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7068A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7068A
CN116867068A CN202210302779.7A CN202210302779A CN116867068A CN 116867068 A CN116867068 A CN 116867068A CN 202210302779 A CN202210302779 A CN 202210302779A CN 116867068 A CN116867068 A CN 116867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odulation reference
reference signal
time
cdm group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27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磊
高秋彬
苏昕
黄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27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70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901 priority patent/WO2023179114A1/zh
Priority to TW112104401A priority patent/TW2023394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7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7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发送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系统中,定义了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进行信道估计,进而进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数据解调。
当前NR系统的上行DMRS和下行DMRS包含两种类型:第一配置类型DMRS(Type 1DMRS)和第二配置类型DMRS(Type 2 DMRS)。Type 1 DMRS最大可支持8个DMRS端口,即可支持8层数据流传输,Type 2 DMRS最大可支持12个DMRS端口,即可支持12层数据流传输。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多,传输需求也逐渐增大,仍然将最大传输层数限制为12会阻碍系统容量的提升,进而降低终端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数量,进而提高最大传输层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码分复用(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天线端口权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权值包括4个频域加权值和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8个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包括:
或者
其中,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
可选的,所述第一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二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
可选的,l′0=0,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l′0=0,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的内积正交。
可选的,k0=0,k1=1,k2=6,k3=7;或者,k0=0,k1=1,k2=2,k3=3。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8,9,10,11};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2,13,14,15};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4,5,8,9,12,13};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6,7,10,11,14,15};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2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在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4,d=8。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和第三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和所述第三CDM组分别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6,7,12,13,18,19};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8,9,14,15,20,21};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10,11,16,17,22,23};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12,13,14,15};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6,17,18,19};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8,9,10,11,20,21,22,23};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6,7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2或4,d=12。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c=4,d=12,μ为载波间隔;k″与k′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k′ k″
0 0
1 1
2 6
3 7
其中,k′=0或1时,k″=k′,k′=2或3时,k″=k′+4。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在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所述接收设备获得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天线端口权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权值包括4个频域加权值和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8个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包括:
或者
其中,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
可选的,所述第一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二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
可选的,l′0=0,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l′0=0,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的内积正交。
可选的,k0=0,k1=1,k2=6,k3=0;或者,k0=0,k1=1,k2=2,k3=3。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8,9,10,11};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2,13,14,15};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4,5,8,9,12,13};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6,7,10,11,14,15};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2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在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4,d=8。
可选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和第三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和所述第三CDM组分别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6,7,12,13,18,19};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8,9,14,15,20,21};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10,11,16,17,22,23};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12,13,14,15};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6,17,18,19};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8,9,10,11,20,21,22,23};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6,7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2或4,d=12。
可选的,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c=4,d=12,μ为载波间隔;k″与k′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k′ k″
0 0
1 1
2 6
3 7
其中,k′=0或1时,k″=k′,k′=2或3时,k″=k′+4。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端口权值正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端口权值正交;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所述收发机,在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CDM组包括至多8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并且,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端口权值正交,这样,第一CDM组可支持至多8个天线端口,相较于目前一个CDM组至多支持4个天线端口而言,采用本申请可以增加天线端口数量,进而提高最大传输层数,提升系统传输容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保证终端能够进行解调参考信号传输。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终端获取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
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或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偶数个PRB;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为所述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所述终端将所述奇数个PRB中除所述第一PRB以外的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所述终端将所述奇数个PRB中除所述第一PRB上的部分RE以外的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部分RE为所述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0-3的RE,或者为所述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8-11的RE,或者为所述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4-7的RE。
可选的,所述第一PRB为所述奇数个PRB中的第一个PRB或最后一个PRB或中间位置的PRB。
可选的,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和/或数据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所述终端确定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为Type 1 DMRS或Type 2 DMRS。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确定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偶数个PRB。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以及,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或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为终端确定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
所述收发机,在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上述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针对网络侧为终端配置的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中,一个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且该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的情况,终端可以确定用于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第二时频资源与等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能够进行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Rel-15 Type 1 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
图3为Rel-15 Type 2 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 4 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ype 3 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侧实现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实现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实施例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2)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3)“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系统架构。在图1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终端102,网络设备101可以发送下行数据以及DMRS给终端102,终端102中的任一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DMRS进行下行信道估计。终端102还可以向网络设备101发送DMRS和上行数据,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M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
网络设备101发送给终端102的DMRS也称为下行DMRS或PDSCH DMRS,使得终端102可以根据该DMRS对PDSCH进行信道估计。终端102发送给网络设备101的DMRS也称为上行DMRS或PUSCH DMRS,使得网络设备101可以根据该DMRS对PUSCH进行信道估计。
网络设备101是一种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用于从终端102接收上行信号,或向终端102发送下行信号。网络设备101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g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本申请中的基站还可以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通信系统中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
终端102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接收或发射信号的实体,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号,或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信号。终端也可称为UE(user equipment)。终端102可以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可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图1仅是一种示例,并不对通信系统的类型以及通信系统内包括的设备的数量、类型等构成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基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每个小区独立给终端配置一套DMRS生成参数。在时域上,DMRS占据一个时隙内的多个符号,并且最大长度可配置为两个符号。在频域上,DMRS占据多个RB的多个子载波。不同的天线端口(antenna port)可以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通过码分的方式进行复用,因此划分了不同的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CDM)组(CDM group)。一个CDM组对应多个天线端口(也称DMRS端口),每个天线端口对应一个层(layer),每个层映射着不同的DMRS正交信号。在同一个CDM组内的天线端口,利用正交叠加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来进行时频域上的扩展,并能保证不同天线端口上的正交性,从而可以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不同的CDM组在频域上是正交的,即占用不同的子载波。
当前的NR协议,Type 1 DMRS最大可支持8个天线端口,Type 2 DMRS最大可支持12个天线端口。
下面以下行DMRS(PDSCH DMRS)为例,对Rel-15系统的Type 1 DMRS和Type 2 DMRS的传输方法进行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上行DMRS的传输方法与此类似。
Type 1 DMRS传输方法:
终端将DMRS序列r(m)乘以幅度比例因子以便满足发射功率要求,并依照如下方式将DMRS序列映射到RE(k,l)p,μ上(RE为resource eliment的英文缩写,即资源单元):/>
其中,表示DMRS序列映射在RE(k,l)上的数值,k为频域子载波索引,l为时域符号索引,p为天线端口索引,μ为子载波间隔参数;wf(k′)和wt(l′)为天线端口权值,其中,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wf(k′)和wt(l′)用于计算RE(k,l)对应的OCC;r(2n+k′)为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DMRS的起始符号的索引;l′为DMRS的符号偏移,由高层参数dmrs-AdditionalPosition、PDSCH映射类型、DMRS的符号个数等联合确定。
wf(k′)、wt(l′)和Δ由表1给出。
表1:PDSCH DMRS类型1(Type 1 DMRS)参数
表1中,λ表示CDM组索引,Type 1 DMRS包括2个CDM组:CDM组0和CDM组1。
Type 1 DMRS的传输样式可以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一个PRB内Type 1 DMRS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填充图案所示的RE属于不同的CDM组。CDM组0对应天线端口{0,1,4,5},CDM组1对应天线端口{2,3,6,7},其中数字代表天线端口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下行DMRS(PDSCH DMRS),天线端口索引为1000+0/1/4/5或1000+2/3/6/7;对于上行DMRS(PUSCH DMRS),天线端口索引为0+0/1/4/5或0+2/3/6/7。在本申请其它部分描述中,在不区分上下行时,均使用0-23表示天线端口,仅需在此基础上分别加上1000以表示下行DMRS(PDSCH DMRS)的实际天线端口,加上0以表示上行DMRS(PUSCHDMRS)的实际天线端口。
对于Type 1 DMRS,当配置使用2个符号进行DMRS传输时,同一个CDM组内通过频域加权值以及时域加权值来保证该CDM组内的4个天线端口的正交性。Type 1 DMRS包含两个CDM组(CDM组0和CDM组1),在频域上每4个子载波重复一次传输样式,如图2所示,虚线框210内的8个RE的传输样式(天线端口权值),与虚线框220内的8个RE的传输样式(天线端口权值)相同,也就是说,对于每个CDM组,CDM组内的4个RE做OCC,这样两个CDM组仅能支持最多8个正交的天线端口。
Type 2 DMRS传输方法:
终端将DMRS序列r(m)乘以幅度比例因子以便满足发射功率要求,并依照如下方式将DMRS序列映射到RE(k,l)p,μ上:
公式(2)中的参数的含义与公式(1)中相应参数相同。
wf(k′)、wt(l′)和Δ由表2给出。
表2:PDSCH DMRS类型2(Type 2 DMRS)参数
表2中,λ表示CDM组索引,Type 2 DMRS包括3个CDM组:CDM组0、CDM组1以及CDM组2。
Type 2 DMRS的传输样式可以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一个PRB内Type 2 DMRS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填充图案所示的RE属于不同的CDM组。CDM组0对应天线端口{0,1,6,7},CDM组1对应天线端口{2,3,8,9},CDM组2对应天线端口{4,5,10,11},其中数字代表天线端口的索引。
对于Type 2 DMRS,配置使用2个符号进行DMRS传输时,同一个CDM组内通过频域加权值以及时域加权值来保证该CDM组内的4个天线端口的正交性。Type 2 DMRS包含三个CDM组(CDM组0、CDM组1和CDM组2),在频域上每6个子载波重复一次传输样式,如图3所示,虚线框310内的12个RE的传输样式(天线端口权值),与虚线框320内的12个RE的传输样式(天线端口权值)相同,也就是说,对于每个CDM组,CDM组内的4个RE做OCC,这样三个CDM组仅能支持最多12个正交的天线端口。
随着NR 5G应用的增多,终端数量骤增,亟需提升DMRS支持的最大端口数,以增加系统容量。根据Rel-18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课题的描述,期望在不增加DMRS开销的情况下将DMRS支持的最大端口数提升到24。
将DMRS支持的最大端口提升到24以后,进一步的,需要考虑Rel-18 UE和Rel-15UE的同时调度问题,Rel-15 UE的DMRS传输样式与Rel-18 UE的传输样式不同,需要保证基站(gNB)在同时调度Rel-15 UE和Rel-18 UE进行多用户MIMO(multi-user MIMO,MU-MIMO)时,Rel-15 UE和Rel-18 UE的DMRS资源的正交性。
可理解,两个序列或向量正交,是指这两个序列或向量的内积等于0。内积运算也称点乘(hadamard product)。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在不额外增加解调参考信号开销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所能支持的正交天线端口数量,从而提高可以同时调度的用户数或层数,进一步的可以保证不同版本的UE可以被同时调度且干扰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下行DMRS,也适用于上行DMRS。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流程的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当然也可应用于除此之外的网络架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当将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时,对于下行DMRS传输,该方法中所涉及的发送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比如基站),该方法中所涉及的接收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102;对于上行DMRS传输,该方法中所涉及的发送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102,该方法中所涉及的接收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比如基站)。
参阅图4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处理流程:
S401:发送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序列。
S402:发送设备将DMRS的序列映射到DMRS的时频资源上发送。
S403:接收设备在DMRS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DMRS。
进一步的,接收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MRS对相应信道进行信道估计。例如,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如基站)发送的DMRS对PDSCH进行信道估计;又例如,网络设备(如基站)根据终端发送的DMRS对PUSCH进行信道估计。
本申请实施例中,DMRS的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该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wf(k′))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wt(l′))。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可选的,DMRS的时频资源中可包括一个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也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如果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则每个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其中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wf(k′))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wt(l′))。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为终端分配一个CDM组对应的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部分天线端口,网络设备为终端分配的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例如,网络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romation,DCI)中的天线端口指示域(Antenna port(s)域)指示终端在本次传输中所使用的DMRS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一个RE对应的OCC由一个频域加权值和一个时域加权值进行内积运算得到,因此根据上述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wf(k′))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wt(l′)),可以在第一CDM组对应的至多8个RE上(时域上2个符号,频域上4个子载波)做OCC,以使得第一CDM组可支持至多8个天线端口,相较于目前一个CDM组至多支持4个天线端口,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增加每个CDM组支持的天线端口数量,进而最大传输层数,从而提升系统传输容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DMRS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天线端口权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权值包括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wf(k′))和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wt(l′))。该对应关系用于DMRS的资源映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对DMRS的参数信息表进行了扩展,以使得该参数信息表包括上述对应关系。DMRS的参数信息表中可包括CDM组索引、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天线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该DMRS参数信息表用于DMRS资源映射,在进行DMRS资源映射时,根据分配的CDM组索引以及天线端口索引查询该参数信息表,得到对应的天线端口权值(包括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从而根据天线端口权值将DMRS序列映射到相应的RE。
传统的DMRS参数信息表(例如Rel-15 DMRS参数信息表)中包括至多2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DMRS参数信息表进行扩展,使得DMRS参数信息表中包括至多4个频加域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用以保证每个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一个CDM组对应的不同天线端口相互正交,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可如表1a或表1b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表1a和表1b仅示例性示出了一个CDM组对应的8个天线端口中每个天线对应对应的4个频域加权值和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它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的设计方案也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表1a:8天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端口权值
表1b:8天线端口对应的天线端口权值
表1a和表1b中,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k′为DMRS的第一权值索引,可用于确定DMRS的子载波位置(比如用于确定子载波索引);l′为DMRS的第二权值索引,可用于确定DMRS的符号位置(比如用于确定符号的索引)。{k0,k1,k2,k3}以及{l′0,l′1}为系统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l′0=0,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可理解,DMRS可以仅占用一个符号,也可占用两个符号。如果网络侧仅配置DMRS仅占用l′0对应的一个符号(如网络侧未配置参数maxlength或参数maxlength被配置为‘len1’),在这种单符号DMRS传输下,协议中可以预先定义终端仅使用部分天线端口,如1000-1011或1000-1007或0-11或0-7,则这些端口的符号的索引l由l′=l′0确定,或者,网络侧还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ese control,RRC)消息或其它动态信令向终端配置l′=l′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l′1=1,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可理解,DMRS可以仅占用一个符号,也可占用两个符号。如果网络侧仅配置DMRS仅占用l′1对应的一个符号(如网络侧未配置参数maxlength或参数maxlength被配置为‘len1’),在这种单符号DMRS传输下,协议中可以预先定义终端仅使用部分天线端口,如1012-1023或1008-1015或12-23或8-15,则这些端口的符号的索引l由l′=l′1确定,或者网络侧还可通过RRC消息或其它动态信令向终端配置l′=l′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l′0=0,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的内积正交。可理解,DMRS可以仅占用一个符号,也可占用两个符号。如果DMRS占用两个符号(如网络侧配置参数maxlength为‘len2’),协议中可以预先规定l′=l′0,l′1,或者网络侧还可通过RRC消息向终端配置l′=l′0,l′1
可选的,{k0,k1,k2,k3}={0,1,6,7},即:k0=0,k1=1,k2=6,k3=7。示例性的,对于Type 2 DMRS,在使用如图5所示的DMRS传输样式时,对于CDM组0,k′=k0=0,根据该k′可确定在一个PRB中对应的子载波索引为0,则根据DMRS资源映射公式,DMRS映射在该PRB的子载波0上,以此类推,k′=k2=6,在一个PRB中对应的子载波索引为6,则根据DMRS资源映射公式,DMRS映射在该PRB的子载波6上。
可选的,{k0,k1,k2,k3}={0,1,2,3}。即:k0=0,k1=1,k2=2,k3=3。示例性的,对于Type 2 DMRS,在使用如图5所示的DMRS传输样式时,对于CDM组0,k′=k0=0,根据该k′可确定在一个PRB中对应的子载波索引为0,则根据DMRS资源映射公式,DMRS映射在该PRB的子载波0上,以此类推,k′=k2=2,在一个PRB中对应的子载波索引为6,则根据DMRS资源映射公式,DMRS映射在该PRB的子载波6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k0,k1,k2,k3}与具体数值的对应关系仅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例如,{k0,k1,k2,k3}与具体数值的对应关系还可能是:k0=6,k1=7,k2=0,k3=1,或者类似情况。
示例性的,对于Type 2 DMRS,在使用如图5所示的DMRS传输样式时,如果高层参数dmrs-TypeA-Position指示DMRS起始符号为2,l′0=0,则l′=0,则表示将DMRS映射在符号2上;l′1=1,则l′=1,则表示将DMRS映射在符号3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基于Type 2 DMRS进行天线端口增强,形成的新的DMRS类型称为Type 4 DMRS或Rel-18 Type 2 DMRS。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基于Type 1 DMRS进行天线端口增强,形成的新的DMRS类型称为Type 3 DMRS或Rel-18 Type 1 DMRS。下面结合实施例一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ype 4 DMRS传输方法进行描述,结合实施例二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ype 3 DMRS传输方法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基于Type 2 DMRS增强的24端口DMRS设计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Type 4 DMRS,一种端口扩展方式是保留3个CDM组的设计,扩展每个CDM组的天线端口数到至多8个。
以每个CDM组对应8个天线端口为例,以下以方案一和方案二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Type 4 DMRS的传输方案。
方案一:
(1)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
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以下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的一种。
第一对应关系:
CDM组0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6,7,12,13,18,19};
CDM组1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8,9,14,15,20,21};
CDM组2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10,11,16,17,22,23}。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1000。
采用这种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方式,天线端口0-11对应的CDM组,与Rel-15的DMRS设计相同,即沿用了Rel-15中天线端口0-11与CDM组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
CDM组0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12,13,14,15};
CDM组1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6,17,18,19};
CDM组2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8,9,10,11,20,21,22,23}。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1000。
采用这种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方式,一个符号上的一个CDM组内的天线端口的索引是连续的。
在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当高层参数maxLength配置为‘len2’时,表示DMRS传输符号长度为2,可以预先定义各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为:
DMRS的第一个传输符号上的端口为pb+{0-11},第二个传输符号上的端口为pb+{12-23},也可以通过网络侧的配置或指示确定DMRS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当未配置高层参数maxLength时或高层参数配置为‘len1’时,表示DMRS传输符号长度为1,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maxLength配置为‘len2’时相同,DCI可以指示终端在第一个传输符号上进行传输,或者在第二个传输符号上进行传输,且DCI中指示给终端的端口仅可能全部对应第一个符号上的端口,或者全部对应第二个符号上的端口。
(2)DMRS序列映射方案:
为了将天线端口映射到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上,例如将CDM组0的天线端口映射到图5中CDM组0对应的RE上,本申请实施例对DMRS映射公式进行了增强。在Rel-15 Type 2DMRS中,DMRS序列r(2n+k′)和子载波索引k=6n+k′+Δ中均涉及到参数k′,且参数k′与一个CDM组内的频域加权值wf(k′)有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涉及到k′的多个参数联合进行设计。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MRS映射方法中,k′取值不连续,以CDM组0为例,CDM组0对应的频域资源在一个PRB中包括子载波0,1,6,7。DMRS映射公式为:
公式(3)中,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k′为DMRS的第一权值索引,可用于确定DMRS的子载波位置;l′为DMRS的第二权值索引,可用于确定DMRS的符号位置;r(cn+k′)为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DMRS的起始符号的索引;μ为载波间隔。
参数c的取值:对于Rel-15 UE参数c取值为2,对于Rel-18 UE参数c取值可以为4,此时生成的DMRS序列较长,但是只使用其中的一部分进行DMRS传输。还可以取值为2,相比取值4,生成的DMRS序列可以稍短些,不同RB(或PRB)使用的DMRS序列值会有重复。
参数d的取值:对于Rel-15 UE参数取值为6,对于Rel-18 UE参数取值可以为12,表示对于Rel-18 UE每12个RE重复一次传输样式。
(3)OCC设计:
针对Rel-15 UE,在一个RB(或PRB)中,每个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重复出现2次。例如,如图3所示,子载波{0,1}以及符号{0,1}对应的4个RE组成CDM组0;子载波{6,7}以及符号{0,1}对应的4个RE也组成CDM组0。相当于每个CDM组的频域加权值在频域上以6个RE为周期进行重复。如图3所示,CDM组0对应的RE(0,2)与RE(6,2)使用的wf(k′)和wt(l′)相同,RE(0,3)与RE(6,3)使用的wf(k′)和wt(l′)相同,RE(1,2)与RE(7,2)使用的wf(k′)和wt(l′)相同,RE(1,3)与RE(7,3)使用的wf(k′)和wt(l′)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Rel-18 UE,一个CDM组包含8个天线端口,仍以CDM组0为例,需要在图3中的一个RB(或PRB)内的CDM组0内的8个RE上做OCC,以保证支持至多8个天线端口,如图5所示。
如果仍然使用表2中的wf(k′)和wt(l′),则仅能支持如表3中的4组权值。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1’和‘+1’是等同的。
表3:Rel-15 Type 2 DMRS CDM组0在半个RB内的wf(k′),wt(l′)乘积
Port 1000 Port 1001 Port 1006 Port 1007
k′=0,l′=0 1 1 1 1
k′=1,l′=0 1 -1 1 -1
k′=0,l′=1 1 1 -1 -1
k′=1,l′=1 1 -1 -1 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考虑Rel-15和Rel-18 UE联合调度时,仍以CDM组0为例,可以认为Rel-15 UE在整个RB(或PRB)内的权值如表4所示:
表4:Rel-15 Type 2 DMRS CDM组0在RB内的wf(k′),wt(l′)乘积
Port 1000 Port 1001 Port 1006 Port 1007
k′=0,l′=0 1 1 1 1
k′=1,l′=0 1 -1 1 -1
k′=2,l′=0 1 1 1 1
k′=3,l′=0 1 -1 1 -1
k′=0,l′=1 1 1 -1 -1
k′=1,l′=1 1 -1 -1 1
k′=2,l′=1 1 1 -1 -1
k′=3,l′=1 1 -1 -1 1
在进行24端口DMRS设计(即每个CDM组对应8个天线端口)时,可以令OCC与以上Rel-15的天线端口的权值乘积(内积)正交,且彼此端口之间的权值乘积(内积)也正交。因此,可以使用如下OCC设计方法:
可以使用表5a或表5b所示的权值乘积(内积),以保证支持至多8组正交的OCC,且能保证Rel-15 UE的OCC和Rel-18的OCC也正交:
表5a:Rel-18 Type 2 DMRS一个CDM组的wf(k′),wt(l′)乘积:
表5b:Rel-18 Type 2 DMRS一个CDM组的wf(k′),wt(l′)乘积:
基于以上正交基(如表5a或表5b所示)以及表4中权值共同构成Rel-18各端口OCC。将其拆成wf(k′),wt(l′)的形式,一个CDM组中的8个天线端口的权值可如表6a或表6b所示:
表6a:Rel-18 Type 2 DMRS一个CDM的wf(k′),wt(l′)
表6b:Rel-18 Type 2 DMRS一个CDM组的wf(k′),wt(l′)
值得注意的是,表6a和表6b中的天线端口权值对所有CDM组都是适用的。在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频域加权值的各列之间可以交换顺序,时域加权值的各列之间也可以交换顺序。
结合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各天线端口的CDM组、Δ、wf(k′),wt(l′)的取值,可如表7a或表7b或表7c或表7d所示:
表7a:Rel-18 Type 2 DMRS参数信息
表7b:Rel-18 Type 2 DMRS参数信息
表7c:Rel-18 Type 2 DMRS参数信息
表7d:Rel-18 Type 2 DMRS参数信息
在表7a或表7b或表7c或表7d中,一个CDM组内的多个端口之间的权值可以相互替换,即本申请实施例不对一个CDM组内部的天线端口和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限制。
基于上述表7a或表7b或表7c或表7d,以及DMRS映射公式(3),发送设备将DMRS的序列映射到DMRS的时频资源上的过程可包括:发送设备根据DMRS的参数信息表(如表7a或表7b或表7c或表7d),获得第一RE(k,l)对应的CDM组的子载波偏移(Δ)、频域加权值(wf(k′))和时域加权值(wt(l′)),其中,所述第一RE(k,l)在DMRS时频资源中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然后,根据该CDM组的子载波偏移、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获得DMRS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据该/>满足上述公式(3)。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el-18 Type 2 DMRS(或称Type 4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如图所示,Rel-18 Type 2 DMRS包含三个CDM组(CDM组0、CDM组1和CDM组2),在频域上每12个子载波重复一次传输样式,如图5所示,虚线框510内的12个RE的传输样式(天线端口权值),与虚线框520内的12个RE的传输样式(天线端口权值)相同,也就是说,一个CDM组内的8个RE做OCC,这样三个CDM组能支持最多24个正交的天线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方案一,Rel-15 UE和Rel-18 UE在进行MU-MIMO传输时不能使用相同的天线端口,例如Rel-15 UE使用天线端口1002,Rel-18UE也使用天线端口1002,这样会导致Rel-15 UE和Rel-18 UE的DMRS序列无法正交。
方案二:
(1)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
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中的一种。
(2)DMRS序列映射方案:
基于与上述Type 4 DMRS的传输方案一相同的原理,本申请实施例对DMRS映射公式进行了增强,对涉及到k′的多个参数联合进行设计。
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MRS映射方法中,k′=0,1,2,3,取值连续,因此需要引入其它偏移参数,如k″(k″用于表征CDM组内部不同频域子载波之间的偏移),以便保证DMRS的图样与图3相同,即保证将DMRS序列映射到如图3所示的相应RE上。DMRS映射公式为:
公式(4)中的参数的含义与公式(3)中相应参数相同。
参数c的取值:c=4,该取值可以保证生成的DMRS序列均被用于DMRS传输。
参数d的取值:d=12,该取值表示对于Rel-18 UE每12个RE重复一次传输样式。
其中,k″与k′之间的关系可如表8所示:
表8:k″与k′之间的关系
k′ k″
k′=0 0
k′=1 1
k′=2 6
k′=3 7
k″与k′之间的关系也可表示为:
或者表示为:
(3)OCC设计:
k′取值为0,1,2,3的情况与k′取值为0,1,6,7的情况类似。
k′=0,1,2,3时,一个CDM组中的8个天线端口的权值可如表9a或表9b所示。
表9a:Rel-18 Type 2 DMRS一个CDM组的wf(k′),wt(l′)
表9b:Rel-18 Type 2 DMRS一个CDM组的wf(k′),wt(l′)
结合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各天线端口的CDM组、Δ、wf(k′),wt(l′)的取值,可如表10a或表10b所示:
表10a:Rel-18 Type 2 DMRS参数信息
表10b:Rel-18 Type 2 DMRS参数信息
通过以上OCC设计方法,即上述wf(k′)与wt(l′)的取值设计,可以使得同一个CDM组内的至多8个天线端口正交,并且在DMRS序列相同的情况下,Rel-18 UE与Rel-15 UE的同一个CDM组内的天线端口也正交。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方案二,Rel-15 UE和Rel-18 UE在进行MU-MIMO传输时不能使用相同的天线端口,这样会导致Rel-15 UE和Rel-18 UE的DMRS资源无法正交。
实施例二:基于Type 1 DMRS增强的16端口DMRS设计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针对Type 3 DMRS,一种端口扩展方式是保留2个CDM组的设计,扩展每个CDM组的天线端口到至多8个,这样2个CDM组总的天线端口数可以达到至多16个。
以每个CDM组对应8个天线端口为例,以下以方案三和方案四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Type 3 DMRS的传输方案。
方案三:
(1)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
CDM组0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4,5,8,9,12,13};
CDM组1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6,7,10,11,14,15}。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1000。
采用这种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方式,天线端口0-7对应的CDM组,与Rel-15的DMRS设计相同,即沿用了Rel-15天线端口0-7与CDM组的对应关系。
当高层参数maxLength配置为‘len2’时,表示DMRS传输符号长度为2,可以预先定义各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为:
DMRS的第一个传输符号上的端口为pb+{0-7},第二个传输符号上的端口为pb+{8-15},也可以通过网络侧的配置或指示确定DMRS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当未配置高层参数maxLength时或高层参数配置为‘len1’时,表示DMRS传输符号长度为1,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maxLength配置为‘len2’时相同,DCI可以指示终端在第一个传输符号上进行传输,或者在第二个传输符号上进行传输,且DCI中指示给终端的端口仅可能全部对应第一个符号上的端口,或者全部对应第二个符号上的端口。
(2)DMRS序列映射方案:
为了将天线端口映射到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上,例如将CDM组0的天线端口映射到图6中CDM组0对应的RE上,本申请实施例对DMRS映射公式进行增强。在Rel-15 Type 1DMRS中,序列r(2n+k′)和子载波索引k=4n+2k′+Δ中均涉及到参数k′,且参数k′与一个CDM组内的加权值wf(k′)有关,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涉及到k′的多个参数联合进行设计。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MRS映射方法中,DMRS映射公式为:
公式(5)中的参数的含义与公式(3)中相应参数相同。
参数c的取值:c=4,该取值可以保证生成的DMRS序列均被用于DMRS传输。
参数d的取值:d=8,该取值表示对于Rel-18 UE每8个RE重复一次传输样式。
(3)OCC设计:
本实施例中,可以沿用如表6a或表6b所示的权值,以进行8天线端口的OCC。结合CDM组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各端口的CDM组、Δ、wf(k′),wt(l′)取值,可如表11a或表11b所示:
表11a:Rel-18 Type 1 DMRS参数信息
表11b:Rel-18 Type 1 DMRS参数信息
通过以上OCC设计方法,即上述wf(k′)与wt(l′)的取值设计,可以使得同一个CDM组内的至多8个天线端口正交,并且在DMRS序列相同的情况下,Rel-18 UE与Rel-15 UE的同一个CDM组内的天线端口也正交。
基于上述表11a或表11b,以及DMRS映射公式(5),发送设备将DMRS的序列映射到DMRS的时频资源上的过程可包括:发送设备根据DMRS的参数信息表(如表11a或表11b),获得第一RE(k,l)对应的CDM组的子载波偏移(Δ)、频域加权值(wf(k′))和时域加权值(wt(l′)),其中,所述第一RE(k,l)在DMRS时频资源中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然后,根据该CDM组的子载波偏移、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获得DMRS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据该/>满足上述公式(5)。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el-18 Type 1 DMRS(或称Type 3 DMRS)传输样式示意图。如图所示,Rel-18 Type 1 DMRS包含两个CDM组(CDM组0、CDM组1),在频域上每8个子载波重复一次传输样式,如图6所示,虚线框610内的8个RE的传输样式,与虚线框620内的8个RE的传输样式,以及与虚线框630内的8个RE的传输样式相同,也就是说,一个CDM组内的8个RE做OCC,这样两个CDM组能支持最多16个正交的天线端口。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方案三,Rel-15 UE和Rel-18 UE在进行MU-MIMO传输时不能使用相同的天线端口,这样会导致Rel-15 UE和Rel-18 UE的DMRS资源无法正交。
方案四:
(1)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
若采用Rel-15类似的编号规则,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关系为:
CDM组0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8,9,10,11};
CDM组1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2,13,14,15}。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时pb=1000。
采用这种CDM组与天线端口的对应方式,一个符号上的一个CDM组内的天线端口编号是连续的。
当高层参数maxLength配置为‘len2’时,表示DMRS传输符号长度为2,可以预先定义各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为:
DMRS的第一个传输符号上的端口为pb+{0-7},第二个传输符号上的端口为pb+{8-15},也可以通过网络侧的配置或指示确定DMRS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
当未配置高层参数maxLength时或高层参数配置为‘len1’时,表示DMRS传输符号长度为1,传输符号和端口的对应关系与maxLength配置为‘len2’时相同,DCI可以指示终端在第一个传输符号上进行传输,或者在第二个传输符号上进行传输,且DCI中指示给终端的端口仅可能全部对应第一个符号上的端口,或者全部对应第二个符号上的端口。
(2)DMRS需要映射方案:
可采用如公式(5)进行DMRS序列的映射。
(3)OCC设计:
本实施例中,可以沿用如表6a或表6b所示的权值,以进行8天线端口的OCC。结合CDM组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各端口的CDM组、Δ、wf(k′),wt(l′)取值,可如表12a或表12b所示:
表12a:Rel-18 Type 1 DMRS参数信息
表12b:Rel-18 Type 1 DMRS参数信息
通过以上OCC设计方法,即上述wf(k′)与wt(l′)的取值设计,可以使得同一个CDM组内的至多8个天线端口正交,并且在DMRS序列相同的情况下,Rel-18 UE与Rel-15 UE的同一个CDM组内的天线端口也正交。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方案四,Rel-15 UE和Rel-18 UE在进行MU-MIMO传输时不能使用相同的天线端口,这样会导致Rel-15 UE和Rel-18 UE的DMRS资源无法正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
在一些DMRS传输的场景中,对于一个CDM组来说,该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多个子载波组,该多个子载波组采用相同的DMRS传输样式,即,该多个子载波组对应相同的天线端口权值。其中可能有一个子载波组跨PRB,也就是说该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这样,当网络设备为终端指定(分配)的DMRS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则终端无法按照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式进行DMRS传输。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图6所示的Rel-18 Type 1 DMRS传输图样中,Rel-18Type 1DMRS沿用了Rel-15 Type 1 DMRS的梳状结构,频域上每间隔8个RE联合进行正交传输。如图6所示,2个PRB包含三组RE,每组RE进行8OCC加权。如果网络侧为终端调度的PRB个数为奇数,则如何进行上行或下行DMRS传输或相应的PUSCH或PDSCH传输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网络侧为终端调度的RB(或PRB)个数总是为偶数,或终端不期望被调度奇数个RB(或PRB)。
解决方案2:如果网络侧为终端调度奇数个RB(或PRB),则终端确定其中的一个RB(或PRB)不用于数据传输,或者一个RB(或PRB)的部分RE(若干个RE)不用于数据传输。相应地,也就无需在上述“一个RB(或PRB)”或上述“一个RB(或PRB)的部分RE”上进行DMRS传输。
为描述简单起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上述不用于数据传输或部分RE不用于数据传输的“一个RB(或PRB)”称为第一RB(或PRB)。可选的,所述第一RB(或PRB)可以是网络侧调度的第一个RB(或PRB),或最后一个RB(或PRB),或者是中间位置的RB(或PRB)。可选的,所述第一RB(或PRB)可以在协议中预先规定或者由网络侧指示给终端。“第一个RB(或PRB)”“最后一个RB(或PRB)”“中间位置的RB(或PRB)”可以按照被调度的RB索引确定,例如,索引最低的RB为第一个RB,索引最高的RB为最后一个RB。可选的,所述“部分RE”可以是第一RB(或PRB)内部的索引为0-3的RE,或者是第一RB(或PRB)内部索引为8-11的RE,还可以是第一RB(或PRB)内部索引为4-7的RE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解决方案3:当网络侧为终端调度奇数个RB(或PRB)时,则终端确定当前DMRS传输配置回退为Rel-15或Rel-16的某种DMRS传输配置(例如Type 1 DMRS或Type 2 DMRS),例如,回退为Rel-15 Type 1 DMRS,示例性的,根据Rel-15 Type 1 DMRS的参数信息表和映射公式进行DMRS资源映射和传输,以保证在终端在奇数个RB(或PRB)内进行DMRS传输。
上述解决方案1、解决方案2和解决方案3,可应用于网络侧为终端配置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16端口DMRS传输时,网络侧为终端调度的RB(或PRB)个数为偶数的情况,或者其它类似情况。
除本申请实施例图6所示的Rel-18 Type 1 DMRS传输图样外,以上解决方案还可以适用于其它DMRS传输图样,只要该传输图样中一个CDM组跨越2个PRB的资源。例如,频域上8个RE做4OCC,对应4个CDM组的情况,如图7所示的DMRS图样。
基于以上解决方案,下面分别结合图8a和图8b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图8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侧实现的DMRS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S810:终端获取DMRS的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例如,当网络侧为终端配置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16端口DMRS传输。
S811:终端确定用于DMRS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或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确定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偶数个PRB,则终端将第一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DMRS传输的时频资源,即第二时频资源与第一时频资源相同,终端可在网络侧配置的第一时频资源上进行DMRS传输。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DMRS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则终端确定该奇数个PRB中的第一PRB不用于DMRS和/或数据传输;终端将该奇数个PRB中除第一PRB以外的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DMRS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此种情况下,第二时频资源是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可选的,第一PRB为该奇数个PRB中的第一个PRB或最后一个PRB或中间位置的PRB。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DMRS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则终端确定该奇数个PRB中的第一PRB上的部分RE不用于DMRS的传输和/或数据传输;终端将该奇数个PRB中除第一PRB上的该部分RE以外的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DMRS的第二时频资源。此种情况下,第二时频资源是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可选的,第一PRB为该奇数个PRB中的第一个PRB或最后一个PRB或中间位置的PRB。
可选的,所述部分RE为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0-3的RE,或者为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8-11的RE,或者为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4-7的RE。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DMRS的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则终端确定第一DMRS类型为Type 1 DMRS或Type 2 DMRS。此种情况下,终端可回退到较低版本的DMRS传输方案,比如Rel-15 Type 1 DMRS或Rel-15 Type 2 DMRS,或Rel-16 Type 1 DMRS或Rel-16Type 2 DMRS的传输方案,即,终端可根据网络侧分配的CDM组索引、天线端口索引查询上述较低版本DMRS传输方案的参数信息表,得到对应的天线端口权值等参数,再基于该较低版本DMRS传输方案的DMRS资源映射公式进行DMRS资源映射,从而可以在映射到的时频资源上发送DMRS或接收DMRS。
S812:终端在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或接收DMRS。
图8b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实现的DMRS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可包括:
S820:网络设备为终端确定DMRS的第一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例如,当网络侧为终端配置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16端口DMRS传输。
S821:网络设备向终端指示DMRS的第一时频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偶数个PRB。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也可能包括奇数个PRB。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或网络设备。
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单元901、发送单元902、接收单元90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处理单元901用于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发送单元902用于将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4中的发送设备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接收单元903用于在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处理单元901用于获得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4中的接收设备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处理单元901用于获取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物理资源块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以及,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或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发送单元902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7中的终端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接收单元903用于为终端确定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物理资源块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发送单元902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图8中的网络设备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设备的功能。
图10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通信装置可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收发机1003以及总线接口1004。
处理器10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处理器10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1003用于在处理器10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0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02可以存储处理器10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1中,或者由处理器1001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10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02,处理器1001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信号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1001,用于读取存储器1002中的计算机指令并执行图4、图7或图8所示的流程中相应设备实现的功能。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通信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相应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2)

1.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码分复用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天线端口权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权值包括4个频域加权值和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8个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包括:
或者
其中,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二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0=0,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
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
l′0=0,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的内积正交。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0=0,k1=1,k2=6,k3=7;或者,k0=0,k1=1,k2=2,k3=3。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8,9,10,11};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2,13,14,15};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4,5,8,9,12,13};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6,7,10,11,14,15};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2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在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4,d=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和第三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和所述第三CDM组分别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6,7,12,13,18,19};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8,9,14,15,20,21};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10,11,16,17,22,23};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12,13,14,15};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6,17,18,19};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8,9,10,11,20,21,22,23};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6,7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2或4,d=12。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c=4,d=12,μ为载波间隔;k″与k′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k′ k″ 0 0 1 1 2 6 3 7
其中,k′=0或1时,k″=k′,k′=2或3时,k″=k′+4。
14.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在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码分复用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权值正交;
所述接收设备获得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天线端口权值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天线端口权值包括4个频域加权值和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8个天线端口包括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包括:
或者
其中,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子载波位置,所述第二权值索引用于确定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符号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0=0,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
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正交;或者
l′0=0,l′1=1,所述第一天线端口至第八天线端口中指定天线端口的频域加权值和时域加权值的内积正交。
19.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k0=0,k1=1,k2=6,k3=0;或者,k0=0,k1=1,k2=2,k3=3。
20.如权利要求14-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8,9,10,11};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2,13,14,15};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和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4,5,8,9,12,13};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6,7,10,11,14,15};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22.如权利要求15-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2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在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4,d=8。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还包括第二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和第三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CDM组和所述第三CDM组分别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6,7,12,13,18,19};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2,3,8,9,14,15,20,21};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10,11,16,17,22,23};
或者,所述第一CDM组、所述第二CDM组以及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包括:
所述第一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0,1,2,3,12,13,14,15};
所述第二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4,5,6,7,16,17,18,19};
所述第三CDM组对应的天线端口的索引包括:pb+{8,9,10,11,20,21,22,23};
其中,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上行信号时pb=0,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为下行信号时pb=1000。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6,7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μ为载波间隔;c=2或4,d=12。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天线端口索引、CDM组子载波偏移和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权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按照以下公式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
k=dn+k″+Δ
k′=0,1,2,3
n=0,1,…
其中,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在第一RE(k,l)上的数值,所述第一RE(k,l)的子载波索引为k、符号索引为l;βDMRS为幅度比例因子;wf(k′)为频域加权值,wt(l′)为时域加权值;r(cn+k′)为所述DMRS的序列;Δ为CDM组的子载波偏移;/>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起始符号的索引,k′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权值索引,l′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二权值索引;c=4,d=12,μ为载波间隔;k″与k′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k′ k″ 0 0 1 1 2 6 3 7
其中,k′=0或1时,k″=k′,k′=2或3时,k″=k′+4。
27.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获取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码分复用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物理资源块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
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或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或接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偶数个PRB;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确定为所述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所述终端将所述奇数个PRB中除所述第一PRB以外的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所述终端将所述奇数个PRB中除所述第一PRB上的部分RE以外的时频资源,确定为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RE为所述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0-3的RE,或者为所述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8-11的RE,或者为所述第一PRB中子载波索引为4-7的RE。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RB为所述奇数个PRB中的第一个PRB或最后一个PRB或中间位置的PRB。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和/或数据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奇数个PRB,所述终端确定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为Type1DMRS或Type 2DMRS。
34.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确定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码分复用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物理资源块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偶数个PRB。
3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映射到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码分复用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端口权值正交。
3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解调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所述时频资源包括第一码分复用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CDM组对应至多8个天线端口,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个天线端口对应至多4个频域加权值以及至多2个时域加权值;其中,所述至多8个天线端口中的第一天线端口和第二天线端口的端口权值正交;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
3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码分复用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物理资源块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以及
确定用于所述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的第二时频资源或第一解调参考信号类型,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相同,或者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的子集;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解调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所述解调参考信号。
3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为终端确定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包括第四码分复用CDM组,所述第四CDM组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包括第一子载波组,所述第一子载波组内的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一物理资源块PRB,另一部分子载波位于第二PRB;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解调参考信号的第一时频资源。
4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
所述收发机,在处理器的控制下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7-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4-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7-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4-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27-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34-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02779.7A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867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2779.7A CN116867068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38901 WO2023179114A1 (zh) 2022-03-24 2022-12-14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112104401A TW202339453A (zh) 2022-03-24 2023-02-08 一種參考信號傳輸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2779.7A CN116867068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7068A true CN116867068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09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2779.7A Pending CN116867068A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7068A (zh)
TW (1) TW202339453A (zh)
WO (1) WO20231791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6819B2 (ja) * 2016-08-12 2021-01-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復調参照信号の多重化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0890948B (zh) * 2018-09-07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解调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4079555A (zh) * 2020-08-14 202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453A (zh) 2023-10-01
WO2023179114A1 (zh)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3191B2 (ja) 基準信号構成情報を示す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US202002291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CN108631986B (zh) 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dmrs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117776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MRS
JP6951361B2 (ja) 基準信号伝送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19050592A (ja) 制御チャネルを受信および送信する方法、ユーザ機器ならびに基地局
CN11172687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JP2022003808A (ja) 復調用参照信号の密度を適応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CN108111270A (zh) 导频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411486B (zh)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7076548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TWI688234B (zh) 資訊傳輸方法、終端及基地台
US11916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port indication to user equipment
CN108667492B (zh) 一种预编码颗粒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802807B (zh) 信息指示、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8040884A1 (zh) 信道估计方法、参考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8988B (zh) 上行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JP2019534589A (ja) 多入力多出力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8365910A (zh) 一种信号的发射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4338322A (zh) 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7306176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356220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6867068A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91398B (zh) 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17121414A (zh)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