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7396A - 鞋面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 Google Patents

鞋面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7396A
CN116867396A CN202180091492.8A CN202180091492A CN116867396A CN 116867396 A CN116867396 A CN 116867396A CN 202180091492 A CN202180091492 A CN 202180091492A CN 116867396 A CN116867396 A CN 116867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threading
vamp
members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14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千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s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67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7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23/026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A43B23/027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with a part of the upper particularly flexible, e.g. permitting articulation or tor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23/026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00Shoe lacing fastening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鞋面(2)具备覆盖脚背的鞋面主体(20)。鞋面主体(20)的至少一部分是配置有开口的开口区域(4)。在开口区域(4)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第一部件(5)的两端为固定端(50),其固定于鞋面主体(20)中与开口区域(4)相邻的部分。多根第一部件(5)的一端侧固定端(51)的排序与多根第一部件(5)的另一端侧固定端(52)的排序相同。

Description

鞋面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面以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背景技术
现已有具备鞋面的鞋子。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鞋面材料一般采用例如纤维、树脂、以及纤维和树脂的复合物等。而且,通常先将鞋面材料形成为线状,然后通过针织、纺织、组编、熔接、粘接等方式将多条线状材料相结合,以制成面状鞋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77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若在整个鞋面上将多条线状材料相结合,则由于线状材料的相互结合而使得鞋面整个区域的刚度增高,会出现如下问题:例如,鞋面对于动作时的脚的弯曲或扭曲的追随性变差、脚的弯曲时产生材料的疲劳损坏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鞋面,该鞋面能够降低鞋面刚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成目的,本发明涉及的鞋面包括用于覆盖脚背的鞋面主体,鞋面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是配置有开口的开口区域。在开口区域,以非相互结合的状态配置有多根第一部件,该多根第一部件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第一部件的两端是固定端,其固定于鞋面主体中与开口区域相邻的部分。多根第一部件的一端侧固定端的排序与多根第一部件的另一端侧固定端的排序相同。
本发明涉及的鞋面可得到能够降低鞋面刚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子的足外侧侧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的展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子的足外侧侧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面的展开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鞋子的足外侧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鞋子的足外侧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5涉及的鞋子的足外侧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是表示拉紧鞋带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14是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子的足外侧侧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子的俯视图,是表示从图13所示的状态拉紧鞋带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涉及的鞋子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8涉及的鞋子的鞋面的展开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9涉及的鞋子的鞋面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鞋面以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俯视观察鞋子时鞋中心轴所延伸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其中,鞋中心轴是经过鞋子中心的垂直线,并且将俯视观察鞋子时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将从鞋面中覆盖脚的足后部的部分所在的一侧的末端朝向鞋面中覆盖脚的足前部的部分所在的一侧的末端的方向称为前方,在前后方向上,将从鞋面中覆盖脚的足前部的部分所在的一侧的末端朝向鞋面中覆盖脚的足后部的部分所在的一侧的末端的方向称为后方。
此外,将脚中标准解剖学姿势的正中侧称为足内侧,将脚中标准解剖学姿势的正中侧的相反侧称为足外侧。即,将接近标准解剖学姿势的正中的一侧称作足内侧,将远离标准解剖学姿势的正中的一侧称作足外侧。
此外,将经过从鞋面前端起相当于鞋面前后方向尺寸的25%至50%的位置处且沿左右方向的线称为第一边界线,将经过从鞋面前端起相当于鞋面前后方向尺寸的55%至80%的位置处且沿左右方向的线称为第二边界线,此时,位于第一边界线的前方的部分称为鞋面足前部,第一边界线与第二边界线之间的部分称为鞋面足中部,位于第二边界线的后方的部分称为鞋面足后部。
鞋面足前部相当于覆盖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的足前部的部分;鞋面足中部相当于覆盖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的足中部的部分;鞋面足后部相当于覆盖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的足后部的部分。也就是说,第一边界线为大致沿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跖趾关节的线,第二边界线为大致沿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跗横关节(Chopart Joint)的线。
进一步地,在没有其他特别记载时,高度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没有其他特别记载时,厚度是指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子1的俯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子1的足外侧侧视图。图1仅示出左脚用的鞋子1。鞋子1为左脚用和右脚用的左右对称结构,本实施方式中仅对左脚用的鞋子1进行说明,省略右脚用的鞋子1的说明。鞋子1是用于运动的鞋子,例如跑步鞋、步行鞋、登山鞋、网球鞋或篮球鞋等。如图2所述,鞋子1具备鞋面2以及位于鞋面2的下方的鞋底3。
如图1所示,鞋面2具备鞋面主体20、鞋舌21和鞋带22。
鞋面主体20主要覆盖脚的脚背侧的部分。鞋面主体20的上部配置有:穿鞋口20a,其用于插入穿鞋人的脚,以及鞋喉部20b,其与穿鞋口20a连通且从穿鞋口20a朝向前方延伸。鞋面主体20的至少一部分是配置有开口的开口区域4。在开口区域4中,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开口区域4和第一部件5的细节将在后面说明。另外,第一部件5实际上呈线状,而在图1和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将第一部件5表示为覆盖斜阴影线的带状。
鞋舌21是用于保护穿鞋人的脚背的部件。鞋舌21在鞋面主体20的内部覆盖鞋喉部20b。鞋舌21通过缝合、熔接、粘接或组合这些的方式固定于鞋面主体20。鞋面主体20和鞋舌21的材料例如使用纺织物、针织物、合成皮革或树脂。特别对透气性和轻量性的要求高的鞋子1中,作为鞋面主体20和鞋舌21的材料优选使用织入有聚酯丝的双拉舍尔(doubleraschel)经编织物。另外,鞋面主体20和鞋舌21的材料并不限于示例的材料。
鞋带22是带状部件,交替地挂设于鞋喉部20b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第一部件5,且穿脱自如地穿于鞋面主体20。
如图2所示,鞋底3覆盖脚底。鞋底3具备外底30和内底31。鞋底3通过缝合、熔接、粘接或组合这些的方式来固定于鞋面主体20。外底30的下表面为与地面接触的接地面30a。内底31位于外底30的上表面,且具有缓冲性。另外,外底30可以与内底31一体形成。与外底30一体形成的内底31也称为“单鞋底”(unisole)。
接着,参照图3进一步详细说明鞋面主体20的结构。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展开图。
如图3所示,鞋面主体20具备:鞋面足前部23,其是覆盖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的足前部的部分;鞋面足中部24,其是覆盖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的足中部的部分;鞋面足后部25,其是覆盖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的足后部的部分;以及鞋面足底部26,其是被覆标准体型的穿鞋人的脚底的部分。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5在前后方向上依序从鞋面主体20的前方相连。鞋面足前部23位于第一边界线S1的前方。鞋面足中部24位于第一边界线S1与第二边界线S2之间的部分。鞋面足后部25位于第二边界线S2的后方。鞋面足底部26相连于鞋面足中部24的足外侧下边缘。鞋面足底部26用作将由鞋面足前部23的下边缘、鞋面足中部24的下边缘及鞋面足后部25的下边缘包围而形成出的下侧开口覆盖的内底。鞋面足底部26通过粘接或熔接固定于图2所示中底31的上表面。另外,鞋子1可以还具备鞋垫。在鞋子1具备鞋垫的情况下,鞋垫设置在鞋面2内部的鞋面足底部26的上方。
鞋面主体20配置有开口区域4和结合区域6,开口区域4配置有第一部件5,第一部件5固定于结合区域6。开口区域4是在鞋面主体20上开口的区域中,除了鞋喉部20b和穿鞋口20a以外的区域。开口区域4以横跨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鞋面足后部25和鞋面足底部26的方式形成。开口区域4形成于鞋面主体20中除下述部分以外的部分:鞋喉部20b的边缘、穿鞋口20a的边缘、鞋面足前部23的下边缘、除鞋面足中部24与鞋面足底部26的交界部之外的鞋面足中部24的下边缘和鞋面足底部26的外缘、以及鞋面足后部25的下边缘及脚后跟侧的末端边缘。
结合区域6为形成在开口区域4的周围的面状区域。换言之,由结合区域6包围的区域内配置有开口区域4。对于结合区域6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其刚度比配置有第一部件5的开口区域4的刚度高即可。作为结合区域6的材料,可以采用例如薄膜、纤维、树脂、以及纤维与树脂的复合物等。其中,纤维、树脂、以及纤维与树脂的复合物,通过针织、纺织、组编、熔接或粘接等方式相结合。结合区域6沿着展开状态的鞋面主体20的轮廓而配置。
结合区域6包括:第一结合区域61,其配置于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5的足外侧下边缘;第二结合区域62,其配置于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5的足内侧下边缘;以及第三结合区域63,其配置于鞋面足后部25的脚后跟侧末端边缘。结合区域6还包括:第4结合区域64,其配置于鞋喉部20b的前方的边缘;第五结合区域65,其配置于鞋喉部20b和穿鞋口20a的足外侧边缘;以及第6结合区域66,其配置于鞋喉部20b和穿鞋口20a的足内侧边缘。此外,结合区域6还包括:第7结合区域67,其配置于鞋面足底部26的足外侧边缘;第8结合区域68,其配置于鞋面足底部26的足内侧边缘;以及第9结合区域69,其配置于鞋面足底部26的脚后跟侧末端边缘。
第一结合区域61未形成在鞋面足中部24与鞋面足底部26的交界部的一部分。第一结合区域61和第二结合区域62均从后方朝向前方以逐渐靠近鞋中心轴C的方式延伸。第一结合区域61的前端与第二结合区域62的前端彼此连接。第一结合区域61的后端和第二结合区域62的后端均与第三结合区域63的下端连接。第五结合区域65和第六结合区域66均从第三结合区域63的上端朝向前方延伸至第四结合区域64。第七结合区域67的前端与第八结合区域68的前端彼此连接。第七结合区域67的后端与第一结合区域61连接。第九结合区域69的足外侧端部与第一结合区域61连接。
多根第一部件5为以沿着左右方向或高度方向横跨开口区域4的方式延伸的线状部件。多根第一部件5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地配置。第一部件5由单一材料形成。第一部件5例如是纤维、将多条纤维集束而成的线或者由树脂形成的线状物等,且具有柔软性。第一部件5仅在一个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第一部件5配置于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鞋面足后部25及鞋面足底部26。鞋面足前部23的第一部件5在第一结合区域61与第二结合区域62之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位于鞋面足中部24的足外侧的第一部件5从第五结合区域65经过鞋面足中部24与鞋面足底部26的交界部而延伸至第八结合区域68。位于鞋面足中部24的足内侧的第一部件5在第六结合区域66与第二结合区域62之间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位于鞋面足后部25的足外侧的第一部件5在第五结合区域65与第1结合区域61之间沿着高度方向延伸。位于鞋面足后部25的足内侧的第一部件5在第6结合区域66与第二结合区域62之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位于鞋面足底部26的第一部件5在第七结合区域67与第八结合区域68之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或者,在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底部26的交界部与第八结合区域68之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多根第一部件5各自的两端是固定端50,其固定于鞋面主体20中与开口区域4相邻的结合区域6。以下,在区别第一部件5的両端的固定端50时,将第一部件5的一端侧的固定端50称为固定端51、将第一部件5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50称为固定端52。多根第一部件5的一端侧的固定端5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多根第一部件5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5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多根第一部件5的一端侧的固定端51的排序与多根第一部件5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52的排序相同。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固定端50彼此的间隔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相同。多根第一部件5配置为相互平行。另外,鞋带22穿通相邻的第一部件5之间形成出的间隙而挂设于第一部件5。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鞋面2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鞋面2具备用于覆盖脚背的鞋面主体20,并且如图3所示,鞋面主体20的至少一部分是配置有开口的开口区域4。此外,在开口区域4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并且,第一部件5的两端是固定于鞋面主体20中与开口区域4相邻的结合区域6的固定端50,多根第一部件5的一端侧的固定端51的排序与多根第一部件5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52的排序相同。由于这些结构,与相邻于开口区域4的结合区域6相比,配置有第一部件5的开口区域4的刚度较低,因此能够局部地降低鞋面主体20的刚度。
在图3所示的鞋面足前部23接地的状态下,进行从地面扬起鞋面足后部25的动作时,脚的足前部会弯曲,使得鞋面足前部23产生弯曲部位。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配置于产生弯曲部位的鞋面足前部23,因此能够降低鞋面足前部23中产生弯曲部位的部分的弯曲刚度。这样,能够减轻在脚弯曲时的鞋面主体20的弯曲阻力。此外,第一部件5可容易地追随脚的弯曲而变形,因此能够缓和鞋面主体20的挤脚感,同时能够抑制鞋面主体20的材料的疲劳损坏。通过抑制鞋面主体20的材料的疲劳损坏,可以降低鞋面主体20的材料所需的强度,由此可实现鞋子1的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部件5配置于脚中向多个方向的曲率较大的部位,因此可以使鞋面主体20的顺脚性更好。
在动作时,主要在脚的足中部的皮肤产生收缩和扭曲等变形,使得图3所示的鞋面足中部24产生剪切变形。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配置于鞋面足中部24,因此能够降低鞋面足中部24的刚度。这样,第一部件5可容易地追随脚皮肤的变形而变形,因此能够抑制在鞋面主体20上产生折皱,同时能够抑制鞋面主体20的材料的疲劳损坏。通过抑制鞋面主体20的材料的疲劳损坏,可以降低鞋面主体20的材料所需的强度,由此可实现鞋子1的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由于鞋带22挂设于第一部件5,第一部件5可代替扣眼,从而无需另外形成扣眼。此外,由于鞋带22挂设于多根第一部件5中的一部分,通过拉紧鞋带而产生的勒紧力施加于部分第一部件5,从而能够局部地勒紧鞋面主体20。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开口区域4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由此能够提高鞋面主体20内部与外部的透气性,并且实现鞋子1的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中,一端侧的相邻的固定端50彼此的间隔与另一端侧相同,使得第一部件5不容易相互交叉。由此,第一部件5容易产生剪切变形,第一部件5进一步容易追随动作时的脚皮肤的变形而变形。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图3所示的鞋面主体20由单一材料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制造具备第一部件5的鞋面主体20。
实施方式2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子1A的俯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子1A的足外侧侧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面2A的展开图。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面2A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A的区别在于:鞋面2A是袜套式结构、以及开口区域4A和第一部件5A的范围。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鞋面2A是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鞋舌21的部分与鞋面主体20A的脚踝部分一体形成的袜套式结构。如图6所示,结合区域6A的一部分形成于鞋面主体20A中穿鞋口20a的前方。以下,将该结合区域6A的一部分称为中央结合区域6B。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区域4A以横跨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6的方式形成。开口区域4A从中央结合区域6B的前缘形成至鞋面足前部23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并且,开口区域4A从中央结合区域6B的足外侧边缘形成至鞋面足前部23的足外侧下边缘附近和鞋面足底部26的足中部分。还有,开口区域4A从中央结合区域6B的足内侧边缘形成至鞋面足前部23和鞋面足中部24的足内侧下边缘附近。
在开口区域4A内,以非相互结合的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A。第一部件5A配置于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底部26。第一部件5A架设于结合区域6A中隔着开口区域4A被配置的部分彼此之间。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鞋子1B的俯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鞋子1B的足外侧侧视图。实施方式3涉及的鞋面2B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开口区域4B和第一部件5B的范围。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区域4B形成于鞋面足中部24。开口区域4B分别形成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和足内侧。开口区域4B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附近形成至鞋面足中部24的足外侧下边缘附近。开口区域4B从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附近形成至鞋面足中部24的足内侧下边缘附近。第一部件5B配置于鞋面足中部24。如图8所示,第一部件5B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或足内侧边缘朝向鞋底3延伸。第一部件5B的下端达到鞋面足中部24的下边缘附近。第一部件5B的延伸方向以从鞋喉部20b的边缘越接近鞋底3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B配置于鞋面足中部24,因此第一部件5B容易追随脚皮肤的变形而变形,能够抑制鞋面主体20B上产生折皱,同时能够抑制鞋面主体20B的材料的疲劳损坏。通过抑制鞋面主体20B的材料的疲劳损坏,可以降低鞋面主体20B的材料所需的强度,由此可实现鞋子1B的轻量化。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鞋带22挂设于第一部件5B,第一部件5B可代替扣眼,因此无需另外形成扣眼。此外,由于鞋带22挂设于多根第一部件5B中的一部分,所以通过拉紧鞋带而产生的勒紧力施加于部分第一部件5B,能够局部地勒紧鞋面主体20B。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区域4B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B,因此能够提高鞋面主体20B内部与外部的透气性,并且实现鞋子1B的轻量化。
实施方式4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鞋子1C的俯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4涉及的鞋子1C的足外侧侧视图。实施方式4涉及的鞋面2C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开口区域4C和第一部件5C的范围、以及鞋面主体20C设有穿带部27。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区域4C形成于鞋面足前部23。开口区域4C从鞋面足前部23的足外侧下边缘经由鞋喉部20b的前方而形成至鞋面足前部23的足内侧下边缘。第一部件5C配置于鞋面足前部23,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部件5C的足外侧端部达到鞋面足前部23的足外侧下边缘。第一部件5C的足内侧端部达到鞋面足前部23的足内侧下边缘。如图10所示,第一部件5C的延伸方向以从鞋中心轴越接近鞋面足前部23的下边缘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如图9所示,鞋喉部20b的左右方向両侧边缘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穿带部27。穿带部27只要能够使鞋带22穿过即可,并不限定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上下方向上贯通鞋面主体20的贯通孔。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C配置于产生弯曲部位的鞋面足前部23,因此第一部件5C容易追随脚的弯曲而变形,能够缓和鞋面主体20C的挤脚感,同时能够抑制鞋面主体20C的材料的疲劳损坏。通过抑制鞋面主体20C的材料的疲劳损坏,可以降低鞋面主体20C的材料所需的强度,由此可实现鞋子1C的轻量化。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区域4C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C,因此能够提高鞋面主体20C内部与外部的透气性,并且实现鞋子1C的轻量化。
实施方式5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鞋子1D的俯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5涉及的鞋子1D的足外侧侧视图。实施方式5涉及的鞋面2D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开口区域4D和第一部件5D的范围、以及鞋面主体20D设有穿带部27。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区域4D从鞋面足中部24形成至鞋面足后部25。如图11所示,开口区域4D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经由鞋面足后部25的脚后跟侧的末端边缘而形成至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第一部件5D从鞋面足中部24配置至鞋面足后部25。第一部件5D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朝向鞋面足后部25延伸,然后经过鞋面足后部25的脚后跟侧的末端边缘,延伸至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第一部件5D以包围穿鞋口20a的方式延伸。如图12所示,第一部件5D的延伸方向以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和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越接近鞋面足后部25越靠下方的方式倾斜。如图11所示,鞋喉部20b的左右方向両侧边缘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的多个穿带部27。鞋带22的后端挂设于第一部件5并且从相邻的第一部件5之间的间隙显露于鞋面主体20D的外部。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效果。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鞋带22挂设于第一部件5D,第一部件5D可代替扣眼,因此无需另外形成扣眼。此外,由于鞋带22挂设于多根第一部件5D中的一部分,所以通过拉紧鞋带22而产生的勒紧力施加于部分第一部件5D,能够局部地勒紧鞋面主体20D。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部件5D以包围穿鞋口20a的方式延伸,能够局部地勒紧鞋面主体20D中穿鞋口20a周围的部分。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区域4D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D,因此能够提高鞋面主体20D内部与外部的透气性,并且实现鞋子1D的轻量化。
实施方式6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子1E的俯视图,是表示拉紧鞋带22之前的状态的图。图14是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子1E的足外侧侧视图。图15是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子1E的俯视图,是表示从图13所示的状态拉紧鞋带22之后的状态的图。实施方式6涉及的鞋面2E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开口区域4E和第一部件5E的范围和结构。另外,在实施方式6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13至图15中,为了便于理解,添加网点来表示开口区域4E,且在图13和图15中省略了第一部件5E。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开口区域4E形成于鞋面足中部24。开口区域4E相邻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且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形成至鞋面足中部24的足外侧下边缘附近。开口区域4E相邻于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且从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附近形成至鞋面足中部24的足内侧下边缘附近。如图14所示,第一部件5E配置于鞋面足中部24。第一部件5E在足外侧的开口区域4E内,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朝向鞋底3延伸。第一部件5E的足外侧下端达到鞋面足中部24的下边缘附近。此外,在足内侧开口区域4E内,第一部件5E同样地从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朝向鞋底3延伸(省略图示)。第一部件5的足内侧下端达到鞋面足中部24的下边缘附近。第一部件5E的延伸方向以从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和足内侧边缘越接近鞋底3越靠后方的方式倾斜。
第一部件5E包括第一伸长部件53和第二伸长部件54,第二伸长部件54的一个方向上的拉伸性高于第一伸长部件53。开口区域4E包括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在第一区域41内,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地配置有多根第一伸长部件53,在第二区域42内,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地配置有多根第二伸长部件54。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在鞋喉部20b的足外侧和足内侧,在前后方向上交替配置。另外,图13至图15中,通过网点的浓淡来区别第一区域41与第二区域42。
如图13所示,鞋面2E具备:前缘部20c、第一侧缘部20d、第二侧缘部20e、多个第一形成部20f、多个第二形成部20g以及多个穿带部27。以下,在区别多个穿带部27时,称作足外侧穿带部27a、足内侧穿带部27b、脚尖侧穿带部27c、脚后跟侧穿带部27d。足外侧穿带部27a、足内侧穿带部27b、脚尖侧穿带部27c和脚后跟侧穿带部27d实际上为形成于相邻的第一部件5E彼此之间的间隙,但在图13至图15中为了便于理解,以圆形孔来表示穿带部27。
前缘部20c是鞋喉部20b的前侧边缘。前缘部20c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一侧缘部20d是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边缘。第二侧缘部20e是鞋喉部20b的足内侧边缘。第一侧缘部20d和第二侧缘部20e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第一形成部20f是第二区域42的一部分,从第一侧缘部20d朝向第二侧缘部20e突出。对于第一形成部20f的俯视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圆角的矩形。第一形成部20f的俯视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或半圆形。对于第一形成部20f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两个第一形成部20f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此外,第一形成部20f只要是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任一方的一部分即可。
第一形成部20g是第二区域42的一部分,从第二侧缘部20e朝向第一侧缘部20d突出。对于第二形成部20g的俯视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圆角的矩形。第二形成部20g的俯视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或半圆形。对于第二形成部20g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两个第二形成部20g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第一形成部20f与第二形成部20g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按照第二形成部20g、第一形成部20f的顺序从前方交替地设置至后方。此外,第二形成部20g只要是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任一方的一部分即可。
在鞋喉部20b的足外侧设有一个脚尖侧穿带部27c。脚尖侧穿带部27c设于足外侧穿带部27a的前方。脚尖侧穿带部27c设于第一侧缘部20d与前缘部20c的交界附近。
足外侧穿带部27a中,以设于第一形成部20f的一个第一穿带部27e以及远离第一穿带部27e且位于其足后侧的一个第二穿带部27f作为一组。第一穿带部27e配置于第二区域42。第二穿带部27f配置于第一区域41。对于足外侧穿带部27a的组数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两组。两组足外侧穿带部27a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第一穿带部27e与第二穿带部27f在前后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错开设置。在一组足外侧穿带部27a中,第二穿带部27f远离第一穿带部27e且位于其足外侧的后方。第二穿带部27f位于第一侧缘部20d的足外侧。此外,足外侧穿带部27a只要配置在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足内侧穿带部27b中,以设于第二形成部20g的一个第三穿带部27g以及远离第一穿带部27g且位于其足内侧的一个第四穿带部27h作为一组。第三穿带部27g配置于第二区域42。第四穿带部27h配置于第一区域41。对于足内侧穿带部27b的组数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两组。两组足内侧穿带部27b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第三穿带部27g与第四穿带部27h在左右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错开设置。在一组足内侧穿带部27b中,第四穿带部27h远离第三穿带部27g且位于其足内侧的前方。第四穿带部27h位于第二侧缘部20e的足内侧。两组足内侧穿带部27b中,位于最前方的第四穿带部27h设置在隔着鞋喉部20b与脚尖侧穿带部27c呈左右对称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穿带部27e远离第三穿带部27g且位于其足外侧的后方,但第一穿带部27e与第三穿带部27g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设置。另外,足内侧穿带部27b只要配置在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脚后跟侧穿带部27d设于足外侧穿带部27a和足内侧穿带部27b的后方。本实施方式中,脚后跟侧穿带部27d在鞋喉部20b的足外侧和足内侧各设有一个,合计设有两个。两个脚后跟侧穿带部27d设置于隔着鞋喉部20b呈左右対称的位置。脚后跟侧穿带部27d设于鞋喉部20b的边缘与穿鞋口20a的边缘的交界附近。
鞋带22穿通脚尖侧穿带部27c、足外侧穿带部27a、足内侧穿带部27b和脚后跟侧穿带部27d。鞋带2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以蝴蝶结等方法被连结(省略图示)。鞋带22具有:第一部分22a,其交替地穿通第二穿带部27f与第三穿带部27g;第二部分22b,其交替地穿通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以及第三部分22c,其在脚尖侧穿带部27c与位于最前方的第四穿带部27h之间延伸,以连接第一部分22a与第二部分22b。第三部分22c横跨鞋喉部20b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第一部分22a从脚尖侧穿带部27c朝向斜后方延伸,在交替地穿通第三穿带部27g与第二穿带部27f之后,穿通足外侧的脚后跟侧穿带部27d。在如图13所示的鞋带22未被拉紧的状态下,第二穿带部27f与第三穿带部27g在前后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交替地穿通第二穿带部27f和第三穿带部27g的第一部分22a在左右方向上呈“之”字状地从前方朝向后方延伸。
第二部分22b从位于最前方的第四穿带部27h朝向斜后方延伸,在交替地穿通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之后,穿通足内侧的脚后跟侧穿带部27d。在鞋带22未被拉紧的状态下,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在前后方向上和左右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交替地穿通第一穿带部27e和第四穿带部27h的第二部分22b在左右方向上呈“之”字状地从前方朝向后方延伸。在鞋带22未被拉紧的状态下,第一部分22a不与第二部分22b相交。在鞋带22未被拉紧的状态下,第一部分22a中交替地穿通第二穿带部27f与第三穿带部27g的部位与第二部分22b中交替地穿通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的部位相互平行。
通过从图13所示的状态开始如图15所示那样朝向后方拉紧第一部分22a和第二部分22b,使得鞋面主体20E的第一侧缘部20d与第二侧缘部20e相互靠拢。由此,第二穿带部27f与第三穿带部27g的左右方向的距离缩短,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的左右方向的距离缩短。因此,交替地穿通第二穿带部27f与第三穿带部27g的第一部分22a接近于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状态,交替地穿通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的第二部分22b接近于沿着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状态。在穿通足外侧穿带部27a与足内侧穿带部27b的鞋带22被拉紧后的状态下,第一部分22a不与第二部分22b相交。在穿通足外侧穿带部27a与足内侧穿带部27b的鞋带22被拉紧后的状态下,第一部分22a中交替地穿通第二穿带部27f和第三穿带部27g的部位与第二部分22b中交替地穿通第一穿带部27e与第四穿带部27h的部位相互平行。
通过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效果。即,本实施方式中,在开口区域4E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5E,由此能够提高鞋面主体20E内部与外部的透气性,并且实现鞋子1E的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中,在如图15所示的鞋带22被拉紧的状态下,在脚背上第一部分22a不与第二部分22b相交。因此,与鞋带22在脚背上相交的情况相比,施加于脚背的压力减少,能够减轻对脚背的勒紧感。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排列有多根第一伸长部件53的第一区域41与排列有多根第二伸长部件54的第二区域42在鞋喉部20b的足外侧和足内侧,在前后方向上相互交替配置,同时,如图15所示,足外侧穿带部27a和足内侧穿带部27b配置于第一区域41和第二区域42,因此在拉紧鞋带22时,容易使第一侧缘部20d与第二侧缘部20e相互靠拢。由此能够使鞋面2E可靠地紧贴于脚。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在前后方向上交替配置以一个第一穿带部27e与一个第二穿带部27f为一组的足外侧穿带部27a、以及以一个第三穿带部27g与一个第四穿带部27h为一组的足内侧穿带部27b。即,穿带部27在鞋喉部20b的足外侧和足内侧交替地各有两个,因此相比于穿带部27在鞋喉部20b的足外侧和足内侧交替地各有一个的情况,在拉紧鞋带22时使第一侧缘部20d与第二侧缘部20e相互靠拢的力更大。由此能够使鞋面2E可靠地紧贴于脚。
实施方式7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涉及的鞋子的第一部件5F的立体图。实施方式7涉及的鞋面2F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第一部件5F的结构。另外,在实施方式7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一部件5F是具有柔软性的筒状软管。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F的形状为円筒状,但也可以是四角筒状等。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8
图17是实施方式8涉及的鞋面2G的展开图。实施方式8涉及的鞋面2G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具有第二部件7。另外,在实施方式8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开口区域4中,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二部件7。多根第二部件7为以沿前后方向纵跨开口区域4的方式延伸的线状部材。多根第二部件7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地配置。第二部件7由单一材料形成。第二部件7例如是纤维、将多条纤维集束而成的线、或者由树脂形成的线状物等,具有柔软性。多根第二部件7仅在一个方向上具有伸缩性。多根第二部件7配置为与第一部件15重叠。多条第二部件7沿着与第一部件5交叉的方向延伸。第二部件7配置为横跨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底部25。在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5中,第一部件5的数量均多于第二部件7的数量。第一部件5与第二部件7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另外,第二部件7也可以通过组合多种材料来形成。
第二部件7配置于鞋喉部20b和穿鞋口20a的足外侧和足内侧。足外侧的第二部件7以纵跨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5的方式,在第一结合区域61与第三结合区域63之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足内侧的第二部件7以纵跨鞋面足前部23、鞋面足中部24和鞋面足后部25的方式,在第二结合区域62与第三结合区域63之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多根第二部件7各自的两端是固定端70,其固定于鞋面主体20G中与开口区域4相邻的结合区域6。以下,在区别第二部件7的両端的固定端70时,将第二部件7的一端侧的固定端70称为固定端71、将第二部件7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70称为固定端72。多根第二部件7的一端侧的固定端71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多根第二部件7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7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多根第二部件7的一端侧的固定端71的排序与多根第二部件7的另一端侧的固定端72的排序相同。在一端侧的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固定端70彼此的间隔可以与另一端侧不同,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相同。多根第二部件7配置为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口区域4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与第一部件5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二部件7,由此与开口区域4内仅配置有第一部件5的部分相比,能够抑制第一部件5的损坏,同时能够增加鞋面主体20G的刚度的大小不同的类型。此外,由于以相互非接合状态配置有第一部件5和第二部件7,并且第一部件5的数量多于第二部件7的数量,所以能够抑制配置有第二部件7的区域的刚度的过度增高。另外,第二部件7的配置位置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示例,可以适当地变更。还有,只要第一部件5与第二部件7相互交叉即可,例如,可以配置为,使第一部件5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使第二部件7也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实施方式9
图18是实施方式9涉及的鞋面2H的展开图。实施方式9涉及的鞋面2H与实施方式2涉及的鞋面2的区别在于:具有第二部件8。另外,在实施方式9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重复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开口区域4内配置有多根第二部件8,其配置为与多根第一部件5重叠。多根第二部件8是具有柔软性的片状部件。第二部件8由单一材料形成。第二部件8的材料例如为树脂。第二部件8配置于鞋面足中部24。对于第二部件8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第二部件8在鞋喉部20b和穿鞋口20a的足外侧和足内侧各配置一个。第一部件5与第二部件8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第二部件8被固定在与开口区域4相邻的结合区域6。另外,第二部件8也可以通过组合多种材料来形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开口区域4内配置有以与第一部件5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第二部件8,因此与开口区域4内仅配置有第一部件5的部分相比,能够抑制第一部件5的损坏,同时能够增添鞋面主体20H的刚度的大小不同的各种类型。此外,由于以相互非接合状态配置有第一部件5和第二部件8,所以能够抑制配置有第二部件8的区域的刚度的过度增高。另外,第二部件8的配置位置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示例,可以适当地变更。
以上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仅为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示例,可以结合其它公知技术,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省略或变更部分结构。开口区域4~4E和第一部件5~5E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图中所示的示例,可以根据鞋面主体20~20E中想要降低刚度的部分而适当地变更。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可以省去鞋面足底部26。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由单一材料形成第一部件5~5F,也可以通过组合多种材料来形成第一部件5~5F。此外,多根第一部件5~5F只要配置为非相互接合状态即可,可以彼此接触地配置,也可以彼此间隔地配置。
符号说明
1、1A、1B、1C、1D、1E…鞋子;2、2A、2B、2C、2D、2E、2F、2G、2H…鞋面;3…鞋底;4、4A、4B、4C、4D、4E…开口区域;5、5A、5B、5C、5D、5E、5F…第一部件;6、6A…结合区域;6B…中央结合区域;7、8…第二部件;20、20A、20B、20C,20D,20E…鞋面主体;20a…穿鞋口;20b…鞋喉部、20c…前缘部;20d…第一侧缘部;20e…第二侧缘部;20f…第一形成部;20g…第二形成部;21…鞋舌;22…鞋带;22a…第一部分;22b…第二部分;22c…第三部分;23…鞋面足前部;24…鞋面足中部;25…鞋面足后部;26…鞋面足底部;27…穿带部;27a…足外侧穿带部;27b…足内侧穿带部;27c…脚尖侧穿带部;27d…脚后跟侧穿带部;27e…第一穿带部;27f…第二穿带部;27g…第三穿带部;27h…第四穿带部;30…外底;30a…接地面;31…中底;1…第一区域;42…第二区域;50、51、52…固定端;53…第一伸长部件;54…第二伸长部件;61…第一结合区域;62…第二结合区域;63…第三结合区域;64…第四结合区域;65…第五结合区域;66…第六结合区域;67…第七结合区域;68…第八结合区域;69…第九结合区域;70、71、72…固定端;C…鞋中心轴。

Claims (12)

1.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覆盖脚背的鞋面主体,
所述鞋面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是配置有开口的开口区域,
在所述开口区域内,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有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多根第一部件,
所述第一部件的两端为固定端,其固定于所述鞋面主体中与所述开口区域相邻的部分,
多根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侧固定端的排序与多根所述第一部件的另一端侧固定端的排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端侧与所述另一端侧的、相邻的所述固定端彼此的间隔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主体具有覆盖脚的足中部的鞋面足中部,
所述第一部件配置于所述鞋面足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足中部配置有用于插入脚的穿鞋口、以及与所述穿鞋口连通且从所述穿鞋口朝向前方延伸的鞋喉部,
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鞋喉部的边缘朝向位于所述鞋面主体的下方的鞋底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伸长部件和第二伸长部件,所述第二伸长部件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拉伸性高于所述第一伸长部件,
所述开口区域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排列配置有多根所述第一伸长部件,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排列配置有多根所述第二伸长部件,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在前后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鞋喉部的足外侧和足内侧,在前后方向上交替配置,
所述鞋面主体包括:
第一侧缘部,其是所述鞋喉部的足外侧边缘;
第二侧缘部,其是所述鞋喉部的足内侧边缘;
第一形成部,其从所述第一侧缘部朝向所述第二侧缘部突出;
第二形成部,其从所述第二侧缘部朝向所述第一侧缘部突出;
足外侧穿带部,其以设于所述第一形成部的一个第一穿带部与远离所述第一穿带部且位于其足外侧的一个第二穿带部为一组,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足内侧穿带部,其以设于所述第二形成部的一个第三穿带部与远离所述第三穿带部且位于其足内侧的一个第四穿带部为一组,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第一形成部和所述第二形成部在前后方向上交替设置,
所述鞋面具备穿通所述足外侧穿带部和所述足内侧穿带部的鞋带,
所述鞋带具有:
交替地穿通所述第二穿带部和所述第三穿带部的第一部分;以及
交替地穿通所述第一穿带部和所述第四穿带部的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主体具有:覆盖脚的足中部的鞋面足中部,以及覆盖脚的足后部的鞋面足后部,
所述鞋面足中部配置有用于插入脚的穿鞋口、以及与所述穿鞋口连通且从所述穿鞋口朝向前方延伸的鞋喉部,
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鞋喉部的边缘朝向所述鞋面足后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主体具有覆盖脚的足前部的鞋面足前部,
所述第一部件配置于所述鞋面足前部且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仅在所述一个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主体具有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部件重叠,
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沿着与所述第一部件交叉的方向延伸且配置有多根,
多根所述第二部件以非相互接合状态配置,
所述第一部件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数量。
12.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以及
位于所述鞋面下方的鞋底。
CN202180091492.8A 2021-01-21 2021-01-21 鞋面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Pending CN1168673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2082 WO2022157894A1 (ja) 2021-01-21 2021-01-21 アッパ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7396A true CN116867396A (zh) 2023-10-10

Family

ID=8254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1492.8A Pending CN116867396A (zh) 2021-01-21 2021-01-21 鞋面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9423A1 (zh)
EP (1) EP4265142A4 (zh)
JP (1) JPWO2022157894A1 (zh)
CN (1) CN116867396A (zh)
WO (1) WO202215789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213747U1 (de) * 1992-10-12 1992-12-03 Ito Design GmbH, 8500 Nürnberg Schuh, insbesondere Sportschuh
JP2002306204A (ja) * 2001-04-11 2002-10-22 Mizuno Corp 陸上競技用シューズ
JP2013177736A (ja) 2012-02-28 2013-09-09 Noritz Corp スレート屋根用固定金具
JP6826653B2 (ja) * 2017-03-20 2021-02-03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のアッパー
US10716362B2 (en) * 2018-07-03 2020-07-21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with ribbon structure having nodes and lin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99423A1 (en) 2024-03-28
EP4265142A4 (en) 2024-02-07
WO2022157894A1 (ja) 2022-07-28
JPWO2022157894A1 (zh) 2022-07-28
EP4265142A1 (en)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5307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具有罩面的编织鞋面及其制造方法
US10941507B2 (en) Stretchable member for shoe and shoe including the stretchable member
CN113615929B (zh) 具有分离鞋帮的鞋类物件
US10342288B2 (en) Shoe upper structure and shoe
JP6527230B2 (ja) 複数の編組み構造を有する履物物品
CN205913005U (zh) 鞋类物品和鞋面
CN105792694A (zh) 包含具有主体部分和鞋跟部分的编织部件的鞋类物品
US20220095742A1 (en) Shoe Upper With Floating Layer
CN113950269B (zh) 鞋子
CN116867396A (zh) 鞋面及具备该鞋面的鞋子
EP4238443A1 (en) Upper and shoe comprising same
WO2023135813A1 (ja) アッパー、シューズ及びアッパーの製造方法
EP4265143A1 (en) Upper and shoe comprising same
WO2023135814A1 (ja) アッパー、シューズ及びアッパーの製造方法
JP7530996B2 (ja) アッパー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靴
EP4449932A1 (en) Shoe
WO2022269882A1 (ja) シューズ
WO2021059450A1 (ja) シューズ
JP2023037705A (ja) アッパー及びシューズ
CN117837851A (zh) 鞋面及鞋子
JP2022100646A (j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