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6132A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6132A
CN116866132A CN202210317758.2A CN202210317758A CN116866132A CN 116866132 A CN116866132 A CN 116866132A CN 202210317758 A CN202210317758 A CN 202210317758A CN 116866132 A CN116866132 A CN 116866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signal
frequency domain
sequence
scra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77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劲
刘昊
袁璞
史斯豪
白永春
陈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77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613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4038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7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61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3/00Apparatus or local circuits for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groups H04L15/00 - H04L21/00
    • H04L23/02Apparatus or local circuits for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groups H04L15/00 - H04L21/00 adapted for orthogon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14Peak pow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9Modulators using other transforms, e.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s,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and Space [OTFS] or hermetic transfo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Fourier transform demodulators, e.g.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32Demodulators using other transforms, e.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s,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and Space [OTFS] or hermetic transfo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所述发送设备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背景技术
信道的延迟和多普勒的特性本质上由多径信道决定。通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因为传播路径存在差异,因此到达时间也不同。由于不同回波之间存在时间差,它们在接收机侧的相干叠加造成了观测到的信号幅度抖动。类似的,多径信道的多普勒扩散也是由于多径效应造成。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收发两端存在相对速度,历经不同路径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其相对于天线法线的入射角度存在差异,因此造成了相对速度的差异,进而造成了不同路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不同。综上所述,接收机端看到的信号是来自不同路径的具有不同延迟和多普勒的分量信号的叠加。而对信道进行延迟多普勒分析,则有助于收集每个路径的延迟多普勒信息,从而反映信道的延迟多普勒响应。
正交时频空域(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调制技术,是指把一个大小为 M×N的数据包中的信息,在逻辑上映射到二维延迟多普勒平面上的一个M×N格点中,即每个格点内的脉冲调制了数据包中的一个符号。进一步的,通过设计一组正交二维基函数,将M×N的延迟多普勒域平面上的数据集变换到N×M的时频域平面上,这种变换在数学上被称为逆辛傅里叶变换(Inverse Sympletic Fourier Transform,ISFFT)。对应的,从时频域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变换被称为辛傅里叶变换(Sympletic Fourier Transform,SFFT)。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是,信号的延迟和多普勒效应,实际上是一种信号通过多经信道后的一系列具有不同时间和频率偏移的回波的线性叠加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延迟多普勒分析和时频域分析可以通过所述的ISFFT和SFFT相互转换得到。
由此,OTFS技术把时变多径信道变换为一个(一定持续时间内的)时不变二维延迟多普勒域信道,从而直接体现了无线链路中由于收发机之间的反射体相对位置的几何特性造成的信道延迟多普勒响应特性。这样的好处是,OTFS消除了传统时频域分析跟踪时变衰落特性的难点,转而通过延迟多普勒域分析抽取出时频域信道的所有分集特性。实际系统中,由于信道的延迟径和多普勒频移的数量远远小于信道的时域和频域响应数量,用延迟多普勒域表征的信道冲激响应矩阵具有稀疏性。利用OTFS技术在延迟多普勒域对稀疏信道矩阵进行分析,可以使参考信号的封装更加紧密和灵活。
但OTFS系统的设计是基于延迟多普勒域的栅格量化进行的。OTFS的参考信号,通常是延迟多普勒域的一个高功率的单点脉冲,这样会造成OTFS的时域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简称峰均比)过大,同时也会造成邻区和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能够解决现有 OTFS系统中的单音导频导致的PAPR过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所述发送设备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
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端设备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加扰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
解扰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该发送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时域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接收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转换成时频域信号后进行加扰处理,再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信号发送;能够解决单音导频造成的PAPR过大的问题;且能够实现邻区与用户间单音导频干扰的随机化,避免邻区与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发送端设备的流程示例图;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原理示意图;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二的原理示意图;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四的原理示意图;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五的原理示意图;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六的原理示意图;
图9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七的原理示意图;
图10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八的原理示意图;
图1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1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接收端设备的流程示例图;
图1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 /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 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游戏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首饰(智能手镯、智能手链、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脚镯、智能脚链等)、智能腕带、智能服装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12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功能或无线接入网单元。接入网设备12可以包括基站、WLAN接入点或WiFi节点等,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eN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 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核心网设备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核心网节点、核心网功能、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边缘应用服务发现功能(Edge ApplicationServer Discovery Function,EASD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 UDM),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集中式网络配置(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CNC)、网络存储功能 (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本地NEF(Local NEF,或L-NEF)、绑定支持功能(Binding Support Function,BS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核心网设备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01,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可选地,本步骤中,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为二维信号,可用矩阵表示;时频域信号为二维信号,可用矩阵表示;
步骤202,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步骤203,所述发送设备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例如对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海森堡变换(Heisenberg Transform),得到时域信号;
步骤204,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将调制后的信号(即OAM符号映射)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数据信号区域,并将导频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导频信号区域,得到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例如,如图3所示,发送端设备流程包括:
1)将调制后的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放置数据的区域;
2)将导频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放置导频的区域;
3)对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ISFFT(逆辛傅里叶变换),得到时频域信号;
4)生成加扰序列,并对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
5)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Heisenberg Transform(海森堡变换),得到时域信号进行发送。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2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将所述时频域信号与加扰矩阵进行点乘,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其中,所述加扰矩阵和所述时频域信号均为M*N阶的二维矩阵;M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延迟多普勒域的延迟域和多普勒域的最小数据单元为RE;则 M可以理解为延迟域的RE数量、N可以理解为多普勒域的RE数量。
假设时频域信号为X,其维度为M行N列,M表示频率方向的点数,N表示时间方向的点数,加扰矩阵为W,其维度同样为M行N列,加扰之后的时频域信号表示为其表达式为其中·表示矩阵点乘运算,又称为逐符号相乘。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也可以称为每个加扰序列包括M个数据;
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所述N个加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
所述发送端设备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加扰的资源元素RE的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加扰矩阵;
其中,所述初始化矩阵为M行N列的二维矩阵,且所述初始化矩阵的内容均为1;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者等于M。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时频域信号的所有RE进行加扰,也可以仅对部分RE进行加扰。因此发送端设备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加扰矩阵。
其中,所述加扰矩阵是基于加扰序列确定的,所述加扰序列与目标参数相关,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标识;
用户专属标识;
时隙号;
系统帧号;
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延迟多普勒域导频端口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加扰序列统一生成时,加扰序列的生成关联到小区ID、用户专属ID、时隙号、帧号;当加扰序列逐OFDM符号生成时,加扰序列的生成除了上述参数以外,还关联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加扰序列为ZC序列,或者,Gold序列,或者,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可简称为M序列)。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目标参数与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关联;其中,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ZC序列的情况下,生成ZC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根索引和循环移位值;
或者,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Gold序列的情况下,生成Gold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初始化状态,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cyclic shift)组合;
或者,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M序列的情况下,生成M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移位值、初始化状态、本原多项式(等价于生成序列的移位寄存器结构)、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类似Nc=16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加扰序列为Gold序列或M序列的情况下,需要对序列进行调制,即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获取与目标参数关联的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生成对应的伪随机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伪随机比特进行调制,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可选地,调制方式可以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PI/2-BPSK(用于PI/2二进制相移键控)等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所述N各加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 个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所述M*N个数据中选择前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每列的M个数据中,选择前m个数据,得到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选择m*N个数据。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确定需要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全部RE或部分RE进行加扰;所述部分 RE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预先设定的加扰模式的索引值;不同加扰模式对应不同的需要加扰的RE;
需要加扰的RE的起始位置与RE间隔;
需要加扰的RE的结束位置与RE间隔。
例如,设定几种常见或典型的加扰模式,以加扰模式的索引值指示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步骤202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入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或者,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以复数的形式进行整体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中的信号加扰过程,下面结合几个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一,加扰RE的时频资源位置的选择一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对所有的时频域信号上的RE进行加扰,也可以选择对一部分时频域上的RE进行加扰。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pattern(加扰模式)索引号确定需要加扰的 RE的时频资源位置,可以通过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时域索引计算每个时间域上需要加扰的起始RE位置RE_START及RE间隔RE_GAP。如图4所示为:奇数时域索引上RE_START为0,偶数时域索引上RE_START为1,RE_GAP为1的例子。
示例二,加扰RE的时频资源位置的选择二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可以对所有的时频域信号上的RE进行加扰,也可以选择对一部分时频域上的RE进行加扰。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pattern(加扰模式)索引号确定需要加扰的 RE的时频资源位置,可以通过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时域索引计算每个时间域上需要加扰的起始RE位置RE_START及RE间隔RE_GAP。如图5所示为RE_START 随着时域索引在0~2之间转换,RE_GAP为2时,需要加扰的RE示意图。
示例三,加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加扰,是对OTFS的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OTFS的时频域信号为复数形式,有以下加扰方式:
1)产生复数的加扰矩阵,以复数点乘复数的形式进行加扰;
2)产生一组实数的加扰矩阵,以实数点乘复数的形式进行加扰;
3)产生两组实数的加扰矩阵,可以由一组复数序列的实虚部拆分得到,分别和待加扰序列的实部和虚部点乘;
4)解扰时,待解扰序列点乘加扰序列的共轭。
示例四,加扰序列生成,加扰序列采用ZC序列
当加扰序列统一产生一组长序列时,ZC序列的产生步骤如图6所示:
1)使用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等参数生成ZC序列所需的根索引和循环索引;
2)使用根索引和循环索引、偏移(OFFSET)生成一组足够长度的ZC序列,长度大于等于实际需要用到的序列长度,假定为(M*N+OFFSET);
3)偏移OFFSET个数据,取剩余的M*N个数据,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示例五,加扰序列生成,加扰序列采用ZC序列
当加扰序列统一产生一组短序列时,ZC序列的产生步骤如图7所示:
1)使用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等参数生成ZC序列所需的根索引和循环索引;
2)使用根索引和循环索引、OFFSET生成一组足够长度的ZC序列,长度大于等于实际需要用到的序列长度,假定为(M+OFFSET);
3)偏移OFFSET个数据,取剩余的M个数据;
4)将M个数据重复N份,得到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示例六,加扰序列生成,加扰序列采用ZC序列
当加扰序列按照时间域上的索引值分别产生时,ZC序列的产生步骤如图8所示:
1)使用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时间域上索引号等参数生成N组ZC序列所需的根索引和循环索引;
2)使用根索引和循环索引、OFFSET生成N组足够长度的ZC序列,长度大于等于实际需要用到的序列长度,假定为(M+OFFSET);
3)每组偏移OFFSET个数据,取剩余的M个数据,得到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示例七,加扰序列生成,加扰序列采用M序列
M序列的产生步骤如图9所示:
1)使用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等参数生成M序列所需的初始化值cinit、移位值、本原多项式、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NC;
2)使用上述参数生成长度为(M+OFFSET)*MOD_LEN的伪随机比特,其中调制方式为BPSK、PI/2-BPSK时,MOD_LEN为1,调制方式为QPSK时,MOD_LEN为2;
3)将(M+OFFSET)*MOD_LEN的伪随机比特,调制成长度为(M+OFFSET)的加扰序列;
4)偏移OFFSET点,取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并重复N次,得到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示例八,加扰序列生成,加扰序列采用Gold序列
加扰序列可以按照时间域上分别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域上的索引值(0~N-1)关联到加扰序列的生成。步骤如图10所示:
1)使用小区ID、用户专属ID、帧号、时隙号、时间域上索引,生成N组Gold序列所需参数;
2)使用上述参数生成长度为N组(M+OFFSET)*MOD_LEN的伪随机比特,其中调制方式为BPSK、PI/2-BPSK时,MOD_LEN为1,调制方式为QPSK时,MOD_LEN为2;
3)将N组(M+OFFSET)*MOD_LEN的伪随机比特,调制成长度为(M+OFFSET)的加扰序列;
4)将每组加扰序列,取后面M点,得到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转换成时频域信号后进行加扰处理,再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信号发送;能够解决单音导频造成的PAPR过大的问题;且能够实现邻区与用户间单音导频干扰的随机化,避免邻区与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101,接收端设备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例如对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魏格纳变换,得到时频域信号;
步骤1102,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步骤1103,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可选地,上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为二维信号,可用矩阵表示;上述时频域信号为二维信号,可用矩阵表示。
其中,上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维度为M*N,其中M是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发送端设备的导频信号映射规则,从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确定导频信号区域,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发送短时合并的数据信号映射规则,从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确定数据信号区域,进行信号检测。
例如,如图12所示,接收端设备流程包括:
1)将时域信号进行Wigner Transform(魏格纳变换)得到时频域信号;
2)生成加扰序列并取共轭后对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
3)对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4)根据发送端的导频信号映射规则,从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找出导频信号区域,进行信道估计;
5)根据发送端的数据信号映射规则,从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找出数据信号区域,进行信号检测。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02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时频域信号与解扰矩阵进行点乘,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所述解扰矩阵和所述时频域信号均为M*N阶的二维矩阵;M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生成M行N列的第一矩阵(该第一矩阵与发送端的加扰矩阵相同,且生成方法也相同);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第一矩阵取共轭,得到所述解扰矩阵。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生成M行N列的第一矩阵,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解扰序列;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N个解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解扰的资源元素RE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
其中,所述初始化矩阵为M行N列的二维矩阵,且所述初始化矩阵的内容均为1;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者等于M。
其中,所述第一矩阵是基于解扰序列确定的,所述解扰序列与所述目标参数相关,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标识;
用户专属标识;
时隙号;
系统帧号;
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延迟多普勒域导频端口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解扰序列统一生成时,解扰序列的生成关联到小区ID、用户专属ID、时隙号、帧号;当解扰序列逐OFDM符号生成时,解扰序列的生成除了上述参数以外,还关联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解扰序列为ZC序列,或者,Gold序列,或者,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M序列。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目标参数与生成所述解扰序列所需的参数关联;其中,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ZC序列的情况下,生成ZC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根索引和循环移位值;
或者,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Gold序列的情况下,生成Gold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初始化状态,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组合;
或者,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M序列的情况下,生成M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移位值、初始化状态、本原多项式、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N个解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 个数据,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M*N个数据中选择前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每列的M个数据中,选择前m个数据,得到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选择m*N个数据。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入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或者,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以复数的形式进行整体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转换成时频域信号后进行加扰处理,再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信号发送;相应的,接收端设备将时域接收信号变换成时频域信号,然后进行解扰处理,再变换到延迟多普勒域;能够解决单音导频造成的PAPR过大的问题;且能够实现邻区与用户间单音导频干扰的随机化,避免邻区与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号传输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号传输装置执行信号传输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1300,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1301,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加扰模块1302,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1303,用于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1304,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扰模块包括:
第一加扰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频域信号与加扰矩阵进行点乘,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其中,所述加扰矩阵和所述时频域信号均为M*N阶的二维矩阵;M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N个加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
第一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加扰的资源元素RE的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加扰矩阵;
其中,所述初始化矩阵为M行N列的二维矩阵,且所述初始化矩阵的内容均为1;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者等于M。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扰矩阵是基于加扰序列确定的,所述加扰序列与目标参数相关,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标识;
用户专属标识;
时隙号;
系统帧号;
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延迟多普勒域导频端口号。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扰序列为ZC序列,或者,Gold序列,或者,M序列。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目标参数与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关联;其中,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ZC序列的情况下,生成ZC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根索引和循环移位值;
或者,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Gold序列的情况下,生成Gold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初始化状态,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组合;
或者,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M序列的情况下,生成M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移位值、初始化状态、本原多项式、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加扰序列为Gold序列或M序列的情况下,第一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
获取与目标参数关联的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
根据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生成对应的伪随机比特;
对所述伪随机比特进行调制,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选择模块进一步用于:
从所述M*N个数据中选择前m*N个数据;
或者,
从每列的M个数据中,选择前m个数据,得到m*N个数据;
或者,
根据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选择m*N个数据。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号映射模块,用于将调制后的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数据信号区域,并将导频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导频信号区域,得到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设备确定需要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全部RE或部分RE进行加扰;所述部分RE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预先设定的加扰模式的索引值;不同加扰模式对应不同的需要加扰的RE;
需要加扰的RE的起始位置与RE间隔;
需要加扰的RE的结束位置与RE间隔。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扰模块包括:
第二加扰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入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或者,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以复数的形式进行整体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转换成时频域信号后进行加扰处理,再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信号发送;相应的,接收端设备将时域接收信号变换成时频域信号,然后进行解扰处理,再变换到延迟多普勒域;能够解决单音导频造成的PAPR 过大的问题;且能够实现邻区与用户间单音导频干扰的随机化,避免邻区与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装置,则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1400,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1401,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
解扰模块1402,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第四处理模块1403,用于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端设备的导频信号映射规则,从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确定导频信号区域,进行信道估计;
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短时合并的数据信号映射规则,从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确定数据信号区域,进行信号检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解扰模块包括:
第一解扰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时频域信号与解扰矩阵进行点乘,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其中,所述解扰矩阵和所述时频域信号均为M*N阶的二维矩阵;M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M行N列的第一矩阵;其中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矩阵取共轭,得到所述解扰矩阵。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解扰序列;
从所述N个解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
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解扰的资源元素RE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
其中,所述初始化矩阵为M行N列的二维矩阵,且所述初始化矩阵的内容均为1;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者等于M。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矩阵是基于解扰序列确定的,所述解扰序列与所述目标参数相关,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标识;
用户专属标识;
时隙号;
系统帧号;
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延迟多普勒域导频端口号。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解扰序列为ZC序列,或者,Gold序列,或者,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M序列。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目标参数与生成所述解扰序列所需的参数关联;其中,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ZC序列的情况下,生成ZC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根索引和循环移位值;
或者,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Gold序列的情况下,生成Gold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初始化状态,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组合;
或者,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M序列的情况下,生成M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移位值、初始化状态、本原多项式、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进一步用于:
从所述M*N个数据中选择前m*N个数据;
或者,
从每列的M个数据中,选择前m个数据,得到m*N个数据;
或者,
根据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选择m*N个数据。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解扰模块包括:
第二解扰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入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或者,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以复数的形式进行整体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转换成时频域信号后进行加扰处理,再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信号发送;相应的,接收端设备将时域接收信号变换成时频域信号,然后进行解扰处理,再变换到延迟多普勒域;能够解决单音导频造成的PAPR 过大的问题;且能够实现邻区与用户间单音导频干扰的随机化,避免邻区与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装置,则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例如具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其他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12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1501和存储器1502,存储器15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15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1500为发送端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1500为接收端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或者,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时域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发送端设备可以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端设备为终端,或者接收端设备为终端的情况下,该终端实施例与上述终端侧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图16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6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601、网络模块1602、音频输出单元1603、输入单元1604、传感器1605、显示单元1606、用户输入单元1607、接口单元1608、存储器1609以及处理器16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6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6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6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6041和麦克风16042,图形处理器16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606可包括显示面板16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6061。用户输入单元1607包括触控面板16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6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 16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6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6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601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后,可以传输给处理器 1610进行处理;另外,射频单元1601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通常,射频单元1601 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6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6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 16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16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6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1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6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610中。
其中,处理器1610,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所述发送设备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
射频单元1601,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或者,处理器1610,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转换成时频域信号后进行加扰处理,再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到时域信号发送;相应的,接收端设备将时域接收信号变换成时频域信号,然后进行解扰处理,再变换到延迟多普勒域;能够解决单音导频造成的PAPR 过大的问题;且能够实现邻区与用户间单音导频干扰的随机化,避免邻区与用户间的单音导频干扰过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送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或者,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收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时域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需要说明的是,该发送端设备可以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该接收端设备也可以为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在发送端设备为网络侧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为网络侧设备的情况下,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与上述网络侧设备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7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700包括:天线171、射频装置172、基带装置173、处理器174和存储器175。天线171与射频装置17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72通过天线17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7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7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72,射频装置17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71发送出去。
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7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73包括基带处理器。
基带装置17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7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基带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与存储器17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7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76,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17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75上并可在处理器 17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74调用存储器17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13或14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所述接收端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 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设备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所述发送设备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
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将所述时频域信号与加扰矩阵进行点乘,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其中,所述加扰矩阵和所述时频域信号均为M*N阶的二维矩阵;M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所述N个加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
所述发送端设备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加扰的资源元素RE的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加扰矩阵;
其中,所述初始化矩阵为M行N列的二维矩阵,且所述初始化矩阵的内容均为1;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者等于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矩阵是基于加扰序列确定的,所述加扰序列与目标参数相关,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标识;
用户专属标识;
时隙号;
系统帧号;
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延迟多普勒域导频端口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序列为ZC序列,或者,Gold序列,或者,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M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与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关联;其中,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ZC序列的情况下,生成ZC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根索引和循环移位值;
或者,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Gold序列的情况下,生成Gold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初始化状态,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组合;
或者,
在所述加扰序列为M序列的情况下,生成M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移位值、初始化状态、本原多项式、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扰序列为Gold序列或M序列的情况下,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获取与目标参数关联的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生成所述加扰序列所需的参数,生成对应的伪随机比特;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伪随机比特进行调制,生成N个长度为M的加扰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所述N个加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所M*N个数据中选择前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发送端设备从每列的M个数据中,选择前m个数据,得到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选择m*N个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将调制后的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数据信号区域,并将导频信号映射到延迟多普勒域的导频信号区域,得到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确定需要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全部RE或部分RE进行加扰;所述部分RE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预先设定的加扰模式的索引值;不同加扰模式对应不同的需要加扰的RE;
需要加扰的RE的起始位置与RE间隔;
需要加扰的RE的结束位置与RE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包括: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入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或者,
所述发送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以复数的形式进行整体加扰,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12.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设备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发送端设备的导频信号映射规则,从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确定导频信号区域,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发送短时合并的数据信号映射规则,从延迟多普勒域信号中确定数据信号区域,进行信号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时频域信号与解扰矩阵进行点乘,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其中,所述解扰矩阵和所述时频域信号均为M*N阶的二维矩阵;M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延迟域的格点数,N是所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的多普勒域的格点数;M,N分别为大于1的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生成M行N列的第一矩阵;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第一矩阵取共轭,得到所述解扰矩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生成M行N列的第一矩阵,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目标参数,生成维度为N个长度为M的解扰序列;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N个解扰序列的M*N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
所述接收端设备将所述m*N个数据按照需要解扰的资源元素RE时频资源位置映射至初始化矩阵,得到所述第一矩阵;
其中,所述初始化矩阵为M行N列的二维矩阵,且所述初始化矩阵的内容均为1;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者等于M。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阵是基于解扰序列确定的,所述解扰序列与所述目标参数相关,所述目标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小区标识;
用户专属标识;
时隙号;
系统帧号;
OFDM符号的符号索引;
延迟多普勒域导频端口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扰序列为ZC序列,或者,Gold序列,或者,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M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参数与生成所述解扰序列所需的参数关联;其中,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ZC序列的情况下,生成ZC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根索引和循环移位值;
或者,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Gold序列的情况下,生成Gold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初始化状态,或,两个M序列的循环移位组合;
或者,
在所述解扰序列为M序列的情况下,生成M序列所需的参数包括:移位值、初始化状态、本原多项式、移位寄存器输出的截取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N个解扰序列的M*N列个数据中选择m*N个数据,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所述M*N个数据中选择前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接收端设备从每列的M个数据中,选择前m个数据,得到m*N个数据;
或者,
所述接收端设备根据需要加扰的RE的时频资源位置,选择m*N个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2-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包括: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入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或者,
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时频域信号以复数的形式进行整体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22.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延迟多普勒域信号进行逆辛傅里叶变换ISFFT,得到时频域信号;
加扰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加扰后的时频域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时域信号。
23.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
24.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时域信号变换为时频域信号;
解扰模块,用于对所述时频域信号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解扰后的时频域信号进行辛傅里叶变换SFFT得到延迟多普勒域信号。
25.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1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2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1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0317758.2A 2022-03-28 2022-03-28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Pending CN1168661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7758.2A CN116866132A (zh) 2022-03-28 2022-03-28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PCT/CN2023/084038 WO2023185719A1 (zh) 2022-03-28 2023-03-27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7758.2A CN116866132A (zh) 2022-03-28 2022-03-28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6132A true CN116866132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19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7758.2A Pending CN116866132A (zh) 2022-03-28 2022-03-28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6132A (zh)
WO (1) WO20231857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0355B (zh) * 2015-07-12 2021-02-12 凝聚技术公司 对多个窄带子载波的正交时间频率空间调制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7011478A1 (en) * 2015-07-12 2017-01-19 Cohere Technologies, Inc.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atible with ofdm
EP3420641A4 (en) * 2016-02-25 2019-12-11 Cohere Technologies, Inc. REFERENCE SIGNAL PACKAG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259298B (zh) * 2021-07-16 2021-10-12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Otfs信号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6752B (zh) * 2021-09-30 2024-05-1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svd预编码的mimo-otfs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719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ichailow et al. 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5th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US10819387B2 (en) Reliable orthogonal spreading c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326547B2 (en) Multi-us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Ebihara et al.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ogonal signal division multiplexing scheme with time diversity
CN116866132A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7592676B (zh) 一种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发射机、终端
CN117792590A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设备
EP4369670A1 (en) Signal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230403189A1 (en) Transmitter device and receiver devic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17025A1 (zh) 导频参数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17792971A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设备
WO2023231924A1 (zh) 信号发送方法、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WO2023186158A1 (zh)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4109638A1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信号发送节点及信号接收节点
CN116528367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6938301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A3043340C (en) Reliable orthogonal spreading c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5714610A (zh) 扩频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78594A (zh)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7675474A (zh) 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8075902A (zh) 信号传输方法、感知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896432A (zh)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684050A (zh) 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938422A (zh) Srs的序列生成方法、序列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7858248A (zh) Dci解析方法、动态波形切换确定方法、上行接收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