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9153A -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9153A
CN116879153A CN202311143882.2A CN202311143882A CN116879153A CN 116879153 A CN116879153 A CN 116879153A CN 202311143882 A CN202311143882 A CN 202311143882A CN 116879153 A CN116879153 A CN 116879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etection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ow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38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79153B (zh
Inventor
彭立伟
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du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38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9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9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9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79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9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2Test chamb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50/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PV systems, e.g. load balancing or fault identification
    • H02S50/10Testing of PV devices, e.g. of PV modules or single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涉及发电板检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检测箱以及安装在检测箱上的透明观察板和阳光透射板,检测箱下侧连通安装有储水箱,检测箱中设置有对光伏发电板进行降雨和冲击的耐受性测试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检测箱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和与第二侧板相邻的检测箱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管;本发明具有可以对光伏发电板进行各项不同耐受性检测,并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快速调节不同程度的降雨量以及实际降雨时的冲击力度对光伏发电板带来的冲刷影响,使得光伏发电板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耐受性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电板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板又称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可以用于发电和充电,光伏发电板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作为家用电器的电源,为各种设备提供电能。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无线电通讯、计算机、航空和航天等领域。光伏发电板具有丰富的环保节能应用,它不需要燃料,不会产生污染物。同时,它还可以节约能源,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可持续。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光伏发电板来满足电力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水和土地污染。光伏发电板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在光伏发电板生产出厂前都会有相应的耐受性检测,确保生产出的光伏发电板合格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如在现有的公开号为CN111220339A的中国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抗冲击检测装置,其包括基板,基板顶部外壁相对两侧均开有T型滑槽,且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规格相适配滑块,滑块顶部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导轨,导轨一侧外壁开有滑槽,且滑槽一侧内壁开有齿槽,导轨一侧外壁滑动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进电机,行进电机输出轴底端穿过安装块一侧外壁焊接有行进齿轮,且行进齿轮与滑槽内齿槽啮合。通过上述现有技术,使用时,将待检测光伏板组件放置在基板上,启动行进电机带动行进齿轮在滑槽内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块上的枪管进行横向移动,另外启动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枪管在水平方向全方位移动,对光伏板上进行冲击试验进行随机性选点,继续启动步进电机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与连接杆进行转动,方便连接杆上的枪管进行纵向角度的变化,另外再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使得连接杆上的枪管进行横向角度变化,对枪管射出方向进行调节,模拟冰雹自然状态下落方向的真实性,将人工冰雹球放置在枪管内,释放储气管内压缩空气,发射冰雹球,对光伏板进行冲击,冲击后收集数据。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在使用时需要先对枪管的位置、纵向角度、横向角度,对枪管射出方向进行调节,每次对枪管调节完成后都需要人工将冰雹球放置在枪管内,发射冰雹球对光伏板进行冲击;上述装置针对枪管的调节操作较为繁琐,需要多次的调节才能使得被检测光伏板的大部分面积都受到冲击检测;而每次调节完成后均需要人工手动将冰雹球放置在枪管内,不仅人工成本较高,检测效率还低。
上述现有技术只能够对光伏板进行模拟冰雹冲击检测,检测局限性较高,光伏板被放置在室外不仅只会受到这一种恶劣天气的影响,而需要承受各种不同的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冲击,如大暴雨、烈日高温天气等,需要对光伏板进行各项耐受性检测,检测出光伏板在经历过各种环境影响后是否还可以正常使用;而上述装置检测具有局限性,需要对光伏板进行其他耐受性检测时还需要转移至其他检测装置上,为全面检测出光伏板的各项耐受性能带来不便。
基于此,在现有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抗冲击检测装置的基础之上,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依然还有可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可以对光伏发电板进行各项不同耐受性检测,并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快速调节不同程度的降雨量以及实际降雨时的冲击力度对光伏发电板带来的冲刷影响,使得光伏发电板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耐受性检测,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箱以及安装在检测箱上的透明观察板和阳光透射板,所述检测箱下侧连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检测箱中设置有对光伏发电板进行降雨和冲击的耐受性测试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检测箱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与第二侧板相邻的检测箱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检测箱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矩形卡杆,所述矩形卡杆相对一侧的检测箱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T形限位杆,所述T形限位杆上开设有若干引水孔,所述矩形卡杆与T形限位杆之间限位滑动设置有承载滑板,所述承载滑板上开设有与T形限位杆适配的T形滑槽,所述承载滑板上放置有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贯穿开设有供矩形卡杆和承载滑板伸出安装的矩形口。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限位驱块、双向丝杆、驱动机构、降雨机构以及冲击机构,所述限位驱块固定安装在承载滑板朝向矩形卡杆的一侧,所述矩形卡杆开设有供限位驱块滑动安装的限位滑槽,所述双向丝杆一端转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另一端贯穿限位驱块向矩形卡杆外伸出,所述限位驱块上螺纹贯穿开设有与双向丝杆适配的螺纹穿孔,所述矩形卡杆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滑槽连通供双向丝杆穿透伸出的伸出孔,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检测箱外侧壁上,所述降雨机构设于检测箱和储水箱上,两所述冲击机构安装于检测箱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双槽驱动轮、双槽传动轮以及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弧形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检测箱外侧壁上,所述双槽驱动轮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转动端,两所述双槽传动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双向丝杆伸出端,两所述传动带一端套设在双槽驱动轮上,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双槽传动轮上。
优选的,所述降雨机构包括供水泵、抽水管、降水板、送水管以及泄压组件,所述供水泵通过承托座设置于检测箱外侧壁上,所述抽水管一端连通安装在储水箱上,另一端与供水泵连接,所述降水板通过中转管安装于检测箱内,所述送水管一端连通安装在中转管上,另一端穿透检测箱与供水泵连接,所述检测箱上开设有供送水管穿透安装的圆形穿孔,所述泄压组件设置于中转管和检测箱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泄压组件包括圆形推杆、密封环、泄压块、圆推柄以及锁定器,所述圆形推杆穿透检测箱侧壁插设滑动设于中转管内,所述中转管和检测箱上均开设有供圆形推杆插设安装的插设孔,所述中转管内开设有与插设孔和送水管连通的储水槽,所述密封环套设在处于储水槽内的圆形推杆上,并与储水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泄压块固定安装在圆形推杆插入端,所述圆推柄固定设置于圆形推杆远离泄压块的一端,所述中转管内开设有与储水槽和降水板连通的梯形输送孔,所述锁定器设于检测箱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锁定器包括长形托块、限位凹块以及抵紧弹簧,所述长形托块固定安装于检测箱外侧壁上,所述限位凹块通过燕尾块限位滑动设于长形托块上,所述长形托块上开设有供燕尾块滑动安装的燕尾槽,所述圆形推杆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与限位凹块适配的限位卡口,所述抵紧弹簧设于燕尾槽内,一端与燕尾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槽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装置筒、橡胶冲击杆以及冲击驱动器,两所述装置筒分别通过两矩形底座倾斜固定安装在检测箱内侧壁上,若干所述橡胶冲击杆通过弧形吸铁块等距限位滑动安装于装置筒中,所述装置筒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供橡胶冲击杆和弧形吸铁块滑动安装的弧形凸槽,所述冲击驱动器设于装置筒和承载滑板上。
优选的,所述冲击驱动器包括圆形转杆、侧壁吸铁块一、侧壁吸铁块二、驱动齿条以及驱动齿轮,所述圆形转杆转动安装于装置筒中,所述装置筒中开设有与弧形凸槽连通供圆形转杆安装的圆形转槽,若干所述侧壁吸铁块一和侧壁吸铁块二等距嵌设安装在圆形转杆上,所述圆形转杆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供侧壁吸铁块一和侧壁吸铁块二安装的弧形嵌设槽,所述驱动齿条固定设置在承载滑板上,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设在处于装置筒外的圆形转杆上,并能与驱动齿条间歇啮合。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工艺,该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放置准备:将用于模拟降雨的水注入进储水箱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滑板滑出检测箱外,将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放置在承载滑板上;
S2,降雨调节:驱动承载滑板进入检测箱内,使得待检测光伏发电板处于降雨机构下方,通过泄压组件模拟出实际降雨时对光伏发电板的冲击力度,并同时根据检测需求调节不同程度降雨量的大小,从而测试不同程度的雨水冲刷对光伏发电板造成的影响;
S3,冲击检测:雨水冲刷模拟完成后,继续通过驱动机构驱使承载滑板向第二侧板方向滑动,在向第二侧板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滑动的承载滑板会驱动冲击机构运作,以对处于承载滑板上的光伏发电板进行冲击耐受性检测;
S4,高温运作:当承载滑板移动至阳光透射板下方时,启动加热管运作升温,以模拟光伏发电板处于高温环境中,太阳光可以通过阳光透射板照射到光伏发电板上,观察检测箱外壁上警示灯的闪烁情况,光伏发电板是否正常运作,以此判断是否通过各项耐受性检测。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运转驱使两双向丝杆转动,可以驱动两承载滑板同时滑动,为了可以增加检测效率,当两双向丝杆转动时,可以同步驱动两承载滑板向相反方向滑动,实现一侧放入待检测光伏发电板时,从另一侧可以取出已经检测完成的光伏发电板;具体的当其中一个承载滑板被驱动滑出第一侧板时,另一个承载滑板则会被驱动滑出第二侧板,首次启动检测时,先将一块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放置在伸出第一侧板一侧的承载滑板上,驱动承载滑板进入检测箱中依次完成模拟降雨检测、冲击检测和高温检测,最后从第二侧板伸出,将检测完成的光伏发电板取下,与此同时下方的另一个承载滑板会从第一侧板伸出,再将下一块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放入,以提高放置和取出光伏发电板的效率。
当待检测光伏发电板运输至降雨机构降水板下方后,根据实际检测要求通过泄压组件可以调节降雨量大小,与供水泵配合下模拟出实际降雨时雨水冲刷对光伏发电板形成的冲击力,随后启动供水泵运作,在泄压组件作用下可以降低供水泵的机械水压,避免出现降水板排出的水形成的水压较强对光伏发电板造成过大的冲击力,以至于与实际降雨时雨水对光伏发电板自然形成的冲刷效果不同,从而对光伏发电板造成损坏。
雨水冲刷耐受性检测完成后,继续启动驱动电机运转驱动承载滑板向第二侧板方向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安装在承载滑板上的驱动齿条会与驱动齿轮啮合,从而驱使圆形转杆转动,使得侧壁吸铁块一和侧壁吸铁块二间断与弧形吸铁块发生反应,其一与弧形吸铁块相吸,其二会与弧形吸铁块相斥,从而驱动弧形吸铁块和橡胶冲击杆不断在弧形凸槽中滑动,通过橡胶冲击杆不断的敲打在光伏发电板上,以实现对光伏发电板进行模拟冰雹冲击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剖视爆炸图。
图3是检测装置部分部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各机构分布剖视图。
图5是矩形卡杆剖视图。
图6是驱动机构和降雨机构剖视图。
图7是泄压组件和降水板安装剖视图。
图8是泄压组件剖视图。
图9是图8中A区域放大图。
图10是锁定器示意图。
图11是锁定器爆炸图。
图12是冲击机构安装剖视图。
图13是冲击机构部分部件剖视图。
图14是圆形转杆、侧壁吸铁块一、侧壁吸铁块二爆炸图。
图15是本申请检测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箱;11、透明观察板;12、阳光透射板;13、储水箱;2、检测装置;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加热管;24、矩形卡杆;25、T形限位杆;251、引水孔;26、承载滑板;261、T形滑槽;27、光伏发电板;211、矩形口;28、限位驱块;29、双向丝杆;3、驱动机构;4、降雨机构;5、冲击机构;241、限位滑槽;281、螺纹穿孔;242、伸出孔;31、驱动电机;32、双槽驱动轮;33、双槽传动轮;34、传动带;35、弧形支撑座;41、供水泵;42、抽水管;43、降水板;44、送水管;6、泄压组件;45、承托座;46、中转管;101、圆形穿孔;61、圆形推杆;62、密封环;63、泄压块;64、圆推柄;7、锁定器;461、插设孔;462、储水槽;463、梯形输送孔;71、长形托块;72、限位凹块;73、抵紧弹簧;74、燕尾块;711、燕尾槽;611、限位卡口;51、装置筒;52、橡胶冲击杆;8、冲击驱动器;53、矩形底座;54、弧形吸铁块;511、弧形凸槽;81、圆形转杆;82、侧壁吸铁块一;83、侧壁吸铁块二;84、驱动齿条;85、驱动齿轮;512、圆形转槽;811、弧形嵌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可以对光伏发电板进行各项不同耐受性检测,并可以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快速调节不同程度的降雨量以及实际降雨时的冲击力度对光伏发电板带来的冲刷影响,使得光伏发电板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耐受性检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箱1以及安装在检测箱1上的透明观察板11和阳光透射板12,检测箱1下侧连通安装有储水箱13,检测箱1中设置有对光伏发电板进行降雨和冲击的耐受性测试的检测装置2。通过透明观察板11可以观察到检测箱1内腔中的情况,而太阳光则可以通过阳光透射板12照射到检测箱1内部,而检测装置2可以实现模拟实际雨水冲刷测试、抗冲击力测试以及经历过这些测试,最后在高温环境中是否还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的效果。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检测装置2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检测箱1两端的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第二侧板22和与第二侧板22相邻的检测箱1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管23,加热管23设置有多个,启动加热时,可以提高检测箱1内腔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加热管23设置在检测箱1后段位置处,是处于阳光透射板12下方位置;检测箱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矩形卡杆24,矩形卡杆24相对一侧的检测箱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T形限位杆25,一个矩形卡杆24和一个T形限位杆25为一组,共两组呈上下分布;本实施例优选为一个T形限位杆25上开设有七个引水孔251,矩形卡杆24与T形限位杆25之间限位滑动设置有承载滑板26,承载滑板26上开设有与T形限位杆25适配的T形滑槽261,即每组矩形卡杆24与T形限位杆25之间设置有一块承载滑板26,也即共两块承载滑板26分别设置在每组矩形卡杆24与T形限位杆25之间。
承载滑板26上放置有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承载滑板26上开设有凹槽口供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放置;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上均贯穿开设有供矩形卡杆24和承载滑板26伸出安装的矩形口211。需要说明检测箱1外壁上设置有警示灯,通过警示灯的闪烁可以光伏发电板27是否在正常运作。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具体的,检测装置2还包括限位驱块28、双向丝杆29、驱动机构3、降雨机构4以及冲击机构5;限位驱块28固定安装在承载滑板26朝向矩形卡杆24的一侧,矩形卡杆24开设有供限位驱块28滑动安装的限位滑槽241,双向丝杆29一端转动安装在限位滑槽241内,另一端贯穿限位驱块28向矩形卡杆24外伸出,限位驱块28上螺纹贯穿开设有与双向丝杆29适配的螺纹穿孔281,需要说明的是两双向丝杆29的螺纹方向不同,当双向丝杆29受力发生转动时,在与限位驱块28上的螺纹穿孔281配合下可以分别驱动两承载滑板26向不同方向滑动;矩形卡杆24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滑槽241连通供双向丝杆29穿透伸出的伸出孔242。
驱动机构3设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用于对两双向丝杆29进行驱动;降雨机构4设于检测箱1和储水箱13上,可以将储水箱13中的水输送喷晒至检测箱1内指定位置处,以实现对待检测光伏发电板27进行模拟实际降雨冲刷的效果;两冲击机构5安装于检测箱1内侧壁上,可以分别与两滑动的承载滑板26配合,对处于承载滑板26上的光伏发电板27进行抗冲击测试,以模拟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的冲击检测。
首先通过驱动机构3可以驱动处于上方的承载滑板26被驱动滑出第一侧板21,另一个下方的承载滑板26则会被驱动滑出第二侧板22,首次启动检测时,先将一块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放置在上侧伸出第一侧板21一侧的承载滑板26上,驱动承载滑板26进入检测箱1中,再依次通过降雨机构4和冲击机构5完成模拟降雨检测和抗冲击检测,最后进入阳光透射板12下方的加热管23区域处,启动加热管23加热提高检测箱1内部也即光伏发电板27周围的温度,同时太阳光通过阳光透射板12照射在完成模拟降雨检测和抗冲击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上,以完成最后的高温检测,检测此时的光伏发电板27是否正常运作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完成全部耐受性检测后,承载滑板26从第二侧板22伸出将光伏发电板27取下即可,与此同时下方的另一个承载滑板26会从第一侧板21伸出,再将下一块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放入,以此往复可以不断对不同光伏发电板27进行耐受性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降雨机构4进行模拟降雨检测时,喷洒至光伏发电板27上的水可以通过T形限位杆25上开设的多个引水孔251重新流回到储水箱13中。
参照图6所示,由于需要对两承载滑板26进行不同方向的驱动,完成对待检测光伏发电板27的运送,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双槽驱动轮32、双槽传动轮33以及传动带34;驱动电机31通过弧形支撑座35固定安装在检测箱1外侧壁上,双槽驱动轮32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31转动端,两双槽传动轮33分别固定套设在两双向丝杆29伸出端,两传动带34一端套设在双槽驱动轮32上,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双槽传动轮33上。当驱动电机31启动运转时,通过两传动带34可以同步带动两双向丝杆29发生转动。
参照图6和图7所示,考虑到需要模拟出实际降雨时雨水对光伏发电板27的冲刷,且避免在检测模拟的过程中雨水对光伏发电板27的冲击力过大,从而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损坏,降雨机构4包括供水泵41、抽水管42、降水板43、送水管44以及泄压组件6;供水泵41通过承托座45设置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抽水管42一端连通安装在储水箱13上,另一端与供水泵41连接,降水板43通过中转管46安装于检测箱1内,送水管44一端连通安装在中转管46上,另一端穿透检测箱1与供水泵41连接,检测箱1上开设有供送水管44穿透安装的圆形穿孔101,泄压组件6设置于中转管46和检测箱1侧壁上。启动供水泵41运作,可以通过抽水管42将储水箱13中的水抽送至送水管44中,再通过中转管46进入降水板43中,最后可以利用降水板43上的多个喷孔将水大面积的喷洒至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上,而通过调节供水泵41送水的水压与泄压组件6配合,可以达到快速调节降雨量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泄去对光伏发电板27来说依旧过高的机械水压,以防止供水泵41过高的水压对光伏发电板27形成过大的冲击力,从而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损坏。
因为即使是将供水泵41压力调至最小,还是无法达到实际下雨时小雨量冲刷在光伏发电板27的效果,仍然会有较大的压力会对光伏发电板27形成过高的冲击力,会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损坏的同时,导致模拟测试的结果不准确,因为此时雨水对光伏发电板27的冲击力还是过高,并不是降雨时雨水自然滴落在光伏发电板27上的效果,而泄压组件6则可以对输送进入降水板43前的水进行过渡消除部分水压,实现模拟出实际降雨时雨水对光伏发电板27的冲刷效果。
参照图7至图9所示,为了可以根据检测需要快速调整模拟降雨时的雨水量,并同时对形成的机械水压进行泄压,避免降水板43喷出的水压过大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损坏,泄压组件6包括圆形推杆61、密封环62、泄压块63、圆推柄64以及锁定器7;圆形推杆61穿透检测箱1侧壁插设滑动设于中转管46内,中转管46和检测箱1上均开设有供圆形推杆61插设安装的插设孔461,中转管46内开设有与插设孔461和送水管44连通的储水槽462,密封环62套设在处于储水槽462内的圆形推杆61上,并与储水槽462侧壁固定连接,密封环62的作用是防止水从插设孔461中流出;泄压块63固定安装在圆形推杆61插入端,圆推柄64固定设置于圆形推杆61远离泄压块63的一端,中转管46内开设有与储水槽462和降水板43连通的梯形输送孔463,需要说明的是泄压块63的直径小于梯形输送孔463每节通孔的直径,也就是说当泄压块63处于梯形输送孔463直径最小通孔位置处时,水流仍然可以通过梯形输送孔463进入到降水板43中,也即是泄压块63并不会封堵在梯形输送孔463处,对梯形输送孔463造成堵塞;
根据检测时对降雨量大小的要求对泄压块63的位置进行移动,例如:当待检测光伏发电板27需要模拟雨量较大的暴雨测试时,即调整供水泵41为最大功率,快速的将大量储水箱13中的水输送至降水板43中喷洒在光伏发电板27上,但由于供水泵41功率较大导致水压过大,如不泄压便会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损坏,且也无法得到实际降雨时雨水冲刷在光伏发电板27上的效果,此时向中转管46方向推动圆推柄64,让泄压块63处于梯形输送孔463最大直径的通孔处,泄压块63便会对急速流动的水流进行一部分阻挡,以达到泄去一部分水压的效果,让大量的水流可以舒缓并不急促的进入到降水板43内,以实现模拟实际降雨时雨水滴落冲刷在光伏发电板27上的效果。锁定器7设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用于对圆形推杆61的位置进行锁定,也即对泄压块63的位置进行锁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承载滑板26的位置呈上下分层设置,处于下层的承载滑板26与降水板43的距离较远,所以当对下方承载滑板26上的待检测光伏发电板27进行降雨冲刷检测时,需要考虑水流下落距离,相应的对供水泵41的功率和泄压块63的位置进行调整。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锁定器7的结构示意,锁定器7包括长形托块71、限位凹块72以及抵紧弹簧73;长形托块71固定安装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限位凹块72通过燕尾块74限位滑动设于长形托块71上,长形托块71上开设有供燕尾块74滑动安装的燕尾槽711,本实施例优选为圆形推杆61上等距开设有五个与限位凹块72适配的限位卡口611,需要说明的是梯形输送孔463是由五段直径大小不一的通孔组成;抵紧弹簧73设于燕尾槽711内,一端与燕尾块7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槽711侧壁固定连接,抵紧弹簧73始终具有驱动燕尾块74即驱动限位凹块72向圆形推杆61方向滑动的推动力。在对圆形推杆61位置进行调整时,先向远离圆形推杆61方向推动限位凹块72,当将圆形推杆61插入至相应位置后,松开限位凹块72在抵紧弹簧73作用下限位凹块72将卡在圆形推杆61其中一个限位卡口611处,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节圆形推杆61位置时,注意圆形推杆61上的限位卡口611需要与限位凹块72位置相对应,以确保限位凹块72可以顺利卡在圆形推杆61限位卡口611处。
参照图12和图13所示,由于还需要检测光伏发电板27的抗冲击力,以应对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的影响,冲击机构5包括装置筒51、橡胶冲击杆52以及冲击驱动器8;两装置筒51分别通过两矩形底座53倾斜固定安装在检测箱1内侧壁上,两装置筒51的位置分别处于两承载滑板26的上方;本实施例优选为九个橡胶冲击杆52通过九个弧形吸铁块54等距限位滑动安装于装置筒51中,装置筒51上等距开设有九个供橡胶冲击杆52和弧形吸铁块54滑动安装的弧形凸槽511,冲击驱动器8设于装置筒51和承载滑板26上,用于与滑动的承载滑板26配合对弧形吸铁块54和橡胶冲击杆52进行驱动,驱使橡胶冲击杆52不断的伸出弧形凸槽511和向弧形凸槽511中收缩以此往复,而当橡胶冲击杆52伸出弧形凸槽511时,橡胶冲击杆52则刚好可以冲击抵触在光伏发电板27上,通过橡胶冲击杆52不断的对光伏发电板27进行抵触敲打,以模拟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板27的影响。
参照图12至图14所示,为了可以与滑动的承载滑板26配合对橡胶冲击杆52进行自动驱动,冲击驱动器8包括圆形转杆81、侧壁吸铁块一82、侧壁吸铁块二83、驱动齿条84以及驱动齿轮85;圆形转杆81转动安装于装置筒51中,装置筒51中开设有与弧形凸槽511连通供圆形转杆81安装的圆形转槽512,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九组侧壁吸铁块一82和侧壁吸铁块二83等距嵌设安装在圆形转杆81上,每组有一个侧壁吸铁块一82和一个侧壁吸铁块二83组成,且需要说明的是侧壁吸铁块一82与弧形吸铁块54为相吸引设置,而侧壁吸铁块二83则与弧形吸铁块54为相排斥设置;圆形转杆81上等距开设有九组供侧壁吸铁块一82和侧壁吸铁块二83安装的弧形嵌设槽811,驱动齿条84固定设置在承载滑板26上,驱动齿轮85固定套设在处于装置筒51外的圆形转杆81上,并能与驱动齿条84间歇啮合。
当承载滑板26被驱动滑动进过装置筒51下方时,驱动齿条84与驱动齿轮85便会啮合,驱使圆形转杆81转动,从而驱使侧壁吸铁块二83转向弧形吸铁块54驱动橡胶冲击杆52伸出弧形凸槽511冲击抵触在光伏发电板27上,而当侧壁吸铁块一82转向弧形吸铁块54时又会驱使橡胶冲击杆52向弧形凸槽511内收缩;故而通过圆形转杆81的不断转动,可以实现多个橡胶冲击杆52不断冲击抵触敲打在光伏发电板27上的效果,即达到模拟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光伏发电板27形成物理冲击的目的。
最后进入阳光透射板12下方的加热管23区域处,启动加热管23加热提高检测箱1内部也即光伏发电板27周围的温度,同时太阳光通过阳光透射板12照射在完成模拟降雨检测和抗冲击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上,以完成高温检测,检测此时的光伏发电板27是否正常运作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完成全部耐受性检测后从承载滑板26第二侧板22伸出将光伏发电板27取下即可,与此同时下方的另一个承载滑板26会从第一侧板21伸出,再将下一块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放入,以此往复可以不断对不同光伏发电板27进行耐受性检测。
参照图15所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工艺,该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放置准备:将用于模拟降雨的水注入进储水箱13内,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电机31的启动,在传动带34的驱动下驱使承载滑板26滑出检测箱1外,将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放置在承载滑板26上。
S2,降雨调节:驱动承载滑板26进入检测箱1内,使得待检测光伏发电板27处于降雨机构4下方,启动供水泵41运作,再通过泄压组件6模拟出实际降雨时对光伏发电板27的冲击力度,并同时根据检测需求调节不同程度降雨量的大小,从而测试不同程度的雨水冲刷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的影响。
S3,冲击检测:雨水冲刷模拟完成后,继续通过驱动机构3中驱动电机31驱使承载滑板26向第二侧板22方向滑动,在向第二侧板22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滑动的承载滑板26会驱动冲击机构5运作,以对处于承载滑板26上的光伏发电板27进行冲击耐受性检测。
S4,高温运作:当承载滑板26移动至阳光透射板12下方时,启动加热管23运作升温,以模拟光伏发电板27处于高温环境中,太阳光可以通过阳光透射板12照射到光伏发电板27上,观察检测箱1外壁上警示灯的闪烁情况,光伏发电板27是否正常运作,以此判断是否通过各项耐受性检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箱(1)以及安装在检测箱(1)上的透明观察板(11)和阳光透射板(12),所述检测箱(1)下侧连通安装有储水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中设置有对光伏发电板进行降雨和冲击的耐受性测试的检测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检测箱(1)两端的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所述第二侧板(22)和与第二侧板(22)相邻的检测箱(1)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管(23),所述检测箱(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矩形卡杆(24),所述矩形卡杆(24)相对一侧的检测箱(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T形限位杆(25),所述T形限位杆(25)上开设有若干引水孔(251),所述矩形卡杆(24)与T形限位杆(25)之间限位滑动设置有承载滑板(26),所述承载滑板(26)上开设有与T形限位杆(25)适配的T形滑槽(261),所述承载滑板(26)上放置有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上均贯穿开设有供矩形卡杆(24)和承载滑板(26)伸出安装的矩形口(211);所述检测装置(2)还包括限位驱块(28)、双向丝杆(29)、驱动机构(3)、降雨机构(4)以及冲击机构(5),所述限位驱块(28)固定安装在承载滑板(26)朝向矩形卡杆(24)的一侧,所述矩形卡杆(24)开设有供限位驱块(28)滑动安装的限位滑槽(241),所述双向丝杆(29)一端转动安装在限位滑槽(241)内,另一端贯穿限位驱块(28)向矩形卡杆(24)外伸出,所述限位驱块(28)上螺纹贯穿开设有与双向丝杆(29)适配的螺纹穿孔(281),所述矩形卡杆(24)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滑槽(241)连通供双向丝杆(29)穿透伸出的伸出孔(242),所述驱动机构(3)设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所述降雨机构(4)设于检测箱(1)和储水箱(13)上,两所述冲击机构(5)安装于检测箱(1)内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双槽驱动轮(32)、双槽传动轮(33)以及传动带(34),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弧形支撑座(35)固定安装在检测箱(1)外侧壁上,所述双槽驱动轮(32)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31)转动端,两所述双槽传动轮(33)分别固定套设在两双向丝杆(29)伸出端,两所述传动带(34)一端套设在双槽驱动轮(32)上,另一端分别套设在两双槽传动轮(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机构(4)包括供水泵(41)、抽水管(42)、降水板(43)、送水管(44)以及泄压组件(6),所述供水泵(41)通过承托座(45)设置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所述抽水管(42)一端连通安装在储水箱(13)上,另一端与供水泵(41)连接,所述降水板(43)通过中转管(46)安装于检测箱(1)内,所述送水管(44)一端连通安装在中转管(46)上,另一端穿透检测箱(1)与供水泵(41)连接,所述检测箱(1)上开设有供送水管(44)穿透安装的圆形穿孔(101),所述泄压组件(6)设置于中转管(46)和检测箱(1)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组件(6)包括圆形推杆(61)、密封环(62)、泄压块(63)、圆推柄(64)以及锁定器(7),所述圆形推杆(61)穿透检测箱(1)侧壁插设滑动设于中转管(46)内,所述中转管(46)和检测箱(1)上均开设有供圆形推杆(61)插设安装的插设孔(461),所述中转管(46)内开设有与插设孔(461)和送水管(44)连通的储水槽(462),所述密封环(62)套设在处于储水槽(462)内的圆形推杆(61)上,并与储水槽(46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泄压块(63)固定安装在圆形推杆(61)插入端,所述圆推柄(64)固定设置于圆形推杆(61)远离泄压块(63)的一端,所述中转管(46)内开设有与储水槽(462)和降水板(43)连通的梯形输送孔(463),所述锁定器(7)设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器(7)包括长形托块(71)、限位凹块(72)以及抵紧弹簧(73),所述长形托块(71)固定安装于检测箱(1)外侧壁上,所述限位凹块(72)通过燕尾块(74)限位滑动设于长形托块(71)上,所述长形托块(71)上开设有供燕尾块(74)滑动安装的燕尾槽(711),所述圆形推杆(61)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与限位凹块(72)适配的限位卡口(611),所述抵紧弹簧(73)设于燕尾槽(711)内,一端与燕尾块(7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燕尾槽(711)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5)包括装置筒(51)、橡胶冲击杆(52)以及冲击驱动器(8),两所述装置筒(51)分别通过两矩形底座(53)倾斜固定安装在检测箱(1)内侧壁上,若干所述橡胶冲击杆(52)通过弧形吸铁块(54)等距限位滑动安装于装置筒(51)中,所述装置筒(51)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供橡胶冲击杆(52)和弧形吸铁块(54)滑动安装的弧形凸槽(511),所述冲击驱动器(8)设于装置筒(51)和承载滑板(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驱动器(8)包括圆形转杆(81)、侧壁吸铁块一(82)、侧壁吸铁块二(83)、驱动齿条(84)以及驱动齿轮(85),所述圆形转杆(81)转动安装于装置筒(51)中,所述装置筒(51)中开设有与弧形凸槽(511)连通供圆形转杆(81)安装的圆形转槽(512),若干所述侧壁吸铁块一(82)和侧壁吸铁块二(83)等距嵌设安装在圆形转杆(81)上,所述圆形转杆(81)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供侧壁吸铁块一(82)和侧壁吸铁块二(83)安装的弧形嵌设槽(811),所述驱动齿条(84)固定设置在承载滑板(26)上,所述驱动齿轮(85)固定套设在处于装置筒(51)外的圆形转杆(81)上,并能与驱动齿条(84)间歇啮合。
8.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检测工艺如下:S1,放置准备:将用于模拟降雨的水注入进储水箱(13)内,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承载滑板(26)滑出检测箱(1)外,将待检测的光伏发电板(27)放置在承载滑板(26)上;S2,降雨调节:驱动承载滑板(26)进入检测箱(1)内,使得待检测光伏发电板(27)处于降雨机构(4)下方,通过泄压组件(6)模拟出实际降雨时对光伏发电板(27)的冲击力度,并同时根据检测需求调节不同程度降雨量的大小,从而测试不同程度的雨水冲刷对光伏发电板(27)造成的影响;S3,冲击检测:雨水冲刷模拟完成后,继续通过驱动机构(3)驱使承载滑板(26)向第二侧板(22)方向滑动,在向第二侧板(22)方向滑动的过程中,滑动的承载滑板(26)会驱动冲击机构(5)运作,以对处于承载滑板(26)上的光伏发电板(27)进行冲击耐受性检测;S4,高温运作:当承载滑板(26)移动至阳光透射板(12)下方时,启动加热管(23)运作升温,以模拟光伏发电板(27)处于高温环境中,太阳光可以通过阳光透射板(12)照射到光伏发电板(27)上,观察检测箱(1)外壁上警示灯的闪烁情况,光伏发电板(27)是否正常运作,以此判断是否通过各项耐受性检测。
CN202311143882.2A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Active CN116879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3882.2A CN116879153B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3882.2A CN116879153B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9153A true CN116879153A (zh) 2023-10-13
CN116879153B CN116879153B (zh) 2023-12-15

Family

ID=88271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3882.2A Active CN116879153B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915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5161U (en) * 2006-02-21 2006-08-01 Jia-Hung Liou Structure of throttle valve capable of automatic adjustment and balance of water pressure
CN111220339A (zh) * 2019-11-30 2020-06-02 湖北善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抗冲击检测装置
EP3667904A1 (en) * 2018-12-11 2020-06-17 Vilniaus Gedimino technikos universitetas Hail simulator for testing solar cell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19627673U (zh) * 2023-02-27 2023-09-01 营口金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工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5161U (en) * 2006-02-21 2006-08-01 Jia-Hung Liou Structure of throttle valve capable of automatic adjustment and balance of water pressure
EP3667904A1 (en) * 2018-12-11 2020-06-17 Vilniaus Gedimino technikos universitetas Hail simulator for testing solar cell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220339A (zh) * 2019-11-30 2020-06-02 湖北善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抗冲击检测装置
CN219627673U (zh) * 2023-02-27 2023-09-01 营口金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9153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0583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US201800312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ofitting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all-weather solar heating
CN101060293A (zh) 太阳能封闭介质循环发电的方法及其装置
Zhai et al. Experiences on solar heating and cooling in China
CN105156144A (zh) 一种太阳能风泵互补型隧道自然通风系统及方法
KR20100016849A (ko) 태양열집열기의 집열각도 조절장치
CN206155210U (zh)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CN204715869U (zh) 一种新型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气膜建筑
CN110952728A (zh) 一种环保型节能建筑给水设备
CN116879153B (zh) 一种光伏发电板耐受性检测系统及工艺
CN202125100U (zh) 一种停车场自然能源综合利用车棚
CN102138463B (zh) 阳光节能温室厂房及制造方法
CN208273787U (zh) 一种用于环境景观的洒水装置
CN103511204A (zh) 吸热式太阳能热风发电站
CN202476184U (zh) 温室调温系统
CN102155759B (zh) 太阳能热水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3810530U (zh) 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1318812Y (zh) 微循环太阳能集热热水器
CN203375763U (zh) 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集成采暖制冷供热系统
CN213873259U (zh) 一种喷泉式载热回流补热装置
CN206083486U (zh) 一种风电塔筒制造用法兰椭圆度校正通用工装
CN201547644U (zh) Led照明路灯及其发电系统
CN102032129B (zh) 交换循环多级太阳能日夜发电装置
CN205191940U (zh) 一体化阳台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4593688U (zh)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的公交车站用降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