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3079A -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3079A
CN116863079A CN202310874151.9A CN202310874151A CN116863079A CN 116863079 A CN116863079 A CN 116863079A CN 202310874151 A CN202310874151 A CN 202310874151A CN 116863079 A CN116863079 A CN 116863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model
dimensional
sub
overhead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41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学文
吴金海
翁兴航
戴雄敏
罗益荣
李建军
李永锐
黄嘉成
肖琪
李保国
李晓斌
李宗格
陈启敏
景行
吕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Jiangm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Jiangm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Jiangme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41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3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3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7Processing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s; using data integration or data reduction, e.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or self-organising maps [SOM];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V10/774Generating sets of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匹配出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解决了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无法充分满足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配电网工程的架空线路三维模型需要进行大量杆塔建模工作,涉及到对杆塔的组装形式、尺寸、杆上元件及各元件相对主杆位置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精确的计算、元件建模和元件间位置关系定位。需要对杆塔各部分元件进行准确地构建,如主杆、抱箍、横担、斜撑、绝缘子、导线挂点等。建模的精度直接影响后续的杆塔分析和路径设计工作的准确性。当前配电网工程三维设计所采用的模型,需要根据工程所需构建固定模型,然后进行三维展示,每个工程都需要进行针对性建模,很难对已有模型进行复用。
配电网三维工程将杆塔主杆和杆头分离建模,在绘制过程中实现自动组合、调整,实现了“边设计边建模”的形式。传统的选型方法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如成本最小化或强度最大化。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多个目标需要平衡,如成本、可靠性、可持续性等。单一目标优化无法充分满足多目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解决了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杆塔主杆和杆头的选型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从而导致无法充分满足架空线路在建模时的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所述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采用所述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采用所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基于所述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所述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采用各所述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可选地,还包括:
提取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
基于所述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建立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建模参数表;
基于所述建模参数表内的建模参数,构建各所述杆塔子元件对应的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可选地,所述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包括主杆规则关键元素、横担规则关键元素、挂点规则元素、绝缘子规则元素、杆顶抱箍规则元素、角钢规则元素和斜撑规则元素;
所述主杆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材质、杆高、埋深、稍径、锥度和倾角;
所述横担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旋转角度、角钢长度、肢宽、肢厚、位置、是否有左右斜撑和左右斜撑尺寸数据;
所述挂点规则元素包括左右挂点组名称、挂点数、挂点组位置和各挂点所在绝缘子;
所述绝缘子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总长度、片数、片半径、绕轴旋转角度、x倾角、z倾角等、所属角钢和位置;
所述杆顶抱箍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杆上高度、抱箍高度、抱箍间隔、钢板宽度、钢板厚度和绕杆旋转角度;
所述角钢规则元素包括颜色、长度、肢宽和肢厚;
所述斜撑规则元素包括颜色、是否有左斜撑、是否有右斜撑、斜撑垂直高度、斜撑水平长度和斜撑底边长度。
可选地,还包括:
基于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建立多个对应的选型数据表;
根据选型约束条件,关联各所述选型数据表,构建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
采用所述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输入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进行训练,生成对应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
可选地,所述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包括负荷条件、地理条件、杆塔结构类型、材质类型、杆高、杆型、气象条件、可靠性条件和成本条件;
其中,所述负荷要求包括电流、电压和设备容量;
所述地理条件包括地质类型和埋深;
所述气象条件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基本风速、最大覆冰、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安装情况及事故断线情况工况下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
所述可靠性条件包括导线对地距离、跨越物安全距离、污区避让和瓷瓶抗腐蚀性;
所述成本条件包括各杆塔子元件价格和杆头价格。
可选地,还包括:
检测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
根据所述尺寸数据和所述外形数据,确定各所述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元件类型信息;
采用各所述元件类型信息输入预设子元件依附点位模型,输出对应的依附点位信息;
根据各所述元件类型信息,从各所述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确定主杆子元件模型;
根据所述依附点位信息,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一系列以所述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
根据所述元件类型信息以及所述依附点位信息,将各所述杆塔子元件模型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局部坐标系中,建立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基于DirectX渲染技术,对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生成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
对多个所述渲染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换,构建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可选地,所述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确定构建目标架空线路对应的多个优化杆塔点位;
基于各所述优化杆塔点位的顺序,分别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选取对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所述优化杆塔点位中;
根据所述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构建杆头三维模型;
采用导线连接多个所述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构建所述目标架空线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系统,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所述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所述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模块,用于采用各所述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目标架空线路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解决了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杆塔主杆和杆头的选型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从而导致无法充分满足架空线路在建模时的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小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杆塔三维模型建模数量和建模工作量,适应复杂多变的配电网工程架空线路设计,提升配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工作效率和三维成果质量的有益效果,同时,在建模过程中基于杆塔所关联的导线,能够自动适配杆头角度,生成配电网三维架空线路,实现杆塔与杆头的动态组合与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用于解决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杆塔主杆和杆头的选型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从而导致无法充分满足架空线路在建模时的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架空线路建模请求,指的是响应于接收到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进行架空线路建模的请求信息。
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指的是架空线路建模请求所携带的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各个杆塔子元件建模要求参数。
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指的是架空线路建模请求所携带的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杆塔模型选型条件。
架空线路构建路径,指的是架空线路建模请求所携带的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路径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进行架空线路建模的请求信息,读取请求信息,获取请求信息携带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步骤102、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指的是基于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关联的建模参数所建立的多个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组成的三维模型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对应的多个符合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步骤103、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指的是基采用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关联的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对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所生成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训练好的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用于筛选出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步骤104、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指的是基于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训练好的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用于筛选出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筛选出符合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具体用于构建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步骤105、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指的是由元件拼装技术所构建出的多个杆塔三维模型组成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步骤106、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确定构建目标架空线路对应的多个优化杆塔点位;基于各优化杆塔点位的顺序,分别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选取对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优化杆塔点位中;根据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构建杆头三维模型;采用导线连接多个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在本发明中,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解决了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杆塔主杆和杆头的选型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从而导致无法充分满足架空线路在建模时的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小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杆塔三维模型建模数量和建模工作量,适应复杂多变的配电网工程架空线路设计,提升配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工作效率和三维成果质量的有益效果,同时,在建模过程中基于杆塔所关联的导线,能够自动适配杆头角度,生成配电网三维架空线路,实现杆塔与杆头的动态组合与调整。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
步骤201、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1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步骤1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步骤202之前还包括:
S11、提取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
进一步地,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包括主杆规则关键元素、横担规则关键元素、挂点规则元素、绝缘子规则元素、杆顶抱箍规则元素、角钢规则元素和斜撑规则元素;
主杆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材质、杆高、埋深、稍径、锥度和倾角;
横担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旋转角度、角钢长度、肢宽、肢厚、位置、是否有左右斜撑和左右斜撑尺寸数据;
挂点规则元素包括左右挂点组名称、挂点数、挂点组位置和各挂点所在绝缘子;
绝缘子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总长度、片数、片半径、绕轴旋转角度、x倾角、z倾角等、所属角钢和位置;
杆顶抱箍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杆上高度、抱箍高度、抱箍间隔、钢板宽度、钢板厚度和绕杆旋转角度;
角钢规则元素包括颜色、长度、肢宽和肢厚;
斜撑规则元素包括颜色、是否有左斜撑、是否有右斜撑、斜撑垂直高度、斜撑水平长度和斜撑底边长度。
值得一提的是,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由杆塔三维模型和杆头三维模型通过使用导线连接前后杆塔挂点组构建而成。
杆塔包括主杆、横担和挂点;主杆部分包括主杆、杆顶抱箍;横担包括角钢、绝缘子和斜撑;挂点是导线在绝缘子上的挂线点,分为前挂点、后挂点和跳线挂点;
主杆规则关键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名称、颜色、材质、杆高、埋深、稍径、锥度、倾角等参数;还包括几何约束、业务规则等。例如业务规则比如主杆命名规则根据不同地区要求有“稍径+高度”、“材质+高度”、“杆型+电压等级+高度”等多种方式,几何约束比如主杆的稍径小于主杆根部直径。
横担规则关键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名称、颜色、类型、旋转角度、角钢长度、肢宽、肢厚、位置、是否有左右斜撑、左右斜撑尺寸数据等参数。业务规则比如转角杆横担需要在线路转角平分线所在方向增加单侧斜撑,以增加对横担横向和竖向的拉力,几何约束比如横担长度一定要大于所在主杆高度位置的主杆直径。
挂点规则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左右挂点组名称、挂点数、挂点组位置、各挂点所在绝缘子等。例如,挂点建模规则要求挂点组所在位置不能偏离绝缘子中心线。
绝缘子规则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名称、颜色、类型、总长度、片数、片半径、绕轴旋转角度、x倾角、z倾角等、所属角钢及位置。
杆顶抱箍规则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名称、颜色、类型、杆上高度、抱箍高度、抱箍间隔、钢板宽度、钢板厚度、绕杆旋转角度等。
角钢和斜撑是横担的重要组成部分,角钢规则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颜色、长度、肢宽、肢厚。
斜撑规则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颜色、是否有左(右)斜撑、斜撑垂直高度、斜撑水平长度、斜撑底边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典型设计规定,提取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包括业务要求、几何约束、受力分析。
S12、基于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建立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建模参数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分别建立各杆塔子元件的建模参数表,杆塔子元件的规则元素作为参数表的参数字段,负责存储元件几何参数,而业务规则和几何约束、受力约束等条件则在软件中进行限定。
S13、基于建模参数表内的建模参数,构建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建模参数表内的建模参数,构建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向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入合理的参数就可以构建出主杆、横担和挂点等各杆塔子元件的三维模型,模型的合理性由业务规则、几何约束、受力约束等条件保障。
步骤202、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各个杆塔子元件建模要求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中,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指的是步骤S11-S13所构建好的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203之前还包括:
S21、基于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建立多个对应的选型数据表。
进一步地,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包括负荷条件、地理条件、杆塔结构类型、材质类型、杆高、杆型、气象条件、可靠性条件和成本条件;
其中,负荷要求包括电流、电压和设备容量;
地理条件包括地质类型和埋深;
气象条件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基本风速、最大覆冰、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安装情况及事故断线情况工况下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
可靠性条件包括导线对地距离、跨越物安全距离、污区避让和瓷瓶抗腐蚀性;
成本条件包括各杆塔子元件价格和杆头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工程所在地区的负荷条件、地理条件、杆塔结构类型、材质类型、杆高、杆型、气象条件、可靠性条件和成本条件。
杆塔选型需要考虑配电系统负荷要求,包括电流、电压、设备容量等。
这些要求将决定杆塔的承载能力和设计参数。
地理条件和天气条件对杆塔选型至关重要,地形、土质、风速、气候等因素直接影响杆塔设计和抗风能力。
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会影响杆塔的强度、耐久性和重量,也决定了杆塔成本高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取杆塔选型相关参数,包括工程地理条件:地质(普通土、坚土、岩石、松砂石、泥水坑)、埋深;包括气象条件(工程所在气象区的高温、低温、大风、覆冰、外过有风、外过无风、内过、年平、安装、事故、过牵引等工况下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包括杆高、杆型、材质、经济指标等,分类建立对应数据表,输入数据。
在具体的应用中:当气温和电线上的荷载(风力、冰)改变时,电线中的应力和弧垂随之而改变。为了保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一般在线路设计中,要按最少八种工况来计算电线外界条件(气温、荷载)改变后的拉力和弧垂。
最高气温:计算电线的最大弧垂,检查电线对地面和跨越物的安全距离。
最低气温:电线可能出现最大应力,检查绝缘子的上扬或杆塔上拔。承力塔的张力差。
年平均气温:电线的防震设计。
最大风速:杆塔强度和稳定性的检查。导线在塔上或档距中偏移后的安全距离。
正常覆冰:杆塔强度和稳定性的检查。电线的不平衡张力,导、地线在档距中的接近,跨越物安全距离的检查等。
雷电过电压:线路的防雷设计。
操作过电压:线路绝缘水平设计。
安装:检查杆塔的安装条件。S22、根据选型约束条件,关联各选型数据表,构建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
选型约束条件,指的是根据主干子元件的类型所限定的约束的条件,用于将多个选型数据表进行关联,例如普通杆使用条件需要把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回路数、电压等级、档距范围、转角范围等数据表或者参数关联在一起,建立关联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选型约束条件,关联各选型数据表,从而实现对杆塔选型规则进行数字化。
当然,关联表的数量至少存在数十张,还包括埋深关联表、经济指标关联表、杆塔横担关联表、横担挂点关联表、杆塔基础关联表等等。
钢管杆、门杆、三联杆和大拔梢杆选型规则与普通杆同理,只是选型条件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选型约束条件,关联各选型数据表,构建由多个杆塔选型规则组成的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
值得一提的是,杆塔选型规则建立完成后,需要针对不同的典设、地区或者用户,建立多目标选型条件。对应在软件中,是一张动态的关联表。
例如,针对某工程地区客户,除了典设要求的选型条件外,用户把选型优优先级排列为:设计安全、造价低、方便施工、运行可靠。
那么,就要把设计安全(比如导线对地距离、跨越物安全距离)相关的规则权重增加;
经济指标(例如主杆和杆头材料市场价格)次之;
施工方便(例如人工运距、施工场地、组装工作量)再次;
运行可靠(例如污区避让、瓷瓶抗腐蚀性)放到最后。
S23、采用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输入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进行训练,生成对应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
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指的是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初始网络所搭建的初始选型规则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输入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进行训练,通过不断训练,调整各选型条件相关的规则权重,生成对应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杆塔选型规则建立完成后,需要针对不同的典设、地区或者用户,建立多目标选型条件。对应在软件中,是一张动态的关联表。
例如,针对某工程地区客户,除了典设要求的选型条件外,用户把选型优优先级排列为:设计安全、造价低、方便施工、运行可靠。
那么,就要把设计安全(比如导线对地距离、跨越物安全距离)在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中的相关的规则权重增加;
经济指标(例如主杆和杆头材料市场价格)次之;
施工方便(例如人工运距、施工场地、组装工作量)再次;
运行可靠(例如污区避让、瓷瓶抗腐蚀性)放到最后。
在杆塔选型中给出的多个符合选型规则的选项中,根据多目标选型条件,在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中按照不同权重进行决策,选出一组最优的解,对不同典设、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用户建立对应的对目标约束条件,用户可调整多目标优先级和权重比例。
步骤203、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配电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杆塔模型选型条件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值得一提的是,此处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指的是步骤S21-S23所构建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通过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一组最优的解,也即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步骤204、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筛选出符合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具体用于构建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205之前还包括:
S31、检测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
S32、根据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确定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元件类型信息。
元件类型信息,指的是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具体类型,例如主干子元件模型、横担子元件模型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确定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元件类型信息。
S33、采用各元件类型信息输入预设子元件依附点位模型,输出对应的依附点位信息。
预设子元件依附点位模型,指的是预先训练好的子元件依附点位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分析和学习已有的大量三维模型数据,可以自动识别和提取大部分元件的尺寸与形状参数(少量不能识别和提取,需要手工处理,比如门杆杆型的杆头识别。因为样本量少,也没有必要进行机器学习)。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和标记模型的尺寸、关联关系和约束条件,确定各个杆塔子元件模型的依附点位信息。
依附点位信息,指的是杆塔子元件模型具体的依附位置点位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各元件类型信息输入预设子元件依附点位模型,输出对应的依附点位信息。
S34、根据各元件类型信息,从各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确定主杆子元件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各元件类型信息,能够直接从多个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确定出哪一些模型是主杆子元件模型。
S35、根据依附点位信息,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一系列以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步骤S34确定出的主杆子元件模型为中心,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一系列以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
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线方向为x轴、z轴正向指向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以右手坐标系法则建立y轴。
S36、根据元件类型信息以及依附点位信息,将各杆塔子元件模型放置在对应的局部坐标系中,建立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元件类型信息以及依附点位信息,将各杆塔子元件模型放置在对应的局部坐标系中,建立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如:水泥杆三维模型,由主杆,横担、抱箍、绝缘子、螺栓等元件组装成;
元件组装过程中,将形成元件间的依附关系并完成碰撞检查、安全距离校验等工作,使其符合设备组装逻辑。
如:横担依附主杆,参数约束包括:横担所属主杆,横担距杆顶距离等;
绝缘子依附横担或抱箍,参数约束包括:绝缘子所属横担、距离横担起始点距离等。
S37、基于DirectX渲染技术,对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生成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
DirectX渲染技术,具体指的是D3D11渲染,D3D11是一种基于DirectX API的3D图形渲染技术,D3D11的渲染原理是基于GPU的并行计算,它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图形数据,从而实现高质量的3D渲染。D3D11的渲染流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包括几何处理、光栅化、着色器处理等。其中,几何处理是将3D模型转换为GPU可处理的数据格式,光栅化是将2D图形映射到屏幕上,着色器处理则是对像素进行颜色计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DirectX渲染技术,对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生成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在三维场景中完成杆塔各元件的三维建模。
S38、对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换,构建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最后将建模完成的模型发布成三维平台使用的数据格式,建立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步骤205、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值得一提的是,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指的是步骤S31-S38所构建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通过文件的形式输出,所输出模型文件采用AES模式进行加密,确保模型数据安全。
步骤206、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确定构建目标架空线路对应的多个优化杆塔点位。
优化杆塔点位,指的是每个杆塔子元件模型所要放置的位置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确定构建目标架空线路对应的多个优化杆塔点位。
步骤207、基于各优化杆塔点位的顺序,分别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选取对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优化杆塔点位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各优化杆塔点位的顺序,分别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选取对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优化杆塔点位中。
例如,若用户的工程是架空线路工程,电压等级为10kV,双回路线路,软件会自动过滤出10kV双回路杆型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型多目标优化后的)供用户选择。
在用户选择第一基杆塔时,会自动匹配10kV双回路终端杆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
第二基杆塔使用10kV双回路直线杆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
当第三基杆塔确定位置后,会根据第三基杆塔的位置调整第二基杆塔的类型,根据业务规则调整为转角杆、耐张杆或保持直线杆类型不变,将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优化杆塔点位中。
步骤208、根据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构建杆头三维模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后一个基杆塔的选型会影响前一基杆塔的杆头选型,因此需要根据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构建杆头三维模型。
例如:如果是高压带低压线路,杆头也要使用高带低杆头;
如果用户选择了双回路杆塔但是只绘制其中一条回路,也需要使用双回路杆塔模型,另外一条回路留待以后绘制;
如果在耐张杆或直线杆上绘制分支线路,需要更换耐张杆或直线杆的分支杆头;如果是前(后)终端杆,需要导线正确连接后(前)挂点组,并且删除前(后)挂点组。
同时,需要根据线路走向调整杆头角度,默认杆头为0度,需要根据实际路径角度旋转杆头的横担、绝缘子角度,导线正确连接对应挂点组。
步骤209、采用导线连接多个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导线连接多个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前后杆塔挂点组,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在本发明中,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解决了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杆塔主杆和杆头的选型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从而导致无法充分满足架空线路在建模时的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小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杆塔三维模型建模数量和建模工作量,适应复杂多变的配电网工程架空线路设计,提升配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工作效率和三维成果质量的有益效果,同时,在建模过程中基于杆塔所关联的导线,能够自动适配杆头角度,生成配电网三维架空线路,实现杆塔与杆头的动态组合与调整。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系统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系统,包括:
响应模块30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模块302,用于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块303,用于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模块304,用于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模块305,用于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目标架空线路模块306,用于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
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模块,用于提取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
建模参数表模块,用于基于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建立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建模参数表;
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模块,用于基于建模参数表内的建模参数,构建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进一步地,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包括主杆规则关键元素、横担规则关键元素、挂点规则元素、绝缘子规则元素、杆顶抱箍规则元素、角钢规则元素和斜撑规则元素;
主杆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材质、杆高、埋深、稍径、锥度和倾角;
横担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旋转角度、角钢长度、肢宽、肢厚、位置、是否有左右斜撑和左右斜撑尺寸数据;
挂点规则元素包括左右挂点组名称、挂点数、挂点组位置和各挂点所在绝缘子;
绝缘子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总长度、片数、片半径、绕轴旋转角度、x倾角、z倾角等、所属角钢和位置;
杆顶抱箍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杆上高度、抱箍高度、抱箍间隔、钢板宽度、钢板厚度和绕杆旋转角度;
角钢规则元素包括颜色、长度、肢宽和肢厚;
斜撑规则元素包括颜色、是否有左斜撑、是否有右斜撑、斜撑垂直高度、斜撑水平长度和斜撑底边长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选型数据表模块,用于基于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建立多个对应的选型数据表;
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模块,用于根据选型约束条件,关联各选型数据表,构建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
模型训练模块,用于采用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输入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进行训练,生成对应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
进一步地,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包括负荷条件、地理条件、杆塔结构类型、材质类型、杆高、杆型、气象条件、可靠性条件和成本条件;
其中,负荷要求包括电流、电压和设备容量;
地理条件包括地质类型和埋深;
气象条件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基本风速、最大覆冰、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安装情况及事故断线情况工况下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
可靠性条件包括导线对地距离、跨越物安全距离、污区避让和瓷瓶抗腐蚀性;
成本条件包括各杆塔子元件价格和杆头价格。
进一步地,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
元件类型信息模块,用于根据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确定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元件类型信息;
依附点位信息模块,用于采用各元件类型信息输入预设子元件依附点位模型,输出对应的依附点位信息;
主杆子元件模块,用于根据各元件类型信息,从各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确定主杆子元件模型;
局部坐标系模块,用于根据依附点位信息,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一系列以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
元件拼接模块,用于根据元件类型信息以及依附点位信息,将各杆塔子元件放置在对应的局部坐标系中,建立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渲染模块,用于基于DirectX渲染技术,对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生成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对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换,构建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进一步地,目标架空线路模块306包括:
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确定构建目标架空线路对应的多个优化杆塔点位;
选取子模块,用于基于各优化杆塔点位的顺序,分别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选取对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优化杆塔点位中;
匹配子模块,用于根据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构建杆头三维模型;
导线连接子模块,用于采用导线连接多个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在本发明中,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采用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基于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采用各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解析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解决了传统的架空线路在建模时,杆塔主杆和杆头的选型往往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存在选型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准确性的问题,并且通常只考虑单一目标,从而导致无法充分满足架空线路在建模时的多目标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小构建架空线路三维模型的杆塔三维模型建模数量和建模工作量,适应复杂多变的配电网工程架空线路设计,提升配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工作效率和三维成果质量的有益效果,同时,在建模过程中基于杆塔所关联的导线,能够自动适配杆头角度,生成配电网三维架空线路,实现杆塔与杆头的动态组合与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
存储器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存储器具有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例如,用于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可以包括分别用于实现上面的方法中的各种步骤的各个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诸如硬盘,紧致盘(CD)、存储卡或者软盘之类的程序代码载体。程序代码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这些代码当由计算处理设备运行时,导致该计算处理设备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所述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采用所述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采用所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基于所述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所述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采用各所述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取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
基于所述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建立各杆塔子元件对应的建模参数表;
基于所述建模参数表内的建模参数,构建各所述杆塔子元件对应的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子元件规则元素包括主杆规则关键元素、横担规则关键元素、挂点规则元素、绝缘子规则元素、杆顶抱箍规则元素、角钢规则元素和斜撑规则元素;
所述主杆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材质、杆高、埋深、稍径、锥度和倾角;
所述横担规则关键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旋转角度、角钢长度、肢宽、肢厚、位置、是否有左右斜撑和左右斜撑尺寸数据;
所述挂点规则元素包括左右挂点组名称、挂点数、挂点组位置和各挂点所在绝缘子;
所述绝缘子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总长度、片数、片半径、绕轴旋转角度、x倾角、z倾角等、所属角钢和位置;
所述杆顶抱箍规则元素包括名称、颜色、类型、杆上高度、抱箍高度、抱箍间隔、钢板宽度、钢板厚度和绕杆旋转角度;
所述角钢规则元素包括颜色、长度、肢宽和肢厚;
所述斜撑规则元素包括颜色、是否有左斜撑、是否有右斜撑、斜撑垂直高度、斜撑水平长度和斜撑底边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建立多个对应的选型数据表;
根据选型约束条件,关联各所述选型数据表,构建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
采用所述杆塔选型规则数据集输入预设初始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进行训练,生成对应的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选型规则元素包括负荷条件、地理条件、杆塔结构类型、材质类型、杆高、杆型、气象条件、可靠性条件和成本条件;
其中,所述负荷要求包括电流、电压和设备容量;
所述地理条件包括地质类型和埋深;
所述气象条件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基本风速、最大覆冰、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安装情况及事故断线情况工况下的温度、风速、覆冰厚度;
所述可靠性条件包括导线对地距离、跨越物安全距离、污区避让和瓷瓶抗腐蚀性;
所述成本条件包括各杆塔子元件价格和杆头价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各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尺寸数据和外形数据;
根据所述尺寸数据和所述外形数据,确定各所述杆塔子元件模型的元件类型信息;
采用各所述元件类型信息输入预设子元件依附点位模型,输出对应的依附点位信息;
根据各所述元件类型信息,从各所述杆塔子元件模型中确定主杆子元件模型;
根据所述依附点位信息,利用三维建模平台建立一系列以所述主杆子元件模型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
根据所述元件类型信息以及所述依附点位信息,将各所述杆塔子元件模型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局部坐标系中,建立多个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基于DirectX渲染技术,对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渲染,生成多个渲染杆塔三维模型;
对多个所述渲染杆塔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换,构建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确定构建目标架空线路对应的多个优化杆塔点位;
基于各所述优化杆塔点位的顺序,分别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选取对应的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放置在关联所述优化杆塔点位中;
根据所述构建杆塔三维模型的类型,匹配对应的构建杆头三维模型;
采用导线连接多个所述构建杆塔三维模型,构建所述目标架空线路。
8.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架空线路建模请求,确定所述架空线路建模请求对应的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和架空线路构建路径;
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杆塔子元件待建模参数输入预设杆塔子元件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
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待建模杆塔选型元素输入预设优化杆塔选型规则模型,输出对应的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
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目标优化杆塔选型规则,从多个所述初始杆塔子元件模型中匹配出构建各优化杆塔三维模型的多个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
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模块,用于采用各所述目标杆塔子元件模型输入预设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数据库,输出多个对应的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
目标架空线路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架空线路构建路径,基于多个所述优化杆塔三维模型构建目标架空线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
CN202310874151.9A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6863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4151.9A CN116863079A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4151.9A CN116863079A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3079A true CN116863079A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4151.9A Pending CN116863079A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307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044A (zh) * 2023-10-18 2023-11-2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格构塔的三维模型的方法与设备
CN117421941A (zh) * 2023-12-19 2024-01-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冶金领域的元件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044A (zh) * 2023-10-18 2023-11-2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格构塔的三维模型的方法与设备
CN117094044B (zh) * 2023-10-18 2024-01-3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格构塔的三维模型的方法与设备
CN117421941A (zh) * 2023-12-19 2024-01-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冶金领域的元件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21941B (zh) * 2023-12-19 2024-04-26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冶金领域的元件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63079A (zh) 一种架空线路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06940839B (zh) 一种输变电工程质量数据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2129484A (zh) 输电线路数字化平断面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685558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评价系统
CN109461142A (zh) 线路隐患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7748968A (zh) 一种配电网工程造价数据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8959736A (zh) 一种基于bim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CN113536505B (zh) 一种用于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线路自动化协同设计系统
CN109064056B (zh) 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输电线路防雷措施选择方法
CN106327023A (zh) 输电工程工时定额测定方法及装置
CN114169115A (zh) 输电线路快速自动化建模方法
CN116303638A (zh) 一种基于gis系统的桥梁工程数量估算方法
CN106651140B (zh) 台风区输电线路风险的模块差异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9558629B (zh) 钢筋布置方案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2700349A (zh) 测风塔选址方法和装置
CN108491403B (zh) 一种基于ArcGIS的山区建设用地的选址方法
CN107093018A (zh) 基于健康模型的电信工程项目信息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N114417487B (zh) 一种配电网杆塔结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661178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663116A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控制方法
CN115511543A (zh) 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测算方法
JP2006268569A (ja) 伐採工事費用見積支援システム
CN109948188A (zh) 一种管片选型方法
CN106354907A (zh) 一种适用于农网升级改造的标准化配网方法
CN112541455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配网混凝土电杆倒断杆事故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