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2052A - 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2052A
CN116902052A CN202310281390.3A CN202310281390A CN116902052A CN 116902052 A CN116902052 A CN 116902052A CN 202310281390 A CN202310281390 A CN 202310281390A CN 116902052 A CN116902052 A CN 116902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wning
frame
rotation shaft
awning frame
s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13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薮内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902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2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4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 B62B9/142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by flexible canopies, covers or 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容易地进行遮阳篷的打开和关闭的婴儿车。婴儿车(1)具备:车体框架(10);前遮阳篷骨(4),经由第一转动轴(71)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车体框架相连结;以及中遮阳篷骨(5),经由第二转动轴(72)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前遮阳篷骨相连结,该第二转动轴(72)设置于与第一转动轴(71)不同的位置。

Description

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关于一种具备遮阳蓬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以往,在婴儿车中,为了使阳光不会直接照射在就座于座席部的婴幼儿,而设置有覆盖座席部的上方空间的遮阳蓬。
在日本特开2004-203354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熟知技术中,揭示有一种改变弯曲成倒U字形形状的多个遮阳蓬骨间的角度,据此改变遮阳蓬的打开程度的婴儿车。并且,揭示如下的技术:通过设置于遮阳蓬的两端部的遮阳蓬开度调整构件,可将遮阳蓬骨间的角度保持于扩张到最大的状态、或者保持于关闭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33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婴儿车为了改变遮阳蓬骨间的角度,在将遮阳蓬打开和关闭之前必须操作遮阳蓬开度调整构件,无法容易地以单手进行遮阳蓬的打开和关闭。
本申请为用以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创,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进行遮阳蓬的打开和关闭的婴儿车。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态样的婴儿车具备:车体框架;前遮阳蓬骨,经由第一转动轴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车体框架相连结;以及中遮阳蓬骨,经由第二转动轴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前遮阳蓬骨相连结,该第二转动轴设置于与第一转动轴不同的位置。
优选为,更具备后遮阳蓬骨,该后遮阳蓬骨经由第三转动轴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车体框架相连结,该第三转动轴设置于与第二转动轴不同的位置。
优选为,第三转动轴的转动限制力比第二转动轴的转动限制力还大。
优选为,前遮阳蓬骨具有从第一转动轴朝向上方延伸然后往前方延伸的弯曲形状;第二转动轴设置于弯曲部分。
优选为,第一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位于同轴上。
优选为,车体框架包含:一对扶手,设置于座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一对扶手支持构件,其上端部与一对扶手的后端部相连结;以及第四转动轴,连结扶手和扶手支持构件;第四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位于同轴上。
优选为,后遮阳蓬骨具有从第三转动轴朝向后方延伸然后往上方竖立的弯曲形状。
优选为,前遮阳蓬骨在两侧部位于比中遮阳蓬骨还靠外侧处;后遮阳蓬骨在两侧部位于比中遮阳蓬骨还靠内侧处。
优选为,前遮阳蓬骨、中遮阳蓬骨、及后遮阳蓬骨具有倒U字形形状,且前遮阳蓬骨、中遮阳蓬骨、后遮阳蓬骨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依照前遮阳蓬骨、中遮阳蓬骨、后遮阳蓬骨的顺序而变小。
[发明的功效]
依据本申请的婴儿车,能容易地进行遮阳蓬的打开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为从一方向观看遮阳蓬和车体框架的连结部位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从另一方向观看遮阳蓬和车体框架的连结部位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打开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5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图,图6的(A)部分为右侧视图,图6的(B)部分为立体图。
图7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关闭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8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折叠操作的右侧视图,图8的(A)部分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打开的状态,图8的(B)部分为显示将后遮阳蓬骨和中遮阳蓬骨予以关闭的状态,图8的(C)部分为显示将前遮阳蓬骨更进一步关闭的状态,图8的(D)部分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关闭的状态。
图9为对应于图8的部分放大图,图9的(A)部分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打开的状态,图9的(B)部分为显示将后遮阳蓬骨和中遮阳蓬骨予以关闭的状态,图9的(C)部分为显示将前遮阳蓬骨更进一步关闭的状态,图9的(D)部分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关闭的状态。
图10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的展开操作的右侧视图,图10的(A)部分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关闭的状态,图10的(B)部分和图10的(C)部分显示将中遮阳蓬骨和后遮阳蓬骨之间予以打开的状态,图10的(D)部分为显示将遮阳蓬骨完全打开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 婴儿车
3 遮阳蓬
4 前遮阳蓬骨(遮阳蓬骨)
5 中遮阳蓬骨(遮阳蓬骨)
6 后遮阳蓬骨(遮阳蓬骨)
9 遮阳篷布
10 车体框架
11 前脚
12 前轮
13 后脚
14 后轮
15 扶手
15a 贯通孔
16 前防护件
17 扶手支持构件
18 座席支持构件
19 靠背支持构件
20 推棒
21 前脚结合构件
22 后脚结合构件
23 反转托架
24 摆动轴
40 前遮阳蓬骨基部
41 第一部分
41a 凹部
42 第二部分
43 贯通孔
44 第一卡合部
44a 凸部
45 嵌合孔
46 贯通孔
47 第二卡合部
48 圆筒部
49 前遮阳蓬骨本体(遮阳蓬骨本体)
50 中遮阳蓬骨基部
54 凹部
55 嵌合孔
56 贯通孔
57 第二被卡合部
58 凸部
59 中遮阳蓬骨本体(遮阳蓬骨本体)
60 后遮阳蓬骨基部
61 第一部分
61a 圆筒部
62 第二部分
63 贯通孔
64 第三卡合部
65 嵌合孔
69 后遮阳蓬骨本体(遮阳蓬骨本体)
71 第一转动轴
72 第二转动轴
73 第三转动轴
74 第四转动轴
81 第一销
82 垫圈
83 弹簧
85 第二销
86 垫圈
87 弹簧
91 前遮阳篷布
92 中遮阳篷布
93 后遮阳篷布
95,96,97,98 辅助遮阳蓬骨。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关于婴儿车的概要)
参照图1至图4,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的概要加以说明。婴儿车1的推棒可进行背面对面切换,图1中显示设置在背面推行位置的状态。此外,婴儿车1设为可折叠。为了使本申请更为容易理解,在附图中,主要显示婴儿车的车体框架,并省略幼儿用座席等的图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对应于婴儿车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于从婴儿车的前方观看的左右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婴儿车1具备:作为车体框架10的一对前脚11、一对后脚13、扶手15、扶手支持构件17、座席支持构件18及靠背支持构件19。除了座席支持构件18及靠背支持构件19以外的车体框架10为在宽度方向(车宽度方向)隔离而左右成对设置。
在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各前脚11的下端设置有前轮12。在比各前脚11更后方处的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各后脚13的下端,设置有后轮14。一对前脚11的下端藉通过朝宽度方向延伸的前脚结合构件21而连结。前脚结合构件21也作为幼儿的脚踏台而发挥功能。一对后脚13的下端通过朝宽度方向延伸的后脚结合构件22而连结。
图4中也显示,前脚11的上端可转动地与朝婴儿车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扶手15的前端部相连结。后脚13的上端在比前脚11的上端更后方处可转动地与扶手15的前端区域相连结。另外,前脚11的宽度方向厚度与后脚13的宽度方向厚度大致一致。虽然省略图示,但从前后方向观察车体框架10时,前脚11及后脚13以宽度方向位置一致的方式排列,且在视觉上重叠。
同样参照图4,扶手15的后端部经由第四转动轴74而可转动地与朝上下方向延伸的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上端部相连结。具体而言,扶手15的后端部与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上端部也经由第四转动轴74而与遮阳蓬3相连结。
特别是如图1所示,在比扶手15更下方处,配置有座席支持构件18。座席支持构件18的前端部与一对前脚11的中央部相连结。座席支持构件18的后端部经由摆动轴24而可转动地与推棒20的下端部、反转托架23的上端部及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相连结。
座席支持构件18的后端部可转动地与靠背支持构件19的下端部相连结。座席支持构件18从下方支持婴幼儿的座部,且靠背支持构件19从下方支持婴幼儿的靠背部。虽未图示,但在座席支持构件18及靠背支持构件19挂设有吊床,在吊床上安装有缓冲垫。据此,在座席支持构件18上形成有用于形成座席部的座面,座席支持构件18从下方支持座面。
前防护件16设置在座席部的前方,且朝宽度方向横越座席部。前防护件16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置在扶手15的内侧方。前防护件16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座席支持构件18的后端部相连结。
推棒20经由摆动轴24而以可相对于车体框架10朝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设置。据此,推棒20设置成可在背面推行位置或对面推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扶手支持构件17为朝上下延伸的构件。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上端部经由第四转动轴74而可转动地与扶手15的后端部相连结。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经由摆动轴24而可转动地与推棒20的下端部、反转托架23的上端部及座席支持构件18的后端部相连结。
在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设置有可对于后脚13锁固的锁固部(未图示),通过解除锁固部的锁固而解除后脚13和扶手支持构件17的锁固,就可将婴儿车1予以折叠。此外,也可在反转托架23的上端设置有可对于后脚13锁固的锁固部。
(关于折叠结构)
接着,针对婴儿车1的折叠结构加以说明。如上述,座席支持构件18的后端部、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推棒20的下端部及反转托架23的上端部经由摆动轴24而彼此连结。另外,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设置成可在对于后脚13锁固的位置与锁固解除的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为了从展开状态转变成折叠状态,将推棒20切换至背面推行位置。进而,解除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的锁固部与后脚13的锁固,并使反转托架23朝上下反转,并且使抵接于后脚13的上方的推棒20的下端部抵接于后脚13的下方。
为了从折叠状态转变成展开状态,使反转托架23朝上下反转,并且使抵接于后脚13的下方的推棒20的下端部抵接于后脚13的上方。在该状态下,将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的锁固部和后脚13予以锁固。进而,将推棒20切换至对面推行位置。如此,车体框架10的形态从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背面推行位置)变化成折叠状态,或是反之从折叠状态变化成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
(关于遮阳蓬)
参照图1至图7,针对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蓬3加以说明。遮阳蓬3覆盖座席部的上方区域。遮阳蓬3具备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后遮阳蓬骨6、遮阳篷布9及辅助遮阳蓬骨95至98。此外,在图2和图3中,省略后述的遮阳蓬骨本体49,59,69的图示。此外,图2和图3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对于座席部为外侧,其相反方向相对于座席部为内侧。此外,在图4中,以虚线显示遮阳篷布9及辅助遮阳蓬骨95至98。
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以彼此的角度可变的方式设置。如图5所示,前遮阳蓬骨4可经由第一转动轴71而进行转动,中遮阳蓬骨5可经由第二转动轴72而进行转动,后遮阳蓬骨6可经由第三转动轴73而进行转动。前遮阳蓬骨4及后遮阳蓬骨6安装在车体框架10,而中遮阳蓬骨5安装在前遮阳蓬骨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轴71、第三转动轴73及上述的第四转动轴74位于同轴上。首先,针对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的构成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前遮阳蓬骨4经由第一转动轴71而可转动地与扶手15的外侧相连结。如图4及图7所示,前遮阳蓬骨4包含:前遮阳蓬骨基部40、及倒U字形形状的前遮阳蓬骨本体49。
如图7所示,前遮阳蓬骨基部40用以保持前遮阳蓬骨本体49的两端部。如图4至图6所示,前遮阳蓬骨基部40具有从第一转动轴71朝向上方延伸然后往前方延伸的弯曲形状。具体而言,前遮阳蓬骨基部40在侧面观看时呈反转的L字形形状,且包含:朝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41、以及从第一部分41的上端朝向前方延伸的第二部分42。由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所形成的角度为大致90度。据此,与熟知的延伸成直线的形状的遮阳蓬骨相比较,可使遮阳蓬骨的全长变长,并可覆盖宽广的区域。另外,可防止婴幼儿手指被夹到。
如图2所示,在第一部分41的下端部设置有凹部41a。第一销81、垫圈82及弹簧83位于该凹部41a中。特别是如图3所示,在第一部分41的扶手15侧设置有:齿轮状的第一卡合部44、以及从第一卡合部44的中央部朝向扶手15侧突出的凸部44a。第一卡合部44与设置于扶手15的贯通孔15a的外侧(箭头A的方向)的第一被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凸部44a贯通扶手15的贯通孔15a。此外,在第一部分41的下端部设置有贯通孔43,该贯通孔43朝轴方向贯通凸部44a的前端至凹部41a之间。上述的第一销81贯通前遮阳蓬骨4的贯通孔43、扶手15的贯通孔15a及后述的后遮阳蓬骨6的贯通孔63。据此,第一销81会成为第一转动轴71,前遮阳蓬骨4设置成相对于扶手15而可进行转动。
第一卡合部44与设置于扶手15的贯通孔15a的外侧的第一被卡合部卡合。据此,使前遮阳蓬骨4维持在多个既定角度(位置)。换句话说,在第一转动轴71中,产生对于车体框架10限制转动的限制力(转动限制力)。当通过比这个转动限制力还强大的力推压前遮阳蓬骨4时,例如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第一卡合部44和扶手15的外侧的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使前遮阳蓬骨4相对于车体框架10而进行转动。
在第二部分42设置有朝向第二部分42所延伸的方向(前方)而形成开口的嵌合孔45。嵌合孔45用以嵌合并保持前遮阳蓬骨本体49(图4)的端部。
如图2所示,在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所交叉的角部(弯曲部分)设置有贯通孔46。如图3所示,在该弯曲部分设置有:朝向扶手15侧而突出的圆筒部48、以及设置于圆筒部48的前端部分的齿轮状的第二卡合部47。后述的中遮阳蓬骨5的凸部58位于圆筒部48的内部。如图2所示,在圆筒部48的内部设置有朝轴方向贯通的贯通孔46。第二销85贯通于贯通孔46。
前遮阳蓬骨本体49例如由合成树脂等所形成,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挠性。前遮阳蓬骨本体49例如剖视呈大致矩形形状等为优选。
如图5所示,中遮阳蓬骨5经由第二转动轴72而可转动地与前遮阳蓬骨4相连结。如图4及图7所示,中遮阳蓬骨5包含:中遮阳蓬骨基部50、及倒U字形形状的中遮阳蓬骨本体59。
如图7所示,中遮阳蓬骨基部50用以保持中遮阳蓬骨本体59的两端部。中遮阳蓬骨基部50在座席部的两侧部位于比前遮阳蓬骨4还靠内侧处。如图2所示,在中遮阳蓬骨基部50的下方部分设置有朝向外侧(箭头A的方向)突出的凸部58、以及设置于凸部58的根部的齿轮状的第二被卡合部57。
凸部58位于上述的前遮阳蓬骨4的圆筒部48内。如图3所示,在中遮阳蓬骨基部50的扶手15侧形成有凹部54。此凹部54配置有垫圈86及弹簧87。此外,如图2所示,在中遮阳蓬骨基部50的下端部设置有贯通孔56,该贯通孔56朝轴方向贯通凸部58的前端至凹部54之间。上述的第二销85贯通前遮阳蓬骨4的贯通孔46及中遮阳蓬骨的贯通孔56。据此,第二销85会成为第二转动轴72,中遮阳蓬骨5设置成相对于前遮阳蓬骨4而可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72设置在与第一转动轴71不同的位置。
第二被卡合部57与上述的前遮阳蓬骨4的第二卡合部47卡合。据此,使中遮阳蓬骨5维持在多个既定角度(位置)。换句话说,在第二转动轴72中,产生对于前遮阳蓬骨4限制转动的限制力(转动限制力)。当通过比这个转动限制力还强大的力推压中遮阳蓬骨5时,例如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第二被卡合部57和第二卡合部47的卡合,使中遮阳蓬骨5相对于其它的遮阳蓬骨4,6而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72的转动限制力也可设定成比第一转动轴71的转动限制力还小。
在中遮阳蓬骨基部50设置有朝向中遮阳蓬骨基部50所延伸的方向(斜上方)而形成开口的嵌合孔55。嵌合孔55用以嵌合并保持中遮阳蓬骨本体59(图4)的端部。
中遮阳蓬骨本体59与前遮阳蓬骨本体49同样地例如由合成树脂等所形成,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挠性。中遮阳蓬骨本体59例如剖视呈大致矩形形状等为优选。如图4及图7所示,中遮阳蓬骨本体59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比前遮阳蓬骨本体49还小。另外,中遮阳蓬骨5在座席部的两侧部位于比前遮阳蓬骨4还靠内侧处。
如图5所示,后遮阳蓬骨6经由第三转动轴73而可转动地与扶手15的内侧相连结。如图4及图7所示,后遮阳蓬骨6包含:后遮阳蓬骨基部60、及倒U字形形状的后遮阳蓬骨本体69。
如图7所示,后遮阳蓬骨基部60用以保持后遮阳蓬骨本体69的两端部。后遮阳蓬骨基部60在座席部的两侧部位于比前遮阳蓬骨4及中遮阳蓬骨5还靠内侧处。如图4及图5所示,后遮阳蓬骨基部60具有从第三转动轴73朝向后方延伸然后往上方竖立的弯曲形状。具体而言,后遮阳蓬骨基部60在前视观看时呈左右反转的L字形形状,且包含: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61、以及从第一部分61的后端朝向上方延伸的第二部分62。由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所形成的角度为大致90度。据此,与前遮阳蓬骨4配合,可使遮阳蓬骨的全长变长,并可覆盖宽广的区域。另外,可防止婴幼儿手指被夹到。
如图2所示,在第一部分61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扶手15侧突出的圆筒部61a、以及设置于圆筒部61a的前端部分的齿轮状的第三卡合部64。如图3所示,在圆筒部61a的内部设置有朝轴方向贯通的贯通孔63。上述的第一销81贯通于贯通孔63。据此,第一销81兼作为第三转动轴73,后遮阳蓬骨6设置成相对于扶手15而可进行转动。
第三卡合部64与设置于扶手15的贯通孔15a的内侧(箭头A的相反方向)的第三被卡合部(未图示)卡合。据此,使后遮阳蓬骨6维持在多个既定角度(位置)。换句话说,在第三转动轴73中,产生对于车体框架10限制转动的限制力(转动限制力)。当通过比这个转动限制力还强大的力推压后遮阳蓬骨6时,例如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第三卡合部64和扶手15的内侧的第三被卡合部的卡合,使后遮阳蓬骨6相对于车体框架10而进行转动。
此外,如图7所示,扶手15和扶手支持构件17经由第四转动轴74而相连结。第四转动轴74通过第一销81而可转动地相连结。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轴71、第三转动轴73及第四转动轴74位于同轴上。此外,前遮阳蓬骨4的第一转动轴71的转动限制力和后遮阳蓬骨6的第三转动轴73的转动限制力大致相同。另一方面,第三转动轴73的转动限制力设定成比第二转动轴72的转动限制力还大。据此,中遮阳蓬骨5通过比后遮阳蓬骨6还小的力进行转动。
第二部分62包含朝向第二部分62所延伸的方向(斜后方)延伸的嵌合孔65。嵌合孔65用以嵌合并保持后遮阳蓬骨本体69(图4)的端部。
后遮阳蓬骨本体69与前遮阳蓬骨本体49及中遮阳蓬骨本体59同样地例如由合成树脂等所形成,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挠性。前遮阳蓬骨本体49例如剖视呈大致矩形形状等为优选。如图4及图7所示,后遮阳蓬骨本体69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比前遮阳蓬骨本体49及中遮阳蓬骨本体59还小。即,前遮阳蓬骨本体49、中遮阳蓬骨本体59、后遮阳蓬骨本体69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依照前遮阳蓬骨本体49、中遮阳蓬骨本体59、后遮阳蓬骨本体69的顺序而变小。据此,当将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完全地关闭时,可使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沿宽度方向排列,因此可将遮阳蓬3紧凑地折叠。
接着,参照图4针对遮阳篷布9及辅助遮阳蓬骨95,96,97,98加以说明。
遮阳篷布9架设在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之间,形成圆顶型的立体形状。遮阳篷布9典型而言为双层结构,且于其间配置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此外,遮阳篷布9包含:架设在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之间的前遮阳篷布91、架设在中遮阳蓬骨5和后遮阳蓬骨6之间的中遮阳篷布92、以及覆盖后遮阳蓬骨6的后方的后遮阳篷布93。遮阳篷布的面积依照前遮阳篷布91、中遮阳篷布92、后遮阳篷布93的顺序而变小。
在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之间,设置有未与第一至第三转动轴71,72,73相连结的多个辅助遮阳蓬骨95,96,97,98。辅助遮阳蓬骨95,96设置于前遮阳篷布91的区域,辅助遮阳蓬骨97,98设置于中遮阳篷布92的区域。辅助遮阳蓬骨没有设置在后遮阳篷布93的区域。辅助遮阳蓬骨95,96例如由合成树脂等所形成,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挠性,但可挠性的程度比遮阳蓬骨4,5,6还低。虽然辅助遮阳蓬骨95,96,97,98为大致相同形状,且为直线地延伸的长条形状,但由于被夹在上述的遮阳篷布9的外布及内布之间,因此形成与遮阳蓬骨4,5,6同样的倒U字形形状。
(关于遮阳蓬的折叠操作及展开操作)
参照图8至图10,针对遮阳蓬3的折叠操作及展开操作加以说明。另外,在图8及图10中,以虚线显示遮阳篷布9。图9中,显示遮阳蓬3当中之前遮阳蓬骨基部40、中遮阳蓬骨基部50、及后遮阳蓬骨基部60。
首先,针对将遮阳蓬3进行折叠操作的方法加以说明。在图8的(A)部分,图9的(A)部分中显示遮阳蓬3完全地打开的状态。在遮阳蓬3完全地打开的状态下,前遮阳蓬骨4朝前方延伸,并形成与扶手15呈平行地延伸的状态。中遮阳蓬骨5朝前方且朝斜上方延伸。后遮阳蓬骨6朝后方且朝斜上方延伸。在完全地打开的状态时,遮阳蓬3完全地覆盖座席部的上方空间。另外,虽然后遮阳蓬骨6可比该状态更朝后方转动,但是在遮阳蓬的折叠、打开和关闭的动作时,可以不用使后遮阳蓬骨6比此刻更朝后方转动。
当从图8的(A)部分,图9的(A)部分所示的状态抓住前遮阳蓬骨4并使其朝后方转动时,就会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第一转动轴71的第一卡合部44(图2)和扶手15的外侧的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并于使前遮阳蓬骨4及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维持在相同角度的状态下朝后方移动,形成图8的(B)部分,图9的(B)部分所示的状态。于使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维持在一定角度的状态下,仅有中遮阳蓬骨5和后遮阳蓬骨6的角度会变小。据此,架设在中遮阳蓬骨5和后遮阳蓬骨6之间的中遮阳篷布92会被折叠,但架设在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之间的前遮阳篷布91仍然维持张开的状态,因此即便遮阳蓬3的角度变小,仍可保持遮阳蓬的美观。
当从图8的(B)部分,图9的(B)部分所示的状态抓住前遮阳蓬骨4b并使其进一步朝后方转动时,被折叠的中遮阳篷布92会成为第二转动轴72的转动的阻力,且例如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第二转动轴72的前遮阳蓬骨4的第二卡合部47(图2)和中遮阳蓬骨5的第二被卡合部57(图3)的卡合,使前遮阳蓬骨4朝向后方转动,如图8的(C)部分,图9的(C)部分所示,会使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变小。此时,由于第三转动轴73的转动限制力比第二转动轴72的转动限制力还大,因此第三转动轴73不会转动而仅使第二转动轴72转动。通过进一步将前遮阳蓬骨4朝后方推压,会使第一转动轴71转动,可使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变小。
进而,通过抓住前遮阳蓬骨4而使其进一步朝后方转动,如图8的(D)部分,图9的(D)部分所示,会使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沿宽度方向排列,成为在侧面观看时仅看到前遮阳蓬骨4的状态。据此,可将遮阳蓬3紧凑地折叠。
接着,参照图10,针对遮阳蓬3的展开操作加以说明。在图10的(A)部分中显示遮阳蓬3完全关闭的状态。当从此状态以手抓住前遮阳蓬骨4而使其朝前方转动时,就会例如通过弹性变形而解除第一转动轴71的第一卡合部44(图2)和扶手15的外侧的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使前遮阳蓬骨4及中遮阳蓬骨5维持在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经由图10的(B)部分所示的状态而位移至图10的(C)部分所示的状态。当架设在中遮阳蓬骨5和后遮阳蓬骨5之间的中遮阳篷布92成为张开的状态时,中遮阳蓬骨5的第二转动轴72(图5)的转动就会停止。
当进一步使前遮阳蓬骨4朝前方转动时,就会使后遮阳蓬骨6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维持固定,且经由第一转动轴71而使前遮阳蓬骨4及中遮阳蓬骨5朝向前方转动。据此,可使遮阳蓬3成为展开状态而使全部的遮阳篷布9成为张开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蓬3中,前遮阳蓬骨4经由第一转动轴71具有转动限制力而与车体框架10相连结,中遮阳蓬骨5经由第二转动轴72具有转动限制力而设置于前遮阳蓬骨4,该第二转动轴72设置于与第一转动轴71不同的位置;因此,可在保持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的状态下进行遮阳蓬3的折叠操作及展开操作。因此,能以单手进行遮阳蓬3的折叠操作及展开操作,所以可容易地进行遮阳蓬3的打开和关闭。另外,由于可在保持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的状态下进行遮阳蓬3的折叠操作及展开操作,因此能使遮阳蓬3的美观提升。
另外,后遮阳蓬骨6经由第三转动轴73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车体框架10相连结,该第三转动轴73设置于与第二转动轴72不同的位置;因此,即便扩大遮阳蓬3的面积,也可容易地进行遮阳蓬3的打开和关闭,并且能使遮阳蓬3的美观提升。
第三转动轴73的转动限制力设定成比第二转动轴72的转动限制力还大。据此,可在保持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的角度的状态下使中遮阳蓬骨5和后遮阳蓬骨6的角度变小,因此即便在将遮阳蓬3打开一半时,也可使前遮阳篷布9维持1张开的状态,可使遮阳蓬的美观提升。另外,还能以单手进行前述的操作,因此操作性优异。
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后遮阳蓬骨6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依照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后遮阳蓬骨6的顺序而变小,因此在将遮阳蓬3关闭的状态下,可使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后遮阳蓬骨6沿轴方向排列。据此,可将遮阳蓬3紧凑地折叠。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蓬3具备有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及后遮阳蓬骨6三个,但至少具备前遮阳蓬骨4和中遮阳蓬骨5两个即可。此外,虽然显示中遮阳蓬骨5与前遮阳蓬骨4的弯曲部分相连结的一个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与前遮阳蓬骨4的前方端等相连结,并未限定前遮阳蓬骨4的连结部位。
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前遮阳蓬骨4及后遮阳蓬骨6为与扶手15相连结,但要被连结的构件也可以不是扶手15,而可以是属于车体框架10的任何构件。另外,虽然前遮阳蓬骨4安装于扶手15的外侧,后遮阳蓬骨6安装于扶手15的内侧,但也没有限定安装部位。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蓬3显示出第一转动轴71、第三转动轴73、及第四转动轴74设置于同轴上的一个例子,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使第一转动轴71和第四转动轴74设置在同轴上,使第三转动轴73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或者全部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依照前遮阳蓬骨4、中遮阳蓬骨5、后遮阳蓬骨6的顺序使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变小的情形加以说明,但并未限定,也可以是全部都为相同的大小,也可以是例如依照中遮阳蓬骨5为最大而接着是前遮阳蓬骨4、后遮阳蓬骨6的顺序使这些构件的尺寸变小。
另外,虽说明了前遮阳蓬骨4及后遮阳蓬骨6具有弯曲形状、但也可为一般的直线形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婴儿车1为折叠式婴儿车,但也可为无法折叠的婴儿车。此时,扶手支持构件17的下端部只要与车体框架10的任一构件相连结即可,例如也可与后脚13相连结。另外,婴儿车1的推棒20虽为背面对面切换式,但也可固定为背面式或对面式的任一方式。
以上,已参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并不限定在图示的实施方式。对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可在与本申请相同的范围内或均等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修正或变形。

Claims (9)

1.一种婴儿车,具备:
车体框架;
前遮阳篷骨,经由第一转动轴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前述车体框架相连结;以及
中遮阳篷骨,经由第二转动轴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前述前遮阳篷骨相连结,该第二转动轴设置于与前述第一转动轴不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更具备后遮阳篷骨,该后遮阳篷骨经由第三转动轴具有转动限制力而可转动地与前述车体框架相连结,该第三转动轴设置于与前述第二转动轴不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中,前述第三转动轴的转动限制力比前述第二转动轴的转动限制力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其中,前述前遮阳篷骨具有从前述第一转动轴朝向上方延伸然后往前方延伸的弯曲形状;前述第二转动轴设置于弯曲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中,前述第一转动轴和前述第三转动轴位于同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婴儿车,其中,
前述车体框架包含:一对扶手,设置于座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一对扶手支持构件,其上端部与前述一对扶手的后端部相连结;以及第四转动轴,连结前述扶手和前述扶手支持构件;
前述第四转动轴和前述第一转动轴、前述第三转动轴位于同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中,前述后遮阳篷骨具有从前述第三转动轴朝向后方延伸然后往上方竖立的弯曲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中,前述前遮阳篷骨在两侧部位于比前述中遮阳篷骨还靠外侧处;
前述后遮阳篷骨在两侧部位于比前述中遮阳篷骨还靠内侧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其中,前述前遮阳篷骨、前述中遮阳篷骨、及前述后遮阳篷骨具有倒U字形形状,且前述前遮阳篷骨、前述中遮阳篷骨、前述后遮阳篷骨的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依照前述前遮阳篷骨、前述中遮阳篷骨、前述后遮阳篷骨的顺序而变小。
CN202310281390.3A 2022-04-20 2023-03-21 婴儿车 Pending CN1169020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9685 2022-04-20
JP2022069685A JP2023159769A (ja) 2022-04-20 2022-04-20 乳母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2052A true CN116902052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0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1390.3A Pending CN116902052A (zh) 2022-04-20 2023-03-21 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59769A (zh)
CN (1) CN11690205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59769A (ja)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6015B2 (en) Stroller
JP3764515B2 (ja) 折りたたみ式の着座装置
JP5410313B2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ベビーカー
US5911432A (en) Two seat baby carriage
EP2857279B1 (en) Stroller and seat unit
CN116902052A (zh) 婴儿车
JP3999454B2 (ja) 折り曲げリンク機構
TWI547402B (zh) Baby carriage
CN212172335U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折叠机构
CN210364000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童车
KR20070037345A (ko) 유모차 및 유모차의 가이드 암
GB2426231A (en) Pushchair or stroller with scissor folding action
JP7428526B2 (ja) 乳母車
JP7365255B2 (ja) 子供用育児器具の幌
JP2018130385A (ja) フレーム構造、車椅子、ベビーカー及び椅子
CN116834813B (zh) 一种载具
CN216153851U (zh) 儿童推车
CN212074183U (zh) 儿童推车
CN112969625B (zh) 婴儿车
US20020125744A1 (en) Foldable chair with armrests
KR102213626B1 (ko) 유모차
CN219406576U (zh) 儿童推车
CN213649704U (zh) 易折叠型婴儿车
CN213292404U (zh) 儿童推车的锁定结构及儿童推车
CN215622214U (zh) 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