的边缘231(参见图3C和图3D)。如图3D所示,边缘231包括平行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后壁122的外表面122B延伸的边缘表面231A,并且具有从其凸起的多个止动构件232。在其他示例中,轮缘231可仅包括一个止动构件232。止动构件232中的每一者具有止动表面232A,该止动表面大致平行于锁定表面125A延伸并且具有远离边缘表面232A的边缘231B。止动表面232A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逆时针旋转方向。止动构件232还包括斜面231C,该斜面沿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从边缘232B延伸到边缘表面232A。在例示的示例中,止动构件232经由桥接部232D连接到外部主体200的侧壁210的内表面210A。在其他示例中,适配器1可不包括桥接部232D。
在例示的示例中,斜面232C具有梯度斜坡,然而,在其他示例中,斜面232C可具有平坦斜坡锁定构件125和止动构件232构成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例示的示例的耦接促进机构。该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耦接启用状态下,该耦接促进机构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至少沿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在耦接禁用状态下,该耦接促进机构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R1的旋转。当该耦接促进机构处于耦接禁用状态时,如图1A所示,当由操作者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上施加推力的致动时,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呈现耦接启用状态。
外部主体200的侧壁210具有面向中心构件230的内表面210A和相对的外表面210B。侧壁210还包括在内表面210A和外表面210B之间延伸的开口211。开口211具有边缘212(参见图4B),该边缘具有内表面210A和相对的外表面210B,该内表面面向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并且与内表面212A重合,该相对的外表面与外表面212B重合。连接器10还包括致动器240,该致动器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开口211中。在例示的示例中,致动器240已经被示出为与壳体20一起形成。然而,在其他示例中,致动器240可与外部主体200一起形成或连接到该外部主体,例如在侧壁210、后壁220或开口211的边缘处。致动器240具有面向并平行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延伸的内表面240A和相对的外表面240B。致动器240形成为两个部分,从壳体20延伸的第一部分241和从第一部分241延伸的第二部分242。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构成杠杆,该杠杆被构造成沿第一部分241和壳体20之间或者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之间的连接枢转进出开口211。内表面240A包括齿状部243,该齿状部具有第一齿状部侧表面243A和相对的第二侧表面(未示出),该第一齿状部侧表面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延伸(在例示的示例中,但不必垂直于该鲁尔锁连接端口)并且平行于凸起部124的第一凸起部侧表面124A和第二凸起部侧表面124B。致动器240和凸起部124构成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例示的示例的解耦促进机构。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解耦禁用状态下,解耦促进机构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至少沿逆时针方向R2围绕纵向轴线X的旋转,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解耦促进机构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至少沿逆时针方向R2的旋转,从而允许外部端口与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该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处于解耦禁用状态,如图4C所示,当由操作者致动时,当要进行解耦时,呈现解耦启用状态,如图4B所示。因此,解耦促进机构仅在解耦正在进行期间需要保持在解耦启用状态。
在例示的示例中,适配器1还包括O形环250,该O形环被定位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细长中心构件110的后部110C和中心构件230之间以促进将细长中心构件110的后部110C有效地装配在中心构件230内。在其他示例中,适配器1可不包括O形环250。
现在再次参考图3A至图3I,以便解释连接器10与流体转移装置300的耦接。如图3F和图3G中最佳可见,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在外部主体200内,使得锁定构件125
不与止动构件232接合,并且耦接促进机构处于其耦接禁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在外部主体200内沿纵向轴线X处于其第一(正常)位置,并且可围绕纵向轴线沿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自由旋转。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第一正常位置处,近端100A是在外部主体200内从外部主体200的近端200A起的第一长度E1,如在图3F中最佳可见。由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可在该位置处自由地旋转,因此没有外部元件可被螺纹连接到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螺纹123,除非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旋转至少沿螺纹连接方向被限制,该螺纹连接方向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顺时针的。当流体转移装置300将被耦接到连接器10时,耦接促进机构需要被移位到其耦接启用状态。如图3H和图3I中最佳可见,例如当操作者在耦接期间沿纵向轴线X推动流体转移装置300以将其与连接器10连接时,通过流体传送装置施加的力,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纵向轴线X被进一步推入外部主体200内部。如图3H和图3I所示,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在外部主体200内沿纵向轴线X处于其第二推动位置,并且锁定构件125与止动构件232接合,使得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旋转被限制在顺时针方向上,并且因此耦接促进机构处于其耦接启用状态,从而例如允许连接器10与流体转移装置300的耦接。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第二推动位置处,近端100A是在外部主体200内从外部主体200的近端200A起的大于第一长度E1的第二长度E2,如在图3H中最佳可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鲁尔锁连接端口100不能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外部端口(例如流体转移装置300的端口)的螺纹可被螺纹连接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螺纹123上,从而将其与连接器10耦接。如图3I中可见,在耦接启用状态下,锁定表面125A与止动表面232A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斜坡125C与斜面232C接合,并且斜坡125C和斜面232C的倾斜允许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其他示例中,耦接促进机构可具有能够实现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相对于外部主体200至少沿螺纹方向旋转的类似目的的任何其他结构。
现在再次参考图1C和图4A至图4F,以便解释连接器10与流体转移装置300的解耦。如图1C和图4C中可见,流体转移装置300耦接到连接器10并且致动器240未被按压,并且因此解耦促进机构处于其解耦禁用状态。在解耦促进机构的解耦禁用状态下,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可至少沿螺纹松脱方向自由旋转,在例示的示例中,螺纹松脱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当流体转移装置300在其耦接到连接器10的同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随之旋转,从而防止流体转移装置300与连接器10解耦。为了进行解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旋转需要被限制在逆时针方向上。然而,如图1A至图1C和图4A至图4F中可见,在围绕致动器240的开口211中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插入操作者(或甚至儿童)的平均(或甚至小于平均)尺寸的指尖,因此,外部主体200防止操作者直接通过指尖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因此,操作者需要在致动器240结合开口211的帮助下间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因此,当流体转移装置300与连接器10解耦时,致动器240被压入开口211中。如在图4A和图4D至图4F中最佳可见,当(由操作者)用按压力按压致动器240时,齿状部243与凸起部124接合,从而将解耦促进机构切换到其解耦启用状态。如图4F所示,齿状部243的第一齿状部侧表面243A与凸起部124的第二齿状部侧表面124B接合,从而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如从图4F中清楚可见,对于齿状部243的第一齿状部侧表面243A与凸起部124的第二侧表面124B接合,致动器240必须且只能仅在齿状部243任何部分都不在凸起部124正上方时才被按压。换句话讲,为了执行解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需要被旋转使得齿状部243和凸起部124不径向对准,并且然后致动器240可被按压。实际上,如果齿状部243将位于凸起部124正上方,则凸起部将防止致动器被有效地按压,从而不允许解耦促进机构有效地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旋转。在具有多于一个凸起部的示例中(一个示例在图3B中示出),齿状部必须在两个此类凸起部之间对准,并且然后致动器被按压以将解耦促进机构移位到其解耦启用状态。在解耦促进机构的这种状态下,当流体转移装置300逆时针旋转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不随之旋转,从而使得能够通过由操作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流体转移装置300而使流体转移装置300与连接器10解耦。当由操作者移除按压力时,致动器240返回到其原始的未被按压状态。在其他示例中,解耦促进机构可具有能够实现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相对于外部主体200至少沿螺纹松脱方向旋转的类似目的的任何其他结构。
如图4A和图4B中可见,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致动器240沉入开口211中,使得致动器240的外表面240B和纵向轴线X之间的最小距离D1小于开口211的边缘212的外表面212B和纵向轴线X之间的最小距离D2。换句话讲,在解耦启用状态下,致动器240的外表面240B位于在开口211上延伸的假想平面下方,并且由边缘212的外表面212B限定和/或包括该外表面。
如图4C中可见,在解耦禁用状态下,即,当致动器240未被按压时,致动器240的外表面240B或至少其大部分位于平行于外部主体200并且包括外表面210B的最远离纵向轴线的部分(例如,如图4C中所示的部分210BB)的假想平面下方。换句话讲,外表面210B和纵向轴线X之间的最大距离D3大于外表面240B和纵向轴线X之间的最大距离D4。致动器与外部主体200的这种构造使致动器呈现为隐匿按钮,因为操作者甚至不会认为致动器240是被装备成促进流体转移装置300与连接器10解耦的元件。
本文应当理解,尽管附图示出了两个开口211和两个对应的致动器240,但是为了便于理解,在本文仅描述了一个开口211和一个致动器240,并且其他的以与在本文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操作。实际上,两个致动器240可从连接器10的相对侧一起使用,以通过更有效地限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旋转来改善解耦促进机构的效率。
此外,如图1A至图1C、图2A至图2E、图3A至图3I和图4A至图4F所示,外部主体200径向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大部分,或者至少覆盖其侧壁121。在不使用解耦促进机构或直接通过指尖的情况下,操作者不能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以便限制其沿任何方向的旋转,从而促进连接器10与流体转移装置300的耦接或解耦。在其他示例中,外部主体200可在其侧壁210上具有多个开口或通孔,以径向地覆盖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至少90%、或至少80%、或至少70%、或至少60%、或至少50%、或至少其侧壁121。然而,这些开口中的每一者将具有比儿童的指尖的平均直径小的至少一个尺寸。例如,约3至10岁的儿童的指尖的平均直径约为10mm至12mm。因此,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开口将具有至少一个小于10mm的尺寸。具有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外部主体200的这种构造使连接器10呈现为防篡改连接,即,至少在连接器10已经耦接到流体转移装置300之后,防止了指尖通过外部主体200直接接触鲁尔锁连接端口100。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5A至图5D,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适配器1'。适配器1'具有与如上所述的适配器1的元件对应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元件,并且为了易于理解已经通过对应的附图标记进行描绘。另外,适配器1'包括形成在致动器240'的外表面240B'上的凸块240C。凸块240C给予致动器240实际按钮的外观和感觉,这与如上所述的致动器240的隐匿按钮不同。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代替凸块,致动器可具有任何其他形状、结构等以具有期望的外观和感觉。此外,如图5C所示,齿状部243'形成并定位在致动器240'的内表面240A'上,使得当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处于其沿纵向轴线X'的第二位置(例如,这可在耦接期间获得并且之后留在该位置)时,齿状部243'竖直地对准在连接构件124C'上方。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该位置处,连接构件124C'防止致动器240'被按压,从而防止解耦促进机构达到其解耦启用状态。为了使解耦促进机构移位以获得其解耦启用状态,即,为了按压致动器240',有必要将鲁尔锁连接端口100'沿纵向轴线X'拉到第三位置位置,如图5D所示(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第一位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三位置可以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在一些示例中,第三位置可以是诸如第一位置可位于第三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鲁尔锁连接端口100'的该位置中,连接构件124C'从齿状部243'下方移位,并且因此,致动器240'可被按压以用于使解耦促进机构获得其解耦启用状态。当耦接到适配器1'时,鲁尔锁连接端口100'可通过由拉动流体转移装置300的操作者施加的拉力沿纵向轴线X'拉动到其第三位置中。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6A至图6E,示出了已经结合图1A至图1C、图2A至图2E、图3A至图3I以及图4A至图4F简要描述的适配器1,该适配器被构造成经由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注射器500,如结合图2A至图2E所述。适配器1被构造成解决可能在注射器500中出现的注射器500中的过压和负压的问题。适配器1包括定位在壳体20内并且与第一出口24流体连通的第一阀40。第一阀40包括限定形成在其中的第一阀通道42的第一阀座构件41,该第一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阀座。第一阀座构件41具有面向第一出口24的第一表面4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41B,并且第一阀通道42在第一表面41A和第二表面41B之间延伸。适配器1包括在空气通道27和第一出口24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路径。第一流体路径穿过第一阀通道42并且能够由第一阀40在第一阀通道42处选择性地密封。第一阀40还包括第一阀密封构件43,该第一阀密封构件具有中心部分44和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裙部45。第一阀密封构件43具有面向第一出口24的第一表面43A和面向第一阀座构件4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43B。第二表面43B的对应于中心部分44的部分包括凸缘46。第一阀40还包括定位在第一阀通道42中的刚性中心构件47,该刚性中心构件具有第一端部47A和第二端部47B。第一阀密封构件43的第二表面43B的对应于中心部分44的部分经由凸缘46附接到刚性中心构件47的第一端部47A。刚性中心构件47包括桥接部47C(参见图6E),该桥接部将刚性中心构件47连接到第一阀座构件41。
适配器1还包括定位在壳体20内并且与第二出口28流体连通的第二阀50。第二出口28由形成在外部主体200的侧壁210中的开口211限定。第二阀50包括限定第二阀通道52的第二阀座构件51,该第二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阀座。第二阀座构件51具有面向第一阀座构件41的第一表面5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51B,并且第二阀通道52在第一表面51A和第二表面51B之间延伸。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二阀座构件51的第二表面51B形成液体通道26的内表面26A的一部分。适配器1包括在空气通道27和第二出口28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路径。第一流体路径穿过第二阀通道52并且能够由第二阀50在第二阀通道52处选择性地密封。第二阀50还包括第二阀密封构件53,该第二阀密封构件具有中心部分54和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裙部55。第二阀密封构件53具有面向第一阀座构件41的第一表面53A和面向第二阀座构件5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53B。刚性中心构件47的第二端部47B抵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53的中心部分54上。
本文应当理解,第一阀和第二阀如上所述具有如图6A至图6E所示的结构,并且如本文所述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这些阀可具有用于相同目的的另一个结构,其示例(尤其是第一阀)在图5A至图5D中可见。换句话讲,本文应当理解,在图5A至图5D中可见的阀(尤其是第一阀)可用于图6A至图6E所示的示例中。
如图6B和图6C中可见,第一阀40通常处于其第一阀常闭状态,并且裙部45的边缘45A抵靠在第一阀座构件41的第一表面41A上,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42,即,不允许空气在空气通道27和第一出口24之间流动。如以上参考图2A至图2E所述,当在空气通道27中产生过压时,空气通道27内的空气压力经由第一阀通道42在第一阀密封构件43的第二表面43B上施加力。当空气通道27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例如,具有0.5巴的值)时,由此施加在第二表面43B上的力使得裙部45的边缘45A自动地从第一阀座构件41的第一表面41A升起,从而将第一阀40移位到其第一阀打开状态并且开封第一阀通道42。在第一阀40的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空气从空气通道27流过第一阀通道42并且经由第一出口24逸出到周围环境中,从而释放来自空气通道27的过压。当从空气通道27释放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一预定阈值以下时,边缘45A再次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自动地将第一阀40移位到其第一阀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空气从空气通道27流入周围环境中的周围环境压力。此外,第一阀密封构件43的裙部45是弹性构件,其弹性连同其几何形状以及围绕其的部件是基于第一预定阈值来选择的,该第一预定阈值还取决于在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之前在空气通道27内可建立的最大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
如图6C和图6E进一步所示,第二阀50通常处于其第二阀常闭状态,并且裙部55的边缘55A抵靠在第二阀座构件51的第一表面51A上,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52,即,不允许空气在空气通道27和第二出口28之间流动。空气通道27内的空气压力抵抗由环境压力经由第二出口28、空气过滤器56和第二阀通道52施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53的第二表面53B上的力而将力施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53的第一表面53A上,从而保持边缘55A与第二阀座构件51的第一表面51A接合。当在空气通道27中产生负压并且空气通道27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二预定阈值(例如,具有0.2巴的值)以下时,由周围环境压力施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53的第二表面53B上的力激活第二阀50,从而导致裙部55的边缘55A自动地从第二阀座构件51的第一表面51A升起,从而将第二阀50移位到其第二阀打开状态并且开封第二阀通道52。在第二阀50的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空气通过第二出口28、过滤器56和第二阀通道52从周围环境流入空气通道27,从而平衡在空气通道27中产生的负压。当空气通道27中的空气压力上升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上时,边缘55A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自动地将第二阀50移位到其第二阀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二预定阈值小于空气从周围环境流入空气通道27的周围环境压力。此外,第二阀密封构件53的裙部55是弹性构件,其弹性连同其几何形状以及围绕其的部件是基于第二预定阈值来选择的,该第二预定阈值还取决于在与周围环境平衡之前在空气通道27内可允许的最小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
本文应当理解,当空气通道27内的压力在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阈值压力之间时,第一阀40和第二阀50两者均处于它们各自的关闭状态。特别地,当空气通道27内的压力等于周围环境压力时,第一阀40和第二阀50两者均处于它们各自的关闭状态。
本文应当理解,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第二阀50保持在其第二阀常闭状态下,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第一阀40保持在其第一阀常闭状态下。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7A至图7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适配器1",该适配器被构造成用于经由注射器适配器400连接到注射器500。适配器1"具有与如上所述的适配器1的元件对应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元件,并且为了易于理解已经通过对应的附图标记进行描绘。作为适配器1的第一阀40和第二阀50的替代,适配器1"包括经由第一出口24"以及第二出口28"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阀装置60。阀装置60是被构造成执行第一阀40和第二阀50两者的功能的双功能阀。例如,适配器1"被构造成解决在注射器500中可能出现在注射器500中的过压和负压的问题,因为阀装置60被构造成在过压的情况下促进空气从阀装置60内逸出到周围环境中,并且在负压的情况下促进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阀装置60中。
阀装置60包括限定第一阀通道62的第一阀座构件61,该第一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阀座。第一阀座构件61具有面向出口24"的第一表面6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1B,并且第一阀通道62在第一表面61A和第二表面61B之间延伸。阀装置还包括限定第二阀通道72的第二阀座构件71,该第二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阀座。第二阀座构件71具有面向第一阀座构件61的第一表面7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71B,并且第二阀通道72在第一表面71A和第二表面71B之间延伸。阀装置60还包括密封构件63,该密封构件包括在第一阀座构件61和第二阀座构件71之间延伸的中心构件64。中心构件64具有第一端部65,该第一端部朝向第一阀座构件61定位并且具有面向第一阀座构件61的第二表面61B且构成密封构件第一部分的面部65A。中心构件64具有相对的第二端部66,该第二端部朝向第二阀座构件71定位并且具有面向第二阀
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的面部66A。密封构件63包括从第二端部66的周边朝向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发散的弹性裙部67。裙部67在与中心构件64的第二端部66连接的第一边缘68和构成密封构件第二部分的第二边缘69之间延伸。裙部67具有面向第一阀座构件61的第一表面67A和面向第二阀座构件7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67B。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包括与形成在中心构件64的第二端部66的面部66A中的沟槽66B对应的凸起部73。密封构件63被定位在阀装置60中,使得沟槽66B在其中牢固地接纳凸起部73,以防止密封构件63在平行于第一阀座构件61和第二阀座构件71的平面中移动。阀装置60还包括从第一阀座构件61延伸到第二阀座构件71的侧壁70。阀装置60可与流体转移系统流体连通,其中压力需要经由侧壁70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在例示的示例中为空气通道27"。然而,在其他示例中,阀装置60可用于结合与医疗系统无关的流体转移系统来实现类似的目的。
如图7C和图7D所示,阀装置60通常处于其完全常闭状态。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5A与第一阀座构件61的第二表面61B接合,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62。而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9与第二阀座的第一表面71A接合,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72。在该状态下,在面部66A和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之间存在间隙G。此外,在该完全常闭状态下,限定在第一阀座构件61的第二表面61B、密封构件63、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和侧壁70之间的容积V限定了阀装置60内的容积。
当在容积V中产生过压时,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在密封构件63的裙部67的第一表面67A上施加力。当阀装置60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时,由此施加在第一表面67A上的力导致裙部67的第一边缘68朝向第二阀座件71弯曲,使得中心构件64的第二端部66的面部66A朝向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弯曲到间隙G中。这使得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5A与第一阀座构件61的第二表面61B脱离,从而开封第一阀通道62并且自动地将阀装置60移位到其第一阀打开状态。在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空气从容积V流过第一阀通道62并经由第一出口24"逸出到周围环境中,从而从阀装置60释放过压。当从阀装置60释放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一预定阈值以下时,裙部67的第一边缘68弯曲回到其正常位置,从而自动地将阀装置60移位到其完全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一预定阈值大于空气从阀装置60流入周围环境中的周围环境压力,并且基于在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之前在阀装置60内可建立的最大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来选择。
在阀装置60的完全常闭状态下,阀装置60内的空气压力抵抗由周围环境压力经由第二出口28"、空气过滤器56"和第二阀通道72施加在裙部67的第二表面67B上的力而将力施加在裙部67的第一表面67A上,从而保持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9与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接合。
当在容积V中产生负压时,由阀装置60内的空气压力施加在裙部67的第一表面67A上的力减小。当阀装置60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下时,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9自动地从第二阀座构件71的第一表面71A升起,从而将阀装置60移位到其第二阀打开状态并且开封第二阀通道72。在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空气从周围环境经由第二出口28"进入容积V,从而平衡在阀装置60中产生的负压。当阀装置60中的空气压力上升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上时,密封构件第二部分59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自动地将阀装置60移位到其完全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二预定阈值小于空气从周围环境流入阀装置60的周围环境压力,并且基于在与周围环境平衡之前在阀装置60内可允许的最小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来选择。
本文应当理解,当阀装置60内的压力在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阈值压力之间时,阀装置60处于其完全关闭状态。特别地,当阀装置60内的压力等于周围环境压力时,阀装置60处于其完全关闭状态。
还应当理解,裙部67的弹性基于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来选择。本文应当理解,在阀装置60的第一阀打开状态下,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9密封第二阀通道72,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5A密封第一阀通道62。
如上所述的阀装置60可与需要将空气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何流体转移设备一起使用。而且,如上所述的阀装置60可与如上参考图6A至图6D所述的适配器1一起使用,其中第一阀40和第二阀50可实现为阀装置60,其中密封构件43和53被构造为单个共用密封构件,诸如密封构件63。
本文应当理解,双功能阀60的应用优于两个阀40和50的应用,因为需要制造和组装单个密封构件而不是两个单独的密封构件。此外,单个阀装置在适配器的壳体内占据的空间比两个单独的阀更小。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8A至图8E,示出了适配器600,在该非限制性示例中,该适配器是插入针适配器,该插入针适配器被构造成一次连接在至少两个其他装置之间,以便当适配器600是中间装置时在它们之间建立流体连接。应当注意,插入针适配器及其基本功能在本领域中通常是已知的,并且为了清楚和完整起见在本文中被简要描述。
如图所示,适配器600包括具有三个主体部分610、620和630的主体601,每个主体部分终止于至少一个流体入口和/或出口。主体部分610包括插入针端口611,该插入针端口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医用插入针并且在医用插入针和适配器600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因此,主体部分610被称为插入针接纳部分。医用插入针将基本上形成进入医疗装置(诸如输液器)的入口和/或出口,该医疗装置被构造成连接到患者身体以向其转移药物。
主体部分620被构造为终止于至少一个流体入口/出口622的第二医用插入针621。因此,主体部分620被称为插入针终端部分。医用插入针621被构造成连接到医疗装置的插入针端口并且经由该至少一个流体入口/出口622与其建立流体连通,使得在医疗装置和适配器600之间建立流体连通。例如,医疗装置可以是具有接纳插入针621的插入针端口的IV袋,并且使得通过适配器600在连接到插入针621的IV袋和连接到接纳在插入针端口611中的插入针的患者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主体部分630被构造为利用无污染流体转移的流体转移装置631。无污染流体转移装置631(称为适配器600的药物注射部分)终止于流体入口632,该流体入口被构造成连接到外部流体转移装置(诸如注射器),以从其接纳流体并经由专用内部管道/通道将流体输送通过适配器600到连接到插入针621的另一个外部装置(诸如IV袋)。由流体转移装置631控制的该流体转移可用于将药物转移到可能包含另一种药物或盐水的IV袋中,并且还用于将液体从IV袋转移到注射器中。
注射器可类似于如上所述的注射器500,并且包括注射器500的至少一些特征,特别是空气针、液体针、空气室和液体室。如上所述,注射器可用于从注射器递送液体以及将液体提取到注射器中。当注射器例如经由类似于上述注射器适配器400的注射器适配器连接到适配器600时,在注射器的空气室和流体转移装置631的空气通道633之间经由空气针建立流体连通,并且在注射器的液体室和流体转移装置631的液体通道634之间经由液体针建立流体连通。适配器600包括隔膜630A,该隔膜被构造成促进将针引入流体转移装置631中。
在一些医疗程序中,需要使用注射器从IV袋中抽取一定容积的盐水,然后用来自注射器(通常是不同的注射器)的药物替换所抽取的一定容积的盐水。对于能够用于注射器和IV袋之间的两种操作的单个插入针适配器,该插入针适配器需要被构造成促进空气在注射器的空气室和周围环境之间沿两个方向流动,即,来自空气室的空气的排出以及进入空气室的空气的吸入,特别是当待使用的注射器类似于注射器500时,即,具有除了通过从空气室延伸到注射器外部的空气针之外被密封而不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空气室时。
注射器和IV袋之间通过适配器600的液体(药物和盐水)流动由双向箭头AR1描绘,并且空气通道633和与适配器600相关联的阀装置(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之间的空气流动由箭头AR2描绘。当注射器用于通过适配器600递送液体时,注射器的空气室中的空气压力减小,并且当注射器沿相反方向操作(即,通过适配器600抽取液体)时,注射器的空气室中的空气压力增大。如果不控制压力,则可能使注射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例如,如果空气室中降低的空气压力没有被补偿,则注射器和适配器600将不能用于通过适配器600从注射器递送液体,并且如果空气室中增加的压力没有被排出,则注射器和适配器600将不能用于通过适配器600将液体提取到注射器中,从而限制适配器的使用/可操作性。因此,适配器600包括阀640和650,以调节适配器600的空气通道中的压力,并因此调节注射器的空气室中的压力,如下所述。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9A至图9C,示出了适配器600,更具体地示出了阀640和650,用于描述适配器600以及因此注射器内的空气压力的控制。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阀640和第二阀650被定位在主体601内并且构成共用阀壳体602的构成适配器600的主体601的第四主体部分的一部分。在一些示例中,阀可被定位在单独的阀壳体中,该阀壳体可操作地铰接到主体601。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阀壳体602以及因此阀通过路径635(参见图8B)和空气过滤器606与空气通道633流体连通。
第一阀640包括限定形成在其中的第一阀通道642的第一阀座构件641,该第一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阀座。第一阀座构件641具有第一表面64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41B,并且第一阀通道642在第一表面641A和第二表面641B之间延伸。适配器600包括由箭头AR3示出的第一流体路径,该第一流体路径在空气通道633和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穿过第一阀通道642并且能够由第一阀640在第一阀通道642处选择性地密封。第一阀640还包括第一阀密封构件643,该第一阀密封构件具有中心部分644和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裙部645。第一阀密封构件643具有第一表面643A和面向第一阀座构件64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643B。第一阀640还包括中心构件647,该中心构件从中心部分644延伸并穿过第一阀通道642并且具有朝向中心部分644的第一端部647A和相对的第二端部647B。中心构件647具有从第二端部647B延伸的凸缘646,该凸缘被构造成接合第一阀座构件641的第二表面641B,从而将第一阀密封构件643牢固地保持在适当位置。
第一阀640特别地与注射器相关联地操作,该注射器用于通过适配器600从IV袋中抽出盐水。在一些医疗程序中,只有使用新的/未使用的注射器才能从IV袋中抽出盐水是一种方案,因为已经用于处理危险药物的注射器可能在其空气室中具有一些有害的危险气体,这些危险气体应当被阻止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因此,由于第一阀640的操作与用于从IV袋中抽出盐水的注射器的操作相关联,所以通过控制第一阀650的操作,可控制注射器的操作,如下文所述。
适配器600还包括定位在壳体602内的第二阀650。第二阀650包括限定第二阀通道652的第二阀座构件651,该第二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是阀座。第二阀座构件651具有第一表面65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51B,并且第二阀通道652在第一表面651A和第二表面651B之间延伸。适配器600包括由箭头AR4示出的第二流体路径,该第二流体路径在空气通道633和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穿过第二阀通道652并且能够由第二阀650在第二阀通道652处选择性地密封。第二阀650还包括第二阀密封构件653,该第二阀密封构件具有中心部分654和从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裙部655。第二阀密封构件653具有第一表面653A和面向第二阀座构件651的相对的第二表面653B。中心部分654通过刚性中心构件656连接到第二阀座构件651,从而将第二阀密封构件653保持在适当位置。
如图9C中可见,第一阀640通常处于其第一阀常闭状态,并且裙部645的边缘645A抵靠在第一阀座构件641的第一表面641A上,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642,即,不允许空气在空气通道633和周围环境之间流动。当在空气通道633中产生过压时,例如,当注射器用于通过适配器600将液体抽取到注射器中时,空气通道633内的空气压力经由第一阀通道642在第一阀密封构件643的第二表面643B上施加力。当空气通道633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例如,具有0.3巴的值)时,由此施加在第二表面643B上的力使得裙部645的边缘645A自动地从第一阀座构件641的第一表面641A升起,从而将第一阀640移位到其第一阀打开状态并且开封第一阀通道642。在第一阀640的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空气从空气通道633流过第一阀通道642并且如箭头AR3所示逸出到周围环境中,由此释放来自空气通道633的过压。当从空气通道633释放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一预定阈值以下时,边缘645A再次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自动地将第一阀640移位到其第一阀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一预定阈值通常大于空气从空气通道627流入周围环境中的周围环境压力。此外,第一阀密封构件643的裙部645是弹性构件,其弹性连同其几何形状以及围绕其的部件是基于第一预定阈值来选择的,该第一预定阈值还取决于在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之前在空气通道633内可建立的最大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
如图9C进一步所示,第二阀650通常处于其第二阀常闭状态,并且裙部655的边缘655A抵靠在第二阀座构件651的第一表面651A上,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652,即,不允许空气在空气通道633和周围环境之间流动。空气通道633内的空气压力抵抗由周围环境压力通过第二阀通道652施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653的第二表面653B上的力而将力施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653的第一表面653A上,从而保持边缘655A与第二阀座构件651的第一表面651A接合。当在空气通道633中产生负压时,例如,当使用注射器从注射器通过适配器600递送药物并且空气通道633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二预定阈值(例如,具有0.03巴的值)以下时,由周围环境压力施加在第二阀密封构件653的第二表面653B上的力激活第二阀650,从而导致裙部655的边缘655A自动地从第二阀座构件651的第一表面651A升起,从而将第二阀650移位到其第二阀打开状态并且开封第二阀通道652。在第二阀650的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空气通过第二阀通道652从周围环境流入空气通道633,从而平衡在空气通道633中产生的负压。当空气通道633中的空气压力上升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上时,边缘655A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自动地将第二阀650移位到其第二阀常闭状态。
第二阀特别地与注射器相关联地操作,该注射器用于通过适配器将药物递送到IV袋中。
本文应当理解,第二预定阈值通常小于空气从周围环境流入空气通道633的周围环境压力。此外,第二阀密封构件653的裙部655是弹性构件,其弹性连同其几何形状以及围绕其的部件是基于第二预定阈值来选择的,该第二预定阈值还取决于在与周围环境平衡之前在空气通道633内可允许的最小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
本文应当理解,当空气通道633内的压力在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阈值压力之间时,第一阀640和第二阀650两者均处于它们各自的关闭状态。特别地,当空气通道633内的压力等于周围环境压力时,第一阀640和第二阀650两者均处于它们各自的关闭状态。
本文应当理解,在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第二阀650保持在其第二阀常闭状态下,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第一阀640保持在其第一阀常闭状态下。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10A至图10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适配器600',该适配器被构造成用于连接到注射器500。适配器600'具有与如上所述的适配器600的元件对应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元件,并且为了易于理解已经通过对应的附图标记进行描绘。作为适配器600的第一阀640和第二阀650的替代,适配器600'包括与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阀装置660。阀装置660是被构造成执行第一阀640和第二阀650两者的功能的双功能阀。例如,适配器600'被构造成解决注射器500中的过压和负压的问题,因为阀装置660被构造成在过压的情况下促进空气从适配器600'内逸出到周围环境中,并且在负压的情况下促进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适配器600'中。
阀装置660包括第一阀座构件661和第二阀座构件671,该第一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为中心构件661,该第二阀座构件在例示的示例中为具有座开口672的阀座671。中心构件661延伸穿过座开口672。在例示的示例中,中心构件661从阀壳体602'的底部604'延伸。在一些示例中,中心构件661可从流体转移装置631'的底部631A'延伸穿过空气过滤器606'。阀装置660还包括密封构件663,该密封构件包括纵向构件664,该纵向构件具有第一端部664A和相对的第二端部664B。密封构件663还包括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该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从纵向构件664的第一端部664A朝向中心构件661径向地延伸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中心构件661。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和中心构件661在其间限定第一阀通道662。密封构件663还包括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该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从纵向构件664的第一端部664A朝向阀座671径向地延伸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阀座671。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和阀座671在其间限定第二阀通道672。
阀座671具有面向空气通道633的阀座内表面671A和相对的阀座外表面671B。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接合并且选择性地脱离阀座内表面671A。密封构件663还包括密封构件第三部分667,该密封构件第三部分在例示的示例中被构造为固定构件667,该固定构件从纵向构件664的第二端部664B朝向阀座671径向地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接合阀座671的外表面671B,而不阻止第二阀通道672,从而将密封构件663保持在其位置。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和固定构件667将密封构件663相对于阀座671保持在其位置中。例如,当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脱离阀座671时,接合阀座外表面671B的固定构件667防止密封构件663的轴向移位。
在阀装置660中,中心构件661和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的配合充当第一阀,并且阀座671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之间的配合充当第二阀。
如图10C和图10D所示,阀装置660通常处于其完全常闭状态。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与中心构件661接合,从而密封第一阀通道662。而且,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与阀座671的第一表面671A接合,从而密封第二阀通道672。在该完全常闭状态下,限定在密封构件663、阀座671的未被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覆盖的部分671'、流体转移装置631'的底部631'A和侧壁670之间的容积V限定了阀装置660内的容积。
当在空气通道633'中并且因此在容积V中产生过压时,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将力施加在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上。当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时,由此施加在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上的力导致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远离中心构件661弯曲,从而导致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与中心构件661脱离,从而开封第一阀通道662并且自动地将阀装置660移位到其第一阀打开状态。在该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空气从空气通道633/容积V流过第一阀通道662并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该流动由图10D中的箭头AR5描绘。这释放了来自阀装置660的过压。当从阀装置660释放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一预定阈值以下时,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弯曲回到其正常位置,从而自动地将阀装置660移位到其完全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一预定阈值通常大于空气从阀装置660流入周围环境中的周围环境压力,并且基于在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之前在阀装置660内可建立的最大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来选择。
在阀装置660的完全常闭状态下,阀装置660的容积V或空气通道633内的空气压力抵抗由周围环境压力经由第二阀通道672施加在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上的力而将力施加在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上,从而保持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与阀座671的第一表面671A接合。
当在空气通道633'中并且因此在容积V中产生负压时,由阀装置660内的空气压力施加在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上的力减小。当阀装置660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下时,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自动地从第二阀座构件671的第一表面671A升起,从而将阀装置60移位到其第二阀打开状态并且开封第二阀通道672。在该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空气经由
第二阀通道672从周围环境进入容积V,如图10C中的箭头AR6所示,从而平衡在阀装置660中产生的负压。当阀装置660中的空气压力上升到第二预定阈值以上时,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从而自动地将阀装置660移位到其完全常闭状态。本文应当理解,第二预定阈值小于空气从周围环境流入阀装置660的周围环境压力,并且基于在与周围环境平衡之前在阀装置660内可允许的最小压力预期有多少压力来选择。
本文应当理解,当阀装置660内的压力在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阈值压力之间时,阀装置660处于其完全关闭状态。特别地,当阀装置660内的压力等于周围环境压力时,阀装置660处于其完全关闭状态。
还应当理解,基于第一预定阈值和第二预定阈值来选择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弹性。本文应当理解,在阀装置660的第一阀打开状态下,密封构件第二部分666密封第二阀通道772,并且在第二阀打开状态下,密封构件第一部分665密封第一阀通道662。
如上所述的阀装置660可与需要将空气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任何流体转移设备一起使用。而且,如上所述的阀装置660可与如上参考图8A至图9C所述的适配器600一起使用,其中第一阀640和第二阀650可实现为阀装置660,其中密封构件643和653被构造为单个共用密封构件,诸如密封构件663。
本文应当理解,双功能阀660的应用优于两个阀640和650的应用,因为需要制造和组装单个密封构件而不是两个单独的密封构件。此外,单个阀装置在适配器的壳体内占据的空间比两个单独的阀更小。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11A至图11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适配器7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以便描述适配器700在其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的选择性使用。适配器700在结构和操作上与上述适配器600'类似,并且包括适配器600'的至少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已经由适配器700的对应附图标记表示。
适配器700具有在结构和操作上类似于如上所述的阀装置660的阀装置760,其中一个区别在于中心构件761从流体转移装置731的底部731A延伸。除了适配器600的特征之外;适配器700包括致动器780,其中图11B和图11D示出了致动器780的前视图。致动器780被构造成使适配器700在其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切换。
还如上所述,适配器(在例示的示例中是插入针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液体经由液体通道734沿两个方向在IV袋和注射器之间转移。插入针适配器可用于将液体从注射器内注射到IV袋中,并通过液体通道734将液体从IV袋中抽出到注射器中。在液体的所述转移期间,注射器的空气室内以及因此适配器700的空气通道733中的空气压力基于注射器的柱塞是被拉动还是被推动而变化。插入针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空气经由阀装置760从空气通道排出和吸入空气通道,并因此进入空气室。在本申请中,术语“完全操作状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插入针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液体沿两个方向(即,从IV袋通过液体通道734进入注射器并且反之亦然)转移,并且术语“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插入针适配器被构造成阻止液体沿两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在例示的示例中是从注射器进入IV袋)转移并且防止液体沿相反方向(即,从IV袋通过液体通道734进入注射器)转移。
如上所述,该方案可能需要执业医师使用新的/未使用的注射器来通过适配器700从IV袋中抽出盐水。适配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处于其至少部分操作状态,以便用作对医师的提醒:需要使用新的注射器来从IV袋中抽出盐水。例如,适配器700被构造成通常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下,阻止液体沿从IV袋到注射器的方向流动通过适配器。因此,当医师出于将盐水从IV袋抽出到注射器中的目的而想要使用适配器时,将要求医师使用致动器将适配器手动地切换到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从而防止医师出于该目的意外地且不小心地使用已经使用过的注射器,并且提醒医师当适配器被切换到其完全操作状态时,应使用新的注射器。
在例示的示例中,在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致动器780被构造成间接通过控制空气在周围环境和空气通道733之间的传送,部分地阻止液体通过液体通道734的转移,即沿一个方向。同样如上所述,液体的流动取决于经由空气通道733将空气从注射器的空气室排出以及将空气吸入注射器的空气室。例如,如果压力不从注射器的空气室排出,则注射器不可操作以通过适配器700将液体提取到注射器中,因为注射器的空气室中的空气压力防止了注射器的柱塞朝向空气室的移动,从而使得当空气压力不排出时注射器不能将液体提取到注射器中。因此,通过控制空气通过空气通道的传送,可间接控制液体的转移。
在例示的示例中,致动器780被构造为开关780,该开关被构造成在如图11A所示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如图11B所示的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开关780具有旋钮781,该旋钮被构造成由用户握持以旋转开关,在例示的示例中,以在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致动器可通过除旋转之外的任何其他移动(例如通过推动/拉动)在两个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开关780具有致动器内表面782,该致动器内表面被构造成在致动器第二状态下接合密封构件763的密封构件第三部分767,如图11B中可见。
当致动器处于其致动器第一状态时,在图11A中,阀装置760促进空气通过阀装置760在空气通道733和周围环境之间排出以及吸入,如以上参考图10A至图10D所述。因此,致动器第一状态与适配器700的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
当致动器处于其致动器第二状态时,在图11B中,阀装置760被构造成促进通过第二阀通道772吸入空气,然而,如在图11B中可见,致动器内表面782接合密封构件第三部分767以便密封通过第一阀通道762的空气排出。在该致动器第二状态下,防止了空气从空气通道733以及因此从注射器的空气室的排出,因此,如上所述,注射器以及因此适配器对于液体在沿IV袋到注射器的方向(即,从插入针终端部分朝向流体转移装置)的转移是不可操作的。因此,致动器第二状态与适配器700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
致动器780在其致动器第二状态下接合密封构件第三部分767,其中密封构件第三部分紧密地接合在开关780和阀座771的第二表面771B之间。阀装置760仍然可移位到第一阀打开状态,但是不会从空气通道排出空气,因为通过密封构件第三部分和致动器780之间的紧密接合防止了空气逸出。因此,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的致动器780被构造成不管阀装置760的状态如何都防止了空气的排出。
致动器/开关780被构造成通常处于其致动器第一状态,如图11A所示,并且被构造成当由用户施加力时移位到其致动器第二状态,在例示的示例中,用于旋转开关780。开关780被构造成当移除力时保持在其致动器第二状态。开关780然后可通过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它而被移位到其第一致动器状态。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适配器80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以便描述适配器800在其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的选择性使用。适配器800在结构和操作上与上述适配器600'和/或700类似,并且包括适配器600'和/或700的至少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已经由适配器800的对应附图标记表示。适配器800与适配器600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阀装置的结构,并且适配器800与适配器700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阀装置和致动器的结构。除了这些,适配器800以与适配器600'和700类似的方式操作,特别地涉及液体和空气的转移。
适配器800具有阀装置860,该阀装置具有限定阀通道862的座构件861,该阀通道被构造成允许空气在周围环境和适配器800的空气通道833之间流过(吸入以及排出)。阀装置860还包括密封构件863,该密封构件包括中心部分864,该中心部分延伸穿过阀通道862并且具有第一端部864A和相对的第二端部864B。密封构件863具有裙部865,该裙部从中心构件864的第一端部864A径向向外延伸,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座构件761,从而密封阀通道862。
阀装置860被构造成处于其常闭状态,其中裙部865与座构件861接合并且密封阀通道862。当在空气通道833中产生负压并且空气通道内的压力下降到预定阈值以下时,由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施加在裙部865上的力变得小于由周围环境压力经由阀通道862施加在裙部865上的力,从而导致裙部865提升并且与座构件861脱离,从而开封阀通道862并且将阀装置移位到其打开状态。来自周围环境的空气因此可流过阀通道862进入空气通道833中,如箭头AR7所示,并且随后进入注射器的空气室。然而,当在空气通道833中产生过压时,空气压力不通过阀通道862排出,因为空气压力不会使裙部865与座构件861脱离。
适配器800还包括致动器880,该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如图12B所示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如图12A所示的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在例示的示例中,致动器880是被构造成被按压以将其从其正常的第二致动器状态(图12A)移位到其第一致动器状态(图12B)的按钮。如图12A中可见,当致动器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时,允许空气吸入适配器,同时防止空气排出,由此使得注射器和适配器800不可操作用于沿从IV袋到注射器的方向转移液体,如以上参考适配器700所述。因此,致动器的第二致动器状态与致动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
当致动器880处于其第一致动器状态时,如图12B中所示,致动器880接合密封构件863的中心构件864的第二端864B并且提升中心构件864并且因此从座构件861提升裙部865,从而开封阀通道862。在致动器的这种状态下,空气可经由阀通道862流入和/或流出适配器800,如箭头AR8所示,从而使得适配器可用于通过其液体通道沿两个方向转移液体,如上文参考适配器700所述。因此,第一致动器状态与适配器800的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
在阀装置860中,当空气通过阀通道862排出时,阀装置充当第一阀,并且当空气从周围环境进入适配器时,阀装置充当第二阀。
在例示的示例中,致动器包括可断裂突片883,该可断裂突片被构造成防止致动器从其正常的第二致动器状态移位到其第一致动器状态。当需要将致动器移位到其第一致动器状态时,用户可将推力施加到按钮880上,从而使断开突片883断开并将按钮880推入其第一致动器状态。如图12B中可见,致动器还包括铰链884,该铰链被构造成促进按钮880绕其枢转以在其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在例示的示例中,该按钮被构造成当移除推力时自动地返回到其第二致动器状态。因此,当预期适配器的完全操作状态时,用户必须推动按钮880直到预期期望的完全操作状态,并且然后当预期适配器的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时释放按钮。
在本文例示的示例中,致动器已被描述为构成适配器700和800的一部分,然而,本文应当理解,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致动器可构成阀装置的一部分并且可设置在阀壳体内或构成阀壳体的一部分。
现在注意附图中的图13A至图1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示例的适配器900,用于描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过直接阻止适配器的液体通道来直接阻止液体流过适配器。
在例示的示例中,适配器900是鲁尔锁适配器,该鲁尔锁适配器被构造成促进液体通过液体通道926在注射器和外部容器之间转移。注射器(未示出)可连接到适配器900,同时通过适配器900的隔膜930插入注射器的液体针。外部容器(未示出)可连接到适配器900的鲁尔锁连接器910。鲁尔锁连接器910在构造和操作上类似于上述鲁尔锁连接器10的构造和操作。适配器900具有被构造成促进空气在周围环境和适配器900的内部之间流动的阀装置920。
适配器90还包括致动器980,该制动器部分地定位在液体通道926中,以便选择性地阻止液体通过其中的传送。致动器980具有旋钮981,该旋钮被构造成由用户握持以使致动器980在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的其第一致动器状态以及如图13C和图13D所示的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
如图13B和图13D所示,致动器包括流动路径82,该流动路径在图13B所示的第一致动器状态下与液体通道926对准,以允许液体沿两个方向(即,从隔膜930到连接器910,并且反之亦然)流过,因此,在该致动器状态下,适配器900处于其完全操作状态。在图
13D中,致动器处于其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流动路径982不与液体通道926对准,从而阻止液体沿两个方向流过,因此,在该致动器状态下,适配器900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在例示的示例中,在至少部分非操作状态下,适配器完全不可操作以促进液体流过其中。
致动器980被构造成在当由用户施加力时在第一致动器状态和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可移位,该力在例示的示例中是旋转力。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通过推动/拉动或推动/拉动与旋转的组合而在其状态之间移位。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成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其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当施加力时被移位到另一状态中并且当移除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正常状态中。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可被构造成在没有力的情况下独立地保持其两种状态。
在例示的实施方案中,适配器900与上述适配器不同,例如,不包括与上述鲁尔锁适配器1不同的空气通道,并且与上述注射器500不同,该适配器900可与仅具有液体针的注射器一起使用。然而,在一些示例中,致动器980可与上述适配器(鲁尔锁适配器以及插入针适配器)中的任一者一起使用,同时定位在那些适配器的对应液体通道中,而不影响那些适配器的附加功能。
在一些示例(未示出)中,止逆阀或单向阀可被定位在致动器的流动路径内,使得在第二致动器状态下,通过适配器的液体通道的液体流动沿一个方向被阻止并且在相反方向上被允许。

Claims (149)

1.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
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所述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外部主体是结构化的,并且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所述外部主体内,从而防止操作者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之后穿过所述外部主体直接通过指尖接触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所述耦接启动之前,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所述顺时针方向和所述逆时针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所述顺时针方向和所述逆时针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耦接促进机构,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所述耦接启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在所述耦接禁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所述耦接启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启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禁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在与所述耦接禁用状态相关联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耦接启用状态相关联的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在所述耦接期间由所述外部端口施加推力时从所述第一位置自由地移位到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和安装在所述外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止动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解耦促进机构,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所述纵向轴线的旋转,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以便允许所述外部端口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解耦促进机构结合使用,以便至少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提供对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开口中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面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内表面以及相对的致动器外表面,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在所述致动器上施加按压力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力时呈现所述解耦禁用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致动器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开口的边缘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致动器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被定位在由所述开口的边缘限定的假想表面下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从所述外部主体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外部主体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构成杠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构成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构成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脱离。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齿状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径向地移位时才被按压。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具有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致动器延伸的凸起部侧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具有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朝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延伸的齿状部侧表面,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齿状部侧表面接合所述凸起部侧表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脱离。
25.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至24中从属于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位置是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在所述外部端口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解耦期间施加拉力时从所述第二位置自由地移位到所述第三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细长中心构件和围绕所述细长中心构件的套环,其中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通过在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之间螺纹地接纳所述外部端口而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使得当耦接时,所述套环被定位在所述外部端口和所述外部主体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平行于所述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并且所述套环的长度范围在5.4mm至8mm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覆盖所述套环的至少大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一体成形。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大部分。
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90%。
3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大部分。
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90%。
37.一种被构造成用于医用流体转移装置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被定位在其远侧端部处的隔膜,所述隔膜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中的注射器的至少一个针。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构成所述适配器的近侧部分。
40.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
外部主体,所述外部主体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一部分;和
解耦促进机构,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解耦禁用状态和解耦启用状态,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逆时针方向围绕其纵向轴线的旋转,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解耦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以便允许所述外部端口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解耦。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解耦促进机构结合使用,以便至少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提供对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接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开口中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面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致动器内表面以及相对的致动器外表面,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在所述致动器上施加按压力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力时呈现所述解耦禁用状态。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致动器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纵向轴线和所述开口的边缘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致动器外表面的至少大部分被定位在由所述开口的边缘限定的假想表面下方。
45.根据权利要求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从所述外部主体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所述外部主体的一部分。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构成杠杆。
47.根据权利要求4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所述第一接合部分构成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构成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分脱离。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形成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齿状部,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逆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仅当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径向地移位时才被按压。
51.根据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具有从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致动器延伸的凸起部侧表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具有从所述致动器内表面朝向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延伸的齿状部侧表面,其中在所述解耦启用状态下,所述齿状部侧表面接合所述凸起部侧表面。
52.根据权利要求49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解耦禁用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齿状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脱离。
53.根据权利要求40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施加推力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位到所述第二位置。
55.根据权利要求53或5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沿所述纵向轴线轴向地移位到处于第三位置。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三位置是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当施加拉力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位到所述第三位置。
58.根据权利要求5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
59.根据权利要求53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解耦促进机构被构造成当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呈现所述解耦启用状态。
60.根据权利要求40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耦接促进机构,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呈现耦接启用状态和耦接禁用状态,在所述耦接启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在所述耦接禁用状态下,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被构造成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正在进行的时间期间呈现所述耦接启用状态。
62.根据权利要求60或6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启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所述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63.根据权利要求60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在其耦接禁用状态下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沿逆时针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
64.根据权利要求60至63中从属于权利要求59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禁用状态与所述第一位置相关联,并且所述耦接启用状态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关联。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耦接促进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和安装在所述外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止动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接合,从而限制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至少沿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所述旋转。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止动构件脱离。
67.根据权利要求40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是公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包括细长中心构件和围绕所述细长中心构件的套环,其中所述公鲁尔锁连接端口被构造成通过在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之间螺纹地接纳所述外部端口而与所述外部端口耦接,使得当耦接时,所述套环被定位在所述外部端口和所述外部主体之间。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平行于所述细长中心构件延伸,并且所述套环的长度范围在5.4mm至8mm之间。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覆盖所述套环的至少大部分。
70.根据权利要求67至6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套环和所述细长中心构件一体成形。
71.根据权利要求40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大部分。
72.根据权利要求40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至少90%。
73.根据权利要求40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大部分。
74.根据权利要求40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侧壁的至少90%。
75.一种被构造成用于医用流体转移装置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0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被定位在其远侧端部处的隔膜,所述隔膜被构造成接纳穿过其中的注射器的至少一个针。
77.根据权利要求75或7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连接器构成所述适配器的近侧部分。
78.一种用于与流体转移装置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外部主体;和
鲁尔锁连接端口,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被定位在所述外部主体内并且被构造成与所述流体转移装置的外部端口耦接,至少在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与所述外部端口的耦接启动之前,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其中所述外部主体径向地覆盖所述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大部分。
79.一种被构造成用于与具有空气室和液体室的注射器连接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
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被构造成与所述液体室连通;
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被构造成与所述空气室连通;
第一阀,所述第一阀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一阀打开状态和第一阀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允许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周围环境中。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
81.根据权利要求79或80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包括第一阀座构件和第一阀密封构件,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阀通道,所述第一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接合所述第一阀座构件,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83.根据权利要求81或8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通道限定在所述空气通道和所述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能够由所述第一阀选择性地密封。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在所述第一阀常闭状态下密封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并且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开封所述第一流体路径,以允许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逸出到所述周围环境中。
85.根据权利要求79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还包括第二阀,所述第二阀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具有第二阀打开状态和第二阀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阀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空气通道内的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比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小的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
87.根据权利要求85或8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包括第二阀座构件和第二阀密封构件,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具有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与所述空气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阀通道,所述第二阀密封构件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接合所述第二阀座构件,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第二阀密封构件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89.根据权利要求87或8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通道限定在所述空气通道和所述周围环境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能够由所述第二阀选择性地密封。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在所述第二阀常闭状态下密封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并且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开封所述第二流体路径,以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所述空气通道中。
91.根据权利要求85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被定位在单个共用阀壳体内。
92.根据权利要求85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被集成为单个阀装置。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阀装置包括被构造为单个集成密封构件的第一密封构件和第二密封构件,所述单个集成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二阀打开状态和完全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通道中的所述空气逸出到所述周围环境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到所述空气通道中。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阀装置通常处于所述完全常闭状态,其中所述阀装置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所述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其中所述阀装置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所述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96.根据权利要求93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是整体式的。
97.根据权利要求93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阀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和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所述单个集成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一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二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
在所述完全常闭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并且
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一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内逸出到所述阀装置外部,并且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二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外部进入到所述阀装置中。
100.根据权利要求98或9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并且
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
101.根据权利要求93至10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密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
102.根据权利要求79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第一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出口被构造成在其内接纳能够操作用于使所述适配器与外部母连接器断开的杠杆按钮。
103.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83的权利要求10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经由所述第一出口延伸。
104.根据权利要求85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阀和所述周围环境流体连通的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二出口是形成在构成所述适配器近侧端部的鲁尔锁连接端口的外部主体的侧壁中的开口。
105.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89的权利要求104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经由所述第二出口延伸。
106.根据权利要求92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包括具有阀座开口的阀座,并且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包括延伸穿过所述阀座开口的中心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开口内并且径向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和所述中心构件之间。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中心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中心构件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阀座,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二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阀座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阀通道。
108.根据权利要求106或107所述的适配器,所述阀座具有面向所述空气通道的阀座内表面以及相对的阀座外表面,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接合所述阀座内表面,所述密封构件还包括具有固定构件的密封构件第三部分,所述固定构件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阀座的所述外表面,从而将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在其位置中。
109.根据权利要求79至108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所述适配器,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完全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转移,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至少部分地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0.根据权利要求10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1.根据权利要求109或110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流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的传送,并且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将所述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进而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2.根据权利要求109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相对的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转移。
113.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来自所述适配器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的排出,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排出,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
114.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13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进入所述适配器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阀的吸入,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吸入,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
1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16.根据权利要求109至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二致动器状态。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当施加外力时,所述致动器能够在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当移除所述外力时保持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每个状态。
119.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所述一个状态。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
121.根据权利要求116至120中从属于权利要求101的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接合所述密封构件第三部分并且防止来自所述中心构件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不管所述阀装置的所述状态如何都禁止来自所述阀装置的空气的所述排出。
122.一种阀装置,所述阀装置包括: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第一阀打开状态、第二阀打开状态和完全常闭状态,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空气从所述阀装置内逸出到周围环境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空气从所述周围环境进入到所述阀装置中。
123.根据权利要求122的阀装置,所述阀装置通常处于所述完全常闭状态,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到超过第一预定阈值而自动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响应于所述阀装置内的所述空气压力下降到低于第二预定阈值而自动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
12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
125.根据权利要求122至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阀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阀通道的第一阀座构件和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阀通道的第二阀座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具有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一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第二阀座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密封并且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126.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
在所述完全常闭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
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一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并且
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至少部分地脱离,从而开封所述第二阀通道,其中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接合,从而密封所述第一阀通道。
12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阀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一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内逸出到所述阀装置外部,并且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所述阀装置允许所述空气经由所述第二阀通道从所述阀装置外部进入到所述阀装置中。
128.根据权利要求126或127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并且
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在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下的接合比在所述正常完全关闭状态下的接合更紧密。
129.根据权利要求125至128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和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密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
130.根据权利要求122至129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具有构成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的中心部分,其中弹性裙部从所述第二端部的周边延伸,所述裙部被限定在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一边缘和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第二边缘之间。
131.根据权利要求122至12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阀座构件包括具有阀座开口的阀座,并且所述第一阀座构件包括延伸穿过所述阀座开口的中心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开口内并且径向地被定位在所述阀座和所述中心构件之间。
132.根据权利要求131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一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中心构件,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一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中心构件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阀通道,并且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被构造成选择性地接合并且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阀座,从而选择性地将所述阀装置移位到处于其第二
阀打开状态,进而允许所述空气穿过被限定在所述阀座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阀通道。
133.根据权利要求131或132的阀装置,所述阀座具有面向所述空气通道的阀座内表面和相对的阀座外表面,其中所述密封构件第二部分接合所述阀座内表面,所述密封构件还包括密封构件第三部分,所述密封构件第三部分具有凸缘,所述凸缘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阀座的外表面,从而将所述密封构件保持在其位置中。
134.根据权利要求122至133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是整体式的。
135.根据权利要求122至13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阀装置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空气通过所述阀装置的所述流动。
136.根据权利要求135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当施加外力时将所述阀装置从所述完全常闭状态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阀打开状态和所述第二阀打开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
137.根据权利要求135或136所述的阀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不管所述阀装置的所述状态如何都选择性地防止空气通过所述阀装置的所述流动。
138.一种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包括:
液体通道,所述液体通道被构造成用于促进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转移;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在完全操作状态和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之间选择性地切换所述适配器,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完全操作用于液体的所述转移,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至少部分地不可操作用于液体的所述转移。
139.根据权利要求13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40.根据权利要求138或139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还包括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被构造成用于促进空气通过其中的传送,其中流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所述传送,并且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空气的所述传送,从而将所述适配器移位到处于其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进而至少部分地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41.根据权利要求138至14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完全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能够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转移。
142.根据权利要求141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来自所述适配器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的排出,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排出,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转移。
143.根据权利要求141或142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取决于进入所述适配器中的空气的吸入,并且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防止空气的所述吸入,从而使得所述适配器不可操作用于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转移。
144.根据权利要求13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在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直接阻止液体通过所述液体通道的所述转移。
145.根据权利要求138至14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完全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状态和与所述适配器的所述至少部分不可操作状态相关联的第二致动器状态。
146.根据权利要求145所述的适配器,其中当施加外力时,所述致动器能够在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之间移位。
147.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当移除所述外力时保持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每个状态。
148.根据权利要求146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中的所述一个状态。
149.根据权利要求148所述的适配器,其中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常处于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并且被构造成当施加所述外力时移位到处于所述第一致动器状态,并且当移除所述外力时自动地返回到所述第二致动器状态。
CN202280018785.8A 2021-03-03 2022-03-03 用于适配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和阀装置 Pending CN116916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L281248 2021-03-03
IL287544 2021-10-25
IL287544A IL287544A (en) 2021-03-03 2021-10-25 Sealed lower connector and valve assembly to adapter
PCT/IL2022/050236 WO2022185313A1 (en) 2021-03-03 2022-03-03 A tamper proof luer lock connector and a valve arrangement for an adap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16998A true CN116916998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55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8785.8A Pending CN116916998A (zh) 2021-03-03 2022-03-03 用于适配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和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169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354B (zh) 药物输送装置
US7905873B2 (en) Port assembly for use with needleless connector
KR102356405B1 (ko) 밀봉 엘리먼트 및 적응된 커넥터 파트들을 갖는 커넥터
CA2216926C (en) Syringe barrel for lyophilization, reconstitution and administration
EP0427457B1 (en) Ampule for Needleless Hypodermic Injection Device
KR101201098B1 (ko) 안전 탭을 갖는 접근 포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체 용기
US7329249B2 (en) Needleless Luer activated medical connector
JP4549680B2 (ja) 流体移送アセンブリ
US8486044B2 (en) Port assembly for use with needleless connector
WO2017217105A1 (ja) 空気吸引用キャップ
US6726672B1 (en) Intravenous drug access system
KR101061280B1 (ko) 용기와 투여 세트 사이에 유동을 형성하기 위한 포트
EP2190518B1 (en) Medicament mixing and injection apparatus
EP1762213B1 (en) Sealedbody containing medicine
US8790330B2 (en) Connec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medical device to the improved connection arrangement
JP5462277B2 (ja) 接続装置及び医療装置を接続装置に接続する方法
EP2601987A1 (en) Three-way valve unit, non-return valve, and fluid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WO2007148708A1 (ja) 薬液調製用キット
WO1996014097A1 (en) Manifold for injection apparatus
CN116916998A (zh) 用于适配器的防篡改鲁尔锁连接器和阀装置
GB2556088A (en) Packaging and devices for mixing medicament substances
EP4302796A2 (en) A tamper proof luer lock connector and a valve arrangement for an adaptor
IL287544A (en) Sealed lower connector and valve assembly to adapter
JP6741209B2 (ja) フィルタ組立品
WO2003072162A2 (en) Probe-activated medicament injecto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9507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