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7139A -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7139A
CN116877139A CN202311024095.6A CN202311024095A CN116877139A CN 116877139 A CN116877139 A CN 116877139A CN 202311024095 A CN202311024095 A CN 202311024095A CN 116877139 A CN116877139 A CN 116877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oil
frame
truss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40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建斌
范祝宁
张新阳
罗江龙
邓云瑶
朱浩堂
张孝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Tianjin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Tianjin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Tianjin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Tianjin Rail Transi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40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7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7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7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2Removable shuttering; Bear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4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 B62B5/049Braking mechanisms; Locking devices against movement locking against movement by contacting the floor or a wa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包括机架组件,所述机架组件的顶端设有桁架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底端中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纵向导轨。本发明通过延长柱的联动作用即可实现多个吸盘的自动下降,利用吸盘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即可代替移动时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通过吸盘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固定,来防止装置在浇筑时出现位移,同时通过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支撑固定的自动解除,整个过程只需要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自动支撑固定和自动支撑解除,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人工拆装底端支撑脚以实现支撑的问题,自动化程度较高,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背景技术
轨顶风道,即列车顶排风道,是地铁车站通风系统中重要的内部结构构件,悬挂于车站中板和结构侧墙的交接位置。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一般不与车站主体同时浇注,尤其在盾构施工需要通过的车站,轨顶风道必须后期浇注,在轨顶风道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常规的浇筑施工方法为采用搭建脚手架的方法,进行轨顶风道的断面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在对长度较长的轨顶风道进行施工时需要频繁拆装脚手架才能完成施工,在大规模施工时以摒弃不再使用,目前新型的施工方法主要为采用台车进行轨顶的辅助施工。
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主要包含行走系统和机架以及桁架系统构成,其在使用前会在底端铺设有轨道以供台车进行位移,当台车位移到指定位置后即可对顶端的轨顶风道进行浇筑施工,为了防止在轨顶风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台车的位移影响浇筑过程,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台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在台车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脚等装置,利用底端的支撑脚对台车进行支撑防止浇筑时台车出现位移,在浇筑结束后需将支撑脚拆除,这种施工方法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对施工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台车到达指定位置后,通常需要将顶端的桁架进行抬升,使其到达指定位置并接近顶端的轨顶,现有技术中桁架的底端一般会安装抬升装置利用气缸等,但这类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即需要操作人员攀登至高处控制气缸等装置实现桁架的上升,同时在安装结束后也需要操作人员操作桁架的下降,不仅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自动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包括机架组件,所述机架组件的顶端设有桁架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底端中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纵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横向导轨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卡接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远离第二卡块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三固定座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的上方设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位于桁架组件的正下方,两个所述横向导轨对称安装在活动架底端的两侧,所述活动架的四角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架,所述延长架的底端均安装有位于机架组件外侧面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活动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远离活动架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活动架通过第一卡块与左右两个纵向导轨之间活动卡接。
在实际使用前,首先需根据台车的尺寸要求在地铁车站内铺设轨道,并接通台车的电源,同时需将该台车放置在轨道上使其可沿轨道运行,完成安装过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组件包括两个侧边支撑架,两个所述侧边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顶端支撑架,两个所述侧边支撑架的底端均等距离活动安装有行走轮,两个所述侧边支撑架之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横向导轨的底端与底板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在需要移动台车时,首先需确保该台车底端的行走轮与轨道之间卡接,通过外部装置拉动该台车即可实现行走轮的滚动并依靠其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台车的整体位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块相对横向导轨左右位移,所述动力组件位于两个第二卡块之间且两个第二卡块相互靠近的一端与动力组件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内部储存有液压油,所述储油箱的底端与底板顶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储油箱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所述储油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输油管,所述储油箱的内部安装有油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位于储油箱上方的暂存管,所述暂存管与横向导轨内腔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暂存管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活塞板,两个所述活塞板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暂存管内部的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贯穿活塞板的左右两侧且与两个第二卡块之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暂存管内腔的一端和活塞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暂存管上方的中部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左右两侧分别两个与输油管之间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管中部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油阀,所述进油阀与三通阀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暂存管中部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油阀,所述排油阀与排油管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油阀和排油阀均为单向阀,所述进油阀的阀门方向为向内导通和向外截止,所述排油阀的阀门方向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当台车移动到指定位置需要进行对应位置的浇筑时,此时可通过开启储油箱内部的油泵即可输出压力将液压油通过左右两个输油管导入至三通阀的内部,并在三通阀的内部进行混合,此时通过打开进油阀的阀门并关闭排油阀的阀门,此时即可将液压油导入至暂存管的内部,此时暂存管内部的两个活塞板随即受到向外侧的张力,两个活塞板随之相对远离并带动两个活塞杆相对远离,此时限位弹簧被压缩,两个活塞杆相对远离后并带动两个第二卡块相对横向导轨滑动,此时两个第二卡块随之远离,此时顶端的延长柱发生摆动,两个延长柱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上方的连杆随之下降,并带动顶端的活动架下降,此时四角位置上的延长架以及支撑脚随之下降,直至吸盘与地面之间紧密接触,完成装置的支撑固定,此时台车自身无法位移,以进行后续的浇筑作业,反之通过开启排油阀的阀门并关闭进油阀的阀门即可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的自动复位,最终实现吸盘的自动上升解除支撑固定,以进行台车的位移。
通过利用液压油的压力,通过液压油的注入即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的相对远离,并通过延长柱的联动作用即可实现多个吸盘的自动下降,利用吸盘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即可代替移动时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通过吸盘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固定,来防止装置在浇筑时出现位移,同时通过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支撑固定的自动解除,整个过程只需要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自动支撑固定和自动支撑解除,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人工拆装底端支撑脚以实现支撑的问题,自动化程度较高,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卡块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柱,所述延长柱贯穿通槽且安装有位于侧边支撑架内侧面的刹车片,所述延长柱相对通槽左右位移。
当该台车到达指定位置执行支撑固定程序时,由于两个第二卡块的相对远离,即可带动底端的两个延长柱相对远离,此时底端的两个刹车片随之相对远离,当两个刹车片相对远离时,此时即可朝行走轮的侧面进行靠近,直至与轨道之间紧密接触,并对轨道施加侧向的作用力,而在支撑固定解除时,两个刹车片随之相对靠近即可解除与轨道之间的侧边接触,完成台车的二次固定过程。
通过利用进行支撑固定时的动作实现刹车片与外部轨道之间的接触固定,并利用侧向作用力提高摩擦力,利用摩擦力作用实现台车的刹紧,对台车进行二次固定,进一步防止台车出现位移,同时在支撑固定解除后,刹车固定随之自动解除,不会对台车的正常行进造成干扰,通过二次的固定,提高了台车进行浇筑时的稳定性,设计冗余程度较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桁架组件包括桁架板,所述桁架板位于顶端支撑架的顶端,所述桁架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顶端支撑架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桁架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桁架组件还包括位于桁架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侧板位于设置在左右两侧延长架的外侧面且与延长架的外侧面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桁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侧板远离延长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第一侧板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固定座远离第二侧板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靠近的一端通过转轴相互铰接。
当台车到达指定位置需要进行浇筑时,由于延长架在活动架的带动下会向下发生位移,此时即可同步带动第二侧板和第二固定座下移,此时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位于上方的第一侧板随之在第一支撑杆的带动下向上位移,此时桁架板随即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伸缩杆随之被拉伸,桁架板随之相对顶端支撑架上移,直至接近顶端的轨顶,进而对轨顶的断面进行加工,浇筑完成后,由于支撑固定的解除,延长架自动上移,此时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之间的夹角随之减小,桁架板随之下移完成脱模,以进行后续的轨顶浇筑作业。
通过利用支撑固定时的动作以及解除支撑时的动作,利用吸盘的下降实现了桁架板的上升,而吸盘的上升则实现了桁架板的下降,进而实现了到达指定位置后完成支撑固定的同时实现桁架板的自动上升以进行轨顶的浇筑,而完成浇筑后需要移动台车进行支撑解除时,桁架板的自动下降完成脱模以进行后续施工,整个过程自动化联动完成,无需人工进行辅助,可有效减少操作人员攀登时间,提高安全系数,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利用液压油的压力,通过液压油的注入即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的相对远离,并通过延长柱的联动作用即可实现多个吸盘的自动下降,利用吸盘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即可代替移动时行走轮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通过吸盘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固定,来防止装置在浇筑时出现位移,同时通过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支撑固定的自动解除,整个过程只需要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自动支撑固定和自动支撑解除,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人工拆装底端支撑脚以实现支撑的问题,自动化程度较高,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2、本发明通过利用进行支撑固定时的动作实现刹车片与外部轨道之间的接触固定,并利用侧向作用力提高摩擦力,利用摩擦力作用实现台车的刹紧,对台车进行二次固定,进一步防止台车出现位移,同时在支撑固定解除后,刹车固定随之自动解除,不会对台车的正常行进造成干扰,通过二次的固定,提高了台车进行浇筑时的稳定性,设计冗余程度较高。
3、本发明通过利用支撑固定时的动作以及解除支撑时的动作,利用吸盘的下降实现了桁架板的上升,而吸盘的上升则实现了桁架板的下降,进而实现了到达指定位置后完成支撑固定的同时实现桁架板的自动上升以进行轨顶的浇筑,而完成浇筑后需要移动台车进行支撑解除时,桁架板的自动下降完成脱模以进行后续施工,整个过程自动化联动完成,无需人工进行辅助,可有效减少操作人员攀登时间,提高安全系数,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桁架组件结构的单独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架组件结构的单独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隐藏机架组件和桁架组件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活动架底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纵向导轨和第二卡块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卡块和动力组件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动力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组件;101、侧边支撑架;102、顶端支撑架;103、行走轮;104、底板;105、通槽;2、桁架组件;201、桁架板;202、第一侧板;203、第二侧板;204、伸缩杆;205、第一固定座;206、第二固定座;207、第一支撑杆;208、第二支撑杆;3、横向导轨;4、纵向导轨;5、活动架;6、延长杆;7、第一卡块;8、延长架;9、支撑脚;10、吸盘;11、第二卡块;12、第三固定座;13、第四固定座;14、连杆;15、延长柱;16、刹车片;17、动力组件;171、储油箱;172、三通阀;173、输油管;174、排油管;175、暂存管;176、活塞板;177、活塞杆;178、限位弹簧;179、进油阀;1710、排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包括机架组件1,机架组件1的顶端设有桁架组件2,机架组件1底端中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向导轨3,横向导轨3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纵向导轨4,横向导轨3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17,横向导轨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卡接有第二卡块11,两个第二卡块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12,第三固定座12远离第二卡块11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14,连杆14远离第三固定座12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四固定座13,第四固定座13的上方设有活动架5,活动架5位于桁架组件2的正下方,两个横向导轨3对称安装在活动架5底端的两侧,活动架5的四角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架8,延长架8的底端均安装有位于机架组件1外侧面的支撑脚9,支撑脚9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吸盘10,活动架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杆6,延长杆6远离活动架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7,活动架5通过第一卡块7与左右两个纵向导轨4之间活动卡接。
在实际使用前,首先需根据台车的尺寸要求在地铁车站内铺设轨道,并接通台车的电源,同时需将该台车放置在轨道上使其可沿轨道运行,完成安装过程。
如图1和图3所示,机架组件1包括两个侧边支撑架101,两个侧边支撑架101的顶端安装有顶端支撑架102,两个侧边支撑架101的底端均等距离活动安装有行走轮103,两个侧边支撑架101之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04,底板104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05,横向导轨3的底端与底板104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在需要移动台车时,首先需确保该台车底端的行走轮103与轨道之间卡接,通过外部装置拉动该台车即可实现行走轮103的滚动并依靠其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台车的整体位移。
如图4和图6以及图7和图8所示,第二卡块11相对横向导轨3左右位移,动力组件17位于两个第二卡块11之间且两个第二卡块11相互靠近的一端与动力组件17的左右两侧相连接,动力组件17包括储油箱171,储油箱171的内部储存有液压油,储油箱171的底端与底板104顶端的中部相连接,储油箱17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174,储油箱17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输油管173,储油箱171的内部安装有油泵,动力组件17还包括位于储油箱171上方的暂存管175,暂存管175与横向导轨3内腔的中部相连接,暂存管175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76,两个活塞板176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暂存管175内部的活塞杆177,两个活塞杆177贯穿活塞板176的左右两侧且与两个第二卡块11之间相连接,活塞杆177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178,限位弹簧17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暂存管175内腔的一端和活塞板176的一端相连接,暂存管175上方的中部设有三通阀172,三通阀172的左右两侧分别两个与输油管173之间相连通,暂存管175中部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油阀179,进油阀179与三通阀172的底端相连通,暂存管175中部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油阀1710,排油阀1710与排油管174之间相连通,进油阀179和排油阀1710均为单向阀,进油阀179的阀门方向为向内导通和向外截止,排油阀1710的阀门方向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实施例一:
当台车移动到指定位置需要进行对应位置的浇筑时,此时可通过开启储油箱171内部的油泵即可输出压力将液压油通过左右两个输油管173导入至三通阀172的内部,并在三通阀172的内部进行混合,此时通过打开进油阀179的阀门并关闭排油阀1710的阀门,此时即可将液压油导入至暂存管175的内部,此时暂存管175内部的两个活塞板176随即受到向外侧的张力,两个活塞板176随之相对远离并带动两个活塞杆177相对远离,此时限位弹簧178被压缩,两个活塞杆177相对远离后并带动两个第二卡块11相对横向导轨3滑动,此时两个第二卡块11随之远离,此时顶端的延长柱15发生摆动,两个延长柱15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上方的连杆14随之下降,并带动顶端的活动架5下降,此时四角位置上的延长架8以及支撑脚9随之下降,直至吸盘10与地面之间紧密接触,完成装置的支撑固定,此时台车自身无法位移,以进行后续的浇筑作业,反之通过开启排油阀1710的阀门并关闭进油阀179的阀门即可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11的自动复位,最终实现吸盘10的自动上升解除支撑固定,以进行台车的位移。
通过利用液压油的压力,通过液压油的注入即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11的相对远离,并通过延长柱15的联动作用即可实现多个吸盘10的自动下降,利用吸盘10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即可代替移动时行走轮103与轨道之间的接触,通过吸盘10与地面之间的支撑固定,来防止装置在浇筑时出现位移,同时通过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支撑固定的自动解除,整个过程只需要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实现自动支撑固定和自动支撑解除,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人工拆装底端支撑脚以实现支撑的问题,自动化程度较高,可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如图1和图3以及图4所示,两个第二卡块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柱15,延长柱15贯穿通槽105且安装有位于侧边支撑架101内侧面的刹车片16,延长柱15相对通槽105左右位移。
当该台车到达指定位置执行支撑固定程序时,由于两个第二卡块11的相对远离,即可带动底端的两个延长柱15相对远离,此时底端的两个刹车片16随之相对远离,当两个刹车片16相对远离时,此时即可朝行走轮103的侧面进行靠近,直至与轨道之间紧密接触,并对轨道施加侧向的作用力,而在支撑固定解除时,两个刹车片16随之相对靠近即可解除与轨道之间的侧边接触,完成台车的二次固定过程。
通过利用进行支撑固定时的动作实现刹车片16与外部轨道之间的接触固定,并利用侧向作用力提高摩擦力,利用摩擦力作用实现台车的刹紧,对台车进行二次固定,进一步防止台车出现位移,同时在支撑固定解除后,刹车固定随之自动解除,不会对台车的正常行进造成干扰,通过二次的固定,提高了台车进行浇筑时的稳定性,设计冗余程度较高。
如图1和图2所示,桁架组件2包括桁架板201,桁架板201位于顶端支撑架102的顶端,桁架板201底端的左右两侧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伸缩杆204,伸缩杆204的底端与顶端支撑架102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桁架板2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202,桁架组件2还包括位于桁架板20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203,第二侧板203位于设置在左右两侧延长架8的外侧面且与延长架8的外侧面之间相连接,第一侧板202远离桁架板2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205,第二侧板203远离延长架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06,第一固定座205远离第一侧板202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7,第二固定座206远离第二侧板203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08,第一支撑杆207和第二支撑杆208相对靠近的一端通过转轴相互铰接。
实施例二:
当台车到达指定位置需要进行浇筑时,由于延长架8在活动架5的带动下会向下发生位移,此时即可同步带动第二侧板203和第二固定座206下移,此时第二侧板203和第一侧板202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第二支撑杆208和第一支撑杆207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位于上方的第一侧板202随之在第一支撑杆207的带动下向上位移,此时桁架板201随即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伸缩杆204随之被拉伸,桁架板201随之相对顶端支撑架102上移,直至接近顶端的轨顶,进而对轨顶的断面进行加工,浇筑完成后,由于支撑固定的解除,延长架8自动上移,此时第二支撑杆208和第一支撑杆207之间的夹角随之减小,桁架板201随之下移完成脱模,以进行后续的轨顶浇筑作业。
通过利用支撑固定时的动作以及解除支撑时的动作,利用吸盘10的下降实现了桁架板201的上升,而吸盘10的上升则实现了桁架板201的下降,进而实现了到达指定位置后完成支撑固定的同时实现桁架板201的自动上升以进行轨顶的浇筑,而完成浇筑后需要移动台车进行支撑解除时,桁架板201的自动下降完成脱模以进行后续施工,整个过程自动化联动完成,无需人工进行辅助,可有效减少操作人员攀登时间,提高安全系数,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当台车移动到指定位置需要进行对应位置的浇筑时,此时可通过开启储油箱171内部的油泵即可输出压力将液压油通过左右两个输油管173导入至三通阀172的内部,并在三通阀172的内部进行混合,此时通过打开进油阀179的阀门并关闭排油阀1710的阀门,此时即可将液压油导入至暂存管175的内部,此时暂存管175内部的两个活塞板176随即受到向外侧的张力,两个活塞板176随之相对远离并带动两个活塞杆177相对远离,此时限位弹簧178被压缩,两个活塞杆177相对远离后并带动两个第二卡块11相对横向导轨3滑动,此时两个第二卡块11随之远离,此时顶端的延长柱15发生摆动,两个延长柱15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上方的连杆14随之下降,并带动顶端的活动架5下降,此时四角位置上的延长架8以及支撑脚9随之下降,直至吸盘10与地面之间紧密接触,完成装置的支撑固定,此时台车自身无法位移,以进行后续的浇筑作业,反之通过开启排油阀1710的阀门并关闭进油阀179的阀门即可释放液压油,即可实现两个第二卡块11的自动复位,最终实现吸盘10的自动上升解除支撑固定,以进行台车的位移;
当该台车到达指定位置执行支撑固定程序时,由于两个第二卡块11的相对远离,即可带动底端的两个延长柱15相对远离,此时底端的两个刹车片16随之相对远离,当两个刹车片16相对远离时,此时即可朝行走轮103的侧面进行靠近,直至与轨道之间紧密接触,并对轨道施加侧向的作用力,而在支撑固定解除时,两个刹车片16随之相对靠近即可解除与轨道之间的侧边接触,完成台车的二次固定过程;
当台车到达指定位置需要进行浇筑时,由于延长架8在活动架5的带动下会向下发生位移,此时即可同步带动第二侧板203和第二固定座206下移,此时第二侧板203和第一侧板202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第二支撑杆208和第一支撑杆207之间的夹角增加,此时位于上方的第一侧板202随之在第一支撑杆207的带动下向上位移,此时桁架板201随即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伸缩杆204随之被拉伸,桁架板201随之相对顶端支撑架102上移,直至接近顶端的轨顶,进而对轨顶的断面进行加工,浇筑完成后,由于支撑固定的解除,延长架8自动上移,此时第二支撑杆208和第一支撑杆207之间的夹角随之减小,桁架板201随之下移完成脱模,以进行后续的轨顶浇筑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包括机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1)的顶端设有桁架组件(2),所述机架组件(1)底端中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横向导轨(3),所述横向导轨(3)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纵向导轨(4),所述横向导轨(3)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组件(17),所述横向导轨(3)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卡接有第二卡块(11),两个所述第二卡块(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12),所述第三固定座(12)远离第二卡块(11)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远离第三固定座(12)的一端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四固定座(13),所述第四固定座(13)的上方设有活动架(5),所述活动架(5)位于桁架组件(2)的正下方,两个所述横向导轨(3)对称安装在活动架(5)底端的两侧,所述活动架(5)的四角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架(8),所述延长架(8)的底端均安装有位于机架组件(1)外侧面的支撑脚(9),所述支撑脚(9)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吸盘(10),所述活动架(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杆(6),所述延长杆(6)远离活动架(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7),所述活动架(5)通过第一卡块(7)与左右两个纵向导轨(4)之间活动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1)包括两个侧边支撑架(101),两个所述侧边支撑架(101)的顶端安装有顶端支撑架(102),两个所述侧边支撑架(101)的底端均等距离活动安装有行走轮(103),两个所述侧边支撑架(101)之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04),所述底板(104)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105),所述横向导轨(3)的底端与底板(104)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11)相对横向导轨(3)左右位移,所述动力组件(17)位于两个第二卡块(11)之间且两个第二卡块(11)相互靠近的一端与动力组件(17)的左右两侧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7)包括储油箱(171),所述储油箱(171)的内部储存有液压油,所述储油箱(171)的底端与底板(104)顶端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储油箱(17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排油管(174),所述储油箱(17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输油管(173),所述储油箱(171)的内部安装有油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7)还包括位于储油箱(171)上方的暂存管(175),所述暂存管(175)与横向导轨(3)内腔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暂存管(175)内腔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76),两个所述活塞板(176)相对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暂存管(175)内部的活塞杆(177),两个所述活塞杆(177)贯穿活塞板(176)的左右两侧且与两个第二卡块(11)之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77)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178),所述限位弹簧(17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暂存管(175)内腔的一端和活塞板(17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暂存管(175)上方的中部设有三通阀(172),所述三通阀(172)的左右两侧分别两个与输油管(173)之间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管(175)中部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油阀(179),所述进油阀(179)与三通阀(17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暂存管(175)中部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油阀(1710),所述排油阀(1710)与排油管(174)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油阀(179)和排油阀(1710)均为单向阀,所述进油阀(179)的阀门方向为向内导通和向外截止,所述排油阀(1710)的阀门方向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卡块(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延长柱(15),所述延长柱(15)贯穿通槽(105)且安装有位于侧边支撑架(101)内侧面的刹车片(16),所述延长柱(15)相对通槽(105)左右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组件(2)包括桁架板(201),所述桁架板(201)位于顶端支撑架(102)的顶端,所述桁架板(201)底端的左右两侧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伸缩杆(204),所述伸缩杆(204)的底端与顶端支撑架(102)顶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接,所述桁架板(2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202),所述桁架组件(2)还包括位于桁架板(20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2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203)位于设置在左右两侧延长架(8)的外侧面且与延长架(8)的外侧面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02)远离桁架板(2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205),所述第二侧板(203)远离延长架(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06),所述第一固定座(205)远离第一侧板(202)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7),所述第二固定座(206)远离第二侧板(203)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08),所述第一支撑杆(207)和第二支撑杆(208)相对靠近的一端通过转轴相互铰接。
CN202311024095.6A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Pending CN116877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095.6A CN116877139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4095.6A CN116877139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7139A true CN116877139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0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4095.6A Pending CN116877139A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71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2834A (zh) * 2023-10-18 2023-11-17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乡规划用高精确勘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72834A (zh) * 2023-10-18 2023-11-17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乡规划用高精确勘测装置
CN117072834B (zh) * 2023-10-18 2024-01-05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城乡规划用高精确勘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77139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轨顶风道浇筑的台车
WO2021196705A1 (zh) 变断面可调式衬砌台车
CN102371458B (zh) H型钢卧组焊接预托起和夹紧机构
CN109304795A (zh) T梁液压滑动模型及操作方法
WO2022116612A1 (zh) 一种整体式双t梁浇筑模具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
CN112726665B (zh) 一种底板矮墙模安装施工方法
CN110714785A (zh) 管廊顶板施工台车、台车组和施工方法
CN206941485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隔离栅
CN208380589U (zh) 可在盾构施工阶段同时进行轨顶风道施工的模板台车系统
CN201884035U (zh) 无门架式隧道衬砌模板台车
CN111531689A (zh) 一种箱梁外侧模板的装拆模小车及其装拆模板的方法
CN209227378U (zh) 中央隔离墩模板台车
CN214196334U (zh) 一种涵洞台车
CN212202075U (zh) 一种无轨自行式隧道二次衬砌台车
CN216713816U (zh) 一种预制构件模架系统
CN113586094A (zh) 一种无支架悬吊式滑模施工装置及方法
TWM517757U (zh) 橋樑上部結構使用之支撐升降式系統
CN210046270U (zh) 一种管模自动校正平移装置
CN113910421A (zh) 合模系统
CN204023325U (zh) 一种地铁铺轨系统
CN215907871U (zh) 一种无支架悬吊式滑模施工装置
CN206220975U (zh) 一种用于仰拱施工的台车
CN219548313U (zh) 一种防掉落建筑施工架
CN212477811U (zh) 一种可移动的综合管廊内模
CN205400754U (zh) 车站扣拱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