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7731A - 臭氧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臭氧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7731A
CN116867731A CN202280015749.6A CN202280015749A CN116867731A CN 116867731 A CN116867731 A CN 116867731A CN 202280015749 A CN202280015749 A CN 202280015749A CN 116867731 A CN116867731 A CN 116867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ozone
gas
ozone generator
di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5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鬼头真一郎
上山刚
服部洋一
西山宽幸
莲沼英树
横山崇广
大谷贵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2080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2004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Spark Plu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GK Spark Plug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2/01384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276339A1/ja
Publication of CN116867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7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臭氧发生器(100)具备使气体从吸气口(5)向排气口(6)流动的流路(1)、配置在流路(1)内的臭氧发生体(3)、以及在比臭氧发生体(3)靠流路(1)的上游侧配置在流路(1)内的臭氧传感器(4)。流路(1)具有构成比臭氧发生体(3)靠上游侧的气体经过空间(AR)并且使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上游侧流路(130)。吸气口(5)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4)靠上游侧流路(130)的外周部(131)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臭氧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臭氧发生器中,臭氧传感器容纳在壳体内部(流路内)。该臭氧传感器配置在从吸气口朝向排气口的直线状的流路内。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产生臭氧的装置(小型空气净化器)。该装置具有成为基座的台和空气导向罩。在台和空气导向罩之间形成有引入室内空气的开口,在开口的内侧配置有过滤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49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323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臭氧发生器中,臭氧传感器配置在容易产生强气流的位置。因此,臭氧传感器暴露于强气流中而在臭氧浓度的测量过程中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的臭氧发生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作为本发明之一的臭氧发生器具备:流路,其使气体从吸气口向排气口流动;臭氧发生体,其配置在流路内;以及臭氧传感器,其在比臭氧发生体靠流路的上游侧配置在流路内,流路具有构成比臭氧发生体靠上游侧的气体经过空间并且使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上游侧流路,吸气口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靠上游侧流路的外周部侧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上游侧流路中,由于吸气口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靠外周部侧的位置,因此,从吸气口去向规定方向另一侧的气流难以去向处于中央侧的臭氧传感器。因此,能够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
[2]优选的是,在比上述吸气口靠上游侧流路的中央侧设有过滤器。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设置在比过滤器靠上游侧流路的中央侧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气体穿过过滤器而使气流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
[3]优选的是,在上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在从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风扇重叠。
根据这样的结构,从吸气口去向风扇的方向成为与臭氧传感器和风扇重叠的旋转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因此,从吸气口去向风扇的气流难以去向臭氧传感器侧,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
[4]优选的是,上述风扇具有转子和从转子沿径向突出的叶片部。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在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距转子的中心为转子的直径的1.2倍以内的范围内。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避开难以产生气体的流动的位置(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风扇的转子重叠的位置)来配置臭氧传感器,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
[5]优选的是,在上述吸气口和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位于比在吸气口和风扇之间的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靠吸气口侧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使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远离在吸气口和风扇之间产生的气流。因此,臭氧传感器更难以受到气流的影响。
[6]优选的是,在上述吸气口和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位于在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上比吸气口靠风扇侧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使臭氧传感器处在臭氧发生器的内侧(下游侧),容易减小臭氧发生器的尺寸。
[7]优选的是,在上述吸气口和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优选的是,流路具有直径比外周部的直径小的小径流路。优选的是,风扇配置在小径流路内。
根据这样的结构,使风扇在比较窄的排气侧流路产生强气流,另一方面,在比该风扇靠上游侧配置臭氧传感器,因此,臭氧传感器难以受到强气流的影响。
[8]优选的是,臭氧发生器设有沿着上述外周部的周向呈环状排列的多个所述吸气口。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成为以下这样的结构:充分地确保气体的吸气量,并且臭氧传感器均难以受到从多个吸气口进入的任何气体的流动的影响。
[9]优选的是,上述臭氧传感器是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行基于与臭氧气体的浓度相应地流动的电流的测量。特别是,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由于检测面暴露在气流中,因此,检测结果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因此,通过将本公开的臭氧发生器的结构应用于使用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的结构,从而更有效地起到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的效果。
[10]优选的是,上述臭氧传感器是对在对象气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该臭氧传感器具备:第1检测元件,其通过电化学方式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第2检测元件,其通过电化学方式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第1收纳部,其在自身的内部构成收纳第1检测元件的内部空间;第1导入口,其设置在第1收纳部的外侧的流路和内部空间之间;以及透湿膜,其设置在第1导入口,实质上阻断臭氧气体从流路向内部空间透过,第2检测元件配置于对象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和臭氧气体所进入的流路。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臭氧传感器中,第1检测元件在从对象气体实质上去除了臭氧气体的状态下对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因此,能够评价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影响。另一方面,第2检测元件能够将包含水蒸气和臭氧气体在内的成分作为对象而对浓度进行检测。由此,臭氧传感器能够将第1检测元件的检测结果(评价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影响的结果)使用在第2检测元件对臭氧气体的浓度检测中,因此,在准确地检测臭氧气体的浓度的方面是有利的。
[11]优选的是,上述透湿膜是容许水蒸气从上述流路向上述内部空间透过并实质上阻断上述臭氧气体从上述流路向上述内部空间透过的水蒸气透过过滤器。
上述臭氧传感器能够通过水蒸气透过过滤器实现容许水蒸气从上述流路向上述内部空间透过并实质上阻断臭氧气体从上述流路向上述内部空间透过。
[12]本发明的臭氧发生器具有:臭氧发生体,其产生臭氧;流路,臭氧发生体设于该流路;以及过滤器,其设于流路。在该结构中,也可以是,流路具有排气口、配置在比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的吸气口、将从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以及将由引导流路引导过来的气体向排气口引导的排气侧流路。也可以是,过滤器配置在引导流路。
根据该结构,在将从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配置过滤器,因此,不会或者难以从吸气口看到过滤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从外部看到过滤器导致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13]也可以是,吸气口在比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沿着环状配置。也可以是,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将从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也可以是,过滤器在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臭氧发生器的整周向流路吸入气体,通过过滤器有效率地去除吸入的气体中的异物。
[14]也可以是,过滤器沿着吸气口的吸气方向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难以从吸气口看到过滤器。
[15]也可以是,上述臭氧发生器具有:过滤器框,其供过滤器安装;安装部,其供过滤器框安装;吸气部,其形成有吸气口;以及被安装部,其供吸气部能够拆卸地安装。也可以是,对于吸气部,在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下,限制过滤器框从安装部脱离,在被从被安装部拆下的状态下,容许过滤器框从安装部脱离。
根据该结构,仅拆下吸气部就能够进行过滤器框的安装和拆下,因此,过滤器框的安装和拆下的作业容易。
[16]也可以是,安装部具有供过滤器框嵌入的安装槽。也可以是,过滤器框通过嵌入于安装槽而安装于安装部。
根据该结构,过滤器框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和拆下容易。
[17]也可以是,上述臭氧发生器具有供过滤器安装的过滤器框。也可以是,过滤器框具有环状的框主体和从框主体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捏手部。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框主体的内周面与配置在内侧的构件相邻而难以抓住的情况下,也容易通过抓住从框主体的外周面突出的捏手部而取出。
[18]也可以是,过滤器形成在周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分割过滤器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过滤器的安装容易。
[19]也可以是,上述臭氧发生器具有形成有供过滤器安装的安装孔的过滤器框。也可以是,吸气口在比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沿着环状配置。也可以是,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将从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也可以是,过滤器在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也可以是,安装孔在沿着环状配置的吸气口的轴向上的开口宽度比吸气口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过滤器的捕集面积大于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所带来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抑制过滤器去除异物功能的降低。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臭氧传感器中的气流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臭氧发生器的立体图。
图2是臭氧发生器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3是臭氧发生器的与图2不同的剖切面的剖视图。
图4是臭氧发生体的立体图。
图5是从短边方向观察臭氧发生体而得的图。
图6是从并排方向观察臭氧发生体而得的图。
图7是臭氧发生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安装臭氧发生体的保持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臭氧发生体保持于保持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臭氧发生器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2是流路结构部、过滤器框、过滤器以及吸气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在与图2同样的截面中说明流路内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例示臭氧传感器的元件部的截面概略图。
图15是简单地表示臭氧传感器的电气结构的电路图。
图16是臭氧发生器的仰视图。
图17是拆下吸气部的状态的臭氧发生器的仰视图。
图18是过滤器框的安装孔和吸气口周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臭氧发生器100的结构
图1所示的臭氧发生器100是吸入外部的空气(含有氧的空气)并通过电介质阻挡放电从空气中的氧产生臭氧而向外部排出的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臭氧发生器100具有气体的流路1、风扇2、臭氧发生体3以及臭氧传感器4。
流路1具有吸气口5和排气口6。吸气口5将臭氧发生器100的外部的气体(例如空气)引入流路1内。排气口6将流路1内的气体向臭氧发生器100的外部排出。流路1使从吸气口5吸入的气体自排气口6排出。
流路1沿着规定的Z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延伸。吸气口5配置在Z方向的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端侧),向Z方向的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方)开口。吸气口5的吸气方向是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排气口6配置在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端侧),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开口。排气口6的排气方向是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
吸气口5沿着将Z方向作为轴向的环状(具体地说圆环状)配置。排气口6配置在比配置吸气口5的环状部分靠内侧的位置。排气口6呈圆形状配置。
流路1具有引导流路7、排气侧流路8以及吸气侧流路9。吸气侧流路9从吸气口5向排气口6侧延伸。吸气侧流路9从吸气口5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延伸,将从吸气口5吸入的气体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引导。引导流路7与吸气侧流路9的下游侧的端部相连,将从沿着环状配置的吸气口5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5的内周靠内侧引导。排气侧流路8从引导流路7的下游侧的端部朝向排气口6侧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方)延伸。排气侧流路8的下游侧的端部与排气口6相连。排气侧流路8的外形比沿着环状配置的吸气口5的内周小,将通过引导流路7被向内侧引导过来的气体向排气口6侧(在本实施方式上为上方)引导,并从排气口6排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着环状配置”是指,不仅包括以整体相连的状态呈环状配置的结构,还包括局部中断且整体呈环状配置的结构,也能够简称为“环状配置”。
风扇2是在流路1生成气流(具体地说是涡流)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轴流风扇。风扇2进行从流路1的吸气口5侧朝向排气口6侧送入气体的送风动作。风扇2具有转子2A、从转子2A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叶片部2B以及马达(省略图示)。风扇2通过供给电力而使马达驱动,进行送风动作。风扇2设于流路1(具体地说是排气侧流路8)。风扇2以将风扇2的轴向朝向Z方向的状态配置。风扇2以Z方向作为轴向进行旋转。风扇2设置在后述的吸气口5和臭氧传感器4的下游侧。
臭氧发生体3通过施加交流电压而产生电介质阻挡放电,将从吸气口5吸入的空气中的氧作为原料而在流路1产生臭氧。臭氧发生体3配置在流路1内。如图4至图7所示,臭氧发生体3具有第1电极10、第2电极30、第1电介质11、第2电介质31、第1端子12、第2端子32以及支承部50。
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是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钨(W)作为材料而形成。另外,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不限于钨,例如也可以将钼(Mo)、银(Ag)、铜(Cu)、铂(Pt)等作为材料而形成。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构成为薄的金属层,呈在规定方向上较长的形态。对于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金属层)的厚度,从确保贴合强度的观点出发,期望的是10μm以上,从抑制由于过厚而剥离的观点出发,期望的是50μm以下。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宽度和长度根据所需的臭氧产生量而任意地设定。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宽度WE(参照图6)设为1mm。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长度以在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之间不存在支承部50的部分的长度LE(参照图5)为基准来设定。长度LE设为10mm。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将氧化铝(Al2O3)作为材料而形成。另外,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不限于氧化铝,也可以将玻璃(SiO2)、氮化铝(AlN)、氧化钇(Y2O3)等其他陶瓷、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材料而形成。第1电介质11覆盖第1电极10,第2电介质31覆盖第2电极30。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均呈板状。
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厚度方向并排地配置。也就是说,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厚度方向上相对。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形成放电空间DS。彼此相对的面均为平坦的面,呈矩形状。彼此相对的面中的一个面沿着另一个面延伸。彼此相对的面中的一个面既可以与另一个面平行,也可以不与之平行。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厚度方向与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厚度方向相同。以下将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并排方向称为“并排方向”。
第1电极10在并排方向上配置在第1电介质11内的靠第2电极30侧的位置。第2电极30在并排方向上配置在第2电介质31内的靠第1电极10侧的位置。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通过印刷等配置在形成得较薄的电介质层的上表面。在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之上再形成较厚的电介质层而制造覆盖第1电极10的第1电介质11和覆盖第2电极30的第2电介质31。
将第1电介质11中的比第1电极10靠放电空间DS侧的部分的厚度(第1电极10的放电空间DS侧的面和第1电介质11的放电空间DS侧的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1(参照图5)。将第2电介质31中的比第2电极30靠放电空间DS侧的部分的厚度(第2电极30的放电空间DS侧的面和第2电介质31的放电空间DS侧的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2(参照图5)。在该情况下,D1+D2的最小值由下述式(1)求出。
(D1+D2的最小值)=(施加于臭氧发生体3的电压[kV])/(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材料的耐电压(kV/mm)……式(1)
氧化铝的耐电压为15kV/mm,若将高压的交流电压的峰值设为4.5kV,则D1+D2的最小值为0.3mm。
另一方面,若D1、D2过厚,则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中的损失变大,功率效率降低。因此,D1+D2的最大值为D1+D2的最小值的2倍左右。具体地说,优选的是D1+D2为0.3mm以上且0.6mm以下。也就是说,优选的是D1、D2均为0.15mm以上且0.3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制造的容易性,将D1、D2均设为0.15mm。
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延伸方向(长边方向)与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长边方向(以下,简称为“长边方向”)相同。长边方向相当于“相对于第1电介质和第2电介质的并排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例。另外,在以下,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短边方向简称为“短边方向”。
第1电介质11具有第1电介质主体13、第1伸出部14以及第1凹部15。第1电介质主体13呈板状,呈长方体形状。第1电介质主体13覆盖第1电极10。第1伸出部14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呈向第1电介质11的外侧(与第2电介质31侧相反的那侧)伸出的形态。第1伸出部14形成在第1电介质11中的短边方向整个区域。第1伸出部14形成至第1电介质11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第1凹部15在第1电介质11的外侧(与第2电介质31侧相反的那侧)的面,形成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第1凹部15呈使第1伸出部14凹陷的形态。第1凹部15在第1电介质11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开口。
第2电介质31具有第2电介质主体33、第2伸出部34以及第2凹部35。第2电介质主体33呈板状,呈长方体形状。第2电介质主体33覆盖第2电极30。第2电介质主体33与第1电介质主体13相对,在第2电介质主体33与第1电介质主体13之间形成放电空间DS。第2伸出部34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呈向第2电介质31的外侧(与第1电介质11侧相反的那侧)伸出的形态。第2伸出部34形成在第2电介质31中的短边方向整个区域。第2伸出部34形成至第2电介质31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第2凹部35在第2电介质31的外侧(与第1电介质11侧相反的那侧)的面,形成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第2凹部35呈使第2伸出部34凹陷的形态。第2凹部35在第2电介质31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开口。
对于第1电介质11(具体地说是第1电介质主体13)和第2电介质31(具体地说是第2电介质主体33)之间的距离即电介质间间隙GC(参照图5),若考虑空气的耐电压为3.0kV/mm左右,则在将施加于臭氧发生体3的交流电压的峰值设为4.5kV的情况下,为了使其放电需要将上述电介质间间隙GC设为小于1.5mm。但是,为了延长放电时间并维持稳定的放电,优选的是设为其三分之一以下,即0.5mm以下。另一方面,若电介质间间隙GC过小,则被供给的空气不足,臭氧产生量降低。因此,优选的是电介质间间隙GC为0.2mm以上。例如,优选的是电介质间间隙GC为0.37mm。另外,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彼此的相对面不平行的情况下,电介质间间隙GC以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顶端(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的位置为基准。
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固有振动频率Fn[Hz]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被悬臂支承的构造中均为200Hz以上。固有振动频率Fn[Hz]既可以从实验结果导出,也可以由运算式求出。固有振动频率Fn[Hz]在由运算式求出的情况下,例如能够由以下的式(A)求出。
[数学式1]
Kn是常数,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被悬臂支承的构造的情况下是1.875。E[Pa]是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杨氏模量。E[Pa]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为氧化铝的情况下是280GPa左右。I[m4]是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截面惯性矩。ρ[kg/m3]是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密度。A[m2]是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截面积。L[m]是从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中的被支承部50支承的固定端至自由端的长度(参照图5)。
L需要比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长度LE长。另一方面,若L过长则固有振动频率Fn[Hz]变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L设为21.5mm。在该情况下,固有振动频率Fn[Hz]为3500Hz,大幅地超过200Hz。假设,在将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厚度设为1.15mm的情况下,如果L为90mm以下,则固有振动频率Fn[Hz]为200Hz以上。此外,如果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厚度更厚,则即使L更长,也能够使固有振动频率Fn[Hz]为200Hz。
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互相为相同的大小且呈相同形状,以成为面对称的位置关系来配置。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互相为相同的大小且呈相同形状,以成为面对称的位置关系来配置。
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均是金属制,呈板状。第1端子12配置在第1凹部15,第2端子32配置在第2凹部35。第1端子12与第1电极10电连接,第2端子32与第2电极30电连接。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从短边方向看均呈字母L型。
第1端子12具有第1连接部21、第1突出部22以及第3连接部23。如图5和图6所示,第1连接部21经由设于第1电介质11的第1导电部24与第1电极1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电部24是形成于第1电介质11的导通孔。第1导电部24从第1电极10延伸至第1电介质11的外侧(与第2电介质31侧相反的那侧)的面。第1导电部24在第1电介质11的外侧(与第2电介质31侧相反的侧)的面暴露,在第1导电部24的暴露部分形成焊盘。第1连接部21钎焊于该焊盘。由此,第1端子12与第1电极10电连接。第1突出部22与第1连接部21的一端相连,相比第1电介质11的端部向一端侧突出。第3连接部23从第1突出部22的顶端(一端侧的端部)弯曲并沿并排方向延伸。
第2端子32具有第2连接部41、第2突出部42以及第4连接部43。第2连接部41经由设于第2电介质31的第2导电部44与第2电极3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导电部44是形成于第2电介质31的导通孔。第2连接部41与上述的第1连接部21和第1电极10之间的连接同样地与第2电极30连接。第2突出部42与第2连接部41的一端相连,相比第2电介质31的端部向一端侧突出。第4连接部43从第2突出部42的顶端(一端侧的端部)弯曲并沿并排方向延伸。第3连接部23和第4连接部43互相向相反方向延伸。
支承部50支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支承部50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也就是说,支承部50在相同侧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支承部50的杨氏模量比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中的任一者的杨氏模量都低。支承部50将树脂(例如,聚碳酸酯(PC)、ABS、PVC、PP等)作为材料而形成。PC等树脂材料的杨氏模量是1至2.5GPa左右,与氧化铝的杨氏模量280GPa相比非常小。因此,由氧化铝形成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振动容易被支承部50吸収。支承部50具有间隔件51和保持件52。
间隔件51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配置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在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形成放电空间DS。间隔件51呈板状。间隔件51被配置为厚度方向朝向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并排方向。间隔件51具有配置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的间隔件部53和从间隔件部53向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延伸并配置在第1突出部22和第2突出部42之间的延伸设置部54。
间隔件部53呈板状。间隔件部53在短边方向上处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范围内。间隔件部53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配置在比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靠另一端侧的位置,间隔件部53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配置在比第1伸出部14和第2伸出部34的另一端靠一端侧的位置。
延伸设置部54呈板状。延伸设置部54的厚度比间隔件部53的厚度小。另外,延伸设置部54的厚度既可以不小于间隔件部53的厚度,也可以为例如与间隔件部53相同的厚度。延伸设置部54在短边方向上相比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的两侧的端部而延伸至外侧。延伸设置部54在长边方向上相比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的一端侧的端部向一端侧延伸。
臭氧发生体3具有将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粘接于间隔件51的双面胶带55。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均通过双面胶带55粘接于间隔件51的间隔件部53。
保持件52是保持夹着间隔件51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构件。保持件52呈环状(具体地说为方筒状),配置为将夹着间隔件51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外周包围。另外,保持件52既可以是圆环状,也可以是除了圆环状以外的形状。保持件52具有保持件主体56、卡定部57、第1缺口部58以及第2缺口部59。
保持件主体56呈环状(具体地说为方筒状)。另外,保持件主体56既可以是圆环状,也可以是除了圆环状以外的形状。保持件主体56具有配置在并排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第1壁部56A和配置在短边方向的两侧的一对第2壁部56B。
卡定部57呈从保持件主体56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形态。卡定部57从一对第1壁部56A的内表面分别突出。卡定部57形成在第1壁部56A中的短边方向整个区域。
第1缺口部58呈以使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暴露的方式形成了缺口的形态。第1缺口部58呈将一对第1壁部56A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端部的局部切去的形态。
第2缺口部59呈以使放电空间DS暴露的方式形成了缺口的形态。第2缺口部59呈将一对第2壁部56B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局部切去的形态。第2缺口部59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配置在比第1缺口部58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靠另一端侧的位置。优选的是第2缺口部59的宽度(并排方向的间隔)比电介质间间隙GC大。
如图8所示,保持件52从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外套于夹着间隔件51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保持件52通过卡定部57与第1电介质11的第1伸出部14和第2电介质31的第2伸出部34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端部接触而被定位。另外,如图9所示,在并排方向上,在将夹着间隔件51的状态的第1电介质主体13和第2电介质主体33的外表面彼此的间隔设为L1、将夹着间隔件51的状态的第1伸出部14和第2伸出部34的外表面彼此的间隔设为L2、将保持件52的一对第2壁部56B的内表面彼此的最小的间隔设为L3、将保持件52的一对卡定部57的内表面彼此的间隔设为L4的情况下,以下的式(2)和式(3)成立。
L1≤L4……式(2)
L4<L2≤L3……式(3)
如图2和图3所示,臭氧发生器100具有流路结构部60、周壁部61、底部62、顶部63、护手板64、吸气部65以及扩散板66。
流路结构部60是构成流路1的部位。流路结构部60是在周向上分割为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分割体的构造。具体地说,流路结构部60具有在周向上被分割出的第1分割体60A和第2分割体60B,该流路结构部60通过将第1分割体60A和第2分割体60B连结而构成。
周壁部61呈环状(具体地说为筒状,更具体地说为圆筒状),呈包围流路结构部60和流路1的外周的形态。臭氧发生器100的外周的直径(周壁部61的外径)是225mm,臭氧发生器100的高度是204mm。
底部62是载置于载置面的部位。底部62支承配置在上侧的流路结构部60。底部62呈处在呈环状配置的吸气口5的内侧的形态。此外,底部62呈比周壁部61的内周小的外形。
顶部63配置在臭氧发生器100的Z方向的另一端侧,呈以Z方向作为轴向的环状。在顶部63的内侧形成有排气口6。顶部63的外周与周壁部61的另一端侧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端部)连结,与周壁部61一体地形成。周壁部61和顶部63将护手板64夹在中间地配置在流路结构部60的上侧,支承于流路结构部60。周壁部61以从载置面浮起的状态被支承。
护手板64是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平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圆板状)的部位。贯通孔形成为狭缝状。护手板64具有容许流路1内的排气并且抑制异物(例如手指等)自外部进入的功能。护手板64作为与流路结构部60和顶部63不同的构件而构成。护手板64配置在比扩散板66靠下游侧的位置。
吸气部65是形成吸气口5的部位,呈环状。吸气部65配置在周壁部61的下端侧的内周侧和底部62的上端侧的外周侧之间,卡定于流路结构部60。吸气部65形成有多个吸气口5。多个吸气口5沿着环状的吸气部65呈环状排列地配置。吸气口5呈在径向上较长的形状。
扩散板66使臭氧发生体3产生的臭氧在流路1内扩散。扩散板66配置在流路1中的比臭氧发生体3靠下游侧的位置。扩散板66呈从流路1的壁面1A向内侧突出的形态。扩散板66从壁面1A的周向的一部分突出。扩散板66随着远离壁面1A而宽度变小。扩散板66呈扇形状。扩散板66配置于在从Z方向的另一端侧观察的情况下与臭氧发生体3重叠的位置。扩散板66与流路结构部60(具体地说为第1分割体60A)一体地形成。
如图3和图10所示,臭氧发生器100具有保持部70、第1对方侧端子71、第2对方侧端子72、螺钉73以及交流电源74。
保持部70是保持臭氧发生体3的部位。保持部70具有第1容纳部75、端子固定部76以及第2容纳部77。第1容纳部75具有底面和从底面突出并包围保持件52的外周的包围部。在第1容纳部75容纳保持件52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部分。保持件52的至少一部分从第1容纳部75的开口端突出。第1容纳部75具有供臭氧发生体3的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嵌入的缺口槽75A。端子固定部76分别与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对应地设置。端子固定部76具有内螺纹部。第1端子12的第3连接部23与第1对方侧端子71一起通过螺钉73紧固于一端子固定部76。第2端子32的第4连接部43与第2对方侧端子72一起通过螺钉73紧固于另一端子固定部76。第1对方侧端子71和第2对方侧端子72分别与交流电源74电连接。
第2容纳部77将在第1容纳部75容纳的臭氧发生体3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部分容纳,至少容纳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整体。第2容纳部77的内部被树脂模制到至少将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整体埋入的位置。保持件52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说,至少是比第2缺口部59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一端靠另一端侧的部分)成为从被模制的树脂突出的状态。
保持部70相对于流路结构部60的外侧面固定。如图3所示,保持部70配置在流路1的壁面1A的外侧。在壁面1A的外侧保持臭氧发生体3的支承部50。在流路1的壁面1A形成有使臭氧发生体3向内侧突出的开口部1B。臭氧发生体3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以从开口部1B向壁面1A的内侧突出的状态配置。第1电极10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电极3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壁面1A靠内侧的位置。此外,保持件52也以从开口部1B向壁面1A的内侧突出的状态配置。
交流电源74具有变压器,能够供给交流电。交流电源74基于从臭氧发生器100的外部的商用电源供给的电力而生成期望的电力交流电,向臭氧发生体3等供给。
如图11所示,臭氧发生器100具有控制部80、操作部81、臭氧检测部82、显示部83以及声音输出部84。控制部80对臭氧发生器100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80将微型计算机作为主体而构成,具有CPU、ROM、RAM、驱动电路等。
操作部81例如是通过按压来切换连通/断开状态的开关,例如是轻触开关。表示操作部81的操作结果的信号向控制部80输入。臭氧检测部82对臭氧发生器100的外部的空气的臭氧浓度进行检测。表示臭氧检测部82的检测值的信号向控制部80输入。
控制部80能够借助交流电源74对臭氧发生体3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80能够通过对施加于臭氧发生体3的交流电压进行控制而调整臭氧发生体3所产生的臭氧的量。控制部80能够基于操作部81的操作结果调整臭氧的产生量。控制部80能够基于由臭氧检测部82检测到的臭氧浓度,以使臭氧浓度接近目标值的方式对臭氧发生体3的动作进行反馈控制。
控制部80能够对风扇2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80通过对风扇2施加PWM信号,从而对风扇2进行PWM控制。由此,控制部80能够调整风量。
控制部80能够对显示部83的动作进行控制。显示部83例如是LED灯。显示部83通过LED的点亮状态,来表示电源的连通/断开状态、风扇2的动作状态、外部的臭氧浓度等。
控制部80能够对声音输出部84的动作进行控制。声音输出部84是输出声音的构件,例如是蜂鸣器。声音输出部84例如在臭氧发生器100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输出警报声。
1-2.过滤器90的结构
如图2、图3以及图12所示,臭氧发生器100具有过滤器90和过滤器框91。
过滤器90配置在引导流路7。过滤器90例如是HEPA(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过滤器、中性能过滤器等。过滤器90呈环状(具体地说是圆环状)。过滤器90具有在周向上被分割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分割过滤器90A。
过滤器框91具有框主体92和捏手部93。框主体92呈环状(具体地说是圆环状)。框主体92具有在周向上被分割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分割框92A。框主体92具有供过滤器90安装的安装孔94。安装孔94沿着过滤器框91的周向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在各个安装孔94安装各个分割过滤器90A。由此,在安装孔94安装过滤器90。捏手部93从框主体92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捏手部93呈板状,将周向作为厚度方向。捏手部93配置在分割框92A的周向的中央部。捏手部93偏向框主体92的轴向的单侧地配置。捏手部93在框主体92的轴向上比框主体92的一端突出。
如图12所示,上述的流路结构部60具有构成排气侧流路8的筒状(具体地说为圆筒状)的第1结构部101、从第1结构部101的Z方向的一端侧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第2结构部102、以及从第2结构部102的外周侧的端部向Z方向的一端侧延伸的环状的第3结构部103。第1结构部101的直径比第2结构部102的直径小。特别是,第1结构部101的直径比第2结构部102的外径(外周缘的直径)小。在第1结构部101的Z方向的另一端侧设有排气口6。
第2结构部102呈环状,具有朝向Z方向的一端侧的结构面104。结构面104构成引导流路7的一部分。第2结构部102还具有供过滤器框91安装的安装部110。安装部110配置在结构面104上。在第2结构部102设有风扇2。
第1结构部101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比第2结构部102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和第3结构部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更具体地说,优选的是,第1结构部101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比第2结构部102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和第3结构部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2倍以上。第1结构部101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比第2结构部102的径向上的大小和径向上的大小大。更具体地说,优选的是,第1结构部101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高度)比第2结构部102的径向上的大小和径向上的大小大2倍以上。
吸气部65配置在过滤器框91的Z方向的一端侧。吸气部65(更具体地说是吸气口5)设置在比第1结构部10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如图12所示,吸气部65呈环状(具体地说是圆环状)。吸气部65呈板状,将轴向作为厚度方向。吸气口5在吸气部65中沿轴向贯通地形成。吸气口5沿着吸气部65的周向等间隔排列地配置。吸气口5的径向上的长度比吸气部65的周向上的长度长。吸气部65(更具体地说是吸气口5)设置在比排气口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1-3.过滤器90的安装构造
以下说明涉及过滤器90的安装构造。
安装部110具有安装槽111、引导槽112、分隔部113以及捏手容纳槽114。
安装槽111设置在结构面104上,以包围第1结构部101(排气侧流路8)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具体地说是圆环状)。安装槽111向Z方向的一端侧开口。在安装槽111安装过滤器框91。
引导槽112呈使安装槽111的周向的一部分向Z方向的一端侧延长的形态。引导槽112沿着安装槽111的周向等间隔地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分隔部113是将分割框92A之间分隔的部位,设置在安装槽111和引导槽112。捏手容纳槽114是容纳过滤器框91的捏手部93的部位,呈从引导槽112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形态。
在将过滤器框91安装于安装部110时,首先,安装过滤器90。然后,过滤器框91以捏手部93配置在Z方向的一端侧的朝向,沿着引导槽112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移动,安装于安装槽111。具体地说,分割框92A单独地安装在由分隔部113分隔的部位。过滤器框91嵌入于安装槽111,从而完成向安装部110的安装。过滤器框91未卡定于安装部110,因此,被容许向Z方向的一端侧移动。也就是说,过滤器框91被容许从安装部110脱离。
第3结构部103具有被安装部115。被安装部115作为卡定槽而构成。上述的吸气部65安装于被安装部115,从而使吸气部65配置在过滤器框91的Z方向的一端侧,因此,限制过滤器框91从安装部110脱离。
如图12所示,吸气部65具有吸气部主体120和安装部121。
吸气部主体120呈环状(具体地说是圆环状)。吸气部主体120具有在周向上被分割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分割吸气部120A。吸气部主体120呈板状,将吸气部主体120的轴向作为厚度方向。吸气口5沿吸气部主体120的轴向贯通地形成。吸气口5沿着吸气部主体120的周向等间隔排列地配置。吸气口5的径向上的长度比吸气部主体120的周向上的长度长。
安装部121安装于流路结构部60的被安装部115。如图2所示,安装部121是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延伸的悬臂状的卡定片。若吸气部65相对于流路结构部60被向Z方向的另一端侧按压,则作为安装部121的卡定片的顶端侧挠曲。若吸气部65被进一步按压,则安装部121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被卡定于作为被安装部115的卡定槽。由此,吸气部65被安装于流路结构部60的被安装部115。然后,通过安装于被安装部115的吸气部65,限制过滤器框91从安装部110脱离。
在更换过滤器90的情况下,臭氧发生器100从图16所示的状态,拆下吸气部65和插头140,成为图17所示的状态。吸气部65通过向Z方向的一端侧拉拽而被拆下。在图17所示的状态下,过滤器框91暴露在Z方向的一端侧。在过滤器框91的框主体92的内周,底部62与之相邻地配置。因此,难以抓住框主体92。但是,在框主体92的外周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捏手部93。因此,作业者通过抓住捏手部93,能够容易地取出过滤器框91,能够更换过滤器90。
此外,如图18所示,安装孔94在沿着环状配置的吸气口5的轴向(Z方向)上的开口宽度WK1形成得比吸气口5在与该轴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WK2大。
1-4.臭氧传感器4的结构
如图13所示,臭氧传感器4在比臭氧发生体3靠流路1的上游侧配置在流路1内。由流路1的引导流路7和吸气侧流路9构成上游侧流路130。上游侧流路130构成比臭氧发生体3靠上游侧的气体经过空间AR。上游侧流路130使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在此,“规定方向”是指Z方向(上下方向),“一侧”是下方侧,“另一侧”是上方侧。臭氧传感器4设置在底部62内。底部62是壳体状,在内部设有电路基板123。在电路基板123上配置有臭氧传感器4。底部62的上壁部62A从下方侧遮挡气体经过空间AR。上壁部62A的上表面(Z轴方向另一端侧的面)与Z轴方向(上下方向)大致正交。在上壁部62A设有第1开口62B和第2开口62C。第1开口62B与后述的第1收纳部231的第1导入口231A连通。第2开口62C与后述的第2收纳部232的第2导入口232A连通。
图14所示的臭氧传感器4对在对象气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臭氧传感器4主要具备检测部212和控制部214。检测部212具备元件部220和输出电路部216。另外,控制部214也可以作为与上述的控制部80相同的控制部而构成。臭氧传感器4对在从流路1进入的气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元件部220是生成评价作为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信号的第1信号V1(以下也称为电压V1)和作为与在对象气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的浓度相应的信号的第2信号V2(以下也称为电压V2)的部分。如图14所示,元件部220具备第1检测元件221、第2检测元件222、第1收纳部231、第2收纳部232、第1导入口231A、第2导入口232A、透湿膜224、第1防水过滤器227以及第2防水过滤器228。
第1收纳部231是在自身的内部(内部空间293)收纳第1检测元件221的部分。第1收纳部231设有第1导入口231A。第1导入口231A是形成于第1收纳部231的开口部。第1导入口231A在形成第1收纳部231的一部分的上壁部以上下贯通的形态设置。
透湿膜224是设于第1导入口231A的过滤器。透湿膜224是具有将存在于流路1内的空间的水分向自身的内部(膜内)引入并且将与该水分相应的水分向内部空间293引导的功能的膜体,且是实质上不使被检测气体透过的膜体。例如,也可以是,透湿膜224是能够将存在于流路1内的空间的水分引入而使其穿过自身的内部并向内部空间293引导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透湿膜224是能够将存在于流路1内的空间的水分引入而在自身的内部进行离子交换并将由该离子交换产生的水分向内部空间293引导的结构。透湿膜224能够使用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醇、乙烯醇共聚物、氟类离子交换树脂、在重复单元中具有质子性亲水性基团的树脂、在重复单元中具有非质子性亲水性基团的树脂等。作为氟树脂系的离子交换膜,例如能够使用Nafion(注册商标)、Flemion(注册商标)、Aciplex(注册商标)等。另外,透湿膜224也可以重叠于疏水性多孔质膜来使用。即,只要是能够通过设于第1导入口231A的透湿膜224的存在而使内部空间293的绝对湿度和流路1内的空间的绝对湿度接近而为相同程度的结构即可。
在图14的例子中,透湿膜224由水蒸气透过过滤器构成,实质上阻断臭氧气体从流路1向内部空间293透过。在透湿膜224中,以体积计,臭氧气体的透过量是水蒸气的透过量的50分之1以下。透湿膜224被设为堵塞第1导入口231A的结构。因而,从流路1向内部空间293进入的气体穿过透湿膜224进入内部空间293。
第1防水过滤器227是容许水蒸气、臭氧等气体穿过并实质上阻断液体穿过的过滤器。在第1防水过滤器227中,以体积计,液体的透过量是气体的透过量的50分之1以下。第1防水过滤器227被设为堵塞第1导入口231A的结构。因而,从流路1向内部空间293进入的气体穿过第1防水过滤器227进入内部空间293。
第2收纳部232是在自身的内部(内部空间294)收纳第2检测元件222的部分。第2收纳部232设有第2导入口232A。
第2防水过滤器228是容许水蒸气、臭氧等气体穿过并实质上阻断液体穿过的过滤器。在第2防水过滤器228中,以体积计,液体的透过量是气体的透过量的50分之1以下。第2防水过滤器228被设为堵塞第2导入口232A的结构。因而,从流路1向内部空间294进入的气体穿过第2防水过滤器228进入内部空间294。
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均是通过电化学方式流动有与臭氧(臭氧气体)的浓度相应的电流的元件。但是,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也均是产生与元件内和元件外的水蒸气量之差相应的电动势的元件。第1检测元件221形成与第2检测元件222相同的结构。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均由于在自身的周围的空间存在臭氧气体时在自身的检测电极(省略图示)产生还原反应,并在自身的相对电极(省略图示)中产生氧化反应,因此,通过这样的反应流动有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但是,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均除了流动有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以外,还流动有“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具体地说,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均在从流路1流入的气体的水蒸气量和元件内部(元件内部的空间或元件内部的电解液)的水蒸气量产生差时产生与该差相应的电流。
例如,在第1检测元件221的检测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流动有与内部空间293的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和因第1检测元件221的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具体地说,通过经由内部空间293向第1检测元件221供给的臭氧气体而在第1检测元件221内的电解液中发生上述的反应从而流动有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除了该电流以外,还流动有因第1检测元件221的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内部空间293的臭氧气体浓度和在第1检测元件221产生的“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预先设定的运算式确定的关系,内部空间293的臭氧气体浓度越大,在第1检测元件221产生的“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越大。但是,由于通过透湿膜224向内部空间293流入的臭氧气体实质上被阻断,因此,在第1检测元件221中,未流动有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或即使流动有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也是极其微量。
同样地,在第2检测元件222的检测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流动有与内部空间294的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和因第2检测元件222的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具体地说,通过经由内部空间294向第2检测元件222供给的臭氧气体而在第2检测元件222内的电解液中发生上述的反应从而流动有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除了该电流以外,还流动有因第2检测元件222的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内部空间294的臭氧气体浓度和在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预先设定的运算式确定的关系,内部空间294的臭氧气体浓度越大,在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与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流”越大。如果第1检测元件221的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和第2检测元件222的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为相同程度,则在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和在第1检测元件221产生的“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成为相同程度。
输出电路部216具备第1输出电路216A和第2输出电路216B。第1输出电路216A具有电阻R11、R12和运算放大器OP1。电阻R11的电阻值是Ra,电阻R12的电阻值是Rb。第1输出电路216A是将在第1检测元件221产生的电流Ia(以下也称为输出Ia)转换为电压Va并输出将该电压Va以规定的放大率(Rb/Ra)放大后的电压V1的电路。在第1输出电路216A中,在第1检测元件221产生的电流Ia流过电阻R11,与电流Ia相应的电压Va(Va=Ia×Ra)产生在电阻R11的两端。电压Va、第1输出电路216A向控制部214输出的电压V1、在第1检测元件221产生的电流Ia之间的关系是V1=Va×Rb/Ra=Ia×Rb。
同样地,第2输出电路216B具有电阻R21、R22和运算放大器OP2。电阻R21的电阻值是Rc,电阻R22的电阻值是Rd。第2输出电路216B是将在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电流Ib(以下也称为输出Ib)转换为电压Vb并输出将该电压Vb以规定的放大率(Rd/Rc)放大后的电压V2的电路。在第2输出电路216B中,在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电流Ib流过电阻R21,与电流Ib相应的电压Vb(Vb=Ib×Rc)产生在电阻R21的两端。电压Vb、第2输出电路216B向控制部214输出的电压V2、在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电流Ib之间的关系是V2=Vb×Rd/Rc=Ib×Rd。
图15所示的控制部214构成为具有运算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控制功能等的信息处理装置。控制部214具备AD转换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等。在控制部214中,从第1输出电路216A输入电压V1,从第2输出电路216B输入电压V2。控制部214能够将电压V1、V2转换为数字信号,能够进行使用电压V1、V2的运算。
在臭氧传感器4中,例如是Ra=Rc且Rb=Rd,第1输出电路16A中的放大率和第2输出电路16B中的放大率相同。并且,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是相同的元件,构成为,在第1检测元件221中,流动有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与第1检测元件221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相应的电流),在第2检测元件222中,除了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与第2检测元件222内外的水蒸气量之差相应的电流)以外,还重叠地流动有与流路1内的空间的臭氧浓度相应的电流。因而,V2-V1的值是消除了在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影响的值,是与流路1内的空间的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压值。
在检测部212中,在V2-V1的值和臭氧气体浓度Y1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流路1内的空间的臭氧气体浓度Y1越大,V2-V1的值越大。该相关关系例如能够表示为Y1=β(V2-V1)+B的关系式(直线式)。在该关系式中,B的值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常数)。β的值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常数),但也可以是基于绝对湿度而决定的变数。也就是说,上述关系式(直线式)中的斜率β的值也可以根据绝对湿度来进行校正。控制部214能够进行基于上述关系式和电压V1、V2对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计算的运算。另外,也可以是,在控制部214对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计算时,直接采用计算出的浓度Y1,但若设想有响应延迟,则期望的是应用移动平均。例如,也可以是,在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对臭氧气体的浓度Y1进行重复检测的情况下,以求出最近的n个数据(浓度Y1)的平均的方式计算单纯移动平均,将其值作为臭氧气体浓度而采用。
如此,臭氧传感器4能够基于第1检测元件221的输出Ia和第2检测元件222的输出Ib,消除水蒸气的影响而求出臭氧气体浓度Y1。具体地说,如上所述,通过公式V1=Rb×Ia和公式V2=Rd×Ib=Rb×Ib,确定V2-V1的值。然后,如上所述,V2-V1的值是消除了在第1检测元件221和第2检测元件222产生的“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影响的值,是与流路1内的空间的臭氧气体浓度相应的电压值,是由Rb(Ib-Ia)的式子表示的值。也就是说,臭氧传感器4能够基于输出Ia和输出Ib的差(Ib-Ia)消除水蒸气的影响而检测臭氧气体的浓度。
1-5.臭氧传感器4的配置结构
如图13所示,吸气口5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4靠上游侧流路130的外周部131侧的位置。外周部131由流路结构部60的第2结构部102和第3结构部103、吸气部65构成。外周部131是环状。外周部131的中心轴线与风扇2的旋转轴线L相同。外周部131包围底部62的上端侧。臭氧传感器4配置在外周部131的中央侧(中心轴线侧)。
如图13示出的箭头A1所示那样,穿过上游侧流路130的气流在穿过吸气侧流路9和引导流路7之后,向上方弯曲,穿过排气侧流路8中的第1结构部101和转子2A之间。吸气口5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4靠外周部131侧的位置,因此,从吸气口5去向规定方向另一侧(上方侧)的气流难以去向处于外周部131的中央侧的臭氧传感器4。即,气流在穿过引导流路7之后,不会到达至外周部131的中央侧(风扇2的中心轴线侧),而是向远离臭氧传感器4的方向(上方)在路径中前进。因此,能够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如图13所示,在比吸气口5靠上游侧流路130的中央侧设有过滤器90。因此,从吸气口5进入的气体穿过过滤器90向排气侧流路8流动。此外,臭氧传感器4设置在比过滤器90靠上游侧流路130的中央侧的位置。因此,气体穿过过滤器90而使气流减弱,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臭氧传感器4在从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旋转轴线L的轴向)观察时与风扇2重叠。即,臭氧传感器4配置在风扇2的下方侧。从吸气口5去向风扇2的方向成为与臭氧传感器4和风扇2重叠的旋转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因此,从吸气口5去向风扇2的气流难以去向臭氧传感器4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臭氧传感器4在从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距转子2A的中心为转子2A的直径的1.2倍以内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4在从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转子2A重叠。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避开难以产生气体的流动的位置(在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转子2A重叠的位置)来配置臭氧传感器4,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臭氧传感器4在从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排气口6重叠。臭氧传感器4的后述的检测面4A以朝向排气口6的方式配置。
如图13所示,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由透湿膜224和第2防水过滤器228构成。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位于比吸气口5靠风扇2那侧的位置。由此,容易使臭氧传感器4处于臭氧发生器100的内侧(下游侧),容易减小臭氧发生器100的尺寸。更具体地说,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位于比吸气口5和风扇2之间的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靠吸气口5侧的位置。即,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的高度位于比吸气口5的高度和风扇2的高度(例如风扇2的下端的高度)之间的长度的中心靠下方侧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容易使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远离在吸气口5和风扇2之间产生的气流。因此,臭氧传感器4更难以受到气流的影响。
如图13所示,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暴露在流路结构部60(更具体地说,气体经过空间AR)。即,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朝向穿过气体经过空间AR的气体的路径侧(产生气流的那侧)。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朝向Z方向另一端侧。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与上壁部62A的上表面(Z轴方向另一端侧的面)大致平行。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与第2结构部102的下表面(Z方向一端侧的面)大致平行。
如图13所示,风扇2配置在直径比外周部131小的排气侧流路8内。排气侧流路8相当于本公开的“小径流路”的一例。因此,使风扇2在比较窄的排气侧流路8产生强气流,另一方面,在比该风扇2靠上游侧配置臭氧传感器4,因此,臭氧传感器4难以受到强气流的影响。
如图13所示,多个吸气口5沿着外周部131的周向呈环状(更具体地说是圆环状)排列。因此,能够成为以下这样的结构:充分地确保气体的吸气量,并且臭氧传感器4均难以受到从多个吸气口5进入的任何气体的流动的影响。
1-6.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1实施方式中,吸气口5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4靠上游侧流路130的外周部131侧的位置。因此,在使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上游侧流路130中,由于吸气口5设置在比臭氧传感器4靠外周部131侧的位置,因此,从吸气口5去向规定方向另一侧的气流难以去向处于中央侧的臭氧传感器4。因此,能够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而且,臭氧传感器4设置在比过滤器90靠上游侧流路130的中央侧的位置。因此,通过气体穿过过滤器90而使气流减弱,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而且,臭氧传感器4在从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风扇2重叠。因此,从吸气口5去向风扇2的方向成为与臭氧传感器4和风扇2重叠的旋转轴线方向不同的方向,因此,从吸气口5去向风扇2的气流难以去向臭氧传感器4侧,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而且,臭氧传感器4在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距转子2A的中心为转子2A的直径的1.2倍以内的范围内。因此,容易避开难以产生气体的流动的位置(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风扇2的转子2A重叠的位置)来配置臭氧传感器4,能够进一步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
而且,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位于比吸气口5和风扇2之间的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靠吸气口5侧的位置。因此,容易使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远离在吸气口5和风扇2之间产生的气流。因此,臭氧传感器4更难以受到气流的影响。
而且,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位于比吸气口5靠风扇2侧的位置。因此,容易使臭氧传感器4处于臭氧发生器100的内侧(下游侧),容易减小臭氧发生器100的尺寸。
而且,风扇2配置在直径比外周部131小的排气侧流路8内。因此,使风扇2在比较窄的排气侧流路8产生强气流,另一方面,在比该风扇2靠上游侧配置臭氧传感器4,因此,臭氧传感器4难以受到强气流的影响。
而且,多个吸气口5沿着外周部131的周向呈环状排列。因此,能够成为以下这样的结构:充分地确保气体的吸气量,并且臭氧传感器4均难以受到从多个吸气口5进入的任何气体的流动的影响。
而且,臭氧传感器4是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因此,能够进行基于与臭氧气体的浓度相应地流动的电流的测量。特别是,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由于检测面暴露在气流中,因此,检测结果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因此,通过将本公开的臭氧发生器100的结构应用于使用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的结构,从而更有效地起到抑制臭氧传感器4中的气流的影响的效果。
而且,在臭氧传感器4中,第1检测元件221在从对象气体实质上去除了臭氧气体的状态下对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因此,能够评价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影响。另一方面,第2检测元件222能够将包含水蒸气和臭氧气体在内的成分作为对象而对浓度进行检测。由此,臭氧传感器4能够将第1检测元件221的检测结果(评价因水蒸气量之差产生的电流的影响的结果)使用在第2检测元件222对臭氧气体的浓度检测中,因此,在准确地检测臭氧气体的浓度的方面是有利的。
在第1实施方式中,支承部50的杨氏模量比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中的任一者的杨氏模量都低。因此,即使第1电介质11或第2电介质31振动,支承部50所支承的部分也不易受到应力。因此,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不易破损。
而且,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在相同侧被悬臂支承,因此,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能够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开口。因此,气体容易进入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形成的放电空间DS,其结果,能够提高臭氧的产生效率。
而且,支承部50具有配置在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的间隔件51。因此,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的间隔能够由间隔件51容易地设定。
而且,支承部50具有从间隔件部53延伸且配置在第1突出部22和第2突出部42之间的延伸设置部54。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绝缘。
而且,第1端子12的第3连接部23从第1突出部22的顶端弯曲并延伸,因此,能够抑制第1端子12向第1突出部22的突出方向扩展。此外,第2端子32的第4连接部43从第2突出部42的顶端弯曲并延伸,因此,能够抑制第2端子32向第2突出部42的突出方向扩展。
而且,支承部50具有保持夹着间隔件51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保持件52。因此,通过支承部50的间隔件51和保持件52,能够将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之间的间隔保持为一定。
而且,保持件52呈包围夹着间隔件51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外周的环状。因此,通过在保持件52的孔插通夹着间隔件51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能够容易地组装。
而且,保持件52具有以使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暴露的方式形成了缺口的第1缺口部58。因此,经由第1缺口部58,容易利用树脂将第1端子12和第2端子32埋入。
而且,保持件52具有以使放电空间DS暴露的方式形成了缺口的第2缺口部59。因此,能够利用保持件52包围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外周,并且也容许气体经由第2缺口部59向放电空间DS流入。因此,能够抑制因设置保持件52导致的气体向放电空间DS的流入量的降低。
而且,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是陶瓷,支承部50是树脂制。因此,由陶瓷形成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并且当在施加了振动时在支承部50的支承部分受到了应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破损。
而且,第1电极10和第2电极30的固有振动频率Fn是200Hz以上。因此,在输送时等从外部施加振动的状况下,能够将因共振产生的振动抑制得较小,其结果,振动时施加到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的应力较小,因此,难以破损。
而且,支承部50具有用于将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粘接于间隔件51的双面胶带55。因此,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相对于间隔件51的粘接容易。
而且,臭氧发生体3的支承部50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且该支承部50被保持在比流路1的壁面1A靠外侧的位置。并且,臭氧发生体3的第1电介质11和第2电介质31相比壁面1A向内侧突出地配置。因此,臭氧发生器100与双支承的结构或交错地悬臂支承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将固定臭氧发生体3的构造、配线集中,因此能够简化构造。
以下的效果涉及过滤器90。
流路1具有排气口6、配置在比排气口6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的吸气口5、将从吸气口5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5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7、以及将由引导流路7引导过来的气体向排气口6引导的排气侧流路8。并且,过滤器90配置在引导流路7。由此,在将从吸气口5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5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7配置过滤器90,因此,不会或者难以从吸气口5看到过滤器90。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从外部看到过滤器90导致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比排气口6的外周靠外侧”是指,“从排气口6开设的方向(Z方向)观察时的比排气口6的外周靠外侧”,也能够称为“呈圆形的排气口6的径向外侧(从排气口6开设的方向观察时的呈圆形的排气口6的径向外侧)”。
而且,吸气口5在比排气口6的外周靠外侧沿着环状配置。引导流路7沿着环状配置,将从吸气口5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5的内周靠内侧引导。过滤器90在引导流路7中沿着环状配置。因此,能够从臭氧发生器100的整周向流路1吸入气体,通过过滤器90有效率地去除吸入的气体中的异物。
而且,过滤器90沿着吸气口5的吸气方向配置。因此,能够更难以从吸气口5看到过滤器90。
而且,臭氧发生器100具有供过滤器90安装的过滤器框91、供过滤器框91安装的安装部110、形成有吸气口5的吸气部65、以及供吸气部65能够拆卸地安装的被安装部115。并且,对于吸气部65,在安装于被安装部115的状态下,限制过滤器框91从安装部110脱离,在被从被安装部115拆下的状态下,容许过滤器框91从安装部110脱离。由此,仅拆下吸气部65就能够进行过滤器框91的安装和拆下,因此,过滤器框91的安装和拆下的作业容易。
而且,安装部110具有供过滤器框91嵌入的安装槽111,过滤器框91通过嵌入于安装槽111而安装于安装部110。因此,过滤器框91相对于安装部110的安装和拆下容易。
而且,过滤器框91具有环状的框主体92和从框主体92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捏手部93。即使框主体92的内周面与底部62相邻,也容易通过抓住从框主体92的外周面突出的捏手部93而取出过滤器框91。
而且,过滤器90形成在周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分割过滤器90A的结构。因此,过滤器90的安装容易。
而且,安装孔94在沿着环状配置的吸气口5的轴向上的开口宽度WK1形成得比吸气口5在与该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WK2大。由此,能够使过滤器90的捕集面积大于吸气口5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90所带来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抑制过滤器90去除异物功能的降低。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和附图来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特征只要是不矛盾的组合,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气口5设置在构成外周部131的吸气部65,但也可以设置在第3结构部103。即,也可以是,吸气口5在外周部131向与上下方向正交的侧方开放的结构,而不是向下方侧开放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臭氧传感器4的检测面4A位于比在吸气口5的下缘和风扇2之间的风扇2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靠吸气口5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Z方向是上下方向,但不限于上下方向。例如,Z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上下方向傾斜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是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和第2电介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双支承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是在相同侧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和第2电介质的结构,但也可以不是在相同侧悬臂支承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交错地在相反侧的端部悬臂支承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Z方向是上下方向,但不限于上下方向。例如,Z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上下方向傾斜的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是支承部是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和第2电介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双支承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是在相同侧悬臂支承第1电介质和第2电介质的结构,但也可以不是在相同侧悬臂支承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交错地在相反侧的端部悬臂支承的结构。
(附记)
本发明能够包含以下的[1]~[19]的形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备:
流路,其使气体从吸气口向排气口流动;
臭氧发生体,其配置在所述流路内;以及
臭氧传感器,其在比所述臭氧发生体靠所述流路的上游侧配置在所述流路内,
所述流路具有构成比所述臭氧发生体靠上游侧的气体经过空间并且使所述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上游侧流路,
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比所述臭氧传感器靠所述上游侧流路的外周部侧的位置。
[2]根据[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比所述吸气口靠所述上游侧流路的中央侧设有过滤器,
所述臭氧传感器设置在比所述过滤器靠所述上游侧流路的中央侧的位置。
[3]根据[1]或[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臭氧传感器在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风扇重叠。
[4]根据[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风扇具有转子和从所述转子沿径向突出的叶片部,
所述臭氧传感器在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距所述转子的中心为所述转子的直径的1.2倍以内的范围内。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位于比所述吸气口和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靠所述吸气口侧的位置。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位于在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上比所述吸气口靠所述风扇侧的位置。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流路具有直径比所述外周部的直径小的小径流路,
所述风扇配置在所述小径流路内。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设有沿着所述外周部的周向呈环状排列的多个所述吸气口。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臭氧传感器是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
[10]根据[9]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臭氧传感器是对在对象气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
该臭氧传感器具备:
第1检测元件,其通过电化学方式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第2检测元件,其通过电化学方式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第1收纳部,其在自身的内部构成收纳所述第1检测元件的内部空间;
第1导入口,其设置在所述第1收纳部的外侧的所述流路和所述内部空间之间;以及
透湿膜,其设置在所述第1导入口,实质上阻断所述臭氧气体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内部空间透过,
所述第2检测元件配置于所述对象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和所述臭氧气体所进入的所述流路。
[11]根据[10]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透湿膜是容许水蒸气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内部空间透过并实质上阻断所述臭氧气体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内部空间透过的水蒸气透过过滤器。
[12]一种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有:
臭氧发生体,其产生臭氧;
流路,所述臭氧发生体设于该流路;以及
过滤器,其设于所述流路,
所述流路具有排气口、配置在比所述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的吸气口、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所述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以及将由所述引导流路引导过来的气体向所述排气口引导的排气侧流路,
所述过滤器配置在所述引导流路。
[12]的臭氧发生器在将从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配置过滤器,因此,不会或者难以从吸气口看到过滤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从外部看到过滤器导致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在专利文献2那样的装置中,会经由开口看到内侧的过滤器,因此,有可能使外观设计性降低。[12]的臭氧发生器的课题之一是提供能够抑制由于从外部看到过滤器导致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的技术,能够抑制由于从外部看到过滤器导致的外观设计性的降低。
[13]根据[1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吸气口在比所述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沿着环状配置,
所述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所述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
所述过滤器在所述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
根据[13]的结构,能够从臭氧发生器的整周向流路吸入气体,通过过滤器有效率地去除吸入的气体中的异物。
[14]根据[12]或[1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沿着所述吸气口的吸气方向配置。
根据[14]的结构,能够更难以从吸气口看到过滤器。
[15]根据[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有:
过滤器框,其供所述过滤器安装;
安装部,其供所述过滤器框安装;
吸气部,其形成有所述吸气口;以及
被安装部,其供所述吸气部能够拆卸地安装,
对于所述吸气部,在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过滤器框从所述安装部脱离,在被从所述被安装部拆下的状态下,容许所述过滤器框从所述安装部脱离。
根据[15]的结构,仅拆下吸气部就能够进行过滤器框的安装和拆下,因此,过滤器框的安装和拆下的作业容易。
[16]根据[15]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安装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框嵌入的安装槽,
所述过滤器框通过嵌入于所述安装槽而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根据[16]的结构,过滤器框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和拆下容易。
[17]根据[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有供所述过滤器安装的过滤器框,
所述过滤器框具有环状的框主体和从所述框主体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捏手部。
根据[17]的结构,即使在框主体的内周面与配置在内侧的构件相邻而难以抓住的情况下,也容易通过抓住从框主体的外周面突出的捏手部而取出。
[18]根据[1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形成在周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分割过滤器的结构。
根据[18]的结构,过滤器的安装容易。
[19]根据[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有形成有供所述过滤器安装的安装孔的过滤器框,
所述吸气口在比所述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沿着环状配置,
所述引导流路沿着环状设置,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所述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
所述过滤器在所述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
所述安装孔在沿着环状配置的所述吸气口的轴向上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吸气口在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大。
根据[19]的结构,能够使过滤器的捕集面积大于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抑制过滤器所带来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抑制过滤器去除异物功能的降低。
另外,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意图包括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或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流路;2、风扇;2A、转子;2B、叶片部;3、臭氧发生体;4、臭氧传感器;5、吸气口;6、排气口;7、引导流路;8、排气侧流路(小径流路);60、流路结构部;65、吸气部;90、过滤器;90A、分割过滤器;91、过滤器框;92、过滤器主体;93、捏手部;94、安装孔;100、臭氧发生器;110、安装部;113、分隔部;114、容纳槽;115、被安装部;120、吸气部主体;121、安装部;130、上游侧流路;131、外周部;221、第1检测元件;222、第2检测元件;224、透湿膜;231、第1收纳部;231A、第1导入口;AR、气体经过空间;WK1、安装孔的开口宽度;WK2、吸气口的开口宽度。

Claims (15)

1.一种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备:
流路,其使气体从吸气口向排气口流动;
臭氧发生体,其配置在所述流路内;以及
臭氧传感器,其在比所述臭氧发生体靠所述流路的上游侧配置在所述流路内,
所述流路具有构成比所述臭氧发生体靠上游侧的气体经过空间并且使所述气体从规定方向一侧向另一侧流动的上游侧流路,
所述吸气口设置在比所述臭氧传感器靠所述上游侧流路的外周部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比所述吸气口靠所述上游侧流路的中央侧设有过滤器,
所述臭氧传感器设置在比所述过滤器靠所述上游侧流路的中央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臭氧传感器在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风扇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风扇具有转子和从所述转子沿径向突出的叶片部,
所述臭氧传感器在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距所述转子的中心为所述转子的直径的1.2倍以内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位于比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风扇之间的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的中心靠所述吸气口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臭氧传感器的检测面位于在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上比所述吸气口靠所述风扇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在所述吸气口和所述臭氧传感器的下游侧设有朝向所述排气口侧送入气体的风扇,
所述流路具有直径比所述外周部的直径小的小径流路,
所述风扇配置在所述小径流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设有沿着所述外周部的周向呈环状排列的多个所述吸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臭氧传感器是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臭氧传感器是对在对象气体中含有的臭氧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的气体传感器,
该臭氧传感器具备:
第1检测元件,其通过电化学方式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第2检测元件,其通过电化学方式对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
第1收纳部,其在自身的内部构成收纳所述第1检测元件的内部空间;
第1导入口,其设置在所述第1收纳部的外侧的所述流路和所述内部空间之间;以及
透湿膜,其设置在所述第1导入口,实质上阻断所述臭氧气体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内部空间透过,
所述第2检测元件配置于所述对象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和所述臭氧气体所进入的所述流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透湿膜是容许水蒸气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内部空间透过并实质上阻断所述臭氧气体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内部空间透过的水蒸气透过过滤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流路具有排气口、配置在比所述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的位置的吸气口、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所述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的引导流路、以及将由所述引导流路引导过来的气体向所述排气口引导的排气侧流路,
所述过滤器配置在所述引导流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吸气口在比所述排气口的外周靠外侧沿着环状配置,
所述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将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气体向比所述吸气口的内周靠内侧引导,
所述过滤器在所述引导流路沿着环状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所述过滤器沿着所述吸气口的吸气方向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其中,
该臭氧发生器具有:
过滤器框,其供所述过滤器安装;
安装部,其供所述过滤器框安装;
吸气部,其形成有所述吸气口;以及
被安装部,其供所述吸气部能够拆卸地安装,
对于所述吸气部,在安装于所述被安装部的状态下,限制所述过滤器框从所述安装部脱离,在被从所述被安装部拆下的状态下,容许所述过滤器框从所述安装部脱离。
CN202280015749.6A 2021-07-02 2022-03-24 臭氧发生器 Pending CN1168677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0571 2021-07-02
JP2021-119456 2021-07-20
JP2021208080A JP7320047B2 (ja) 2021-07-20 2021-12-22 オゾン発生器
JP2021-208080 2021-12-22
PCT/JP2022/013844 WO2023276339A1 (ja) 2021-07-02 2022-03-24 オゾン発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7731A true CN116867731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3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5749.6A Pending CN116867731A (zh) 2021-07-02 2022-03-24 臭氧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77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39014A (en) Cleaner assembly, humidifier, gas alarm and detoxification system
KR100704802B1 (ko) 이온 발생기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기 장치 및 공조 장치
US5158584A (en) Oxygen enriching module and oxygen enrich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TWM562892U (zh) 氣體偵測模組
EP3058990A1 (en) Breathing apparatus
TWM567862U (zh) Gas detection device
TWM567364U (zh) Gas detection device
JP3953289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JP4703770B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の有無判定方法
JP2012163544A (ja) 液体分離装置及び呼吸ガス測定装置
CN116867731A (zh) 臭氧发生器
WO2023276339A1 (ja) オゾン発生器
JP7320047B2 (ja) オゾン発生器
WO1996001970A1 (en) Air purifying apparatus
TWI708935B (zh) 氣體偵測裝置
WO2013136642A1 (ja) ファン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気機器
JP2023007612A (ja) オゾン発生器
CN212566183U (zh) 空气净化器
CN117580801A (zh) 臭氧发生体、臭氧发生单元以及臭氧发生器
JP2023007605A (ja) オゾン発生体及びオゾン発生器
CN217737477U (zh) 空气净化器
JP2010054371A (ja) イオン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オン発生装置
WO2023276338A1 (ja) オゾン発生器
CN213050055U (zh) 一种新型车载等离子净化器
JP2023007608A (ja) オゾン発生体及びオゾン発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