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97919A -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97919A
CN116897919A CN202310843529.9A CN202310843529A CN116897919A CN 116897919 A CN116897919 A CN 116897919A CN 202310843529 A CN202310843529 A CN 202310843529A CN 116897919 A CN116897919 A CN 116897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rt
dialysis
blood
per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35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越
蔡俊
彭雅婷
马怀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435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97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97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97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13Reperfusion, e.g. of the coronary vessels, e.g. retroperf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1/00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arts thereof
    • A01N1/02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 A01N1/0236Mechanical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1/00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arts thereof
    • A01N1/02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 A01N1/0236Mechanical aspects
    • A01N1/0242Apparatuses, i.e. device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such as pumps, refrigeration devices or any other devices featuring moving parts and/or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compon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1/00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arts thereof
    • A01N1/02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 A01N1/0236Mechanical aspects
    • A01N1/0242Apparatuses, i.e. device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such as pumps, refrigeration devices or any other devices featuring moving parts and/or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components
    • A01N1/0247Apparatuses, i.e. device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preservation of living parts, such as pumps, refrigeration devices or any other devices featuring moving parts and/or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components for perfusion, i.e. for circulating fluid through organs, blood vessels or other living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包括灌注管路组件与器官盒,通过器官盒与储血容器的连通和切换的设计,可以支持心脏的不停跳取出和转运操作,在转换过程中,无须替换管路,减少心脏的热缺血损伤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Description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在心脏移植手术前,对供体心脏的保存效果直接影响着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目前,在移植心脏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先使心脏停搏,转移至器官转运平台再进行灌注复跳,导致心脏缺血性损伤以及再灌注损伤,进而影响器官质量、可利用器官数量以及移植后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通过两用维持系统对处于取心及体外维持的两个阶段的心脏提供灌注功能,可以支持心脏的不停跳取出和转运操作,减少心脏的热缺血损伤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心脏供体的利用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包括:灌注管路组件,用于对心脏进行灌注;所述灌注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静脉;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主动脉;
器官盒,其用于容置供体上取下的心脏;所述器官盒形成有集液槽接头,所述灌注管路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的储血容器;所述集液槽接头通过回收管连接所述储血容器;
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回收管分别与所述储血容器可控地进行连通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灌注管路组件包括设置于器官盒和储血容器之间的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储血容器的连通或关闭。
优选地,所述第四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回收管与所述第一管路均通过所述第四控制阀与所述储血容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器官盒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连接有心脏的静脉的所述第一管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连接有心脏的主动脉的所述第二管路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设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管路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两者中的一者构造为卡接凸起结构,另一者构造为卡槽结构;
所述第二安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两者中的一者构造为卡接凸起结构,另一者构造为卡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用于放置于所述静脉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气囊具有不封闭所述静脉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完全封闭所述静脉的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管路的所述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用于放置于所述主动脉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气囊具有不封闭所述主动脉的第三工作状态和完全封闭所述主动脉的第四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和/或所述第二管路的所述一端的外周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线配合以将所述静脉和/或主动脉结扎。
优选地,所述灌注管路组件包括氧合装置、离心泵、灌注装置和药剂供给装置;所述氧合装置用于对血液进行氧合,所述离心泵用于驱动所述灌注管路组件内的血液流动,所述灌注装置用于向血液内输入灌注液,所述药剂供给装置用于向血液内输入药剂。
优选地,还包括透析管路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灌注管路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对所述灌注管路组件内的血液进行透析;
所述透析管路组件包括:
透析管路,其具有与所述灌注管路组件连接的进口端和出口端,
透析装置,其设置于所述透析管路上,用于对血液进行透析;
所述灌注管路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析装置包括透析过滤器、透析液容器和第三驱动泵,所述透析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透析管路上,且所述透析过滤器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透析液容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泵用于驱动透析液在所述循环管路中循环流动。
优选地,所述透析装置包括透析过滤器、透析液容器和第三驱动泵,所述透析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透析管路上,且所述透析过滤器通过循环管路与所述透析液容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泵用于驱动透析液在所述循环管路中循环流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通过器官盒与储血容器的连通和切换的设计,可以支持心脏的不停跳取出和转运操作,在转换过程中,无须多次替换心脏连接管路,减少心脏的热缺血损伤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此外,供体在做器官移植时,会先取肝或肾,需要注射大量的药物来维持心脏的活力,心脏会有一定量的药残留而损伤心脏,通过在取心前对位于供体内的心脏进行灌注,可以对因注射药物对心脏造成的损伤进行修复,可以提高心脏供体的利用率。
在一优选方案中,通过透析管路组件选择性地对灌注管路组件内的血液进行透析,可以控制血液里的心脏代谢产物的含量,提高对心脏灌注效果,进而提高心脏供体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两用维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两用维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两用维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路的一端的剖视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路的一端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盒体、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管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灌注管路组件;
11、第一管路;111、第一气囊;112、第一安装部;1121、卡接段;1122、抵接段;113、气路通道;114、通孔;115、卡槽;12、第二管路;121、第二安装部;13、储血容器;14、氧合装置;15、离心泵;16、灌注装置;17、药剂供给装置;18、第一控制阀;19、第四控制阀;
2、透析管路组件;
21、透析管路;22、透析装置;221、透析过滤器;222、透析液容器;223、第一蠕动泵;224、第二蠕动泵;225、循环管路;23、第三控制阀;24、第二驱动泵;
3、器官盒;
31、第一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33、集液槽接头;34、盒体;
4、回收管;
5、清洗组件;
51、清洗管路;52、第一驱动泵;53、第二控制阀;54、灌注液容器;
6、代谢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即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清楚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所指示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另有明确限定的除外。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之上”、“上方”和“上面”、“下”、“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
下面根据图1至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两用维持系统。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至图8介绍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两用维持系统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其包括灌注管路组件1、透析管路组件2和器官盒3,器官盒3用于容置供体上取下的心脏。心脏接入两用维持系统后,灌注管路组件1用于对心脏进行灌注,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第一管路11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静脉,第二管路12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主动脉,血液从心脏的静脉中流出,然后从动脉灌注,可以支持心脏的供血,使心脏正常跳动。器官盒3形成有集液槽接头33,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11上的储血容器13;集液槽接头33通过回收管4连接储血容器13,通过回收管4将器官盒3内的血液导入储血容器13内。
当两用维持系统用于取心时,先将第一管路11与位于供体内的心脏的静脉连接及将第二管路12与位于供体内的心脏的主动脉连接,此时,两用维持系统用于对位于供体体内的心脏进行灌注;然后进行取心,取心后将心脏置于器官盒3内,并将连接有心脏的静脉的第一管路11及将连接有心脏的主动脉的第二管路12与器官盒3进行装配,此时,可通过两用维持系统对体外的心脏进行维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用维持系统对处于取心及体外维持的两个阶段的心脏提供灌注功能,通过器官盒与储血容器的连通和切换的设计,可以支持心脏的不停跳取出和转运操作,在转换过程中,无须多次替换心脏连接管路,减少心脏的热缺血损伤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此外,供体在做器官移植时,会先取肝或肾,需要注射大量的药物来维持心脏的活力,心脏会有一定量的药残留而损伤心脏,通过在取心前对位于供体内的心脏进行灌注,可以对因注射药物对心脏造成的损伤进行修复,可以提高心脏供体的利用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器官盒3设有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能够与连接有心脏的静脉的第一管路1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部32能够与连接有心脏的主动脉的第二管路12可拆卸地连接。取心后将心脏置于器官盒3内并将连接有心脏的静脉的第一管路11与第一连接部31连接,及将连接有心脏的主动脉的第二管路12与第二连接部32连接,以便快速装配。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管路11设有第一安装部112,第二管路12设有第二安装部121,第一安装部112用于与第一连接部31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部121用于与第二连接部3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安装部112连接于第一管路11的外周表壁,第二安装部121位于第二管路12的外周表壁。在进行取心前,将第一管路11的一端与心脏的静脉连接,及将第二管路12的一端与心脏的主动脉连接,以实现心脏体内灌注。然后将心脏及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位于供体内的部分取出,将心脏置于器官盒3内,并将第一安装部112与第一连接部31连接,第二安装部121与第二连接部32连接,以实现心脏体外灌注。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两个管路与器官盒3的装配简单,便于快速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左心引流管(图中未示出),左心引流管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左心室,另一端伸入器官盒3内。心脏在体外灌注的过程中,左心室会有血渗出,通过左心引流管将左心室的残留血引入器官盒3内。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112和第一连接部31两者中的一者构造为卡接凸起结构,另一者构造为卡槽结构;第二安装部121和第二连接部32两者中的一者构造为卡接凸起结构,另一者构造为卡槽结构。当心脏取出后,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与器官盒3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装配,装配便捷且便于拆卸。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器官盒3包括盒体34和盒盖(图中未示出),盒盖用于盖设于盒体34上以封闭盒体34,盒体34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开口,以分别形成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安装部112套设于第一管路11的管体的外周,第一安装部112包括卡接段1121和两个抵接段1122,两个抵接段1122分别连接于卡接段1121的两端。当第一管路11通过第一安装部112与器官盒3可拆卸连接时,卡接段1121卡接于第一连接部31内,两个抵接段1122分别抵接于盒体34的侧壁的内外两个表面,盖上盒盖后,第一安装部112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不能发生移动,因而实现第一管路11与器官盒3之间的装配,装卸便捷。第二安装部121和第一安装部112的结构相同,且第二管路12与器官盒3的装配原理和第一管路11与器官盒3的的装配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管路11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气囊111,第一气囊111用于放置于静脉的内部;且第一气囊111具有不封闭静脉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完全封闭静脉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一管路11的管体的管壁内设有气路通道113,气路通道113和第一气囊111的连接处设有多个通孔114。当在将心脏和两用维持系统连接时,第一管路11的第一气囊111插入静脉的内部,此时第一气囊111具有不封闭静脉的第一工作状态;气路通道113通过通孔114向第一气囊111内充气,使得第一气囊111膨胀以封闭第一管路11和静脉的连接处,防止静脉产生外出血,此时,第一气囊111具有完全封闭静脉的第二工作状态,通过该方式能够起到快速封闭管路外壁和血管内壁的效果。
第二管路12的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气囊(图中未示出),第二气囊用于放置于主动脉的内部,且第二气囊具有不封闭主动脉的第三工作状态和完全封闭主动脉的第四工作状态。第二管路12和主动脉的连接结构及方式与第一管路11和静脉的连接结构及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路11和/或第二管路12的一端的外周设有多个卡槽,卡槽用于与线配合以将静脉和/或主动脉结扎,通过该方式也能够起到快速封闭管路外壁和血管内壁的效果。如图5所示,以第一管路11为例进行具体阐述,第一管路11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槽115,当第一管路11插入静脉后,通过线绕着卡槽115将第一管路11与静脉的连接处进行结扎,防止静脉产生外出血。第二管路12和主动脉的连接结构及方式与第一管路11和静脉的连接结构及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氧合装置14、离心泵15、灌注装置16和药剂供给装置17;氧合装置14用于对血液进行氧合,离心泵15用于驱动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流动,灌注装置16用于向血液内输入灌注液,药剂供给装置17用于向血液内输入药剂。离心泵15位于储血容器13和氧合装置14之间,灌注装置16和药剂供给装置17位于氧合装置14与第二管路12之间。储血容器13内的血液流动至氧合装置14所对应的管道位置时,氧合装置14对血液进行氧合,提高血液里的氧含量,然后血液继续流动,流动至灌注装置16和药剂供给装置17所在位置处,经灌注及药液输入后流向第二管路12。
当然,药剂供给装置17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药剂供给装置17为两个,以分别供给抗凝剂和药液(如营养类的药液、电解质药液等)。
进一步地,灌注装置16包括灌注泵和灌注液罐(图中未示出),灌注泵用于驱动灌注液罐内的灌注液流向血液所在管道。
进一步地,药剂供给装置17包括药剂泵和药剂罐(图中未示出),药剂泵用于驱动药剂罐内的药液流向血液所在管道。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两用维持系统还包括透析管路组件2,透析管路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灌注管路组件1,透析管路组件2用于选择性地对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进行透析。通过透析管路组件2选择性地对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进行透析,可以控制血液里的心脏代谢产物的含量,提高对心脏灌注效果,进而提高心脏供体的利用率。
透析管路组件2包括透析管路21和透析装置22,透析管路21具有与灌注管路组件1连接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透析装置22设置于透析管路21上,用于对血液进行透析。灌注管路组件1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8,第一控制阀18位于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流入透析管路21后,经透析装置22透析,以排出血液中有害且多余的代谢产物及电解质。在进行透析时,可以关闭第一控制阀18,使得第一管路11内的血液必须先经过透析再流向第二管路12,此时血液流速会降低。当然,在进行透析时,也可以打开第一控制阀18,第一管路11内的血液部分流经透析管路组件2以进行透析,另外部分的血液经过第一控制阀18后直接流向第二管路12,这样,流入主动脉的血液内的代谢产物和离子含量等参数能够维持在合格指标范围内的同时血液流速较快。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透析管路组件2还包括第二驱动泵24,第二驱动泵24设置于透析管路21上。其中,第二驱动泵24可以为蠕动泵。如图1和图2所示,当透析管路组件2进行透析时,第二驱动泵24运行,以驱动第一管路11内的血液进入透析管路组件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透析装置22包括透析过滤器221、透析液容器222和第三驱动泵,透析过滤器221设置于透析管路21上,且透析过滤器221通过循环管路225与透析液容器222连接,第三驱动泵用于驱动透析液在循环管路225中循环流动。具体地,第三驱动泵的数目为两个,包括第一蠕动泵223和第二蠕动泵224,第一蠕动泵223位于透析过滤器221的出口端和透析液容器222的进口端之间,第二蠕动泵224位于透析液容器222的出口端和透析过滤器221的进口端之间。进行透析时,开启第一蠕动泵223和第二蠕动泵224,血液流入透析过滤器221时被透析,在改善血液中的代谢物质及电解质的含量后流向主动脉。当血液不需要透析时,关闭第二蠕动泵224,开启第一蠕动泵223,使得透析过滤器221内的透析液回收到透析液容器222内;当关闭透析且第二驱动泵24开启时,第一管路11内的部分血液流经透析管路组件后流向第二管路12,但此时不进行血液透析。
在一实施方式中,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第四控制阀19,第四控制阀19设置于器官盒3和储血容器13之间,控制第一管路11一端外周的第一气囊和第二管路12的一端的第二气囊,使得第一管路11相对于静脉管壁封闭,且第二管路12相对于主动脉管壁封闭。并且同时调节减少循环管路的灌注流量,流量仅维持供应心脏冠脉的灌注。此时将心脏其它脉管用手术钳夹闭,进行心脏离体手术。
在取心时,游离上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及相关的分支。将泵速调小至流量为冠脉流量(500-700ml/min),此时从全身灌注模式切换为只通过冠脉给心脏供血的模式;切断第二管路12的后面半段(降主动脉),其开口通过手动缝合或吻合器缝合或者通过球囊实现密封。将下腔静脉的引流端的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卡接到器官盒3上,心脏接入器官盒3内,增加左心引流管,血液经过左心引流管以及器官盒中的心脏的冠脉循环(此时会将上下腔静脉缝合),
此时,通过关闭第一管路11的流通,并且打开回收管4的通路。其中,第一管路11和回收管4可以分别通过控制阀实现开闭,也可以通过一个三通阀实现择其一的连通。本实施例中,第四控制阀19用于控制第一管路11的开闭,回收管4通过手术钳实现闭合和打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四控制阀19设置为三通阀同时连接第一管路11或回收管4,来切换实现第一管路11或回收管4的连通,切换更加便捷稳定,不会出现两个管路都打开或者关闭的情况。心室内的血液从器官盒3中通过回收管4汇聚流出,再流经储血箱13,通过整个管路系统进行离体心脏的体外维持。
具体地,在心脏的肺动脉和左心室插入引流管,跳动的心脏会将左心室和右心房里面的血液泵出。一方面回收通过冠脉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液(肺动脉插管),一方面防止在左心室里面的血液累积导致主动脉瓣开放,从而引起反流的发生;也防止由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导致的血液回流至左心室淤积的情况(左心室插管)。此时缝合除了上下腔静脉的所有剩余的心脏血管通路。将心脏连同引流管一同转移到器官盒3中。并通过器官盒3的卡槽结构固定主动脉灌注管路。当将心脏转运至患者处后,打开第一管路11并且关闭回收管4,具体过程可参照取心时的过程,将心脏切换回原来的灌注状态,并且通过手术将心脏缝合至患者身上,完成心脏的移植。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图2介绍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的结构大致相同,下面主要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两用维持系统还包括代谢传感器6,用与检测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参数(如离子浓度、毒素、PH等参数)。当代谢传感器6检测到的血液参数达到预设值时,透析管路组件2运行以对静脉血进行透析,以保证流向主动脉的血液里的代谢产物和离子含量等参数能够维持在合格指标范围内。
进一步地,两用维持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其用于根据代谢传感器6检测的参数选择性地控制第三驱动泵(第一蠕动泵223和第二蠕动泵224)启闭;当代谢传感器6检测的血液参数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泵开启,以启动透析装置22。当不需要透析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蠕动泵224关闭且第一蠕动泵223保持开启一定时间,使得透析过滤器221内的透析液回收到透析液容器222内,然后再关闭第一蠕动泵223。
进一步地,根据代谢传感器6检测到的血液参数的情况,灌注装置16可调整灌注液的灌注参数和/或药剂供给装置17可调整药剂供给参数,以使得血液内营养、代谢产物和离子含量等参数在合格指标范围内。
第三实施方式
根据图3介绍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两用维持系统的结构大致相同,下面主要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两用维持系统还包括清洗组件5,清洗组件5包括清洗管路51、第一驱动泵52、第二控制阀53和灌注液容器54,清洗管路51的进口端与灌注液容器54连接,出口端与透析管路21连接,第一驱动泵52和第二控制阀53均设置于清洗管路51上。其中,第一驱动泵52可以为蠕动泵。当透析管路组件2使用完毕后,需及时进行清洗,以防止透析管路组件2内血液凝固。清洗时,打开第二控制阀53,灌注液容器54内的灌注液在第一驱动泵52提供的驱动力下,流经透析管路21和透析装置22,将透析管路组件2内的血液冲洗掉且透析管路组件2内填充灌注液,清洗完毕后,关闭第二控制阀53。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透析管路21上设有第三控制阀23,第三控制阀23位于透析管路21的进口端和清洗管路51的出口端之间。当清洗组件5对透析管路组件2进行清洗时,先关闭第三控制阀23,将透析管路组件2内的血液冲洗掉且透析管路组件2内填充灌注液,然后打开第三控制阀23,将透析管路21的进口端和清洗管路51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通过灌注液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清洗组件5对透析管路组件2进行清洗时,第二驱动泵24运行,以加快清洗组件5内的灌注液向透析管路组件2流动。当清洗完毕且透析管路组件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驱动泵52、第二控制阀53、第三控制阀23和第二驱动泵24关闭。当透析管路组件2再次启动时,第一驱动泵52和第二控制阀53关闭,第三控制阀23和第二驱动泵24打开,让第一管路11内的血液流经透析管路组件2,而清洗组件5的灌注液不会流向透析管路组件2。
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确描述的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灌注管路组件(1),用于对心脏进行灌注;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所述第一管路(11)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静脉;所述第二管路(12)的一端用于连接心脏的主动脉;
器官盒(3),其用于容置供体上取下的心脏;所述器官盒(3)形成有集液槽接头(33),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11)上的储血容器(13);所述集液槽接头(33)通过回收管(4)连接所述储血容器(13);
所述第一管路(11)和所述回收管(4)分别与所述储血容器(13)可控地进行连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设置于器官盒(3)和储血容器(13)之间的第四控制阀(19),所述第四控制阀(19)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11)与所述储血容器(13)的连通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阀(19)为三通阀,所述回收管(4)与所述第一管路(11)均通过所述第四控制阀(19)与所述储血容器(1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官盒(3)设有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能够与连接有心脏的静脉的所述第一管路(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2)能够与连接有心脏的主动脉的所述第二管路(12)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1)设有第一安装部(112),所述第二管路(12)设有第二安装部(121),所述第一安装部(112)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121)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2)和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两者中的一者构造为卡接凸起结构,另一者构造为卡槽结构;
所述第二安装部(1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两者中的一者构造为卡接凸起结构,另一者构造为卡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1)的所述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气囊(111),所述第一气囊(111)用于放置于所述静脉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气囊(111)具有不封闭所述静脉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完全封闭所述静脉的第二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管路(12)的所述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用于放置于所述主动脉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气囊具有不封闭所述主动脉的第三工作状态和完全封闭所述主动脉的第四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1)和/或所述第二管路(12)的所述一端的外周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线配合以将所述静脉和/或主动脉结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包括氧合装置(14)、离心泵(15)、灌注装置(16)和药剂供给装置(17);所述氧合装置(14)用于对血液进行氧合,所述离心泵(15)用于驱动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流动,所述灌注装置(16)用于向血液内输入灌注液,所述药剂供给装置(17)用于向血液内输入药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析管路组件(2),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用于选择性地对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内的血液进行透析;
所述透析管路组件(2)包括:
透析管路(21),其具有与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连接的进口端和出口端,
透析装置(22),其设置于所述透析管路(21)上,用于对血液进行透析;
所述灌注管路组件(1)还包括第一控制阀(18),所述第一控制阀(18)位于所述进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用维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析管路组件(2)还包括第二驱动泵(24),所述第二驱动泵(24)设置于所述透析管路(21)上;
所述透析装置(22)包括透析过滤器(221)、透析液容器(222)和第三驱动泵,所述透析过滤器(221)设置于所述透析管路(21)上,且所述透析过滤器(221)通过循环管路(225)与所述透析液容器(222)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泵用于驱动透析液在所述循环管路(225)中循环流动。
CN202310843529.9A 2023-07-11 2023-07-11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Pending CN116897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3529.9A CN116897919A (zh) 2023-07-11 2023-07-11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43529.9A CN116897919A (zh) 2023-07-11 2023-07-11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97919A true CN116897919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3529.9A Pending CN116897919A (zh) 2023-07-11 2023-07-11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979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31945B1 (en) Technique for priming and recirculating fluid through a dialysis machine
US6106497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 air embolism in a surgical procedure
JP4194845B2 (ja) 手術前の血液提供および流体置換のための自動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7073453B2 (ja) プライミングトレイ
JP2000107283A (ja) 透析装置および洗浄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EP2092945B1 (en) Method of priming an extracorporeal circuit
US8911391B2 (en)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blood pump without trapping air bubbles
JP5215412B2 (ja) 血液成分への溶剤の制御された添加のための装置
CA28197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ling and venting a device for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with stepped flooding of a filter
CN116897919A (zh) 用于取心和心脏体外维持的两用维持系统
JP2020534057A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使用方法
EP2919828B1 (en) Biomedical appliance
JP4232103B2 (ja) 血液の除水装置とその準備方法
JP5404458B2 (ja)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血液浄化装置における血液回路内の液体排出方法
CN219921691U (zh) 一种体外血液循环组件
CN219398428U (zh) Ecmo环路内血液回输装置
US20220211928A1 (en) Emptying a blood circuit after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JP3083173B2 (ja) 血液循環装置
JP2006280395A (ja) 体外循環血液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