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6778A -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6778A
CN116906778A CN202310871241.2A CN202310871241A CN116906778A CN 116906778 A CN116906778 A CN 116906778A CN 202310871241 A CN202310871241 A CN 202310871241A CN 116906778 A CN116906778 A CN 116906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piece
flexib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12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阳
廖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12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6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6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6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26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telescoping, with or without fo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4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means of coilable or bendable legs or spiral shaped le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05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integral with the apparatus or articles to be support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支撑构件包括:柔性支撑组件和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的支撑面;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在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柔性支撑组件和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能在不同状态下为柔性显示屏体各区域提供支撑力。

Description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一直在向更大的显示面积、更轻薄、更便携等方向发展。随着无边框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已经接近极限,若要有更大的屏幕显示面积,就需要电子设备具有更大的体积。为了突破电子设备体积对屏幕显示面积的限制,可通过支撑构件支撑柔性显示屏体,支撑构件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对或相背移动,以增大或缩小展示在支撑构件的柔性显示屏的显示面积。
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向相移动至电子设备处于收拢状态下,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闭合,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一并支撑柔性显示屏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背移动至电子设备处于扩展状态下,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柔性显示屏体中位于间隙上方的区域不能被支撑构件支撑,该区域的柔性显示屏体由于没有足够的支撑力导致结构脆弱,易于受外力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目的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处于扩展状态下的支撑构件,无法为柔性显示屏体的各区域提供合支撑力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柔性支撑组件和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的支撑面;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向运动至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在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背运动至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柔性支撑组件和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柔性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柔性支撑件,柔性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形变部和支撑部;
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形变部在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支撑部与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支撑面的一端接触;
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支撑部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支撑部背离形变部的端部和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形变部为杆状,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形变部在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弯曲。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多个柔性支撑件的形变部呈阵列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相邻支撑部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相邻形变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多个柔性支撑件的支撑部呈阵列接触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多个支撑部为球缺体、球体、长方体、圆锥体、棱锥体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部为球缺体,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球缺体的底面与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部为球体,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球体背离形变部的端部与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柔性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位于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多个柔性支撑件设置在安装基板上。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让位开口,第二支撑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让位开口;
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让位开口和/或第二让位开口内;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件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二让位开口,第二支撑件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一让位开口,位于第二让位开口内的柔性支撑组件发生形变并让位于第一支撑件,和/或位于第一让位开口内的柔性支撑组件发生形变并让位于第二支撑件。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多个第一延伸部,多个第一延伸部分别与第一主体部连接,多个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一让位开口;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多个第二延伸部分别与第二主体部连接,多个第二延伸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二让位开口;
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沿第二方向相向运动至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延伸部插入第二让位开口,第二延伸部插入第一让位开口,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设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支撑构件;
转轴,与第二支撑件背离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
柔性显示屏体,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体,另一端绕设于转轴;
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向运动至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在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第一支撑件背离柔性显示屏体的一侧;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背运动至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柔性支撑组件和支撑面一并支撑柔性显示屏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中,通过设置可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使得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可以通过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改变支撑构件的体积,从而可改变支撑在支撑构件上的柔性显示屏体的显示面积;通过设置柔性支撑组件,使得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可以通过形变隐蔽于伸缩支撑组件的一侧,以方便收纳支撑构件,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可以在自身弹性复原力作用下复原,以位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柔性支撑组件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体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保证柔性显示屏体的各区域均能被支撑构件支撑,以提高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柔性显示屏体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屏体和处于第一状态的支撑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部分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转轴和处于第二状态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B部分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支撑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C部分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处于第一状态的支撑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处于第二状态的支撑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转轴和处于第二状态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构件;20、柔性显示屏体;30、转轴;
1、柔性支撑组件;11、柔性支撑件;111、形变部;112、支撑部;12、安装基板;2、伸缩支撑组件;21、第一支撑件;211、第一让位开口;212、第一主体部;213、第一延伸部;22、第二支撑件;221、第二让位开口;222、第二主体部;223、第二延伸部。
具体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相关技术的支撑构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向相移动至电子设备处于收拢状态下,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闭合,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一并支撑柔性显示屏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相背移动至电子设备处于扩展状态下,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柔性显示屏体中位于间隙上方的区域不能被支撑构件支撑,该区域的柔性显示屏体由于没有足够的支撑力导致结构脆弱,易于受外力损伤。
现有的方案均不能很好的解决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的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支撑构件10包括柔性支撑组件1和伸缩支撑组件2;伸缩支撑组件2包括可移动地连接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均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的支撑面;
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向运动至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在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伸缩支撑组件2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背运动至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的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柔性支撑组件1和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支撑构件10可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柔性显示屏体20的一部分被支撑面支撑,以用于显示图像,柔性显示屏体20的另一部分可绕卷于支撑构件10的一侧进行收纳,或弯折至支撑构件10远离支撑面的一侧进行收纳。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中用于与柔性显示屏体20接触,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的向柔性显示屏体20施加支撑力的表面为支撑面。支撑构件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通过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的相向或相背移动,实现支撑构件1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相向移动,支撑构件10的体积减小,位于支撑构件10靠近支撑面一侧的柔性显示屏体20的显示面积减小,柔性显示屏体20处于收拢状态,以方便收纳、把持支撑构件10。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相背移动,支撑构件10的体积增大,位于支撑构件10靠近支撑面一侧的柔性显示屏体20的显示面积增大,柔性显示屏体20处于扩展状态,可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在柔性显示屏体20处于平展显示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件21的支撑面与第二支撑件22的支撑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以向柔性显示屏体20提供均匀的支撑力。伸缩支撑组件2可以采用不锈钢等硬性材料,以使在受力时伸缩支撑组件2不易发生形变,可以保证支撑构件10形态,对柔性显示模组20进行结构补强。
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可以沿移动方向X相对设置,第一支撑件21靠近第二支撑件22的侧边可以为直线侧边,第二支撑件22靠近第一支撑件21的侧边可以同样为直线侧边,使得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可以拼合形成一个整体,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不留缝隙,展示在支撑构件10上的柔性显示屏体20的各区域均能受到第一支撑件21的支撑面和第二支撑件22的支撑面提供的支撑力。当然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还可以具有可咬合的侧边,使得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仍可以拼合形成一个整体。
相拼合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沿移动方向X相背移动至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具有缝隙,被支撑构件10支撑的柔性显示模组20中,位于该缝隙上方的柔性显示模组20的区域与支撑面不接触,该区域得不到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提供的支撑力。在本申请中,通过伸入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的柔性支撑组件1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使得未被伸缩支撑组件2支撑的柔性显示屏体20可以受到柔性支撑组件1提供的支撑力。
柔性支撑组件1可以采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材料制备,使得柔性支撑组件1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形变,在撤去外力之后,柔性支撑组件1恢复原状。在本申请中,由于柔性支撑组件1可位于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使得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碰触到柔性支撑组件1,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继续相向移动,在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的推力作用下,柔性支撑组件1发生形变,以避让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柔性支撑组件1隐蔽于伸缩支撑组件2背离支撑面的一侧。从而使得柔性支撑组件1不影响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的相对移动或相背移动。
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可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使得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可以通过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改变支撑构件10的体积,从而可改变支撑在支撑构件10上的柔性显示屏体20的显示面积;通过设置柔性支撑组件1,使得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可以通过形变隐蔽于伸缩支撑组件2的一侧,以方便收纳支撑构件10,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可以在自身弹性复原力作用下复原,以位于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柔性支撑组件1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体20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保证柔性显示屏体20的各区域均能被支撑构件10支撑,以提高设置在支撑构件10上的柔性显示屏体20的结构稳定性。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支撑组件1包括多个柔性支撑件11,柔性支撑件11包括相连接的形变部111和支撑部112;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形变部111在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支撑部112与伸缩支撑组件2背离支撑面的一端接触;
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支撑部112位于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支撑部112背离形变部111的端部和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在支撑构件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向运动,柔性支撑件11受到第一支撑件21或第二支撑件22的推动力,使得形变部111发生形变,形变的形变部111带动支撑部112移动至伸缩支撑组件2一侧,以避让伸缩支撑组件2。
在支撑构件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背运动,第一支撑件21或第二支撑件22施加在柔性支撑件11推动力撤去,使得形变部111在弹性复原力的作用力下,带动支撑部112移动至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以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形变部111为杆状,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形变部111在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的作用下弯曲。
形变部111可以采用弹簧钢材料、橡胶等具有形变能力的弹性材料,可选地,形变部111采用60Si2Mn制备。支撑部112可由钢、硬质塑料等具有较好耐磨性、刚性的材料制备。可选地,支撑部112采用耐磨材料高锰钢(ZGMn13)制备。
在支撑构件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向运动,至少支撑部112受到第一支撑件21或第二支撑件22沿移动方向X的推动力,使得形变部111沿移动方向X弯曲,直至支撑部112位于伸缩支撑组件2的一侧。相较于其他形状,杆状的形变部111更容易实现弯倒形变,以保证可以带动不具有形变能力的支撑部112避让伸缩支撑组件2。
在一实施例中,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多个柔性支撑件11的形变部111呈阵列间隔设置。
为了保证柔性支撑组件1可作用于柔性显示屏体20的支撑力均匀,柔性支撑组件1中的多个柔性支撑件11呈阵列设置。相邻形变部111之间间隔设置,为形变部111提供形变空间,还可以为避让伸缩支撑组件2的支撑部112提供收容空间。例如为弯倒的形变部111提供形变空间,为设置在弯倒的形变部111上的支撑部112提供收容空间。
在相邻支撑部112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保证在形变部111发生形变的过程中,跟随形变部111形变而移动的支撑部112之间不会相互干扰。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可以设置相邻支撑部112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相邻形变部111之间的间隔距离。以提高柔性支撑组件1用于与柔性显示屏体20接触的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多个柔性支撑件11的支撑部112呈阵列接触设置。
相邻支撑部112接触设置,使得柔性支撑组件1中的多个支撑部112能增大用于与柔性支撑组件1接触的面积。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形状的支撑部112。多个支撑部112为球缺体、球体、长方体、圆锥体、棱锥体中的至少一种。保证多个支撑部112可以一同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即可。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12为球缺体,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球缺体的底面与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球缺体背离其底面的一端与形变部111连接,使得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球缺体的底面可以为柔性显示屏体20提供一个平整的支持表面。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球缺体的底面可以沿移动方向X朝向另一球缺体的球形面。设置的球形面能减小相邻支撑部112在移动时发生干涉。
请参阅图10,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12为球体,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球体背离形变部111的端部与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相较于球缺体,球形的支撑部112更容易制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12为圆锥体或棱锥体,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圆锥体或棱锥体的底面与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圆锥体或棱锥体的顶部与形变部111连接。请参阅图11,支撑部112为正方体。
请再次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柔性支撑组件1还包括安装基板12,安装基板12位于伸缩支撑组件2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多个柔性支撑件11设置在安装基板12上。
在第一支撑件21为固定支撑件,第二支撑件22为移动支撑件的情况下,第二支撑件22沿移动方向X靠近第一支撑件21,实现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向移动,第二支撑件22沿移动方向X背离第一支撑件21,实现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背移动。安装基板12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2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即多个柔性支撑件11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件22背离支撑面的一侧,在第一支撑件21背离支撑面的一侧不设置安装基板12和柔性支撑件11。
请结合参阅图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让位开口211,第二支撑件22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让位开口221;
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的一端位于第一让位开口211和/或第二让位开口221内;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支撑件21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二让位开口221,第二支撑件22的至少部分插入第一让位开口211,位于第二让位开口221内的柔性支撑组件1发生形变并让位于第一支撑件21,和/或位于第一让位开口211内的柔性支撑组件1发生形变并让位于第二支撑件22。
通过设置第一让位开口211和第二让位开口221,使得在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可以通过相互插入让位开口,以实现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拼合。相较于具有垂直于移动方向X的直线侧边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互插入让位开口的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能为柔性显示屏体20提供更均匀的支撑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1包括第一主体部212和多个第一延伸部213,多个第一延伸部213分别与第一主体部212连接,多个第一延伸部213沿第一方向Y间隔设置,相邻第一延伸部213之间形成第一让位开口211;第二支撑件22包括第二主体部222和多个第二延伸部223,多个第二延伸部223分别与第二主体部222连接,多个第二延伸部223沿第一方向Y间隔设置,相邻第二延伸部223之间形成第二让位开口221。
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沿第二方向X相向运动至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第一延伸部213插入第二让位开口221,第二延伸部223插入第一让位开口211,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设置。
第二方向X可以为上文记载的移动方向X。柔性支撑组件1可以沿第三方向Z设置在伸缩支撑组件2的一侧。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和第三方向Z可以两两垂直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产品可以是具有支撑构件10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还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该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转轴30、柔性显示屏体20和如前述的支撑构件10,转轴30与第二支撑件22背离第一支撑件21的一端连接;柔性显示屏体20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体,另一端绕设于转轴30。
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向运动至支撑构件10处于第一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在第一支撑件21和/或第二支撑件22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第一支撑件21背离柔性显示屏体20的一侧;在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相背运动至支撑构件10处于第二状态下,柔性支撑组件1的一端位于第一支撑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之间,柔性支撑组件1和支撑面一并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柔性显示屏体20为具有发光显示能力的屏体,该柔性显示屏体20可以包括柔性衬底、发光器件层和驱动电路层,柔性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柔性材料。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发光单元,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发光单元设置于像素开口。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选择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来制备上述各个发光单元。或者,也可以将发光单元设置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简称Micro-LED)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LightEmittingDiode,简称QLED)。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光单元发光与否、发光时长。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有源层等,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20还可以包括绝缘层、封装层、平坦层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以第一支撑件21为固定支撑件,第二支撑件22为可移动支撑件进行对电子设备的不同状态进行说明。支撑构件1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支撑件22沿移动方向X向靠近第一支撑件21移动,支撑构件10的体积减小,部分柔性显示屏体20收卷于转轴30,或与支撑面接触的柔性显示屏体20绕转轴30移动至支撑构件10的另一侧。随着第二支撑件22的移动,位于第一让位开口211内的柔性支撑组件1形变,以避让第二支撑件22,位于第二让位开口221内的柔性支撑组件1形变,以避让第一支撑件21。
支撑构件1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二支撑件22沿移动方向X向背离第一支撑件21移动,支撑构件10的体积增大,收卷于转轴30的部分柔性显示屏体20放卷,或位于支撑构件10一侧柔性显示屏体20绕转轴30移动至与支撑面接触。随着第二支撑件22的移动,位于第二支撑件22一侧的柔性支撑组件1在弹性复原力的作用力下伸入第一让位开口211内,以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位于第一支撑件21一侧的柔性支撑组件1在弹性复原力的作用力下伸入第二让位开口221内,以支撑柔性显示屏体20。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具有前述支撑构件10的相关结构,可参见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构件10,具有前述支撑构件10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依照本申请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申请以及在本申请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
柔性支撑组件;
伸缩支撑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具有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的支撑面;
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向运动至所述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背运动至所述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和所述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包括相连接的形变部和支撑部;
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形变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端接触;
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形变部的端部和所述支撑面一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为杆状,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形变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多个所述柔性支撑件的形变部呈阵列间隔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相邻所述支撑部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相邻所述形变部之间的间隔距离;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多个所述柔性支撑件的支撑部呈阵列接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为球缺体、球体、长方体、圆锥体、棱锥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球缺体,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球缺体的底面与所述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体;
或所述支撑部为球体,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球体背离所述形变部的端部与所述支撑面在同一平面内并一并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组件还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位于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背离所述支撑面的一侧,所述多个柔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让位开口,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让位开口;
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让位开口和/或所述第二让位开口内;在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让位开口,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一让位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让位开口内的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发生形变并让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开口内的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发生形变并让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多个第一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延伸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让位开口;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多个第二延伸部,多个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让位开口;
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沿第二方向相向运动至所述支撑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二让位开口,所述第二延伸部插入所述第一让位开口,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构件;
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连接;
柔性显示屏体,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另一端绕设于所述转轴;
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向运动至所述支撑构件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隐蔽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体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背运动至所述支撑构件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柔性支撑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柔性支撑组件和所述支撑面一并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体。
CN202310871241.2A 2023-07-14 2023-07-14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906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1241.2A CN116906778A (zh) 2023-07-14 2023-07-14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1241.2A CN116906778A (zh) 2023-07-14 2023-07-14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6778A true CN116906778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5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1241.2A Pending CN116906778A (zh) 2023-07-14 2023-07-14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67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661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11545054B2 (en) Expandable display device
US10111346B2 (en) Display device
CN205038595U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动态输入表面
US10175792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EP2751639B1 (en) Expandable mobile device
KR20160141255A (ko) 슬라이더블 디스플레이
US20170199549A1 (en)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225596A1 (en) Elastomeric Wave Tactile Interface
CN109994043B (zh) 显示装置
KR20150105138A (ko)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1129625A1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102534599B1 (ko)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CN111240413B (zh) 电子设备
EP408049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860063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20200012359A (ko)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CN209046940U (zh) 壳体结构及可挠式显示器
CN116906778A (zh) 支撑构件和电子设备
KR20220093958A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046206A (ko)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860130B2 (en) Touch sensitive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00040B1 (ko) 표시 장치
JP2009176439A (ja) 凹凸形成装置および情報入力装置
CN11569133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