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583C - 手持式线锯机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线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583C
CN1168583C CNB008009635A CN00800963A CN1168583C CN 1168583 C CN1168583 C CN 1168583C CN B008009635 A CNB008009635 A CN B008009635A CN 00800963 A CN00800963 A CN 00800963A CN 1168583 C CN1168583 C CN 11685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using
scroll saw
saw blade
saw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09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0662A (zh
Inventor
���˶������������¡�ϣ��
阿尔弗雷德·弗雷希
�¬
托比亚斯·卢茨
乌韦·恩格尔弗里德
¡
西格弗里德·科伊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310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5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5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23D51/02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of beds; of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work-tables or saw carriers; of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23D51/01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19/00Other reciprocating saws with power drive; Fret-saws
    • B27B19/10Fret-saws, i.e. with bilaterally chucked saw blade in a manually-guided bow
    • B27B19/12Fret-saws, i.e. with bilaterally chucked saw blade in a manually-guided bow with power dr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687By tool reciprocable along elongated ed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83/00Cutting
    • Y10T83/869Means to drive or to guide tool
    • Y10T83/8763Convertible from tool path to another or from implement to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线锯机,它具有一根线锯条,该线锯条可在两个大致平行的由用管件制成的U-形提梁构成的上下臂(221,222)之间以可松脱的形式夹紧在其自由端上,线锯条可以由一个安装在线锯上的电动机驱动进行往复运动,在上下臂的一个臂的前自由端上布置有一个横着翘起的手柄(13),它带有一个开关键,在所述下臂上安置一个基座壳体(12),它具有手枪状结构并且在下面有一个从该壳体斜着向后出来的手柄,其后部轮廓到基座壳体那边形成了呈一定角度弯曲的凹部(14),该凹部以水平和垂直支撑的形式紧贴着操作者的手,所述基座壳体紧接着凹部继续向后延伸并形成用于操作者的前臂支撑。该线锯机的操作性好并且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手持式线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线锯机,它具有一根线锯条,该线锯条可在两个大致平行的最好由特别是用管件制成的U-形提梁构成的上下臂之间以可松脱的形式夹紧在其端部上,并且该线锯条可以由一个安装在线锯上的电动机驱动进行往复运动。
背景技术
通过US 5 027 518已知一种类型的线锯机,这种线锯机在结构上与一种用手操作的线锯是一样的,在此,典型的U-形提梁具有一个向下横着翘起的带有电动机壳的手柄,在此,手柄的背面带有一个开关,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能量供应。
与手动线锯相比,这种已知的机器的优点在于锯切运动不是用手完成的。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持式线锯机,它具有一根线锯条,该线锯条可在两个大致平行的、最好由特别是用管件制成的U-形提梁构成的上下臂之间,以可松脱的形式夹紧在其端部上,并且该线锯条可以由一个安装在线锯上的电动机驱动进行往复运动,在此,所述下臂支撑着一个最好带有一个开关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臂上安置有一个手枪状结构的基座壳体,该基座壳体沿纵向可由半壳拼合成一体,从该壳体向下、特别是斜着向后出来一个手柄,其后部外轮廓在上部在向基座壳体外轮廓的过渡中形成了一个呈一定角度弯曲的凹部,该凹部以水平和垂直支撑的形式紧贴在操作者的手中,在此,基座壳体至少部分包围着下臂,所述基座壳体紧接着凹部继续向后延伸并形成一个用于操作者的前臂支撑。
本发明的线锯机具有的优点在于,它非常轻并且使用方便,并且能够特别可靠地由操作者进行控制。
操作可靠性是这样改进的,即,手枪状基座壳体紧接着手柄向后延长并且在运行位置支撑在操作者的前臂上。
由于U-形提梁的上下臂比线锯条长出大约数倍,特别是长出大约双倍,因此用该线锯能够对相当大面积的工件进行加工直到中心,就是说,从板状(brettartig)工件的边缘开始进入的最大切割深度大约为270mm,因此是相当高的。
由于手柄在前面在鼻状凸起之间具有接通和断开电动机的开关键,因此可以很好地用食指对该开关键进行操作并且可以防止误操作。
由于基座壳体以盒子的形式容纳了电动机和用于驱动锯条进行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因此它们不会受到尘土和破坏的侵害,而操作者也不会受到由运动部件引起的损伤。由于提梁的上臂在其自由端支撑着一个末端壳体,该末端壳体容纳有用于以可松脱形式夹紧线锯条的夹紧装置和传动装置,所以还产生了相同的优点。
由于线锯在基座壳体上面具有一个带有平行纵槽的、与下臂排成一条直线的平面支承面,用以支撑工件,因此相对工件可以特别可靠地对该线锯进行控制并且可以无横向偏移地对其进行引导,这样进行锯切几乎不会偏离用尺子或圆规预先画出的线。
由于线锯的基座壳体特别以可卡接、可松脱的形式与一个例如可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锯台连接,在此,手柄向下伸出锯台,可以方便地握住,因此可以将该线锯与固定在其上的锯台一起作为可以特别精确定位的手工工具进行使用或是在将锯台法兰紧固在一个工作台情况下作为固定式装置进行使用。
由于通过纵向导向件,特别是通过有断口的槽—键导向件可以无间隙地将线锯机的基座壳体与锯台连接在一起,因此该线锯机可以从上面插入到锯台中并且以卡口式连接形式与其组合在一起而无需辅助工具。
由于通过按下可超越卡接(Ueberrastbar)的键可以将线锯机与锯台分离开,因此能够特别快速和方便地将线锯机从锯台上松脱下来而无需辅助工具。
由于线锯机带有一个可以平行于线锯条进行移动的工件压紧装置,该工件压紧装置也用作手指转向器(Fingerabweiser),因此,可以使待加工工件特别好地相对于线锯机可控地固定,这样可以进行精确的锯切作业,在此还可以保护操作者免受振荡的锯条的伤害。
由于U-形提梁的上下臂具有平直的自由端并且其上分别带有一个片簧,因此片簧可以整面平放且位置可靠地与提梁连接并且相互平行定向,这样它们可以作为摇臂以平行四边形的形式引导锯条或者产生轻微的摆程。
由于片簧在其自由端带有一个在中间的叉形槽,其中可以分别以可松脱形式悬挂线锯条的一个夹持端,因此能够不用工具而形状贴合地夹紧线锯条,与迄今已知的通过旋转翼形螺母靠传递力来夹紧线锯条相比,这种夹紧更为可靠。
由于上部片簧呈U-形弯曲并且其下支腿在U-形轮廓的臂的自由端上是这样固定的,特别是这样铆接的,以致支腿与自由臂同样指向朝外,在此,拱形和上U-支腿可以自由地摆动,因此以特别低廉的成本实现了用于平行四边形传动装置的弹性预紧摇臂,以振荡形式驱动线锯条,该平行四边形传动装置仅仅产生了线锯条的上行程,在此,其反向摇臂是固定在下臂上的片簧,而其连接件则是线锯条。
由于下部片簧通过传动装置,特别是通过一个连杆可以形状贴合地与电动机连接,因此驱动力的传递不是直接作用在锯条上,这样,在锯条运动轨道上在死点处的换向很柔和。
由于下部的、在水平位置处于松驰状态的片簧在其自由端上有一个冲裁成形的、向下拱起的连接片,该连接片形成了一个用于插入连杆的吊环,因此在连杆和片簧之间能够实现成本特别低廉的连接件。
由于片簧在其自由端上各具有一个与槽呈横向的横槽,在其中能够分别以定中心且可摆动的活节形式支撑着锯条的一个内接头,特别是其刃尖,因此,线锯条能够以无应力的活节形式在平行四边形传动装置中与摇摆片簧连接。
由于内接头由注射成型的塑料构成,并且具有一个指向锯条的方头区域,该方头区域无间隙地伸过叉形槽,因此,线锯条的夹持端可以相对于片簧可靠地对中、减振和电绝缘地安装。
由于U-形提梁由金属制成,特别由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的管件制成,而特别以可拼合在一起的半壳结构形成的基座壳体和末端壳体由塑料制成,因此在这种线锯机中,既具有线锯条支座的轻型结构、高稳定性,又因此具有牢固性、人机工程学形状和高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具有附图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手持式线锯机从左前方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线锯机与锯台卡接后从右前方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线锯机在即将与锯台卡接之前的情况,
图4是该线锯机的前视图,
图5是卸下或打开末端壳体后从右侧看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从上看的视图,其夹紧杠杆摆动到松脱位置上,
图7是带有片簧的U-形提梁的细节,
图8是挂上线锯条的下部片簧,
图9是带着连杆的下部片簧的仰视图,
图10是线锯条的夹持端,
图11是夹紧杠杆的细节,
图12是锯条的细节,
图13是锯台的剖视图,
图14是锯台的立体分解图,带有线锯机的相应壳体区域,
图15是联接有锯台的基座壳体的横断面图,
图16是基座壳体的右半壳的内部结构图,和,
图17是装有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左半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描述的线锯机10包括一个手枪状的下部基座壳体12,该下基座壳体具有一个横着向下立起的手柄13。该手柄13由其从基座壳体12伸出的区域向后弯曲与基座壳体12呈一定角度配置。该手柄13在其由基座壳体12出来的区域的后部轮廓形成了一个凹拱形凹部(Kehle)14,该凹部水平向后继续过渡到基座壳体12的下部外轮廓。操作者的手舒适地紧贴着凹部14,并且大约拇指和食指的中间靠在其上或将其夹住。水平走向的基座壳体12的后部区域因此支撑在操作者的手背和前臂上并且形成了一个延长的支杆,这样,在锯切过程中就可以特别可控制地操作线锯10。
手柄13前面带有一个由出自手柄13的鼻状凸起130从侧面紧紧包围着的开关键15,用于断开或接通电路。在下面从手柄13伸出一根电源线16,用于给设置在基座壳体12内部的未示出的电动机供应能量。
在手柄13上在开关键15的下方布置有一个未示出的电控装置的调节轮17,用于对电动机进行转速调节。
基座壳体12由两个纵向分开的半壳1201、1202构成,并且在上面有一个带纵槽20的平坦甲板状支承面18,在该支承面上可以支撑一个要加工的工件19。
基座壳体12在两侧的环形外缘68下面分别带有两个彼此相互隔开的夹紧卡脚21,从图上只能看到布置在左侧的两个。
从基座壳体12向后伸出一个U-形提梁22的下臂221,该提梁由弯曲管构成并且被半壳1201、1202密封地包着。下臂221弯曲着向上向前过渡到一个与该下臂221平行延伸的上臂222上。该上臂222在其指向前方的自由端支撑着一个末端壳体24,该壳体通过紧固螺栓23(图5、6)固定在上臂222上并且该壳体由两个纵向分开的半壳240、241构成。末端壳体24支撑着一个可从上面接触到的夹紧杠杆25,通过一个盆地或缺口状凹槽242,操作者可以把手指伸到其抠手127下面,并且可以使其沿操纵箭头26的方向向上偏转以将其打开。
该末端壳体24在其圆滑的前端带有一个工件压紧装置27,该装置由两个圆滑动杆28构成,这两根滑动杆可相对下部壳体12移动及锁定地安装在末端壳体24中。两个滑动杆28在上面伸出末端壳体24,并且通过一个U-形弧281相互连接起来。滑动杆28在其朝向支承面18的下部自由端上带有一个压脚状挡块30,该挡块平行于支承面18以马蹄状向后延伸,具有一个向前敞开的槽29,在其中从侧面和后面特别是无接触的包围或引导一个其齿排32(图5、6)朝前的线锯条33,从而使其不会向侧边或向后偏移太远。
在压下其在前面伸出末端壳体的按键270后,可使工件压紧装置27从其锁定位置向上移动。
线锯条33具有两个夹持端(图5、6),这些夹持端带有注射成型的塑料内接头34。这些内接头明显增加了锯条33在其夹持端的直径,这样,这些内接头就能够以挠性轴的形式挂接在叉形支座56、57(图5、6)中并且可以同时被夹紧。
末端壳体24在其前部区域上在按键270下方有一个槽状的装配窗口243,穿过该装配窗口,可以将锯条33的构造成内接头34的夹持端挂接在其上支座56中。与此相对应,基座壳体12也有一个前部装配槽35,通过该装配槽,可以将线锯条33的第二内接头34形式的下夹持端挂接起来。
图2是从右上方看的线锯机10,它联接了一个锯台37,其上面的平坦支承面137齐平地过渡到基座壳体12的支承面18上,在此,支承面137、18的沟槽20有规则地相互过渡。
锯台37在前边具有一个向下伸出的抽吸接管38(图13、14),该抽吸接管在上面在支承面137区域中通到一个抽吸孔39,如果在该抽吸接管38上连接一个吸尘器或类似装置的吸气软管,在锯切过程中形成的锯屑就可以经该抽吸孔抽吸出。
锯台37在其后部区域的中间有一个U-形的、通到支承面137的、向下贯通的空隙40,该空隙与基座壳体12的支承面18的外轮廓或外缘68相对应。在上面该空隙40在相对的侧面上带有一些纵向导向件69、70、73(图13),这些导向件能够以卡口式连接的形式将线锯机10的基座壳体12锁紧在锯台37中并且能够无间隙地将其固定在其中。
一个制动键42构成了一个定位挡块43,该定位挡块在靠近支承面18处嵌接到基座壳体12的相应凹坑1210中,并且将基座壳体12且同时将线锯机10以可松脱的方式相对于锯台37固定。
一些向外均匀地间隔开的螺栓孔44垂直向下穿过锯台37的支承面137,螺栓可以穿过这些螺栓孔,借助螺栓(钉)可以将锯台37拧接在一个固定的基础上,例如工作台或类似装置上。此外,锯台37在其外缘后方还有夹紧开口71(图13),以使未示出的螺旋夹钳的卡爪得以进入,借助该夹钳可以将锯台固定在一个固定的基础上。
手柄13在锯台37下方伸出来,这样,固定有锯台37的线锯机10可以共同作为手持式工具使用。线锯机10因此可以相对于工件19特别自如地这样定向,即,将所述工件定位成垂直于锯条33或支承面18、137。
图3显示的是线锯机10在松脱锯台37或即将锁紧在其中或卡接在其上之前的情况。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为了最终的卡接或松脱,必须相对于锯台37平行于其支承面137推动基座壳体12。此前,线锯机10的基座壳体12从上面垂直地插入到空隙40中,以便壳体12的夹紧卡脚21以及外缘68与锯台37的相应导向键(Fuehrungsfedern)69、70、73进入嵌接位置。
箭头46、48显示的是,在基座壳体12垂直插入到空隙40中以后,相对于锯台37松脱或固定线锯机10的方向。
图4显示的是线锯机10的前视图,在此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带有夹紧卡脚21和外缘68的基座壳体12的轮廓或者说与锯台37联接相关的横截面。可以看到的还有装配槽35以及装配窗口243及前述附图所标记的其他细节,在此将不再重复。
图5显示的是U-形提梁22的下臂和上臂221、222的前部区域,没有基座壳体12,只有末端壳体24的左半壳和用于松脱或固定线锯条33的夹紧机构。
下臂221在其自由端具有一个水平的平直区54,一个平直的片簧51在固定点59处固定在其上,特别是铆接在其上。片簧51在其作为锯条夹持端支座的自由端57上带有一个中心叉形槽58,以便锯条33通过并且将其内接头34固定住。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在其最外端向下弯曲(而与之相接的在后部分成屋顶状向上弯曲),这样在屋顶状弯曲的底面上形成一个横向槽62,内接头34的刃尖61(图8)能够以可摆动的活节形式支撑在其中。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在屋顶状区域之后进入一个很短的平面区,紧接着该平面区是带有一个中央纵向缝660的向上的拱形66,其中央纵向缝是通过对向下的拱形连接片64进行冲裁或压制形成的。拱形66和连接片64共同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吊环65,用于悬挂一个连杆67(图9),该连杆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了下部簧片51的上下运动。
末端壳体24的左半壳241借助紧固螺栓(钉)23固定在提梁22的上臂222上。上臂222的自由端与下臂221的自由端一样,也形成一个水平的平直区53,上部片簧50在固定点59处固定在其上面上,特别是铆接在其上面上。上部片簧50作为向右敞开的U字以其支腿501、502向外延伸,像上臂222的自由端53那样,在此,下部的短支腿501固定在上臂222上。支腿501、502通过一个拱形52彼此连接。
片簧50的上部较长的支腿502的自由端56在自由端向上弯曲并且紧接其后成V-形向下成形——与下部片簧51的外端57成镜象,从而在其中也形成一个槽62,同样,该槽也被一个中心叉形槽58穿过其中心,这样,锯条33就可以以其另一个内接头34以活节形式安装在V-形区域的叉形槽58或槽62中,与锯条33的下夹持端34成镜象。
各臂221、222在靠近其自由端的地方都带有通孔123,这些通孔垂直于由提梁22展开的平面伸展,并且用于使紧固螺栓23通过以便固定基座壳体或末端壳体12、24,特别是其半壳体。
上部片簧50的上支腿502配备有一个设计成双臂杠杆形式的夹紧杠杆25,该夹紧杠杆可以借助其抠手127绕着一个在末端壳体24中的摆轴125向上偏转,这样便使其凸块126向下走,且与此同时也带着片簧50的上支腿502一起往下臂221那边走。为了能更好地将操作者的手指插入,夹紧杠杆25的抠手127是一个向后敞开的、管状空心体。通过一个设在末端壳体24的外轮廓里的凹槽242,操作者可以方便地把手指伸到该空心体中并使其向上偏转。
图5还显示了带有工件压紧装置27的末端壳体24的前部区域。其滑动杆28在末端壳体24的下方带有压脚状挡块30,该挡块具有一个中央槽29。由此可以看出,挡块30的马蹄状结构可以在侧面和后面包围锯条33。同样可以看到按键270,将其按下可以消除对压紧装置27或滑动杆28的制动——可以向上提起。借此通过操作者用手上下移动圆弧281,就可以方便地对压紧装置27进行调节。
描述的夹紧杠杆25的位置是在夹紧位置,在此,它沉入到凹下的凹槽中并且因此与末端壳体24的外轮廓平齐。仅用虚线表示了上部簧片50处在上死点位置,就是说,处在夹紧位置的情况,而处在更换锯条33的松脱位置则是用实线表示的。
图6显示的是与图5相同的细节,在此,只是夹紧杠杆25的抠手127向上而其凸块126向下摆动压着片簧50的上支腿502向下走。此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末端壳体24外轮廓内的用于平齐沉入抠手127的凹下的凹槽242。此外还显示出了半壳241的一个与摆轴125相邻的卡销129,在到达夹紧位置时,夹紧杠杆25的一个空心圆柱形卡接孔128可以与该卡销卡接。在图示情况下,锯条33从上下片簧50、51的支座或自由端56、57上松脱下来而从前面取出或者准备再次装入到支座中。为此必须经过末端壳体24中的安装窗口243和基座壳体12中的安装槽35(图1)。
图7显示的是由圆形横截面的金属管制成的U-形提梁,其上铆接有片簧50、51,在此,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带有纵向延伸叉形槽58和横向槽62的上部片簧50的自由端56,同样,还可以看到上下臂221、222的上下平直区53、54的平坦的、平行的取向,在此没有重复其余的细节(已经在前面的附图中显示过了)。
摆动的上部片簧50和平直的下部片簧51通过空心铆钉形状贴合地连接在U-形提梁22的上下臂222、221的各平直端53、54上。铆接的优点是相对于片簧50、51的动态载荷来说具有振动不灵敏性。提梁22此外还用作在基座壳体和末端壳体12、24中的振动片簧50、51之间的刚性连接件,并且在自重较低情况下特别坚硬能抵抗弯曲和扭转。
为了在锯条行程运动的方向上提高提梁22的刚度,有利的是,选择用椭圆形横截面代替圆形横截面或者用碳素纤维材料来代替金属制造。
通过将下部片簧51在其支座57的区域加工成多段的拱形,可以避免其在吊环65区域出现过度延伸,在吊环上通过连杆67将驱动力从电动机传递到片簧51上。
下部片簧51在其平行于下臂221的位置上是中立(neutral)的,而当自由端57偏移超过4mm时,力大约升高12N。下部片簧51只用于引导锯条33。与此相反,上部的U-形片簧50由于其向上的偏压在锯条33的工作行程上产生了锯条应力。在此,将片簧50设计成在上端位置或在上死点(OT)施加大约50N的力。在8mm行程直至到达下死点(UT)情况下,这个力上升到大约65N,这样,在锯条33的工作行程内,该拉力且同时也是锯条应力在最小50N和最大65N之间波动。
还可以使用一个梯形的平片簧代替上部U-形片簧50。但是同样弹簧特性曲线的这种弹簧此外还具有较大侧向稳定性的优点,就是说,能可靠地阻止锯条的侧向摆动,因为取消了相对具有较低横向弯曲刚度的片簧50的拱形52。此外还减小了运动质量,并且平直的梯形弹簧与提梁22的上臂222的铆接也比U-形弹簧50容易。此外,通过梯形结构,在锯条33的工作行程中,弹簧端部偏移时的弯曲应力分布更均匀。
图8显示的是带有叉形槽58、横槽62、连接片64、拱形66、吊环65和纵缝660的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的放大视图。可以看到,线锯条33的内接头34的刃尖61能够以可摆动的活节形式支撑在横槽62中,在此,线锯条33上紧靠着刃尖61的方头36或其齿排32穿过叉形槽58。塑料内接头34通过这样的方式无间隙地支撑在叉形槽58中,即它在刃尖61后继续延伸成一个方头36形状,该方头延伸到超出刃尖61,并且从各方面包围住锯条33。该方头36还用于锯条33相对于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电绝缘。
图9显示的是下部片簧51的自由端57的仰视图,在此可以看到叉形槽58、横槽62、连接片64以及吊环65或纵缝660,一个连杆67以吊钩状夹在其中,该连杆通过未示出的电动机处于往复或上下运动状态。
图10显示的是内接头34,该内接头在线锯条33的最外端以圆柱体延伸,并且,通过两个屋顶状的斜坡向另一个内接头方向形成刃尖61,方头区域36从该刃尖上出来,该方头使线锯条无间隙、防扭转地安装在片簧50的叉形槽58中。
图11显示的是设计成双臂杠杆形式的夹紧杠杆25的细节,其中一个臂设计成空心抠手区域127,而另一个臂则设计成凸块126,其间布置有转轴125。
图12显示的是线锯条33的细节,带有设计成内接头34的夹持端、其屋顶状斜坡、刃尖61和方头区域36。
图13显示的是锯台37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在此可以看到抽吸接管38、抽吸孔39、空隙40、带定位挡块43的制动键42、螺栓孔44和纵槽20。此外还可以看到用作基座壳体12的纵向导向件的导向键69,其上有断开区75以及侧向斜面73,以及在外侧后方可看见用于螺旋夹钳的卡爪的进入开口71,以将锯台固定在一个基础上,例如工作台或类似装置上。在锯台37中的抽吸孔39还用作安装口,用于在线锯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进行锯条更换,也就是说,无需为此将线锯机与锯台彼此松脱。
导向键69的断开区75是为了让线锯机10的基座壳体12的侧向夹紧卡脚21能从上面垂直进入到空隙40中以便从下面夹住导向键69并且在侧面支撑在斜面73上。
在图14中再次解释了在基座壳体和锯台37之间的卡口式卡接系统的作用原理,该图是一幅从下面斜着观察的侧向局部剖视图。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导向键69、其上的断开区75、楔形向内的斜面73和带有定位挡块43的制动键42。此外还强调了抽吸接管38、抽吸孔39和空隙40以及分解出的(在视线方向上面)基座壳体12的侧面区域,带有用来插入到锯台37的空隙40中的夹紧卡脚21和基座壳体12的上外缘68。
图15是带有锯台37的基座壳体12的剖视图,示出了在基座壳体12和锯台37之间的卡口式连接式夹紧系统。在此可以看到,导向键69是如何在侧向和垂直方向支撑在纵向延伸的外缘68以及夹紧卡脚21之间的,以及在夹紧卡脚21和外缘68之间形成一个导向槽70以便让导向键69进入。
此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斜面73,该斜面在侧面支撑着夹紧卡脚21并且用于在水平方向将基座壳体12无间隙地固定在锯台37上。
还可以看到在壳体12的支承面18和锯台37的支承面137上的纵槽20,并且手柄13在下面伸出锯台37这样远,以致使用者可以用手方便地握住。
对于稳定状态而言,首先是将锯台37固定在一个工作台上。然后将线锯机10从上面(前面朝前)插入到其空隙40中,直到线锯机10的下壳体12的支承面18与锯台37的支承面137对准。接下来通过将线锯机10移动到空隙40中,将线锯机10相对于锯台37以卡口式连接形式夹紧,制动键42通过将其定位挡块43卡接在基座壳体12的一个凹坑1210中从而将该壳体12、同时也将线锯机10固定住而不会非有意地从锯台37上松脱下来。
沿着空隙40上缘的两个导向键69具有楔形横截面。在空间上它们被夹在基座壳体12的上部外缘68与在基座壳体12的外侧面上的楔形的、向外逐渐收缩的夹紧卡脚21之间。通过夹紧卡脚21的外侧在侧向楔入地支撑在斜面73的倾斜面上,将在水平方向上改善这种空间夹紧。
为了让线锯机10从锯台37上松脱下来,首先要相对于上表面41向下按压制动键42,由此可以使定位挡块43向下从凹坑1210中出来,从而消除制动。接下来通过从空隙40向外水平移动机器,当夹紧卡脚21到达导向键69的空隙75处时,就可以向上将线锯机10从锯台37上取下来。
由于手柄13相对于壳体12的倾斜角大约为20°,所以相对操作者来说,机器可以可靠地位于手中,在此,机器的重量由手背和前臂承受并且在其旋转和摆动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控制线锯机的移动自由度。
在手持连接有锯台37的线锯机10进行工作时,锯台37的支承面137可以向上压靠在工件的底面上。由于锯条33是向下拉锯,所以工件19被拉到基座壳体12和锯台37的支承面18、137上。由此可以无振动、安静地进行锯切。
在侧面高出或包围着开关键15的鼻状凸起130避免了意外接通线锯机10,特别是在其插入到锯台37中的情况下。
图16所示的基座壳体12的右半壳1202的内部结构图清楚地显示了手柄13、凹部14、一个鼻状凸起130、装配槽35、用于使下臂221通过并将其紧紧环包的出  1211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壳体12与提梁22的螺栓通孔。
图17以对图16进行补充的形式显示了装有电动机11和传动装置的基座壳体12的左半壳,在此,电动机壳110通过橡胶圈112形成弹性支承点111用以吸收电动机11的振动。电动机轴1103带有一个风扇113且在轴向与其相邻带有一个主动小齿轮114,该小齿轮与一个对应齿轮115啮合。对应齿轮115无相对转动地装在曲轴116上,该曲轴在自由端带有一个曲轴连杆颈119,用来驱动连杆67。

Claims (16)

1.一种手持式线锯机(10),它具有一根线锯条(33),该线锯条可在两个大致平行的、最好由特别是用管件制成的U-形提梁(22)构成的上下臂(221,222)之间,以可松脱的形式夹紧在其端部(53,54)上,并且该线锯条可以由一个安装在线锯(10)上的电动机(11)驱动进行往复运动,在此,所述下臂(221)支撑着一个最好带有一个开关键(15)的手柄(1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臂(221)上安置有一个手枪状结构的基座壳体(12),该基座壳体沿纵向可由半壳(1201,1202)拼合成一体,从该壳体向下、特别是斜着向后出来一个手柄(13),其后部外轮廓在上部在向基座壳体(12)外轮廓的过渡中形成了一个呈一定角度弯曲的凹部(14),该凹部以水平和垂直支撑的形式紧贴在操作者的手中,在此,基座壳体(12)至少部分包围着下臂(221),所述基座壳体(12)紧接着凹部(14)继续向后延伸并形成一个用于操作者的前臂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3)在前面,特别是在鼻状凸起(130)之间带有开关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12)容纳有电动机(11)和用于实现锯条(33)的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8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222)在其自由端支撑着一个末端壳体(24),该末端壳体容纳了用于以可松脱形式夹紧线锯条(33)的夹紧装置(25)和用于使其进行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12)在上面带有一个特别设有平行的槽(20)的、最好在下臂(221)上方与其对准的平面支承面(18),用以支撑一个工件(1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壳体(12)特别能够以可卡接、可松脱的形式与一个特别是可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锯台(37)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台(37)与基座壳体(12)通过共同的纵向导向件、特别是槽-键导向件(69,73)可以无间隙地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锯(10)带有一个特别可以平行于线锯条(33)进行移动的工件压紧装置(27),该工件压紧装置也用作手指转向器(28)。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锯,其特征在于:上下臂(221,222)具有平直的自由端(53,54),并且其上分别带有特别是铆接上一个片簧(50,51)。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簧(50,51)在其自由端(56,57)各带有一个最好在中间的叉形槽(58),其中可以分别以可松脱形式悬挂线锯条(33)的一个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片簧(50)是U-形的并且其下支腿(501)在上臂(222)的自由端(53)上是这样固定的,特别是这样铆接的,以致支腿(501,502)与自由臂(222)同样指向朝外,在此,拱形(52)和上支腿(502)可以自由地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片簧(51)通过传动装置,特别是通过一个连杆(67)可以特别是形状贴合地与电动机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片簧(51)在其自由端(57)上有一个特别是冲裁成形的、向下拱起的连接片(64),该连接片形成了一个用于插入连杆(67)的吊环(65)。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簧(50,51)在其自由端(56,57)上各具有一个与叉形槽(58)呈横向的横槽(62),在其中能够分别以定中心且可摆动的活节形式支撑着锯条(33)的一个内接头(34),特别是其刃尖(61)。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头(34)由特别是注射成型的塑料构成,并且具有一个指向锯条(33)的方头区域(36),该方头区域无间隙地伸过叉形槽(58)。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线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梁(22)由金属制成,而特别以半壳结构形成的基座壳体和末端壳体(12,24)则由塑料制成。
CNB008009635A 1999-06-05 2000-04-22 手持式线锯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85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25748A DE19925748A1 (de) 1999-06-05 1999-06-05 Handgeführte Laubsägemaschine
DE19925748.5 1999-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0662A CN1310662A (zh) 2001-08-29
CN1168583C true CN1168583C (zh) 2004-09-29

Family

ID=791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096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8583C (zh) 1999-06-05 2000-04-22 手持式线锯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58979B1 (zh)
EP (1) EP1152874B1 (zh)
JP (1) JP2003501289A (zh)
CN (1) CN1168583C (zh)
DE (2) DE19925748A1 (zh)
WO (1) WO20000749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5750A1 (de) * 1999-06-05 2000-12-07 Bosch Gmbh Robert Handgeführte Laubsägemaschine
GB2405829A (en) * 2003-09-09 2005-03-16 Black & Decker Inc Reciprocating saw and guard rail assembly therefor
DE102009023858B4 (de) * 2009-06-04 2013-05-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efestigungssystem zur lösbaren Befestigung einer Verkleidung an einer Magnetresonanzanlage und zugehöriges Befestigungsverfahren
US10272507B2 (en) * 2016-12-28 2019-04-30 Chiung-Yu Chang Scroll saw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275A (en) * 1934-08-29 1935-09-24 G W Griffin Co Portable table for jig saws
US2753898A (en) 1950-05-03 1956-07-10 Allison M Macfarland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hand tool
US3117600A (en) * 1960-10-06 1964-01-14 Portable Electric Tools Inc Scroll saw attachment for sabre saw
DE8710927U1 (zh) 1987-05-16 1987-10-22 Dieu, Andre, Vagney, Fr
US5027518A (en) 1988-12-27 1991-07-02 Adomatis Brandon J Battery operated coping saw
US5176059A (en) 1991-08-09 1993-01-05 Skil Corporation Scroll saw hold down apparatus providing enhanced work piece clearance
US5351590A (en) 1992-10-13 1994-10-04 Ryobi Limited Scroll saw clamp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5924209A (en) * 1997-10-08 1999-07-20 Ward; Troyse W. Powered coping saw
US6277135B1 (en) * 2000-03-17 2001-08-21 Kuen-Chyr Wang Driven rotary incision scalpel
US6357123B1 (en) * 2000-09-06 2002-03-19 John Manuel Jigsaw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011636D1 (de) 2005-12-22
JP2003501289A (ja) 2003-01-14
US6658979B1 (en) 2003-12-09
EP1152874B1 (de) 2005-11-16
DE19925748A1 (de) 2000-12-07
WO2000074905A1 (de) 2000-12-14
EP1152874A1 (de) 2001-11-14
CN1310662A (zh) 2001-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4470C (zh) 电动工具
CN1266996C (zh) 自力推动的后行式工作机
US20070074407A1 (en) Tool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AU2005201235A1 (en) Orbital sander with vertical handle
CN1748955A (zh) 动力手工工具
GB2462358A (en) A handheld reciprocating saw with first and second gripping portions
CN1100648C (zh) 手持式镂锯机
CN1168583C (zh) 手持式线锯机
CN1743555B (zh) 手扶式清扫机
CN1907662B (zh) 手持式工作器具
CN1133532C (zh) 手持式线锯机
RU2606137C2 (ru) Пылеулавл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дар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JP2007015089A (ja) 着脱式延長ハンドル、着脱式延長ハンドル付きの電動工具
JP4719254B2 (ja) 携帯用ブロワのグリップ
CN1116970C (zh) 手持式线锯机具
CN215968579U (zh) 电动工具以及用于电动工具的壳体
JP4650836B2 (ja) 手持ち式動力作業機のハンドル支持構造
CN213163429U (zh) 电动工具
US8918942B1 (en) Reciprocating grout cleaning apparatus
US20210153433A1 (en) Working machine
JP2005279891A (ja) サンダ
CN1145546C (zh) 手持工具机
US20120186843A1 (en) Motorized working tool
JP6697895B2 (ja) 作業工具
CN1613415A (zh) 多位置手握式家用厨房烹调电器盒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29

Termination date: 20100422